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绪论§1.1 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与社会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
1.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研究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研究内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4.学科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马哲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的纽带。
自然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1.2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一、前史1.古希腊自然观:直观性,思辩性,猜测性。
(1)爱奥尼亚学派;(2)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自然观(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
2.近代机械自然观: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传播1.机械自然观的破产(“六大突破”):“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赖尔,对立于居维叶的“突变论”)、细胞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尿素的人工合成。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创立: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标志: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产生原因: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理论斗争的需要。
(2)发展:研究的领域和对象拓宽,研究内容得到全面丰富和发展。
①、汤浅光朝:“科学中心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②、1956年,C.P斯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③、贝塔朗菲。
§1.3自然辩证法的教育功能一、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①、完善知识结构;②、学习科研方法;③、发展理论思维。
二、加强责任感,形成优良品德:①、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道德。
三、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质。
自然辩证法概论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系的总观点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 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主张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 的整体,他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 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 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 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的人工自 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 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朴素的唯物主义 自发的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 2.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 缺陷 1、不能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 2、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3、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被神学的自然观所冲击,经过文艺复 兴时期自然观的过渡,继而被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所代替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研究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科技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 2.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苏联,自然辩证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和发展的统一体,包含着各种矛盾,并以矛盾的解决和发展为动力。
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是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源泉。
矛盾的解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限制,即矛盾的双方相互制约,不能无限发展;二是转化,即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和调和,达到新的状态和形态。
例如,水的沸腾是由于水和热之间的矛盾,水被热蒸发。
矛盾的解决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和认识,可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控制能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手段。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人类应该以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导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学方法。
它是贯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哲学方法,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自然辩证法认为(1)事物的矛盾着、发展着(包括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2)事物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与规律;(3)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辩证的整体。
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质量互变是矛盾的主要内容;(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1. 矛盾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
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前进的内在动力。
2. 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在继承与变化、保持与改造的过程中,经过相互冲突和斗争,最终形成新的事物状态。
4. 统一整体统一整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联系、依存、包容的方式相互联系着,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 应用自然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在我的看来,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总结:通过本文的讲解和总结,我们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总结)2 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1 .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 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2 .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3 .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 .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 . 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2 . 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西方自然观差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成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极其人类的总的观点.论述题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1.概念: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2.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3.*意义:(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发展;(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3.*意义:(1)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映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1.概念: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2.现实根源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3.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4.*意义:(1)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2 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4 理解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同等地位?5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哲学的价值?1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2自然观的角度回答: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 自然观?2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5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6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7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8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意义?9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型的统一? 10 系统概念的四个要点?11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2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13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4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
具有加和性与非加和性的例子? 15 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经哪两种方式相互连接? 16 自然界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17 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链的含义? 18 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19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20 按照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进入有序状态? 21 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22 进化与退化的特点及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表现?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基本观点?2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基本特征?25 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26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27 全球性问题是指哪几个问题?28 生态自然观?29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内涵解读?30 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局限性?31 为什么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式是不可避免的? 1 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是总的认识、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5、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物理学, 迈尔(Mayer,德国)、焦耳(Joule,英 国)、赫尔姆霍兹(Helmholtz,德国), 1842—1847: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
(恩格斯),表明了运动不灭以及运动形式 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6、生物进化论——生物学,达尔 文 (Darwin,1809—1882),英国, 《物种起源》,1859
何谓分析命题
(analytic proposition) ?
何谓综合命题
(synthetic proposition )?
①单身汉是未婚的男人。 ②单身汉是脾气古怪的男人。
①眼科医生是治眼病的人。 ②眼科医生是细心的人。
第一章 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观
一、古希腊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数学史上的另两次危机
●第二次危机——无穷小悖论(贝克 莱悖论):无穷小是零还是非零?
如:对函数Y=X²求导数: △Y/△X=2X+ △X=2X 该等式右边的△X必须也可以为0,
而左边则不能为0。这就出现了逻辑矛盾。
●第三次危机——集合论悖论(罗素 悖论,1902):一个由不属于自身的 集合所构成的集合属不属于自身?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 ——dS=diS+deS(dS≤0为系统进化与发
展的判据)
注:dS为系统的总熵变,diS为系统内部的熵产生(此 项恒为正),deS 为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熵流。
2、从确定性(必然性)到随机性(偶然 性)。
3、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4、从线性到非线性。
361):原子论。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近代 科学的人,其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 最高成就。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和学科性质。
(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说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概括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揭示自然界的本质,探索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人们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阐明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在整体上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于联系,以及对其科学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研究是如何按照自然界和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的辩证地进行的。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一方面把科学技术作为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自然辨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辨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
它们在整个科学哲学认识的层次上,都从具体学科上升到哲学,并同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2、在认识过程的层次上,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
自然辨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则的一个独立的中间层次,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3、自然辨证法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交叉。
自然辩证法概论
7、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2、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①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③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④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⑤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促进经济区域化。中国与亚非拉、东欧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有助于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作用,增强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抗御全球化浪潮冲击的能力。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并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一、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要求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力量对比。对此,邓小平同志曾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同时我们在发展是,也要尊重客观形势、尊重客观实际,才能制定出符合规律的方针路线,我们的事业才能胜利,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世界的法则和规律的哲学方法。
辩证法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内部矛盾进行分析、比较、明确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物质世界,认为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一样是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矛盾性和结构性的。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古典希腊的自然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看到自然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认为自然界是由相对稳定的基本物质构成,然后由物质自身的运动变换产生其他形态。
例如,世界是由基本物质的四种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通过混合和分离相互转化,形成了不同的物体。
从当代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辩证法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伴随的。
18世纪,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开始进行实验和观察,发现了自然世界中的运动规律。
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时也为自然辩证法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相对独立性、运动性、矛盾性和结构性。
相对独立性指的是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自然世界是相对独立于人类意识和行为的。
运动性是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着种种因素推动着物质不断运动变化,这种变化是永无止境的。
矛盾性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对立。
结构性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均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
自然辩证法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是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是指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依存、互相制约。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矛盾和对立,其中最为基本的是物质运动的矛盾。
矛盾的存在是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矛盾的解决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自然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制,从而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科学已经认识到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多层面的角度进行研究。
辩证法的方法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自然世界,透过表象看本质,确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和认识体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阐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发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态度二、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1、属于哲学门类2、是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一个中间学科3、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的中间学科十五世纪初到现在:1.近代自然科学(15世纪初到19世纪20年代、搜集材料阶段;中世纪、整理资料阶段;)2.现代自然科学:(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老三论信息、系统、控制论;20世纪70年代-现在新三论)三、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自然界的本质(根本本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各种事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性:1.事物和现象现实的存在着;2.事物和现象都在现实的运动和变化发现着;3.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时有规律的。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1.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2.基本粒子和夸克3.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统一性、永恒性、无限性)(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1.具体形态的多样性(3)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方式:1)系统:指一定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①要素②联系-结构③功能④外部环境-其它系统2)自然界物质形态:统一性和多样性6类划分方式:(系统的类型)1.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为三类系统:1、孤立系统;2.封闭系统(有能无物交换)3.开放系统(有能有物交换)2.系统内部所有发生实际运动过程来划分:1.物理系统,2.化学系统;3。
生命系统。
3.人对系统的影响角度划分:1.天然系统;2.人工系统;3.复合系统4.系统内部各要素作用特点:1.线性系统;2.非线性系统;5.从人对系统认识和把握的程度来划分:1.黑系统;2.白系统;3.灰系统6.从系统所处的状态:1.处于平衡态的系统;2.处于静平衡态的系统;3.远离平衡态的系统3)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由此体现的系统的层次性①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不能分割。
自然辨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内容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观:人类对于该问题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自然观: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包括:自然是什么(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静止不变的、还是动态发展的;是本来就有的、还是发展而来的)理论上的全称命题是不能证实的。
(原因:全称命题的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是无穷多的)(英)波普:证伪主义。
认为不可证实,只能证伪。
故应用证伪的原则辨别真伪科学。
例子:凡天鹅都是白的,有一千只天鹅都是白的,不能证明该命题是正确的。
只要有一只天鹅是黑的,该命题就是错误的。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是和马、恩联系在一起的,是从自然界本身的运动规律中得来的。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三个阶段:1858年,酝酿;1873年,写作准备《自然辩证法》,收集材料,开始着手;1883年,马克思去世,终止自然辩证法的写作。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19世纪末物理学研究中出现的思想混乱原子可以再分—→怀疑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提出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真理。
《论战斗唯物主义》“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哲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者应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解决自然科学新发现问题,否则唯物主义就不是唯物主义。
”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搭其从自然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的桥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自己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
2.有助于理解科技发展规律,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好准备。
3.有助于培养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创造性。
第一篇自然观第一章人类自然观演化的历史回顾§1 古代朴素唯物和朴素辩证的自然观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1.背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占人类历史0.2%,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分工,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2、人化自然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
3、可持续发展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是一项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4、技术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5、无形学院是一种与学派类似的科研组织形式,是以优秀科学家为中心,立足于自由联合,进行学术思想的通信交流和自由讨论的组织。
6、科学抽象因素,通过思维揭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主观对客观在思维中的加工过程,是透过现象提取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7、技术评估相关因素(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经济等)的相互影响来解决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与技术有关的社会宏观决策分析活动,是系统的、高度有序的、跨学科的和未来发展的决策性研究。
技术评估的本意是对技术进步的社会后果的评价,后来扩展为讨论达到预期目的的可供选择的技术手段。
二、简答与论述1、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区别答: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在指导思想、研究内容、方法的方面的不同,使得二者具有根本的区别。
首先,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而西方科学哲学则不是;其次,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的本质规律,而西方科学哲学只局限与科学理论的本质规律,脱离科学的客观基础;再次,自然辩证法十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基础研究,强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而西方科学哲学大多把科学看作纯逻辑和纯理论之事,与社会因素无关。
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 问题:(1)一个元素能否构成系统?*
• 答:否。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组成元素构成的 整体,单一元素不能组成系统,必须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元素才能构成系统。
• (2)是否万物皆系统?*
• 答:是。因为系统性是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 物质客体的根本属性,一切自然事物都是由一 些有自己特定属性的元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 在整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它们不仅有 自身的结构,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 周围的其他物质相互联系而构成另一个系统。 所以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处不在。
• 问题:(1)进化与退化是否互相排斥?*
• 答:否。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二者相互包含,同存共 生,相互交替,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丰富多彩 的演化过程。因此,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 (2)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某些退化为代价的 吗?
• 答:是。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和退化常 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往往是一个过程 的两个方面。系统的进化以环境某些方面的退 化为代价,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往往以环境有 序程度的降低为条件。
• ②演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整体发展演 化过程中呈现的任一状态,都是系统演化 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链条和环节,这些 链条和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使系统 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时间整体性。
• (2)能动性:
• ①主动能动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各 部分之间进行不断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 整体呈现动态。
还是结构决定?*
• 答:在决定和影响系统功能的三个因素中,起主 要作用的不是组成元素和环境,而是结构。因为 环境仅是功能存在和实现的条件,不是决定功能 的内在根据。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根据是系 统的组成元素和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 而系统的组成元素虽然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 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 同组成元素相比,结构对系统性状、功能的决定 作用更为直接。所以,比之环境和元素,系统的 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具有更直接更根本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是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它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过程,这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是辩证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
1.一切现象都是辩证的。
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切事物都
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过程,这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辩证的。
2.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
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从事物的内在规律出发,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概括经验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概括经
验规律,即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的普遍规律。
4.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辩证的原则。
统一辩证的原则是指在研
究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时,必须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看,而不能仅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是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它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过程,这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是辩证的。
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从事物的内在规律出发,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概括经验规律,即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的普遍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辩
证的原则,即在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时,必须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看,而不能仅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 )实践价值: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科学——从网络技术看自然辩证法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6年 4 月4 日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把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普遍方法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1]。
计算机科学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和自然辩证法有分不开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指导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证明了科技的两面性。
自然辩证法对于计算机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追求对理论的证伪从而推进其发展。
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技术,在造福人类,为人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计算机科学; 两面性; 网络一引言哲学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
它研究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2]。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后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所进行的一些思考,本文所探讨了计算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网络的发展和问题。
本文结合我自己所学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对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学习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操作中的指导作用作了简要的说明,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并且是工程化方法运用的比较多的学科,也最能体现出科技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软件工程相结合,从一个侧面阐明了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的指导意义,进一步阐明哲学对一般科学的指导意义。
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新时期对指导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辩证法简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彻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总结了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分为自然论、科学与科学方法论、技术与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1]。
在目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
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
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现在仍称此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在自然观上,克服了传统的自然观的认识上的直观、思辨上的局限和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出了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回答。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先验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的结合。
第一次将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
社会的需求,首先是经济的、生产的需求推动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
从而,把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串于对科技的认识之中[2]。
三计算机科学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计算机科学的产生体现了科学问题源于社会需要同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的原理。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科学问题就源于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或科学理论不能满足某些社会需要的尖锐矛盾。
计算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一哲理。
由于社会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需要更快更准确的处理手段,而人类手工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有所欠缺,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正是因为这对矛盾,早期的计算机科学才应运而生。
由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有一套沟通的桥梁,网络的诞生使命就是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
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
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导弹的研发需求非常紧迫。
在研制过程中,急需要有一种能迅速计算的X 工具,以便对导弹的飞行进行控制。
在它偏离人所预测的轨道时,把它拉回到轨道上来。
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产生了能在0.1s或0.01s的时间内计算出导弹运行轨迹同预定轨道的偏差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还体现了各门学科的交叉性。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分化和综合的特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行为学等都与计算机交叉,现在基本没有哪个学科和计算机不相关,因为我们进入了多媒体的时代。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和创新,是科学综合和分化趋势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计算机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首先,自然辩证法指导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是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宏观问题,而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科学,主要站在微观的角度研究问题。
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问题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988年度图灵奖的获得者提出了当前计算机领域内研究的12个重大问题.其中就有哲学层次的问题。
其次,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
五网络信息技术的双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已超越了纯技术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生活在网络社会中[4]。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世纪末的一个热门话题仅就计算机和网络文化本身来讨论它所提出的哲学闻题,似乎还不成熟。
但是,网络文化是延续近30年的高新技术革命发展中的新动向,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计算机网络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社会基础信息结构,因而对它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应有科学的认识和预测[5]。
现在,网络提供了从广告、购物、气象、交通、保健到新闻、教育;从股市行情到商务信息;从足球比赛、电子游戏到哈勃望远镜的最新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应有尽有。
使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成为信息财富占有的“大款”。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商还在竭尽全力更多的、而且更具个性地在组织和发布信息,使信息服务从数量上,形式上更贴近个人,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加人到网络中来。
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空间及在此空间呈现的人与人的新型交往形式——网络交往,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6]。
随着网络由70年代韧的构思萌芽阶段到80年代初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阶段,直至90年代初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实现,30年来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体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最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它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丰富的生活方式。
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家用电脑随时使用世界各地的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丰富资源,还可以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
而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环境以其形象逼真的效果反映客观真实世界,使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具社会渗透力。
当然.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比如网络商业欺诈、色情信息泛滥、计算机迷恋等等。
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利弊分析正在成为技术社会学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7]。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对迄今为止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8]。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也有其弊,网络空问也是如此。
网络空间似繁里闪耀的灿烂星河,有的熠熠生辉,有的暗淡无光。
马克思早在100年前就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网络的快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在[9]中,文章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0]提出,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例如由电脑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安全焦虑和心理误导等。
问题一,网络犯罪。
与发生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中的犯罪现象相比较,可以说除了杀人、强奸、直接伤害等必须通过人们直接的身体接触才能发生的犯罪现象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社会犯罪现象在网络上都已经有所体现。
具体来说,在网络犯罪中包括了这样几种比较典型的形式:1)网络盗窃,又可以分为数据盗窃和服务功能盗窃,第一种是指犯罪人通过网络秘密的复制某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第二种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一些安全漏洞盗取用户的账号信息等的行为。
2)网络诈骗,由于在网上人们都是以匿名身份交流,无法辨别对方的真实情况,所以会因此发生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对方财物甚至是美色等。
3)网络洗钱,随着网络经济与网络金融活动的发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不仅开始大量地被银行和企业用来记录和传输资金,而且也被一些迅速成长的网络贸易公司和网络银行系统所采用。
但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网络犯罪行为——网络洗钱也相伴出现了。
问题二,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