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7 跳水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一篇童话故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敢和智慧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小男孩在面对危险时,机智勇敢地解决问题,最终化险为夷的过程,向读者传递了勇敢、智慧和冷静面对问题的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童话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运用相关写作手法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勇敢、智慧等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阶段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一些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面对问题时要勇敢、智慧地解决,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运用相关写作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故事氛围。

之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出本课课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概括每段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失足落水,他的父亲及时跳入水中救他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遇事要冷静,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跳水这个动作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恐惧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跳水的原因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遇事要冷静,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学会感恩。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3.教学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节,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情节表演出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 slor 家庭的故事。

故事中,爸爸因生气而命令儿子去爬桅杆,并跳进大海。

儿子在爬桅杆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但他不敢违背爸爸的命令。

幸运的是,一只大船靠近了,儿子获救。

文章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危险时要勇敢、机智,同时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情境描写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学会在面对危险时勇敢、机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情境描写,以及主人公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和机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3.教学课件;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17跳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跳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首先,我认为我在课堂上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与《跳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这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其次,我在讲解《跳水》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时,采取了详细且清晰的讲解方式。我通过图表和示意图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学生们对《跳水》有更深入的了解。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以下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
(1)请简要概括《跳水》的故事情节,并说明船长为何被誉为英雄。
(2)请从文中找出体现水手忠诚可靠的事例,并简要说明。
(3)请分析乘客们善良友好的品质,并举例说明。
(4)请结合本文,谈谈你认为勇敢、担当、善良、友爱等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感悟到人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通过阅读文章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17 跳水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跳水》第1课时,选自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够通过故事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八、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1:请概括《跳水》的故事情节。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学生王明因贪玩导致家中闹钟摔坏,为逃避责罚而离家出走,最后在一位老人的劝说下回家的故事。

课文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通过王明的经历教育学生要诚实、勇于面对错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文中的一些深层含义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勇于面对错误的品质,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课文课件或黑板报3.生字词卡片4.相关故事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如:王明为什么离家出走?他离家出走后发生了什么?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果你是王明,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关爱他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学游泳的故事,揭示了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道理。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童话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游泳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可能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游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游泳知识的补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相关游泳知识的图片或视频;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游泳知识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明确学习道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给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8.板书(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课文原文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7《跳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7《跳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7《跳水》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水的存在不仅滋养着万物,也象征着生命的变迁。

在古代,人们对水有着深刻的尊崇,同时,水上活动也是当时社会的重要一部分。

跳水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具有观赏性的运动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探讨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课一练,题目为《跳水》。

一、文本拆析1. 总起《跳水》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7课,主要是讲述了一个关于跳水艺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跳水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并通过跳水运动员的努力和勇气,激励学生面对困难要勇敢直面,勇攀高峰。

2. 精彩片段教材中列举了跳水运动员为了追求梦想,克服困难所展示出的拼搏精神、意志力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些片段旨在引导学生要有梦想,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跳水》,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传统文化活动的一些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跳水运动员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提高自己对梦想追求的积极性和勇气。

三、教学目标1.了解跳水这项传统文化活动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2.培养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困难的勇敢面对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许。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跳水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展开,通过跳水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梦想”、“努力”、“拼搏”等主题并加以实践。

五、教学方法1.听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跳水的历史渊源和跳水运动员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跳水这项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2.朗读训练: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和语感。

3.分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分组讨论跳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并通过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跳水这项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同时,评价学生对跳水运动员的努力、拼搏精神是否有所领悟并能付诸实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17 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孩子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地克服困难,展现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责任感。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教育和启发。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等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勇敢、智慧和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勇敢、智慧和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勇敢、智慧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3.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故事背景、相关文章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勇敢、智慧和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敢面对困难的情况,他们是如何处理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跳水》课文原文: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他一会儿爬到桅杆的高处,一会儿又爬下来,动作灵活得像一只小猴子。

大家都为他的大胆和灵活鼓掌。

正当大家看得入迷的时候,突然,孩子一不小心,从桅杆的顶端滑了下来。

大家惊恐地叫起来。

千钧一发之际,船长立刻命令:“快给我拿枪来!”可是,还没等水手们把枪递给他,他就已经快速地脱下了上衣,往空中一甩,然后纵身跳进了海里。

赏析:
《跳水》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讲述了船长在危急时刻,以其机智和勇敢救下儿子的故事。

课文首先描绘了船长儿子的活泼形象,他灵活的动作和大胆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欢笑和赞赏。

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然而,欢乐的气氛在一瞬间被打破,孩子不慎从桅杆顶端滑落,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船长的冷静和果断展现出来。

他命令水手拿枪,但最终选择了更为直接和危险的方式——脱下上衣,跳进海里救人。

这种行为展现了船长的勇气和父爱的伟大。

课文通过对比和冲突的手法,营造出紧张而又激动人心的氛围。

船长的形象也因此更加丰满和立体,他的智慧、勇气和父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总的来说,《跳水》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勇于担当,同时也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不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也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一个孩子跟随父亲出海捕鱼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紧凑,充满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到勇敢、机智、善良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悟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分析人物性格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学会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一篇经典的叙事文章。

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们在海上游玩时,发生的一系列惊险刺激的事情。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展示了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勇敢、聪明、机智的一面。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也便于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叙事性质的课文,有一定的接受和理解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和词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习课文中孩子们勇敢、聪明、机智的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讲解: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二、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依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三、我会写艘:一艘艘次客艘龙艘文艘航:航海航行航空航天宇航航线肆:放肆肆意肆行酒肆肆无忌惮帽:帽子草帽礼帽纱帽笔帽螺丝帽桅:桅杆船桅桅灯桅樯撕:撕扯撕咬撕毁撕票撕心裂肺逗:逗笑逗趣挑逗逗引逗留真逗唬:吓唬唬人诈唬钩:钩取钩子鱼钩挂钩钩心斗角扭:扭头扭打扭曲扭转别扭扭动咧:咧嘴咧开胡咧龇牙咧嘴舱:货舱客舱底舱船舱机舱前舱鸥:海鸥沙鸥银鸥白鸥沙鸥翔集瞄:瞄准瞄向四、形近字艘(一艘)搜(搜查)航(航行)抗(反抗)撕(撕扯)嘶(嘶鸣)钩(挂钩)沟(水沟)咧(咧嘴)例(举例)瞄(瞄准)描(描写)五、多音字钻:zuān钻孔zuàn 电钻模:mó模仿mú模样六、近义词放肆——放纵故意——有意吓唬——恐吓灵巧——灵活立刻——马上勇敢——英勇心惊胆战——心惊肉跳七、反义词放肆——拘谨故意——无意灵巧——笨拙勇敢——怯懦凤平浪静——波涛汹涌八、理解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吓唬】使害怕;恐吓。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的样子。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失足】走路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错误。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17.跳水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puxuew〗,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聪明孩子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智慧,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难点: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性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面对课文中的困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智慧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7 跳水-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7 跳水-人教部编版
Fra bibliotek描——
(
)(
)
杭——
(
)(
)
购——
(
)(
)
妞——
(
)(
)

三、选词填空。
因为 因而
1.( 因为 )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因而 )引得孩子爬上桅
杆去追猴子。
只要……就…… 即使……也……
3.( 即使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也 )难以回转身来。
脱 笔画 11画
扩词
。 (脱帽)(脱口)(脱离)(脱落)
结构 左右
运用
大家都说他能虎口脱险是个奇迹 。
táo 音序
部首
逃 笔画
结构
T 英语
辶 字义
9画 扩词
半包 运用 围
生难字
run away ①逃跑;逃走。②逃避。
(逃跑)(逃走)(逃难)(逃荒)
小鹿连蹦带跳,很快逃脱了狮子 的追捕。
dòu 音序 D
重难点词语
风平浪静
哭笑不得(kū xiào bù dé):哭 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
重难点词语
何是好。例句:秋天的天气一会儿出太阳,
一会儿下雨,真让人哭笑不得。
戏弄(xì nònɡ):耍笑捉弄;拿人开
心。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例
飞机像大铁砣似的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 到位,所有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 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 好迫降准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敪案及敪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内容
•课题:《跳水》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
2. 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课文《跳水》;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并能够正确使用;
•能够表达自己对跳水的想法,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用法。

4. 教学准备
•课文《跳水》的教材;
•课文学习笔记。

5.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观看跳水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呈现】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注重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讲解】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
让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操练】
让学生做相关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并加深理解。

【归纳】
总结课文要点,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敪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较高,表达了对跳水这项运动的浓厚兴趣。

但在课文中某些生词的解释上,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生词的拓展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在表达方面
仍需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

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 _______________ 。

孩子听见下边的叫声才醒悟
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
起来。
正在这时侯,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 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要打 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 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在上 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 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 喊出“三”时,孩子把头一低就跳了下来。
部编版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爬到桅杆 顶端,遇到了危险?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孩子很危 险?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 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会不会失足? 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桅杆太高、太险。)

孩子放开了绳子,两只手摇摇摆
摆地走上那最高的横木。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 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 “哭笑不得”什么意思? 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 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 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 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1.学完课文后,你最佩服谁? 佩服他什么? 2. 此时此刻,你想对孩子、水 手或船长说些什么? 3.学完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道理?
17 跳水
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学习生字
艘航肆帽桅 撕逗唬钩扭 龇咧舱鸥瞄
理解词语
环游 航行 放肆 帽子 桅杆 吓唬 顶端 船舱 海鸥 瞄准 风平浪静 哭笑不得 不知所措 心惊胆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跳水课题跳水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的视频或图片。

2.鼓励学生说一说:图片(视频)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

)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跳水。

)学生齐读课题。

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质疑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吗?(学生自由发言)问题预设:(1)《跳水》这篇课文是谁写的?(2)课文中写的是谁跳水?(3)这个人为什么跳水?(4)他在什么情况下跳水的?(5)跳水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

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新课教学(34)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4】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互相交流,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板书: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板书: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板书: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板书:结局——船长举枪、孩子得救)四、细读课文,了解联系1.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评议。

2.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都有谁?用几个字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6】(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正确选择读音。

(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桅杆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吓唬 (hǔ hu ) 龇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二、读一读,看拼音,写字词。

狂风sī()扯着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此起彼伏犹如万马奔腾,巨大的海啸声音又如万马sī()鸣。

一sōu()巨大的军舰在缓缓前进,他们在sōu()救陷入危险的渔船。

三、填空。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帽子一()帆船一()早饭一()爪子一()横木一()绳子一()猴子一()步枪2.因为因而(1)()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只要……就……即使……也……(3)()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很难回转身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急中生智,命令儿子,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转危为安。

【答案】一、桅杆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吓唬 (hǔ hu ) 龇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二、撕嘶艘搜三、1.顶艘顿只根条只支2.(1)因为(2)因而(3)即使……也……四、1.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导课环节实现了两节课的自然衔接,激发学生情感,为学习新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课做好准备。

新课教学(33)分钟二、自由读文,了解起因【出示课件3】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3.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6.谈话过渡:这段话最后说“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猴子能放肆到什么程度?三、继续读文,了解经过。

(一)了解故事的发展【出示课件4】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了解从哪儿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来”?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3.课文多次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1)学生交流找出的语句。

【出示课件5】……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水手们笑得更欢了……(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教师小结。

(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孩子追猴子,故事进入高潮。

)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6.谈话过渡:随着“猴子更加放肆起来”,故事继续发展,给孩子带来了危险,故事进入了高潮。

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了解所发生的事情。

(二)感受故事的高潮【出示课件6】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联系上文,互相交流: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①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坐在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和爪子撕。

(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出示课件7】②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反而“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孩子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③猴子一边不断往上爬,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

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3.孩子此刻处境如何?(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从哪儿看出来的?(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件8】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为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其乐学、乐问,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创造的欲望。

②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认识桅杆的高,了解横木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感受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

)③从孩子自身的表现能看出来:“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4.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在朗读中表现出当时事态的严重。

5.谈话过渡:(1)读到这里老师好替这个孩子担忧。

你有什么感受?(担心、害怕、紧张……)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2)时间可不等人啊!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办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4)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四、自读自悟,了解结局【出示课件9】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