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及作用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规则和制度,用以保障和规范教育活动的进行。
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是保护教育权益,维护学校秩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国际化。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2.1 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教育事务有一定的规定,教育法律法规必须与宪法相一致。
2.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基本法律,细则法律和实施条例三类,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2.3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宪法、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组成。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1 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机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机关主要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教育部等。
3.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立项、起草、审议、公示、颁布实施等环节。
3.3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教育法律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解读4.1 教育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用以保障公民的教育权益。
4.2 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规范和管理教育行政工作。
4.3 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质量监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督导条例》等,用以评估和监测教育质量。
五、本文涉及附件1、附件一、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列表形式)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教育事务有一定规定。
2、教育法: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用以保障和规范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规范和管理教育行政工作的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教育法律法规大全]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与重要性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层级第二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2.1 义务教育的法律基础2.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2.3 教育经费的法律规定第三章:高等教育法律法规3.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3.2 大学与高等学校法律法规3.3 职业教育的法律依据第四章: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4.1 学前教育管理法律法规4.2 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法律法规4.3 私立学校管理法律法规第五章:教师法律法规5.1 教师资格与教师招聘法律法规5.2 教师教育与培训法律法规5.3 教师权益与职责的法律规定第六章:学生权益保障法律法规6.1 学生权益的保障法律法规6.2 校园安全与学生管理法律法规6.3 学生违纪与处罚的法律规定第七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法规7.1 教育改革的法律依据7.2 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第八章:学科教育的法律法规8.1 语言与文学教育的法律法规8.2 数学与科学教育的法律法规8.3 艺术与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第九章: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9.1 残疾儿童与青少年教育的法律法规9.2 异常儿童与青少年教育的法律法规[附件]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附件3:《义务教育法》附件4:《高等教育法》:::(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法律名词及注释]1、教育法律法规:指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文件和法规。
2、义务教育:基本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3、高等教育:指大学、高等学院等高等学校教育阶段。
4、学前教育:指3至6岁儿童接受的教育阶段。
5、教育培训机构:指提供学科辅导、考试培训等服务的机构。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和规章的总称。
它们对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保障了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旨在维护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发展,落实教育改革,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安全。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包括了教育法、办学法、校规校纪等内容。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法教育法是影响教育整体发展的最基本的一种法律形式,包含了教育体制、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教育法对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办学法办学法是规定教育机构的建立、管理和运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学校设置、办学资质、招生与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办学法是为了保障教育机构的合法运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指学校内部制定的管理规范和纪律要求,规定学生和教师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育环境。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和教育主体的权益保护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护学生的教育权益,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范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再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维护教育环境的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的正常运行。
最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是保障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教育法律法规,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管和评估。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学,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安全。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1.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中涉及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文件的统称。
2.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规范和引导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3.教育法律法规的合用范围:合用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和个人。
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宪法和基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等。
2.行政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职责条例》、《义务教育法》等。
3.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教育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等。
4.部门规章和制度文件:包括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章和制度文件。
第二章教育主体法律法规一、学生权益保护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权益保护:包括学生人身权、精神权、财产权等方面的保护。
2.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权益保护:包括学生入学、就业、实习、毕业等方面的保护。
二、教职工权益保障1.教师资格认定、聘任、考核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教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1.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2.教育经费管理法律法规:包括教育经费来源、分配、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3.教育考试招生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各类考试招生制度、考试诚信、考试违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四、教育信息化管理法律法规1.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包括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2.信息化教育管理法律法规:包括远程教育、数字化校园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章学校管理法律法规一、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法律法规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法律法规:包括选举产生、职责分工、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2.师资队伍建设法律法规:包括教师礼聘、聘期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的规定。
二、学校行政管理法律法规1.学校基本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包括学校章程、校规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是国家的基石,而法律法规则是保障教育发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不仅是教育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家长和学生应当了解的内容。
本文将就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法规,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义务教育法律法规1.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之一,其中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范围和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等。
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作出了明确要求。
2. 学校管理相关法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管理也需要依法进行。
相关的法规包括《教育法》、《学校安全条例》、《学生资助办法》等,这些法规规定了学校的基本职责、管理权限、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3. 师生权益保障为保障师生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包括《教师法》、《学生权益保障条例》等。
这些法规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也规定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对于师生权益保障的职责和义务。
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1. 高等教育管理法规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也需要依法进行。
相关的法规包括《高等教育法》、《学历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明确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生招生与考试制度、学历评价和认证等方面的内容。
2. 高等学校招生法规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也受到一系列法规的约束,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违纪处理办法》等。
这些法规明确了高校招生的程序、标准和规范,并对考生的违纪处理做出了相应规定。
3. 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法规高等学校的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样受到法规的规范。
相关的法规包括《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办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明确了学术研究的程序和规范,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制度。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 职业教育管理法规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管理同样需要依法进行。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和法规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规等文件,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
2.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教育秩序、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它们规定了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权益和责任,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德育、普及教育、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它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
2) 教育法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办法,包括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3) 教师法教师法是为了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行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资格、聘任与成长、职业道德和责任等方面。
4) 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条例》、《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办法》等教育法规,它们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各方面细则。
5)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教育机构内部制定的管理规定,它包括招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务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6) 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行使职权和管理教育事务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
如《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教育行政执法办法》等。
4.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权益和责任,提高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规范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质量和师生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教育法律法规有所帮助,也希望您能够认真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次结构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次。
具体而言,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教
育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事务的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法规;规章是中
央和地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是中央和地
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为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和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教育主管部门是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能和权力的机关,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有关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规程和办法;审批
办学许可证和开展学校评估;监督教育行政执法和公办学校管理;促进教
育和发展等。
三、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五、教师法律法规
六、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七、校外培训机构法律法规
总之,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
从业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当熟悉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3年全国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必备知识点
2023年全国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必备知识点一、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为了监督和规范教育事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文件。
它们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合规有重要的作用。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法律和行政法规是具体的法规定,规范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三、教育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重要法律1. 《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教育法律,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学校的管理、教育的质量评估等内容。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遵守《教育法》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办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基本教育。
教师要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内容,积极履行义务教育的教育任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我国民办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明确了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运行规范。
四、教育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重要行政法规1. 《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一项行政法规,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学校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等内容。
教师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学生的安全。
2. 《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规定了学生资助的管理办法,包括贫困生资助、助学贷款等内容。
教师要了解和遵守学生资助政策,帮助资助对象享受相应的资助政策。
五、教育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重要司法解释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学校民事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纠纷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对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具有指导作用。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补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了非法补课行为属于刑事犯罪的标准,教师要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不从事非法补课行为。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意义
1.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及特点
1.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程序
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1 中央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规章 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决定2.2 地方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
2.2.1 省级教育法规
2.2.2 地市级教育法规
2.2.3 县区级教育法规
三、学校管理与规章制度
3.1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概述
3.2 学校治理结构与职责划分
3.3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3.4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机制
四、教育质量与教学活动
4.1 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
4.2 教育教学活动的法律规定
4.3 教育资源配置及公平与平等原则
五、教师职业行为与职业规范
5.1 教师法律法规概述
5.2 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5.3 教师职业发展与评价
附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规章目录及
3、学校规章制度范本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学校治理结构:指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包括校董事会、行政领导团队、教育教学委员会等。
2、教育资源配置:指根据教育需求和公平原则,将教育资源分配给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过程和方式。
3、教师职业行为准则:针对教师职业行为而制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旨在引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合乎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1.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2.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2.1 宪法与教育法律法规2.2 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2.3 教育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协调3.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3.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3.2 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程序3.3 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布与生效4.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4.1 入学与招生管理4.1.1 学校招生政策4.1.2 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定4.2 学生权益保障4.2.1 学生权益的定义与保护 4.2.2 学生纪律与惩戒制度4.3 教师管理与职业道德4.3.1 教师资格与聘任制度4.3.2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监督 4.4 教育质量与评估4.4.1 教育质量管理体系4.4.2 教育评估与监督机制4.5 学校管理与校园安全4.5.1 学校领导与管理制度4.5.2 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5.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5.1 教育法律法规的解释与适用5.2 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与教育5.3 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检查5.4 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与追责6.附件注释: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力机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教育法律法规:指对教育事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文件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3.学生纪律与惩戒制度: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和违规惩罚的规定,旨在保障学校正常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教师资格与聘任制度:对教师资格条件和聘任程序进行规定,保障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5.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的总称,以保障教育质量。
6.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对学校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的规定,包括安全设施、安全人员配备、应急预案等内容。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2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0、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它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月1日起施行,它的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它规定了老师的使命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它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 请问我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回答:我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体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
这在《教育法》第一条中有明确表述:“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 请问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回答: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和平等性;- 坚持教育的多样性、特色性和创造性;- 坚持教育的人民性、服务性和实用性;- 坚持教育的依法管理和自主管理;- 坚持教育的开放性、合作性和国际化。
这些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详细规定。
4.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的基本制度有哪些?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 学校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制度;- 教育考试制度;- 学位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制度;- 教育评估制度。
这些制度在《教育法》的第四章到第九章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5.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 教师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应尊重学生权益,不得歧视、侮辱学生;- 教师应为人师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些要求在《教育法》的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中有明确规定。
以上只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回答,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育活动,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教育法律法规。
第二条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教育法律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活动,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
第二章学前教育第四条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以幼儿园为主要形式,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
第五条幼儿园的办学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教学计划、教师资格、教学设施等方面要求。
第六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等各方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
第七条学前教育的内容应当贴近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
第三章义务教育第八条义务教育是指对国民基本教育的保障和普及。
义务教育为九年制,包括小学和初中。
第九条各级应当为学生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并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经济支持。
第十条学校应当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学习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重视体育、艺术、实践活动等非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二条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第四章高等教育第十三条高等教育是指对具有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学生进行的学位教育和非学位教育。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办学条件,严格管理学术诚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录取工作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实施学科专业的评估和监管,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结构。
第五章职业教育第十七条职业教育是指对职业人才进行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第十八条职业教育应当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专业。
第十九条职业教育机构应当满足相关资质要求,严格管理教学活动和教师队伍。
教育法知识点
教育法知识点教育法,作为一门以规范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学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教育法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教育权利、义务、制度、政策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教育法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展开详细介绍。
一、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 平等教育权利原则:教育法规定,每个公民在享受教育权利时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
不得因为性别、种族、宗教、身体条件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2. 教育公平原则:教育法强调,教育资源应当向全社会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
3. 教育法治原则: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应当依法进行,学校、教师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主体和机构1. 教育主体:教育法规定,教育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家庭等,每个主体在不同层面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2. 教育机构: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培训机构。
这些机构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需依法管理和运作。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1. 教育内容:教育法规定,教育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目标,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教育方法:教育法鼓励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四、教育管理和监督1. 教育管理: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实行全面、统一、连续的管理,保障教育的质量和公平。
各级政府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育监督:教育法规定,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护教育领域的稳定和规范。
综上所述,教育法是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法律基础。
了解和熟悉教育法的相关知识点,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和遵守教育法,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在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的适用和遵守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保护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权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规范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法则是对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则是对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项进行规范的一级、二级法规。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1. 教育公平原则:按照国家政策,教育应该公平地普及,不得歧视任何个体,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2. 教育优质原则:教育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3. 教育自主原则:教育机构应该享有自主管理权和办学自主权,依法开展教育活动。
4. 教育合作原则:教育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形成教育的综合治理。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幼儿园、学校、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级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设置。
2. 教育内容和目标: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包括学科知识、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3. 教育行政管理: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进行规定,包括教育计划、招生、教材选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4. 教师资格和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资格证书、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了规范,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
5. 学生权益和学籍管理:包括学生的权益保护、学籍登记、学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发展。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非常重要。
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政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监督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和投诉。
此外,教育部门还会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罢工自由、学习、劳动、休息等权利。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保护环境、男女平等、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法强调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质量,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加强全民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推广素质教育,保障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法律基础,规定了我国刑事犯罪和刑罚的相关内容。
刑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犯罪行为、犯罪的种类、犯罪的责任和刑罚等方面的内容。
刑法规定了对恐怖主义、贪污、受贿、贩毒、走私、盗窃、抢劫、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的处罚,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安全。
同时,刑法还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处罚,并且规定了刑事制度的程序和保障措施。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利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劳动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劳动制度、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法保护了劳动者的受教育、休假、福利待遇等基本权利,保障了工人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法也强调了保护女性和未成年人的权益,并且规定了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的处罚和补救措施。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义务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全国实行义务教育,为每个公民提供九年免费教育。
- 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禁止进行歧视、虐待等行为。
- 确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强调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投诉处理机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
- 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开办,保证教育质量。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体质健康条例》-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规定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提供营养餐等措施。
-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
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确立高等教育的属性、任务和目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
- 加强学位管理和学位质量监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条例》- 规定研究生入学条件和培养方案。
- 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督和评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暂行规定》- 规范高校法人治理,确保高校科学、民主、法治管理。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规定国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 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2. 《职业教育学校设置管理办法》- 规定职业教育学校的设置条件和管理要求。
- 强调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工人职业资格法》- 规定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的授予和管理。
- 促进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四、特殊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保障残疾人的教育权利,提供适应残疾人特点的教育服务。
- 建立残疾人教育的评估和辅助机制。
2. 《残疾人社会保障条例》- 规定残疾人享受教育扶助的条件和标准。
教育法律法规精简版
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教育法律法规是指规范教育活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障教育权益,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具有约束力和指导性。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宪法、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几个层次。
宪法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根基,它规定了公民的教育权益。
教育法则是对教育领域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规定的法律,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核心。
3. 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保障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益,保障了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它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保护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2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要求教育机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办学,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3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质量进行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教育成果的质量。
3.4 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障了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它规范了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约束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活动进行了规范,约束了教育行为,防止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滥用职权、违法违规办学等行为。
4.2 保护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学生权益受到侵害,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4.3 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持,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进展。
4.4 维护教育秩序教育法律法规通过规范教育行为、管理教育机构,维护了教育秩序,保障了教育事业的稳定运行。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教育法律法规大全)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的概述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般性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行政法规是政府机关制定的规章,如《教师法实施条例》等。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制定的针对本地区教育事业的法规。
1.3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与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行为的规范是强制性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对于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法律责任。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1 宪法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它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保障教育的公平、普及和优质。
2.2 《教育法》及其相关法律《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了教育的目标、体制、内容和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还有相关的法律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对教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保障。
2.3 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教育行政法规由政府机关制定,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实施进行规定,如《教育行政法规》和《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等。
地方性法规是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规定。
2.4 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变革,教育法律法规也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政府和立法机关会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第三章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3.1 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教育行政部门是负责教育事业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它负责制定和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并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3.2 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与问题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与问题是教育管理部门和监察机构关注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精华知识学霸笔记】教育法律基本知识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
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
③教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
(鲜明的阶级性角度)④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特殊的强制性角度)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遵循的客观规律性的角度)3、教育法的体现的统治阶段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段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复定的。
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5、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表现三个方面:起点上(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
6、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⑥奖励作用。
7、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三要素: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8、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三个类别,分别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
②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③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划分,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9、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关系标准:如师生是,朋友不是。
教育法是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10、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观。
11、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情况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
12、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为:①公民;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③国家机关;④利益共同体;⑤国家。
14、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
15、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为:①物;②行为及其后果;③精神产品。
16、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主要两种形态: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为。
17、教育法律的本质复定着教育法律的形式。
18、列举或简述我国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②教育法律;③教育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教育法律;⑤教育规章;⑥国际教育条例、协议。
19、简述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原则:①下位法服从上位法;②特殊法优于一般法;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④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⑤被授权机关的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立法。
20、9部教育法颁布7倍,目前《社会教育法》和《教育投入法》未颁布。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精华知识学霸笔记】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
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
3、奠定英国教育发展基础是: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它确立英国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4、法国:1883年《基佐法案》。
5、日本:明治维新。
6、国外现代教育法四个特点:①教育观的法治化;②进一步完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善和发展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新的教育立法。
7、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8、判断是哪一个国家时间:20世纪80—90①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②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③日本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④1992年俄罗斯《教育法》;⑤1994年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9、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但未实施。
1903年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6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广设幼学所,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幼童及7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强迫教育法令。
10、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
11、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主要原因:①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④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精华知识学霸笔记】教育法与教育政策1、教育政策具体表现形式:①党的政策文件;②国家的政策文件;③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订发布的文件。
2、教育政策的特点:①政策性;②可行性;③原则性;④权威性;⑤移定性。
3、简述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①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②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③两者调整的范围、实施的方式不同;④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精华知识学霸笔记】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1、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属于“一元多级”。
2、简述立法的程序:①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③教育法律案的通地;④教育法律的公布。
3、享有教育法律议案、提案权的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或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等。
4、在我国,法律案通过的法定多数是全体代表或委员的过半数,宪法的修改则需要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教育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具体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
6、简述教育执法的特点:①从实施方式和活动性质目的地,教育执法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适用教育法律的专门活动。
②从执法主体看,教育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③从执法依据和执法后果看,教育执法是使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特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④从执法要求看,教育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⑤从执法对象看,教育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以教育法律规范使用特定对象的活动。
7、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
8、教育执法的基本原则: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责任行政原则。
9、行政行为有无裁量自为标准:分为羁束性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为。
10、教育执法的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处罚;③教育行政强制执行;④教育行政救济。
11、原国家教委1998年3月6日颁布了《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12、教育司法:在法院内部,专门设立教育司法专门机构有三种:①教育巡回法庭(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②教育法庭(吉林四平、湖南张家界);③涉教案件领导小组(吉林白山市)。
13、所有国家机关、所有政党、所有组织、所有公民都有遵守教育法的义务,而不能仅仅认为教育守法是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事。
14、构成教育违法行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教育违法行为的客体;②教育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③教育违法行为的主体;④教育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15、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根据违法作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经济法律责任。
16、根据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17、依据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尺度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历史、系统和字面解释、扩充、限制。
18、简述教育法律监督的种类: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监督;⑤党的监督。
19、权务机关的监督居于主导地位。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精华知识学霸笔记】教师的法律地位1、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
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2、教师身份的规定: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三种类型(日本、法国→公立英、美公立教师兼有公务员和雇员双重身份)3、简述我国教师基本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