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骏的《未央歌》有什么创作背景,里面写了什么故事

合集下载

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

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

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抗战时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国家危机,军事斗争激烈,但是在这个黑暗的年代里,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了一片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未央歌》一书正是以西南联大的学生生活为背景,以“团结、奋斗、智慧”为座右铭,用独特的视角书写了抗战时期大学生的奋斗与成长经历。

《未央歌》这部小说由一名曾在西南联合大学求学的知名作家丁玲所写。

她通过对西南联大的描写,展示了那个特殊时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读者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西南联大是由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六所名校联合组成的临时大学,位于四川昌都。

在这里,学生们精神极度高涨,他们扎根于西南大地,刻苦求学,为国家的未来默默奉献。

小说《未央歌》各个章节的名字如《瓦罐煮城》、《四川风情》、《美国乐队图像》等,生动地勾勒出西南联大学子们的生活场景和他们在抗战背景下的思想变化。

小说中,丁玲通过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大学生活,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处境、外界影响和内心体验。

小说中有两位性格迥异的主角,一个是瑶芳,一个是秋实。

瑶芳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女孩,她积极参与各种校内活动,为战胜日寇努力着。

她是一个主动的人,对抗日斗争充满信心和决心。

秋实则是一个内向且内敛的男孩,他喜欢文学艺术,无法适应战争带来的动乱,内心常常感到迷茫。

小说通过描写两位主角的对比,展现了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和他们在面对战争时的不同态度。

小说还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西南联大学生们如何在困苦的条件下生活的故事。

学生们在饮食、住宿和学习方面都有着很多不便,但他们通过互助与努力克服困难,仍然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

他们珍惜每一个机会去获取知识,以期将来能更好地为抗战胜利做贡献。

除了生活场景的描写外,小说中也通过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学生们的战斗精神和责任感。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未央歌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未央歌
近处的早已把海源寺一带寻获的三叶虫化石整理 完又出发去澄江看冰河遗迹了 • 生物系:喏,那里不是正有一个学生用白色纱网 在水田里捞些什么小虫吗?他又用小瓶子在田沟 里装水哪,他原来是生物系
未央歌中的云南• 云南是出产药的地方,更有一种白药救血症, 外伤最为灵验
• 昆明的九月张氏雨季的尾巴,雨季的尾巴就是孔 雀的尾巴,是最富于色彩的美丽的
• 宿舍:这些宿舍全是长形直甬道似的茅草房子, 两端闭门,两边开窗。十八号是东西横着的一栋 宿舍,黄澄澄的一片灯光直泄出来,照在门外地 上,成了一块长方形明亮的地方。
未央歌中的学生
• 外文系:警报是对学习的第二外国语最有利的。 • 社会系:学生有走不尽的边民部落要去 • 地质系:暑假出发去西康边境的旅行团尚未回来,
鹿桥
原名吴讷孙, 鹿桥是一位左手写诗篇右 手写论文的作家及学者, 集学术理性与文学感性于 一身;他不仅对中国艺术 史卓有研究(这部分的著 作多以英文出版),还著 有《未央歌》《人子》 《忏情书》等文学畅销作 品。
人物介绍
• 蔺燕梅:就读外语系,出生富有家庭却能平等待 人,个性天真、单纯,擅长舞蹈、歌唱
• 童孝贤:就读生物系,诚恳活泼,很喜欢动物, 总是能带给大家欢乐。
• 伍宝笙:就读生物系,温文尔雅,冷静、有脑筋, 以姊姊的姿态守护蔺燕梅。
• 余孟勤,就读哲学系,正直刚毅,表现天行健的 精神。
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
• 学生:那里横七竖八躺着晒太阳的学生们,或是 因为手中的一本好书尚未看到一个段落,或是为 了一场可意的闲谈不忍结束,他们很少站起身来 的。
• 昆明的云:方才被山尖撕破了衣裙的白云,为了 离山近,先变成了紫的,高高的天空中间的一小 朵,倒像月光下一株金盏花

抗战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鹿桥《未央歌》再解读

抗战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鹿桥《未央歌》再解读

抗战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鹿桥《未央歌》再解读抗战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鹿桥《未央歌》再解读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智慧。

而在抗战时期,鹿桥的《未央歌》以其深入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

《未央歌》是鹿桥于1939年创作的电影歌曲,由黄霑填词,后来被改编成电影。

这首歌曲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蓝本,以鹳雀楼为象征,描绘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敢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壮志豪情。

歌词中,鹳雀楼高高屹立,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坚定的意志。

而登上鹳雀楼的主人公,则是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他们不畏艰险、敢于奋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

鹿桥通过《未央歌》将传统文化与抗战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果。

在当时的抗战环境中,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激发起人们对国家的深切情感和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同时,这首歌曲通过歌词的形象化描写,将鹳雀楼和登楼人英雄化,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意味,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未央歌》中,鹿桥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文化的正向表达。

例如,歌曲中的“皓月千里意”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月亮美好寓意的追求,也表达了人们对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歌词中还融入了“江山如画”和“歌舞升平”的意象,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象征性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鹿桥不仅传达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期盼,也使传统文化在抗战年代成为一种凝聚力和精神支撑。

此外,鹿桥在《未央歌》中还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

抗战时期,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战争深重,人民生活困苦,但歌词中却展现出了一种坚定的乐观态度。

无论是“这大好河山,谁忍待它一片荒凉”,还是“平凡的志向勇敢的心,共铸辉煌”的表述,都强调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未央歌歌词

未央歌歌词
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黄舒骏: 恋爱症候群
作词:黄舒骏 作曲:黄舒骏
关于恋爱症候群的发生原因
至今仍然是最大一个谜
不管性别年龄职业体重学历长相和血型
没有一个人可以免疫
有些专家学者研究后相信
恋爱是内分泌失调所引起
却有别人认为恋爱属于滤过性病毒
像感冒无药可救但会自动痊愈
未央歌
黄舒骏
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嘴边
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
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
是否就是蔺燕梅
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
多少人为他魂萦梦牵
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
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
我的朋友我的同学
在不同时候留下同样的眼泪
心中想着朋友和书中人物间
究竟是谁比较象谁
那朵校园中的玫瑰
是否可能种在我眼前
作词:黄舒骏 作曲:黄舒骏
我永远记得少年的时候
在薇薇家的后门
祈求一个永恒的约定
喔!令我心碎的记忆
她那凄迷的眼睛
温暖的小手 轻柔的声音
怜悯着我的心意
说着她最后的话语
她说:远方的世界有着一位姑娘和美好前程等着你
可爱的男孩!吉普赛的我不值得你为我停留倾心
喔...不要哭泣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 我来到这里
我永远记得去年的六月
当娟娟关上车门她泪奔而去
喔!我面无表情
她那凄迷的眼睛
温暖的小手 轻柔的声音
再也不属于我
只有那最后的话语
她说:我知道我只能活在你最寂寞孤独的日子里

《未央歌》读后感 - 国贸1401S - 皮雁鹏(46)

《未央歌》读后感 - 国贸1401S - 皮雁鹏(46)

读后感人们总是喜欢在艺术作品中去找寻自己人生的投射,听着高晓松校园歌曲长大的我,努力长高拼命做题的一路上,都认为未来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姑娘白衣飘飘、小伙子在雨后用B小调高声朗诵模范情书的所在。

直到长大成为了大学的一份子,才在满学校的黑丝袜高筒靴日租房小广告中猛然醒悟:那一个纯情的象牙塔时代,要么是已经过去了,要么就压根不曾存在。

因此当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这一串年轻的名字,用水晶般纯洁的少年之心,在近700页的书中念着文艺腔的对白时,哪怕是与小童同龄,我也完全起不到一丝半毫的共鸣。

故事所发生的1940年代的国立西南联合大,是这部小说一个天鹅绒般的背景,这个在1938年抗战爆发初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于昆明临时组建、持续运行8年的传奇高校,有着当代国内任何大学所不能比拟的成果和声名,在现今人们的眼中,西南联大是民主堡垒、宽容精神和勤勉活泼的学风的代表,许多趣闻轶事多年流传不衰,为这所学校的形象蒙上了一层泛着金光的瑰丽色彩。

但这并不代表《未央歌》的故事就是真实联大生活的写照,著有口述回忆录《上学记》的联大毕业生、历史学家何兆武评价这本小说时,告诉读者:”不要带着历史的眼光去看这本小说,这是我们的错位,不是作者的错位,作者写小说可以想象,只要动人就可以。

”而且,同样是小说,描写同时代知识分子的还有一本钱锺书的《围城》,这本尖刻地描写了知识分子酸腐倾轧的作品,与《未央歌》的手法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有传闻在西南联大念过书的人都不喜欢《围城》,因为对教授太过挖苦,但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未央歌》中温柔而积极的粉红色校园,未免也矫枉过正,是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

鹿桥的这本小说多年来一直在台湾发行,再版重印几十次,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的几代台湾大学生,黄舒骏有同名的歌曲《未央歌》也流传甚广。

但因为鹿桥先生一直不愿出版简体版,此书在大陆的发行一直被搁置,这样散文式的小说多少错过了大陆文学潮流的最佳阅读年代,虽然在2007年12月份,鹿桥先生去世6年之后,《未央歌》终于在大陆以“古籍”的身份出版,但近700页的厚度、全部繁体字、非热点的题材和小说书籍中偏高的价钱,使之今日在大陆的影响力,远难及台湾昔日的毫厘。

烟火中的别样青春

烟火中的别样青春

烟火中的别样青春作者:王亚洁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未央歌》的青春叙事,分析其叙事方式所体现的意蕴。

《未央歌》中的叙事是散点叙事,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代表着青春成长中的不同侧面,构成青春的绚丽色彩和勃勃生机,完成作者对于四十年代大学校园中青年所代表的独立的人的成长叙述。

关键词:未央歌;青春叙事;成长小说《未央歌》是一部描写抗战时期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典之作,作者鹿桥满怀对母校西南联大的怀念于1942年开始创作,至1945年完成,但由于某些原因迟至1990年才在大陆出版。

《未央歌》在台湾和海外很受读者亲睐,“1990年,被《中国时报》选为‘四十年代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第一名。

2004年,台湾举办票选‘小说最爱一百’,《未央歌》列在‘小说最爱二十’的名单中。

它曾连续十五年进入台湾‘金石堂’的畅销排行榜。

许多台湾读者都宣称是看《未央歌》长大的”[1]。

在香港学者司马长风所书写的《中国新文学史》中,把《未央歌》与巴金的《人间三部曲》(即《憩园》、《第四病室》和《寒夜》)、沈从文的《长河》、无名氏的《无名书》看成是抗战和战后期间长篇小说的“四大巨峰”,而《未央歌》“尤使人神往”,“从某种意味说,《未央歌》使中国小说的秧苗重新植入《水浒传》、《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土壤,因此根舒枝展、叶绿花红,读来几乎无一字不悦目、无一句不赏心”[2]。

陈平原将《围城》和《未央歌》称作是“两部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描写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它们“分别代表‘大学叙事’的两个侧面——现实的以及批判的,理想的以及诗意的”[3]。

《未央歌》所讲的是一个有关青春和成长的故事,故事发生于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园里,这所学校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合并而成,在昆明存在了八年。

当时的西南联大暂别政治中心,有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联大的老师可谓是当时学术界的精英,大都是留学欧美日本的学术新锐,使得校园里充满崇尚自由,思想独立的学术氛围。

赤诚的中国心 深厚的祖国情怀——浅论《未央歌》的深层文化底蕴

赤诚的中国心 深厚的祖国情怀——浅论《未央歌》的深层文化底蕴
事 般 充满 了神 秘性 , 人 兴趣 盎 然 。而 现 实 的处 境 让
再 创 、 华 , 实 践 中不 断 筛 选 而 逐 渐 被 认 可 的 。在 升 在
先 生 和 学 生 的 苦 心 经 营 下 , 于 在 外 部 动 荡 纷 乱 的 终
却 是 连 生 存 的基 本 都 难 以 保 障 , 连 著 名 教 授 闻 一 就 多 先 生 也 只 能 告 诫 子 女 “ 该 准 备 吃 苦 才 对 ”, 度 着 应 “ 困 难 的 日子 于 良心 甚 安 ” E更 别 说 一 般 百 姓 和 普 通 ,t ] 学生 了 。书 中多处 描 写 小 童 只 是 穿 着 旧 制服 , 无 并
关键 词 : 鹿桥; 未央歌》 理想人格 ; 国情怀 《 ; 祖 文章 编号 :7 —7 O 1 —4 2 ( O0 0 一O 7 3 9 8 —8 7 2 0 —32 1 )2 8 一O
鹿 桥 先 生 的 未 央 歌 , 一 部 以 西 南 联 大 和 昆 明 是 为 背 景 描 写 抗 日战 争 时 期 青 年 学 生 生 活 的 小 说 , 是
种 又 活 泼 、 自信 、 矜 持 的 乐 观 情 调 ” 作 者 在 深 又 又 。
厚 的文化底 蕴 下创 造 了一 种 优 美 自由的文 体 , 种 这 文体 以古 朴 典 雅 、 重 祥 和 的 文 言 节 奏 、 律 为 基 庄 韵
调 , 收 严 密 、 腻 的 欧 化 句 式 长 于 表 现 雍 容 华 贵 的 吸 细 优点 , 风清云 淡或 急 管弦 繁 的修辞 手法 表现 出来 , 以 便 能 左 右 开 弓 、 弛 适 度 。 于 是 ,未 央 歌 》 为 我 们 张 《 就
第 2 第 2期 8卷
Vo . 8。 . 12 No 2

黄舒骏的《未央歌》有什么创作背景,里面写了什么故事?

黄舒骏的《未央歌》有什么创作背景,里面写了什么故事?

黄舒骏的《未央歌》有什么创作背景,里面写了什么故事?黄舒骏称他在国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读了《未央歌》这本书,后来高中老师上课第一天又推荐了这本书,班上的同学大多很喜欢,还曾尝试扮演书中角色。

大三时他被唱片公司发掘,当时他写了四首半歌,其中一首就是未央歌。

1997年他与书的作者鹿桥在美国相会。

1959到1989年间,这本书是台湾各大书局热门书,风靡校园,影响了很多人。

鹿桥,原名吴讷孙,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他于1943年开始创作以联大学生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巜未央歌》,1945年完稿。

完稿时作者26岁。

1959年书稿在香港正式出版,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再版。

由于作者坚持要以繁体字形式出版,因此在大陆出版更晚。

《未央歌》的主角是一群联大学生,小说记录了鹿桥记忆深刻的战时大学生活的艰苦和浪漫,一代学子的理想与情怀。

歌曲中提到的蔺燕梅、伍宝笙、大余和小童是小说中最主要的四个人物。

他们的爱情、经历、成长与担当都是作者着力渲染的对象。

鹿桥也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传统文化人格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例如天真的小童身上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而为人方正的大余则是儒家文化人格的代表。

除了他们四人,小说中还塑造了大批联大学子,他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未央歌》采用了一种浪漫的笔调,小说从联大建校开始写起,对特殊时期的这所大学生活有大量细节描写。

如开篇写联大生活"校内的设备是多么难叫学生满意!可是学生们心上却把图书馆、试验室放在校外山野、市廛中去了。

外文系的学生说:“警报是对学习第二外国语最有利的,我非在躲警报躺在山上树下时记不熟法文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社会系学生有走不尽的边民部落要去。

地质系的更不用说了。

暑假初出发去西康边境的旅行团尚未回来,近处的早已把海源寺一带寻获的三叶虫化石整理完又出发去澄江看水河遗迹了。

"这所富于传奇性的学校也成为小说中的主角之一。

小说对青春、校园、爱情、人生的思索颇能打动人心,感动黄舒骏的大概也正在此。

(《未央歌》里的小童,被认为有最多作者鹿桥自己的影子。

未央歌资料

未央歌资料

鹿桥这部《未央歌》以西南联大和昆明为背景,用唯美的笔调描写当时的青年学生的生活,他曾谈到这是“一本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

[ 3 ] 17从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作者是在有意的淡化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虽然在文中也涉及到昆明的大轰炸,联大学子的参军抗日以及假期的救助抗日军民伤员等活动,但是立足点并不在正面的描写那种硝烟四起,烽火遍国的战争场面,而是重在营造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且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在经历爱情的洗礼之后,蔺燕梅长大了。

《未央歌》也落下了帷幕,学子们都各有各的方向。

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无疑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毕业意味着青春散场。

青春的留恋和感伤将在学子们的心灵上烙上永恒的记忆,走出象牙塔,进入茫茫的人海,一切随缘。

可见,鹿桥倾心塑造的可爱学子们依然逃不了青春散场的宿命。

从《未央歌》的人物结局看,好像是一个大团圆,特别是大余和伍宝笙的幸福结合。

但是,我们从蔺燕梅的结局看,她的爱情虽然心有所属,但没有做正面描写,或许是作者有意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玫瑰花神”依然没有真正的走入社会,而是选择了在基督教堂学习和传教。

可见,鹿桥对这位“花神”的人生道路仍心存担忧和爱怜,让她进退于“出世”与“入世”之间,“花神”不再,人生可悯。

而今,人们关注更多是经济问题,即使有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也已经退缩到大学的学术圈内。

圈子之外,这种声音已经很难听到了,更别说荡起层层波澜。

或许,对于鹿桥这种以唯美的过于浪漫的笔调书写的青春理想,有些人觉得过于理想化,缺乏厚重的思想和社会价值,不足以担当载道的重任。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校园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理想和激情。

当岁月流逝之后,这种唯有那个年龄才可能有的美好追求将渐入记忆的深处。

人生将被社会所规训,生命或许感到苍白,心灵或许更为沉重,想象的翅膀不再轻盈。

如有一种文字能使我们唤醒那段沉睡的美好岁月,对那段单纯,稚气的日子有个交代并伴随我们前行,那就是《未央歌》吧。

黄舒骏歌词全集

黄舒骏歌词全集

《马不停蹄的忧伤》出版时期:1988发行公司:歌林股份有限公司音乐出版部专辑附注:有一种动物叫“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生存力之强,历经了多少年头。

在其他动物都列入被保护的稀有动物时,他还有人满为患的烦恼。

活到今天1988年了,他们还在COPY老祖宗早就玩烂的——痛苦、欢乐、梦想、失望、阴谋、LOVE、生和死,管你是谁,这不是ME TOO、YOU TOO。

马不停蹄的忧伤我永远记得少年的时候在薇薇家的后门祈求一个永恒的约定喔!令我心碎的记忆她那凄迷的眼睛温暖的小手轻柔的声音怜悯着我的心意说着她最后的话语她说:远方的世界有着一位姑娘和美好前程等着你可爱的男孩!吉普赛的我不值得你为我停留倾心喔!不要哭泣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我来到这里我永远记得去年的六月当娟娟关车门她泪奔而去喔!我面无表情她那凄迷的眼睛温暖的小手轻柔的声音再也不属于我只有那最后的话语她说:我知道我只能活在你最寂寞孤独的日子里可爱的男孩!吉普赛的你我只是你一个小小的回忆很快你就忘记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我要忘记这里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马不停蹄我究竟要到哪里未央歌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椿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另一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多少人为它魂萦梦牵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我的朋友我的同学在不同时候流下同样的眼泪心中想着朋友和书中人物间究竟是谁比较像谁那朵校园中的玫瑰是否可能种在我眼前在平凡无奇的人世间给我一点温柔和喜悦*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蔺燕梅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童孝贤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经过这几年的岁月我几乎忘了曾有这样的甜美突然听说小童在台湾的消息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为何现在同样的诗篇已无法触动我的心弦也许那位永恒的女子永远不会出现在我面前我的弟弟我的妹妹你们又再度流下同样的眼泪喔!多么美好的感觉告诉我你心爱的人是谁多么盼望你们有一天真的见到你的蔺燕梅伍宝笙和童孝贤为我唱完这未央的心愿夜半的猫夜半的猫像婴儿般的哭叫夜半的猫像魔鬼般的哀号刚做妈妈的小少妇,摇起惺忪的小丈夫嗯……那不是我们的宝宝夜半的猫使他们无法睡着夜半的猫使他们想着未来的困扰#当初一时的气氛太美妙今天一切的烦恼受不了呜……宝宝真的哭了!喔!它真的哭了!啦啦……啦啦……所谓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希望永远在下一代身上。

未央歌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

[键入公司名称]未央歌读书报告2015级新闻系广播电视学一班lenovo2016/10/25未央歌,未完之歌。

一曲短歌祭奠过去的日子,余音绕梁不绝,时光漫漫,我们都不想说再见了我们的青春,再见了我们的朋友。

正如见面就是为了告别,而真正面临了别离却又都那么从容而大气。

曾听友人说起对未央歌的评价,友人开口就是: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饱含情感的小说了。

鹿桥在前奏中说:在学生生活才结束了不久的时候,那种又像诗篇又像论文似的日子所留的印象已经渐渐地黯淡下来了。

大学,人生就那么一次——色彩瑰丽而奇特的日子。

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在彼此最好的年纪里相遇,相识,相交,相知。

遇见是一回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彼此之间相濡以沫,便是另一事。

正是应了那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道若相投而又脾性相投那便是无话不谈的关系了。

还有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围在身边的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类似的影子。

或者说你之赤城,我之欣赏,你之稳重,我之信任。

正如小童之于大宴。

这么一群脾性学时思想都是上乘的人物聚集到一起的时候说实话我是十分惊艳的。

再看看书中的人物:童孝贤,他就像是一个纽带将大宴,侯宝笙,他(她)们聚集起来。

正因为他的心思单纯,没有坏心,且还有着尚且没有消散的孩子气,不又自主的让比他年纪要大,见识要多,心理和其他方面都更成熟的人把他当做弟弟,而他也满心孺慕的敬着,爱着,看重着这些哥哥姐姐,在他们面前毫无顾忌的将自己不论是成熟的不成熟的,有道理没道理的看法,都一股脑的说出来。

不怕乱,不怕对方不理解,更不怕对方会指责自己。

因为他知道他们对他的一种默契的纵容和爱护,就算是指责也是真正身为哥哥姐姐善意的提醒。

因而更加亲近,更加毫不设防。

也正因为他的一片赤城之心和对学业的专心致志,加上孩子气的不谙世事,才更加使得人疼爱,或者说想要保护他,使得他不至于受到“污染”,就那样欢喜的生活在象牙塔里面安心的做学术研究,安心的养着他的兔子鸽子荷兰鼠。

蔺燕梅,绿色森林里无忧无虑的精灵。

读后感之未央歌

读后感之未央歌

《未央歌》在经历公司大加班的时期过后,迎来一个比较松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面不用像以前那样匆匆忙忙。

忽然有了空暇时间之后,我觉得还是应该将教练推荐下来的数籍都读一读。

也许是因为个人的性格的原因,导致自己收集的信息不完全,但是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同学之后,就可以取长补短,将他们知道的收入自己的囊中。

做一个听众感觉比做一个聚会闪光灯下的人物更容易一些,闪光灯下的人物,因为太耀眼了,甚至连她脸上哪里有一颗黑痣都看得一清二楚。

话题有一些扯远了,言归正传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谈一谈《未央歌》这本书吧。

先介绍一些本书的描述的年代背景,这个是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清华、北大等学校因战事迁至云南昆明继续办学,混编组合成了一个西南联大继续中国的高等教育,本书的作者也就是当年这批学生当中的一员,也许是不平凡的年代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作者对这段岁月难以忘怀,想要借以文字述说当前的大学生活。

因此,我们才有幸在和平年代,看到当时的大学生与现在我这样的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本小说,就得有主角,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一群人,这本书就是属于一群人的那种,但是在这群人当中又会出现一些特别的人。

伍宝笙、蔺燕梅、童孝贤、余孟勤、通达敏慧的史宣文,勇敢坦荡的淩希慧,羸弱美丽的乔倩垠,刻苦向学的朱石樵,淡泊名利的宴取中,有明智的冯新衔,有平和的沈家姐妹,有随和的梁家姑娘,乃至聪敏佻躂的范宽怡,优渥自信的范宽湖,庸俗自卑的宋捷军,还有渊博的陆先生,旷达的金先生,幽然的顾先生和风趣的顾太太,慈祥而不失童心的女生舍监赵先生等等人物,我觉得故事的铺陈是按照蔺燕梅的到西南联大上学推进的,小说的开篇运用一个虚渺的算命故事和夹杂的选校址的事情拉开的帷幕。

一年的开学季节到来了,学校注入了一股更为年轻的清流来冲刷着学校的底蕴,让之愈加晶莹。

学校来了位惊艳的美女——蔺燕梅,从她父母送她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同学们这把这位颜值超高的学妹捧在了女神的位置上,学校推行一个叫保护人制度的,指定高年级的大学生在学校扮演高入学的学生的“家长”角色,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的生活,好山须得好水陪,像蔺燕梅这样的人就得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学姐——伍宝笙来指引。

未央歌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未央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读完《未央歌》,我深受感动,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未央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人生百态和社会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名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自信。

这句话也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知己相伴,有人欣赏自己的才华,是多么的幸运和珍贵。

诗中所描绘的未央宫,更是令人陶醉。

未央宫是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宫殿,它的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让人感叹古人的建筑技艺和雄心壮志。

诗中所描述的未央宫中的繁华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当时长安城的繁荣和热闹。

而诗人通过对未央宫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虚无和无常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诗中,诗人还对人生的无常和充满变数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一颗永不凋零的丹心,照亮后人的道路。

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通过阅读《未央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也让我对古典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欣赏。

《未央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读完《未央歌》,我深受感动,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永远的未央歌

永远的未央歌

永远的未央歌作者: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2012年第07期因为那场经典的民歌嘉年华演唱会,“永远的未央歌”几乎成了台湾现代民歌的代名词。

台湾现代民歌跟大陆常说的“民歌”内涵不一样。

台湾人称的民歌,有着“真正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创歌曲”的含义。

与之对应的台湾民歌运动,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延续了7年之久,它不仅开启了年轻人的原创精神,还影响了几代音乐人,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篇章。

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乐坛,歌手们演唱的普遍是旧上海时代的曲目。

此外,唱片业的不健全,也使得很多歌手纷纷到海外寻求发展。

本土的流行音乐正逐渐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力。

一时间,收听西洋流行歌曲成为台湾青年主要的娱乐项目,这造就了60年代末期的西洋音乐大热潮。

此时,本土文化的觉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了。

1975年6月6日,杨弦与胡德夫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行“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从此拉开了台湾现代民歌时代的序幕。

1976年12月3日,在淡江大学举行的西洋民歌演唱会上,归台的青年画家李双泽跳上台大声质问:“为什么唱的都是西洋作品?我们自己的作品在哪里?”李双泽激愤地大喊“唱自己的歌”。

台下立刻赞同声喊成一片。

这就是著名的“淡江事件”,李双泽代表所有热爱音乐并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喊出了台湾流行音乐史上最为有力的声音。

民歌运动,不仅为国语流行乐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洗去了它那一身旧上海滩的风尘,还带来了一种反省、批判的理念。

一下子,年轻人全都拿起了吉他和纸笔,投入到有史以来最具体的音乐改革和创作之中。

民歌手们创作演唱的歌曲在风格上不同于当时的任何歌曲,既非学院的艺术歌曲,也非正宗的民谣,更非流行曲调。

刚开始时创作力量不足,大量的歌曲是谱名家的诗作,如三毛、余光中、赖西安、罗门、席慕容、李敖、蒋勋等台湾本土作家的作品。

而随着侯德健、罗大佑、李宗盛等人的介入,民歌运动有了质的飞跃,比初期的淳朴无瑕多了一份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读《未央歌》有感

读《未央歌》有感

读《未央歌》有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余音袅袅,久久未央——且歌且思鹿桥-----读《未央歌》有感“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不是眼前或瞬间,也不是意念或誓言,而是无论漂流到哪里的,你和我的心,因为你知道我爱你。

”在《你知道我爱你》一曲的开头,黄磊用温和的嗓音轻吟这段诗。

在读过《未央歌》之前,我还不知道这诗背后是怎样的故事。

其实,用音乐演绎《未央歌》的,黄磊并非第一人。

台湾音乐奇才黄舒骏早在1995年便创作了同名歌曲《未央歌》,在宝岛广为传唱。

黄舒骏唱道:“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蔺燕梅,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童孝贤。

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我2005年首次听到这首歌,却被歌中款款深情打动。

在韩求学的日子对我而言是一段漫长的孤旅,黄舒骏的歌声陪我度过了很多时光。

而《未央歌》唱词中描绘的那唯美的情感,想必是忠于原著的表达,因为它为我们透露了一点点故事情节。

于是,心里有了一读《未央歌》的愿望,想了解,在我们青春岁月里,是不是都有着同样的寻找。

打开思慕已久的《未央歌》,仿佛沐浴了从上个世界三十年代的昆明吹来得凉爽的风和突袭而来的雨。

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年代都是我极喜欢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初期,西南联大那纯真的大学年代……伍宝笙、蔺燕梅、童孝贤、余孟勤、范宽湖、范宽怡……每一个鲜活的名字都让我喜爱,每一个午后凉茶店的聚会都让我向往,迫不及待的想加入进去。

伍宝笙的聪慧让人不得不爱,如同身边的一个知心大姐,一个红颜知己,她的美比蔺燕如过了一些淡定与理性,更让人持久的回味;蔺燕梅单纯的青春的美,确如那湖心的玫瑰,娇艳、芬芳,乃至全校的师生不忍采摘;小童是我最喜爱的,简单的快乐着,把复杂的问题通过默默地思考而简单化,每一天清晨起床都是一张快乐的笑脸,我多想看看他养的鸽子和兔子,多想看看他的荷兰鼠,看他的破制服,穿鞋从不穿袜子。

试论《青春之歌》与《未央歌》思想的同中之异

试论《青春之歌》与《未央歌》思想的同中之异

试论《青春之歌》与《未央歌》思想的同中之异作者:李晖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李晖(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摘要:“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青春之歌》向我们描绘了上世纪30年代北平大学生们富有激情的革命生活。

同期在港台海外热读的《未央歌》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描写出抗战时期年轻学生的理想生活。

两书都精彩地描绘出战火纷飞年代的别样青春。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部小说的比较,探讨在不同文化影响下,青年人思想的相同与差异。

关键词:《青春之歌》;《未央歌》;青年;思想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89-02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个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高潮期,十余年间大批作品问世,其中不乏影响范围广、盛极一时的作品,例如杨沫创作的《青春之歌》。

与此同时,在台湾,一部完成于1945年的小说也受到空前的热捧,被称之为台湾的“校园圣经”,这便是《未央歌》。

同样作为描写旧中国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活的经典小说,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别,本文试图通过对两部小说的比较,探讨在不同文化影响下,青年人对于自己道路的选择。

一、作品简介《未央歌》成书于1945年,1967年在台湾出版,2008年在大陆出版,作者鹿桥。

《未央歌》封底印有“在我们阅读《青春之歌》的年代,港台海外华人青年捧读的是《未央歌》”字样。

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昆明的风光民俗为小说背景,通过描写伍宝笙、余孟勤、蔺燕梅、童孝贤等一群大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友谊、爱情以及对校园精神的探讨,表现了一代年轻学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

《青春之歌》成书于1958年,作者杨沫。

写的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长史”。

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遭遇、经历作为描述的线索——“抗拒养母为她安排的官太太的道路,逃离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景绝望的时刻,得到余永泽的救助;受抗日烽火和学生运动的感召和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人的阶级启蒙教育;认识到余永泽的平庸、自私,在政治、生活道路上与之决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

旧作关于《未央歌》的读后感

旧作关于《未央歌》的读后感

旧作关于《未央歌》的读后感2022年,我们的主旋律竟然是一本书。

2022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我们是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走过了这一年。

2022年,我们一起回忆,一起憧憬。

未央歌。

那些纯粹得让人心疼的美丽,那些柔软得让人不敢再次触碰的岁月,是一首早已唱完的歌,却是我们心中永远回响的旋律。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老了。

余秋雨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可以再年轻。

我想,我再也无法年轻了。

我的梦,遗失了。

看未央歌,让我的思想疼痛得无法呼吸。

我一再的承认,我真的老了。

那些雪白干净的美丽,那些如诗如画的岁月,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拥有了。

在未央歌里,一切都分外美,尽情的美,不羞不惧的美,又欢乐的美,他们乐观得忘了愁苦,健康的忘了创伤。

回头看时,我们也曾经如此这般呵。

曾经多么熟悉的镜头,多么熟悉的心情,如今,竟然陌生的恍如隔世,渐行渐远这一年,我最大的杯具是失去了自己的梦想。

在最纠结的那段时间,我以为有人带我走进一种新的人生,但是可惜没有;面对现实,我越来越放任了。

有人说,生活就像强女干,如果你反抗不了,那么就享受它吧。

是的,我接受了这个现实的世界,放弃了自己N多的美好的梦想。

我想,我的人生损失的也许不是一片天空,也不是一个未来,而是我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快乐吧。

妥协本来就是弱者的代名词,我如何在理想的天空中如雄鹰般展翅?!很多事,我们都是在被动的任由生活来改变自己,完全无法去主动选择生活。

我曾经在微博里说过,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生活最大的杯具就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看自己想看的书、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是啊,有多久了,我不曾再享受过这一切。

我们总说是生活的压力造成的,可这压力不正是自己所选择的么?责任。

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拿这两个字来说事。

男人肩上有天生的责任,责无旁贷。

可是梦想呢?有几个人还记得这个词?当你看未央歌的时候,当你沉醉在那种爱和美好的氛围里的时候,你没有被这两个字眼触动内心的丝丝琴弦么?我多么渴望自己依然是那个二十岁的青年,那时的生活多么美好!是的,那种纯粹的美好。

未央歌 读后感

未央歌 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我之所以在那么多的推荐书目中选择这本书,原因很简单,他的名字吸引我!总感觉其他的书不是晦涩难懂便是无聊至极的,但这本书的书名——《未央歌》,给我一种平和宁静,有浓厚文化韵味以及一种似有若无的神秘感。

未央”一词源于《汉传》“千秋万世,长乐未央”,意为“过去的来源不知道,未来的结尾也不清楚”。

不问过去,不知未来,我们眼前的大学生活不正是这样么。

只需快乐,只需无忧地活在当下,过好眼前的生活,不必讨论过去,也不必摸索未来。

未央未央,大学的生活便是一首未央歌。

《未央歌》是抗战时期大学生活的另类书写。

这书我确实是还没有看完,但也看了故事的梗概,大致上了解了其内容。

四位主角,他们之间有爱有怨、有笑亦有泪,这便是他们的青葱岁月,他们的大学时光。

只我在了解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听了歌手黄舒骏演唱的同名歌曲,他用他那磁性而富有故事感的嗓音,像是一个说书人,将这个青春的故事娓娓道来!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多少人为他魂萦梦牵,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

黄舒骏的《未央歌》弱化了鹿桥小说里的情调风格,但仍旧淋漓着青春的清新和真挚,青春一直马不停蹄,但所有的青春都在某个时空里汇集成一曲未央歌。

在初读这本书时,脑海中,民国时期的印象愈来愈真实,没有电视里看到的永远是紧张的局势,地下党与反动派激烈的较量,《未央歌》里的战争被淡化成一个背景,文以载道,载的只是真善美并存的清新活泼充满生气的青春。

景色并不是充满爱国情绪的愤怒的姿态,所有该纯真美丽的东西都悠然自得,所有属于少年的烦恼都跨越时空一直存在,这是关于青春的诗意和理想的叙述。

鹿桥自己也曾一再表示,这部以西南联大和昆明为背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是一部“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

”这不是一部大事件大部头的鸿篇巨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桃花源。

未央歌里总有挥之不去的相似青春,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年龄人,去感知那段熟悉或不熟悉的青春岁月,总还有相似的心跳与惘然。

未央歌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

未央歌读后感《未央歌》是一部以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为主题的长篇史诗。

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未央歌》后,我深受感动,不禁有许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作为一部史诗,作者通过对唐代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衰落。

在这个时代,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变革、人民的疾苦都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描绘,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民的苦难与奋斗。

同时,通过对唐代社会的描绘,也使我对当今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我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其次,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未央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是非常出色的。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使整个史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息。

在诗中,作者描绘了一系列令人动容的故事,如长安城的繁华、梁皇的悲剧、飞鸿的坚韧等,这些故事不仅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作者对诗歌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巧妙的,用词精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作为一部思想性作品,《未央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中,作者对人生、命运、爱情、友情等诸多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尤其是对人生的理解,作者通过对飞鸿踏雪泥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诗中,作者通过对飞鸿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坚韧,使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未央歌》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史诗,通过对唐代社会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使我对人生、社会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完《未央歌》,我深受感动,对这部史诗充满了敬意和赞美。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伟大的作品,感受其中的力量和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舒骏的《未央歌》有什么创作背景,里面写了什么故事?
黄舒骏称他在国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读了《未央歌》这本书,后来高中老师上课第一天又推荐了这本书,班上的同学大多很喜欢,还曾尝试扮演书中角色。

大三时他被唱片公司发掘,当时他写了四首半歌,其中一首就是未央歌。

1997
年他与书的作者鹿桥在美国相会。

1959到1989年间,这本书是台湾各大书局热门书,风靡校园,影响了很多人。

鹿桥,原名吴讷孙,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他于1943年开始创作以联大学生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巜未央歌》,1945年完稿。

完稿时作者26岁。

1959年书稿在香港正式出版,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再版。

由于作者坚持要以繁体字形式出版,因此在大陆出版更晚。

《未央歌》的主角是一群联大学生,小说记录了鹿桥记忆深刻的战时大学生活的艰苦和浪漫,一代学子的理想与情怀。

歌曲中提到的蔺燕梅、伍宝笙、大余和小童是小说中最主要的四个人物。

他们的爱情、经历、成长与担当都是作者着力渲染的对象。

鹿桥也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传统文化人格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例如天真的小童身上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而为人方正的大余则是儒家文化人格的代表。

除了他们四人,小说中还塑造了大批联大学子,他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未央歌》采用了一种浪漫的笔调,小说从联大建校开始写起,对特殊时期的这所大学生活
有大量细节描写。

如开篇写联大生活"校内的设备是多么难叫学生满意!可是学生们心上却把图书馆、试验室放在校外山野、市廛中去了。

外文系的学生说:“警报是对学习第二外国语最有利的,我非在躲警报躺在山上树下时记不熟法文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社会系学生有走不尽的边民部落要去。

地质系的更不用说了。

暑假初出发去西康边境的旅行团尚未回来,近处的早已把海源寺一带寻获的三叶虫化石整理完又出发去澄江看水河遗迹了。

"这所富于传奇性的学校也成为小说中的主角之一。

小说对青春、校园、爱情、人生的思索颇能打动人心,感动黄舒骏的大概也正在此。

(《未央歌》里的小童,被认为有最多作者鹿桥自己的影子。

吴讷孙在昆明上西南联大,曾经与汪曾祺同住一个院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