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演进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演进和实践探索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渐确立,实践逻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分析,以及与其他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比较,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独特性和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形成背景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密切相关。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基本原则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核心原则是将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一原则要求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满意度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
2.2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这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并通过改革创新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独特性与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相较于其他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具有独特性和优势:3.1与中国国情相匹配的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嵌入了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在中国良好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解决了中国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实现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
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郑尚植,常晶(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地,辽宁大连116025)〔摘要〕新发展阶段是由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提出的重要战略布局,本文以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形成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基于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新发展阶段形成的理论基础,论证社会主要矛盾供需两侧及其原理对理解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长的必然环节,以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为依托能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变与主要矛盾转化的契合;中国需要加快建立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应对新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和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新需求。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社会主要矛盾中图分类号:F0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22)03-0027-13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谈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国内国际市场出现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认清世界发展大势与国内经济现状对新发展阶段的提出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世界格局发生了经济与政治的南北大逆转,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地理位置的优越、人口与资源丰富等条件,促使众多南方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南方国家经济体量逐渐超过北方[1]。
另外,当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从2017年开始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稿日期:2022-03-30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解读”(L19WTA035)作者简介:郑尚植(1983—),男,江西上饶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备考2023】一轮复习必修一思维导图 课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 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为政治目标。
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
国为政治目标。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知识体系
社会 主义 制度 在中 国确 立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探索)
啥时候——改造的时间 怎么办——总路线和总任务 为什么——历史必然性 怎么样——改造成功的标志 怎么看——历史意义 为什么——历史新课题 怎么办——坚持原则,主要矛 盾和主要任务。 怎么样——取得巨大成绩 怎么看——历史的飞跃和教训
封建社会
色社会主义焕发生命力
生产关系、历史进步性、残酷统治(局
限性)、主要矛盾及斗争、解体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
理论
科学社会 主义创立
的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实践
必修一
把整本书 装进脑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维导图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02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
回看走 过的路
宏观把控
远眺前 行的路
比较别 人的路
全
书
学
习
主
线
03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坚持自 己的路
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
不断向前发展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追求,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要通过社会个体、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来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在不断深化中指导着国家发展进程,并着力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这一根本价值遵循成为贯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条主线,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动力源泉。
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表现为经济上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以及社会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观到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不断的深化。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在对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础上,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代特征而提出来的。
它充分肯定了发展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发展的认识,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基于当时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远远比我们发展快,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2012年6月,生成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其政治优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明2012年06月14日13: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他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从历史发展、科学内涵和优势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高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和实践创新达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就是厘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产生的社会基础、历史起点、理论指导、现实条件、发展动力、价值目标等在内的各种生成性因素作用与演进的脉络,全面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历史发展必然性。
1.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总是从制度基础的角度,从其根本性质的方面来分析和立论的。
他提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1】“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
”【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起点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制度实践形式,经过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习近平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第1期新华社记者鞠鹏/摄这次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
下面,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制度稳则国家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三个为什么
三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三个“为什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将其置于大历史观维度解读,有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其基本逻辑,激发勇毅前行的磅礴伟力,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合力,构筑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防火墙。
恩格斯说:“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三个“为什么”内蕴于对历史规律的洞察。
通过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可以更深刻理解三个“为什么”的历史逻辑,增强历史自觉。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
只有掌握执政规律,才能守住江山。
而领导核心是守住江山的主心骨,理论指导则是方向盘。
党先后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两大武器: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
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昭示,“两个确立”是时代所需、历史所趋、民心所向,是百年大党赓续历史荣光的突出政治优势。
迈向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树立“四个自信”,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在实践中,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大成果,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
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当今世界仍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规律之中。
虽然遭遇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任性“脱钩”“退群”等历史逆流,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两个必然”作为世界发展大趋势依然没有变。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抗疫合作等,书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华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
、
中华 民族 有 着 悠久 灿 烂 的 文 明 , 长 期居 于世 界 文 明发 展 的 先 进 行 关 系上 坚持 独立 自主 、 和平 发 展 。中国 的改革 保 留了社 会主义 的 内 列 。从 文 明形 态来 看 , 中华文 明 五千年 不衰 , 文 明载 体屹 立不 倒 , 成 核 与价 值 目标 , 又吸 收 了资 本 主义 的 某些 因素 , 使 传 统社 会主 义 走 为 世界 文 明史 上独 有风 景 。从 经 济体 量来 看 , 古 代 中国 经济 一直 高 出困境 , 展现 了 社会 主义成 功 应对 全球化 、 走 向现 代化 的蓬勃 生机 。 居 世 界 第一 , 直到 1 8 世 纪 末 中国 经济 规 模还 相 当 于上 个 世 纪末 期 当 然 中国模 式远 非完 美 , 如 这种 高 消耗粗 放型 发展 方式 难 以复制 推 美 国经 济总 量 在世 界中 的 占比 。但近 代 以来 , 中 国却败 在 了西方 的 厂 : 举 国体 制 下 虽然 可 以办 大 事 , 抗灾害, 但 也 容 易带 来腐 败 滥权 、 船坚 炮利 之下 , 割地 赔 款 , 一 路 衰败 , 逐渐 被浩 浩荡 荡 的世界 潮流 所 忽 略民 生等弊 端 , 已成 为下 一步 改革转 型 、 攻坚 克难 的目标 指向 。 抛 下 。中华 儿女 也 从此 开 始 了改 变 命运 、 民族 复兴 的 辛苦 求 索 、 艰 全球 化时 代 , 文明 大潮 的 中 击, 对 有些 国家 是 灾难 , 对 有些 国 家 难 追寻 , 被 迫 追赶现 代 化 , 实 现 文明 转型 , 也就 成 了近 2 0 0 年 来中 国 则 是福 音 , 考验 的是一 个 民族和 国 家趋利 避 害的能 力 。中华 民族 是 历 史演 化的 主题 , 成为 近代 以来中华 民族 的中 国梦 。 在 灭 顶 之 灾下 才 绝 地 反 击 , 历经探索、 反 复 曲折 , 走上 了一 条 被 迫 的、 赶 超式 的、 强势 政 党政 府主 导的 转型之 路 。中 国取得 成功 , 与古 老 中华 文 化 的包容 力 、 改 造 力相 关 , 也与 中 国共 产 党 的先进 性 追求
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历史轨迹和意义 精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历史轨迹和意义摘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不是自我封闭的、分散的、无序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有规律的、科学的,内涵依时代不断丰富。
本文研究立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建设和社会主义阶段属性的思想,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基本轨迹,发展内涵与重要意义。
关键词理论体系;辩证;发展;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靠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发展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
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至高追求。
这种最高的社会形态是某种形式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种联合体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性存在,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在联合体内由于社会对生产发展的整合调节作用,物质财富足裕,故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中秉持了这项基本原则,以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奉行以人为本,福祉民生。
二立足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经济根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推进和人类社会前行的根本动力。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社会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源于但却要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这种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迫使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容纳新的生产力发展,致使资本主义外壳破碎,社会主义社会诞生。
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另一种更高形式的社会形态,其最基础的要求是尽可能使社会发展获得足够数量的产品和商品,而最根本的要求必须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要求和时代意义
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和时代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深入认识,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路径连续性的整体思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把握。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我国的治理现代化是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发展历史,借鉴各国治理经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探索而来,既具备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科学性,又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民族性,还具备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能政府集中管理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改变了国家工业空白的状况,逐步解决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管理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形成了权力相对集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调控体制,具有显著的全能性特征。
必须辩证地看待全能型政府集中管理体制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要求和时代意义张翠吉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与发展,治理成为当代政党和政府获取、巩固与维护政权需要回答的关键议题,是各国思考、规划和建设本国发展道路需要研究的重大议题,也是当代世界反思、总结和探索人类整体命运需要回答的基本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和方法。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国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1-0015-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发展研究”(19JJD710005)。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摘要】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本文将从中国模式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政治发展的特点、中国模式的全球意义以及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点,揭示中国模式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独特意义和重要性。
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全球政治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将继续引领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并为世界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政治发展、历史逻辑、中国模式、政治图谱、起源、演变、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全球意义、未来走向。
1. 引言1.1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梳理中国政治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中国模式的起源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种历史选择,同时也是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揭示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和成功之处。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这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模式,为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政治发展的特点是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构建了中国模式的政治体系。
中国模式的全球意义在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路径,为推动国际社会繁荣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将继续保持稳定和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李娜(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与制度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内核提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逐步探索出来的,是党和人民不懈奋斗丰富经验和科学智慧的总结,具有涵容多重价值维度的显著优势。
整体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辩证知悉制度建构和治理效能内在逻辑关系,须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三者相统一的成果,从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精准把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245(2020)04-0021-07DOI:10.19499/ki.45-1267/c.2020.04.00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和集中论述。
党中央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和整体视野,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生态、军事等多重逻辑维度,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为客观要旨和目标指向,经过召开多次专题研究会议反复讨论修改和党内一定范围内的意见征集反馈,将全会主题确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关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会议是“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1]的一次会议,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高度进行讨论、研究与部署,是针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指向和战略规划作出的更为清晰细密的顶层设计。
应然·实然·话语: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逻辑意蕴
应然·实然·话语: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逻辑意蕴杨彬彬摘要:“制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强大力量和治理效能而提出的重要命题。
这一命题体现了制度自视与制度自信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了中国之治与中国之制之间的辩证逻辑,反映了制度认同与制度自觉的价值要求。
从价值应然逻辑来讲,作为价值应然的制度自信具有先验教育意义、价值引导意义和政治规范意义,从理念认识、价值导向、政治原则视角理解制度自信,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属性制度中的绝对优势。
从经验实然逻辑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时间范畴上的制度属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空间范畴上的制度形态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文明范畴上的制度路径优势。
从话语表达逻辑来讲,制度自信话语是新型制度体系、新型治理体系和新型道路的表达媒介,具有阐释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
制度自信话语是制度自信理论的阐释介质,制度自信认同影响制度自信话语现实建构,制度自信话语对制度自信理念起反塑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价值应然;经验实然;话语表达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24)05-0020-10收稿日期:2023-12-20作者简介:杨彬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政治概念-论断-话语、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话语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1YJC710050。
圆园命题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时代是命题生发的背景。
“制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强大力量和治理效能而提出的重要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制度自信在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问题方面作出的贡献。
“ 中国之治”制度密码的三重逻辑
2021·05“中国之治”制度密码的三重逻辑□尉迟光斌李成隆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作为“中国之治”的制度体系,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制度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就,蕴含着“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从“古代中国之治”“近代中国之变”到“现代中国之治”历史演进的制度革命,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科学把握这三重逻辑,是揭示“中国之治”制度密码、增强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之治”;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作者简介:尉迟光斌,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李成隆,湖北医药学院助教。
(湖北十堰442000)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百年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研究”(20AMZ005)的阶段性成果。
DOI:10.19865/ki.xxdj.2021.05.025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5-0090-04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各国制度优劣的“试金石”。
从各国的响应速度、应对举措、感染人数以及病亡人数等横向比较看,中国战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充分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那么,“中国之治”制度优势的密码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作为“中国之治”的制度体系,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从“古代中国之治”“近代中国之变”到“现代中国之治”的演化历史,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科学把握这三重逻辑,是揭示“中国之治”制度密码、增强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
一、“中国之治”制度密码的历史逻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研究部署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奋斗目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020年第1期(总第178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78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吴㊀海㊀宝(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ꎬ哈尔滨150028)摘㊀要:制度是国家之基㊁社会之规㊁治理之据ꎮ历史发展与客观实践表明ꎬ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ꎬ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ꎬ走和平发展道路ꎬ使世界各国人民看到ꎬ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ꎬ不是另类而是通途ꎮ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内含深厚的历史逻辑ꎬ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又有坚实的现实基础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ꎬ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ꎬ以使好的制度能够发挥其效能的最大化ꎮ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ꎻ制度自信ꎻ制度建设ꎻ制度执行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0)01-0011-05作者简介:吴海宝ꎬ1969年生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㊁高级经济师ꎮ㊀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ꎬ团结带领人民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ꎬ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ꎬ并深刻总结了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ꎬ不断探索实践ꎬ不断改革创新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ꎬ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文明㊁军事㊁外事等各方面制度ꎮ 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㊁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ꎮ «决定»还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ꎬ并强调ꎬ 这些显著优势ꎬ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㊁制度自信㊁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ꎬ中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ꎮ此时ꎬ一些人认为ꎬ中国应当放弃社会主义道路ꎬ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ꎬ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ꎮ唯有如此ꎬ中国才能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所谓同类国家ꎮ事实上ꎬ与现在的西方之乱相比ꎬ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中国已经彰显出其自身制度的优越性ꎮ在当前历史变革与时代前进的关键时期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尤为关键和紧迫ꎮ㊀㊀一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历史发展与客观实践表明ꎬ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ꎬ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ꎬ提升综合国力ꎬ奉行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ꎬ走和平发展道路ꎬ使世界各国人民看到ꎬ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ꎬ不是另类而是通途ꎮ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内含深厚的历史逻辑ꎮ五千年来ꎬ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伟大的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ꎮ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顺应历史潮流ꎬ把握时代脉搏ꎬ应对时势之变ꎮ旧中国ꎬ为推翻 三座大山 ꎬ中国人民从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成功实践中看到了希望ꎬ中国共产党亦应运而生ꎮ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ꎬ中国共产党终于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ꎬ并在新民主主义国11家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ꎮ回想近代以来ꎬ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㊁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ꎬ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ꎬ从推行戊戌变法到实行辛亥革命ꎬ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ꎬ从提倡君主立宪到建立民主共和ꎬ都未曾 善终 ꎮ实际上ꎬ过去中国向往的现代化ꎬ某种意义上就是否定传统㊁追求全盘西化ꎬ以西方启蒙思想为人类公理ꎬ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样板的现代化ꎮ然而ꎬ中国革命的主流告别了欲使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旧民主主义革命ꎬ终发生了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折ꎮ«决定»指出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㊁植根中国大地㊁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㊁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ꎬ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ꎬ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㊁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伟大历史进程的一部分ꎬ实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ꎮ无论是在中苏冷战还是在苏联解体㊁东欧剧变后的全球多极化发展时期ꎻ无论是被西方封锁压制还是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ꎻ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ꎬ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ꎬ顺大势ꎬ行大道ꎬ不断调整与改革㊁改进与完善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ꎬ与西方达成许多新共识㊁找到最大公约数ꎬ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属性始终没有丢ꎮ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ꎬ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ꎬ各国所采取的国家制度是各国人民根据本国需要为解决本国问题所确立的ꎬ中国亦如此ꎬ中国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ꎬ并不要求他国实行与自己相同的制度ꎮ习近平总书记说: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ꎬ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ꎮ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㊁任人宰割的时期ꎬ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ꎬ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ꎬ改良主义㊁自由主义㊁社会达尔文主义㊁无政府主义㊁实用主义㊁民粹主义㊁工团主义等也都 你方唱罢我登场 ꎬ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㊁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㊁建立了新中国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ꎮ 近代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进行的许多尝试和努力ꎬ也都没能指引中国人民走上正确的道路ꎮ新中国借鉴苏联发展模式ꎬ在探索中国之治的道路上虽取得了一些成果ꎬ却也没能完全摆脱中国贫弱的面貌ꎮ改革开放后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ꎬ使中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ꎬ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ꎬ创造了经济长期领跑㊁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苏联解体㊁东欧剧变而引发的 历史终结论 不攻自破ꎬ中国道路㊁中国制度给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求强国富民之道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ꎮ历史经验表明ꎬ强权不是真理ꎬ正者才是王道ꎮ中国在历史的轮回中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ꎮ正在建立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ꎬ而这个制度必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进一步转化为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ꎮ㊀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优势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ꎬ目的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ꎮ习近平指出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㊁优越不优越ꎬ中国人民最清楚ꎬ也最有发言权ꎮ我们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㊁有主见ꎬ决不能自失主张㊁自乱阵脚ꎬ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国家那一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来衡量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ꎮ 在历史比较㊁发展实践㊁未来竞争中ꎬ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ꎬ这种制度自信是自发㊁自觉㊁油然而生的ꎮ«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13个显著优势ꎬ总体来看ꎬ这些显著优势综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思想智慧ꎬ汇聚了东西方国家的制度成果ꎮ1.中国传统的 通变 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开放体系的统一传统文化 易经 是变化的学问ꎬ知变㊁识变㊁21应变是治国之道ꎮ回溯历朝历代ꎬ基本都经历了大乱到大治的转变ꎮ 穷则变㊁变则通㊁通则久天时㊁地利㊁人和 ꎬ应天顺时等等ꎬ都是在讲顺应历史潮流之变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应时之变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ꎮ面对西方经济封锁㊁政治孤立ꎬ面对大国争霸的世界格局ꎬ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找到了同盟ꎬ扩大了国际生存空间ꎮ改革开放后ꎬ我们一边学习西方的科技经济ꎬ一边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ꎬ开放国门ꎬ倒逼改革ꎬ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ꎮ一路走来ꎬ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ꎬ但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ꎮ事实上ꎬ马克思主义也讲 变 ꎬ正如恩格斯所说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ꎬ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焕发出旺盛的活力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创新㊁与时俱进ꎬ善于自我完善㊁自我发展ꎬ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ꎮ同时ꎬ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ꎬ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㊁纲领㊁方针㊁政策ꎬ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ꎬ从而使中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ꎮ2.治国平天下思想与现代法治国家理论的统一«决定»把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ꎬ坚持党的科学理论ꎬ保持政治稳定ꎬ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ꎬ发展人民民主ꎬ密切联系群众ꎬ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ꎬ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集中在一起ꎬ放在13个显著优势的前三位ꎬ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色ꎮ笔者认为ꎬ这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天下大治思想ꎬ也吸收了近现代国家的法治理念ꎮ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ꎬ实行党的领导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ꎮ这与受垄断资本支配和操控的 部分利益党 不同ꎬ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ꎬ建立了能够将13亿人民组成强大整体力量的政治制度ꎮ充分发挥中国的这一政治制度优势ꎬ创造稳定和平统一的大国社会环境ꎬ建立明确而具体的国家发展规划以及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ꎬ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政治保证ꎮ西方法治国家的兴起ꎬ源于人本主义的出现和人道主义的张扬ꎮ资产阶级打破封建政教合一体制的束缚ꎬ从英国«权利法案»到法国«人权宣言»ꎬ资产阶级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法律基础ꎬ并曾一度快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ꎮ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穷则独善其身㊁富则兼济天下 ꎬ我们学习西方法治国家的好经验㊁好做法ꎬ取百家之长ꎬ但不会邯郸学步ꎬ更不能改变 颜色 ꎬ这是历史的辩证法ꎮ3.天下大同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观点的统一«决定»对中华民族㊁对人民㊁对人类的表述有许多处ꎬ特别是在13个显著优势中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ꎬ各民族一律平等㊁实现共同繁荣㊁共同发展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等ꎬ这些都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天下大同的理想ꎮ孔子讲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ꎬ中华民族应亲如一家㊁情同手足ꎮ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共产主义者的宗旨ꎮ人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ꎬ而是现实的运动过程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观认为ꎬ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即世界解放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ꎬ即这种解放必须通过物质的力量和手段才能实现ꎬ仅仅依靠理论的批判活动是无法完成的ꎮ改革开放40余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ꎬ可以说是马克思的解放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史ꎮ我们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的观点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ꎬ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ꎬ同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ꎮ40年来ꎬ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17年的25947元ꎬ扣除物价因素ꎬ实际增长22.8倍ꎬ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ꎬ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ꎬ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㊁满足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ꎮ4.集中统一领导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一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力竞争ꎬ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是最快最有效的途径ꎮ西方发达国家在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㊁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ꎬ最大限度集中资本的力量ꎬ打破落后体制ꎬ助推工业革命ꎬ陆续实现了大国崛起ꎮ中国特色社31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ꎬ集中力量办大事ꎮ从全党来说ꎬ就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ꎬ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ꎮ这种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ꎬ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落实机制ꎬ使党的中央组织㊁地方组织㊁基层组织成为上下贯通㊁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ꎮ正是这样的举国体制ꎬ集中起劳动㊁资本㊁权力等各类资源ꎬ并逐步转化和释放为国家发展的高速度㊁国家治理的高效率ꎮ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ꎬ坚持全国 一盘棋 ꎬ正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ꎬ体现了党为民族谋复兴㊁为人民谋幸福㊁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ꎮ此外ꎬ这些大事办好了ꎬ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就会胜利实现ꎬ中国亦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ꎮ5.社会主义追求天下为公与市场经济强调效率优先㊁兼顾公平的统一大道之行也ꎬ天下为公ꎬ选贤与能ꎬ讲信修睦ꎮ 这是孙中山生前提倡却未能实现的理想社会ꎮ当代中国要强大ꎬ必须成为与资本主义本质不同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ꎬ由此建立的中国ꎬ不是朝资本主义国家的方向走ꎬ而是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ꎮ我们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发展全民所有制㊁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公有制经济ꎬ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㊁发展民营ꎬ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ꎮ这样的制度设计ꎬ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消除两极分化㊁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ꎬ体现人人为我㊁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ꎮ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市场经济ꎬ遵从私有经济制度ꎬ追求个体的民主自由和资本的充分竞争ꎮ«决定»首次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ꎬ更加体现了党对新时代经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ꎬ更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熟ꎬ更加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建设的充分自信ꎮ习近平指出: 近些年来ꎬ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ꎬ有人说是 资本社会主义 ꎬ还有人干脆说是 国家资本主义 新官僚资本主义 ꎬ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多么发展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特征和方向永远不会改变ꎮ㊀㊀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重在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ꎬ重在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ꎮ«决定»指出ꎬ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ꎬ带头维护制度权威ꎬ做制度执行的表率ꎬ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㊁严格执行制度㊁坚决维护制度ꎮ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ꎬ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ꎬ坚决杜绝做选择㊁搞变通㊁打折扣的现象ꎮ 习近平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ꎬ 现在ꎬ制度执行仍然是个短板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需要坚持好㊁实施好ꎬ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ꎮ 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ꎬ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ꎬ做制度执行的表率ꎮ笔者认为ꎬ对此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ꎮ1.价值范畴:处理好制度的 好 与 坏 的关系制度的 好 与 坏 主要在 立 的环节ꎬ属于价值范畴ꎮ制度是中性的ꎬ为什么还分 好 与 坏 ?笔者认为ꎬ这与人性有关ꎬ中国历史上的 人之初㊁性本善 的性善论ꎬ是几千年来中华集权体制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根源ꎮ体制内ꎬ讲究以上率下㊁上行下效ꎬ讲究修身平天下㊁以德治国等ꎮ«论语 里仁»: 君子喻于义ꎬ小人喻于利 ꎮ儒家讲 仁 ꎬ根本也在于性善论ꎮ西方则不同ꎬ性恶论是西方现代法治相对健全完善的历史渊源ꎮ性善论不意味着制定的制度必然是好制度ꎬ人性善与恶和制度好与坏ꎬ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ꎮ但两者的联系是好制度一定会把人的善激发出来ꎬ而坏制度则一定会把人的恶暴露出来ꎮ邓小平指出ꎬ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ꎬ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㊁作风有关ꎬ但是组织制度㊁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ꎮ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ꎬ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ꎬ甚至会走向反面ꎮ «决定»在开篇第一部分就把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进行了全面阐述ꎬ这就是从 好 的层面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ꎬ41这个 好 包括历史㊁理论和实践多个层面的体现ꎬ这也是我们增强制度自信的理由ꎮ2.学理范畴:要处理好制度的 长 与 短 的关系所谓 长 与 短 是指在制度建设上要科学配套㊁远近结合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ꎬ就一直在探索建立完善的新民主主义制度ꎬ以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ꎮ改革开放前30年ꎬ中国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ꎻ改革开放后40年ꎬ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增加了改革开放㊁依法治国㊁ 一国两制 等新的内容ꎮ这些基本制度㊁根本制度㊁重要制度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相对稳定存在的ꎬ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是需要逐步完善发展的ꎮ此外ꎬ 长 与 短 还体现在时间布局和目标设计上ꎮ1992年ꎬ邓小平指出ꎬ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ꎬ对的就坚持ꎬ不对的赶快改ꎬ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ꎮ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ꎬ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㊁更加定型的制度ꎮ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㊁政策ꎬ也将更加定型化 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ꎬ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了两阶段安排和三阶段表述ꎮ其中ꎬ2020年作为建党一百年的标志性节点ꎬ也是邓小平同志在30年前所说的时间节点ꎮ而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目标设定ꎬ则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一致ꎮ3.实践范畴:要处理好制度的 旧 与 新 的关系旧 与 新 的关系实质上是在制度执行的实践层面上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ꎮ现有制度执行不力ꎬ新制度就难以确立和推行ꎬ这势必导致治理无方㊁秩序混乱ꎻ现有制度的科学运行及新制度的不断形成兼与时俱 立 ꎬ势必使国家制度能够去腐生新㊁生机勃勃ꎮ制度运转不畅除了思维惯性㊁行为惯性的束缚ꎬ还有僵化格局㊁固守利益的羁绊ꎮ我们在制度建设㊁制度执行的指导思想上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㊁与时俱进ꎬ在变化的形势下继承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ꎮ4.工作范畴:要处理好制度的 立 与 行 的关系制度的 立 ꎬ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ꎬ制度的 行 ꎬ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ꎮ某一阶段重 立 ꎬ某一阶段重 行 ꎬ上级机关重 立 ꎬ下级单位重 行 ꎮ 立 为 行 之体ꎬ 行 为 立 之用ꎮ如果把 立 与 行 看作是矛盾的两个方面ꎬ那么在工作范畴谈制度建设ꎬ更多地应当把 行 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ꎮ大到一个国家ꎬ小到一个地方㊁一个单位ꎬ制度不 立 则乱ꎬ但 立 而不 行 或者 行 弱也一定会乱ꎬ甚至还可能产生 破窗效应 等各种负面效应ꎮ笔者认为ꎬ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其刚性ꎬ既有坚定的一面又有执着的一面ꎮ坚定就是奖优惩劣㊁激浊扬清㊁爱憎分明ꎻ执着就是定了就办㊁守信践诺㊁一以贯之ꎮ如果都当和事佬㊁两面人ꎬ瞻前顾后㊁忽左忽右㊁虎头蛇尾ꎬ迟早制度会被践踏ꎬ治理会失权威ꎮ最后ꎬ有制度等于无制度ꎬ立制度不如不立制度ꎬ制度影响力削弱ꎬ领导者的形象就会受损ꎮ综上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ꎬ源自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ꎬ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其坚实的基础ꎮ与此同时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ꎬ不能只停留在信的层面ꎬ还要落实到行的层面ꎬ使好的制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能ꎮ[责任编辑:王雅莉]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逻辑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8.0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逻辑章越松(绍兴文理学院㊀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㊀绍兴312000)摘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㊁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㊂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是基于事实描述的归纳,理论逻辑则是基于价值层面的演绎㊂只有通过理论逻辑的演绎,才能在深刻认识进入新时代判断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㊂从理论逻辑的构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层次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核,质量互变规律则其合理内核㊂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逻辑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293X(2018)01-0001-04收稿日期:2018-01-13作者简介:章越松(1965-),男,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㊂㊀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㊂ [1]10这既是一个基于政治意义上的事实判断,也是一个基于科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㊂从逻辑体系看,关于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立论基础㊁哲学方法和逻辑起点,也是其最核心㊁最基础的问题㊂如何理解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不仅关涉如何从整体性层面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而且还关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因为正是进入了新时代,才有了新思想㊁新使命㊁新征程㊁新气象㊁新作为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逻辑,而非主观任意的选择㊂中国共产党革命㊁建设㊁改革的伟大实践赓续是其历史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极不平凡的五年 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其实践逻辑㊂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所呈现出来的是基于事实描述的归纳,属于事实判断㊂对理论的分析不应止于事实层面的归纳,因为这只回答了 是什么 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价值层面的演绎 理论逻辑,即必须回答 为什么 ㊂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价值判断高于事实判断,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形成的基础和前提㊂只有通过理论逻辑的演绎,才能进一步深刻认识进入新时代判断的内在逻辑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38卷第1期2018年1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㊀兴㊀文㊀理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8No.1 Jan.2018一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层次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逻辑的基本内核从词义看,‘辞海“对于时代的释义主要有三个层面意思: ❶按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某个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阶级的经济㊁政治㊁文化等状况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㊂如:封建时代;社会主义时代㊂❷依据某种特征划分的社会㊁国家或个人的各个发展阶段㊂如新石器时代;五四时代;青年时代㊂❸犹言时世㊂ [2]1558除第三层面意思言指时期外,前两层意思主要指的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划分㊂从学理层面看,对于时代概念的厘定,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着手:从时间维度看,时代是指社会历史发展的时间尺度;从空间维度看,时代是指世界发展的地域尺度㊂作为一个基于时空的历史范畴,时代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所处的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总体状况㊂对于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精辟的论述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㊂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㊂ [3]400~401马克思恩格斯用阶级来划分时代,这里的时代可以视之为社会形态㊂列宁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这里谈的是大历史时代㊂ 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㊁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㊁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㊂ [4]143列宁所言的时代是指 在 世界历史 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㊂ [5]由此可见,时代就是社会形态层面意义上的历史阶段㊂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论述中的时代就是在此语境下进行的㊂然而,进入新时代的时代概念显然不是这个层面含义,这就需要对时代的内涵做进一步的厘定㊂时代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相对性范畴㊂从相对性看,时代具有层次性㊂ 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某一时代在其基本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某些具体特征可能发生变化,而由此就使时代显现出了不同的层次㊂所谓时代的层次性就是指时代是由大时代和小时代构成的,或者说大时代和小时代是时代的两个具有紧密联系又有所差别的范畴㊂ [6]大时代之时代指的是社会形态层面意义上的时代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境中,社会形态多数情况下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有时也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㊂在论述社会形态的更替时,他们则将生产力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要素视之为一个统一整体㊂社会形态就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一定的形式结合的社会模式㊂社会历史运动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体现着社会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本质的㊁必然性的联系㊂社会结构诸要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并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并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㊂大时代的演进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㊂而大时代又呈现出两种基本样态:一种是社会形态量变层面的时代㊂如:原始社会㊁奴隶社会㊁封建社会㊁资本主义社会㊁社会主义社会㊁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之时代;另一种则是社会形态质变层面的时代,即两种社会形态的过渡阶段㊂如: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㊁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㊂虽然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形态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在大时代中,社会基本矛盾的展开及其运动并不是以线性㊁均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相反却是以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曲折地前进㊂相对于大时代的总体发展趋势,每一个波浪或螺旋则是小时代㊂也就是说,大时代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并相互联系的小时代构成的㊂就每个小时代,将之放大看,也不是以线性㊁均速的方式前进的,而是以波浪式或螺旋式的方式前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进的㊂这表明在每个小时代中,还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小小时代㊂大时代中涵盖了若干个小时代,每个小时代中又涵盖了若干个小小时代,这就是时代的层次性㊂时代的层次性表明,中国既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同时又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时代㊂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止于21世纪中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至少要上百年时间㊂如果把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时期视为一个小时代的话,那么这个小时代则可划分为若干个小小时代㊂以党的十八大为时间节点,之前之后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时代,当然这两个时代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小时代下的小小时代㊂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层次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逻辑的基本内核㊂二㊁质量互变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逻辑的合理内核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推进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㊂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过渡㊁相互交替构成了质量互变规律㊂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量变与质变往往不是以纯粹的形式进行,而是相互交错的㊂即量变中渗透着质变,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扩张㊂就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言,存在着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㊂其中,前者为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后者为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曲折发展态势,表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㊂然而,这种平衡却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定下的各种矛盾此消彼长相互之间博弈的动态平衡,进而言之,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定下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之间的转化㊂这种博弈与转化所形成的张力,使得大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样态㊂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每一个波浪或螺旋,都是大时代下的小时代㊂从质量互变规律看,大时代属于量变过程,其中包含着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㊂相对于大时代之量变而言,这两种部分质变其实就是大时代下的小时代之间的演进㊂无论是阶段性部分质变抑或局部性部分质变,都不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规定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㊂换而言之,决定大时代发展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决定小时代发展的则是社会主要矛盾㊂可见,不同时代问题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判别小时代之间界分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㊂ [1]11从质量互变规律看,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转变属于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㊂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㊂本质属性是相对稳定的,与事物发展过程共进退同始终,而非本质属性却是常常变动的,只要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变,事物总体上仍处于量变过程,但由于非本质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大变化,使得事物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而局部性部分质量则是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㊂由于各种条件不同,构成全局的各个局部的变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其中有些先发生变化,有些暂时不变,有些后发生变化,这就出现了各个局部变化的不平衡性㊂只要事物的全局的根本性质未变,只是其中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变化,只能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过程都属于量变的过程,但由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3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章越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逻辑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性的不平衡性㊁事物的各个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阶段性部分质量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即呈现出不同的时代㊂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仔细分析仍可以看到这种变化并不是根本属性的变化或者是全局性质的变化,只是非本质属性的变化和局部性质的变化㊂从需求方看,人们的需要层次升级换代,从物质文化层面提升至美好生活层面,这种提升既涵盖纵向领域里的从数量规模的需要到质量效益需要的提升,也涵盖横向领域里的从经济㊁文化层面的需要到民主㊁法治㊁公平㊁正义㊁安全㊁环境等层面需要的拓宽㊂从供给方看,随着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11,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前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㊂说到底,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社会生产问题㊂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之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落后,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着较大差距㊂这也意味着,进入新时代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尽管已经发生转变,但与进入新时代之前的社会主要矛盾相比照,其根本性质未变,只是同一系列不同层级的转变㊂如果将进入新时代之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视之为1.0版本的话,那么,进入新时代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则是2.0版本㊂从这个意义上看,质量互变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逻辑的合理内核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辞海: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列宁全集:第26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李慎明.对时代和时代主题的辨析[J].红旗文稿, 2015(22):4-9.[6]马捷莎.论时代的层次性与当代世界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64-68.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Enteringa New Era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Zhang Yuesong(School of Marxism,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312000)Abstract:The entry into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f profound historical logic, practical logic and theoretical logic.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are based on the induction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acts,and the theoretical logic on the deduction of the value level.Only by deducing the theoretical logic can we further understand Xi Jinping s theoretical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ent logic of entering the new era.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oretical logic,the grad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s the co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the new era,while the law of mutual chang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is its rational core.Key word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ew era;theoretical logic(责任编辑㊀林东明) 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三重逻辑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三重逻辑作者:崔楠谷思雨来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6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要求。
“三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创新、对历史的总结与借鉴、对时代的把握与践行。
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紧要关头,从理论、历史和时代三重维度深刻把握“三个务必”思想,有利于全党同志理解和践行“三个务必”,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两个务必中图分类号:D61;D261DOI:10.13784/ki.22-1299/d.2022.06.0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郑重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三个务必”是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探索总结出的经验规律,是在“两个务必”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初心使命、优良作风和精神动力的有机统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面对时代任务、所处方位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变化作出的前瞻性思考和科學性谋划。
站在新的赶考之路的新征程上,从理论、历史和时代三个维度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把“三个务必”落到实处,加快实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时代意义。
一、“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三个务必”旗帜鲜明、立意高远,内在逻辑连贯统一,是既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彰显出丰富的理论逻辑。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具体实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根本任务的保障。
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三个务必”的总体方针和终极归宿,回答了“为谁奋斗”和“为谁斗争”的基本问题第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明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立场和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与时代启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月 第24卷第3期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4No.3Jun.2023收稿日期:2023-03-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XJA710004);甘肃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20SD03)作者简介:陈栋(1992—),男,陕西省商洛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与时代启示陈栋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摘要:从演进逻辑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的,先后经历了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模仿模式到自主开创模式、单一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从科学内涵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科学的真理力量、为国为民的价值取向、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根本的制度保障。
从时代镜鉴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见证,蕴含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其根本前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目标追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基本遵循,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优势是其力量来源,坚持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原则是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A81;D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3.03.002文章编号:2096-9864(2023)03-0010-09 道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极端重要的,“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
我们党在百余年的伟大征程上,领导人民探索并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更为重要的是,这条现代化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并紧紧抓住中国国情与实际情况,植根于中国大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条主线
掌握了教材中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运动的理 论 主 线 ,我 们 便 可 以 “以 线 穿 珠 ”。 以 “原 始 社 会 的 解 体 和 阶 级 社 会 的 演 进 ”为 例 ,很 多 教 师 反 映 一 课 时 根 本 无 法 完 成 该 框 教 学 任 务 ,甚 至 有 些 教 师 讲 授 每 一 种 社 会 形 态 都 要 用 一 课 时 。 笔 者 的 实 践 是 ,将 四 种 社 会 形 态 的 生 产 力 、生 产 关 系 (经 济 基 础 )、上 层 建 筑 通 过 表 格 形 式 进 行 整 合 、对 比 ,并 通 过 讲 解 理 顺 它 们 之 间 的 动 态 、矛 盾 运 动 关 系 ,使 学 生 理 解 每 一 种 社 会 形 态 代替前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 结 果 ,并 且 是 历 史 的 进 步 ,进 而 使 学 生 生 成 并 认 同 “社 会 主 义 取 代 资 本 主 义 是 历 史 的 必 然 趋 势 ,也 是 历 史 的 进 步 ”观 点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我 们 要 “先 摆 珠 再 穿 线 ”, 而 不 要 “先 摆 线 再 穿 珠 ”。 少 数 教 师 教 学 该 框 内 容 时 , 先 讲 生 产 力 、生 产 关 系 、经 济 基 础 、上 层 建 筑 的 概 念 及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再 讲 各 社 会 形 态 的 生 产 力 、生 产 关 系 (经 济 基 础 )和 上 层 建 筑 的 具 体 表 现 ,觉 得 这 样 教 学 更 易 展 开 、学 生 更 易 理 解 。 实 际 上 ,这 不 仅 违 背 了 学 生 的 认 知 规 律 ,还 辜 负 了 教 材 编 者 的 良 苦 用 心 ,需 要 加以纠正。
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支撑
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支撑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辩证唯物主义一直被视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式,辩证唯物主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坚定。
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合理性。
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地引导着人民认识和改造社会现实,坚定地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的基础。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的基础上举行的,这种认识使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注重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正是建立在对社会矛盾的准确识别和科学处理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装着中国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使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稳健和持久。
再者,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正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理念使得中国人民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和总结,更加珍视从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正是这种积极的实践精神,支撑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困难时刻的生存和发展。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自信而稳健地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1月第6期总第120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JOURNALOFHARBINCOMMITTEESCHOOLOFTHECCPNov.2018No.6Serial.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演进的历史逻辑高中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首先源自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知。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过反复分析与比较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基础。
在改革开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2001年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命题。
在前后两个“三十年”探索与完善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政治命题,一步步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
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学说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成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基础。
从理念到制度,从创设到完善,制度自信的演进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历史逻辑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8)06-0012-07 收稿日期:2018-08-18 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高中华(1972-),山东巨野人,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众所周知,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如果把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以看到“正是人类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决定着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1]。
这种人类组织集中表现为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中的基本制度。
制度的一般特征包括程序化、规范化、组织化等,最突出的是组织化过程。
没有合理高效的制度就无法形成组织,社会也就无法进步。
也就是说,没有制度就无法形成组织,没有组织就无法促进社会的进步。
另外,制度的产生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概括了制度的几个基本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任何一项制度的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也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否则它不可能存在。
也就是说,没有需要就无法形成制度,而这种需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想实现宏伟的目标,必须有科学的理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及先进文化,是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四者的统一体。
按照这一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必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严密的历史逻辑。
一方面,社会主义学说从诞生至今经历复杂的演进历程,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前后历经170年。
人类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都经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从思想理论学说发展为社会主义制·21·度,前后历经101年。
中国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其中,制度是根本保障。
正是经过九十多年奋斗、创造与积累,党和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福祉,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另一方面,从学界关于该专题的研究成果来看,方松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一书列有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研究”,梳理了研究概况、成绩与问题[2],细致而详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同样,也有学者对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做了评析[3]。
本文侧重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总结每一阶段的特点,既有助于深化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其适应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发展需要的客观事实,也有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背景和学理渊源。
一、历史脉络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形成体系,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就要使人民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渊源,了解其形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形成、建立到确立,有着一个反复比较、艰难探索与最终确立的复杂历史过程,从而夯实了这一制度自信的历史基础。
(一)从接受社会主义学说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学说是在近代中国发生千古巨变的情况下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历苦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逐渐沦为受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与摆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主权受到严重冲击。
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后,一些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先进分子积极了解并加以传播。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曾经发生过三次论战,这些论战在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与认同。
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多种冀求走向民族复兴的救国方案中,深刻地思考着如何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反复权衡着哪种社会制度能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
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制度的跨越,可谓开启了人类历史的一次新纪元,更是对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形势具备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最初接受社会主义学说,就是为了改造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正如1923年李达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时提出的,“同人自信都有独立自强的精神,都有坚苦不屈的志气,只因痛感着社会制度的不良和教育机关的不备,才集合起来”,努力研究改革社会的学术,为实行社会改革做准备[4]。
同时,先进分子分析了落后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近代经济制度也在促使着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得以形成。
诚如恽代英所问:“为甚么他们(先进知识分子———编者注)有与中国这样的劳苦工人相联络的必要呢?”对此,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近代大生产的经济制度之下,工人愈集中而愈有力量,所以他们的自信力愈增加,而阶级的意识愈容易形成;但是这种大生产制度,增加了生产的速度,减少了必要的劳力,所以使失业的人数扩大,而相互竞争以求被雇于资本家的人越多,这亦使工人的地位摇动而不稳固。
”[5]这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对改进中国制度之必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结合的开始,影响甚远。
这里侧重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政治前提,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正是毛泽东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党和人民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才实现了革命的胜·31·利。
这个政治前提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这个政治前提,毛泽东才能够领导党和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进行理论与制度上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就十分重视制度及其在推动革命进程中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进行政治制度上的民主改革,赋予人民自由民主的权利,是建立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开展了“三三制”政权模式的建设,不仅成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丰富了新民主主义政权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民主党派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给出明确的“窑中对”,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来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可以想见,这是何等的自信。
后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应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迅速恢复并发展生产,与国外的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对抗,使中国逐渐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未来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明确指出宏伟目标,又是何等的自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再次强调:“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
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又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学说指导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奋斗的结果。
它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实现了由封建专制制度转向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那么,为何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呢?对此,毛泽东的答复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
”[7]483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不但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在确立的过程中,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使中国广大民众认识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优势与特点,它体现在通过不断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既可以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提供重要保障,也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政治保证。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二是怎么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对于国体的政治设计问题,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他对社会各阶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位问题十分关注。
据胡乔木回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对国体问题的思考,在于怎样对各阶级在未来新国家中的地位作出了全面严谨的论述和提纲挈领的概括。
”[8]关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政权。
”人民大众指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
国内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所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官僚阶级及国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党和人民反对的敌人。
在四个阶级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自己的国家和代表国家的政府。
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这一代表本阶级利益的先锋队实现对政府与国家的领导。
人民共和国及其政府所要反对的敌人就是外国帝国主义、国民党及其所代表的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9]。
此后,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些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极为必要,也极为重要。
按照历史演进的逻辑,没有社会主义学说的指导及理念上的追求,就不可能为此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获取了许多经验与教训。
通过深刻地辩证分析,他认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国家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存在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的情况,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