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样式操作

合集下载

实验五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实验五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实验五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实验五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在λman315 nm 处进行检测。

为了减小实验条件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随行外标一点法定量。

三、仪器与试药
1. 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提取器、分析天平。

2. 甲醇(色谱纯)、磷酸(AR)、双蒸水、乙醇(AR)。

3. 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 牛黄解毒片(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 对照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mL中含30μg的溶液,即得。

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20片,(包衣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加70%乙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溶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3. 测定法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

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五、思考题
1. HPLC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几种?外标一点法有何特点?
2. 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还可用哪些方法?。

实验五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五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17
2024/10/4
四、试验内容
消耗23.45mL 而不能记作23mL
2.NaOH溶液与HCl溶液旳浓度比较
(3)碱滴定酸(用酚酞指示剂) 25.00mL HCl
NaOH
溶液滴定
1滴酚酞
黄色变为红色
统计VNaOH
18
2024/10/4
表2-1 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甲基橙,终点颜色:由黄色橙色)
15
2024/10/4
蓝带滴定管
似两个弯月面旳上 下两个尖端相交, 此相交点就是读书 旳位置。
16
2024/10/4
四、试验内容
2.NaOH溶液与HCl溶液旳浓度比较
(3)碱滴定酸(用酚酞指示剂) 用移液管吸收25.00mL 0.1 mol·L-1 HCl溶
液于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 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 微红色,此红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 测定三次,要求所消耗旳NaOH溶液旳体积 最大差值在0.04mL范围内。
甲基橙指示剂,用酸管中旳HCl溶液进行滴定操 作练习,按照背面所附旳滴定操作中旳(4)~ (6)项逐一进行操作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操作。 练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补充酸碱溶液,反复进行。
11
2024/10/4
四、试验内容
2.NaOH溶液与HCl溶液旳浓度比较
怎样统 计读
数???
(2)酸滴定碱(用甲基橙指示剂)
按照前述旳滴定分析操作清洗酸、碱滴定管, 并用已经配好旳0.1mol·L-1 旳酸、碱溶液分别润 洗酸、碱滴定管2~3次,再于管内装满酸、碱 溶液,然后将滴定管中旳液面调整为0.00刻度。
每次尽量从零开始?
10

大学计算机实验五报告

大学计算机实验五报告

实验五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实验项目名称:Excel的应用2. 对一列数据进行通过excel求和函数进行求和,对另一列数据求最大值。

1)输入两列数据,单击需要算出和的单元格,进入功能区的“公式”,点击“插入函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um”函数,点击确定后在随后的对话框中选择求和的数的范围,再次点击确认即可。

2)单击需要算出和的单元格,进入功能区的“公式”,点击“插入函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ax”函数,点击确定后在随后的对话框中选择求最大值的数的范围,再次点击确认即可。

3. 验证数据有效性,验证是否有来自“北京”“上海”之外的地区(P127)1)选中“地区”那列所有数据,在功能区找到“数据”,在“数据工具”找到“数据验证”,点进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设置”选项卡里找到“允许”的下拉列表,选择“序列”,在“来源”输入“北京,上海”,其中逗号用半角模式下的英语模式的逗号。

点击确定即可。

如果再次输入“北京,上海”之外的数据就会提示错误,且可以制作下拉菜单。

4. 自动筛选出销售数量大于100000的行(P128~P129)1)点击清单中任意一个单元格,在功能区找到“数据”,在其中找到“筛选”,单击后,找到“销售与数量”旁边的下拉按钮,点进去出来一个菜单,点击“全选”,再在“数字筛选”的下一级菜单中选择“大于”,在点击后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100000”,点击确定即可,设置完成后可以发现,全部的销售数量都低于100000,故全部都消失。

5.实现案例5-161)输入基础数值如下2)单击E2单元格开始编辑,输入公式“=PMT(B2/12,C2*12,D2)”,按下回车键即可自动计算月供金额。

再选中该单元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设置单元格式”,单击进入,选择第二个格式即可。

3)在B5单元格输入公式“=E2”4)选择数据区域B5:I10,单击“数据”选项卡上的“数据工具”组中的模拟分析的下拉按钮,选择“模拟运算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输入引用行的单元格”旁输入“D2”,在“输入引用列的单元格”旁输入“C2”点击确定即可。

操作系统实验5 进程调度模拟程序设计

操作系统实验5 进程调度模拟程序设计

一、实验内容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或者时间片轮转法。

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

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可以事先人为地指定(也可以由随机数产生)。

进程的到达时间为进程输入的时间。

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等待I/O的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可随机产生,也可事先指定。

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R(Ready)、运行R(Run)、等待(Wait)或完成F(Finish)四种状态之一。

就绪进程获得CPU后都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

用已占用CPU时间加1来表示。

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

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等待进程以及各个进程的PCB,以便进行检查。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止。

用C或C++二、实验目的与要求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设计中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

当就绪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本实验模拟在单处理器情况下的处理器调度,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处理器调度工作。

三、实验环境Visual+C++6.0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知识处理器调度总是选对首进程运行。

采用动态改变优先数的办法,进程每运行一次优先数就减“1”。

由于本次实验是模拟处理器调度,所以,对被选中的进程并不实际的启动运行,而是执行:优先数—1要求运行时间—1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

进程运行一次后,若要求运行时间≠0,则再将它加入队列(按优先数大小插入,且置队首标志);若要求运行时间≠0,则把它的状态修改成“结束”,且结束队列。

实验五 Word长文档排版

实验五 Word长文档排版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五Word长文档排版实验目的:1、掌握Word的分节符和分页符的使用2、掌握Word样式的设置和使用3、掌握Word的页眉、页脚的设置4、掌握Word文档目录的自动生成实验内容:项目六:长文档实验结果参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P43-55。

1.文档结构总体设计: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为了便于后面的操作和设置,不同章之间(目录、表目录、图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每章、参考文献)插入“奇数页分节符”。

2.首页设置:1)“研究报告”设置为“小一号、居右对齐、段前3行。

2)“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研究”设置为“小初号、居中对齐、段前14行、段后5行”。

3)“姓名”、“日期”设置为“三号、左缩进12个字符”。

4)插入图片“forest.PNG”,居中对齐3.章标题设置和多级列表应用。

1)定义新的多级列表:a)章标题的格式为标题1,显示级别1,编号为第1章,文本缩进1厘米,对齐位置0厘米。

b)节标题的格式为标题2,显示级别2,编号为1.1,文本缩进1厘米,对齐位置0厘米。

c)小节标题的格式为标题3,显示级别3,编号为1.1.1,文本缩进1厘米,对齐位置0厘米。

2)将“标题1”样式、“标题2”样式、“标题3”样式分别应用于文章中各个章名、节名和小节名处。

4.摘要页设置。

1)“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研究”设置为“小四号、居中对齐、段前、段后各1行”。

2)摘要设置为一级标题。

选择“开始”选项卡→“样式”选项组→“标题1”(图2-6-5)。

删除“编号”,待目录生成后,设置为“正文、小四号、居中”。

3)同样的方法设置英文摘要页的相关内容(可用格式刷)5.正文格式设置。

新建我的正文样式,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号、1.5倍行间距”,设置所有正文(表格除外)。

6.表题注1)新建“我的表格”样式,样式格式为“字号:小四号,首行缩进:0字符,行间距:1.5位行间距,左对齐”。

实验5、excel(2)基本操作

实验5、excel(2)基本操作

注意:本次实验完成后把最后两页实验报告打印成纸质文档,下次上理论课时上交。

其中,[实验内容]的蓝色文字部分是实验报告2答题纸所填写内容实验五 EXCEL(2)基本操作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课(内、外)总计本实验用时间【实验目的】1. 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

2. 掌握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3. 掌握Excel数据处理中“数据清单、记录、字段”等常用术语的含义。

4. 握记录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

5. 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数据透视图的编辑方法。

【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图表的创建、编辑及格式化。

1、启动Excel2007,新建Excel工作簿,完成如下操作。

样张5-12、在Sheetl中输入如样张5-1所示的数据,将sheet1改名为“富强公司销售情况”,然后以“富强公司销售情况.XLS”为名存盘。

根据富强公司一季度和二季度彩电、洗衣机的销售数量,创建柱形图表。

如图5-2所示:图5-2 柱形图表Array具体要求如下:(1)图表标题:富强公司上半年彩电、洗衣机销售图表;X轴标题:家电类型;Y轴标题:数量。

(2)图例:位于图表底部。

(3)数据标志:显示值。

(4)数据表:在图表下方显示带图例项标识的数据表。

(5)图表的位置:在当前工作表中。

(6)对该柱形图进行编辑。

如自行设置字体、字号及边框、背景填充等。

操作步骤1:3、将图表类型改为“堆积柱形图”,图表标题改为“富强公司上半年家电销售数量图表”,将Y轴刻度最大值改为50,图表位置改为图表工作表,该工作表名为“堆积柱形图”。

将加湿器一季度、二季度的销售数量、添加到图表中。

如图5-3所示图5-3 堆积柱形图操作步骤2:在sheet2中输入如样张5-4所示数据,将sheet2改名为“数据处理”工作表,并将其复制为4份。

然后将这4张工作表分别命名为“数据排序”(选项卡颜色为红色);“数据筛选”(选项卡颜色为橙色);“分类汇总”(选项卡颜色为绿色);“数据透视表”(选项卡颜色为蓝色选作)。

实验五MicrosoftExcel的操作

实验五MicrosoftExcel的操作

实验五Microsoft Excel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大体制作进程,掌握表格制作的大体方式2、学习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创建复杂公式,并掌握公式的复制方式3、学习利用Excel提供的图表功能,将表格中的数值数据图形化。

掌握图表的创建、编辑、修饰等操作4、学习利用Excel提供的数据管理功能,使数据清单层次化,并掌握如何利用排序功能持续正确设置多个约束排序条件二、实验内容1、创建并输入图所示表格。

参考操作步骤如下:①按样例创建表格。

②用自动填充序列的方式填充月份“一月”到“三月”。

③利用画图工具绘制D4单元格中带箭头的指示线。

④创建公式,计算各项支出的季度总和、每一个月支出总和和每一个月节余情况⑤把sheetl工作表标签更名为“个人收支情况表”。

删除sheet2和sheet3工作表。

⑥利用Ctrl键选取工作表中的所有文字数据,并设置为幼圆字体,字号为12。

⑦将表格行题目C6:F6设置为斜体字形、右对齐方式。

对表格区域的数字型数据采用保留小数两位。

⑧对每一个月收入值E4、各项支出季度总和F7:F13、每一个月支出C15:F15和节余C17:F17数据区域采用货币样式。

⑨对题目“一季度个人财政预算”和“食物开销除外”进行跨列置中,并设置字号为18、加粗字形。

对题目、每一个月支出和节余项添加边框和阴影(参照最终结果图)。

⑩以exl为文件名存盘。

2、图表的创建与编辑①选取包括要绘制数据的区域:C13:F13。

②选择菜单命令“插入”|“图表”,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创建嵌入式三维饼图。

③选中所创建的饼图,然后选择菜单命令“图表”|“图表选项”,在“图表选项”对话框中,利用“题目”选项卡加入图表题目。

要求该图表题目和源数据工作表的题目始终维持一致。

④利用“数据标志”选项卡,为三维饼图添加百分比形式的数据标志。

⑤利用“图例”选项卡,将图例位置调整到图表底部。

⑥双击图表题目,打开“图表题目格式”对话框进行具体文字对象的修饰操作(如字号20的隶书黑色常规字体)。

数据库 实验五

数据库 实验五

数据库实验五在学习数据库的过程中,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验五主要围绕数据库的某些关键操作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我们对数据库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本次实验的环境是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 或 SQL Server 等。

实验的目的是让我们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同时能够运用这些操作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实验的第一个任务是进行数据的查询操作。

查询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从数据表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

这就涉及到了使用 WHERE 子句来设定条件,以及各种运算符如等于(=)、大于(>)、小于(<)、不等于(<>)等的运用。

同时,还需要掌握连接(JOIN)操作,将多个相关的数据表连接起来,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例如,在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要查询某个班级中数学成绩大于 80 分的学生名单,就需要先从学生表中获取班级信息,再从成绩表中筛选出数学成绩符合条件的记录,最后通过学生学号将两个表连接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接下来是数据的更新操作。

这包括对已有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在进行更新操作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一旦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错误。

在修改数据时,同样要使用 WHERE 子句来指定要修改的记录。

例如,要将某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从 80 分修改为 90 分,就需要明确指定该学生的学号或其他唯一标识。

而删除数据则需要更加谨慎,通常建议先进行查询,确认要删除的记录准确无误后,再执行删除操作。

数据的插入操作也是实验的重要部分。

插入新的数据可以增加数据库的信息量。

在插入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类型和格式要与数据表的定义相匹配。

比如,一个学生信息表中,学号是整数类型,姓名是字符串类型,出生日期是日期类型,如果插入的数据类型不正确,就会导致插入失败。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进行复杂的查询操作时,由于条件设置不当,导致查询结果不准确。

实验5HFISO14443A操作

实验5HFISO14443A操作

实验五高频标签ISO14443A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设置读写器参数。

掌握数据块读取和修改,加减值的方法。

2、理解ISO14443A卡密钥的作用,学会修改和使用密钥。

3、理解halt操作,掌握读取多卡片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RFID读写器基础实验箱、实验用ISO14443A白卡、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容1、读写器认知:了解高频读写器的基本设置,熟悉超高频读写器的设置与使用。

了解标签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读取和修改标签数据块数据,对数据块进行加减操作。

2、密钥修改:密钥是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输入正确的密钥才能读到卡中的信息,密钥会经常变更。

对ISO 14443A协议中的ISO14443A卡进行密钥修改。

了解ISO14443A卡的工作原理,认识到ISO14443A卡的数据组成。

3、对多个ISO14443A卡进行数据读写,观察halt操作对其读取状态的影响,理解ISO14443A协议的对标签的读取的定义。

四、实验步骤1.1、正确连接本设备,确保本设备上的USB连接线连接实验箱和电脑,插上电源适配器,启动本设备。

1.2、启动本设备的应用软件1.3、进入主界面,点击主菜单“control”,1.4、选择下拉菜单中“Add HF Reader”,或右键点击主界面空白处,选择菜单中“add HF Reader”,1.5、选择串口(弹出的显示值即对应串口),点击ok,加载HF高频读写器模块1.6、如模块加载成功,则主界面会生成一个HF高频读写器模块1.7、选中HF 高频读写器模块,右键点击,获得右键菜单,菜单功能说明如下1.8、选中“Reader Settings and Diagnostics ”,进入HF 高频读写器参数设置界面,按图设置后关闭窗口。

知识学习A、高频HF的射频识别设备(高频读写器)工作于13.56MHz频段,系统通过天线线圈电感耦合来传输能量,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磁场能量下降较快。

磁场信号具有明显的读取区域边界。

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

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

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简介本文档是有机化学实验的第五版,旨在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南和实验结果分析。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和表征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和实验技术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1.2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总结有机化学反应、合成和表征方法的综合性实验,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通过碘代烷和乙酸钠的反应制备一个有机化合物。

2.通过H-NMR、C-NMR和质谱等方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表征。

1.3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中的方法制备有机化合物。

2.使用NMR仪器对有机化合物进行H-NMR和C-NMR谱图的测定。

3.使用质谱仪对有机化合物进行质谱谱图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根据H-NMR和C-NMR谱图的测定结果,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根据质谱谱图的测定结果,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1.5 结论通过实验得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并确定了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实验二: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有机反应的机理,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2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一种有机反应,确定反应的基本条件和反应物。

2.通过实验方法,确定该有机反应的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确定该有机反应的机理。

1.按照实验原理中的方法选择有机反应,并制备反应所需的反应物和溶液。

2.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反应,并记录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变化和产物的生成情况。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

4.分析实验数据,推导反应机理。

2.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推导反应机理。

实验5---罗拉法测定棉纤维长度

实验5---罗拉法测定棉纤维长度

实验五罗拉法测定棉纤维长度纺织纤维的长度是纤维的形态尺寸指标,与纺织加工及纱布质量有密切关系。

棉、毛、麻等天然纤维的长度一般在25-250 mm;化学短纤维则根据需要切成各种长度。

由于各种纤维的长度差异很大,纺纱加工的机台规格和采用的工艺参数也需随之变化。

因此,在商业贸易或工业生产中,纤维长度都是一项必测的品质指标。

长度对产品质量的关系密切,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纤维越长,成纱中纤维之间接触面积越大,抱合力越好,纱的强度越高。

特别当纤维的长度长而且长度整齐时,纱的强度、均匀度较好,纱的外表光洁,毛羽少。

长度对纺纱加工的关系也很密切,纤维越长,开松、梳理时纤维越易缠节而产生棉毛粒等疵点。

因此对长纤维必须采用比较缓和的工艺,在后纺加工中,则长纤维纱条强度不高,不易断头,捻系数可相应取得较低,细纱产量高,不易断头,捻系数可相应取得较低,细纱产量高。

纤维短则在前纺加工中成网困难,断头率高,细纱必须采用较高的捻系数,因而细纱机的产量较低。

表示纤维长度的指标很多,按测试仪器和方法而异。

常用的有表示长度集中性的指标如平均长度、主体长度、有效长度和品质长度等。

还有某些长度特性指标如跨越长度等。

平均长度是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根据测试方法不同,而又可分为根数平均长度、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以及截面加权平均长度等。

根数平均长度是各根纤维词典之和的平均数。

重量加权平均长度是各组词典的重量加权平均数。

截面积加权平均长度是各组长度的截面积加权平均数。

一般用电容式长度仪测定。

主体长度是纤维试样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更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根数主体长度和重量主体长度两类。

根数主体长度指试样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

重量主体长度指试样用分组称重法测定时,得到的重量最重的一组纤维的长度。

品质长度是确定纺纱工艺参数时作为依据的长度。

棉纤维的品质长度一般表示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重量〔或根数〕占总重量〔或根数〕的百分率。

数值越大,表示质量越差。

实验五 Word文档其他对象的操作

实验五  Word文档其他对象的操作

实验五Word文档其他对象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 巩固基本格式的设置2. Word文档中表格的应用3. Word文档中多媒体对象的处理,包括图片、艺术字、多媒体对象二、实验内容在可写硬盘D盘或E盘的根目录中新建一个以本人学号和姓名为文件名的作业文件夹(例如,081234567张三),完成以下内容:1. 创建新的Word文档,文件名保存为“学号姓名.doc”。

2. 基本格式设置【参考3.3.6】:(1)标题设置为字体黑体、字号二号、加粗、居中显示。

(2)小标题如“1.南大简介”等均采用样式“标题3”;文档中所有段落均设为“首行缩进2个字符”。

(3)南大简介部分的文字,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楷体,整段文字也设为楷体;第二段段前、段后间距均为1.5行,文字为仿宋体;第三段分栏显示,偏左,加分隔线。

3. 第二部分“2.南大学科建设”的表格从“素材”文件夹中复制过来之后做一些格式调整【参考3.4.1】:(1)外边框加粗至2.5磅的实线。

(2)标题行部分使用蓝色双实线修改。

(3)第一列加浅绿色底纹。

(4)设置标题行重复(提示:使用“表格”菜单-“标题行重复”)。

4. 第三部分“3.南大校歌”:(1)歌词设置为隶书、四号,放在文本框中,文本框设置为浅黄色填充色、浅蓝色线条。

(2)插入“素材”文件夹中的图片“五线谱.jpg”,设置图片格式为“浮于文字上方”,如样张所示,大小自行调整。

(3)加音频对象。

插入“对象”中的Media Player,如上图所示。

然后在word文档中看到如“范文.doc”中所示的Media Player的播放器。

接下来点击如下左图所示的“属性”按钮,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如下面右图所示)单击“自定义”后面的“省略号”按钮(如图中所指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寻找“素材”文件夹中的“nju.wma”文件,单击确定,再在上面左图中,单击“退出设计模式”按钮,即可在文档中播放nju.wma(南京大学校歌)了。

实验五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

实验五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

实验五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种类、使用和洗涤方法实验方法:讲解;示范操作;练习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判断实验要求:认真听讲,深刻理解;规范操作实验时间:2007年5月9日14:00——17:30实验内容:一、滴定分析仪器1、量筒:量筒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度量液体的仪器。

它有各种不同的容量,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

例如,需要量取8.0ml液体时,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选用10ml量筒(测量误差为±0.1ml),如果选用100ml量筒量取8.0ml液体体积,则至少有±1ml的误差。

读取量筒的刻度值,一定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面(半月形弯曲面)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增加体积的测量误差。

量筒不能做反应器用,不能装热的液体。

2、滴定管:滴定管是滴定时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量出式量器,它是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

常量分析的滴定管容积有50ml和25ml,最小刻度为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

另外还有容积为10ml、5ml、2ml、1ml的半微量和微量滴定管。

滴定管一般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活塞开关,它用来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不宜盛碱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的下端连接一乳胶管,管内有玻璃珠以控制溶液的流出,乳胶管的下端再连一尖嘴玻璃管。

凡是能与乳胶管起反应的氧化性溶液,如KMnO4、I2等,都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3、容量瓶: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形的平底瓶,带有磨口塞。

瓶颈上刻有环形标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一般为20℃)液体充满至标线时的容积,这种容量瓶一般是“量入”瓶。

但也有刻有两条标线的,上面一条表示量出的容积。

容量瓶主要是用来把精密称量的物质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或是将准确容积及浓度的浓溶液稀释成准确浓度及容积的稀溶液。

常用的容量瓶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各种规格。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5 WORD图文混排、表格制作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5  WORD图文混排、表格制作

实验5W O R D图文混排、表格制作.5 实验目的1.掌握在WORD文档中建立表格2.掌握对表格的编辑与修饰3.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并编辑图片(剪贴画、图形文件、艺术字)4.掌握在WORD文档中绘制简单图形.5 操作练习1.制作如下所示的表格(从文档的第三行开始输入表格),保存为软盘上的课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 高数泛读文学高数泛读2 精读口语马哲口语日语3 听力日语计算机听力计算机4 体育精读军事理论体育军事理论5 马哲法律马哲6 上机班会上机在最后插入一行,在第一个单元格输入1,将第九行的第2列至第6列的内容拷贝过来将第一行的高度指定为 1.5厘米,在第一个单元格内绘制斜线表头,输入课程\日期,将第一行的第2列至第6列的字改为宋体,五号,设置底纹为灰度-15% 合并第二行的所有单元格,输入上午;合并第七行的所有单元格,输入下午将第二行及第七行的高度指定为1厘米将所有单元格中的文字对齐方式设为水平居中及垂直居中将表格的外边框设为1.5磅的粗细3.在表格前插入艺术字作为标题,文本为“课表”,格式自选。

4.在标题的右边插入剪贴画,调整其大小,设其版式为四周型。

5.插入图片文件c:\windows\clouds.bmp,将其高度改为6.8cm,宽度改为15cm,改变其版式并移动图片,使其作为课表的背景图片。

6.绘制自选图形中的太阳形状,将其填充为红色,复制五个相同的图形,组合为一个对象,移动到课表的后面。

7.将对象取消组合,删除其中的一个图形,将余下的图形重新组合。

1. 制作如下所示的表格:㈠启动word ,在文档一中输入两次Enter 键,空出前面两行。

㈡点击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在其下拉列表中拉出9行6列的单元格,如图6.1所示,则可产生9行6列的表格。

或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子菜单下的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 对话框,输入列数为6,行数为9,如图6.2所示,按下确定按钮,也可产生9行6列的表格。

实验5 多路复用式串口操作

实验5 多路复用式串口操作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王维学号:6100212202专业班级:网工12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4/2实验成绩: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5:多路复用式串口操作二、实验项目名称通过编写多路复用式串口读写,进一步理解多路复用函数的用法,同时更加熟练掌握Linux 设备文件的读写方法。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实现两台机器(宿主机和目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每台机器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除了串口设备名称不同(宿主机上使用串口1:/dev/ttyS1,而在目标机上使用串口2:/dev/ttyS2),两台机器上的程序基本相同。

四、实验步骤(1)流程图两台机器上的程序使用同样的流程图。

(2)编写代码/* uart_api.h */#ifndef UART_API_H#define UART_API_H#define GNR_COM 0#define USB_COM 1#define COM_TYPE GNR_COM#define MAX_COM_NUM 3#define HOST_COM_PORT 1#define TARGET_COM_PORT 2#define BUFFER_SIZE 1024#define TIME_DELAY 180#define SEL_FILE_NUM 2#define RECV_FILE_NAME "recv.dat"int open_port(int com_port);int set_com_config(int fd,int baud_rate, int data_bits, char parity, int stop_bits); #endif /* UART_API_H *//* uart_api.c */#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fcntl.h>#include <termios.h>#include <errno.h>#include "uart_api.h"/*打开串口函数*/int open_port(int com_port){int fd;#if (COM_TYPE == GNR_COM)char *dev[] = {"/dev/ttyS0", "/dev/ttyS1", "/dev/ttyS2"};#elsechar *dev[] = {"/dev/ttyUSB0", "/dev/ttyUSB1", "/dev/ttyUSB2"};#endifif ((com_port < 0) || (com_port > MAX_COM_NUM)){return -1;}fd = open(dev[com_port - 1], O_RDWR|O_NOCTTY|O_NDELAY);if (fd < 0){perror("open serial port");return(-1);}/*恢复串口为阻塞状态*/if (fcntl(fd, F_SETFL, 0) < 0){perror("fcntl F_SETFL\n");}/*测试是否为终端设备*/if (isatty(STDIN_FILENO) == 0){perror("standard input is not a terminal device");}return fd;}int set_com_config(int fd,int baud_rate, int data_bits, char parity, int stop_bits){struct termios new_cfg,old_cfg;int speed;/*保存测试现有串口参数设置,在这里如果串口号等出错,会有相关的出错信息*/ if (tcgetattr(fd, &old_cfg) != 0){perror("tcgetattr");return -1;}/*步骤一,设置字符大小*/new_cfg = old_cfg;cfmakeraw(&new_cfg);new_cfg.c_cflag &= ~CSIZE;/*设置波特率*/switch (baud_rate){case 2400:{speed = B2400;}break;case 4800:{speed = B4800;}break;case 9600:{speed = B9600;}break;case 19200:{speed = B19200;}break;case 38400:{speed = B38400;}break;default:case 115200:{speed = B115200;}break;}cfsetispeed(&new_cfg, speed);cfsetospeed(&new_cfg, speed);/*设置停止位*/switch (data_bits){case 7:{new_cfg.c_cflag |= CS7;}break;default:case 8:{new_cfg.c_cflag |= CS8;}break;}/*设置奇偶校验位*/switch (parity){default:case 'n':case 'N':{new_cfg.c_cflag &= ~PARENB;new_cfg.c_iflag &= ~INPCK;}break;case 'o':case 'O':{new_cfg.c_cflag |= (PARODD | PARENB);new_cfg.c_iflag |= INPCK;}break;case 'e':case 'E':{new_cfg.c_cflag |= PARENB;new_cfg.c_cflag &= ~PARODD;new_cfg.c_iflag |= INPCK;}break;case 's': /*as no parity*/case 'S':{new_cfg.c_cflag &= ~PARENB;new_cfg.c_cflag &= ~CSTOPB;}break;}/*设置停止位*/switch (stop_bits){default:case 1:{new_cfg.c_cflag &= ~CSTOPB;}break;case 2:{new_cfg.c_cflag |= CSTOPB;}}/*设置等待时间和最小接收字符*/new_cfg.c_cc[VTIME] = 0;new_cfg.c_cc[VMIN] = 1;/*处理未接收字符*/tcflush(fd, TCIFLUSH);/*激活新配置*/if((tcsetattr(fd, TCSANOW, &new_cfg)) != 0) {perror("tcsetattr");return -1;}return 0;}/* com_host.c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errno.h>#include "uart_api.h"int main(void){int fds[SEL_FILE_NUM], recv_fd, maxfd;char buff[BUFFER_SIZE];fd_set inset,tmp_inset;struct timeval tv;unsigned loop = 1;int res, real_read, i;if ((recv_fd = open(RECV_FILE_NAME, O_CREAT|O_WRONL Y, 0644)) < 0) {perror("open");return 1;}fds[0] = STDIN_FILENO; /* 标准输入*/if((fds[1] = open_port(HOST_COM_PORT)) < 0) /* 打开串口*/{perror("open_port");return 1;}if(set_com_config(fds[1], 115200, 8, 'N', 1) < 0) /* 配置串口*/{perror("set_com_config");return 1;}FD_ZERO(&inset);FD_SET(fds[0], &inset);FD_SET(fds[1], &inset);maxfd = (fds[0] > fds[1])?fds[0]:fds[1];_sec = TIME_DELAY;_usec = 0;printf("Input some words(enter 'quit' to exit):\n");while (loop && (FD_ISSET(fds[0], &inset) || FD_ISSET(fds[1], &inset))){tmp_inset = inset;res = select(maxfd + 1, &tmp_inset, NULL, NULL, &tv);switch(res){case -1:{perror("select");loop = 0;}break;case 0: /* Timeout */{perror("select time out");loop = 0;}break;default:{for (i = 0; i < SEL_FILE_NUM; i++){if (FD_ISSET(fds[i], &tmp_inset)){memset(buff, 0, BUFFER_SIZE);real_read = read(fds[i], buff, BUFFER_SIZE);if ((real_read < 0) && (errno != EAGAIN)){loop = 0;}else if (!real_read){close(fds[i]);FD_CLR(fds[i], &inset);}else{buff[real_read] = '\0';if (i == 0){write(fds[1], buff, strlen(buff));printf("Input some words(enter 'quit' to exit):\n");}else if (i == 1){write(recv_fd, buff, real_read);}if (strncmp(buff, "quit", 4) == 0){loop = 0;}}} /* end of if FD_ISSET */} /* for i */}} /* end of switch */} /* end of while */close(recv_fd);return 0;}/* com_target.c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errno.h>#include "uart_api.h"int main(void){int fds[SEL_FILE_NUM], recv_fd, maxfd;char buff[BUFFER_SIZE];fd_set inset,tmp_inset;struct timeval tv;unsigned loop = 1;int res, real_read, i;if ((recv_fd = open(RECV_FILE_NAME, O_CREAT|O_WRONL Y, 0644)) < 0) {perror("open");return 1;}fds[0] = STDIN_FILENO; /* 标准输入*/if((fds[1] = open_port(TARGET_COM_PORT)) < 0) /* 打开串口*/{perror("open_port");return 1;}if(set_com_config(fds[1], 115200, 8, 'N', 1) < 0) /* 配置串口*/{perror("set_com_config");return 1;}FD_ZERO(&inset);FD_SET(fds[0], &inset);FD_SET(fds[1], &inset);maxfd = (fds[0] > fds[1])?fds[0]:fds[1];_sec = TIME_DELAY;_usec = 0;printf("Input some words(enter 'quit' to exit):\n");while (loop && (FD_ISSET(fds[0], &inset) || FD_ISSET(fds[1], &inset))){tmp_inset = inset;res = select(maxfd + 1, &tmp_inset, NULL, NULL, &tv);switch(res){case -1:{perror("select");loop = 0;}break;case 0: /* Timeout */{perror("select time out");loop = 0;}break;default:{for (i = 0; i < SEL_FILE_NUM; i++){if (FD_ISSET(fds[i], &tmp_inset)){memset(buff, 0, BUFFER_SIZE);real_read = read(fds[i], buff, BUFFER_SIZE);if ((real_read < 0) && (errno != EAGAIN)){loop = 0;}else if (!real_read){close(fds[i]);FD_CLR(fds[i], &inset);}else{buff[real_read] = '\0';if (i == 0){printf("Input some words(enter 'quit' to exit):\n");write(fds[1], buff, strlen(buff));}else if (i == 1){write(recv_fd, buff, real_read);}if (strncmp(buff, "quit", 4) == 0){loop = 0;}}} /* end of if FD_ISSET */} /* for i */}} /* end of switch */} /* end of while */close(recv_fd);return 0;}(3)分别编译宿主机和目标机的串口程序。

实验五图形化显示数据

实验五图形化显示数据

LabVIEW的Graph子模板中有许多可供选用的控件
波形( Waveform ) XY 强度图( Intensity ) 数字图( Digital ) 三维曲面( 3D Surface ) 三维参变量( 3D Parametric ) 三维曲线 (3D Curve)
Chart *
*
Graph * * * * * * *
5.3 Graph图表——Waveform Graph
3、簇作为输入 • 簇作为输入时需要指定三个元素:起始位置x0、数据点 间隔dx和数组数据。
5.3 Graph图表——Waveform Gr aph
4、簇数组作为输入
• 一维簇数组也可以直接作为Graph的输入,此时相当 于x0为0,dx为1
5.3 Graph图表——Waveform Gr aph
1、一维数组作为输入
• 当输入数据为一维数组时,Waveform Graph直接将 一维数组画成一条曲线,纵坐标为数组元素的值,横 坐标为数组索引。
5.3 Graph图表——Waveform Gr aph
2、二维数组作为输入
• 当输入数组为二维数组时,缺省情况下每一行的数据 对应一条曲线,即曲线的数目和行数相同。
练习2 波形Graph数据显示
波形Graph数据显示的前面板
设定波形Graph的属性
在波形Graph上弹出快捷菜单,可以配置Graph的一些基本属 性。
• 栅格(Grid)和小栅格(Mini-grid); • 刻度图例(Scale Legend) • 游标(Cursor) • Graph模板(Graph Palette) • 曲线图例(Plot Legend)
5.3 Graph图表——Waveform Gr aph

试验五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

试验五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
LOGO
实验内容 黄酒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廉爱农法
(5) 测定方法
c. 费林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费林甲液和乙液各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 水30mL,加玻璃珠4粒,混匀。从滴定管滴加入比预滴定少 1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至电炉上加热沸腾,加入次甲基蓝 指示液2滴,保持沸腾2min,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 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 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全部滴定操作应在3min内完成。平 行滴定3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式计算甲、乙液各5mL相当 于葡萄糖——廉爱农法
(9)操作注意事项
5.沸腾时间和滴定速度对结果影响也较大。沸腾时间短,消耗 糖液多,故一般沸腾2min 后进行滴定。
6.测定时先将反应样液绝大部分加入到费林溶液中,与其共沸 ,仅留1mL 左右由滴定方式加入,其目的是使绝大多数样液与碱 性酒石酸铜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因滴定操作带来的误 差。
(2)实验原理
通常是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的。样品经处理除去蛋白 质等杂质后,加入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为还原性单 糖,以滴定法测定水解后样品中的还原糖总量,即总糖。
LOGO
实验内容
黄酒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廉爱农法
? 廉爱农法滴定实验原理
?费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以 次甲基蓝为指示液,用试样水解液滴定沸腾状态 的费林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 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为终点,依据试样水解液的 消耗体积,计算总糖含量。
LOGO
实验内容
黄酒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廉爱农法
(3)试剂 ? 费林甲液:称取硫酸铜(CuSO4·5H20)69.28 g,加水溶解并定
容至1 000 mL 。 ? 费林乙液:称取酒石酸钾钠346 g及氢氧化钠100 g,加水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样式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样式的建立操作
2.掌握样式的应用操作
3.掌握样式的修改操作
4.掌握插入目录操作
二.实验内容
文件说明:打开素材文件“Word_Pra5_1.doc”文档,进行以下操作
1.样式建立
建立名为YS2的样式,包含的格式组合: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三;字体颜色为蓝色;段前8磅;段后8磅
2.样式的应用
将样式YS2分别应用于文中红色的小标题(5处)
将样式YS1应用于文章题目“一日赏尽三岛情”
3.样式的修改
修改“YS2”,更改其字体为楷体;字形为加粗倾斜;字间距加宽1磅;居中对齐。

设法用修改样式的方法,将除标题外的其他正文格式一次性改为宋体小四号,1.4倍行间距,首行缩进2字符。

思考:样式有何用?何时才需要使用样式?
完成后以原名保存文档到个人的文件夹中。

文件说明:打开素材文件“Word_pra5_2.doc”文档,进行以下操作
4.应用标题格式
简单浏览一下文档,文档中包含有章标题(如第3章……第4章……等)、节标题(如3.1……、3.2……、4.1……等)、目标题(如3.1.1……3.1.2……4.1.1……等),请应用文档中已有的样式“标题1”、“标题辞”、“标题3”分别对文档的章、节、目标题进行排版。

5.插入目录
在文档开头插入如下图所示的目录
【操作提示】
插入目录建立在上面按标题样式排版的基础上。

①将插入点移动到标题“第3章”最左边,执行【插入】→【分隔符】→选择“分页符”,目的是在文章前面插入一空白页用于放目录
②移动插入点至文首,输入“目录”两个字,并按【Enter】键
③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选择“目录”选项卡→取消选中“使用超链接而不使用页码”复选框,见下图所示
然后单周“选项”按钮,在出现如下的对话框中将“大纲级别”选项去掉,操作如下图所示。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如图所示的目录
④其中“目录”也被收进了目录中,因为第一行的“目录”继承了“标题1”样式,这样显然不合适,去除的方法为重新给首行的“目录”应用正文样式,再设置其格式为加粗、居中中。

⑤在目录上右击→执行【更新域】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单击“确定”按钮得下图所示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