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概论复习(集美大学与诚毅学院通用)

合集下载

大学马哲复习资料

大学马哲复习资料

大学马哲复习资料大学马哲复习资料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中,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学马哲复习资料,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一、教材和课本教材和课本是大学马哲学习的基础,也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它们通常包含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科框架。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和课本,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二、讲义和笔记讲义和笔记是大学马哲学习中的重要辅助材料。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听讲和积极记录,将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的讲义和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课堂内容,重点强化难点和重点知识。

三、习题和试题习题和试题是检验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做习题和试题,我们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习题和试题进行练习,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四、参考书和教辅参考书和教辅是大学马哲学习中的重要补充材料。

它们通常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知识点进行解读和阐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知识。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参考书和教辅,结合教材和课本进行深入学习。

五、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已经成为大学马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学术网站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料和研究成果。

同时,许多高校和机构也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加网络课程和讨论,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

六、学习小组和讨论会学习小组和讨论会是大学马哲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通过与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讨论会,与更多的人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七、思维导图和总结笔记思维导图和总结笔记是大学马哲学习中的重要整理工具。

马概复习重点2024

马概复习重点2024

马概复习重点(二)引言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马概的重点知识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相关课程中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次从实践、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五个大点阐述马概的复习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核心内容。

正文内容:一、实践1.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认识和改造人的基础。

2.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

3.实践的特点是相对独立性、目的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4.实践的规律包括实践的多样性、实践的基础性、实践的主体性和实践的检验性。

二、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反映的过程,是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3.认识的特点包括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革命性。

4.认识的方法包括实践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

三、辩证法1.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辩证法本质上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

3.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

4.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包括转化质变、否定之否定和包容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3.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五、历史唯心主义1.历史唯心主义是历史哲学中的一派思想,强调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意识决定存在、人的创造性和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等。

3.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上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明显的差异。

4.历史唯心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武装的思想武器,掌握其重点知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含实践)专升本总复习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含实践)专升本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5.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二、简答题(每题5分)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本文旨在介绍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简要概括。

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
第一节哲学的本质和任务
哲学的本质是指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哲学的任务则是指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作出的贡献。

第二节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源、宇宙的结构、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等。

第二章唯物论基本原理
第一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二者相互关联但物质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发展是物质的普遍规律
发展是物质的内在需求和推动力,是无限多样性和一定规律性的统一。

第三章唯心论基本原理
第一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唯心论认为精神是客观实在,物质是精神产物,二者相互关联但精神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和形式
意识具有主观反映客观的本质特征,包括知觉、表象和思维等形式。

第四章辩证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运动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和统一,其运动规律包括对立面的斗争、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辩证法在实践中的作用
辩证法运用于实践可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以上为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概述,希望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学习,你对哪个问题的感受理解或认识较为深刻?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怎样的思考?(结合实际专业)经过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真理与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问题。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理论支撑。

因此,弄清弄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无论是对于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还是对于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新闻学知识的莘莘学子,都是极为重要的。

真实性原则关键在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从新闻的内在要求看,真实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离开了真实,也就无所谓新闻。

新闻必须真实,但真实的事情未必可以构成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但真实存在的每一件事情不是都值得报道的,或都可以成为新闻的。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就是说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之中,所以我们要尊重事实,注意研究事实;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与受众的关系之中,所以我们要尊重受众,了解受众的需求。

但是,在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性在今天之所以越来越突出,是因为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影响力等都有了相当大的不同。

马哲概论复习(集美大学与诚毅学院通用)

马哲概论复习(集美大学与诚毅学院通用)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内容: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会了自觉地能动性。

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5、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

下面列举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资料,供您参考: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毛泽东著)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概论》(陈永发著)
4. 《哲学概论》(冯友兰著)
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概论》(杨明国著)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胡乔木著)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杨成武著)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何光远著)
9.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郭建明著)
10.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或参考资料进行复习。

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研讨会以及在线课程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

厦门大学马哲原理复习大纲

厦门大学马哲原理复习大纲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革命实践活动2、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1)以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2)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即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

(3)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最显著的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概念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课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科。

它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基本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旨在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公平。

它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等基本原理。

无产阶级革命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则是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

2. 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二十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一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的努力,如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

2024马概复习资料通用doc

2024马概复习资料通用doc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劳动和价值的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趋势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任务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特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值规律和剥削的本质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道路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法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权的道路五、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的起源和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国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发展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总结:本文通过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观点,提供了一份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学习者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导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本文旨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资料,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理解。

2.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核心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整体,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3.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强调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辩证关系。

唯物论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论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辩证唯物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强调意识的反作用。

4.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一是实践论。

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通过实践可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5.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推动。

6. 阶级斗争和阶级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中,阶级斗争与阶级评价是关键概念。

阶级斗争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阶级评价是对各个阶级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7.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论。

8.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还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9. 结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的整理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重要性。

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等关键概念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me马哲复习资料.doc

me马哲复习资料.doc

1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创造和实现价值。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PPT课件

材料分析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 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 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 ,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 ,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 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 ,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 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 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 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样的, 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两种。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 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 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一定的条件下,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 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认识过程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这种形式,循 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 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 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的程度。
2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的唯一标准? (P77)
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 客观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 决定力量?(P95)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

马原复习资料2024

马原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概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意义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原理和方法论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辩证唯物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性原理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规律-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键四、实践论的基本原理1. 实践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实践论的定义和特点- 人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关系2. 实践论的基本原理- 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和实现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实践活动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 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方法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原理和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原理- 统一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辩证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思维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实践论思维方法总结:《马原复习资料》通过详细而专业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的梳理和总结。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概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原理和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这份复习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正确的学习方向,有助于读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内容: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会了自觉地能动性。

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5、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6、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的唯一本质就是物质,物质是把世界上无限多样的食物和现象统一起来的基础。

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这一原理必须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工作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研究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跟随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脱离客观实际,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错误。

③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人们可以从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它,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去研究寻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7、试述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原理:①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个人和社会都是向前运动、变化的。

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如意否定自己或者社会。

而且,发展是内部矛盾运动决定的,不能消极依靠外部力量。

8、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作用:同一性: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已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竟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总之,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结合相互发生作用的。

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9、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共性和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④矛盾的共性和共性、绝对和相对统一,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和共性有机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10、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1、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采取辨证否定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应有鉴别、有选择地学习,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12、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次,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14、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5、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关系: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①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绝对性的颗粒。

②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他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8、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

二者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9、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含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作用: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0、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表现在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体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得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

2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