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1 土壤测试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以确保基础稳定性。
测试内容包括土质分类、承载力等。
1.2 模板制作模板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因此,在制作模板时,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平整度、水平度等。
1.3 钢筋加工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主要的受力材料,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钢筋加工时需要注重直径、长度、弯曲角度等。
1.4 材料检查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包括水泥、骨料、砂、钢筋等。
二、混凝土浇筑阶段的质量控制2.1 浇注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如清理模板、浇筑前的钢筋安装、膜材的铺设等。
这些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2.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掌握浇筑速度、浇注厚度、浇注面积等。
浇筑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和排气性等,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养护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进行计算。
养护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三、结构加固和防水防腐防震防火的质量控制3.1 结构加固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行结构加固。
加固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方法包括钢板加固、增加钢筋、加固板等。
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固材料的质量和加固的强度。
3.2 防水防腐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水和防腐处理,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防水和防腐处理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和防腐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3 防震防火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防震和防火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对于确保工程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1 水泥品质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品质对混凝土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如国家标准GB/T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
1.2 骨料品质控制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施工前,需要对骨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粒径、含水率等符合设计要求。
1.3 混凝土添加剂、掺合料等的质量控制混凝土中使用的添加剂和掺合料等辅助材料,其质量也需要进行控制。
通过抽样检测,确认其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1 铺设模板铺设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准确度和表面质量。
在铺设模板前,需检查模板的尺寸、平整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2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的操作需要严格控制。
首先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均匀,避免出现空鼓、夹渣等现象。
其次,还需注意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温度,避免产生过快或过慢的水化反应。
三、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根据工程设计和相关规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3.1 表面平整度验收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后,需要对其表面平整度进行验收。
根据国家标准GB 50204-2015《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构件表面的不平整度应符合相应要求。
3.2 抗压强度验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施工完工后,需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3.3 标高和尺寸验收混凝土结构的标高和尺寸也是验收的重要内容。
通过测量和对比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标高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对确保工程品质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分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与方法。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因此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首先,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次,骨料的种类和质量也需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水的质量也需要控制,避免含有有害物质对混凝土的影响。
二、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工艺进行控制,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
首先,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
其次,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注速度和层厚,避免产生过多的空隙和分层现象。
此外,养护工艺也需要掌握,尤其是混凝土的初凝期和硬化期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施工人员素质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技能和证书,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其次,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施工人员对质量问题的责任心和严谨态度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四、现场管理控制现场管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现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机制,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
其次,现场应做好施工记录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现场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质量检测控制质量检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含水率、坍落度等指标的检测。
检测结果将直接反映出施工质量的好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施工的准备、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用水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水泥的标号:应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
(2)水泥的品牌: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以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
(3)水泥的生产日期:应选择生产日期较新的水泥,以保证水泥的活性。
2.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用骨料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骨料的种类:应选择符合规定的骨料种类。
(2)骨料的粒径:应选择符合规定的骨料粒径。
(3)骨料的含泥量和含水量:应选择含泥量和含水量较低的骨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混凝土添加剂的选择混凝土添加剂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选用混凝土添加剂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添加剂的种类:应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添加剂种类。
(2)添加剂的用量:应根据添加剂的性能和混凝土的需要确定添加剂的用量。
(3)添加剂的质量:应选择符合规定的添加剂品牌,以保证添加剂的质量稳定性。
三、混凝土施工的准备1.模板的准备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模板的准备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模板的材料:应选择符合规定的模板材料。
(2)模板的尺寸:应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模板的尺寸。
(3)模板的制作工艺:应选择正规厂家制作的模板,以保证模板的质量和精度。
2.施工人员的准备混凝土施工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其人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技能:(1)具有一定的混凝土施工经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势,然而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如裂缝、损伤、低强度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来解决。
一、材料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材料控制入手。
选用的水泥、砂子、石子、钢筋等材料必须经过质量检验,严格按照标准的比例配料,在施工中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参数进行混合和使用。
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的配比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设计要求,钢筋的型号、直径、抗拉强度等性能也需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质量问题较多的材料应停止使用,否则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的质量。
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工艺控制也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浇筑高度、浇筑速度、肌理均匀性、振捣程度等,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均匀性和强度。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留有空洞和气泡,这些空洞和气泡将严重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并可能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损伤等问题。
三、施工质量控制涂料施工前的地面处理:涂料施工前要先对地面进行处理,包括清洗、贴土布、晾干等。
处理到位的地面才能够更好地与涂料粘合,保证涂料施工后的附着力。
涂料施工技术:涂料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
定期培训和考核操作人员的涂料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涂料施工的质量。
施工技术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施工的厚度和每次涂布面积的协调,以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环境控制:涂料施工的环境需要尽可能干燥、通风、保持温度恒定,有利于涂料的干燥和固化。
对于特殊要求的层(如防潮层、防水层等)应进行更严格的施工控制,以保证其功能的实现。
四、结构设计控制结构设计控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也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如不当的荷载设计会导致结构变形、破坏,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会导致混凝土的应力分布不均匀。
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的总结
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的总结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质量控制要点的总结:1. 材料选择与检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选择与检验开始。
确保使用的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检验。
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2. 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在确定配合比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环境和所用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浇筑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温度、施工速度和浇筑方法等因素。
施工温度过高或施工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脱模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浇筑过程。
4. 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湿、控制温湿度等,需要根据天气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5. 强度测试与检验: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与检验是评估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取样、制备试件,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压力测试,可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参数,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
总结: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步骤。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注意材料选择与检验、配合比的确定、浇筑过程控制、养护措施以及强度测试与检验等要点。
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此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材料的选择与检验开始,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
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施工速度和浇筑方法等因素,以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和脱模等问题。
养护措施的科学合理安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强度测试与检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概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帮助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1. 预施工阶段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开始之前,应进行充分的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检查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和土质情况,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确定混凝土配比,并进行试配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检查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试;-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并遵守它。
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按照配比进行混合;- 控制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避免过度搅拌;-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清理和润湿模板,并涂抹脱模剂以确保混凝土的光洁度和脱模性;- 确保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中,并使用振动器进行密实。
3. 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在混凝土硬化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 在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急剧干燥;- 根据混凝土类型和施工环境,制定适当的养护时间,并监测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对养护混凝土造成损害的因素,如温度变化、水浸、机械冲击等。
总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在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预施工阶段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以及正确养护混凝土,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施工方应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以达到预期的工程目标。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应采取保证连续供应的措施,并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进场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D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
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O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2)对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指标进行检验,压碎指标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检验。
应对细骨料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进行检验。
3)应对矿物掺合料细度仕匕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抗压强度比)、烧失量指标进行检验。
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硅灰不超过30t为一检验批。
4)应按外加剂产品标准规定对其主要匀质性指标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检验批。
5)当采用饮用水作为混凝土用水时,可不检验。
当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或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来源水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验。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
(3)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方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和混凝土运输单。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浇筑前现场应先检查验收下列工作:1)隐蔽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检查并确认施工现场具备实施条件;4)应填报浇筑申请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在施工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包括施工方案评审机制、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评估等。
2. 完善施工方案根据项目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建顺序、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
同时,施工方案还应考虑到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因素。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
比如对水泥的品质、骨料的质量、钢筋的强度等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模板安装与调整模板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模板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准确切割和弯曲钢筋,并按照规定的间距和位置进行安装。
同时,还需要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表面是否有锈蚀等问题。
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检验,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的速度和均匀性,避免产生混凝土的离析和泛油现象。
同时,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5. 焊接和连接工艺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焊接和连接是常用的处理方式。
对于焊接工艺,应采用合格的焊接材料和合理的焊接参数,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连接部位的处理也需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1. 结构验收与检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整体的结构验收和检测。
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构件连接等方面的检查。
检测则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粘结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
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 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应保持 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米之内,可直接在柱顶下料,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通或在模板 侧面开孔安装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米,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 帽下面,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 实,在继续浇筑。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采用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 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
砼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内容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三、工程使用阶段的检查维护要点
第一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一、材料
1、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有关规定。
2、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并符合下列规定: 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 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 过40mm;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规定: 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捣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 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 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在冒气泡时,应结束该部位振捣; 3)、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 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 10、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板振动器振捣应覆盖振捣平面边角; 2)、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覆盖已振实部分混凝土边缘;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离不开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首先,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且对其供货质量进行严格的考核。
其次,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水泥、骨料、矿粉等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检测,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二、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中,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首先,应对模板、钢筋等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其次,在浇筑前的测量和放线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结构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三、搅拌与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质量控制的细节。
首先,在搅拌过程中,要控制好水灰比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其次,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避免出现分层、偏浆、漏筋等质量问题。
四、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养护工作的质量控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气候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
其次,要严格按照养护方案进行工作,保持养护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稳定。
此外,还应对养护环境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五、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在钢筋安装前,要对钢筋进行检查,并查看相关检验记录和质量证明文件。
其次,在钢筋接头的处理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接头牢固可靠。
此外,还应注意钢筋的保护,避免锈蚀和损坏。
六、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平整度的控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起到重要影响。
在模板支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搭建模板支撑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对支撑点进行稳固性检验。
其次,在拆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划伤和破损。
七、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是其工程形象的重要体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其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其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和质量控制的严谨性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1.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合理选择混凝土和配筋材料。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配筋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 结构受力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受力性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合理配置截面形状和尺寸,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 构件连接: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连接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连接方式、连接件的类型和尺寸等。
连接部位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构件之间的传力和变形不会引发结构的损坏。
4. 设计荷载: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包括常规荷载、临时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设计荷载应按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确定,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失稳和破坏。
5. 结构施工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包括模板拆除和混凝土浇筑等方面。
结构的施工性能要求应明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二、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包括浇筑方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3. 结构监测检验:对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检验,包括结构的尺寸、变形、应力等方面。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 质量验收和整改:混凝土结构竣工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对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测。
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
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等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检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旨在提高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和检测标准的要求。
二、混凝土材料1.混凝土原材料的应用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等。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种类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水泥的品质要求水泥的品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如比表面积、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等;(3)水泥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其贮存期不应超过3个月。
3.混凝土拌合比的确定混凝土拌合比的确定是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拌合比的设计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来确定,同时也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和成本等因素。
三、混凝土结构施工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基础进行清洁和湿润处理,以便混凝土能够牢固粘附在基础上。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包括浇筑方式、振捣方式、抹光方式等。
其中,浇筑方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振捣方式应能够使混凝土在模板内均匀分布,抹光方式应能够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
3.混凝土养护的要求混凝土养护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和养护;(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来确定;(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湿度,以便混凝土能够充分地水化反应。
四、混凝土结构检测1.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是混凝土结构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引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测三个方面探讨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一、原材料选择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该注意检查其生产厂家、产品合格证书和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水泥的包装应完好无损,包装日期应符合要求。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具有良好物理性能、干燥无潮湿、无夹杂物和土壤等优点的骨料。
同时,还要确保骨料的颗粒分布均匀,以减少混凝土出现空隙的情况。
3. 混凝土添加剂: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而加入的物质。
在选择添加剂时,应注意其生产厂家和质量标准。
在使用添加剂时,应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的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添加。
二、施工工艺1. 浇筑与振捣: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层厚,以避免混凝土漏筑或堆积过多。
振捣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振捣时间和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排除气泡。
2.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持其适当的水分和温度。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应根据天气和混凝土类型合理调整养护周期。
在养护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表面的严重干燥和日晒雨淋。
三、施工质量检测1. 抗压强度检测: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标准立方体试件法和非破坏性检测法。
标准立方体试件法是通过对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压力测试,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而非破坏性检测法则通过声波、超声波等技术,对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进行检测。
2. 外观质量检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于工程的美观程度和施工质量均有很大影响。
外观质量检测主要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均匀度、裂缝和疤痕等情况的检查。
3. 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连续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同一构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配合比和振捣方式一致,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连续性。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等级等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原材料准备:要求认真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对重要材料要进行验收,并对原材料报告进行管理。
3. 模板制作:模板要求质量合格,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表面无裂纹、结构稳定等。
4. 等级制定: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等级及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这些要求开展施工活动。
5. 施工方案制定: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各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1. 材料的存储:施工现场要求按规定,正确摆放和存储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防护。
2.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要按照图纸不搭接或错开搭接、保证尺寸准确、松紧适当、使结构稳定等要求地施工。
3. 钢筋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并正确的选择钢筋尺寸、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布置形式须保证钢筋在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力。
4. 混凝土浇注操作质量控制:要求浇注前进行充分的预备工作、熟悉规范要求、保证浇注温度、浇灌时间、浇注要求、振捣振动及养护等。
三、质量检验1.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加固要求进行检验。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设备及检测环境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 标高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浇筑后保养期到达标准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标高检验,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要求。
3. 弯曲度检验:在混凝土收缩后进行弯曲度检验,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厚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保障混凝土结构安全性。
四、总结与改进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对深入调查原因,及时修改和完善施工流程与各项控制措施,以便于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具体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等。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所用的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可施工性等因素。
3.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的编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的编制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明确各项施工工序和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模板的检验和调整模板是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必须检验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各项指标,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的质量检查和放样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起着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作用,必须检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等质量指标,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放样,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模板内,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稳定。
3. 砼浇筑前试块的制作和试验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制作试块进行试验,以检验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块的制作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试验应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1. 砼的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是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进行,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空洞或夹杂物等缺陷。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一、质量控制方法的概述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不同阶段和工程特点,应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思路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方法1.原材料检验: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骨料、砂、添加剂等。
2.准备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配合比、施工进度等。
3.施工前准备:检查施工设备设施、工具、模板等是否符合要求,检验钢筋、预应力钢束、预制构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4.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检验方法、检验频率、质量控制人员、检验记录等。
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1.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钢筋、预应力钢束、预制构件等的安装、布置、尺寸、位置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搅拌时间、运输时间、倒料速度、浇筑方式等的控制,以及混凝土坍落度、压实度、表面平整度等方面的控制。
3.施工中的检验与测试: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波动度、收缩量等进行检验与测试,以及对钢筋、预应力钢束等的拉力、弯曲等进行检测与测试。
4.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控制施工进度,防止施工质量发生问题。
四、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方法1.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2.混凝土强度检验: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进行检验,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混凝土缺陷检查: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裂缝、空鼓、碳化等进行检查,及时修补缺陷,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质量验收: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强度、平整度、尺寸、位置、缺陷、外观等方面的验收。
五、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标准1.混凝土强度标准: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一定标准。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
但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适当的搅拌比例和时间,同时要控制搅拌过程中的水泥浆流量和水泥浆浓度,避免混凝土的过度稀释或过度浓缩,影响混凝土品质。
2. 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浇注混凝土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混凝土中出现空洞和错位现象。
同时,应采取适当的浇注方式,如分层浇筑或连续浇筑,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如覆盖养护、喷淋养护等。
同时,应控制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应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砂、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因此,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确定适当的配合比,并对配合比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3. 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是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加强混凝土强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水泥用量、延长养护时间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两方面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处理。
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后根据勘探结果进行基础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基础处理措施,如加固处理、埋设钢筋等。
2.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一环。
首先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制作模板,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
在安装模板时,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和位置要求进行安装。
3. 钢筋布置钢筋布置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在布置钢筋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和位置固定在模板上,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
同时,要注意钢筋的纵横交叉连接,确保钢筋的整体稳固性和受力合理性。
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施工速度和层次,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同时,还要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二、质量控制1.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如水泥、砂、石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工艺操作的质量控制。
如模板安装要保证水平度和垂直度,钢筋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等。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施工过程各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关键工序进行全程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与监测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与监测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与监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二、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择水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的标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2)水泥应按照生产日期的先后顺序使用,以确保其质量。
(3)水泥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止吸潮和变质。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骨料应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以保证其质量。
(3)骨料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其质量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砂应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以保证其质量。
(3)砂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搅拌时间,以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
(2)控制搅拌速度,以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
(3)控制搅拌顺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浇筑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控制浇筑厚度,以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
(3)控制浇筑温度,以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
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采用水养护和常温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作者:何本成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1期
摘要: 粘钢加固法在结构工程中发展迅速且效果特别显著,具有坚固耐用、施工快速、简捷轻巧、灵活多用、经济合理的优点。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粘钢法,使钢板和混凝土结构构件完美的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加固后新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日益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关注。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D353+.3 文献标识码:A
1 粘钢加固法的原理
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外部粘贴厚度不应大于5mm的钢板的粘钢加固法,其机理十分复杂,包括机械理论、弱边界层理论、吸附理论和加压固化理论。
机械理论认为,结构胶必须渗入构件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
结构粘结经表面打磨的钢板及混凝土的效果要比表面光滑的好。
弱边界层理论认为,钢板、构件表面的灰尘、油污、氧化层、碳化层、浮浆层等的存在会使界面形成弱边界层,污染物表面能很低,而结构胶被软化,内聚强度又变小,当破坏发生时,看起来发生在结构胶与钢板、混凝土界面,但实际上是弱边界层的破坏。
吸附理论认为,粘结是由两种材料界面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的,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力,但主要来自范德华力的贡献。
加压固化理论认为,结构剂通过缩聚、加聚、硫化或交联等化学反应改变物理性质变成固体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条件下进行的。
2 质量控制
2.1 基层处理
构件表面容易因发生碳化作用和Ca(OH)2的析出而出现脱膜剂、残留物及分化粉尘,造成界面破坏。
构件表面严重潮湿,可用红外线干燥处理;构件上有蜂窝、裂缝、剥层应先用湿抹布擦拭一遍,待干后再补平;构件有空鼓,可将空鼓处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修平;用钢丝刷将构件表面清理干净并用角磨机打磨除去3mm厚的表层,露出混凝土本体,必须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或呈有规则的起伏状,空压机吹除粉尘后要用工业酒精擦净。
钢板的厚度t一般取3mm~5mm,锚固区不能过长,否则因刚度的原因不易粘结;也不能过小,否则不经济且防腐处理难度大,尺寸的裁剪和加工要用剪板机按实测实量。
钢板的粘结面和刷漆面因暴露在大气中很容易发生氧化作用形成氧化铁等氧化物,造成界面破坏,所以要用砂轮机进行打磨平整、除锈处理保证钢板没有翘曲变形,达到显露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稍微偏大为好,打磨纹路与受力方向应垂直。
粘贴前不得
蘸上水渍、油渍和灰尘。
U形箍锚固长度:对于受拉区不小于200t且不小于600mm;对于受压区不小于160t且不小于480mm。
实际上基层处理就是消除钢板与构件的“弱边界层”,使构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创造了机械镶嵌的环境,有利于胶浸润钢板和构件表面、有利于机械啮合作用。
2.2 卸除载荷
用千斤顶对称顶升构件或木板、木柱、木楔顶压等有效支撑,注意观察构件的受力情况,减少应力滞后,避免出现屈服受损破坏;注意在结构胶完全固化后才可卸掉支撑。
2.3 胶料选择、配制
结构胶是影响粘贴强度的根本原因。
如胶品种性能选取不妥,会造成配制胶料的润湿性和流动性差;胶与构件性质差异过大,储存配制环境不当会造成胶受潮而起鼓泡等,因地制宜精心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得到最理想的粘结效果。
调制前根据粘合面,计算出用胶量,用多少配多少。
如选用BG2400粘钢结构胶配制,A、B两组按1∶3分别混入导热容器内后用手提电钻或人工搅拌混合,至色泽完全均匀为止。
在按同一方向充分搅拌时,导热容器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水分和油渍,不得有沉淀色差,不得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严格规范配胶,避免胶提前发生内聚破坏。
2.4 粘贴加压固化一体化
粘贴加压固化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钢板因孔洞过大导致韧性下降;因复位过慢形成空鼓;因锚固减少产生早期剪切破坏;构件因含水率过高被软化;涂胶因工序不对形成空鼓;加压因过大出现孔洞;胶层因过厚引起早期断裂,因过薄造成的缺胶以及与胶粘度、固化温度相关的工程事故。
机械钻孔孔径为膨胀丝的直径+2mm,探测仪定位禁止损坏受力钢筋,构件的含水率大于6%时用人工方法加速干燥,排除其软化现象,粘贴时用少量胶在基层来回刮抹数遍,充分浸润、渗透、扩散,水平粘贴中间厚边缘薄,竖向粘贴上厚下薄,严禁漏抹,否则加压时因胶体分布不均匀,中心位置形成空鼓。
接头处保证外力作用于较大的拉伸或剪切方向,形成均匀受力;复位时钢板要快速倾斜下放,避免胶体流淌和基层之间由于空气阻断而形成空鼓;立面粘贴可加一层玻璃丝布以防流淌;发现局部轻微流淌或缺胶,应及时补充填塞。
非锚固区用M12固定,锚固区用M16的化学螺栓固定,孔洞堵填饱满,端部的锚固要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产生早期剪切破坏。
粘贴后立即用千斤顶进行5N/mm2的垂直加压,两边同时施力,避免纵向胶体不均,加压直至胶液挤出为止,常为3mm厚,加压要均匀缓慢,使胶浸润构件,提高表面微孔的渗透和扩散,避免压力过大,胶层过薄,形成缺胶;压力过小,胶层过厚,造成疏松孔洞,同时注意观察,发现缺胶及时补充。
为排出胶缝内空气,防止低分子挥发物产生气泡,一经加压不得中途减压。
常温情况下48h后固化完成,24h后可以卸压,3d后可使用。
由于胶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化速度加快,最理想为20℃,所以配制的胶应立即使用且在30min内必须用完,避免因搁置时间过长,胶扩散作用变慢、固化不完全,固化后失去粘结性。
禁止先粘后焊以防老化,控制固化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化学反应过快,粘度迅速上升,影响扩散;温度过低,固化不完全;避免胶粘度过小导致施压时过度流淌形成缺胶;避免胶扰动导致构件的破坏引起空鼓;避免胶过少导致胶层太薄引起少胶;避免胶过多导致胶层过
厚产生气泡,受热后引起早期断裂。
通常底部粘钢时1m2钢板需胶6m2,顶部粘钢遇柱时1m2钢板需胶7m2~8m2,即4m2钢板需一组胶,合计20kg。
2.5 成果检查
用无破损性检验,先观察钢板边缘溢出胶的色泽是否均匀、硬化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用小锤轻敲击钢板表面,根据音响判断,也可用超声仪检测,分析有效区声时、波幅、主频等参数,判定锚固区密实度不小于90%,非锚固区不小于70%。
还可做现场粘结性试验,对3块
100mm×100mm的钢板拉拔,破坏发生在构件上为合格。
对重大工程进行标准使用荷载试验,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验算构件的变形和裂缝。
出现空鼓除采用压力灌胶法外,还可用上述配制方法按1∶1调配BG2800系列碳纤维胶进行修补。
用注射器在钢板空鼓的地方,从钢板和构件的粘贴缝内注入碳纤维胶,必要时用钻机在钢板空鼓处钻孔或用切割机切缝,注入碳纤维胶。
竖向粘钢一般从钢板两侧填补注胶,横向粘钢可先从下向上补胶,待胶凝固后再从上往下注胶,保证钢板周边补胶饱满。
2.6 防护处理
施工人员因粗心大意,将防锈漆与防火漆的涂刷工序颠倒,涂刷厚度不当使钢板锈蚀,加固后构件出现焊接、发生严重化学反应等。
钢板防锈防火处理时,先刷一层防锈漆,待干后再刷一层防火漆,严禁在其上进行高温作业。
两漆厚度均为3mm,挂网抹灰要求用高标号的水泥分层涂抹,砌筑实体时要保护油漆。
2.6.1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提高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粘钢胶的性能和选取,基底表面的清理和检查,原结构卸载的原则和方法,结构胶的配制和检验、构件孔洞的钻打和清理,涂刷胶料的条件和工艺,粘贴钢板的复位和锚固,钢板加压的方式和大小,胶料固化的时间和温度,结构胶的温度、粘度和厚度,密实度的判定和检测,粘贴成果的保护和复查。
2.6.2 提出了对空鼓现象修补的方法,以BG2400型粘钢结构胶为主,BG2800系列碳纤维胶为辅对钢板空鼓进行补强。
3 结语
文章对粘钢加固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因素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具体处理措施,尤其是对空鼓现象的独特补强,解决了粘钢加固的最终缺陷,使钢板和混凝土结构构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红猷.城乡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J].1987.
[2]张福林.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法的探讨[J].新疆有色金属,2005(02).
[3]王艳.预拌混凝土工程早期裂缝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