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势的大学生乐观干预训练_侯典牧

合集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实证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实证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实证研究侯艳芹;张淑敏;汪启荣;杨阳【摘要】为探讨自我表露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抽取被试30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我表露程度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均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控制组在自我表露的各维度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自我表露、促进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作用.【期刊名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19)002【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表露;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作者】侯艳芹;张淑敏;汪启荣;杨阳【作者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80 引言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以团体成员为干预对象,通过合理的辅导活动与策略,使团体成员在共同活动中相互影响、学习,建立新的观念与行为方式,通过社交技巧的训练改善人际关系,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社交技能,促进人格健全,提高适应能力。

自我表露的团体心理辅导以选定的干预对象为团体成员,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活动和方式,使成员改变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认知,掌握自我表露的技巧,提高社交技能,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目的针对自我表露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大学生,采用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设计提高自我表露能力的干预方案,通过干预前后比较,验证其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我表露水平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名单

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名单

附件: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名单一等奖(6项)单位主持人成果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吴才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武汉理工大学梁宇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互动式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和鸣高校心理督导体系建设武汉工程大学田辉玉实施“阳光心理教育工程”深入推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吕慧英对一例肝癌晚期大学生临终关怀的心理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赵翠荣温暖的团体课程、和谐的校园氛围—团体辅导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推广二等奖(10项)单位主持人成果名称武汉大学张澍力求“四自”,务求“四性”,企求“四效”——武汉大学利用《珞珈心源》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华中科技大学章劲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组织体系建设实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齐文远构建“五个一”新生心理健康实践教育新模式中南民族大学田晓红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长江大学孙涛“校-医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武汉纺织大学高建勋杨志强实施阳光素质学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孝感学院汪达三级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长江职业学院刘大桂图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李素梅内外兼修,分层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杨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平台构建与实践三等奖(15项)单位主持人成果名称华中农业大学程为民构建高校院(系)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武汉科技大学孙国胜刘时新坚持促进发展与危机干预相结合,全面开展新生心理适应主题教育活动江汉大学王南南夯实三全基础,创造积极人生——江汉大学探索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湖北工业大学蔡光兴加强队伍建设,营造心理健康全员育人氛围—1—湖北中医药大学丁德智构建“薰衣草”心灵成长四阶模式,促进中医学子全面健康成长湖北师范学院黄士华提前“半步走”,着力培养毕业生积极心理品质黄石理工学院吴海银“心灵使者”评选活动荆楚理工学院朱晟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汉口学院宋红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的实证研究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任华能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杨云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研究——以对高职学生积极主观体验的心理辅导为例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余建武团体辅导在解决寝室人际冲突中的运用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罗新兰构建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吴汉桥构建积极心理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张平自尊自爱自强——直面大二女生情感交流大会优秀奖(15项)单位主持人成果名称江汉大学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湖北工业大学冯昭昭开展“五个一心理助跑工程”,助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武汉工程大学马小龙湖北省“90后”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调研咸宁学院黄知荣珍惜生命与感恩教育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卢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素质教育专用周的设计与实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李洪渠基于户外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李如岚发挥心协以点带面作用促进我校学生成人成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介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曾智简璐丝十年“心”之探索,走进“阳光课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罗晓珍高职大学生心理辅导教程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张汉芳就业导向的三段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陈秋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优势,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魏荣霞静静聆听心语,收获轻松心情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来艳婷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分析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李东兴李霞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周艳针对医学独立院校学生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3—。

当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运动干预

当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运动干预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运动干预的个性化方案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 动干预方案。
运动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探讨运动与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结合使用的可能性与效果。
高科技在运动干预中的应用
利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运动干预的趣味性与实效 性。
如何推广运动干预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 自杀风险:严重的抑郁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杀念头, 需要高度重视。
焦虑和抑郁心理对学业和生活的影响
学业影响
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 率下降,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力,甚至可能导致学业中断或辍 学。
生活影响
这两种心理状态可能使学生对生 活失去热情和兴趣,导致生活质 量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并可能 进一步加剧心理健康问题。
动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02 03
团体运动
参与团体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交支持感 ,减轻孤独感,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团体运动还能增加运动量 ,提高运动的趣味性。
瑜伽、冥想等身心运动
瑜伽、冥想等身心运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自我 认知和心理韧性,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运动促进社交
运动通常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 参与运动,大学生能够增加社交 机会,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
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焦虑和抑郁心理在
02
大学生中的表现与
影响
焦虑心理的表现与影响
表现 • 过度担心:大学生可能经常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未来就业等方面。
• 紧张不安: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或考试时,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运动干预的实施策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一、概述在当今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学习拖延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任务时,常常陷入拖延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认知与行为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拖延,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在明知任务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情况下,仍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始或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这种行为模式通常伴随着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造成学习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个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任务特性等。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是一种针对学习拖延的有效干预方法。

它结合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善学习拖延现象。

认知疗法主要关注个体对自我、任务及环境的认知,通过调整认知偏差,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行为疗法则强调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行动等方式,帮助个体逐步克服拖延习惯。

1. 研究背景: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普遍,对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习拖延是指个体在学习任务上表现出的故意延迟行为,即使明知拖延会带来不良后果,仍难以自我控制。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业成绩方面,学习拖延导致大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影响了其学术表现。

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学习拖延行为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能使其错过重要的学习机会,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下滑。

心理健康方面,学习拖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

长期的拖延行为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学习拖延还可能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的怀疑,进一步加剧其心理压力。

针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对策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对策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对策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於松贵关键词:学习心理健康干预差异心理咨询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对新疆班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的背景,简要说明了研究的方法,以图表的形式比较直观地说明了新疆班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信心与意志力、面对考试的心理状态、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学习心理状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对新疆班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干预的若干对策。

2007年3月,我们学校申报了汕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

该课题报送省规划办后,被确定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几年来,我们学校从校领导到管理、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都相当重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该课题的中期研究成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在《科学教育研究》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

本文主要是介绍这几年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式对新疆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相关干预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为加快汕头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步伐,培养和造就优秀的后备人才,切实促进汕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部从2007年起在内地沿海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支援汕头教育事业。

高中班学制4年(含预科1年),我校也承担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校现就读的学生500多人。

这些孩子都是从相对比较贫困和落后的地区来到发达的省市;在身心的发展中他们都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他们长期在学校寄宿,只是每年的暑假回家一次,缺少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会给他们的学习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他们会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怎样的心理干预对策呢?这是本文试图探索的问题。

四、学生学习心理干预对策1.尊重差异,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民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这就使得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差异上更甚于内地学生,为了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体味到成功的快乐,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尊重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中的转变,从传统的治疗模式到更注重优势视角的模式。

文章分析了目前治疗模式下的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探讨了倾向于优势视角模式的研究趋势及其优势。

接着,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重点突出了优势视角模式的优势和推广情况。

结论部分探讨了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更全面地理解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为有效干预和提升青少年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治疗模式、优势视角模式、比较分析、优势、推广、应用、转变、意义、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给青少年本人带来困扰,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针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干预主要采用治疗模式,即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探索,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治疗模式可能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因此开始探索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干预模式。

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领域的转变,从传统的治疗模式转向优势视角模式。

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模式的特点和优劣势,旨在促进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工作的进步和优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比分析治疗模式和优势视角模式下的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探讨两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结论的总结和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为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建设。

的实现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学科及相关领域学科的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互助,提升我国干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水平。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开展实践探究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开展实践探究

73竞技与训练作者简介:宋权予(1982-),男,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开展实践探究宋权予 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摘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构成环节,尤其是在乒乓球教学活动当中,更是吸引了诸多教师以及学生的注意力。

乒乓球在我国属于我国国球,国家在乒乓球运动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心理训练的具体开展和实践展开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乒乓球教学;心理训练在乒乓球运动比赛当中,如果选手只具备较高的球技还远远不足,在一些大型的乒乓球比赛当中心理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了选手是否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公开,乒乓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以及个人的技术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乒乓球的比赛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偶然性因素也相对较多,对整个比赛的胜负走向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比赛过程当中的现场环境、裁判的判罚以及周围的观众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乒乓球选手的心理,因此乒乓球运动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对一些外界环境的干扰需要及时的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一种积极永不放弃的心理状态来完成整个比赛,因此针对乒乓球教学过程当中的心理训练工作至关重要。

一、高校乒乓球运动员于心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平时训练中的心理状态分析依照的我国高校乒乓球的教学的具体发展现状来进行分析,学生的实际训练时间相对比较短暂,同时学生自身对乒乓球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在达成相应的训练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日常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高校内部乒乓球训练工作基本上达不到理想的训练目标,并且在乒乓球的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的情况。

或者学生在针对乒乓球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心理训练以及基础意识比较薄弱,忽略了在训练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没有和比赛体制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因为高校乒乓球训练当中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理论成绩不佳或者是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高低等,会造成学生在训练过程当中的心理状态不稳定,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乒乓球训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XUE SHU ZHENG MING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王立伟,张 琦,芦 琳(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一、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初期中间的过渡段,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常常出现波动,心理呈边缘性发展,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一份跨时间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抑郁的检出率高达26.3%。

对大学生的抑郁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响应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和维护生命安全、建设文明校园的要求,也有助于高校相关工作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降低自杀等危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

现阶段,研究人员进行文件检索得知,国内大学生抑郁状况与他们的性别、家庭情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程度息息相关。

近期还有研究者通过可视化分析较为准确地发现国内关于抑郁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呈逐年递增模式,但关于抑郁情绪的干预模式研究较少,且成效各不相同,这说明,我们需要继续深层次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现状、有助于高校和政府部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二、大学生的抑郁干预研究情况以包含“抑郁”以及“大学生”的主题为条件在“中国知网”统一检索,析出3575条结果,再在结果中检索“干预研究”,析出99条结果。

根据篇名进行逐一分析,剔出与主题不相关文献、重复文献以及综述性文献。

就剩下的文章进行筛选,最终以45篇文章作为最终的分析源。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主要分类总结关于针对大学生抑郁的有效干预模式。

(一)精神动力学相关疗法目前,国内外专业人员结合动力学渐渐发展出针对抑郁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Helen博士在1970年于马里兰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发明了音乐治疗技术,以精神动力学及荣格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后期发展为“音乐引导想象”技术,此技术发展至今已是逐渐成熟,目前在全世界都有专业培训体系。

周宇首次利用“音乐引导想象”来干预国内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在研究中,发现这种技术的确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正向的作用。

积极情绪干预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积极情绪干预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后测冲动 18.21±3.40 17.70±4.15 18.87±4.75 18.30±3.09 0.493 0.688
t
-0.832
1.015
-0.422
0.325
P
0.410
0.319
0.676
0.747
前测易 怒性
7.29±2.00 7.00±2.18 6.73±2.65 7.23±2.28 0.408 0.747
国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吕路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攻 击性在1、2年级呈上升趋势,2、3年级以后逐渐下降[3];而
谭兴秀等人的研究则显示,大学生的攻击性总体上是从低年 级到高年级逐级递增的[4]。王健等人对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 的调查显示,攻击性特点在年级上并无显著差异[5]。从性别
差异来看,很多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总体攻击性并无显著 差异,但男性比女性容易出现外显的攻击性行为[6]。
关键词:积极情绪干预;攻击性;干预效果;实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1)06-0083-03
攻击性(aggression)是“个体试图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的 心理或行为”,包括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1]。不恰当的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积极 情绪能激活个体正向行为,减少负面情绪效应和行为,促进 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5]。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 起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爱、幸福、感恩、乐观”等积 极情绪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书写表达、感恩训练、正 念冥想等都是常用的“积极情绪”干预手段[16]。很多研究结 果显示“积极情绪”干预不仅能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还有 助于降低抑郁等消极情绪[17],减少攻击性和暴力行为[18]。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摘要】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治疗模式在应对青少年问题时存在局限性,因此近年来逐渐转向优势视角模式。

本文从分析治疗模式下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势视角模式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应用案例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效果。

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劣,指出了优势视角模式的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模式转变对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的重要性,以及优势视角模式在干预中的价值。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进步,更关乎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扶持和促进。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治疗模式、优势视角模式、转变、现状分析、理论基础、应用案例、比较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结论、进步、重要性、价值。

1. 引言1.1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而他们的行为问题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面对青少年行为问题,传统的治疗模式只着眼于缺陷和问题本身,忽视了青少年的优势和潜力。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优势视角模式逐渐成为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领域的研究热点。

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不仅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更是对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思维的一次颠覆和重构。

在传统治疗模式下,青少年常常被贴上“问题青少年”的标签,陷入自我否定和心理困境中。

而优势视角模式则从正面出发,重点关注青少年的优势和资源,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行为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中治疗模式与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的优缺点,促进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不仅是一场新的革命,更是对青少年幸福成长的呵护和关爱。

2. 正文2.1 治疗模式下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的现状分析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的治疗模式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_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共3页]

参 考 文 献_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共3页]

参 考 文 献[1] 崔景贵.大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的新思路[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1).[2] 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丁成标.走出心理困惑: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4] 田夫,张映雄.叩问心灵—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测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咨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6]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12).[7] 苟增强.大学生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分析[J].沧州: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8] 冯开甫.大学新生教育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9] 段志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章明明,冯清梅,韩励.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1] 刘玉华,刘美涓.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2] 姜莉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桑志芹,李绍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4] Robert J.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教育心理学.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5] 陶明达.渴望握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6] 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 赵小青.自我训练:如何与人交往.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18] 张云.公关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9] 赵艳丽.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0] 朱碧莹.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08(3).[21]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2] 李伟.如何调节你自己[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6.[23] 陈光梅.浅谈如何调动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2).[24] 谭志平.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探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3(1).[25]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6] 傅世侠,《国外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发展概况》,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7).[27]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8] 孔燕,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策略【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策略【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策略摘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集中表现为焦虑、抑郁、消极、自卑、失眠、强迫症状、自杀倾向等方面,若不进行有效干预,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甚至影响校园安全、社会稳定。

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显得极为必要而迫切。

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梳理造成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对策,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专业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干预; 问题; 对策;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风华正茂,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思想开放、独立,勇于竞争。

然而,由学习环境、人际关系、恋爱与情感受挫、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抑郁、焦虑、心理障碍甚至自杀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看,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同样重要。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极为重要。

[1]2016年12月,中宣部等22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可见,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矫正大学生不良的心理,避免其出现一些过激或极端的行为,为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厚实根基。

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分析原因,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对策,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专业成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透视“90后”、“00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和社会角色转换的关键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其成长成才极为重要。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杜艺丛;程淑华;管志伟;祖澡骏
【期刊名称】《校园心理》
【年(卷),期】2024(22)2
【摘要】目的探究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易于推广的结构化团体辅导方案。

方法对齐齐哈尔市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8名(男生15名,女生33名)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为被试,分为试验组24名(男生7名,女生17名)和对照组24名(男生8名,女生16名),试验组进行每周1次共8次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参与。

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量分析。

结果试验组干预前后的抑郁(t=8.483,P<0.001)、焦虑
(t=6.995,P<0.001)、压力(t=8.331,P<0.001)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设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页数】5页(P148-152)
【作者】杜艺丛;程淑华;管志伟;祖澡骏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
2.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交发展的干预效果
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4.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5.运用团体辅导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调查研究——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积极心理学在青年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青年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青年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笱崇敏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积极心理学融入青年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依据,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在青年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discusses the basis for positive psychology study into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of you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ing metho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 of young students.
【总页数】1页(P237-237)
【作者】笱崇敏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广东茂名 5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叶颖瑜
2.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J], 苏华;刘宝;张颖博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初探 [J], 袁晓明
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探索 [J], 黄健
5.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程设计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意义 [J], 任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大学生轻度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大学生轻度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大学生轻度抑郁症的效果评价王冬梅;秦启忠【摘要】目的探讨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大学生轻度抑郁症的效果,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轻度抑郁诊断标准的大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原则分为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组(E)和对照组(c),每组30人.其中E组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每周3次,每次3~4遍,时间40~60 min,连续训练12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观察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前后两组的BECK抑郁自评量问卷(BDI)和汉密尔顿量抑郁表(HRSD)得分变化.结果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12周后,E组 BDI、HRSD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12周后相比,T组BDI、HRSD得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身气功.五禽戏对大学生轻度抑郁症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值得研究.【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5(005)023【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健身气功.五禽戏;大学生;抑郁;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者】王冬梅;秦启忠【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工作部重庆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重庆 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83当前,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

大学生虽然作为社会的优势群体,有证据显示大学生为抑郁症的高危险发生对象。

目前,全国约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1]。

这提示大学生抑郁现象已较普遍,但多数为轻度,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将会导致更严重的抑郁症,但贸然采用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降低大学生抑郁发生概率[2],并且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3]。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中华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前已在国内外大力推广,其动作丰富简单易学,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老少皆宜,当前正迈进高校。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部分高校
大学生为例
侯典牧;赵玲玲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6(000)024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六所高校的4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自编问卷利用因子分析结合以往经验划分为六个维度:自我发展、积极氛围、物质保障、工作舒适、工作稳定、受人尊重.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择业价值观上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发展发展前景好;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高低的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不同,在择业价值观的某些维度上的排序存在差异.
【总页数】5页(P170-174)
【作者】侯典牧;赵玲玲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 100101;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当代青年职工价值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1908名青年职工的调查 [J], 彭庆红;邵艳军
2.基于斯宾德勒价值观测评技术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吴倩;Yali Zou;郑泽
3.高校大学生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满意度调查——以武汉部分
高校为例 [J], 王贤友;董同同;艾萍;周芮;
4.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探析
——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J], 范五三
5.当代大学生基督教传播现状调查——以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团契为例 [J], 谢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引言青少年期是个人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身心健康问题多发期。

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这导致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如攻击性、依赖性、自卑感和抑郁等。

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上,治疗模式被用于解决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但近年来,优势视角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并正在成为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的新趋势。

本文将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角度,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的发展历程,分析优势视角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一、治疗模式的历史与现状治疗模式是传统的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方法,它主要依赖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解决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治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心理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治疗模式往往是短期的,难以根本解决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根源。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依赖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治疗模式过分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而忽视了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导致了干预的片面性和一刀切的问题。

二、优势视角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优势视角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理论和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模式,将焦点从问题转移到了青少年的优势和潜能上。

优势视角模式主张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发展、资源和解决方案为基础,通过在青少年中发现和强化积极因素和特质,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发展。

在近年来,优势视角模式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优势视角模式的兴起,标志着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正朝着一种全新的方向发展,这将对未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优势视角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视角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模式,有着诸多的优势。

它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能够真正促进其积极面的发展。

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侯田雅;毛晓飞;张建国;邓文曦;王馨悦;董薇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24(38)4
【摘要】《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系统地研究了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技术采用“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相结合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翻转课堂和《社会心理学》教学的结合是教育思想改革的产物,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军医大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重点探讨了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侯田雅;毛晓飞;张建国;邓文曦;王馨悦;董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航空救生训练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社会心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了什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护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3.翻转教学理念提升语文素养-论“翻转课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乐观倾向与解释风格乐观的 相关系数为 0.278。 总之,解释风格乐观和乐观倾向 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虽然呈正相关, 但相关系数的 数 值 比 较 小 ,属 于 低 相 关 。曹 新 美[7]的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乐观倾向在跨年级的调查中更加稳定, 而归因乐观 不具有稳定性,随着年级增加有下降趋势。这进一步 说明, 乐观倾向和解释风格乐观二者之间的机制也
·121·
型。只选择后三种类型进行训练,实验组和控制组三 类选择比列关系大致分别为 1:2:1。 控制组只接受 前后测,不接受干预训练。 第二步,根据自愿原则选 择参与训练的学生。 本研究共分三个实验小组同时 进行训练,三个实验点分别是中华女子学院(实验组 20 人,控制组 21 人);焦作大学(实验组 20 人,控制 组 20 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实验组 21 人,控制组 21 人)。 每组由 1 位共 3 位专业心理学教师按统一 的训练方案实施训练。 所有参与实验的被试填写同 意意向书。 接着实验组、控制组同时完成乐观倾向、 抑郁、主观幸福感、自尊、内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等 量表。 1.2.2 第二阶段:训练阶段 第三步,对实验组实施 干预训练为期 5 周,每周一次,每次 1.5-2 小时。 1.2.3 第三阶段: 后测与追踪训练效果 第四步,5 次训练结束后隔 1 天, 对控制组、 实验组进行后测 (测试内容同前测一样)。 第五步,训练结束 10 周后 再测一次,跟踪训练效果(测试内容同前测一样)。 1.3 工具 1.3.1 乐观倾向量表 以 Scheier 等人 1994 年修订 的 生 活 取 向 问 卷 (LOT-R) 为 蓝 本 , 做 了 小 的 修 订 , 由 原来的 1-5 评分改为 1-9 评分,乐观维度把他原来 删去的一个项目即“我总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又增加 上,其他题目没变。共 11 个题目,4 个填充题目,4 个 测乐观题目,3 个测悲观题目。 两个维度 α 系数皆在 0.70 以上。 1.3.2 自尊量表 选用 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 该量表共有 10 个项目,按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 和非常符合 4 个等级打分。 1.3.3 抑 郁 量 表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tession Scale,CES-D)[11] 由 20 个项目组 成,比 较适用于一般人群的调查而不是病人。 1.3.4 主 观 幸 福 感 量 表 主 观 幸 福 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目前最广为接受的定义包括生活满意度、 正向情绪、负向情绪三个成分。 生活满意度量表,采 用 Diener 等人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共有 5 个题目 ,测量个体整 体 生活满意度,属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主观幸福 感计算是将生活满意度分数加上正向情绪扣掉负向 情绪之后的得分。 1.3.5 内 控 性 量 表 Levenson 在 I-E 量 表 的 基 础 上于 1981 年发展了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 表 (Internality,Powerful Others,and Chance Scale, IPC 量表)[12]。 本研究中只选用其内控性维度,α 系数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中华女子学院、焦作大学、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三所高校进行乐观倾向测验,有效测试 445 人。根据 乐观倾向测试数据,将被试划分成高乐高悲、高乐低 悲、低乐高悲、低乐低悲四种类型。 最后控制组流失 3 人,实验组无人流失。 参与实验的有效样本情况见 表 1。 实验组共 61 人,控制组共 58 人,总 119 人。
中图分类号: R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611(2012)01-0120-05
Based on the Strengths of College Students Optimistic Intervention Training
HOU Dian-mu, LIU Xiang-ping, LI Yi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epartment,China Wome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iscovery and realization strengths and expectancy-value theory, to explore dispositional optimism intervention program, the change and stability of optimism and pessimism effect, and further analyse the effect of correlat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Method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raining experiment method was adopted. Results: Intervention group in optimism, self-esteem, internal control, general self-efficacy, positive emotions,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indexes were remarkablly raised; pessimist, depress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and negativ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tracking measurement effect was even mo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strengths, optimistic intervention program is obviously effective and stable. 【Key words】 Optimism; Strengths; Intervention program; College students
ααα
αα
ααα
αα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α αα
ααα
αα
ααα
1.2 方法 1.2.1 第一阶段:前测与被试分组 第一步,进行乐 观倾向量表前测,根据测量结果,分别以乐观倾向、 悲观倾向各维度的平均数为分界点, 以在两种倾向 上的得分高于或低于平均数,将被试归类。把被试分 成高乐低悲、高乐高悲、低乐高悲、低乐低悲四种类
通讯作者:刘翔平
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坏事件 归 因 于 内 部 的 、稳 定 的 、普 遍 的 原 因 等[3]。
上述两种理论对乐观界定的共同点都是指人类 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困难、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但二 者也具有很大不同。 Scheier 和 Carver[3]研究发现期 望理论的乐观 倾向和解释 风格的相 关仅在 0.20 上 下,故认为两者应是两个不同的构念。 Randall[4]以运 动员为被试, 研究显示解释风格乐观与乐观倾向相 关系数小于 0.25。 刘志军[5]以初中生为 被试研究发 现解释风格乐观与乐观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13。 温娟娟[6]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乐观倾向的 乐观、 悲观因子与解释风格中的三个因子的相关系 数在-0.151 和 0.258 之间。 曹新美[7]以大学生为被试 前后三次测量的解释风格乐观与乐观倾向的均值进
DOI:10.16128/ki.1005-3611.2012.01.022
·120·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20 No.1 2012
基于优势的大学生乐观干预训练
侯典牧 1,2, 刘翔平 2, 李毅 2 (1.中华女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北京 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年 第 20 卷 第 1期
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理论导致不同的测验方法和干预模式。
以往很多针对乐观的干预训练多是针对归因乐观 (explanatory optimism)。 如 Jaycox 和 Seligman 等[8]实 施的宾州乐观方案 (Penn Optimism Program,POP), Yu 和 Seligman[9]在北京地区实施的乐观儿童干预方 案 (“optimistic child” type intervention program),其 理论基础为解释风格理论, 采取的是减少悲观的方 式进行干预。 训练的内容是为消极认知改变, 主要 用来减少经历失败后的抑郁情绪和消极认知, 但缺 少针对提升人的一般性的对未来的期望, 不一定改 变乐观倾向。 一个减少了悲观的人, 不一定就会变 得乐观,可能只是不悲观了而已。 所以,有必要开发 一个根据期望理论直接针对乐观倾向以增加乐观为 目标的训练方案。 本研究以乐观倾向和对未来的期 望理论模型为基础, 设计了一个通过发现自身的优 势,提高自我信任乐观的训练思路。
【摘要】 目的:以优势的发现和实现理论以及期望模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乐观倾向训练方案对乐观、悲观的各自改 变效果及效果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分析该训练对相关消极、积极心理变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 对比训练实验法。 结果:实验组的乐观、自尊、内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正性情感、一般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等 指标都得到显著提升,而悲观、抑郁和负性情感等显著降低,并且追踪测量效果更为显著,表现出本训练方案的长期 效果不但稳定而且还表现为后期效应扩大的现象。 结论:基于优势的乐观干预训练效果显著且稳定。 【关键词】 乐观; 优势; 训练方案; 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