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及其公司法务处理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5个法律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在我们的生活中,合同无处不在,大到国家间贸易往来,小到每一个自然人的衣食住行,处处能看到合同的影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事人来法院打官司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件明显增多。
本期京小槌普法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为大家系统讲一讲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问题及风险防控。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关系成立以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的一种行为。
二、合同解除的种类(一)约定解除约定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权两种情况。
协议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从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协议解除是在合同成立以后通过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因此又称为事后解除。
例如:A与B约定双方合作购买预售商品房一套,首付款双方各出资50%,贷款双方各承担50%。
交房后A不同意继续履行合同,要求B退还已支付的款项。
后A与B协商解除合同,B返还A已支付款项八万元。
此种情况即属于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
例如:冯某与某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约定冯某承包某村委会大棚一个,村委会不能及时提供大棚或所提供的大棚不符合使用条件,严重影响冯某正常使用的,冯某有权解除合同。
后村委会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付大棚,冯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承包合同。
村委会逾期交付大棚的行为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冯某作为守约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此种情况冯某享有约定解除权。
(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全部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合同管理与法务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与法务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合同管理和法务管理,提高合同执行和法律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部分:合同管理制度1. 合同签订1.1. 任何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合同,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由合格的法务人员审核。
1.2. 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期限、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重要条款。
1.3. 合同签订后,必须及时登记备案,并建立合同台账,由专人负责管理。
2. 合同执行2.1. 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项义务,不得擅自变更、终止合同。
2.2. 如遇到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必须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并及时向法务部门报告。
2.3. 对于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必须做好相应的履行记录和相关凭证的保存工作。
3. 合同变更和解除3.1. 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由法务人员审核。
3.2. 如有合同解除的情况,必须及时向对方发出解除通知,并与对方协商解决解除事宜。
3.3. 解除合同后,必须及时做好相关的结案工作,并归档存档。
第三部分:法务管理制度1. 法律法规遵守1.1. 公司及其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时刻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
1.2. 对于公司业务涉及的法律问题,必须及时寻求法务部门的意见和帮助。
1.3. 对于法律风险较大的事项,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再行办理。
2. 诉讼和仲裁管理2.1. 如公司因业务活动发生诉讼或仲裁,必须及时通知法务部门,并全力配合法务部门处理。
2.2. 对于涉及公司利益的诉讼和仲裁案件,必须由专门的法务人员负责处理,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2.3. 对于重大诉讼和仲裁事项,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证据收集工作,并由专业律师代理。
3. 合规培训和教育3.1. 公司必须定期组织法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3.2. 针对法律风险较高的岗位和业务,必须进行专门的合规培训和考核。
企业法务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法务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在日常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税务相关等方面,需要企业法务人员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企业常见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是企业法律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一类。
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详细地定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可能的情况的处理方式,从而在发生争议时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以下是一些处理合同纠纷的方法:1. 沟通协商。
在遇到合同纠纷时,首先应该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可以达成共识、公平解决问题,则可以避免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
2. 调解。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可以考虑通过调解来寻求解决方案。
调解通常是由第三方机构或调解员组织并协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3. 诉讼。
如果经过沟通和调解后仍无法得到解决,那么企业可能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议。
企业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寻找资深的律师协助进行诉讼。
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企业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以下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1. 注册。
企业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注册自己的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等,以便有需要时进行维权。
同时,企业应该注意定期维护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产权。
2. 监测。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化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困难。
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关市场和媒体进行监测,防范知识产权被侵犯。
3. 维权。
企业在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包括检举、起诉甚至行政处罚等。
企业应该始终保持警惕,及时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三、税务问题税务问题是企业法务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应该了解相关税务法规和实践,并制定相应的税务策略,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企业应对税务问题的方法:1. 合规经营。
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尽可能减少违法风险和税务风险。
企业还应该适当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
解除合同的法条
解除合同的法条解除合同是指当合同的履行条件发生变化或者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经过协商或者根据法定的解除条件,双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是一种终止合同的方式,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解除合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相关的法条如下: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可以约定或者依照本法的规定,以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除合同。
根据这一法条,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也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除合同。
这意味着解除合同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除方式。
第四十九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应赔偿对方的损失;对解除合同的时间和方式,可以约定一方应提前通知对方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
根据这一法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例如一方违约时可以解除合同,并且约定解除合同后一方需要赔偿对方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时间、方式以及应提前通知对方或履行一定的程序。
这一规定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一方擅自解除合同导致对方权益受损。
第五十二条: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地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这一法条,当合同履行发生不可抗力情况时,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地免除责任。
但是,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不能依据不可抗力免除责任。
这一规定保护了当事人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合同权益,避免了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违约责任。
第一百二十八条:合同被解除后,当事人应当退还对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并依法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根据这一法条,当合同被解除后,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应当退还对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并依法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这意味着解除合同后,双方应依法进行相互的权利义务交接,并对违约责任进行赔偿。
以上是关于解除合同的法条的相关参考内容。
解除合同是一种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的结果,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解除的法律规定与解释
解除的法律规定与解释解除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各方当事人之间发生了某些状况或事件,导致原有的合同关系无法继续履行,因此需要解除合同。
在法律上,解除合同是通过依法宣告或者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实现的。
本文将针对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解释进行探讨。
一、解除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合同约定的情况: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解除的条件和方式,当发生这些情况时,合同即可解除。
例如,合同规定在一方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可以解除合同。
2. 合同过失方的行为:当一方违约、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解除权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行使,否则将会失效。
3. 合同不可能履行:当合同履行的目的无法实现,或者合同的履行对于一方来说已经变得不可能时,该方可以解除合同。
例如,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一方因意外事故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这些情况下解除合同是合法的。
二、解除的法律解释除了上述法律规定外,我国法律对于解除合同还提供了以下的解释和说明:1. 解除的效力:一旦合同解除,各方当事人不再具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和权利。
解除合同后,应当依法进行相应的赔偿和返还已经履行的义务。
2. 解除的程序:合同的解除通常需要经过书面通知或者协商一致,合同双方必须就解除的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按照法定程序执行。
3. 解除的后果:一旦合同解除,双方应当返还已经履行的义务,并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解除合同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法律后果,例如,双方需要就未履行合同的利益进行协商或者进行诉讼。
三、总结解除合同是为了在某些情况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动。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具有一定的法律规定和解释,包括解除的法律依据、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解除后的法律后果等。
当发生解除合同的情况时,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行事,通过协商或者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并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6个法律要点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6个法律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事人来法院打官司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件明显增多。
本期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为大家系统讲一讲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问题及风险防控。
1.合同解除的概念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关系成立以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的一种行为。
2.合同解除的种类(一)约定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此,约定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权两种情况。
协议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从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协议解除是在合同成立以后通过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因此又称为事后解除。
例如:A与B约定双方合作购买预售商品房一套,首付款双方各出资50%,贷款双方各承担50%。
交房后A不同意继续履行合同,要求B退还已支付的款项。
后A与B协商解除合同,B返还A已支付款项八万元。
此种情况即属于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
例如:冯某与某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约定冯某承包某村委会大棚一个,村委会不能及时提供大棚或所提供的大棚不符合使用条件,严重影响冯某正常使用的,冯某有权解除合同。
后村委会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付大棚,冯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承包合同。
村委会逾期交付大棚的行为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冯某作为守约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此种情况冯某享有约定解除权。
(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全部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
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在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辞退的情况。
有时,辞退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
为了避免和妥善解决这些纠纷,企业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适当的纠纷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了解劳动法和相关法规为了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劳动法和相关法规。
劳动法规定了雇佣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辞退程序、赔偿要求和解雇合法性的规定。
企业应该熟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并确保在辞退员工时遵守相关法规。
二、合理的辞退程序在辞退员工时,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辞退程序,以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
首先,企业应该与员工进行面谈,解释辞退的原因和相关的法律依据。
其次,企业应该书面通知员工,并提供合理的通知期限。
最后,企业在辞退决定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履行赔偿责任在员工辞退后,企业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
赔偿金额将根据员工的工龄、工资和其他相关因素确定。
企业应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及时支付赔偿,并确保支付合理、公正。
四、调解和仲裁如果发生法律纠纷,企业和员工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来解决争议。
调解是一种通过谈判和妥协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式,可以避免长时间的诉讼过程。
仲裁是通过由专业的仲裁员作出决定,解决争议的方法。
企业可以选择适合的纠纷解决方式,并与员工达成协议。
五、律师咨询在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中,企业应该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
律师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案件的合法性,提供法律建议,并代表企业处理诉讼程序。
选择一位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律师非常重要,以确保企业能够在法律纠纷中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六、通过培训和规范管理预防纠纷最后,为了避免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可以加强员工培训,使员工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法规定。
此外,企业应该采取规范的管理措施,确保辞退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结:员工辞退后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
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导语:公司清算注销是指企业因法定原因不能继续经营,通过清算程序清理企业资产、负债,偿还债务,最终终止企业法人资格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劳动合同的解除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操作流程、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 《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破产企业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费用。
4.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清算时,应当支付员工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相关费用。
二、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1. 公司启动清算程序,成立清算组。
清算组由公司股东、董事或者监事组成,负责组织、指挥清算工作。
2. 清算组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进行清算,编制清算报告。
在清算过程中,公司应当依法支付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
3. 清算组在清算报告中提出劳动合同解除方案,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时间、范围、经济补偿等。
4. 清算组将劳动合同解除方案提交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审议。
审议通过后,清算组向员工告知劳动合同解除事宜。
5. 清算组与员工协商经济补偿等事项,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如协商不成,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6. 清算组完成劳动合同解除相关手续,包括终止社会保险关系、办理人事档案转移等。
7. 清算组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和其他相关费用。
三、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员工权益保护1. 员工有权了解公司清算注销的相关信息,包括清算原因、清算进度、劳动合同解除方案等。
2. 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解除协议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解除协议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解除协议是指在合同双方履行约定事项过程中,根据法律法规或双方约定的条款,一方或双方相互同意提前终止合同的行为。
解除协议牵涉到许多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民法总则我国《民法总则》是解除协议相关法律依据之一。
根据其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依法解除合同。
《民法总则》第四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协议解除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
双方解除协议的方式和程序应当符合《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二、合同法《合同法》对解除协议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合同可以不经对方同意解除,也可以由一方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此外,如遇特定情况,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六十七条提到,当委托人或者受托人不能履行合同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而根据第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合同。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的权益保护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依法约定解除合同。
而对于未依法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况,消费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法规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规定了解除合同的相关程序和方式。
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了进一步明确解除协议的具体操作和适用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多项司法解释。
其中,关于合同解除的司法解释第三十三条对解除协议做了详细规定。
根据该解释,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司法解释还就解除协议的合理期限、违约方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这些解释对于解除协议过程中的纠纷处理和赔偿标准等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五、相关司法实践在实践中,我国各级法院在处理解除协议案件时,通常会参考上述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判。
司法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解除协议的相关法律适用和裁判原则。
公司法务部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合同合法、合规,防范合同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担保合同等。
第三条公司法务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解释和实施,并对公司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合同签订第四条合同签订前,各部门应充分了解合同内容,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公司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五条合同签订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或授权的部门负责人参与,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合同,需由总经理或其授权的副总经理参与。
第六条合同签订前,应进行以下审查:(一)合同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二)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三)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合理;(四)合同履行期限、方式、责任等是否明确;(五)合同涉及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等是否明确。
第七条合同签订后,应立即将合同文本报送法务部备案,并由法务部进行编号、归档管理。
第三章合同履行与监督第八条合同履行过程中,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
第九条法务部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条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合同条款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出现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合同变更与解除第十一条合同变更或解除应符合法律规定,并经双方协商一致。
第十二条合同变更或解除前,应充分评估变更或解除对双方的影响,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第十三条合同变更或解除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按照变更或解除后的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第五章合同纠纷处理第十四条发生合同纠纷时,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法务部应积极配合公司内部或外部调解,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尊敬的XXX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作为一家合法运营的公司,我们明白解除劳动合同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决定。
为了确保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法律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我们特通过本通知书向您说明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第一部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1. 法律风险一:违反合同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且必须遵循合同约定的程序。
若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约,引发法律纠纷。
2. 法律风险二: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通知对方一定时间。
若解除方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可能构成违法行为,被视为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法律风险三:违反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一方解除劳动合同时,若未能依法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工资或其他应得的利益,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法律风险四:形成不良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不合理要求或不当言行可能导致不良劳动关系的形成,被解除方可能通过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对公司名誉和经济利益造成一定损害。
【第二部分:解除劳动合同的防范措施】1. 遵循法定解除程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程序。
在解除劳动合同前,我们建议您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与法务部门或合格的劳动关系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沟通,确保合同解除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提前通知解除意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应提前30天通知对方。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我们建议您提前适当时间书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的意向,并与对方进行充分沟通,以达成双方的共识。
3. 履行赔偿责任在解除合同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工资或其他应得的利益,我们建议您及时履行相应的赔偿责任。
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解除合同的公平和合理性,有助于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合同解除权564条
合同解除权564条合同解除权作为法律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和制度之一,涉及到合同当事人在特定情形下解除合同的权利与义务。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4条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及其适用条件、程序以及相关法律问题。
一、合同解除权是指在特定情形下,合同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4条对合同解除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合同交易的正常秩序。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可能会产生法律责任。
二、合同解除的适用条件严重违约当一方在合同履行中发生严重违约行为,例如无故拖欠支付、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等情形,且该违约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或者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归责于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且经过协商或者合理期限内未能达成解决方案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
约定的其他情形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当事人可以在约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下行使合同解除权。
例如,双方约定的特定违约条件或者解除条件。
三、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效果解除通知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并明确解除合同的原因和依据。
通知应当包括解除的时间、方式等重要信息,确保对方能够及时了解和准备应对。
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各方应按照合同解除时已经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处理已经履行或者待履行的义务。
解除合同后,原则上双方应当恢复到解除前的状态,除非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规定。
赔偿责任如果合同解除是因为对方的严重违约行为导致的,解除合同的一方可能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的计算和范围应当根据实际损失情况进行合理界定。
四、合同解除的法律问题与争议解除条件的界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行为。
在行使合同解除权前,应当详细分析合同条款和具体事实,判断是否符合解除条件。
损害赔偿的计算解除合同后,如需向对方主张损害赔偿,需合理计算和界定实际损失的范围和金额。
公司法务部岗位职责
公司法务部岗位职责
公司法务部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事务处理:负责处理公司内部涉及法律问题的咨询和处理,包括合同起草、审查和谈判,纠纷解决,法律文件的准备和归档等。
2. 法律风险评估:负责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法律风险评估,预测和预防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合规管理:负责制定和监督公司的合规管理制度,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定期进行合规检查和培训。
4. 受让合同管理:负责公司的兼并收购、资产管理等交易活动的法律事务处理,包括相关文件的起草和谈判、尽职调查、合同签订和审批等。
5. 诉讼和仲裁管理:负责公司涉及诉讼和仲裁等法律纠纷的处理工作,包括委托律师、仲裁员的工作,协调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参与谈判和庭审等活动。
6. 法律政策研究:负责跟踪并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为公司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建议,及时提醒公司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7. 内部法律培训:负责公司内部员工的法律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使其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8. 与外部律师和机构的沟通:负责与公司委托的外部律师和法律机构进行日常联系和沟通,洽谈合作事宜,确保外部法律资源的及时、高效和优质的提供。
总之,公司法务部门通过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法律支持,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和降低法律风险,为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合同解除的有关法律问题
合同解除的有关法律问题一、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种类合同解除是指当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或双方主张合同应该终止时,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除合同的一种法律行为。
合同解除的种类包括根本违约解除、实质性违约解除、订立合同时采用了欺诈手段解除、合同无法履行解除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解除等。
二、解除合同的原则1. 守信原则:当一方遵守合同,履行合同义务时,不应该解除合同。
2. 信用原则:当一方违约,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应该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3. 合理原则:当存在情况变更,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可以考虑解除合同。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1. 违约情况:当一方违反合同条款或不能按时或按照约定方式履行合同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例如:货物损坏、未按约定交货时间交货等。
2. 实现合同目的的难度系数增加:当一方需要履行合同义务,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现在实现该目的更加困难时,可以解除合同。
例如:由于天气原因,无法按期交货。
3. 合同内容不清晰或存在争议:当合同内容不清晰或存在争议时,双方可以协商或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除合同。
四、解除合同的程序1. 协商解除:当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时,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除。
2. 诉讼解除:当一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院的诉讼程序进行解除。
3. 仲裁解除:当合同中存在仲裁条款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解除。
五、解除合同的后果1. 赔偿责任:当一方因合同违约导致另一方损失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损失赔偿和违约金等。
2. 合同解除的影响:合同解除后,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消失,新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重新确定。
3. 法律责任:如果合同解除不当,持续一方不当行为,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六、结语在合同解除中,我们需要遵循守信、信用、合理原则,尽量通过协商方式解除合同。
如果通过协商无法解决,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需要认真处理赔偿责任和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公司合同的法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合同管理,规范合同行为,防范合同风险,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自身名义与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法人、自然人、其他经济组织等)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章程等法律文件。
三、管理职责1. 法务部门:- 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 负责合同文本的审核、修改和审批。
- 负责合同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咨询、诉讼仲裁等。
- 负责合同档案的管理和归档。
2. 业务部门:- 负责合同的起草、谈判和签订。
- 负责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
- 负责及时向法务部门报告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其他部门:-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法务部门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四、合同签订1. 合同谈判:- 合同谈判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涉及重大利益或法律风险的合同,应由法务部门参与。
- 谈判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平性。
2. 合同文本:- 合同文本应采用书面形式,并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格式。
- 合同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歧义。
3. 合同审批:- 合同签订前,应经法务部门审核,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五、合同履行1. 合同履行:- 各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
- 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按法定程序办理。
2. 合同监督:- 法务部门应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条款得到正确执行。
六、合同纠纷处理1. 纠纷预防:- 各部门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2. 纠纷处理:- 发生合同纠纷时,应及时向法务部门报告,并由法务部门负责处理。
- 处理合同纠纷,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法务部门负责解释。
解除协议书的法律后果与责任
解除协议书的法律后果与责任一、协议书解除的法律后果协议书解除是指当两个或多个当事人根据协议书中的约定,经过协商一致,决定终止合同关系的情况。
在解除协议书时,双方应明确了解协议解除的法律后果。
1. 合同义务的终止协议书解除后,原本双方根据合同所应承担的各项义务将会终止。
双方不再有进一步的交付、支付、提供服务或其他合同约定的义务。
2. 还原原则根据还原原则,双方在解除协议书之前已经履行的义务以及相关的权益,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还原。
例如,已经支付的款项应当退还,已经交付的商品应当返还。
3. 违约责任若协议书解除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构成违约,往往会涉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违约方可能需要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并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二、解除协议书的违约责任协议书解除是在约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解除协议书的过程中一方违反了协议的内容,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 违约责任的形式违约责任可以采取经济赔偿、违约金、违约金加倍或其他特定方式进行弥补。
具体的违约责任形式应当根据协议书中的约定进行裁定。
2. 违约责任的承担主体通常情况下,违约责任由违约方承担,即违反协议约定的一方将负起违约责任。
然而,有些情况下,双方可能约定由非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违约时已经交付的商品或技术问题。
3. 违约责任的认定违约责任的认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协议约定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解除协议书的一方应当及时采取行动,通知对方进行解除协议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三、解除协议书的注意事项在解除协议书时,双方需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纠纷或法律风险。
1. 写明解除协议的原因在解除协议书中,双方应当明确写明解除协议的原因,以便在后续的纠纷处理中能够提供证据支持和参考。
2. 确定解除协议的有效时间双方应当在解除协议书中明确约定解除协议的生效时间和起作用的时间,以确保双方在解除协议之后的权益和义务得到有效保障。
3. 注意解除协议后的处理方式解除协议书后,双方应当协商一致,确定如何处理已经履行的义务和权益。
解读合同法对合同解除的规定
解读合同法对合同解除的规定合同法是我国民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同解除的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进行解读。
一、解除的定义和条件合同解除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形,终止合同效力的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需满足以下条件:1. 当事人协商一致:当事人之间主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解除合同。
这种方式被称为协商解除,是解除合同的一种常见方式。
2. 发生违约: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违反合同约定,使得履行合同对方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者致使合同目的丧失,另一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这种方式被称为违约解除,是合同解除的重要情形之一。
3. 合同约定:合同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方式。
一旦符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合同即可解除。
二、合同解除的方式1. 协商解除: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合同解除。
协商解除通常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解除协议书等文件,以确保解除合同的有效性。
2. 司法解除: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合同。
法院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和事实情况,依法判决是否解除合同。
3. 自动解除:有些合同在特定情况下会自动解除。
比如,到期合同在到期之后自动解除;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不需要任何行为即可解除。
三、解除后的后果解除合同后,各方应当依法履行解除合同的后续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后,当事人应当退还已经收到的对方给付的财产;对于因解除合同而导致的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合同解除后,解除合同不产生效力,当事人回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不再对合同内容承担义务。
解除合同的效果类似于合同不存在。
四、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解除合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证据:当事人解除合同时,为了确保合同解除的事实和过程可以得到证明,可采取书面形式,签署协议书或以其他电子形式保存相关证据。
2. 考虑损失:解除合同可能会引发损失,当事人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在解除合同时合理分担损失。
公司法务部对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经济活动的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合法性;2. 维护公司利益,保障公司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3. 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签订和履行的效率;4. 强化风险控制,降低合同纠纷发生率。
第二章合同管理职责第四条法务部是公司合同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以下职责:1. 制定和完善公司合同管理制度,指导各部门实施;2. 负责合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3. 参与合同谈判,提供法律意见,保障公司权益;4. 审批合同,确保合同符合公司利益;5. 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协调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6. 处理合同纠纷,维护公司合法权益;7. 建立合同档案,加强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8. 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培训和交流活动。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及下属企业应积极配合法务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遵守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合法、合规;2. 在合同签订前,向法务部提交合同草案,进行审查;3. 积极配合法务部开展合同谈判和审批工作;4. 及时反馈合同履行情况,配合法务部处理合同纠纷;5. 按要求归档合同资料,做好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
第三章合同签订与审批第六条合同签订前,相关部门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合同符合公司利益。
第七条合同谈判由法务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必要时可邀请外部律师参与。
第八条合同审批流程如下:1. 部门负责人提交合同草案;2. 法务部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3. 经修改后,合同草案提交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审批;4. 审批通过后,合同生效。
第四章合同履行与监督第九条合同签订后,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第十条法务部负责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解除的法律责任承担
解除的法律责任承担法律关系的解除是在特定条件下终止合同、协议或其他法律关系的过程。
在解除法律责任的过程中,各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本文将探讨解除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各方在解除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解除法律责任的原因法律责任的解除是基于特定原因产生的。
常见的解除原因包括违约、不可抗力、变更情况等。
违约是最常见的解除原因之一。
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可抗力也是解除法律责任的一种情形。
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时,受影响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此外,当合同中的某些重要条款发生变更时,也可引发解除法律责任的情况。
二、解除法律责任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和合同约定,解除法律责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书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通知应明确解除的原因和日期,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律还允许口头通知解除合同,但为了证明解除的有效性,最好还是采用书面形式。
此外,法律还可规定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法院诉讼的方式解除合同,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三、解除法律责任的后果解除法律责任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
对于违约方而言,解除合同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对方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等。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法律还规定违约方需要支付滞纳金或者其他违约金。
对于非违约方而言,他们有权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并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主张各种权益。
此外,解除合同还可能导致其他连带责任的产生,例如先前合同中规定的保密义务等。
四、解除法律责任的分析在解除法律责任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解除合同的原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需要注意解除的方式和手续,以确保解除的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对解除后的后果进行评估,确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损失。
在解除过程中,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的运用至关重要,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公司法务人员的岗位职责
公司法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公司法务人员常见岗位职责:一、处理法律事务公司法务人员是公司内法律事务的主要负责人,他们负责处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所有法律事务。
他们需要了解公司及相关国家的法规,以确保公司在法律框架内运作。
他们可能需要处理合同的起草和审核,解决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纠纷,处理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法律问题等。
二、合规监督与控制公司法务人员需要监督和控制公司的合规工作,确保公司在业务操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他们需要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内部合规政策,对公司内部部门进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公司规定并遵守之。
他们需要监测公司运作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案,以降低公司法律风险。
三、法律咨询与法律意见公司法务人员需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协助公司管理层制定商业决策。
他们需要通过研究和分析法律案例和先例,为公司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和建议。
他们需要解答公司员工对法律问题的咨询,并提供合法的解决方案。
四、诉讼代理与纠纷解决公司法务人员可能需要代表公司处理诉讼或争议纠纷问题。
他们需要研究与案件相关的法律和事实,并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以保护公司利益。
他们可能需要与公司的外部律师合作,并与法庭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达成有利于公司的解决方案。
五、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法务人员负责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和版权等。
他们需要监督和管理公司的知识产权组合,确保公司合法拥有并控制相应的知识产权。
他们可能需要与专利和商标局进行沟通,并处理侵权和盗版问题。
六、行业监管和合规报告公司法务人员需要监督并确保公司遵守行业监管要求。
他们需要研究和了解行业的最新法规和政策,并确保公司在运营中符合要求。
他们需要准备和提交合规报告,回答监管机构的问题,并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
七、合同管理和谈判公司法务人员负责处理公司的合同事务。
他们需要审核和起草公司的合同,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要求,并保护公司的利益。
他们可能需要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合同谈判,达成有利于公司的商业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7
7
LAW AND COMMERCE 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及其公司法务处理
■ 宓甜甜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8)07-207-01
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合同解除理论及实践中的若干争议,说明了法律实践工作中有效完成合同解除应注意之若干问题。
关键词 合同解除 通知 证据 违约责任范围
合同解除是法律实践中常见的违约救济方法之一,但在实践工作中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却往往感到运用这一权利困难重重。
这主要源于合同解除立法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合同解除理论本身仍然存在着若干争议。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学习与工作的经验,在此总结了若干合同法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对商业合同起草者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合同解除的条件及种类
“合同解除为根据一方或双方的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终了的制度①。
”我国合同法在总则第六章第九十三②、第九十四条③分别规定了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形。
实践中,协议解除表现为双方以签订新的口头或书面协议解除原合同,一般不会产生法律纠纷。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当解除条件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终止合同。
法定解除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的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在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终止合同。
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的条件一般为合同一方出现了严重违约的情形,由非违约方享有终止合同,从而达到解除自身所负之合同义务,并寻求违约赔偿的目的。
因此,在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的情形,当一方欲行使解除权终了合同之时,往往伴随着法律纠纷。
二、合同约定解除及法定解除中常见法律问题 (一)通知不充分
合同解除需遵循一定的程序。
由于合同的解除意味着非违约方“合同义务的解放”,和“交易自由的回复”④,有效的行使合同解除的程序,有利于非违约方控制损失,并在之后的违约赔偿诉讼中处于有利地位。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根据约定解除权或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合同解除的关键步骤乃解除意思表示的通知。
实践中常见的是合同解除的相对人否认曾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或对合同解除的时间有异议。
尤其在合同迟延履行的情况下,欲解除合同的一方首先应当进行催告,经过合理期限⑤后对方仍未履行合同义务,才取得法定的合同解除权。
因此,有效的通知不仅意味着合同解除的有效实现还意味着是否真正享有了合同解除权。
确保通知能够有效完成的最佳途径是合同中加入详尽的通知条款,尤其是对通信地址和收件人的约定。
这在很多大型的外资企业或有大量的涉外业务的企业中已经相当普及,但在众多中国企业中却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试举一例:本合同要求或许可的,由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任何通知或其他信息,均须为书面形式,以____(插入“通讯方式”),送至的另一方在本合同第___条指定的地址及收件人。
任何根据本合同发出的通知或其他信息,如果亲手送交,则在送交时被视作已经送达,如果用其他方式发送,则在发送或传送时起___(插入“时间”)后被视作已经送达。
此外,当合同解除涉及的利益重大时,笔者在此建议选择EMS 作为通讯方式,确保留下足够的证据。
当采用亲自送达时,应要求合同中约定的受送达人(收件人)进行签收。
合同解除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向相对方直接进行,不宜以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的方式表明解除合同的意思。
后者是否构成有效的合同解除通知尚存在理论上的争议,容易导致解除法律行为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
合同解除的通知发出后,除非解除方决定继续接受相对方的履行,应当在公司内部进行有效的协调,不能出现一方面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却接受对方进一步履行的矛盾状况,否则可能意味着解除权的丧失⑤。
(二)证据不足
除了通知的有效性,合同解除方还需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充分的支持自己享有解除权的证据。
是否享有解除权,关系到对合同相对方违约责任的追究。
如:买卖合同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卖合同的买受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48条,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解除合同。
当买卖双方无法就实际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问题达成一致时,买方可能被要求证明其解除合同的正当性。
此外,合同有效解除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将由出卖人承担,反之,则仍可能由买受人承担。
当合同标的物灭失的情况发生时,买方更需要证明标的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并已有效的送达解除合同的通知。
买方可能保留的证据包括双方的来往信函,通话记录,权威检验部门的检验结果等等。
在催告才享有解除权的场合,这些证据首先包括了催告通知已有效发出的证据。
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同应注意保留相关的一切证据材料。
(三)违约责任的范围有争议
合同解除后,非违约方可能就其所承受的损失请求违约方承担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97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本条是对合同解除效果的规定。
关于合同解除的效果在理论上有直接效果说,间接效果说及折衷说。
直接效果说认为合同解除溯及于合同成立时消灭合同的效力,间接效果说认为合同解除并非消灭债的关系,而是对尚未履行的发生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已履行的发生返还请求权。
折衷说认为,合同解除只向未来发生终止合同的效力,已经履行的根据合同规定产生返还请求权和赔偿请求权。
我国合同法第97条的规定是采纳的是何种学说,在我国理论界亦存在直接效果说还是折衷说的争议。
二者的差异在于合同解除有无溯及于合同成立时消灭合同的效力,从而关系到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在合同解除后是否仍然有效。
同时,合同解除后,理论上对非违约方请求违约损害赔偿损失的范围是以信赖利益还是以履行利益为准亦无定论。
因此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能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
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方法仍在于完善合同本身,以约定违约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或计算方法取代直接的违约金条款的约定,并约定有关违约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条款具有独立于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不因合同解除而失效力。
从而保证在合同解除后,能按照明确的合同依据追究违约方的赔偿责任。
合同解除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复杂情况,解除权的行使也自然成为一门精细的艺术。
只有做到细心周到,才能有效的运用解除权保护自己的合同权利。
注释:
①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3:447.
②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解除合同。
(协议解除)当事人可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
(约定解除)
③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定解除)
④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3: 451. ⑤合同法上没有规定该合理期限,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部分合同的相应“合理期限”做了规定,如技术合同是30天,商品房买卖合同三个月等,实践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根据合同性质、交易目的和交易习惯来确定这个合理期限。
⑤现行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据笔者所接触到的案件看,有认为是解除合同后,以实际行为重新缔结了合同;也有认为是对解除权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