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
关于酒后驾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关于酒后驾驶调研报告
一、人们对酒后驾车及其危害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盲区。
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酒后驾车者的心理是“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类驾车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总想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造成险象环生。27%的人认为酒后驾车者的“安全意识不强”。另外,很多受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酒后驾车,于是便侥幸酒后驾驶,造成惨剧。
1、酒后驾车对人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这一点大多数人认识不足,不是对后果认识不足,而是不知道为什么酒后驾车容易出事。
首先,酒后驾车视觉能力变差: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酒后的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
其次,酒后驾车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再次,酒后驾车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
最后,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2、很多受调查者对国家在关于酒后驾车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模糊,对什么标准算是酒后驾车不清楚,而在酒后该采取哪些比较安全的措施,大多数人不懂常识。
关于酒后驾驶调研报告
关于酒后驾驶调研报告
标题:酒后驾驶调研报告
摘要:
酒后驾驶是一种危险行为,不仅对驾驶者本人安全构成威胁,也对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潜在风险。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酒后驾驶的现状、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问题的建议。
一、引言
介绍酒后驾驶的定义和背景。解释为什么酒后驾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并阐明调研的目标和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1. 酒后驾驶的普遍性: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酒后驾驶的普及程度。
2. 酒后驾驶的危害:总结酒后驾驶对驾驶者、乘客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潜在危害。包括事故发生率的比较,事故伤亡情况的统计等。
3. 酒后驾驶的原因:分析酒后驾驶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酒量、个人态度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4. 社会对酒后驾驶的认知:调查社会公众对酒后驾驶的认知水平和态度,了解他们对于相关法律的看法。
三、解决方案与建议
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通过提高处罚力度和改进检测技术等措施,增加对酒后驾驶行为的威慑力。
2. 提供更多的替代交通选择:推广出租车、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共享单车等替代交通方式,减少酒后驾驶的动机。
3. 教育和宣传工作:通过教育活动和宣传广告,提高公众对酒后驾驶危害的认识,培养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
4. 酒店、酒吧及其他娱乐场所的责任:加强对酒店、酒吧等场所对顾客的酒后驾驶行为的监管和管理。
四、结论
总结酒后驾驶调研报告的主要发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注:该报告仅为模板,实际调研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
法院醉驾调研报告怎么写
法院醉驾调研报告怎么写
醉驾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酒后驾驶问题严重,不仅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解决醉驾问题,法院决定进行一次醉驾调研,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提高醉驾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当前醉驾的情况、原因及应对之策,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推动醉驾问题的解决。
三、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1000名驾驶员,调查他们对酒驾行
为的态度、自身的驾驶习惯以及对处罚措施的看法。
2. 网络调查:在相关社交平台上发布了醉驾问题的问卷,收集了大约3000份有效答卷。
3. 实地调研:与交警部门合作,对某市某区的醉驾违法行为进行了抽查,收集了30起案例,对当事人进行了访谈。
四、调研结果
1. 驾驶员的态度:
根据问卷调查,80%的被调查驾驶员对酒驾纷纷表示强烈反对,认为酒后驾驶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但也有20%的人对酒驾问题持相对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驾
驶技术好,就不存在问题。
2. 驾驶习惯: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仍有一部分驾驶员在饮酒后驾车,其中有着长期饮驾行为的驾驶员占比较高。还有部分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的情况,加重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3. 处罚措施看法:
大部分驾驶员认为对醉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是必要的,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但也有人认为目前的处罚措施并未形成有效威慑,直接经济处罚对于一部分经济条件不富裕的人来说可操作性较小。
五、调研结论
1. 醉驾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倡导不喝酒驾车的健康文明行为。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酒后驾驶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以期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酒后驾驶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各地的酒后驾驶情况,涉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驾驶人群,以及各类饮酒原因和场合。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通过网络和实地发放两种方式进行,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0份。实地观察主要针对酒后驾驶多发路段和场所,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
酒后驾驶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酒后驾驶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其中男性驾驶人酒后驾驶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轻人群体中酒后驾驶比例较高。同时,节假日、朋友聚会等场合是酒后驾驶的高发时期。酒后驾驶原因:调查发现,酒后驾驶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酒者法律意识淡薄、朋友劝酒、自我感觉良好等。同时,也有部分驾驶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成为事故的受害者。酒后驾驶影响:酒后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危害极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酒后驾驶也会对驾驶人自身和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如面临法律制裁、心理负担等。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酒后驾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原因主要包括法律意识淡薄、劝酒文化和侥幸心理等。酒后驾驶不仅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还对驾驶人自身和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建议:为减少酒后驾驶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行为;三是推广代驾服务等新型交通服务模式,鼓励市民选择安全出行方式;四是加强公共场所禁酒宣传,减少饮酒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从源头上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
全国醉驾案件调研报告
全国醉驾案件调研报告
全国醉驾案件调研报告
一、引言
酒驾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仅会危害酒驾者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容易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伤害。为了解全国范围内醉驾案件的情况,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全国各个地区的酒驾案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酒驾的情况以及对酒驾的态度等。
三、调研结果
1. 受访者基本信息
调研共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的居民,男性占比较大,达到62%,女性占比为38%。受访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至45岁,占比为65%。
2. 酒驾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对象中有12%的人曾有过酒驾经历,其
中男性占比为78%,女性占比为22%。调查还发现,10%的受访者认为酒驾能提高驾驶技术,12%的受访者表示只有在喝醉
的情况下才会酒驾。此外,调研还发现,酒驾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可能与城市生活节奏快、夜生活丰富有关。
3. 对酒驾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酒驾持有严厉的态度。有94%的人认为酒驾是违法行为,危害性巨大。此外,95%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酒驾行为进行处罚,90%的受访者认为酒后应该使用代驾服务。
四、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酒驾案件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大城市更加普遍。这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夜生活文化有关,需要加大对城市酒驾的打击力度。
其次,男性更容易涉及酒驾,这可能与男性驾驶者的数量多,以及部分男性对酒驾的认知不足有关。针对男性群体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醉驾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醉驾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现阶段针对醉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多项有意义的成果,并在政策和法规制定、预防和处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对醉驾研究现状的调查报告内容: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酒后驾驶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显著的威胁。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当前对醉驾的研究成果,评估预防和打击措施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醉驾问题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该调查报告采取了文献综述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的方式,结合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酒驾法规和政策的观察和比较,进行醉驾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
3. 醉驾的定义和范围:
醉驾一般指驾驶员血液或呼气中酒精浓度超过当地法定限制的行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酒驾的法律规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采用的标准是酒精浓度为每百毫升血液或每升呼气中的酒精含量。
4. 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
- 酒驾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和社会成本被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显示,酒驾行为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预防和打击酒驾的措施多种多样。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宣传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技术手段的应用、酒驾检测和治理等方面。
5. 政策和法规分析:
通过对各国或地区的酒驾法规和政策的观察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 酒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预防和打击酒驾至关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酒驾制定了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处罚措施,以便对酒驾行为进行惩罚和威慑。
酒驾调研报告
酒驾调研报告
《酒驾调研报告》
近年来,酒驾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酒驾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酒驾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酒驾在许多地区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在喝酒后驾车,而且很多人对于酒驾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调研还显示,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在逐年增加,其中许多事故都导致了严重的人身伤亡。
另外,调研还发现,一些人在喝酒后依然选择驾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控制能力足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打车费用过高,因此选择了酒后驾车。
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酒驾问题,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酒驾危害的认识。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加严厉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从而有效地遏制酒驾的发生。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酒后代驾和专车等服务的推广,以降低人们酒后驾车的诱惑和可能性。
总的来看,酒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努力来减少酒驾带来的危害。
酒后驾车排查报告范文
酒后驾车排查报告范文
近期,针对本地区的酒后驾车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排查,以了解驾驶员在饮酒后的安全行为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调查显示,在驾驶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喝了酒后依然选择驾驶机动车辆回家。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交通规定,也给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强烈呼吁驾驶员们树立起正确认识,深刻认识到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切实做到酒后不开车,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其次,我们发现,在这些酒后驾车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较高。年轻人通常缺乏对危险状况的认识和对后果的充分预见能力。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年轻群体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建立更加有效的执法措施,严惩酒后驾驶行为,对违法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用法律的手段来教育和警醒他们。
此外,酒后驾车也与酒驾装备相关。我们注意到,一些驾驶员未佩戴安全带或未系好安全带就开车,这可能是由于酒驾行为本身带来的鲁莽和大意。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带的宣传力度,让驾驶员掌握正确的佩戴和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最后,我们发现排查中一些酒后驾车行为是由于酒驾后引发事故、肇事逃逸等恶性事件而曝光的。这种情况下,应当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加大对酒驾事件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交通安全
管理和法律执行力度,全面提高交通秩序,严格执法,给酒后驾车行为以应有的惩罚,强化人们对这种违法行为的警醒,从而减少酒后驾车事件的发生。
总之,通过这次酒后驾车排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酒后驾车行为的危害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减少酒后驾车的发生,保障驾驶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应从多角度进行工作。除了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法之外,我们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共识,形成全民抵制酒驾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摘要:
近年来,酒后驾车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的方式,以科学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从酒后驾车的发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酒后驾车的防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
酒后驾车作为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也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一种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认识酒后驾车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酒驾人群特点、酒后驾车的危害、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防范措施等。
二、酒后驾车的危害
1.对驾驶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过量饮酒后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酒精还会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和功能造成长期损害。
2.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
酒后驾车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驾驶人饮酒后的不稳定行为和反应能力不足,会导致车辆操作失误、超速、违规变道等行为频发,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
酒后驾车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不仅会给家庭带来痛苦,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安全风险。
三、酒后驾车的发生原因
1.对酒驾人群特点的分析
通过对酒驾人群特点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酒后驾车问题主要集中在男性、年轻人和职业司机等群体中。这些人群往往对酒精的认识程度不够,对酒后驾车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
关于酒驾的调查报告
关于酒驾的调查报告
关于酒驾的调查报告
1. 引言
酒驾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酒驾不仅对驾驶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伤害和财产损失。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研究酒驾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2. 背景
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严厉的法律和政策来打击酒驾。然而,酒驾依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受伤,甚至死亡。在我国,酒驾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影响因素
3.1 酒精浓度
酒驾的关键问题在于驾驶者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酒精会影响驾驶者的视觉、听觉、反应能力以及判断力,从而导致驾驶技能下降并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根据相关研究,驾驶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法定限制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3.2 驾驶经验
驾驶经验也是影响酒驾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经验丰富的驾驶者,新手驾驶者在酒精的影响下更容易失去对道路情况的判断能力和协调能力。因此,缺乏驾驶经验的驾驶者更容易陷入酒驾的危险。
3.3 见义勇为文化
观念文化也会对酒驾行为产生影响。一些地区的见义勇为文化认为帮助酒驾者打车回家是一种仁慈的行为,从而间接鼓励了酒驾行为的发生。这种文化观念的存在使得酒驾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4. 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酒驾问题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4.1 加强法律法规
加强对酒驾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驾驶者对醉酒驾驶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对于违法驾驶者,应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打击效果。
关于酒驾的调查报告
关于酒驾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关于酒驾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酒驾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
⒈调查问卷:设计了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包括司机、交警、市民等,通过收集问卷数据来了解酒驾行为的普遍程度和态度。
⒉采访: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深入采访,获取关于
酒驾的专业观点和建议。
⒊数据分析:对调查问卷和采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
关结论。
三、酒驾现状分析
⒈酒驾定义:酒驾是指酒精浓度超过法定限量的驾驶行为。
⒉酒驾危害:酒驾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并对人身安全和财
产造成威胁。
⒊酒驾普遍程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患有酒驾行为的司机比
例较高,且该比例在特定时间段内明显增加。
四、酒驾影响分析
⒈交通事故增加:酒驾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及
人身安全。
⒉社会成本加重:酒驾造成的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负担。
⒊公众安全感下降:公众对酒驾的普遍担忧导致了对道路交通
安全的不信任感,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五、解决方案提出
⒈加强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对酒驾的
打击力度。
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反对酒驾的观念,提
高公众对酒驾的警惕性。
⒊强化执法力度:加强交警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酒驾
查处机制。
⒋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防止酒驾行为中来,并提供相应的举报渠道。
六、附件
本文档附带调查问卷、采访记录和统计分析数据。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酒精浓度:血液中所含酒精的含量,法律规定超过一定浓度为酒驾。
⒉法定限量:根据法律规定,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则违法。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事实与法律调查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因而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现象,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调查报告范文篇一: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关注酒后驾驶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对酒后驾驶提出防范措施。调查时间:xx年10月18日—xx年11月18日调查地点:律师事务所、交警队等。
调查对象:法律工作者、干警等。
调查方式:本调查报告采取网上收集资料、电话、面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xx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马鞍山某律师事务所和某交警队进行了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酒后驾驶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酒后驾车的原因,在交警部门的帮助下,我在网上从个人角度和社会监管角度分别做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酒后驾车的主要原因从驾驶人个人角度来看,依次是朋友的怂恿,占44.65%;侥幸心理,占24.73%;以为自己酒量大和技术高,占30.62%。从社会监管角度看,依次是:现有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大、占29.87%;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占27.00%。从客观因素来看,依次是担心车辆停放在外不安全、占24.65%;担心次日早上需要用车、占19.53%。此次调查共有194名网友提交了调查意见,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34人,占94.69%;中青年网友居多,31到40岁的占44.51%;学历层次丰富,大专以上学历占到70.79%,高中及以下的占29.21%。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引言:
酒后驾车是一项危险的行为,不仅会给酒驾者本人带来巨大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酒后驾车的情况,分析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酒后驾车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职业和地域的人群,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900份。问
卷内容涉及酒后驾车的频率、危害认知、预防措施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1. 酒后驾车的频率:
根据调研结果,有40%的受访者承认有过酒后驾车的经历,
其中大多数为男性(70%),尤其是年龄在25-40岁的人群占
比最高。这说明酒后驾车在一部分人群中仍然普遍存在,并且男性更容易陷入酒后驾车的风险。
2. 酒后驾车的危害认知:
调研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都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存在误解,认为适量饮酒后便不会对驾驶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认知错误需加以纠正。
3. 酒后驾车的预防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酒后驾车的认识,提高自觉性;此外,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执法力度也被受访者广泛支持。另外,有一部分受访者建议设置酒精检测仪在酒吧、餐厅等公共场所,以便驾驶者在饮酒后了解自身酒精含量。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渠道,向公众传达酒后驾车的危害性和法规政策。特别是针对年轻人群,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酒驾观念。
2. 增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罚违法行为。加强警察执法力量,提高检测酒驾的效率,对违法行为进行零容忍,从而有效遏制酒后驾车的发生。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酒后驾车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
一、人们对酒后驾车及其危害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盲区。
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酒后驾车者的心理是“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类驾车
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总想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造成险象环生。27%的人认为酒后驾车者的“安全意识不强”。另外,很多受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
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酒后驾车,于是便侥幸酒后驾驶,造成惨剧。
1、酒后驾车对人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这一点大多数人认识不足,不是对后果认识
不足,而是不知道为什么酒后驾车容易出事。
首先,酒后驾车视觉能力变差: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酒后的视觉
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
其次,酒后驾车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再次,酒后驾车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
最后,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
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2、很多受调查者对国家在关于酒后驾车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模糊,对什么标准算是酒后
酒后驾驶检查汇报材料
酒后驾驶检查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关于酒后驾驶检查的汇报材料,请您审阅:
一、酒后驾驶情况调查: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期针对酒后驾驶的检查情况如下:
1.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XX起醉酒驾驶案件,其中XX人因此丧失了生命。
2. 我们单位在XX时间段开展了对员工酒后驾驶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XX名员工曾试图酒后驾驶。
二、酒后驾驶检查措施:
为了严肃酒后驾驶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组织开展员工培训:通过组织专业人士开展酒驾危害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员工酒后驾驶的认识和意识。
2. 加强内部监管:建立了酒后驾驶举报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员工能够积极举报酒后驾驶的情况。
3. 强化巡查力度:加大对员工酒驾行为的检查力度,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被监督和约束,防止酒后驾驶的发生。
三、酒后驾驶处理措施:
针对发现的酒后驾驶行为,我们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
1. 立即暂停员工驾驶资格:若发现有员工实施酒后驾驶,我们将立即暂停其驾驶资格,并启动相应的内部调查程序。
2. 进行处罚和教育:对于涉事员工,我们将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在惩戒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酒后驾驶宣传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酒后驾驶意识,我们将开展以下宣传活动:
1. 制作酒后驾驶宣传海报:设计制作宣传海报,并在单位内醒目位置进行展示,以便提醒员工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2. 发放酒驾防护小册子:制作小册子,向员工介绍酒后驾驶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酒后驾驶的措施。
3. 召开酒后驾驶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会,分享酒后驾驶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一步增强员工对酒后驾驶的警觉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精选3篇)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精选3篇)
酒后驾驶篇1
近年来,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而引发的每年多达数万起,酒后驾驶造成的死亡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就此,笔者对酒后驾驶及醉酒代驾问题进行了调查。
首先,笔者查阅了相关书籍,得到如下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酒后驾驶在法律上可分为酒后或醉酒驾车两种违法行为,两者的界定: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后驾驶。
三、酒的危害: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进入人体,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以产生麻醉作用。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50mg/100ml 时,表现为精神愉快、有飘飘然感、容易冲动;酒精浓度达到150mg/100ml时,将出现激动、动作失调、手脚失控等行为表现;酒后驾车还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发生误差,反应时间增多2至3倍,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就极易引发。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几率高达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
分校名称乌伊岭电大
年级名称法学专科班
专业名称法律事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石磊
指导教师张春真
2013年 10 月 10 日
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关注酒后驾驶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对酒后驾驶提出防范措施。
调查时间:2015年3月12日—2015年5月12日
调查地点:律师事务所、交警队等。
调查对象:法律工作者、交警队干警等。
调查方式:本调查报告采取网上收集资料、电话、面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为了完成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2015年3月12日至2015年5月12日在某律师事务所和某交警队进行了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酒后驾驶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酒后驾车的原因,在交警部门的帮助下,我在网上从个人角度和社会监管角度分别做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显示酒后驾车的主要原因从驾驶人个人角度来看,依次是朋友的怂恿占44.65%;侥幸心理占24.73%;以为自己酒量大和技术高占30.62%。从社会监管角度看,依次是:现有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大占29.87%;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占27.00%。从客观因素来看,依次是担心车辆停
在外不安全占24.65%;担心次日早上需要用车占19.53%。此次调查共有194名网友提交了调查意见,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34人占94.69%;中青年网友居多,31到40岁的占44.51%;学历层次丰富,大专以上学历占到70.79%,高中及以下的占29.21%。
根据来自网上的调查显示,有93.45%的被调查者同意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被问及是否有过酒后驾驶行为时,仅有24.68%的被调查者从未有过酒后驾驶行为。在被问及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何种心理时,有38.64%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过高的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46.75%的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另外,有的14.61%被调查者认为酒后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这里我们来区分两个概念: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其实,酒量的好坏和血液酒精浓度没有必然关系,有的人虽然自己觉得很清醒,根本没醉,但血液酒精浓度却已经达到0.8mg/ml以上了。一般来讲,如果喝得极少,血液酒精浓度不到0.2mg/ml,但啤酒喝三瓶左右,红酒喝半瓶左右,或者白酒喝3两左右,人的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能已经超过0.8mg/ml了。
二、酒后驾驶的危害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进行了“远离酒后驾驶”的活动,在实验室证明了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未饮酒前,他们的刹车反应时间分别为0.75秒、0.56秒和0.56 秒。在饮一听350毫升啤酒30分钟后,
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样的机器测试结果显示,三人的反应时间分别提高到1.22秒、1.38秒和1.05秒。实验证明交通事故的危险度随着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酒精对驾驶的影响包括:
1.视觉能力变差。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视觉角度为180度,酒后的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此外,亦可能抓不准目标,看不清楚车道线,对光的适应也变差了。
2.运动反射神经迟钝:驾驶人以为脚提起来要踩煞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车速如果是60公里,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公尺,若是时速100公里,一秒驶距离则为27.78公尺,这种相差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根据研究指出:呼气酒精浓度达0.25mg/L 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5%(50mg/dL)以上,将产生复杂技巧的障碍、驾驶能力变坏,肇事率比未饮酒时高二倍。而在呼气酒精浓度达0.55mg/L以上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11%即110mg/dL以上时,其平衡感与判断力障碍度升高,肇事率比未饮酒时高十倍;其实身体中酒精浓度在这样的标准以上,大多数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头晕、心跳急促、呕吐等。
3.触觉能力降低。由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酒后人的手、脚触觉反应较平时降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容易失控,驾驶人脚提起来要踩刹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而一辆车时速60公里,一秒钟跑出16.67米;若时速100公里,一秒则为27.78米,这种相差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4.判断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操作错误增加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实验证明,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的驾驶人,越不能正确思考和判断车宽与路宽的关系,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酒后驾驶的防治对策
我国对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