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信号、 系统及系统响应

合集下载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 大二下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 大二下

电气学科大类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姓名学号专业班号同组者1 学号专业班号同组者2 学号专业班号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评阅人综合实验和实验报告要求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是集多门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其它延伸课程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来体现,因此,实验目的不是简单的课程理论验证和练习,而是综合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创新。

应采用尽可能好的设计,使所设计的电路和系统达到要实现的功能,步骤和方案自行拟定,实现对设计思路的实验验证。

完成多个实验项目的,应将实验内容整理综合后写成一份总报告,以利于锻炼整理归纳和总结能力,在总报告中以第二级标题形式依次写下所完成的实验项目、内容及实验设计过程。

实验报告按“题目、目录、正文(分所完成的各实验项目)、结论、心得与自我评价、参考文献”6个部分撰写;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任务和目标、总体方案设计(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特点,选择依据和确定)、方案实现和具体设计(过程)、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结果分析与讨论。

(格式方面请注意:每个图应该有图号和图名,位于图的下方,同一图号的分图应在同一页,不要跨页;每个表应该有表号和表名,位于表的上方,表号表名与表(数据)也应在同一页,不要跨页;建议各部分题目采用四号黑体、设计报告内容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注:报告中涉及实验指导书或教材内容,只需注明引用位置,不必在报告中再加以阐述。

不得不加引用标记地抄袭任何资料。

每一基本实验部分按计划学时100分成绩计算(100%),需要完成60分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设计部分和创新研究内容另外计分(分别为10%、20%和10%)。

再按照学时比例与本课程其它部分实验综合成为总实验成绩。

每一部分实验均为:基本实验:0~60分,考核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道德规范;实验报告:0~10分,考核思考和总结表述能力;完成设计性实验:0~20分,评价设计能力;完成创新性实验:0~10分,鼓励创新。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理想采样的性质,了解信号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3、熟悉线性卷积的计算编程方法:利用卷积的方法,观察、分析系统响应的时域特性。

4、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散信号、系统及其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 实验原理1.理想采样序列:对信号x a (t)=A e −αt sin(Ω0t )u(t)进行理想采样,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采样信号序列x a (t)=A e −αt sin(Ω0nT ),0≤n ≤50,其中A 为幅度因子,α是衰减因子,Ω0是频率,T 是采样周期。

2.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x a (t)进行理想采样可以表示为该信号与一个周期冲激脉冲的乘积,即x ̂a (t)= x a (t)M(t),其中x ̂a (t)是连续信号x a (t)的理想采样;M(t)是周期冲激M(t)=∑δ+∞−∞(t-nT)=1T ∑e jm Ωs t +∞−∞,其中T 为采样周期,Ωs =2π/T 是采样角频率。

信号理想采样的傅里叶变换为X ̂a (j Ω)=1T ∑X a +∞−∞[j(Ω−k Ωs )],由此式可知:信号理想采样后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其延拓周期为Ωs =2π/T 。

根据时域采样定理,如果原信号是带限信号,且采样频率高于原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则采样以后不会发生频率混叠现象。

三、简明步骤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x a (n),使A=444.128,α=50√2π,Ω0=50√2π。

(1) 首先选用采样频率为1000HZ ,T=1/1000,观察所得理想采样信号的幅频特性,在折叠频率以内和给定的理想幅频特性无明显差异,并做记录;(2) 改变采样频率为300HZ ,T=1/300,观察所得到的频谱特性曲线的变化,并做记录;(3) 进一步减小采样频率为200HZ ,T=1/200,观察频谱混淆现象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录这时候的幅频特性曲线。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1、实验目的认真复习采样理论、离散信号与系统、线性卷积、序列的z 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掌握离散时间序列的产生与基本运算,理解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与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离散信号的绘图方法;熟悉序列的z 变换及性质,理解理想采样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

2、实验内容a. 产生长度为500 的在[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序列,产生长度为500 的均值为0 单位方差的高斯分布序列。

b. 线性时不变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h(n)=(0.9)nu(n),当系统输入为x(n)=R10(n)时,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并绘制波形图。

c. 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为:y(n)-y(n-1)+0.9y(n-2)=x(n),其中x(n)为激励,y(n)为响应。

计算并绘制n=20,30,40,50,60,70,80,90,100 时的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计算并绘制n=20,30,40,50,60,70,80,90,100 时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n);由h(n)表征的这个系统是稳定系统吗?d. 序列x(n)=(0.8)nu(n),求DTFT[x(n)],并画出它幅度、相位,实部、虚部的波形图。

观察它是否具有周期性?e.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差分方程为y(n)=0.7y(n-1)+x(n),求系统的频率响应H(ejω),如果系统输入为x(n)=cos(0.05πn)u(n),求系统的稳态响应并绘图。

f. 设连续时间信号x(t)=e-1000|t|,计算并绘制它的傅立叶变换;如果用采样频率为每秒5000 样本对x(t)进行采样得到x1(n),计算并绘制X1(ejω),用x1(n)重建连续信号x(t),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如果用采样频率为每秒1000 样本对x(t)进行采样得到x2(n),计算并绘制X2(ejω),用x2(n)重建连续信号x(t),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

g. 设X1(z)=z+2+3z-1,X2(z)=2z2+4z+3+5z-1,用卷积方法计算X1(z)X2(z)。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99939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99939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1. 实验目的① 熟悉连续信号经过理想抽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抽样定理的理解。

②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③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④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验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连续信号、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2. 实验原理与方法(1)对一个连续信号x a (t)进行理想抽样的过程可用(1.1)式表示。

)(ˆt x a = )(t x a δT (t) ,其中)(ˆt xa 为x a (t)的理想抽样,δT (t)为周期冲激脉冲,即∑∞-∞=-=n T nT t t )()(δδ)(ˆt x a 的傅里叶变换)(ˆΩj X a 为)(ˆΩj X a= ∑∞-∞=Ω-Ωk s a k j X T )]([1 下面导出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计算)(ˆΩj X a 的公式。

)(ˆΩj X a = ⎰∞∞-Ω-dt et x tj a )(ˆ = dt e nT t nT x t j n a Ω-∞∞-∞-∞=⎰∑⎥⎦⎤⎢⎣⎡-)()(δ=∑⎰∞-∞=∞∞-Ω-⎥⎦⎤⎢⎣⎡-n nTj adt nT t enT x)()(δ = ∑∞-∞=Ω-n nTj a enT x )( 式中的x a (nT)就是采样后得到的序列x(n),即x(n) = x a (nT) x(n)的序列傅里叶变换为X(e j ω) =∑∞-∞=-n nj en x ω)(为了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X(e j ω)在[0,2π]上进行M 点采样来观察分析。

对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x(n),有∑-=-=1)()(N n n j j k ke n x eX ωω其中k Mk πω2=, k = 0,1, …, M-1,通常M 应取得大一些,以便观察谱的细节变化。

取模|)(k j e X ω|可绘出幅频待性曲线。

(2) 一个时域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y(n) = x(n) * h(n) =∑∞-∞=-m m n h m x )()(上述卷积运算也可以在频域实现(即卷积定理:时域卷积,频域相乘。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电气学科大类2012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姓名丁玮学号U201216149 专业班号水电1204 同组者1 余冬晴学号U201216150 专业班号水电1204 同组者2 学号专业班号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评阅人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实验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相应及完全响应实验五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实验六LPF、HPF、BPF、BEF间的变换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八调制与解调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1.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1)2.实验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4)3.实验五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7)4.实验六 LPF、HPF、BPF、BEF间的转换 (14)5.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19)6.实验八调制与解调 (29)7.实验心得与自我评价 (33)8.参考文献 (34)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一.任务与目标1.了解常见信号的波形和特点;2.了解常见信号有关参数的测量,学会观察常见信号组合函数的波形;3.学会使用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了解所用仪器原理与所观察信号的关系;4.掌握基本的误差观察与分析方法。

二.总体方案设计1.实验原理描述信号的方法有许多种,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使用函数图形(信号的波形)。

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种。

普通示波器可以观察周期信号,具有暂态拍摄功能的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非周期信号的波形。

目前,常用的数字示波器可以方便地观察周期信号及非周期信号的波形。

2.总体设计⑴观察常用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及一些组合函数的波形,如y=sin(nx)+cos(mx)。

⑵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三.方案实现与具体设计1.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2.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方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3.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三角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4.用函数发生器产生锯齿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5.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分别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叠加波形,并观察组合函数的波形。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二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二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响应一. 实验目的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2. 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二、实验原理1.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变化以及信号信息不丢失的条件,而且可以加深对离散傅里叶变换、Z 变换和序列傅里叶变换之间关系式的理解。

对连续信号()a x t 以T 为采样间隔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采样信号: 式中()p t 为周期冲激脉冲,()a x t 为()a x t 的理想采样。

()a x t 的傅里叶变换为()a X j Ω:上式表明将连续信号()a x t 采样后其频谱将变为周期的,周期为Ωs=2π/T 。

也即采样信号的频谱()a X j Ω是原连续信号xa(t)的频谱Xa(jΩ)在频率轴上以Ωs 为周期,周期延拓而成的。

因此,若对连续信号()a x t 进行采样,要保证采样频率fs ≥2fm ,fm 为信号的最高频率,才可能由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ˆ()()()a a xt x t p t =1()()*()21()n a a a s X j X j P j X j jn T π∞=-∞Ω=ΩΩ=Ω-Ω∑()()n P t t nT δ∞=-∞=-∑计算机实现时,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因此我们利用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实现,即而()()j j n n X e x n e ωω∞-=-∞=∑为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2. 时域中,描述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频域中可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的实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如何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3.稳态平台三、实验原理系统的响应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在控制系统中,动态性能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系统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

首先通过给定的输入信号,将其输入到待测系统中,并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然后,通过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产生过大的波动。

一般通过稳定度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而稳定度又可分为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两种情况。

在稳定度分析中,通常使用稳定图的方式进行。

四、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软件,打开控制系统实验模块。

2.设计一个给定的输入信号。

3.将输入信号输入待测系统中,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4.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5.通过稳态平台绘制系统的稳定图,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并绘制了系统的稳定图。

根据动态性能参数和稳定图来评价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价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为日后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实验一__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lx

实验一__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lx

北华大学数字信号实验实验项目: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班级:信息10-1姓名:张慧学号:36实验一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理想采样的性质,了解信号采用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

2.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3.熟悉线性卷积的计算编程方法:利用卷积的方法,观察、分析系统响应的时域特性。

4.掌握序列傅氏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氏变换对离散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1.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ˆt M t x t xa a = 其中)(ˆt xa 是连续信号)(t x a 的理想采样,)(t M 是周期冲激脉冲 ∑+∞-∞=-=n nT t t M )()(δ它也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表示为:∑+∞-∞=Ω=n tjm s e T t M 1)(其中T 为采样周期,T s /2π=Ω是采样角频率。

设)(s X a 是连续时间信号)(t x a 的双边拉氏变换,即有:⎰+∞∞--=dt e t x s X sta a )()( 此时理想采样信号)(ˆt x a 的拉氏变换为 ∑⎰+∞-∞=+∞∞--Ω-===m s a sta ajm s X T dt e t x s X )(1)(ˆ)(ˆ作为拉氏变换的一种特例,信号理想采样的傅立叶变换[]∑+∞-∞=Ω-Ω=Ωm s a a m j X T j X )(1)(ˆ∑+∞-∞=-=n nzn x z X )()(以ωj e 代替上式中的z ,就可以得到序列)(n x 的傅立叶变换 ∑+∞-∞=-=n nj j en x e X ωω)()(具有如下关系:Tj a e X j X Ω==Ωωω)()(ˆ信号卷积∑+∞-∞=-=*=m m n h m x n h n x n y )()()()()()()()(z H z X z Y =)()()(ωωωj j j e H e X e Y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分析理想采样的特性。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值就等于两输入信号相加(乘)。

由于b=2,故平移量为2时,实际是右移1,符合平移性质。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时域中的基本运算具有连续性,当输入信号为连续时,输出信号也为连续。

平移,伸缩变化都会导致输出结果相对应的平移伸缩。

2.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的值是对应输入信号在每个n值所对应的运算值,当进行拉伸变化后,n值数量不会变,但范围会拉伸所输入的拉伸系数。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看做对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而得到的输出信号值,也可以看成是连续信号所得之后的采样值。

二、连续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信号卷积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当两相互卷积函数为冲激函数时,所卷积得到的也是一个冲激函数,且该函数的冲激t值为函数x,函数y冲激t值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连续卷积函数每个t值所对应的卷积和可以看成其中一个在k值取得的函数与另外一个函数相乘得到的一个分量函数,并一直移动k值直至最后,最后累和出来的最终函数便是所得到的卷积函数。

3.RC电路时域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全响应结果正好等于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具体学习了零状态,零输入,全响应过程的状态及变化,与之前所学的电路知识联系在一起了。

三、离散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信号卷积求和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结果的n值是输入结果的k号与另一个n-k的累和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直观地观察到卷积和的产生,可以看成连续卷积的采样形式,从这个方面去想,更能深入地理解卷积以及采样的知识。

2.离散差分方程求解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其零状态响应序列为0 0 4 5 7.5,零输入响应序列为2 4 5 5.5 5.75,全状态响应序列为2 4 9 10.5 13.25,即全状态=零输入+零状态。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求差分方程时,可以根据全状态响应是由零输入输入以及零状态相加所得,分开来求,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的理解。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问题:①有1 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种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②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方法:Ⅰ.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A.①Ⅰ,②ⅡB.①Ⅲ,②ⅠC.①Ⅱ,②ⅢD.①Ⅲ,②Ⅱ【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及特点.【答案】 B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红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下列事件中,互斥事件的个数是( )①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②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③恰好有一个白球;恰好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A.0 B.1C.2 D.3【解析】由互斥事件的定义知,选项③④是互斥事件.故选C.【答案】 C3.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中,若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则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图1A.6 B.8C.10 D.14【解析】由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得x=y=4,乙组数据中间两个数分别为6和14,所以中位数是6+142=10,故选C.【答案】 C4.101110(2)转化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46 B.56C.67 D.78【解析】∵101110(2)=1×25+1×23+1×22+1×2=46,46=8×5+6,5=8×0+5,∴46=56(8),故选B.【答案】 B5.从甲、乙两人手工制作的圆形产品中随机抽取6件,测得其直径如下:(单位:cm)甲:9.0,9.2,9.0,8.5,9.1,9.2;乙:8.9,9.6,9.5,8.5,8.6,8.9.据以上数据估计两人的技术的稳定性,结论是( ) A.甲优于乙B.乙优于甲C.两人没区别D.无法判断【解析】x甲=16(9.0+9.2+9.0+8.5+9.1+9.2)=9.0,x乙=16(8.9+9.6+9.5+8.5+8.6+8.9)=9.0;s2甲=16[(9.0-9.0)2+(9.2-9.0)2+(9.0-9.0)2+(8.5-9.0)2+(9.1-9.0)2+(9.2-9.0)2]=0.346,s2乙=16[(8.9-9.0)2+(9.6-9.0)2+(9.5-9.0)2+(8.5-9.0)2+(8.6-9.0)2+(8.9-9.0)2]=1.046.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稳定.【答案】 A6.某中学号召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文学社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2所示,则从文学社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 )图2A.110B.310C.610D.710【解析】从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30100=310.【答案】 B7.(2014·北京高考)当m=7,n=3时,执行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图3A.7 B.42C.210 D.840【解析】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m=7,n=3时,m-n+1=5,k=m=7,S=1,S=1×7=7;k=k-1=6>5,S=6×7=42;k=k-1=5=5,S=5×42=210;k=k-1=4<5,输出S=210.故选C.【答案】 C8.已知函数f (x )=x 2-x -2,x ∈[-5,5],那么在区间[-5,5]内任取一点x 0,使f (x 0)≤0的概率为( )A .0.1B .23C.0.3D .25【解析】 在[-5,5]上函数的图象和x 轴分别交于两点(-1,0),(2,0),当x 0∈[-1,2]时,f (x 0)≤0.P =区间[-1,2]的长度区间[-5,5]的长度=310=0.3.【答案】 C9.有2个人从一座10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设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是等可能的,则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的概率为( )【导学号:28750073】 A.19 B .29C.49D .89【解析】 法一:设2个人分别在x 层,y 层离开,则记为(x ,y ).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2,2),(2,3),(2,4),…,(2,10),(3,2),(3,3),(3,4),…,(3,10),(10,2),(10,3),(10,4),…,(10,10)},所以除了(2,2),(3,3),(4,4),…,(10,10)以外,都是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故所求概率P =9×9-99×9=89.法二:其中一个人在某一层离开,考虑另一个人,也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19,故不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89.【答案】 D10.(2016·沾化高一检测)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运动,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 )A.14 B .12C.π4D .π【解析】 如图所示,动点P 在阴影部分满足|PA |<1,该阴影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其面积为S ′=π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S =1,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S ′S =π4.【答案】 C11.已知某8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现又加入一个新数据5,此时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5,s 2<3B .x =5,s 2>3C .x >5,s 2<3D .x >5,s 2>3【解析】由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x=5,s2=19(3×8+0)<3,故选A.【答案】 A12.圆O内有一内接正三角形,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正三角形内的概率为( )A.338πB.334πC.32πD.3π【解析】设圆O的半径为r,则圆O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r,设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其内接正三角形内的事件为A,则P(A)=S正三角形S圆=34(3r)2πr2=334π.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合肥市环保总站发布2014年1月11日到1月2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如下:153,203,268,166,157,164,268,407,335,1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解析】将这10个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9,153,157,164,166,203,268,268,335,407,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是166+2032=184.5,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84.5.【答案】184.514.某学校举行课外综合知识比赛,随机抽取400名同学的成绩,成绩全部在50分至100分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第五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且小于等于100分,据此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400名同学中成绩优秀(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有________名.图4【解析】成绩优秀的频率为1-(0.005+0.025+0.045)×10=0.25,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有0.25×400=100(名).【答案】10015.在由1,2,3,4,5组成可重复数字的二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如21,22等表示的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我们称这样的数只有一个偶数数字,则组成的二位数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1,2,3,4,5可组成的二位数有5×5=25个,其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有14个,故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14 25 .【答案】14 2516.执行如图5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a值为________.图5【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第一次循环i =2,a =-2;第二次循环i =3,a =-13;第三次循环i =4,a =12;第四次循环i =5,a =3;第五次循环i =6,a =-2,所以周期为4,当i =11时,循环结束,因为i =11=4×2+3,所以输出a 的值为-13.【答案】 -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算法如下所示:(这里S1,S2,…分别代表第一步,第二步,…)(1)指出其功能;(用数学式子表达) (2)画出该算法的算法框图. S1 输入x .S2 若x <-2,执行S3;否则,执行S6. S3 y =2x +1. S4 输出y .S5 执行S12.S6 若-2≤x <2,执行S7;否则执行S10. S7 y =x . S8 输出y. S9 执行S12. S10 y =2x -1. S11 输出y . S12 结束.【解】 (1)该算法的功能是:已知x 时, 求函数y =⎩⎪⎨⎪⎧2x +1,x <-2,x ,-2≤x <2,2x -1,x ≥2的值.(2)算法框图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解】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4={任取1球为绿球},则P(A1)=512,P(A2)=412,P(A3)=212,P(A4)=112.由题意知,事件A1,A2,A3,A4彼此互斥.(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A1∪A2)=P(A1)+P(A2)=512+412=34.(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法一:P(A1∪A2∪A3)=P(A1)+P(A2)+P(A3)=512+412+212=1112.法二:P(A1∪A2∪A3)=1-P(A4)=1-112=1112.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为了了解本次比赛成绩情况,从得分不低于50分的试卷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请根据频率分布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求a、b的值;(2)若从成绩较好的第3、4、5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参加市汉字听写比赛,并从中选出2人做种子选手,求2人中至少有1人是第4组的概率.【解】(1)a=100-5-30-20-10=35,b=1-0.05-0.35-0.20-0.10=0.30.(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3组:660×30=3人,第4组:660×20=2人,第5组:660×10=1人,所以第3、4、5组应分别抽取3人、2人、1人.设第3组的3位同学为A1、A2、A3,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第5组的1位同学为C1,则从6位同学中抽2位同学有15种可能,如下:(A1,A2),(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其中第4组被入选的有9种,所以其中第4组的2位同学至少有1位同学入选的概率为915=35.20.(本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 【导学号:28750074】【解】(1)由于大于40岁的42人中有27人收看新闻节目,而20至40岁的58人中,只有18人收看新闻节目,故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有关.(2)27×545=3,所以大于40岁的观众应抽取3名.(3)由题意知,设抽取的5名观众中,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为a1,a2,大于40岁的为b1,b2,b3,从中随机取2名,基本事件有:(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设恰有一名观众年龄在20至40岁为事件A,则A中含有基本事件6个:(a1,b1),(a1,b2),(a1,b3),(a2,b1),(a2,b2),(a2,b3),所以P(A)=610=35.21.(本小题满分12分)图6某校团委会组织该校高中一年级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且每个小组有5名同学,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团委会对该班的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测试,该班的A,B两个小组所有同学所得分数(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6所示,其中B组一同学的分数已被污损,但知道B组学生的平均分比A组学生的平均分高1分.(1)若在B组学生中随机挑选1人,求其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2)现从A组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设其分数分别为m,n,求|m -n|≤8的概率.【解】(1)A组学生的平均分为94+88+86+80+775=85(分),∴B组学生平均分为86分.设被污损的分数为x,则91+93+83+x+755=86,解得x=88,∴B组学生的分数分别为93,91,88,83,75,其中有3人的分数超过85分.∴在B组学生随机选1人,其所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为3 5 .(2)A组学生的分数分别是94,88,86,80,77,在A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其分数组成的基本事件(m,n)有(94,88),(94,86),(94,80),(94,77),(88,86),(88,80),(88,77),(86,80),(86,77),(80,77),共10个.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分数m,n满足|m-n|≤8的基本事件有(94,88),(94,86),(88,86),(88,80),(86,80),(80,77),共6个.∴|m-n|≤8的概率为610=35.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bx+a;(2)利用(1) 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解】(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下面求回归直线方程,为此对数据预处理如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x=0,y=3.2,b=∴a=-y-b-x=3.2,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257=b(x-2 010)+a=6.5(x-2 010)+3.2,即y=6.5(x-2 010)+260.2.①(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5×(2 016-2 010)+260.2=6.5×6+260.2=299.2(万吨).。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姓名: 班级: 学号: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

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 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 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

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 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 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根据系统函数的极点是否在单位圆内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当系统函数的极点都在单位圆内时,系统函数的时域的傅里叶变换存在,即满足傅里叶变换的条件,那么系统稳定,反之,当系统函数的极点不在单位圆内时,那么系统就不稳定。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输入信号 )()(81n R n x =a) 分别求出系统对)()(81n R n x =和)()(2n u n x =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b) 求出系统的单位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系统响应是指系统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速度和质量,而系统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究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实验一:系统响应1. 实验目的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选取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系统作为实验对象。

接下来,我们分别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密切相关。

当频率较高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而当幅度较大时,系统的响应质量更高。

4. 结果分析系统响应速度受到信号传输路径的影响,包括信号传输介质的特性和系统内部元件的响应速度等。

而系统响应质量则与信号的幅度和噪声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响应效果。

实验二:系统稳定性1. 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步骤我们选择了一个机械系统作为实验对象,并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我们记录了系统的稳定时间和稳定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和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当参数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而当参数偏离合适范围时,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4. 结果分析系统稳定性受到系统内部元件的特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系统的摩擦力、阻尼系数和负载等因素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讲义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讲义

实验一 离散信号与系统S1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1、实验目的(1)掌握几种基本典型数字信号在Matlab 中的实现。

(2)掌握序列的基本操作。

(3)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基本特征。

(4)利用卷积求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序列。

2、实验器材PC 机;MATLAB 语言环境3、实验原理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所有的信号都是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是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得到的。

图1-1是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简化框图。

模拟信号先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输出。

图1-1对模拟信号x(t)进行采样得到的信号为()t x a ^,其中:()()()t p t x t x a a =^;()()∑∞-∞=-=m nT t t p δ令:()()⎥⎦⎤⎢⎣⎡=Ω^^t x FT j X a a ;()()[]t x FT j X a a =Ω采样定理——采样与重构(1)对连续信号进行等间隔采用形成采样信号,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连续信号的频谱以采样频率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形成的,满足公式(1-1):()()s k a a jk j X T j X Ω-Ω=Ω∑∞-∞=1^(1-1)(2)设连续信号()t x a 为带限信号,其最高截止频率为c Ω,如果采样角频率c s Ω≥Ω2,那么让采样信号()t x a ^通过一个增益为T ,截止频率为2sΩ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可以唯一的恢复出连续信号()t x a ,否则将发生频谱混叠,导致信号失真。

在线性时不变系统中,若系统的输入为x(n),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h(n),则系统的输出为:∑∞-∞=-=*=m m n h m x n h n x n y )()()()()(;其对应的频域特性为:()()()jwjwjwe H e X e Y =。

为了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jwe X 在[]π2,0上进行M 点采样来观察分析。

对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x(n),有:()()∑-=-=10N n njw jwkk em x eX ,其中kM w k π2=,k=0,1,…,M-1通常M 应取大一些,以便观察谱的细节变化。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一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与掌握常用的用于信号与系统时域仿真分析的MA TLAB函数;2、掌握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的MA TLAB产生,掌握用周期延拓的方法将一个非周期信号进行周期信号延拓形成一个周期信号的MA TLAB编程;3、牢固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LTI系统的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4、掌握利用MA 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 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用基本性质;掌握MA TLAB描述LTI系统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MATLAB求解LTI系统响应,绘制相应曲线。

基本要求:掌握用MA TLAB描述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方法,能够编写MATLAB程序,实现各种信号的时域变换与运算,并且以图形的方式再现各种信号的波形。

掌握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用MA TLAB描述的方法,掌握卷积运算、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编程。

二、实验原理信号(Signal)一般都就是随某一个或某几个独立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温度、压力、声音,还有股票市场的日收盘指数等,这些信号都就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还有一些信号,例如在研究地球结构时,地下某处的密度就就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幅图片中的每一个象素点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坐标轴,即横轴与纵轴,因此,图像信号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变量。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我们只关注这种只有一个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的信号,并且把这个独立变量统称为时间变量(Time variable),不管这个独立变量就是否就是时间变量。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信号的时间变量都就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这种信号被称为连续时间信号(Continuous-Time Signals)或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s),例如前面提到的温度、压力与声音信号就就是连续时间信号的例子。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时域采样定理:对一个连续信号xa(t)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如下: xa1(t)=xa(t)p(t)其中xa1(t)为xa(t)的理想采样,p(t)为周期冲击脉冲。

xa1(t)的傅里叶变换Xa1(j Ω)为:11()[()]m Xa j Xa j m s T +∞=-∞Ω=Ω-Ω∑表明Xa1(j Ω)为Xa(j Ω)的周期延拓,其延拓周期为采样角频率(s Ω=2π/T )。

离散信号和系统在时域均可用序列来表示。

2. LTI 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y(n)=x(n)*h(n)=()()m x m h n m +∞=-∞-∑()()()j j j Y e X e H e ωωω=三、实验内容1. 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1) 取模拟角频w=70.7*pi rad/s ,采样频率fs=1000Hz>2w ,发现无频谱混叠现象。

2) 改变采样频率, fs=300 Hz<2w ,频谱产生失真。

3) 改变采样频率, fs=200Hz<2w,频谱混叠,产生严重失真2. 时域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1) 观察信号xb(n)和系统hb(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利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b(n)通过系统hb(n)的响应y(n),比较所求响应y(n)和hb(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注意它们之间有无差别,绘图说明,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结果。

2) 观察系统ha(n)对信号xc(n)的响应特性。

可发现:信号通过系统,相当于x(n)与系统函数h(n)卷积,时域卷积即对应频域函数相乘。

数字信号处理报告(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数字信号处理报告(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内容:1、用matlab 编制产生以下典型信号序列。

()()()()()()()()()90)3(2)2()1(2)(序列59035sin 3正弦序列4矩形序列3100,1处及以后为4,在0前为4在,单位阶跃序列2100处有一单位脉冲,1在,)(单位脉冲序列17≤≤-+-+-+=≤≤⎪⎪⎭⎫ ⎝⎛+•=≤≤==≤≤=n n n n n n h n n n x n R n n n n u n n n δδδδππδ2、利用MATLAB 编制一个计算两个序列线性卷积的通用程序,计算上述两序列 x (n )=[0 0.5 1 1.5 0],0≤n ≤4; h(n)=[1 1 1 0 0]; 0≤n ≤4并绘制卷积后序列的波形。

3、用MATLAB 计算差分方程 当输入为x(n)= (n),初始条件y(-1)=1 ,求输出结果y(n),0 n 30。

实验代码:1、用matlab 编制产生以下典型序列(1)单位脉冲序列function [x,n] = impseq(n0,n1,n2)if (n0<n1)|(n0>n2)|(n1>n2)error(' n1<=n0<=n2')endn=[n1:n2];x=[(n-n0)==0];(2)单位阶跃序列function[x,n]=stepseq(n0,n1,n2)if((n0<n1)|(n0>n2)|(n1>n2))error('参数必须满足n1<=n0<=n2')endn=[n1:n2];x=[(n-n0)>=0];(3)矩形序列function [x,n]=RN(n,N,ns,nf)np1=N;n=ns:nf;np=n;x=stepseq(np,ns,nf)-stepseq(np1,ns,nf);stem(n,x);)()1(8.0)(n x n y n y +-=title('矩形序列Rnp1(n)'); (4)正弦序列function [x,n]=RN(n,N,ns,nf) f=300;t=0:0.01:100;s=sin((2*3.14*f)*t);plot(t,s);grid on程序截图:(1)单位脉冲序列(2)单位阶跃序列(3)矩形序列(4)正弦序列2、利用MATLAB 编制一个计算两个序列线性卷积的通用程序,计算上述两序列 x (n )=[0 0.5 1 1.5 0],0≤n ≤4; h(n)=[1 1 1 0 0]; 0≤n ≤4并绘制卷积后序列的波形。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理想采样的性质,了解信号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

2、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3、熟悉线性卷积的计算编程方法,利用卷积的方法,观察、分析系统响应的时域特性。

4、掌握序列傅式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傅式变换对离散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一)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该信号的一个周期冲激脉冲的乘积,即x a^(t)=x a(t)M(t)其中x a^(t)是连续信号x a(t)的理想采样,M(t)是周期冲激脉冲δ(t-nT)M(t)=∑+∞-∞(二)有限长序列分析对于长度为N的有限长序列x(n)={f(n),0≤n≤N-10, 其他n一般只需要在0—2π之间均匀地取M个频率点,计算这些点上的序列傅里叶变x(n)e-jWkn w k=2kπ/M,k=0,1……。

换 X(e jWk)=∑+∞-∞(三)信号卷积一个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响应y(n)可以用它的单位冲激响应h(n)和输入信号x(n)的卷积来表示:y(n)=x(n)*h(n)=∑x(m)h(n-m)根据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的性质得Y(z)=X(z)H(z)Y(e jw)=X(e jw)H(e jw)卷积运算可以在频域用乘积实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析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特性1.产生理想采样信号(采样频率为1000HZ)>> n=0:50;A=444.128;>> a=50*sqrt(2.0)*pi;T=0.001;>> w0=50*sqrt(2.0)*pi;>> subplot(1,1,1);stem(n,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2.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和相位谱(采样频率为1000HZ) >> k=-25:25;W=(pi/12.5)*k;>> f=(1/25)*k*1000;>> X=x*(exp(-j*pi/12.5)).^(n'*k);>> magX=abs(X);>> subplot(2,1,1);stem(f,ma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 >> angX=angle(X);>> subplot(2,1,2);stem(f,an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相位谱');3.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采样频率为300HZ)>> n=0:50;A=444.128;>> a=50*sqrt(2.0)*pi;T=1/300;>> w0=50*sqrt(2.0)*pi;>> subplot(1,1,1);stem(n,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4.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和相位谱(采样频率为300HZ)>> k=-25:25;W=(pi/12.5)*k;>> f=(1/25)*k*300;>> X=x*(exp(-j*pi/12.5)).^(n'*k);>> magX=abs(X);>> subplot(2,1,1);stem(f,ma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 >> angX=angle(X);>> subplot(2,1,2);stem(f,an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相位谱');5.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采样频率为200HZ)>> n=0:50;A=444.128;>> a=50*sqrt(2.0)*pi;T=1/200;>> w0=50*sqrt(2.0)*pi;>> x=A*exp(-a*n*T).*sin(w0*n*T);>> subplot(1,1,1);stem(n,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6.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和相位谱(采样频率为200HZ)>> k=-25:25;W=(pi/12.5)*k;>> f=(1/25)*k*200;>> X=x*(exp(-j*pi/12.5)).^(n'*k);>> magX=abs(X);>> subplot(2,1,1);stem(f,ma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幅度谱');>> angX=angle(X);>> subplot(2,1,2);stem(f,angX);title('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相位谱');分析实验结果:采样频率为200HZ时产生了频谱混淆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采样频率小于两倍的信号频率最大上限。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课程设计教程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课程设计教程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课程设计教程实验一戴虹编班级:15通信A1姓名:马佳音学号:20154820112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12月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掌握典型序列的产生方法。

2.掌握DFT的实现方法,利用DFT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

3.熟悉连续信号经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4.分别利用卷积和DFT分析信号及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验证时域卷积定理。

二、实验环境1.Windows2000操作系统2.MATLAB6.0三、实验原理1.信号采样对连续信号x a(t)=Ae-at sin(Ω0t)u(t)进行采样,采样周期为T,采样点0≤n<50,得采样序列x a(n)= Ae-at sin(Ω0nT)δ(t-nT) 。

2.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设序列为x(n),长度为N,则X(ej ωk)=DFT[x(n)]=∑-=10N n x(n) e -jωkn,其中ωk =k Mπ2(k=0,1,2,…,M-1),通常M>N,以便观察频谱的细节。

|X(e j ωk )|----x(n)的幅频谱。

4.连续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X a (j Ω)=)]([s m a m j X T 1Ω-Ω∑∞-∞=即采样信号的频谱^X a (j Ω)是原连续信号x a (t)的频谱X a (j Ω)沿频率轴,以周期 Ωs 重复出现,幅度为原来的 1/T 倍。

5. 采样定理由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原连续信号的条件,即采样定理为:模拟信号经过变换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采样,信号采样后其频谱产生了周期延拓,每隔一个采样频率fs ,重复出现一次,由此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原连续信号。

6.时域卷积定理设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信号为x(n),单位脉冲响应为h(n),则输出信号y(n)= x(n)*h(n) ;由时域卷积定理,在频域中,Y(e j ω)=FT[y(n)]= FT[x(n)]FT[h(n)] 。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

a. ha(n)=R10(n); b. hb(n)=δ(n)+2.5δ(n-1)+2.5δ(n-2)+δ(n-3)



clc h1=[1,1,1,1,1,1,1,1,1,1,0,0,0,0,0]; subplot(221); stem(h1); h2]; subplot(222); =[1,2.5,2.5,1,0,0,0,0,0,0,0,0,0,0 stem(h2); t=0.001; n=1:15; A=10,a=2,w0=10*pi; x=A*exp(-a*t*n).*sin(w0*t*n); subplot(223); plot(n,x); subplot(224); stem(n,x); figure y1=conv(x,h1);%阶跃响应 subplot(121); stem(y1); y2=conv(x,h2);%冲激响应 subplot(122); stem(y2);
(t)的傅里叶变换
X a (jΩ)为 1 X ( j ) X [( j m ) ] a a s T m
^
(3)

将(2)式代入(1)式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X a ( j)
^



[ xa (t ) (t nT )]e jt dt
n

n



xa (t ) (t nT )e jt dt
n
xa (nT )e jt dt
(4)
式中的xa(nT)就是采样后得到的序列x(n), 即
x ( n )x n T ) a(
x(n)的傅里叶变换为
n X ( e ) x ( ne ) j j n

系统及系统响应

系统及系统响应

2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2、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4、掌握序列傅立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对连续信号、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发生变化以及信号信息不丢失的条件而且可以加深对傅立叶变换、Z变换和序列傅立叶变换之间关系式的理解。

对一个连续信号txa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用下式表示tpttxxaa 其中txa为txa的理想采样pt为周期脉冲即mnTttp txa的傅立叶变换为1smamjXTjaX 上式表明jXa为jXa的周期延拓。

其延拓周期为采样角频率T/2。

只有满足采样定理时才不会发生频率混叠失真。

在实验时可以用序列的傅立叶变换来计算jXa。

公式如下TwjwaeXjX 离散信号和系统在时域均可用序列来表示。

为了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jweX 在02上进行M点采样来观察分析。

对长度为N的有限长序列xn有njwNnjwkkemxeX103 其中kMk2k01……M-1 时域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mmnhmxnhnxny 上述卷积运算也可在频域实现jjjeHeXeY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认真复习采样理论离散信号与系统线性卷积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阅读本实验原理与方法。

2、编制实验用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

3、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完成下列实验内容①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产生采样信号序列nxa 使A444.128a5022500。

txa的无失真采样频率约为1000Hz。

a. 取采样频率sf1kHz即T1ms。

观察所得采样nxa的幅频特性jeX和原图中的幅频特性曲线在折叠频率附近有无明显差别。

应当注意实验中所得频谱是用序列nxa的傅立叶变换公式求得的所以在频率度量上存在关系T为数字频率为模拟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


2 按实验步骤附上实验过程中的信号序列、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及 系统响应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曲线,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 解释。 3 总结实验中的主要结论。 4 简要回答思考题。
n

n



xa (t ) (t nT )e jt dt
n
xa ( nT )e jt dt
(4)
式中的xa(nT)就是采样后得到的序列x(n), 即
x(n) xa (nT )
x(n)的傅里叶变换为
X (e
j
)
n


x (n )e j n


a. ha(n)=R10(n);
b. hb(n)=δ(n)+2.5δ(n-1)+2.5δ(n-2)+δ(n-3) ③ 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子程序, 用于完成两个给定长 度的序列的卷积。 可以直接调用MATLAB语言中的卷 积函数conv。 conv用于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 它假定两个序列都从n=0 开始。 调用格式如下: y=conv (x, h)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对一个连续信号xa(t)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1)
x a (t ) xa (t ) p(t )
^
^
其中
x(t)为xa(t)的理想采样, p(t)为周
p (t )
n
^
期冲激脉冲, 即


(t nT )
四、 思考题


1 在分析理想采样序列特性的实验中, 采样频率不同时, 相应 理想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频谱的数字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 它 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 为什么? 2 在卷积定理验证的实验中, 如果选用不同的频域采样点数M值, 例如, 选M=10和M=20, 分别做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求得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一: 信号、 系统及系统响应
1、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加深对时域采 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 换对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t=0.001; m=1:50; A=10,a=2,w0=10*pi; x=A*exp(-a*t*n).*sin(w0*t*n); subplot(312); plot(n,x); subplot(313); stem(n,x); figure y1=conv(x,hb); stem(y1);
进行采样, 可得到采样序列 其中A为幅度因子, a为衰减因子, Ω0是模拟角频率, T为采样 间隔。 这些参数都要在实验过程中由键盘输入, 产生不同的xa(t)和 xa(n)。

b. 单位脉冲序列: xb(n)=δ(n)

c. 矩形序列: xc(n)=RN(n), N=10

②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 本实验要用到 两种FIR系统。
(5)

比较(5)和(4)可知
X a ( j) X (e j )
^
T
(6)
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
通常对X(ejω)在[0, 2π]上进行M点采样来观察分 析。 对长度为N的有限长序列x(n), 有
X (e
其中
j k
)

n 0
N 1
x ( m )e jk n
Y (e jk ) X a (e jk ) H (e jk ), k 0,1, , M 1
所得结果之间有无差异? 为什么?


figure y1=conv(x,hb); stem(y1); figure(2); subplot(311); plot(n,abs(fft(hb))); subplot(312); plot(abs(fft(x))); subplot(313); plot(abs(fft(y1)));



3 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 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① 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 a. 取采样频率fs=1 kHz, 即T=1 ms。 b. 改变采样频率, fs=300 Hz, 观察|X(ejω)|的变化, 并 做记录(打印曲采样频率, fs=200 Hz, 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 在, 说明原因, 并记录(打印)这时线); 进一步降低的|X(ejω)|曲 线。 ② 时域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 a. 比较观察信号xb(n)和系统hb(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利 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b(n)通过系统hb(n)的响应y(n),所求响应y(n) 和hb(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 注意它们之间有无差别, 绘图说明, 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结果。 b. 观察系统ha(n)对信号xc(n)的响应特性。 ③ 卷积定理的验证
a. ha(n)=R10(n); b. hb(n)=δ(n)+2.5δ(n-1)+2.5δ(n-2)+δ(n-3)



clc h1=[1,1,1,1,1,1,1,1,1,1,0,0,0,0,0]; subplot(221); stem(h1); h2]; subplot(222); =[1,2.5,2.5,1,0,0,0,0,0,0,0,0,0,0 stem(h2); t=0.001; n=1:15; A=10,a=2,w0=10*pi; x=A*exp(-a*t*n).*sin(w0*t*n); subplot(223); plot(n,x); subplot(224); stem(n,x); figure y1=conv(x,h1);%阶跃响应 subplot(121); stem(y1); y2=conv(x,h2);%冲激响应 subplot(122); stem(y2);
(2)
^

x(t)的傅里叶变换 X a(jΩ)为
1 X a ( j) X a [ j ( m s )] T m
(3)

将(2)式代入(1)式并进行傅里叶变换,
X a ( j)
^



[ xa (t ) (t nT )]e jt dt
xc(n)=RN(n), N=10






clear all n=1:50; hb=zeros(1,50); hb(1)=1; hb(2)=1; hb(3)=1; hb(4)=1; hb(5)=1; hb(6)=1; hb(7)=1; hb(8)=1; hb(9)=1; hb(10)=1; subplot(3,1,1); stem(n,hb);
(9)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真复习采样理论、 离散信号与系统、 线性卷积、 序列的傅里叶 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 阅读本实验原理与方法。 2 编制实验用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 ① 信号产生子程序, 用于产生实验中要用到的下列信号序列: a. xa(t)=Ae-at sin(Ω0t)u(t) xa(n)=xa(nT)=Ae-anT sin(Ω0nT)u(n), 0≤n<50
(7)
2 k k , k 0,1, , M 1 M

一个时域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y (n ) x ( n ) h( n )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 m) h ( n m)
(8)

上述卷积运算也可以在频域实现
Y (e j ) X (e j ) H (e j )




xb(n)=δ(n)


clear all n=1:50; h=zeros(1,50); h(1)=1; subplot(3,1,1); stem(n,h); t=0.001; m=1:50; A=10,a=2,w0=10*pi; x=A*exp(-a*t*n).*sin(w0*t*n); subplot(312); plot(n,x); subplot(313); stem(n,x); figure y1=conv(x,h); stem(y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