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一、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
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强调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这种观点尊重学习者个体的观点与个性把学习者看作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虽然每个个体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又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文化。
这种内部文化既是学习者个体后继发展的基础又影响着个体后继发展的状况。这种观点是对传统教学个体发展观的突破与超越是对传统个体发展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社会决定论的一种扬弃。因为从个性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而建构主义理念彻底转变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就是针对每个人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人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教育不能只关注那些可能会成为"精品"或"极品"的部分尖子生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应面向全体又要从"每一个"个体开始既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发展被老师牵着走教师不顾及学生不同知识生长点上的差异接受来自同一个信息源的信息这种求同式的教学是制造"标准件"的典型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个体接受的差异被摒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当代
教育提倡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主张"因人施教"、"率性而教"的个性教育。只有个体的充分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毋宁说是要他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教一个科目并非要建立这个科目的许多小型活动图书馆而是使每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的思考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决不是一个结果。"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化、建构客体使客体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又使主体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这种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态发展进程。发展无限学习无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倡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这样建构主义教学就成为一种发展性教学而不是一种适应性教学。
二、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