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区分里外》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认知》第三节《区分里外》。

本节课将围绕“里外”概念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里外的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里外”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和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卡片、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书包,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书包里面的东西和外面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b. 教师讲解例题,解释“里外”的概念,并指导学生进行区分。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分享,共同讨论正确性。

4.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里外”现象。

b. 各小组汇报成果,共同交流、分享。

b.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关于‘里外’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区分里外2. 内容:a. “里外”的概念b. 例题讲解c.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5个生活中的“里外”现象。

b.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

2. 答案:a. 生活中常见的“里外”现象如:书包里外的物品、冰箱里外的食物等。

b. 课本第32页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里外”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和应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反思《区分里外》!设计意图“区分里外”是小班幼儿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指南》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因此我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做到所问有所指、有所据、有所依,教学展开运用了ppt、创设情境、各种教具等方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运用。

活动目标1、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环境创设:创设抓迷藏的情景物质准备:ppt课件、玩具、篮子活动过程一、通过“小手藏哪里”让幼儿初步了解里、外空间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雪花片、汽车、玩具熊、球)提问:玩具熊(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雪花片)落在盒子什么地方?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篮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要求: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玩具放进篮子里面或放在篮子外面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教师藏,幼儿说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1)教师藏,幼儿说提问:老师躲在哪里?(2)幼儿藏,幼儿说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引导语: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今天学会了“区分里外”的本领,喜洋洋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请你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教学反思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区分里外》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里”和“外”。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里”和“外”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一的盒子、球、图片等。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一些“里外”相关的场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引导幼儿观察盒子的内外。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将球放入盒子内外,引导幼儿感知“里”和“外”。

(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里”和“外”的概念,让幼儿初步理解。

2.教师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巩固对“里”和“外”的认识。

(三)实践操作1.游戏一:“找出里外的物品”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在盒子内外,让幼儿找出放在盒子里的物品。

2.游戏二:“里外排序”教师出示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让幼儿按照“里外”的顺序进行排序。

3.游戏三:“里外接力”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幼儿轮流将球从盒子外传到盒子内,再传回来,看哪组速度快。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物品是放在盒子内还是盒子外。

3.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里”和“外”的现象,并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知“里”和“外”的概念。

(2)设计互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不足之处:(1)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里外”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引导。

3.改进措施:(1)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加强个别辅导,使每个幼儿都能掌握“里外”概念。

(2)在游戏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通过互动和游戏让幼儿掌握“里”和“外”的空间概念,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区分物品的内外位置。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教学背景这是一堂针对小班学生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为「区分里外」。

针对小班学生的特点以及掌握程度,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计划:•前期通过游戏、玩具来引导孩子直观理解「里外」的概念•进一步通过实际物品进行手动操作,加深孩子的认知和理解•检测孩子对「里外」概念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巩固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里外」概念,我们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会用语言简单地表述事物内外的关系•知道如何通过观察空间物品来辨别物体中的里与外•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中的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教学内容教学开始,老师会通过游戏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里外」的概念。

提前准备好一个绘制出「房子」的画纸,将其折叠,使得画纸中的房屋变成立体的模型。

老师会让孩子们伸手探进房子中,寻找里面的小气球,然后猜测小气球是在模型中的「里」还是「外」。

接下来,老师会让孩子们来一起实际操作。

准备一些物品如盒子、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让孩子们分别把东西放到“里面“或者”外面“。

再针对不同物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让孩子们感知不同物品的里外特征。

比如教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半透明的木框玻璃箱子,让孩子们把不同颜色、大小的物品放进去,观察他们的不同,并开展相应的讨论。

最后,老师会设计一些关于「里外」的题目进行检测和巩固。

如让孩子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简单说明物体里还是外的各种关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里外」这一概念的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记忆的深度和粘性。

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为小班学生对「里外」的概念理解难度比较大,中途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使得它们才能理解「里外」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为了培养孩子综合能力,我们也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抽象概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四章《空间位置》的第二节“区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让幼儿学会区分里外,并能用“里”、“外”词语准确描述物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里外。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里”、“外”词语描述物品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区分里外,并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如箱子、球、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图片、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箱子,里面放一个球,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球的位置。

引导幼儿用“里”、“外”词语描述球的位置。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位置。

教师适时引导幼儿用“里”、“外”词语描述物品位置。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实物,如一个书包,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书包里外的物品。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独立完成图片中的物品位置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描述中的错误。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描述物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区分里外2. 板书内容:“里”概念:物品在容器内部“外”概念:物品在容器外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位置(里、外)。

2. 答案示例:电视在电视柜里,花瓶在桌子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观察、描述物品的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物品位置。

《区分里外》教案(精选3篇)

《区分里外》教案(精选3篇)

《区分里外》教案(精选3篇)《区分里外》篇1设计意图: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娃娃家的妈妈对爸爸说:"你去把奶瓶给我拿过来吧!"爸爸找了一会没有找到,就问妈妈:"在哪里呀?我怎么找不到呢?"妈妈指着冰箱说:"在那里呀!"可爸爸还是没有看见。

通过这次事件,我感觉小班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方位,因此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开展了此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神秘和有趣让幼儿轻松地掌握简单的方位。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创设情境: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只放有礼物的圣诞帽子。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歌。

活动过程:(一)随音乐进活动室。

(播放圣诞歌)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评:圣诞歌这段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可以让幼儿容入到圣诞节的气氛里。

(二)感知方位:上下、里外。

1.找一找、说一说礼物在哪里?(1)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播放圣诞歌)评:让幼儿自由找礼物,说说礼物放在什么地方,这里给幼儿一个自由说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老师、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机会。

在音乐的伴奏下,氛围比较轻松、活跃。

(2)提问: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了哪里?评: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说完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这些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这样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语言特点。

2.游戏:摸摸礼物跑回来。

圣诞老爷爷要请小朋友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游戏玩法: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

)评: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和幼儿玩一个他们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加深了对方位词的认识。

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活动的气氛,而且可以递进师生间的'感情。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位置》第一节《区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里外”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图片展示、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能够辨别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分析物品的里外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里外概念图、实物(如箱子、书包、杯子等)、PPT课件。

学具:里外卡片、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箱子,里面装有各种物品,邀请一名幼儿上台,从箱子外面观察并猜测箱子里的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才能知道箱子里的物品?从而引出“里外”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讲解“里外”概念,让幼儿观察、思考。

教师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直观地理解“里外”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里外卡片,让幼儿进行分类练习,巩固“里外”概念。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并对正确答案给予表扬。

4. 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书包和一组里外卡片,让幼儿合作完成书包里外的区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难题。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区分里外》2. 内容:“里外”概念图实物操作示例分组讨论结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物品,区分它们的里外关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物品:箱子里:书本、玩具、衣物外: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里外”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并进行简单判断。

•能够根据图形特征对图形进行“里”和“外”的区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与生活中“里外”的认知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增强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判断“里”和“外”的概念。

•根据图形特征进行“里”和“外”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里”和“外”概念。

•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图形特征,进行“里”和“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1.通过观察环境、物品等方式引出“里”和“外”的概念。

2.提供具有明显“里”和“外”特征的图形,进行交互性讨论。

3.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特征并进行识别分类,逐步发掘“里”和“外”的特点。

4.直观呈现表格或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对“里”和“外”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小鸟窝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鸟窝外的花草、地面和鸟儿之间应该怎样用语言描述。

教师引出“里”和“外”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

2.呈现教师出示几种具有明显“里”和“外”区分特征的图形,如圆、正方形等,征求学生意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并逐步了解“里”和“外”的概念及运用。

3.探究根据学生掌握的“里”和“外”概念,让学生学习表格中图形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采用交互式探究的方式,激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课堂互动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区分图形内部和外部。

4.实践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例如,一些鼠咬了面包的小洞,应该如何判断它们在面包的内部或外部。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里”和“外”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学习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再次理解“里”和“外”这一概念,并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的第二节“区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辨别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里外”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区分“里外”概念,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物品(书包、盒子、杯子等)。

学具:操作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书包,引导幼儿观察书包的里外结构。

邀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来说一说他们观察到书包的里外。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品的里外关系。

讲解“里外”概念,让幼儿理解并学会区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判断物品的里外关系。

讲解解题思路,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里外概念。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里外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区分里外》2. 内容:里:书包内部、盒子内部、杯子内部等。

外:书包外部、盒子外部、杯子外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物品,区分它们的里外关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里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寻找并探讨里外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和表达。

2. 新课导入中,PPT图片的选择和展示。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2024年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启蒙》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区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里外”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关系。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各种物品的箱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箱子里的物品,然后请幼儿将箱子里的物品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在箱子外面的桌子上。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幼儿感知里外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同时,引导幼儿用手指着自己身上和教室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卡片上印有各种物品,让幼儿根据“里外”概念,将卡片上的物品进行分类。

同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分类的过程。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分发画笔、剪刀、胶水、彩纸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里外”主题的手工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里外关系。

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区分里外”2. 板书内容:“里外”概念物体位置关系实践情景:箱子里的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画笔和纸记录下至少3个“里外”关系,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答案示例:钥匙在抽屉里,抽屉外是桌子。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位置》第三节《区分里外》。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学会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大箱子、若干个小玩具、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个透明的小箱子、若干个小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一个透明的大箱子,里面放置一些小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玩具在哪里吗?它们是在箱子的里面还是外面?”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讲解“里”、“外”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物体是在“里”还是“外”,并进行讲解。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透明的小箱子,进行“里”、“外”的区分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班数学《区分里外》2. 内容:“里”的概念:物体在空间内的位置。

“外”的概念:物体在空间外的位置。

区分方法:观察、操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画出三个物体,分别标出它们在“里”还是“外”。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里”、“外”现象。

2. 答案:(1)例:一个书包在桌子上,里面放着书本,书本在书包的“里”。

(2)例:在家里,桌子上的杯子在桌子的“外”,桌子下的鞋子在桌子的“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里”、“外”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里”、“外”现象,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四章《空间位置》第一节《区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区分物品的里外位置;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品的里外位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准确区分物品的里外位置。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玩具,一块白板,白板笔。

学具:每人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有若干个玩具,邀请一名幼儿上台从盒子里取出一个玩具。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玩具在盒子的哪里?玩具从哪里取出来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白板展示一个塑料盒,里面和外面分别放着玩具。

通过讲解,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并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区分里外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每人一个透明塑料盒,里面装有若干个玩具。

教师发出指令,如:“把玩具放在盒子里”、“把玩具从盒子里拿出来”,幼儿根据指令进行操作。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交流,分享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白板上画一个塑料盒,里面和外面分别标注“里”、“外”。

2. 用箭头表示物品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的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个“里外”的例子,并描述给家长听。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学会区分物品的里外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准确区分。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区分物品的里外关系。

难点:理解“里”、“外”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如箱子、书包、碗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物品(包括在箱子、书包、碗等里的物品),画有里外关系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箱子,箱子里面有一些玩具。

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中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什么?外面的地上有什么?”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

(2)出示实物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区分里外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课件,展示一个书包,书包里面有一些书本和文具。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书包里的物品在哪里?书包外面的物品在哪里?”让幼儿回答,并解释为什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操作学具,区分里外关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区分里外关系,并进行拓展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区分里外》2. 板书内容:“里”概念:物品的内部“外”概念:物品的外部实例:书包、箱子、碗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书包,并在书包里和外面分别画出书本和文具。

(2)区分家里的物品,哪些在“里”,哪些在“外”,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书包内部画书本和文具,外部画书包带等。

(2)与家长共同完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

2024年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的第二节“区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指出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物品的里外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里”、“外”概念,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置不同大小的玩具若干;一张画有里外物品的图片。

2. 学具:每人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装有不同大小的物品;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透明盒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盒子里的玩具。

提问:“这些玩具在哪里?它们是藏在盒子里还是放在盒子外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画有里外物品的图片,讲解“里”、“外”的概念。

引导幼儿用手指着图片上的物品,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塑料袋里的物品按照里外关系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讨论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里”、“外”概念。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品有里外的关系?”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里外物品的示意图,标明“里”、“外”字样。

2.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掌握里外概念,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房间的一角,用彩笔标出物品的里外关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提高了空间感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答案示例:冰箱里的食物、书桌上的书本、床下的鞋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里”、“外”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空间概念,如“上”、“下”、“左”、“右”等,丰富他们的空间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抽象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实践性:作业应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找到“里”、“外”的例子,以增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2.互动性:鼓励家长参与作业完成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讨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后反思解析
课后反思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观察幼儿表现: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里”、“外”概念的理解程度。
2.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幼儿理解和区分“里”、“外”概念。
3.作业设计:作业的实践性和互动性,确保幼儿能在家长的参与下巩固所学。
4.课后反思:教师对幼儿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思,为教学方法的调整提供依据。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对于幼儿而言,“里”、“外”的概念是抽象的,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策略:
4.随堂练习: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5.总结与拓展:引导幼儿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尝试在生活中找到其他里外关系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
1.板书标题:《区分里外》
2.板书内容:
(1)里:盒子里的玩具、房子里的人
(2)外:盒子外的糖果、房子外的树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自家物品的里外关系,并记录下来。
2.教学方法的调整是否及时,能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的第二节“区分里外”。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里”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里”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关系。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兔子和小松鼠在树洞里外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教师讲解“里”和“外”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并能够正确区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讲解解题方法,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分享,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区分里外2. 内容:(1)里:物体在空间内部的位置。

(2)外:物体在空间外部的位置。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画纸上画出三个里外不同的物体,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里外例子,并拍照记录。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里外》一、教学背景该教学对象为小学一年级的小班级别学生。

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空间形象,进入了探究方向感和空间思维的教学环节。

而对于小班级别的学生来说,其年龄仅为4-5岁,这个年龄的儿童正在逐渐地建立自己对于外界空间的认知。

因此,为了引导小班学生逐渐了解外界,了解空间的属性,教师选择了贴近实际生活、容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区分里外,通过此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区分空间里外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帮助小班学生学习区分空间里外的基本概念。

2.培养小班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提高小班学生的交流能力,激发他们的互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包括:•一个空心玻璃球•一个实心玻璃球•一个大玻璃瓶•大量珠子或豆子2. 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感受区分里外教师先将空心玻璃球和实心玻璃球放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询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接着,教师会把一个大玻璃瓶拿出来,嘴朝上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将空心玻璃球和实心玻璃球分别从瓶口放入瓶内,然后指导学生表述自己对里外概念的理解。

活动二: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师会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珠子或豆子,并讲解大小,形状等等基本属性,然后教师会将珠子和豆子混在一起放在桌上。

之后,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所给基本属性和观察,将珠子和豆子分开。

活动三:互动交流最后,教师会让学生举起自己的手,点名询问: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答案可以是关于空间的观察和认知,如空心玻璃球和实心玻璃球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是观察和分类能力的提高,如将珠子和豆子分别放好。

四、教学反思1. 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区分里外》这个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小班级别的学生初步了解玻璃球、玻璃瓶、豆子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并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于外界空间的范围扩大和分类能力的提升。

而且本次教育活动以儿童的实际认知发展特点为基础,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式,更具操作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提供多样化的参与学习方法,因此活动特别成功。

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反思:引言概述: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的位置关系,匡助他们理解和运用“里”“外”的概念。

本文将对这个数学活动进行反思,从活动设计、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活动设计:1.1 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匡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里”“外”的概念,培养他们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1.2 活动内容:活动中,教师会准备一些具有明显内外区分的物体,如盒子、球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1.3 活动步骤:活动分为引导观察、讨论分析和巩固练习三个步骤。

首先,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量。

然后,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分析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合作探索的方式加深理解。

最后,教师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里”“外”概念的掌握。

二、学生反应:2.1 学生参预度:大部份学生积极参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热烈讨论,积极思量,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

2.2 学生困惑: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浮现困惑,主要表现为对“里”“外”概念的理解不许确或者混淆。

这可能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

2.3 学生反馈:学生普遍认为这个活动有助于他们理解“里”“外”概念,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他们希翼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来巩固和扩展这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效果:3.1 知识掌握: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里”“外”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2 思维能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3 学习兴趣:活动设计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预数学学习。

四、改进建议:4.1 活动示范:可以通过实物示范和图形展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里”“外”概念的理解。

4.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匡助他们克服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里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三单元“空间与位置”的第5课时《区分里外》。

本节课将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里外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空间位置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用简单语言表达。

2.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区分里外,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区分里外,建立初步的空间位置观念。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里外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

学具:小书包、文具盒、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布袋,里面装有各种物品,引导幼儿猜测:“猜猜看,布袋里有什么?”教师从布袋里逐一取出物品,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布袋的里外之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活中常见的里外场景,如房间、书包、文具盒等。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里外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教师提问:“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里外例子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理解的里外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纠正。

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里外的概念呢?”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区分里外2. 板书内容:里:房间里面、书包里面、文具盒里面等。

外:房间外面、书包外面、文具盒外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家里的里外场景。

2. 答案:幼儿画出的里外场景,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提高了空间认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里外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里外的场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分里外》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分里外》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区分里外》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可以识别内外的空间定位,使用'××在××(外)'表达,培养孩子的比较和判断能力,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区分里外》课程计划。

设计计划“内外分化”是小班儿童在感性形态和空间关系中需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提出《指南》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风格和特点,注重生活的全面性,趣性和教育。

在游戏里。

因此,我将这个班级中孩子们的特点结合起来,做他们必须说的,有证据,并依靠它。

教学使用ppt,创造情境和各种教具,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使用。

活动目标1.可以区分内部和外部空间的方向,并使用××内部(外部)的“××”来表达它。

2.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环境创造:创造一个捉迷藏的场景材料准备:ppt课件,玩具,篮子活动程序首先,让孩子们通过“小手藏身之处”了解内外空间请和我一起做,我会和你一起做;请把手放在洞里,我会把手伸进洞里,请把手放在洞外,我会把手伸到洞外;请跟我一起做,我跟你做吧请把手放在袖子里,我会把手放在袖子里,请把手放在袖子外面,我会把手放在袖子外面。

问题:小手藏在哪里(推杆)?其次,通过“赠送礼物”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区分内外空间定位玩ppt引导孩子观察指导语言:今天,客人来我们班级做客(快乐)。

我想邀请你去我的羊村玩耍。

你是否愿意?去前村里的老师,为羊羔准备很多礼物。

让我们看看那里有什么。

(雪花,汽车,泰迪熊,球)问题:盒子里的泰迪熊(汽车)在哪里?球(雪花)落在盒子里的哪里?第三,通过设置层次来巩固对内外空间定位的理解指南:让我们从狂喜开始,可怕!灰狼出现了,我该怎么办?聪明的快乐带来了一个好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班数学《区分里外》
设计意图
“区分里外”是小班幼儿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指南》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
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因此我结合本
班幼儿的特点做到所问有所指、有所据、有所依,教学展开运用了ppt、创设情境、各种教具等方式,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运用
活动目标
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创设抓迷藏的情景
物质准备:ppt、圈
活动过程
通过“小手藏哪里”让幼儿初步了解里、外空间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
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小把手放袖外,我
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
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
村前李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积木、布娃娃、球)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什么
地方?球(积木)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
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盘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
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要求: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玩具放进篮子里面或放在篮子外面
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用××在××里面进行表述
1.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引导语: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今天学会了“区分里外”的本领,喜洋洋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请你
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
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

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
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
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
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
(外面)”进行表述”展开
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能积极参与,但教师在幼儿玩游戏“谁放的又对又快”和“捉迷藏”时不能
很好运用规范统一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引导;对于幼儿不能很好操作时,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调整,所
以导致幼儿在区分里外上有所欠缺,对于游戏设置上教师也可以更多的让幼儿自主操作,这样更有利于
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游戏中对于角色投入、自身的这种角色转换教师也不是做的很到位、不能很好地引导表现,让幼儿
完全融于角色中,
3、在目标中须引导幼儿用××在××里面进行表述,但对于幼儿不能完整表
述时,没有进及时
的调整,所以导致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