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案例
护理心理学案例分析(2)

护理心理学案例分析(2)
病人姓名:王先生
性别:男
年龄:57岁
婚姻状况:已婚
既往病史:高血压、冠心病
入院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
入院时间:2019年1月10日
病情描述:
王先生入院时症状明显,心悸、胸痛、气喘严重,经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但王先生仍然非常紧张和不安,经常焦虑、失眠、情绪低落,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精神状态评估:
1. 焦虑情绪:王先生经常感到紧张,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担心未来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
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了他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需要及时干预。
2. 失眠症状:王先生入院后常常难以入睡,容易醒来和失眠,由于睡眠不足,他的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情容易恶化,需要针对性的处理。
3. 情绪低落:王先生入院后情绪低落,常常感到无助和无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病情和未来。
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病人的康复,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心理问题。
干预计划:
针对王先生的情绪问题,护理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明确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发展情况,让他对未来有信心。
同时,也可以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增强病人的抵抗力。
此外,还需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增强抗病能力。
总结: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健康同样很重要。
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问题,护理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康复效果。
护理心理学基础第九章护士工作的应激与应对的案例导学与分析

护理心理学基础第九章护士工作的应激与应对的案例导学与分析护士小王,本科毕业后来医院工作5年。
现在是科里的责任护士,同时还负责实习生带教工作,今年准备报考护理研究生继续深造。
每天除了要负责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各种护理外,还要对科里的实习师生、进修生进行培训。
今早护理查房时一家属因对重症监护室不让陪护不满与值班护士发生争吵。
小王主动找到家属利用所学医学知识给家属耐心解释原因,获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请思考:该案例中体现了哪些护士必备的职业心理素质?1.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形式,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的疾病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面对患者的各种症状,护士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经验进行评判,抓住重要的信息,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处置;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护士也不能盲目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按医生的思路去思考的同时,善于质疑辨析,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
尤其在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实践中,需要护士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去解决问题,这对护士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进步的要求。
评判性思维能促进护士的继续学习,并进一步培养思考的习惯,提高护士的水平及能力,应用于护理实践。
因此,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2.出色沟通的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包括言语及非言语沟通。
是护士应具备的又一项核心能力,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同事关系的基础。
护士要娴熟掌握沟通的技巧,既要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进行解释,使其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又要善用非言语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既要作为患者的代言人帮助其协调在住院期间的各种关系,又要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措施实施、效果评价、健康教育,还要确保护士自身与其他专业人员建立起友好、高效的合作关系。
《护理心理学》09第九章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 教学课件

一、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五)抑郁自卑
原因: 疾病久治不愈,长期病痛的折磨; 外貌、体型的改变,学业落后等
表现: 抑郁:沉默寡言、唉声叹气;不愿继续 治疗;严重者出现拒食、自杀的念头 自卑:拒绝别人探视;低估自己等
第九章 第一节
一、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六)思念亲人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九章 第一节
(一)分离性焦虑 (二)恐惧 (三)行为异常 (四)皮肤饥饿 (五)抑郁自卑 (六)思念亲人
第九章 第一节
一、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原因:
(一)分离性焦虑
离开父母或亲人
其他:医生护士穿着白色工作服,病室陈设生疏等
表现:
一般表现:冷漠、呆板、口吃、吮指甲、尿床等
1岁以内婴儿:哭闹不止、拒食和睡眠不安等
(四)帮助老年患者克服不良心理
(一)提供符合儿童患者心理特点的病房环境 (二)解除或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 (三)保护患儿的自尊 (四)重视与患儿父母的沟通 (五)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
第九章 第一节
二、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提供符合儿童患者心理 特点的病房环境
颜色:墙壁、窗帘、寝具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明快柔和 装饰:病室采用色彩鲜明、活泼的图画装饰,摆放适量的儿
表现: 反抗行为:对立行为或沉默 退化行为:如尿床、吸奶头、撒娇 、拒食、睡前哭闹、依恋父母等
第九章 第一节
一、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四)皮肤饥饿
原因: 离是开人母类亲和或所亲有人热,血情动感物上都有的天生 的的特一殊种需特要殊不需能要满足
表现: 哭闹、食欲即减互退相、接睡触眠与不抚摸 安、咬手指、啃玩具等
(四潜)力保应护对疾患病者尽量的将自青尊年患心者安排在同一病室
护理心理学案例

1、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心理护理案例案例一课程:护理心理学主题:癌症术后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学习目标:1、能够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正确的心理评估。
2、能够找出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心理护理诊断。
3、能够制定出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
案例题目:话疗第一幕2007年5月10日上午,一位穿着很宽松的上衣、气质不凡的中年女性,独自一人从容地走进肿瘤内科的护士站,有条不紊地办理住院手续,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首次化疗。
在护士忙碌的时候,她平静地坐在一边,等待着护士接待。
张女士,47岁,现住抚顺市,大学毕业后在抚顺石油研究所从事了加余年石油研究工作。
已婚,丈夫在某工厂做管理工作,45岁。
张女士与丈夫感情比较好,但在术后化疗问题上产生争议:丈夫考虑化疗痛苦,还不一定有效,听说中药效果比较好,因此不主张化疗。
但张女士不同意,即使痛苦也要坚持化疗。
20岁的独生女儿,在抚顺石油大学读一年级,走读,喜欢和张女士一起逛街、游泳;张女士的公公、婆婆健在,而其爸爸在她母亲去世后就与张女士一起住,张女士唯一一个姐姐,住沈阳市。
张女士的家庭月平均收入>3000元,并且有医疗保险。
2007年2月,张女士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左乳有一小包块,黄豆大小,压之无疼痛。
和同事们讨论此事时,大家认为应该是乳腺增生结节,张女士没在意,也没去医院检查。
当月,在张女士家里,其母亲因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张女士特别悔恼,没好好照顾母亲,干什么事都心不在焉,工作中经常出错,便休假一个月,也不想干什么,整天呆在家里,见谁都不顺心,脾气也变大,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
现在虽然状态好些,可是一提到母亲时她还是会忍不住哭。
4月的一天,洗澡时她发现包块增大,并有刺痛,于抚顺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乳腺癌,在医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淋巴转移3/11,分期TINIM0。
张女士说,术前她也怀疑过是乳腺癌,但是她考虑那病一般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得,她不可能,因为她比较外向。
护理心理学案例

护理心理学案例案例一护理心理诊断1无效性否认:与病人缺乏心绞痛的相关知识有关2恐惧:与病人突然出现的疼痛有关3调节障碍:与病人缺乏自信有关心里护理措施1:及时使用镇痛剂如肌注杜冷丁或使用镇痛泵,明确诊断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安静休息2:给病人讲解心绞痛相关知识以及安慰预后没有严重的生活障碍,但当心绞痛的疼痛程度增加和时间延长时及时就医,可能转为心肌梗塞,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3安慰患者,安慰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愉悦,减少刺激因素案例二心理护理诊断:1.自我形象紊乱:与烧伤导致容貌被毁,产生自卑心理有关。
2.焦虑:与病人担心因容貌被毁而变得糟糕有关。
3.睡眠障碍:与病人思考过多因不能入睡有关。
护理措施1.安慰病人,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采用音乐疗法,若无效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安眠药物。
2.将病人的担心委婉告诉其丈夫,并动员家庭为病人舒解情绪。
3.可以为病人积极寻找正规的整容医院,积极鼓励病人。
4.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减少噪音案例三心理护理诊断:1.焦虑:与担心手术对应征入伍有影响有关2.恐惧:与患者没有做过手术心里恐惧有关3.预感性悲哀:与患者担心手术对应征入伍有影响有关心理护理措施:1.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减轻病人的焦虑2.安慰开导:告知病人手术的准备和并发症,普及病人知识。
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给予病人心理支持3.主动倾听:主动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满足其合理的心理需要4.社会支持:因为患者是受家庭影响,可以让患者家属及其朋友安慰鼓励患者,给予其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情绪管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护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PPT讲稿

• 3、内疚、悲伤与无助
• 5、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 症状:持续警觉性增高;不由自主回想受打
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 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周 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 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入 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 过分担惊受怕等。
案例
• 某医院儿科病房里某天收治了一位6岁的患有肾
病综合征的女患儿,该患儿从入院就诊到进入病 房,一直紧紧偎依着其母亲,不允许其母亲离开 自己。当母亲不得不离开时,该患儿便哭闹不休, 拒绝进食和睡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检查时有反 抗行为,极不合作。患儿刚入院时,有高度浮肿, 治疗一段时间后浮肿却无明显消退,后得知患儿 经常偷吃榨菜 。治疗一段时间后,由于激素作 用,出现了向心性肥大的副作用,患儿产生自卑 感,拒绝继续服药治疗。
• 6、其他心理特点
• 二、心理护理措施
• 1、重建心理安全感
• ① 护士的态度应镇静、平和、温暖,
处理问题时力求沉重果断,技术操作时准 确而熟练,给老人信赖感和安全感。
• ②避免二次伤害 尽量不要谈及老人
逝去的儿子,严守专业伦理。
• 2、心理支持
•
护士可鼓励老人表达感受并耐心倾听,
通过抚摸老人双手、轻拍后背、拥抱、搀
• 【分析】
• 死胎孕产妇是孕妇群体中的特殊个体,死胎孕妇
的心理,有别于正常妊娠分娩的孕妇,她既要承 受心理的打击,还要面临引产手术的痛苦,她不 会像正常产妇一样有痛苦过后的喜悦和幸福,也 不会有痛苦过后的成就感和做母亲的自豪感。其 次,温某的胎死属于危机事件,非正常生理疾病 所致,心理创伤可想而知。
护理心理案例分析

护理心理案例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心理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分析护理心理案例,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实际的护理心理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说明这一点。
患者小李,女性,30岁,因胃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
了解患者疾病病情之后,我开始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观察行为,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刚进入病房时,小李看起来有些紧张和担忧。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了解到小李平时担心各种疾病和身体不适,且过度关注和解读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
她经常上网查找相关疾病信息,并很快产生恐慌和担心。
此外,小李在工作中也经常出现焦虑和压力。
根据对小李的心理评估结果,我分析了她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策略。
首先,针对小李的疾病焦虑和过度关注身体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首先,我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倾听她的担忧和恐惧,并给予适度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
其次,我向患者解释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她正确理解和评估身体的症状,避免出现过度担心和恐慌。
同时,我提醒患者合理利用互联网和媒体资源,避免过多关注疾病方面的信息,以免增加自己的焦虑情绪。
最后,我鼓励患者参与一些缓解焦虑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做运动等,帮助她分散注意力,减少焦虑情绪。
其次,针对小李在工作中出现的焦虑和压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首先,我与小李交流并了解她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源和困扰,帮助她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同时,我鼓励患者寻求社会支持,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扰,减轻心理压力。
其次,我向小李介绍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并指导她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帮助她减少身心疲劳。
最后,我提醒患者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保护身心健康。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我逐渐观察到小李的心理状态有所好转。
护理心理学心理评估案例杨某

护理心理学心理评估案例杨某护理心理学心理评估案例:杨某杨某,女性,40岁,已婚,有两个子女,现居住在城市A。
杨某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工作压力大,经常需要加班。
最近几个月,杨某开始感到焦虑、疲劳和心情低落,睡眠质量也明显下降。
此外,她还出现了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的情况。
经过与杨某的初步交流,发现她的焦虑主要集中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上。
她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经常感到过度负荷和无助。
在家庭生活方面,她觉得自己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导致她感到内疚和失落。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杨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评估。
以下是评估的结果:1. 抑郁症状评估:杨某在过去两周内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睡眠障碍等。
根据评估结果,她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2. 焦虑症状评估:杨某在过去两周内出现了焦虑症状,包括紧张、焦虑、易怒和焦虑性思维等。
根据评估结果,她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3. 压力评估:杨某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她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导致身心疲惫和焦虑。
4. 睡眠评估:杨某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经常入睡困难,持续睡眠时间缩短,早醒和夜间醒来频繁。
她的睡眠问题可能与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
5. 饮食评估:杨某最近几个月出现了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的情况。
她对食物失去了兴趣,经常感到饱腹或没有胃口。
这可能与她的情绪问题有关。
6. 社会支持评估:杨某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
她感到孤独和失落,无法与他人分享她的困扰和压力。
7. 自我效能评估:杨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
她觉得自己无法有效地应对工作和家庭责任,导致她产生了自卑和无助的情绪。
8. 心理应对评估:杨某在应对压力和困难时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策略,如逃避、否定问题或沉迷于工作。
这些应对方式可能加剧了她的情绪问题。
9. 自我关怀评估:杨某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健康。
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案例本文介绍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为基础的学科,它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是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从护理心理学的思政角度,选取了一些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案例一:患者情绪焦虑一位患者因为手术需要住院,但是她很焦虑,害怕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
如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思政分析: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
对于患者情绪焦虑,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例如耐心倾听、主动沟通、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并且告诉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温暖,从而缓解情绪压力。
案例二:患者自杀念头一位患者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不稳定,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如何帮助患者摆脱自杀念头?思政分析: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情绪不稳定、出现自杀念头的患者,我们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首先是关爱与支持,鼓励患者向我们倾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其次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干预方法,例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对患者进行干预和指导,帮助其摆脱自杀念头;最后要积极联系患者的家庭,了解家庭情况,提供家庭支持和帮助,共同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案例三:护士职业倦怠护士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如何预防和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思政分析: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度压力的工作,它需要护士持续的心理支持和调适。
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护士的心理健康,同时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机会,让护士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增强护士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训,让护士了解职业倦怠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增加护士的应对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护士心理健康案例案例

护士心理健康案例案例一、案例主角。
小莉,是一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工作了五年的护士。
二、工作环境与压力源。
1. 高强度工作。
在ICU,小莉每天都像在战场上的战士一样。
她要负责好几个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就说早上吧,一到科室就得马不停蹄地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换药、协助医生做各种检查。
有时候病人突然状况不好,就像一颗炸弹突然爆炸一样,她得立刻冲过去进行急救处理。
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心脏骤停的病人,她和医生们进行了将近半小时的心肺复苏,那时候她的胳膊都累得像不是自己的了,但是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些,心里只想着把病人救回来。
2. 情感负担。
在这个科室,病人的病情都很严重,有的病人可能今天还好好的和她聊天,明天就没了。
小莉特别容易对病人产生感情,她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车祸进了ICU。
小莉每天都精心照顾他,小伙子也特别信任她,还总是跟她讲自己以后的梦想。
可是最后小伙子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
小莉那几天心情特别低落,就像自己失去了一个很亲近的朋友一样,每次走进那个小伙子住过的病房,心里就空落落的。
3. 人际压力。
小莉和科室里的医生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摩擦。
医生们可能更关注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而小莉作为护士,更注重病人的日常护理和感受。
有一次,一个医生在没有和小莉沟通的情况下就给一个病人换了药的剂量,小莉在护理的时候发现了,就和医生理论了几句。
结果那个医生觉得小莉多管闲事,小莉觉得特别委屈,她觉得自己也是为了病人好啊。
而且在科室里,护士之间也会有一些小竞争,像评选优秀护士之类的,这也让小莉有时候觉得很有压力。
三、心理问题表现。
1. 焦虑情绪。
小莉开始变得特别焦虑。
每天上班前就担心会不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处理不好。
晚上睡觉也睡不好,总是梦到工作中的场景,像病人突然病情恶化自己却无能为力之类的。
她的食欲也下降了很多,以前最爱吃的红烧肉现在看到都没什么胃口,整个人变得消瘦了不少。
2. 职业倦怠感。
对工作的热情也不像以前那么高了。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六七章

第七步 观察评估效果
(一)病人的主观体验 (二)病人的客观指标
第八步 确定新的方案
(一)小结前阶段的措施 (二)调整干预对策
案例
男性患者,44岁,某部总工程师。因6 小时前吃药时不慎误吞义齿,胸部上段疼 痛、发胀、憋气感来院就诊。经胸部X线 平片检查显示相当于胸椎3~4水平处有一 食道异物。急诊入院后在全麻下行食道镜 异物取出术,术中发现带金属钩的义齿卡 在食道中段,取出顺利。术后患者仍感到 胸部疼痛,且体温升高(最高38.5℃),白 细胞偏高,于术后第5日做胸部X线钡餐检 查,并经胸科医师会诊,疑为食道中段纵 隔瘘形成,继续抗感染治疗并需行鼻饲。 在插鼻饲管过程中,他因实感难忍而怀疑 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将管自行拔出。
“我必须获得成功” “别人应该对我很好”
(2) 过分概括化
以某件具体事件或某一言行 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整体的评价。 特点是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我一无是处” “我是个废物”
(3)糟糕至极 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一旦
发生,其结果必然非常可怕、糟 糕至极,灾难性的。特点是将一 件事件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
可能在发挥心理护理的效
果.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 及程序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及其作用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 护士 ❖ 病人 ❖ 心理学理论及技术 ❖ 病人的心理问题
医生及其他 工作人员
其他病人
病人
病人家属
病人心理问题
心理学知识
护士
1、心理学理论、知识是科学实施心理护 理的指南
某大学教授,男,45岁,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平时身体健康,婚 姻美满,家庭和睦。他在一次例行健康体 检中,被确诊为晚期肝癌。一向事业顺利, 家庭美满的他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陷入 了极度绝望中。
培养护士爱伤的案例

培养护士爱伤的案例案例一:患者陪护在一家大型医院的外科病房,有一位叫李护士的护士,对患者的陪护工作非常用心。
有一次,一位患者因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情绪低落,感到无聊和孤独。
李护士主动找来一本小说,陪着患者一起阅读,还和患者聊天,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孤独感,还让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案例二:心理疏导护士王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她经常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有一位患者因病情恶化而情绪低落,王护士耐心地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还帮助他制定康复计划。
患者在王护士的陪伴下逐渐恢复了信心,最终成功康复出院。
案例三:关怀病患家属护士张在一家重症监护室工作,她发现一位病患的家属非常焦虑和担心。
张护士主动与家属交谈,了解他们的困扰,并提供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安抚措施。
她还定期与家属沟通病情,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给予心理支持。
这种关怀让病患家属感到宽慰和安心。
案例四:提供专业护理护士刘在一家儿科医院工作,她经常遇到年幼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刘护士非常细心地为患者进行护理,使用温柔的语言和动作,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心。
她还会给家属提供儿童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患儿。
案例五:关注患者的饮食护士陈在一家肿瘤科医院工作,她发现很多患者因化疗而食欲不振。
于是,她主动与营养师合作,制定营养丰富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偏好,为他们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
陈护士还定期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案例六:提供疼痛管理护士赵在一家疼痛科医院工作,她经常遇到疼痛剧烈的患者。
赵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她还会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疼痛缓解。
案例七: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杨在一家养老院工作,她经常与老年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扰。
杨护士会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老年患者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心理护理案例案例一课程:护理心理学主题:癌症术后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学习目标:1、能够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正确的心理评估。
2、能够找出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心理护理诊断。
3、能够制定出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
案例题目:话疗第一幕2007年5月10日上午,一位穿着很宽松的上衣、气质不凡的中年女性,独自一人从容地走进肿瘤内科的护士站,有条不紊地办理住院手续,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首次化疗。
在护士忙碌的时候,她平静地坐在一边,等待着护士接待。
张女士,47岁,现住抚顺市,大学毕业后在抚顺石油研究所从事了加余年石油研究工作。
已婚,丈夫在某工厂做管理工作,45岁。
张女士与丈夫感情比较好,但在术后化疗问题上产生争议:丈夫考虑化疗痛苦,还不一定有效,听说中药效果比较好,因此不主张化疗。
但张女士不同意,即使痛苦也要坚持化疗。
20岁的独生女儿,在抚顺石油大学读一年级,走读,喜欢和张女士一起逛街、游泳;张女士的公公、婆婆健在,而其爸爸在她母亲去世后就与张女士一起住,张女士唯一一个姐姐,住沈阳市。
张女士的家庭月平均收入>3000元,并且有医疗保险。
2007年2月,张女士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左乳有一小包块,黄豆大小,压之无疼痛。
和同事们讨论此事时,大家认为应该是乳腺增生结节,张女士没在意,也没去医院检查。
当月,在张女士家里,其母亲因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张女士特别悔恼,没好好照顾母亲,干什么事都心不在焉,工作中经常出错,便休假一个月,也不想干什么,整天呆在家里,见谁都不顺心,脾气也变大,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
现在虽然状态好些,可是一提到母亲时她还是会忍不住哭。
4月的一天,洗澡时她发现包块增大,并有刺痛,于抚顺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乳腺癌,在医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淋巴转移3/11,分期TINIM0。
张女士说,术前她也怀疑过是乳腺癌,但是她考虑那病一般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得,她不可能,因为她比较外向。
她以往身体健康,单位每年一次体检,也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工作中与同事关系比较好,经常组织同事们旅游、唱歌;比较喜欢跳舞,单位的汇演,她差不多每年都会参加。
同事们有什么困难,她也主动帮忙。
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操心的事,遇到事情,会积极应对。
术后看到乳房缺失,心一下凉了,明白她得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癌症,当时脑子是空白的,清醒后一想到乳房没有了就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人了,想想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呢?以后生活工作怎么办啊?以后治疗会怎样?要求她丈夫不要告诉任何人。
就这么昏昏沌沌了大约一周。
后来看到同病房里多数跟她患同样病的人,有比她年龄大的也有比她年龄小的,也就慢慢想开了,要尽快治疗。
此次入院当天,张女士血压偏高,多次测量波动范围150-140/100-80mmHg,心率波动范围90-100次/分,体温36.5℃,呼吸18次/分,体重56kg,以往身高165cm。
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张女士会时不时地用胳膊挡住自己的左乳,并且会用“这病”“那病”来代替乳腺癌,多次说话时唉声叹气,不停问到化疗会有什么副作用,化疗掉头发一般会在什么时候等问题。
张女士说她手术出院后不愿意逛街,不愿意见同事,也没有食欲。
问题:1.什么是应激?张女士面临着哪些应激?2.什么是应对?张女士的应对方式有哪些?3.什么是社会支持?分析张女士的社会支持?4.患病后,张女士的性格特征有什么变化?5.疾病给张女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带来哪些影响?6.张女士可能会有的现存的护理问题(心理社会方面)有哪些?7.讨论可能会有的现存的护理问题的依据、相关因素?8.讨论确定病人的心理诊断还需要哪些信息?9.张女士是否做好了化疗前的准备?护士应该提供哪些帮助?二幕张女士入院检查,白细胞数L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CT检查显示正常。
化疗方案为CEF(环磷酸胺十表来比星(艾达生)+替加氟(方克)),一疗程3天,化疗前30分钟,雷莫司琼(奈西雅)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注射止吐,化疗第一天,环磷酞胺1.0g加入到100ml盐水中,艾达生120mg加入到250ml盐水中静滴,方克6.6g加50ml盐水持续泵控5ml/h,会维持3天,后每隔3周一个疗程,总共6个疗程。
住院第二天,进行化疗,采用PICC途径。
在早晨床边交班时,护士小王看到张女士忧虑重重地在病房里来回走动,其姐姐坐在床边。
交班完毕后,小王找时间与张女士交谈起来,她对小王说:“昨天晚上睡得挺早,可十二点醒了,就再也睡不着,就想着今天的化疗,听说化疗恶心呕吐很难受,今天早上没吃饭,我想这样的话,化疗时候恶心呕吐应该就能轻点。
”小王指导张女士说:“不用太担心,化疗之前有止吐的药物,对缓解副反应症状有帮助。
早饭也一定要吃,那样才有耐力和抵抗力,恶心呕吐才有可能减轻,并且良好的精神对减少副反应很有帮助。
”随后,小王给张女士提供了化疗副反应相关资料,并要与她一起看,而张女士说她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看不进去。
住院期间,张女士的女儿一天打一个电话鼓励张女士要积极乐观,张女士的同事们、单位领导纷纷来看望她,鼓励她,张女士说:“不是不让你们来吗?”之后,她们就交谈着,等同事走后,张女士会沉默很久,小王问其原因时,刚开始张女士不做声,小王对她说:“有什么事说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帮你?即使不能帮你,说出来你也会舒服一点。
”过了一会儿,张女士说:“她们一来,我就感觉特不舒服,就感觉到我得了绝症,怎么能得这病,手术后,我乳房没有了,化疗后,可能头发也没有了,如果转移,可能也不能治了,我爸爸还不知道我得这病,女儿还没毕业呢,还要结婚…”说到这,张女士眼睛红红的。
张女士的姐姐和同病室的病人一同安慰她,要往好方面想。
小王也鼓励张女士说:“现在很多人都进行形体重建,如假性文胸或义乳,效果都不错,看不出来;化疗后掉头发,可以戴帽子,并且它是暂时的,还可以重新长出来,并且更浓密,我们见过这样的病人;人一旦患病,最主要的如何面对和对待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好好配合治疗,还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当环磷酸胺、艾达生快滴完时,张女士惊奇地问护士说:“自己怎么没有恶心呕吐啊,是不是药物效果不好啊?”小王给张女士解释说所给的资料上有介绍:不同的化疗药物,会有不同的副作用,而张女士说:“现在记忆力可不好了,看过就忘,人一生病就没用了,以后可怎么办啊?”张女士的姐姐也说张女士生病后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干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的,性格开朗,现在她总抱怨她没用,说没法照顾女儿,丈夫也不关心她。
要持续泵控给药的方克,需要持续3天,用过的病人都会开玩笑说它是“小地雷”,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化疗副反应。
张女士仅有恶心,没有吐,张女士的脸上也逐渐展开笑容,对小王说也不是像别人说得那样啊!小王就鼓励张女士说:“以良好的心态,再加上有效的措施,它也是可以应对的。
”第三天早上,小王早早来到张女士床边,问昨天晚上睡眠怎样,张女士满脸忧愁地说:“昨天晚上恶心难受,没怎么睡觉,睡不着就想这病怎么才能不转移啊?转移了怎么办?现在没时间也没精力陪女儿,还让女儿整天担心我,也不知道我爸爸知道我得这病,会不会难过?同事组织活动叫我时,就想我是个病人了,我跟她们聊什么呢?,也没法工作了,打算退休,可退休后整天呆在家里干什么呢?”小王劝说道:“你现在的治疗再加上良好的心态,注意定期复查,也是可以控制转移的;只要你积极乐观,你的家人也会很高兴,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照顾了;要多与同事交流,或许他们有困难还想让你帮忙,还想让你组织他们去旅游呢,如果体力允许,可以继续工作。
”小王并提供了一些促进睡眠的措施。
张女士的首次化疗结束了,出院时,小王介绍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如饮食、运动及PICC护理等,提供了肿瘤内科的电话号码,并知24小时都有医务人员接听电话。
告诉张女士如果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可以参加患者们组成的组织,电话****(沈阳癌症协会,协会成员相互交流着经验,定期组织旅游,活动地点一般在公园)。
小王对张女士的姐姐介绍说,因为治疗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张女士出院后有可能会有疲乏的感觉,并介绍了相应的措施。
过了3周,张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如期而至,带着帽子,面带笑容,同护士站内的护士医生打招呼,并对护士小王说:“我回家后一周内,恶心,呕吐,难受得不行了,特别累,以前累的时候,休息一会儿就行,那时不行,感觉睡觉也特别累,什么都不愿意干,真不知道怎么办?过了一周,也就慢慢好了。
是不是每次都那样啊?那可怎么办啊?”并说她把小王提供的资料带回家,同丈夫交流,丈夫也同意化疗,这次主动陪自己来,自己也去参加了小王介绍的那个组织,感觉收获很多。
回家后和女儿逛了几次街,刚出门时,不敢见人,怕碰到熟人,怕别人看她,几次以后,就没那种感觉了。
也邀请同事们来家里玩,他们组织的活动自己也尽量参加,睡眠好多了。
此次住院,张女士的化验结果,白细胞数L,不能化疗,需要先进行升白细胞治疗,医嘱惠尔血300微克皮下注射。
张女士听到这个结果和治疗方案后面部表情立即僵住,随后焦急地问是不是自己的病情加重了,化疗时间延后,对自己会不会有影响。
小王给张女士解释说:“化疗本身会杀死白细胞,如果白细胞低,很容易感染,对化疗不利。
”此次化疗,张女士恶心、呕吐比较厉害,小王依次试着可以缓解其难受的方法,如听音乐,跟张女士交谈,但都被张女士烦躁地拒绝。
看到张女士现在特别乏力,并且张女士自己也说特别没劲。
在痛苦中,第二次化疗结束了。
以后的几次化疗,张女士逐渐接受了小王给提供的建议,听听音乐,想令自己高兴的事。
学着放松技巧,尽管也存在疲乏,但张女士说,每次都比前一次轻一点。
半年过去了,张女士说她已经认识了这个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
问题:1.化疗的副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2.通过此案例学习,你可以获得哪些乳腺癌的疾病知识?3.化疗给张女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张女士在化疗期间有哪些心理社会问题?5.在此病例中,护士应用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护理措施护士可以尝试去采用?2、慢性肾脏疾病临床心理护理案例案例三课程:护理心理学主题:慢性病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学习目标:1、能够对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正确的心理评估。
2、能够找出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提出正确的心理护理诊断。
3、能够制定出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
案例题目:年轻的疾病第一幕2007年7月20日上午,一位年轻的小姑娘在一位中年妇女的陪伴下走进了肾内科护士站。
小姑娘穿着高跟鞋,浮肿的脚被勒出一道印,衣着比较时髦,头发染成黄色。
小姑娘入肾内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小刘的妈妈一身朴素的打扮,忙前忙后办理着住院手续。
这期间,小姑娘就坐在椅子四处张望。
小刘,19岁,现住辽宁阜新,生病之前在阜新县某一酒店做服务员,当小刘向单位说明因疾病要住院后,单位就解雇了她,现自费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