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7
合集下载
31..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任务 内容
※ 理解并掌握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能根据实 际发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制定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方 案,并付诸实施。
任务 目标
教学 资源
※ 结合实训室及校内外基地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 结合现场实际,找出病虫防治中存在问题并分析。 ※ 拟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 ※ 记载工作任务,并上交1份实训总结报告。
※ 材料与器具:各类标本、放大镜、频振灯等。 ※ 参考资料:各类教学参考书、课件等。 ※ 教学场所:实训室、校内外基地,师生比为1:20。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操作 要点
※ 调研当地综合防治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 针对当地典型的病虫种类,综合运用园林技术措施、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案控制病虫害 ,对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记录。 ※ 调研当地园林绿地与花木基地的常规管理状况。 ※ 提出园林技术措施防治新方案,指导生产。
▪ 生态学观点 ▪ 经济学观点 ▪ 环保学观点
▪ 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 ▪充分利用自然控制 ▪各种措施的综合与协调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清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 基本要求 ▪综合防治方案的主要类型
【教学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园林植物病虫综合防治概 念 人类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漫长 过程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病虫害治理的理论及 应用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病 虫害的综合治理(IPM)已经 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推崇的一种 策略,并且它的外延和内涵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2. 经济学观点 在采取防治措施时要考虑成本问题。综合治理是要将病虫害种 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而不是消灭;不足以造成经济损 害的低水平种群的存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有益的。为此, 必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数量、植物本身的经济价值和抵抗或补偿能 力、天敌的控制效应,以及病虫害对植物产量所造成的损失等,制 定科学的经济阈值(或防治指标)作为防治决策的依据。
园林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后变黑色。
• 若虫:近似无翅孤雌胎生
蚜、淡绿或淡红色、体较 小。
11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每年发生30-40代,以卵在桃树的叶芽和花
芽基部和树皮缝、小枝中越冬。属乔迁式。 翌年3月开始孵化,先群集芽上,后转移到 花和叶上。5、6月份繁殖最盛,并不断产 生有翅蚜迁入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 10~11月以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樱花等树上。 春末夏初及秋季是桃蚜为害严重的季节。
• 是青桐树上的重要害虫。该虫若虫和成虫多群集
青桐叶背和幼枝嫩干上吸食为害,破坏输导组织, 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气孔,影响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致使叶面呈苍白萎缩症状; 且因同时招致霉菌寄生,使树木受害更甚。严重 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易风折,严 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36
梧桐木虱
21
日本龟蜡蚧
22
日本龟蜡蚧
23
生活习性
• 一年生l代,以受精雌虫主要在1—2年生枝上越冬。
翌春寄主发芽时开始为害,虫体迅速膨大,成熟 后产卵于腹下。产卵盛期5月中旬。每雌产卵千余 粒,多者3000粒。卵期10一24天。初孵若虫多爬 到嫩枝、叶柄、叶面上固着取食,8月初雌雄开始 性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为雄化蛹期,蛹期8—20 天,羽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雄成虫寿命 1—5天,交配后即死亡,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 固着为害。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喷洒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 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 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盆栽植物可根埋15%铁灭 克颗粒剂2~4g(根据盆大小决定用药量)或8%氧化乐果颗 粒剂。施药后覆土浇水。在树木上亦可打孔注射或刮去老 皮涂药环。
• 若虫:近似无翅孤雌胎生
蚜、淡绿或淡红色、体较 小。
11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每年发生30-40代,以卵在桃树的叶芽和花
芽基部和树皮缝、小枝中越冬。属乔迁式。 翌年3月开始孵化,先群集芽上,后转移到 花和叶上。5、6月份繁殖最盛,并不断产 生有翅蚜迁入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 10~11月以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樱花等树上。 春末夏初及秋季是桃蚜为害严重的季节。
• 是青桐树上的重要害虫。该虫若虫和成虫多群集
青桐叶背和幼枝嫩干上吸食为害,破坏输导组织, 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气孔,影响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致使叶面呈苍白萎缩症状; 且因同时招致霉菌寄生,使树木受害更甚。严重 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易风折,严 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36
梧桐木虱
21
日本龟蜡蚧
22
日本龟蜡蚧
23
生活习性
• 一年生l代,以受精雌虫主要在1—2年生枝上越冬。
翌春寄主发芽时开始为害,虫体迅速膨大,成熟 后产卵于腹下。产卵盛期5月中旬。每雌产卵千余 粒,多者3000粒。卵期10一24天。初孵若虫多爬 到嫩枝、叶柄、叶面上固着取食,8月初雌雄开始 性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为雄化蛹期,蛹期8—20 天,羽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雄成虫寿命 1—5天,交配后即死亡,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 固着为害。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喷洒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 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 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盆栽植物可根埋15%铁灭 克颗粒剂2~4g(根据盆大小决定用药量)或8%氧化乐果颗 粒剂。施药后覆土浇水。在树木上亦可打孔注射或刮去老 皮涂药环。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ppt
13.农药按防治对象及用途常可分为( )、( )、( )、杀线虫 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类型。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4.农药产品名称,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由三部分组成。其中40%是 指( ),福美砷是( ),可湿性粉剂是( )。 15.林木病虫害常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有( )、( )、( )和( )等。 16.农药的“三证”是指( )、( )和执行的产品标准证。 17.环境友好型防治要求使用( )、( )、( )的化学农药,并 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药技术。
①以抚育管理为主的营林措施。 ②以预测预报和检疫为主的预防措施。 ③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 ④以物理防治为主的辅助措施。 ⑤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3 森林病虫害的分类治理
根据生态 区位重要 性分区治
理
点状防治区:重要口岸和中心城市,辐射若干城镇。 线状防治区:大江大河,海岸线,主要公路铁路两侧。 块状防治区:林业重点工程区,名胜区,自然保护
工程项目治理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1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策略
20世纪 50~70年代
20世纪70~ 9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 代后期至今
策略
化学防治
方法
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
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可持续治理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建立体系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2 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体系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视频
喷雾法 现场操作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我国农药喷雾法划分的容量级别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4.农药产品名称,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由三部分组成。其中40%是 指( ),福美砷是( ),可湿性粉剂是( )。 15.林木病虫害常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有( )、( )、( )和( )等。 16.农药的“三证”是指( )、( )和执行的产品标准证。 17.环境友好型防治要求使用( )、( )、( )的化学农药,并 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药技术。
①以抚育管理为主的营林措施。 ②以预测预报和检疫为主的预防措施。 ③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 ④以物理防治为主的辅助措施。 ⑤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3 森林病虫害的分类治理
根据生态 区位重要 性分区治
理
点状防治区:重要口岸和中心城市,辐射若干城镇。 线状防治区:大江大河,海岸线,主要公路铁路两侧。 块状防治区:林业重点工程区,名胜区,自然保护
工程项目治理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1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策略
20世纪 50~70年代
20世纪70~ 9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 代后期至今
策略
化学防治
方法
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
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可持续治理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建立体系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2 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体系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视频
喷雾法 现场操作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我国农药喷雾法划分的容量级别
植物保护学病虫害防治精选ppt课件
二、泡桐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鸟巢病、疯枝病。分布 极广,一旦染病,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 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 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2、症 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
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 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 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 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 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 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抗霉菌素120对白 粉病有良好的防效。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三、锈病类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 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 在不适宜的灌溉下、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天气时 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 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 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 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 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 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 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 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干枯死亡。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鸟巢病、疯枝病。分布 极广,一旦染病,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 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 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2、症 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
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 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 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 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 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 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抗霉菌素120对白 粉病有良好的防效。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三、锈病类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 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 在不适宜的灌溉下、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天气时 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 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 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 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 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 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 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 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干枯死亡。
园林植物保护任务一 病虫害的综合治理PPT课件
包括适地种植、合理布局和搭配、 合理的轮作倒茬、正确的间作套种 等。
(四)加强田间管理
包括科学的肥水管理、注意园圃的 卫生、改善小环境等。
(五)繁殖材料的收获和收后管理
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
病虫害,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优点 此法简单易行,经济 安全,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控制 因素没有破坏作用。
1、对内检疫程序
报验
检验 检疫处理
签发证书
2、对外检疫程序
分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客携带物 检疫、国际邮包检疫、过境检疫等。
对外检疫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及 实施细则。
(二)植物检疫的方法
与病虫害诊断方法相似,即
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和 栽培检验三种。
园艺技术措施
园艺技术措施就是利用园艺科学技术 手段,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避免 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以达到优质高产的要 求。
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1、 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主要任 务是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间的物资交换, 调运种子、苗木及其他农产品而传播的 危险性病、虫及杂草。
2、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国家在 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 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 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二)植物检疫的措施
一、综合治理的概念
综合治理(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
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点是: 从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 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 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必要 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 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 和社会效益。
二、综合治理的原则
1、经济、安全、简易、有效; 2、协调措施,减少矛盾; 3、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4、力求兼治,化繁为简; 5、要有全局的观念。
(四)加强田间管理
包括科学的肥水管理、注意园圃的 卫生、改善小环境等。
(五)繁殖材料的收获和收后管理
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
病虫害,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优点 此法简单易行,经济 安全,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控制 因素没有破坏作用。
1、对内检疫程序
报验
检验 检疫处理
签发证书
2、对外检疫程序
分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客携带物 检疫、国际邮包检疫、过境检疫等。
对外检疫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及 实施细则。
(二)植物检疫的方法
与病虫害诊断方法相似,即
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和 栽培检验三种。
园艺技术措施
园艺技术措施就是利用园艺科学技术 手段,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避免 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以达到优质高产的要 求。
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1、 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主要任 务是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间的物资交换, 调运种子、苗木及其他农产品而传播的 危险性病、虫及杂草。
2、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国家在 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 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 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二)植物检疫的措施
一、综合治理的概念
综合治理(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
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点是: 从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 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 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必要 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 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 和社会效益。
二、综合治理的原则
1、经济、安全、简易、有效; 2、协调措施,减少矛盾; 3、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4、力求兼治,化繁为简; 5、要有全局的观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病情指数(%)= ——————————— ×100
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三、病害流行的变化规律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二)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1. 季节变化:病害在一个季 节的消长变化。
2. 年份变化:病害在不同年 份间的变化。
1、季节流行动态:
多循环病害在一年中,病情的发展过程可 分为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都 随之变化。
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根 据:
①当时的发病数量或菌量数据 ②作物生育期的变化 ③预测的天气要素。 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
作好防治准备。
3、短期预测:
时限在一周之内或几 天,根据天气要素和菌源 情况。预测结果主要用以 确定防治适期。
二、预测的依据:
(二)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 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 期预测。
1、流行程度预测:
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 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 指数)和流行级别(大流行、 中度流行、轻流行、不流行) 作定量的和定性的表达。
2、病害发生时期预测:
即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 时期。也称为侵染预测,如 果树、蔬菜等病害多根据小 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 染的时期——临界期,以确 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2、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 大的差异,可区分为:
(1)近程传播: (2)中程传播: (3)远程传播:
(1)近程传播:
传播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 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 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
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度现象。
(2)中程传播:
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 冠层以上数米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 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落到植物冠层 中。
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三、病害流行的变化规律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二)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1. 季节变化:病害在一个季 节的消长变化。
2. 年份变化:病害在不同年 份间的变化。
1、季节流行动态:
多循环病害在一年中,病情的发展过程可 分为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都 随之变化。
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根 据:
①当时的发病数量或菌量数据 ②作物生育期的变化 ③预测的天气要素。 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
作好防治准备。
3、短期预测:
时限在一周之内或几 天,根据天气要素和菌源 情况。预测结果主要用以 确定防治适期。
二、预测的依据:
(二)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 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 期预测。
1、流行程度预测:
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 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 指数)和流行级别(大流行、 中度流行、轻流行、不流行) 作定量的和定性的表达。
2、病害发生时期预测:
即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 时期。也称为侵染预测,如 果树、蔬菜等病害多根据小 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 染的时期——临界期,以确 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2、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 大的差异,可区分为:
(1)近程传播: (2)中程传播: (3)远程传播:
(1)近程传播:
传播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 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 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
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度现象。
(2)中程传播:
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 冠层以上数米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 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落到植物冠层 中。
园林植物病虫害 课件
紫荆枯萎病
(三)畸 形
• 畸形(malformation):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产生的形态异常 畸形( • 畸形是植物感病后,细胞或组织因过渡生长或发育不足造 畸形是植物感病后, 成的。 成的。 • 增生型:根、枝条局部膨大形成肿瘤(gall)、枝条簇 增生型: )、枝条簇 枝条局部膨大形成肿瘤( 肿瘤 )、 生形成丛枝 丛枝( 生形成丛枝(wiches broom) ) ) • 减生:叶片皱缩,变小,植株矮缩(dwarf) 减生:叶片皱缩,变小,植株矮缩( 矮缩 • 变态:器官发生变型,叶卷曲、花变叶、叶变花、扁枝、 变态:器官发生变型,叶卷曲、花变叶、叶变花、扁枝、 袋果
(一)生物性病原
• 生物性病原(侵染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 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包括 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 植物、线虫、寄生藻类和螨类等 ,通常称 为病原物,病原真菌、细菌称为病原菌。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都 能相互传染,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 害,也称寄生性病害。 感病植物:寄主(host)
二、我国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1986年统计,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有5500多 年统计,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有 年统计 多 种,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有400种。 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有 种 随着花卉种类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病 随着花卉种类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虫害日趋严重。当前, 虫害日趋严重。当前,花卉病虫害已成为困扰 花卉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花卉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symptom):植物感病后, 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 症状( :植物感病后, 常特征。 常特征。 对有些侵染性病害来说,病害症状包括: 有些侵染性病害来说,病害症状包括: 来说 ִ病状: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病变特征,如变 病状: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病变特征, 病状 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病变特征 色、坏死斑、肿瘤、萎蔫、腐烂等 坏死斑、肿瘤、萎蔫、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肉眼可见的繁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肉眼可见的繁 病症 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肉眼可见的 殖体和营养体等 如菌丝、粉状物、毛状物、颗粒、 殖体和营养体等,如菌丝、粉状物、毛状物、颗粒、 蘑菇、菌脓、 蘑菇、菌脓、寄生植物个体等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酯、溴氰菊酯等药剂。
刺吸害虫
种类
蚜虫、粉虱、介壳虫等。
识别
成虫、若虫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可使植物 生长停滞。
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利用天敌如草蛉、瓢虫等进行生物 防治;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内吸性药剂。
蛀干害虫
1 2
种类
天牛、木蠹蛾、松材线虫等。
识别
幼虫钻蛀树木枝干,造成树木流胶、倾斜甚至折 断。
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侵害源的不同,可将园林植物病虫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 。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理性 病害则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如干旱、水涝、肥害等。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发育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园林植物的 生长速度减缓,叶片萎缩 、脱落,花朵掉落等,影 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04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种植前消毒
对种植用的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以消灭病源和虫源。
合理施肥
使用有机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轮作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等,以控制病虫害 的数量。
微生物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2023-11-11
• 园林植物病虫害概述 •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 常见园林植物虫害识别与防治 •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与
使用方法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例分析
01
园林植物病虫害概述
整套教学课件《植物病虫害防治》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常见植物病害类型及症状
真菌病害
如黑斑病、白粉病等,症状包括坏死、腐 烂、萎蔫等。
病毒病害
如花叶病、黄化病等,症状为变色、畸形 、生长异常等。
细菌病害
如青枯病、软腐病等,症状有坏死、腐烂 、畸形等。
线虫病害
如根结线虫病、胞囊线虫病等,症状为生 长衰弱、畸形、根瘤等。
常见植物虫害类型及危害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原则,注 重生态调控和生物防 治。
农业措施
加强果园管理,合理 修剪、施肥和灌溉, 增强树势,提高抗病 虫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 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 治果树病虫害,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
蔬菜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蔬菜病虫害识别
熟悉常见蔬菜病虫害的症状、发生条 件和危害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弱甚至死亡。
病虫害识别与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病 虫害的症状和危害状,结 合经验进行初步识别。
诱集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 集装置诱集害虫,以便进 一步观察和识别。
实验室鉴定法
采集病虫样本,在实验室 内进行分离、培养、镜检 等操作,准确鉴定病虫害 种类。
分子生物学方法
应用PCR技术、基因测序 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快速 、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虫 害。
智能化防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实现病虫害的智能
化识别、监测和防治。
绿色防治
倡导绿色农业理念,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
防治等环保型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
将多种防治手段有机结合,形成 综合防治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治
的整体效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茭白”是其叶原基受黑粉菌侵染后,生长畸形,其 肿胀部分由于肥厚鲜嫩,提高了其经济价值;异常美丽 的金心黄杨和银边虎尾兰是因为受到病毒的感染;羽衣 甘蓝是食用甘蓝病变的产物;绿菊和绿牡丹也是病害的 杰作。这些植物都被视为观赏园艺中的名花或珍品,经 济和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一般不作为病害处理。
茭
白
白 粉 状 物
白
粉
黑
粉
2.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霜霉 (葡萄、月季霜霉病)、灰霉(月季、仙客来灰霉病)、 烟煤(山茶烟煤病)。 葡 萄 霜 霉 病
霜 霉 状 物
霉 状 物
灰霉
烟霉
灰
霉
青
霉
3.锈状物 发生在枝、干、叶、 花、果等部位。病部产生锈 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 疱状物或毛状物。由锈菌引 起。如玫瑰锈病、海棠锈病。
发病
正常
2. 坏死
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不解体称为坏死。 常表现为斑点、叶枯、溃疡、枯梢、疮痂、立枯和猝 倒等。 斑点是最常见的病状,主要发生在茎叶果实等器官上, 可根据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
(1)斑点 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形状和颜色不一。病 斑后期有的出现霉点或小黑点。一般由真菌、细菌等引 起。如月季黑斑病、凤尾兰叶斑病等。
真 菌 霉 层 橡皮树
新 芽 腐 烂
苹果腐烂
4. 萎蔫
萎蔫是指植物茎部或根部的维管束组织受害后,大量 菌体或病原分泌的毒素堵塞或破坏导管,使水分运输 受阻而引起植物凋萎枯死。 包括枯萎、黄萎、青枯(若植物迅速死亡,而叶仍呈 绿色,称为青枯。例菊花青枯病,辣椒青枯病)
枯萎和青枯 由于干旱、根系腐烂或输导组织受阻,部分枝条或整 个树冠的叶片凋萎、脱落或整株枯死。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 原因引起。如榆枯萎病、唐菖蒲枯萎病。
一、病状的主要类型 p7
1. 变色 园林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形成受到抑制或被破坏, 其它色素形成过多,从而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 常见的有褪绿、黄化、花叶、白化、红化、斑驳等。
(1)黄化 叶绿素含量减少,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进一步发展 导致白化。一般由病毒、植原体或生理原因引起。如香石竹斑驳 病毒病、栀子黄化病、翠菊黄化病。
雪 松 枯 梢
(4)疮痂 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斑点表面粗糙,有的局部细 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的组织。多由真菌引起。如柑桔 疮痂病。
疮痂斑
梨疮痂病
大叶黄杨疮痂病
3.腐烂 病部组织的细胞坏死并解体,原生质被破坏以致组织溃烂称 为腐烂。发生于根、干、花、果上。多汁幼嫩的组织常为湿腐, 如羽衣甘蓝软腐病。含水较少、较硬的组织常发生干腐,如三棱 掌腐烂病。腐烂一般由真菌或细菌引起。
扇 叶 状
皱 缩 卷 曲
叶畸形
果实畸形
(1)肿瘤 枝干和根 上的局部细胞增生, 形成各种不同形状 和大小的瘤状物。 一般由真菌、细菌、 线虫、寄生性种子 植物或生理原因引 起。如樱花根癌病、 根瘤线虫病。
樱花根癌病
(2)丛枝 顶芽生长受 抑,侧芽、腋芽迅速 生长,或不定芽大量 发生,发育成小枝, 小枝上的顶芽又受抑 制,其侧芽又发育成 小枝,这样多次重复 发展,叶片变小,节 间变短,枝叶密集丛 生。由真菌、植原体 或生理原因引起。如 竹丛枝病、泡桐丛枝 病。
凤 尾 兰 叶 斑 病
小 黑 点
轮纹斑
角
斑
(2)溃疡 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形成凹陷病 斑,病斑周围常为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后期病部常开裂, 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一般 由真菌、细菌或日灼等引起。如槐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
红 瑞 木 枝 干 溃 疡 病
(3)枯梢 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甚至扩展到主干上。一般由真菌、 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如马尾松枯梢病、柳黑枯病。
竹丛枝病
6.流脂或流胶 病部
有树脂或胶质自树皮 渗出,常称之为流脂 病或流胶病。流脂和 流胶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般由真菌、细菌 或生理原因引起,也 可能是它们综合作用 的结果。如马尾松枯 梢病病梢上流脂、桃 树流胶。
流胶
桃流胶病
二、病症的主要类型 p8-9
1.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白 粉(月季、黄栌、瓜叶菊白粉病)、黑粉。 蔷 薇 白 粉 病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非侵染性病原
一、非侵染性病原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 不适宜,而且超出园林植物的适应范围时,园林植物生理活动就 会失调,表现失绿、矮化,甚至死亡。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 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会 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引起植物缺素症。 缺氮 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分枝少、失绿、变色、花 小和组织坏死。在强酸性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易发生缺氮症。
菊花植株枯萎
青枯
5.畸形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 后,引起局部器官 的细胞数目增多, 生长过度或受抑制 而畸形。常见的有 徒长、矮缩、丛枝 或肿瘤。 也包括叶片变小、 皱缩、肿胀或形成 毛毡,枝条带化, 果实变形等。一般 由真菌、螨类或其 他原因引起。如桃 缩叶病、月季带化 病、李囊果病和阔 叶树毛毡病。观点:
经济学观点:认为植物是否生病是看其经济价值是否 损失。 生物学观点:认为植物是否生病,应从植物本身去考 虑,其正常的生理机制是否受到干扰而形成了异常后 果,至于病害是否需要防治则完全可以从其经济学的 价值来考虑。
本教材认为:并非所有发生植物病理变化过程的现象都 称为病害,病害是相对于人类生产和经济损益而言的。
4.点粒状物 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 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 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凤 尾 兰 叶 斑 病
小 黑 点
5.脓胶状物 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 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如天竺葵叶斑病、栀子花叶斑病。 细菌溢检查:切取病叶上病健交界处叶片组织约1毫米,放在载玻片 的水滴中,加上盖玻片,静止1~2min后,用手持扩大镜或低倍显微 镜稍暗视野下检查,有云雾状菌液自叶脉涌出。
(二)非侵染性病害 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非侵染性病 原。如温度过高引起灼伤;低温引起冻害;土壤水分不 足引起枯萎;排水不良、积水造成根系腐烂,直至植株 枯死;营养元素不足引起缺素症;还有空气和土壤中的 有害化学物质及农药使用不当等。 这类由不利的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 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也称 生理性病害。常大面积成片发生,全株发病。
棣棠
缺铁 导致 新叶 黄化
(2)花叶
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匀,浓绿和黄绿互相间杂, 有时出现红、紫斑块,界限明显。一般由病毒引起。如紫丁香花 叶病、大丽花花叶病。
山 茶 花 叶 病
(3)斑驳
与花叶相似, 但界限不明显。
叶片 变色 界限 模糊
观赏椒病毒病
(4)碎锦 花瓣上的变色,郁金香碎色病。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 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对于某些生物病原引起的病 害来说,病害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 发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发生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病 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 构称为病症,即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 来的特征。如大叶黄杨褐斑病,在叶片上形成的近圆 形、灰褐色的病斑是病状,后期在病斑上由病原菌长 出的小黑点是病症。
园林植物病害知识
——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一、知识点
1.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2. 园林病害症状的概念与类型; 3. 园林植物病害的非侵染性病原。
二、重点
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与类型
三、难点
非侵染性病原的诊断与防治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定义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贮藏、运输过程中, 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 到抑制,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在外部或内部形态上表现严重的病态,从而降低了其产 量、质量及观赏价值,造成了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 损失,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为病原。
缺钾 植物叶片常出现棕色斑点,不正常皱缩,叶缘卷曲, 最后焦枯。红壤一般含钾量低,易发生缺钾症。
金 盏 菊 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枯焦
3.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寄主及病原的一切生物 和非生物条件。 环境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病原物,促进或抑制其生长 发育,另一方面影响寄主的生活状态及其抗病性,当 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时,病害才能发 生和发展。
植物病害是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矛盾斗争的结 果。其中病原和植物是病害发生的基本矛盾,而环境则 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条件。 环境一方面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植物的 生长状态,增强或降低植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只有当环 境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原物的活动和发展时, 矛盾向着发病的方面转化,病害才能发生。反之,植物 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害就被控制。 因此,植物能否发病不仅决定于病原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环境条件对双方的作用。
病害三角
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 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 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 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环境条件
病原
寄主植物
三、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一)侵染性病害 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称侵染 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类病毒、 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等。病原物属菌类 的称为病原菌。 这类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 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 田间常先出现中心病株,有从点到面扩展危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