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讨论—热工学的发展及应用

合集下载

《热工学基础》绪论+1-3单元

《热工学基础》绪论+1-3单元
9
• 此例中包含几种工作物质的热力循环:制冷剂的1—2—3—4—1制冷循环;冷冻水的
7—4—8—7循环;冷0.却3空水的调5用—6冷—源2—工5循作环原。理而空图调(蒸风的气循压环缩(式8—)空调房间—风机— 8)图中虽未1反—映压,缩但实机际;中2是—不冷可凝或器缺的;。3—膨胀阀;4—蒸发器;
• 图中设备10即可认为是我们室内的散热器。 • 上述的供热系统运行涉及到水蒸气的定压汽化等热力学过程及工作物质通过换热器吸
热、放热等传热过程,所用工作物质为水或水蒸气。
6
• (2)空气调节系统 • 空气调节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经过过滤、去湿或加湿、加热或冷却后,以一定的速度
和方式送入空调房间以满足使用者在温度、湿度、洁净度(包括新鲜度)、速度(简 称四度)等方面要求。图0.2是夏季空调系统工作示意图。图中室外新风(如35℃)经 过风阀在混合室1中与部分回风(为节能而采用,温度约26℃)混合后,经过滤器2, 在喷淋室3被冷冻水(供水7℃,回水12℃)冷却去湿、经设备5再加热(尽量不再加热 以节能)后(约20℃左右)由风机6通过风管送至空调房间7,吸收房间热量,温度升 高,再将部分回风送至混合室,其余部分排至室外大气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设备类类专业规划教材
热工学基础
RE GONG XUE JI CHU
主 编:贾永康 徐红梅 副主编:高志勇 张少飞

热工基础参考文献

热工基础参考文献

热工基础参考文献

热工基础是研究热能转换、传递以及热力系统运行规律的科学,它在能源、动力、环境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关于热工基础的重要参考文献:

1.《热工基础与应用》(第2版):这本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

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主要介绍了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定律,以及工质的性质等内容。

2.《热工基础》:这本书讨论了热力学在工程上的研究与应用,涉及

能量转换方式和利用效率等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热工基础第2版》: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的

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修订。书中整合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和“传热学”三门课程的内容,既保持了各部分的独立性,又考虑了

知识的前后关联,力求整体上的协调统一。

这些文献不仅为热工基础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或特定领域的应用,建议查阅相关专业期刊或者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热力学的发展和应用

热力学的发展和应用

热力学的发展和应用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转移和转化规律的学科,它的历史长达

几个世纪。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和

实验,不断推进着热力学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热力学

的发展和应用。

一. 热力学的起源和发展

热力学起源于18世纪。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热量和能量,从而推动了热力学的发展。最早发现热的概念是早在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热为物质的一种属性的观点。到了16世纪,热被发现是导致水波运动的根本力量之一。

最早的热力学问题是关于蒸汽机的问题。蒸汽机是由英国工程

师詹姆斯·瓦特发明的,它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瓦特发现蒸汽

机可以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这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兴趣和注意。于是,热力学这门学科就在这个时期慢慢发展起来。

二. 热力学的定律

随着热力学的发展,一些基本定律也被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

热力学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被称为能量守恒原则。它表示,在

一个孤立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不会发生改变。第二定律被称为

熵增加原理。它表示,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熵(无序程度)一

定会增加。第三定律表明,在绝对零度下,热力学系统的熵为零。

热力学的三大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所有与能量和热量有关的事物中。例如,在能源开发和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使用热力学

定律来计算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此外,热力学的三大定律也通过

热力学模型,使工程界得益不浅。

三. 热力学的应用

热力学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领域:

1. 物理学

热力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例如,在物理学中,科学家

们可以使用热力学来研究热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也可以通过热

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后,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工业发达国家近十年热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教材编著情况,最后提出对该类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意见。认为,热工基础类课程作为介绍热能的有效合理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的课程,应当成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公共技术基础课。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历史与发展;思考和建议

热工课程以研究热能的有效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为其基本内容,在工科许多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热工基础课程一般指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两门课程,内容主要由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组成的“热工学”或“热工基础”也属于热工基础课程的范畴。本文的讨论主要针对这三类课程来进行。

至上世纪末,我国热工课程开设的情况是:有150余所高等工业学校开设热工类课程,分布在除台湾、西藏、青海三省区以外的境内高校。全国热工课程教学的一般情况是:(1)热工课程的设置主要在能源动力类、石油化工类、航天航空类、土建类、交通运输、轻纺食品等大类专业;(2)热工教学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测试手段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3)已经出版了一批由我国作者自行编写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与热工学教材。

6年多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我国热工实验教学情况有了较大改观,开课的大类专业面有所扩大,机械类专业目前大多开出了少学时的热工学课程。同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出版了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使我国热工课程教材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编著水平也明显提高。在近十年中,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也同时在进行着类似的改革,并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新教材。与这些先进国家的热工课程教学和新教材相比较,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

833热工基础

833热工基础

833热工基础

(原创版)

目录

1.热工基础的概述

2.热工基础的重要性

3.热工基础的应用领域

4.学习热工基础的方法和技巧

正文

热工基础是一门研究热力学和热工学的基础知识的学科,它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和热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热工基础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热力学和热工

学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涉及到能源转换、过程控制、设备运行等众多领域,因此,掌握热工基础是进行这些工作的关键。

热工基础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等。在这些领域中,热工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热工基础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理解并记住热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进行热工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其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和掌握热工学的分析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热工基础的理解。

第1页共1页

热工基础的原理及应用

热工基础的原理及应用

热工基础的原理及应用

1. 热工基础的概念

热工基础是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的基础,是研究能量转化、能量传递和能量转换

的科学。它主要涉及热力学、热传导、热辐射等内容,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航空航天、能源等。热工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能量转化、传递和转换非常重要。

2. 热工基础的原理

2.1 热力学的原理

热力学是热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热力学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和传

递规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不会减少或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自然界的熵总是增加的,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原理,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物体的熵趋于零。

2.2 热传导的原理

热传导是热工基础中的重要内容,研究的是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规律。热传导

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概念和公式来描述:

•热导率:热导率是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它的单位是瓦特/米·开尔文(W / m · K)。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物体内部的温度变化与热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Q = -k \\cdot A \\cdot \\frac{{dT}}{{dx}}$ •热阻和热导:热阻是物体传输热量的阻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热导率和几何形状。

2.3 热辐射的原理

热辐射是热工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的是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热量的规律。热辐射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概念和公式来描述:

•黑体辐射:黑体是理想的辐射体,它能完全吸收所有进入它表面的辐射能,并能以最大的效率辐射出去。

热工基础总结

热工基础总结

热工基础总结

热工基础是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能量传递、传导、传感、转化和储存等诸多方面。在现代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热工基础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对于工程师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知识。本文将围绕热工基础展开论述,探讨热工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热工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热工基础关乎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依赖能源的社会中,因此,了解热工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其次,热工基础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热工基础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热工基础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无论是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还是电子电器等领域,都需要考虑热工基础的知识,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安全。

在热工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首先,热力学是热工基础的核心内容之一。热力学研究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各种情况下的热力学性质,如温度、压力、焓、熵等。其次,传热是热工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传热研究了热能在物质之间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了解传热的原理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传热设备,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流体力学和热传感器等也是热工基础的重要领域,它们与热工基础的其他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热工基础的知识体系。

热工基础的应用是多样化的。首先,热工基础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热力学和热工学原理的应用

热力学和热工学原理的应用

热力学和热工学原理的应用

热力学和热工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分支,对于热能应用领域的

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热力学主要研究热现象的本质

和热能的转化规律,而热工学则是应用热力学原理研究各种热系

统的工程问题。本文将探讨热力学和热工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

具体运用。

一、热力学原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热力学研究的是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其中,关于能量守恒和

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为最受关注的。在工业和能源领域,热能转

化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它需要严格遵循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例如,蒸汽轮机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械装置。

根据热力学原理,尽管热能和机械能是不同类型的能量,但它们

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蒸汽轮机中的热能需要通过蒸汽发生器提供,并在轮机的运转过程中转化成机械能,从而推动机器的运行。

另一个例子是,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热力学原理。太阳能利用

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太阳集热器和热储罐。太阳集热器通过吸

收太阳光能将其转换成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到热储罐中,储存太阳能。

二、热工学原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热工学是在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应用于各种热系统的工程处理中。热工学原理可以用于热机、发电机、热交换器等能量利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

例如,某电站使用蒸汽轮机发电,热交换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件。它可以将较高温度的烟气热量传递给蒸汽,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在设计热交换器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烟气和蒸汽的温度、流动速度等,符合热工学原理的优化设计能够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和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另一个例子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热电发电系统是将集热器中的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然后转变为电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应用很多热工学原理,如热量传递、温差效应等,从而提高系统的热利用效率。

热工基础课程总结

热工基础课程总结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

摘要:能源是提供能量的源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热工的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认识和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规律,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热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总结。第一:说明这门课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简单总结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框架体系;第三:从个人角度论述一下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及意见。

关键词:能量热工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

正文

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大部分能源是以热能的形式或者转换为热能的形式予以利用。因此,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的的能源主要是热能。为了更好地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量的传递规律。

1热工基础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1研究目的

热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前者如利用热能加热、蒸煮、冶炼、供暖等直接用热量为人们服务。后者如通过个证热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是能量利用中的核心问题,而热工基础正是基于实际应用而用来研究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科学。

传热学就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形式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工程热力学就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方法的学科。由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共同构成的热工学理论基础就是主要研究热能在工程上有效利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于实际应用而产生的学科,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际的应用中,这样一来,就要加强对典型的热工设备的学习和掌握。

1.2研究方法

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宏观研究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定律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简化处理的方法,抽出共性,突出本质。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通过推理得出可靠和普遍适用的公式,解决热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微观研究方法是从物质的微观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将宏观物理量解释为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从而解释热现象的本质。

热工基础与应用教学反思

热工基础与应用教学反思

热工基础与应用教学反思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热工基础已成为众多专业的核心课程

之一。因为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工程应用,如汽车、空调、锅炉、电

力站等。热工基础不仅关乎工业生产,也对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已成为众多教育工

作者的共同关注焦点。本文将从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问题等方

面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目的

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的

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能够理解和应用热力学、传热学和流

体力学等学科原理,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热力学和传热学问题。因此,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能力培养,既重视理论学习,又注重实

践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指导纲要》也明确要求,工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掌握扎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和坚实的应用技能,这也要求热工基础教学必须承担起这一

重任。

教学内容

热工基础的教学内容涉及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包括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义、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和传热

学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地掌握热工基础的相

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工基础知识。此外,热

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一般也会涉及到一些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

数学工具和方法。这些内容在实践中也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注重教学

内容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

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要符合教学目的,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

性和特点。一般来说,热工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

上课、实验、课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中,实验教学和计算机

《热工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体会

《热工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体会

《热工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体会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

热工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等。它涵盖了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传热学、热工测量、热工设备及仪表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当前国内外热工技术领域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热工学科的特点,大量采用了案例教学,边讲解边介绍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掌握每种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再让学生动手去做。如在讲授燃料燃烧基本理论时,针对煤和天然气的着火点低的特点,可在实验室将不同型号的煤或天然气加热,在各个温度区间调节着火点。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这些物质的特性,而且还学会了思考,并且还增加了实际操作经验。另外,在讲授热量的输送和热交换时,将锅炉、烟囱和散热器等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转换成热能,以解决工厂中的热量传递问题。例如热量的传递包括了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将热量传递给介质。

首先,在讲授传热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制造小型热交换器,如蒸馏瓶、比色管等。然后根据相同条件下这些物质的特性进行比较,

学生就能充分认识这些物质之间的差异性。再者,由于工业中存在大量的余热、余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引入教学中,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时,将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中去。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热工基础报告

热工基础报告

热工基础在工业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一:热工基础的发展历史 (1)

1、热力学发展 (1)

2、传热学发展 (1)

二、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3)

1、传热学在传统工业机械领域和农业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3)

2、在机械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3)

三、真空井式退火炉 (5)

型号简介 (5)

结构简介 (5)

一:热工基础的发展历史3

1、热力学发展

古代人类早就学会了取火和用火,不过后来才注意探究热、冷现象的实质。但直到17世纪末,人们还不能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本质。在当时流行的“热质说”统治下,人们误认为物体的温度高是由于储存的“热质”数量多.1709~1714年华氏温标和1742~1745年摄氏温标的建立,才使测温有了公认的标准。随后又发展了量热技术,为科学地观测热现象提供了测试手段,使热学走上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道路。

1798年,朗福德观察到用钻头钻炮筒时,消耗机械功的结果使钻头和筒身都升温。1799年,英国人戴维用两块冰相互摩擦致使表面融化,这显然无法由“热质说”得到解释.1842年,迈尔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1840年建立电热当量的概念,1842年以后用不同方式实测了热功当量。1850年,焦耳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能量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1824年,法国人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这实质上已经建立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受“热质说"的影响,他的证明方法还有错误.1848年,英国工程师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1850年和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证明了卡诺定理。

大学本科机械类“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本科机械类“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本科机械类“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热工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热力学和热工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热工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专业人才的需求,故需要对热工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

二、改革目标

1.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热工基础课程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实际工程应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够将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

热工基础课程改革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验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3. 提高课程实用性

改革后的热工基础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工业的要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

1. 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在热工基础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加强实验教学

热工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非常重要,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热力学和热工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增加实验的难度和实用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

热工基础总结

热工基础总结

1.关于热工基础知识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简称。

其中工程热力学主要是研究热力学机械的效率和热力学工质参与的能量转换在工程上的应用,如将热力学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动力机械做功以及其效率的学科,再如,空调将机械能转化成热力学能等;而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一门学科,如反应堆的导热,对流换热,辐射能的传递等。热工主要应用于热能与动力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热加工工程等方面,还应用于非工程方面。

热现象是人类生活中最早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之一。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就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例子。

随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对热的利用和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取暖、热食到制作金属工具,有过不少发明创造,我国在12至13世纪就有用火力来产

生旋转运动的走马灯和使用火药向后喷气加速箭的飞行记载,这与现代燃气轮机和火箭等喷气推进原理是一致的。可是,由于历代王朝的封建统治,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得不到重视更谈不到总结经验,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地要求解决生产上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18世

纪发明了蒸汽机,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蒸汽机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蒸汽机笨重、效率不高等缺点,因而促使人们对于水和蒸汽以及其它物质的热力性质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卡诺对如何提高热效率,迈耶、焦尔等人对热与功的转换规律进行了大量实验,从而建立了热力学两个基本定律,大大地促进了热力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促使热力发动机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以及新型动力机的创造与发明。由于蒸汽机不宜用于运输工具上,而且也不能满足由于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高度集中所需要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热力学有关理论的指导下,于19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 期末论文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 期末论文

《热工基础》课上的期中考试论文,与大家分享

超临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提纲:

1)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现状及发展意义

2)空冷汽轮机的特点

3)超临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特点

4)超临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经济性及前景展望

一、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现状及发展意义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火电为主的发电格局。因此,提高燃煤机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燃煤发电的永恒主题,更是当前我国火电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国外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尾部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装置,可以实现较低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又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和资源。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对实现我国火电结构调整意义重大,是应大力发展的技术。

二、空冷汽轮机的特点

空冷机组与湿冷机组的主要区别在于: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的机理不一样。湿冷机组主要靠水的蒸发散热,排汽压力主要取决于空气的湿球温度,这一温度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较小;空冷主要靠金属壁向空气放热,其排汽压力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干球湿度,这一温度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较大,导致排汽压力变化范围大、变化频繁。

1

空冷汽轮机的设计背压约为湿冷机组的2~3倍,损失了约5%~8%的有效焓降,机组的热效率约降低了3%~5%,排汽容积流量约为湿冷机组的1/2~1/3。

以上特点对空冷汽轮机,特别是空冷汽轮机的低压缸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首先,空冷汽轮机应有良好的变工况运行性能、相当高的端负荷。其次,空冷汽轮机的轴承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如低压缸采用落地轴承,以消除排汽温度对标高的影响。再者,考虑夏季运行背压,一般空冷汽凝汽器的最高入口压力不超过35kPa,最高运行背压不超过37kPa。三、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特点

热工基础与应用

热工基础与应用

热工基础与应用

热工是研究热能转化和能量利用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电力工程等领域。本文将探讨热工学的基础概念和应用。

一、热力学基础

1.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宏观物质状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中

有三条基本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加定律和温度的传递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各种物质之间即被转化又不消失,熵增加定

律表示熵在自然界不断增加,温度的传递原理则解释了热能的传导、

传感和传递过程。

2.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是指一组经过一系列热力学过程之后最终返回初始状态

的过程。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卡诺循环

是一个理想化的循环,它具有最高效率,广泛用于能源系统工程的设

计与优化。

二、热工应用

1. 热功学

热功学是研究热能转换为功的过程的科学。根据热功学原理,我们

可以设计和运营各种能量转换系统,如汽车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蒸汽

动力装置等。热功学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换热器设计

换热器是将热能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换热器设计要求高效率、节能和安全可靠。通过热工学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换热面积、流体流量和温差,从而确保换热器的性能和稳定运行。

3. 热力系统优化

在能源工程和电力工程中,尤其是大型工业系统中,对热力系统进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热工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能源组合、设备运行参数和管道布局,从而使系统的能效达到最优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热力系统的节能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热学的发展史
对流
流体流动理论是对流体换热理论必要的前提。
1823 年纳维提出不可压缩流体流动方程。
1845年,英国斯托克斯将其修改为纳维—斯 托克斯方程,形成流体流动基本方程。
1880年,雷诺提出一个对流动有决定性影响 的无量纲物理量雷诺数。通过实验。
1881 年洛仑兹获得自然对流解。1885 年格 雷茨和1910 年努塞尔获得管内换热的理论解。
传热学在切削过程中的应用
金属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极为重要的制造手段。 切削金属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金属性能,所以需要加入冷却液来冷却。 通过传热学的知识,可以研究切削液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建立切削液冷却模型,得到 传热参数对切削热传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削液供给的最佳方位。
二,传热学在工程上的应用
1、热力学的发展史
热力学基础的奠定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奠定了「能量守恒定律」,为热力学的发展确立基础,同时,
其理论亦造就了冷冻系统的发展,改善了普罗大众的生活素质。在1840年发表的论文 中,他率先把热能与其他能量连上关係,指出电流所生的热,跟电阻和电流平方的乘 积成正比,这称为「焦耳效应」。
第一定律的形成:克劳修斯是第一位把热力学第一定律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的人。
其原理是将CPU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然后再通过风扇将热量带走。
三、热水器工作分析
三、热水器工作分析
贮水式电热水器
节能 传热学 保温层 加热管
1、热力学的发展史
热量概念的演进
德国斯塔尔(Georg Ernst Stahl)教授提出 热是一种燃素,后来荷兰波哈维(Hermann Boerhaave)教授甚至说热是一种物质。而另一 类人如虎克认为热是物质各部分激烈的运动,牛 顿也认为热是粒子的运动。
真正对热量测量工作有巨大贡献的是英国化 学教授布雷克(Joseph Black),他不仅成功地 澄清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概念,同时提出相变时 潜热的概念,并暗示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 容量」,而他的学生尔湾(W. Irvine)更是正确 地提出热容量的概念。
1、热力学的发展史
温度计的发展
十七世纪时伽利略曾利用气体膨胀 的性质製造气体温度计,波义耳 (Robert Boyle)在1662年发现在定温 下,定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十 八世纪,经由准确的实验建立了摄氏及 华氏温标,其标准目前我们仍在使用; 1781年查理发现了在定压下气体体积会 随着温度改变的现象,但对于热本质的 了解则要等到十九世纪以后。
机械系统的散热
汽车散热器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 ,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带有百叶窗的散热器具有切断散热带上的气体边界层的 发展,减薄边界层厚度,提高散热器性能的作用。
CPU散热器
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CPU散热器就是用来为CPU散热的。 散热器对CPU的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风冷散热器这是现在最常见的散热器类型,包括一个散热风扇和一个散热片。
2、传热学的发展史
导热
确认热是一种运动的过程中,科学史上有两个著名 的实验起着关键作用 1798 年伦福特钻炮筒大量发热实验 1799 年戴维两块冰块摩擦生热化成水的实验
19 世纪初,兰贝特、毕渥、傅里叶等都从固体一 维导热的试验入手研究,1804 年毕渥根据试验提 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正比于两侧表 面温差,反比于壁厚,比例系数是材料的物理性质。
1916 年努塞尔凝结换热理论解又获得。
2、传热学的发展史
热辐射
19 世纪斯忒藩通过实验确立了黑体的辐射能力正比于它的绝对温度的四次 方的规律。后来该定律在理论上被波耳兹曼证实,从而形成斯忒藩-—波耳 兹曼定律。以后在物体之间辐射热量交换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物体的发射率与吸收比之间的关系问题 1859 年,1860 年基尔霍夫的两篇论文作了解答
卡诺定理:1824年二十四岁的卡诺发表着名的卡诺定理。
第二定律的发现:1850年克劳修斯在揭示第一定律的论文中,他也以能量 守恒和转换的观点重新验证了卡诺定理,而提出第二定律。
2、传热学的发展史
传热学基本发展历史概述
传热学这一门学科是在18 世纪30 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空前发展 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传热学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方 式的发展史。导热及对流早为人们所认识,而热辐射是在1803 年才确认的。
物体间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1935 年波略克的净辐射法 1954 年,1967 年霍尔特的交换因子法; 1956 年奥本亥姆的模拟网络法。
3、统计成果
论文和期刊比重较高
3、统计成果
二、传热学在工程上的应用
二,传热学在工程上的应用
浇铸过程中传热wk.baidu.com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中,铸造是常用的成型方法,而浇铸是铸造中很重要的工序。每种合金都有一定的浇铸温度 范围,例如铸钢为1520~1620°C,铸铁为1230~1450°C。因此浇铸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铸造温度。 检测铸件浇铸过程中的表面温度需要用到传热学知识
热工基础讨论
成员:XXXX XXXX
目录
• 一、热工学发展史 • 二、传热学在工程上的应用 • 三、热水器工作分析
1、热力学的发展史
2、传热学的发展史 3、统计成果
1、热力学的发展史
热力学的萌芽
人类很早就对热有所认识,并 加以应用,例如在相当早的年代, 就知道加热岩石,再泼冷水让它爆 裂,从而製造出石头工具。但是将 热力学当成一门科学且定量地研究, 则是由十七世纪末开始,也就是在 温度计製造技术成熟,并知道如何 精密地测量温度以后,才真正开启 了热力学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