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热点题型:化学反应与能量考前微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离子交换膜不允许和通过C.吸附层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电池总反应为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描述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片遇稀生成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久置变为无色C.常温下,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D.明矾作净水剂3.已知:电流效率=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与消耗负极失去电子总数之比。

现有两个电池Ⅰ、Ⅰ,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和Ⅰ的电池反应不相同B.能量转化形式不同C.Ⅰ的电流效率低于Ⅰ的电流效率D.放电一段时间后,Ⅰ、Ⅰ中都只含1种溶质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铁轨B.用氮气实现工业合成氨C.实验室用溶液吸收尾气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5.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B.海水提溴C.油脂皂化D.石油分馏6.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有多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的化学方程式。

当氧气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4,9,24,14,28 B.1,1,1,1,2C.8,9,12,10,20 D.任意值均可7.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氧化产物B.SiH4发生还原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Ⅰ4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8.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实验过程中取样测丙溶液的pH 值,pH 试纸显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 = H2↑B.联合生产过程中需添加补充Na2SO4C.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D.每转移0.1 mol 电子,产生1.12 L 的气体乙9.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提升练习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山东模拟)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如图表示金刚石与石墨氧化生成CO2的能量关系曲线,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如图表示在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C.如图为向2mL 5%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Fe3+和Cu2+(两溶液中含相同的阴离子且浓度相同)各1mL,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说明Cu2+的催化能力强D.如图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2.(2022•德州二模)下列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A.Na2O2作供氧剂时,每生成5.6LO2(标况),转移电子数为0.25N AB.1.92gCu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2molC.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金属时,每得到1molFe,一定消耗0.5mol氧化剂D.已知NH3的燃烧热为316.25kJ/mol,则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1265kJ/mol3.(泰安模拟)环氧乙烷是口罩制作过程中的消毒剂。

通过氧气与乙烯在石墨烯界面反应可制得环氧乙烷,其原理为石墨烯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氧再与乙烯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氧气与乙烯在石墨烯界面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不能改变氧气与乙烯反应的焓变B.反应历程的各步能量变化中的最小值为0.51eVC.活化氧分子的过程中生成了C—O键D.氧气与乙烯在石墨烯界面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4.(济南模拟)叔丁基溴(CH3)3CBr在乙醇中除了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取代产物外,还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消去产物,这两个反应是竞争反应,其反应的能线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3CBr转化为(CH3)3C+Br﹣是反应的决速步骤B.相同条件下,过渡态②与过渡态③能量的高低决定了取代产物和消去产物的相对比例大小C.(CH3)3COC2H5可以逆向转化为(CH3)3CBr,但不会转化为(CH3)2C=CH2D.向(CH3)3CBr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并适当升温,可以得到较多的(CH3)2C=CH25.(潍坊模拟)二氟卡宾(:CF2)作为一种活性中间体,一直受到有机氟化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硫单质与二氟卡宾可以形成S=CF2,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单质在实验室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

请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3)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a=b,则所得溶液的pH__7(填“>"或“<”或“=”),若使所得溶液pH=7,则a_________b(填“>"或“<”或“=”)。

(4)写出F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假设正极产物是Fe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VA族酸雨(或光化学烟雾)<> 2Al + 2OH- + 2H2O=2AlO2- + 3H2↑ CO2(g) + C(s)=2CO(g)△H=+172.5kJ/mol或1/2CO2(g) + 1/2 C(s)= CO(g)△H =+86.25kJ/mol Fe3++ e-=Fe2+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或产生蓝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Fe2+【解析】【分析】【详解】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是N元素;C单质在实验室一般保存在煤油中,所以C是Na元素;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F是Al元素,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则G是Fe元素。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训练

高考化学专题小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锌-空气电池是一种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放电时Zn 转化为Zn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充电时应将Zn 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B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Zn+2OH +2e =ZnO+H OC .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K +向石墨电极移动D .充电时,每生成25.6L O 转移的电子数为236.02102.(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科学家基于Cl 2易溶于CCl 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

充电时电极a 的反应为:NaTiO 2(PO 4)3+2Na ++2e -=Na 3Ti 2(PO 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电极b 是阴极B .放电时,NaCl 溶液的pH 减小C .充电时,每生成1molCl 2,电极a 质量理论上增加64gD .放电时,NaCl 溶液的浓度增大3.(2022·北京·高三开学考试)利用电激发方法产生的OH -和HO•(羟基自由基)可处理废水中的CN -,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O•具有氧化性,将CN-去除B.过程中的O2来自于H2O2的分解C.OH-和HO•的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D.电极上发生的总反应是O2+2H2O+3e-=3OH-+HO•4.(湖北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可实现氢气循环利用的新型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M电极的电势低于N电极B.充电过程中Na+由右池通过交换膜向左池移动C.放电时,N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D.若用铅蓄电池作为电源充电M电极连接铅蓄电池的铅电极5.(2022·北京·高三开学考试)从NaHPbO2溶液中回收Pb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B .石油C .核能D .乙醇【答案】D【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一种新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 。

2.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 2O=====激光2H 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 .氢气是一次能源C .使用氢气作燃料将会增加温室效应D .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 2是二次能源;H 2是清洁能源,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B .化石燃料的燃烧C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 错误;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B 错误;属于吸热反应,故C 正确;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镁条与盐酸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 .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D .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答案】A【解析】A 项,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 错误;B 项,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 正确;C 项,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 正确;D 项,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故D 正确;故选A 。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断裂化学键释放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C.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向环境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A项,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项,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B不正确;C项,化学反应既有新物质生成也必定伴随着能量变化,C正确;D项,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放出能量,即向环境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B。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序号元素结构及性质A 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B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③C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④D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①E 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②F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________。

(4)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

(5)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氯化钠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正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四周期第Ⅷ族 Mg3N2离子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 三角锥形4NH3+3O22N2+6H2O Si﹣4e﹣+6OH﹣═SiO32﹣+3H2O【解析】【分析】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则A为Fe元素;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B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B为Mg元素;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C为N元素;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则D为Si;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其化合价表现+1、﹣1,故F为H元素;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则E为O元素,据此解答。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单选题1.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2.在一定条件下, 1mol 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 29.2KJ热能 .在该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比红磷的能量低B.白磷比红磷稳定C.该变化为物理变化D.该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4.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5.已知:常温下, 0.01mol ?L-1 MOH溶液的 pH为10,MOH(aq) 与H2SO4(aq)反应生成 1mol 正盐的△H = -24.2kJ ?mol -1,强酸与强酸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 = -57.3kJ ?mol -1,则 MOH 的水溶液中电离的△H为( )A.-69.4kJ ?mol -1B. -45.2kJ ?mol -1C. +69.4kJ ?mol -1D. +45.2kJ ?mol6.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 57.3KJ/mol. 下列反应物混合时,产生的热量等于 57.3KJ 的是 ( )A. 500mL1 mol/LHCl(aq) 和 500mL 1mol/LNaOH(aq)B. 500mL 1mol/LH 2SO 4 (aq)和 500mL 1mol/LBa(OH) 2(aq)C. 1000mL1.0mol/L 的CH 3COOH(aq) 和1000mL1.0mol/L 的NaOH(aq)D. 1000mL1.0mol/L 的HCl(aq) 和1000mL1.0mol/L 的 NaOH(aq)肼(N 2H 4) 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 N 2O 4为氧化剂,生成 N 2和水蒸气 .已知:N 2(g) + 2O 2(g) = N 2O 4(g) △H = +8.7kJ ?mol -1N 2H 4(g) + O 2(g) = N 2(g) + 2H 2O(g) △H = -534.0kJ ?mol -1 列表示肼跟 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常温下, 1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32kJ ?mol -1 > E(H - Br) > 298kJ ?mol -1-1H 2(g) → 2H(g) △H = +436kJ ?mol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如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目的是 固定小烧杯7. 8.A.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B.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 13C. N 2H 4(g) + 2 N 2O 4 (g) = 2N 2(g) +D. 2N 2H 4(g) + N 2O 4(g) = 3N 2(g) + 1已知: (1)H 2(g) + 21 O 2(g) = H 2O(g) ;(2) 2H 2(g) + O 2(g) = 2H 2 O(g) ;△H1(3) H 2(g) + 2 O 2(g) = H 2O(l) ;△H = 4H 2O(g) △H =-542.7 kJ ?mol -14H 2O(g) △H= -1 059.3 kJ?mol -12H 2O(g) △H=-1 076.7 kJ?mol -1 4H 2O(g) △H= -1 076.7 kJ?mol -1△H = a kJ/mol = bkJ/mol c kJ/mol = dA. a < c < 0B. b > d > 0C. 2a = b < 0D. 2c = d > 09.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 - F 键C.D. H 2(g) + F 2(g) = 2HF(g) △H = -25kJ ?mol -110.B.若用 50 mL 0.55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 50 mL 0.50 mol ?L-1的盐酸和 50 mL 0.50 mol 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C.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肼 (N2H4) 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 .将 NH3和NaClO按一定物质的量比混合反应,生成肼、 NaCl 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 (N 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 H2O(l) H2O(g) △H = +44kJ/mol. 12.8g 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 256.65kJ 的热量.①请写出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②则 16g 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CO 和 H2,需要吸收 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已知2.0g燃料肼 (N 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N2和水蒸气时,放出33.4KJ的热量,则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ol Al(s) 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Al2O3(s) ,放出 1669.8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4) 2.3g 某液态有机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 2.7g液态水和 2.24LCO2 (标准状况 ) 并放出 68.35KJ 的热量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某实验小组用 0.50mol/L NaOH 溶液和 0.50mol/L 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Ⅰ .配制0.50mol/L NaOH 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 245mL NaOH 溶液,至少需要称量 NaOH 固体 __(2) 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有、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 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 50mL 0.25mol/L H2SO4 溶液与 50mL0.55mol/L NaOH 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t2 - t1)/ ℃H2SO4 NaOH 平均值t2/ ℃11.12.13.(3) 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______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g.①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② 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 = 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kJ/mol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5)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若用 60mL0.25mol ?L-1 H2SO4溶液跟 50mL0.55mol ?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____ (填“相等”、“不相等”);,若用 50mL0.50mol ?L-1醋酸代替 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D3. A4. D5. D6. D7. D8. C9. D 10. C11. 2NH3 + NaClO= N2H4 + NaCl+ H2O;N2 H4(l)+ 2H2 O2(l) N2(g) + 4H 2O(l)H = -817.625kJ/mol ;408.8125kJ12. C(s)+ H2 O(g) = CO(g) + H2(g) △H= +131.28kJ ?mol -1; N2 H4 (g) + O2(g) = N2(g) + 2H2O△H = -534.4KJ/mol ;4Al(s) + 3O2(g) = 2Al 2O3 (s) △H = -3339.6kJ ?mol -1;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H = -1367KJ/mol13. 5.0;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 3.4;-56.8kJ ?mol -1; acd;不相等;相等;偏小【解析】1.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 A 正确;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 B 错误;C、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 C 正确;D 、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故选 B .A、电解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煤燃烧主要转化为热能;D、风力发电主要是风能转化为电能.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方面的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较简单.2.解: 4P(s ,白磷 ) = P4(s ,红磷 ) △H = -29.2kJ/mol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红磷能量比白磷低,红磷比白磷稳定,放热反应中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A.分析可知红磷能量比白磷低,故 A 错误;B.则红磷能量比白磷低,磷比白磷稳定,故B 错误;C.该变化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故 D 正确;故选 D.4P(s ,白磷 ) = P4(s,红磷 ) △H = -29.2kJ/mol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红磷能量比白磷低,红磷比白磷稳定,放热反应中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分析以及同素异形体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3.解: A 、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如碳的燃烧等需要点燃,故A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故 B 正确;C、有的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生,如碳酸氢铵的分解,故 C 正确;D、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所以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故D 正确;故选 A .A、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B、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形式分析;C、有的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生;D、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本题主要考查了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原因、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较简单.4.解: A 、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可能需要吸收能量引发反应进行,故 B 正确C、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 C 正确;D、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故 D 错误;故选 D .A、分析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B、反应进行需要变化为活化分子可能需要吸收能量;C、依据化学反应能量守恒分析判断;D、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本题考查了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5.解:常温下, 0.01mol ?L-1 MOH溶液的 pH 为 10,说明 MOH 是弱碱: MOH(aq) + H+ (aq) = M+ (aq) + H2O(l) △H1 = -12.1kJ ?mol -1① ,H+ (aq) + OH- (aq) = H2O(l) △H2 = -57.3kJ ?mol -1②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 ②得: MOH(aq) ? M + (aq) + OH- (aq) △H= (-12.1 + 57.3)kJ ?mol -1 =+45.2kJ ?mol -1,故选: D .由题意知 MOH 是弱碱: MOH(aq) + H + (aq) = M + (aq) + H2 O(l) △H1 = -12.1 kJ ?mol -1① ,H + (aq) + OH- (aq) = H2O(l) △H2 = -57.3 kJ?mol -1② ,根据盖斯定律构造 MOH(aq) ? M + (aq) + OH- (aq)并计算焓变.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注意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焓变是解题的关键.6.解: A. 500mL1mol/LHCl(aq) 和500mL1mol/LNaOH(aq) 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0.1mol ,放出的热量是 28.65KJ,故 A 错误;B.500mL1mol/LH 2SO4(aq) 和500mL1mol/LBa(OH) 2(aq) 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1mol,但是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放出的热量比 57.3kJ小,故 B 错误;C.1000mL1.0mol/L 的CH3COOH(aq)和1000mL1.0mol/L 的NaOH(aq) 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1mol,但是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 C 错误;D.1000mL1.0mol/L 的HCl(aq)和1000mL1.0mol/L 的NaOH(aq) 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 ,放出的热量是为 57.3kJ,故 D 正确;故选 D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 H + (aq) + OH- (aq) = H2O(l)中和热均为 57.3kJ ?mol -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反应不能生成沉淀,生成沉淀会放出热量.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数值和概念理解,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7.解:已知①N2(g) + 2O2(g) = N2O4(g),△H = +8.7kJ/mol ,②N2H4(g) + O2(g) = N2(g) +2H2O(g) ,△H = -534.0kJ/mol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 ×1 - ① 可得 2N 2H4(g) + N2O4 (g) = 3N2(g) +4H2O(g),△H = (-534.0kJ/mol) ×2 - (+8.7kJ/mol) = -1076.7 kJ/mol ,13或N2H4(g) + 2 N2O4(g) = 2N2(g) + 2H 2O(g) ;△H = -538.35kJ/mol ,1故答案为: 2N 2H4 (g) + N2O4(g) = 3N 2(g) + 4H2O(g),△H= -1076.7 kJ/mol ,或N2H4(g) + 12 N2O4(g) = 3N2 (g) + 2H 2O(g) ;△H = -538.35kJ/mol .2故选 D.已知①N 2(g) + 2O2(g) = N2O4(g) ,△H = +8.7kJ/mol ;②N2H4(g) + O2(g) = N2(g) + 2H2O(g) ,△H = -534.0kJ/mol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 ×1 - ① 可得 2N2H4(g) + N2O4 (g) = 3N2(g) + 4H2O(g),并以此计算反应热.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注意反应热的正负.8.解:A、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c< a < 0,故A 错误;B、d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 b< 0,故 B 错误;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 H < 0,由系数确定d= 2c < 0 ;b = 2a < 0,故 C 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 C.△H < 0 ,由系数确定d= 2c < 0 ;b = 2a < 0 ,故 D 错误;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 < 0 ,由系数确定d= 2c < 0;b=2a < 0 ;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 < b < 0, 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c< a < 0;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a、b、c、d含有 +/- 的比较的时候要带入比较.9.解:A.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 432kJ ? mol -1 > E(H - Br) > 298kJ ?mol -1,故 A 正确;B.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 - F,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 - F键,故 B 正确;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g) → 2H(g) △H= +436kJ ?mol -1,故C 正确;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 =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 436KJ/mol +157KJ/mol -2 ×568KJ/mol = -543KJ/mol ,H2(g) + F2(g) = 2HF(g) △H= -543kJ ?mol -1,故 D 错误;故选 D .A.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析推断;B.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 = 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键能的关系分析判断,焓变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解: 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 A 错误;B.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故 B 错误;C.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反应热,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 C 正确;D.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所以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由温度计代D 错误;替,故故选 C .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B.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D.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本题考查有关中和热的测定,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1.解: (1)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 NH3和 NaClO 反应生成肼、 NaCl 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即 2NH 3 + NaClO = N2H4 + NaCl+ H2O,故答案为: 2NH 3 + NaClO = N2H4 + NaCl+ H2O;(2)①根据12.8g液态肼即 0.4mol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N2H4(l) + 2H2O2(l) = N2(g) + 4H 2O(g) △H = -641.625kJ/mol ① 又知: H2O(l) = H2O(g) △H =+44kJ/mol ②将① - ② ×4即得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 + 2H2O2(l) = N2(g) + 4H 2O(l) △H= (-641.625kJ/mol) - (+44kJ/mol) ×4 = -817.625kJ/mol ,故答案为: N2H4(l) + 2H2O2(l) = N2(g) + 4H2 O(l) △H = -817.625kJ/mol ;②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N2H4(l) + 2H 2O2 (l) = N2(g) + 4H2O(l) H = -817.625kJ/mol 可知, 1molN2H4(l)即 32g肼完全燃烧放热 817.625kJ ,则 16g 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8125kJ ,故答案为: 408.8125kJ .(1)NH 3和 NaClO 反应生成肼、 NaCl 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2)①依据盖斯定律计算的方法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②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得到反应的焓变.本题考查了反应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状态的不同对反应热的影响.12.解: (1)由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CO和H2,需吸收 10.94kJ热量,则 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 ×12 = 131.28kJ ,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 H2O(g) = CO(g) + H2(g) △H = +131.28kJ ?mol -1,故答案为: C(s)+ H2O(g) = CO(g) + H2(g) △H= +131.28kJ ?mol -1;2(2) 根据 2.0g的物质的量为:32 = 0.0625mol ,可知 1molN 2H4(l) 在O2(g)中燃烧,生成 N2(g) 和H2O(g) ,放出534.4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 + O2(g) = N2(g) + 2H2O △H = -534.4KJ/mol ,故答案为:N2H4(g) + O2(g) = N2(g) + 2H2O△H = -534.4KJ/mol ;(3) 2molAl(s) 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 Al 2O 3(s),放出1669.8kJ 热量,则 4Al(s) + 3O 2(g) = 2Al 2O 3(s)△H= -1669.8kJ ?mol -1 ×2 = -3339.6kJ ?mol -1 ,故答案为: 4Al(s) + 3O 2(g) = 2Al 2 O 3 (s) △H = -3339.6kJ2.7g(4) 2.3g 某液态有机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 恰好完全燃烧, 生成 2.7g 水物质的量 = 18g/mol = 0.15mol ,2.3g-0.1mol × 12g/mol-0.3mol × 1g/mol 16g/mol = 0.05mol ,n(C) :n(H) : n(O) = 0.1mol :0.3mol : 0.05mol = 2:6; 1, 化学式为 C 2 H 6 O ,物质的量为 0.05mol ,并放出 68.35kJ 热量, 1mol 有机物燃烧放热 1367KJ ,热化学方程式 为: C 2H 6O(l) + 3O 2(g) = 2CO 2(g) + 3H 2O(l) △H = -1367kJ/mol ;故答案为: C 2H 5OH(l) + 3O 2(g) = 2CO 2(g) + 3H 2O(l) △H = -1367KJ/mol .(1)由 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CO 和H 2,需吸收 10.94kJ 热量,则 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 10.94KJ ×12 = 131.28kJ ,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2(2) 根据 2.0g 的物质的量为: 32 = 0.0625mol ,可知 1molN 2H 4(l) 在O 2(g)中燃烧,生成 N 2(g) 和H 2O(g) ,放 出534.4kJ 热量,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 2molAl(s) 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 Al 2O 3(s),放出1669.8kJ 热量,则 4Al(s) + 3O 2(g) = 2Al 2O 3(s)△H= -1669.8kJ ?mol -1 × 2 = -3339.6kJ ?mol -1 ,由此分析解答;2.7g(4) 2.3g 某液态有机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 恰好完全燃烧, 生成 2.7g 水物质的量 = 18g/mol = 0.15mol , 2.24L2.24LCO 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 22.4L/mol = 0.1mol ,n(C) = 0.1mol ,n(H) = 0.3mol , n(O) =2.3g-0.1mol × 12g/mol-0.3mol × 1g/mol16g/mol = 0.05mol ,n(C) :n(H) : n(O) = 0.1mol :0.3mol : 0.05mol = 2:6; 1, 化学式为 C 2 H 6 O ,物质的量为 0.05mol ,并放出 68.35kJ 热量, 1mol 有机物燃烧放热 1367KJ ,由此书写热化 学方程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 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 .同时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13. 解:Ⅰ. (1)容量瓶没有 245mL 规格的,只能用 250mL 规格的,需要称量 NaOH 固体m = nM= cVM=0.5mol/L × 0.25L ×40g/mol = 5.0g ,故答案为: 5.0;mol-1 2.24LCO 2(标准状况 ) 物质的量 = 2.24L 22.4L/mol= 0.1mol , n(C) = 0.1mol , n(H) = 0.3mol , n(O) =(2) 配制 0.50mol/LNaOH 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答案为: 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Ⅱ .(3)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3.4 ℃,故答案为: 3.4 ;°Q ②Q =△H= - △Tcm = -3.4 °C ×4.18J/(g ?℃)×100g = 1421.2J = 1.42KJ/mol ,△H= - N (H 2O) = -56.8KJ/mol ,故答案为: -56.8kJ ?mol -1 ;③ a. 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 a 正确;b. 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 偏大,故 b 错误; b.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 c 正确;b.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 H 2 SO 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 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acd ;(5)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 60mL0.25mol ?L -1 H 2 SO 4溶液跟 50mL0.55mol ?L -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 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中和热相等;又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吸热,所以 用50mL0.50mol ?L -1 醋酸代替 H 2 SO 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减小,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偏小.Ⅰ . (1) 根据公式 m = nM = cVM 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但是没有 245mL 的容量瓶;(2)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Ⅱ.(3)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4) ① 先判断 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② 根据公式 Q =△ H =△ Tcm 来计算反应的焓变;③ a. 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c. 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d. 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 H 2 SO 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5)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本题考查热中和热概念、测定原理及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 的误差等问题. (4) ①4次温度差分别为:3.4 ℃,6.1 ℃,3.3 ℃,3.5 ℃,第二组数据舍去, 三次温度差平均值 3.4 ℃ +3.3 ℃ +3.5 ℃。

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预测09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专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预测09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专题(解析版)

预测09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专题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选择题☆☆简答题☆☆☆☆☆考向预测①考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②反应热的比较③盖斯定律的运用④与图像相结合,分析反应的能量变化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新课标明确了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此类试题是高考的必出题型。

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在基本理论的大题中,必有一小题考查焓变计算或通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形式考查盖斯定律,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学习中应以“热化学方程式”为突破口,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充分理解其含义,同时触类旁通,不断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技巧,学会应用盖斯定律。

1.对吸、放热反应的理解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宏观角度比较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示微观角度比较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图示2.标准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

标准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 -1表示。

标准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标准燃烧热为393.5 kJ·mol-1,表示在101 kPa时,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393.5 kJ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NiCl2是化工合成中最重要的镍源,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以金属镍废料(含Fe、Al等杂质)为原料生产NiCl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氢氧化物Fe(OH)3Fe(OH)2Al(OH)3Ni(OH)2开始沉淀的pH 2.1 6.5 3.77.1沉淀完全的pH 3.39.7 4.79.2(1)为了提高镍元素的浸出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加入H2O2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调pH”时,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

(4)“沉镍”过程中,若滤液A中c(Ni2+)=1.0mol/L,欲使100mL该滤液中的Ni2+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Ni2+)≤1.0×10-5],则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至少为_____g。

(已知K sp(NiCO3)=6.5×10-6,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5)流程中由溶液得到NiCl2·6H2O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将镍废料磨成粉末(或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或提高酸的浓度)H2O2+2Fe2++2H+=2Fe3++2H2O 4.7≤pH<7.1或[4.7,7.1) 17.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解析】【分析】根据流程:金属镍废料(含Fe、Al等杂质),加盐酸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主要含有H+、Ni2+、Fe2+、Al3+,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为:H2O2+2Fe2++2H+=2Fe3++2H2O,加入Na2C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范围4.7≤pH<7.1,使Fe3+、Al3+全部沉淀,滤渣为Fe(OH)3、Al(OH)3,滤液主要含有Ni2+,加入Na2CO3溶液沉淀Ni2+,将得到的NiCO3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二氧化碳和NiCl2溶液,将Ni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iCl2•6H2O,据此分析作答。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个.()2若元素R 与氧同主族,下列事实能说明R 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______.A .还原性:22H R H O >B .酸性:22H R H O >C .稳定性:22H R H O < C .沸点:22H R H O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答题必须用具体物质表示). ①化合物B 的电子式为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化合物B 可与2O 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反应产物与反应Ⅲ相同.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③当1mol 的化合物B 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1H V 和2H V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注:反应条件相同、所有物质均为气体).【答案】3 A 、C 32NH H 0+4NH OH +-+3222NH 6e 6OH N 6H O ---+=+ ()()()()2212N g O g 2NO g H 0.8H H +==-V V V【解析】【分析】()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 、B 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元素R 与氧同主族,则R 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 为3NH ,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NO ,乙为2N ,据此答题。

【详解】()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 、B 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Ⅰ、Ⅱ、Ⅲ,共3个; ()2元素R 与氧同主族,则R 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能说明S 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还原性:22H R H O >、稳定性:22H R H O <,故答案为:A 、C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 为3NH ,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NO ,乙为2N ;①化合物B 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2NH H 0+4NH OH +-+;②化合物3NH 与2O 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负极为氨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3222NH 6e 6OH N 6H O ---+=+;③当1mol 的化合物B 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1H V 和2H V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Ⅰ-Ⅱ4)5⨯可得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12N g O g 2NO g H 0.8H H +==-V V V 。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两种元索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 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

(2)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3)写出Y2X2中所含化学键有:___________。

(4)写出Y2X2和W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W2和X2是组成某种燃料电池的两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通人X2的电极是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通人W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答案】硫离子键和共价键 2Na2O2 + 2H2O=4NaOH + O2↑正H2-2e-=2H+【解析】【分析】W、X两种元素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故W为H元素;X为O 元素;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故Y为Na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故Z为S元素,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W、X两种元素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故W为H元素;X为O 元素;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故Y为Na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故Z为S元素;(1) Z元素的名称是S元素;(2)W、X、Y三种元素分别为H、O、Na,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3) Y2X2为Na2O2,是离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4) Y2X2为Na2O2,W2X为H2O,两者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4NaOH + O2↑;(5) X2为O2,氢氧燃料电池,负极通氢气,正极通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故通入O2的电极是正极;W2为H2,通H2的极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2-2e-=2H+。

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练习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

则S(s)+3F2(g) →SF6(g)+ Q的反应热Q为()A.1780kJ B.1220 kJC.450 kJ D.-430 kJ2.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大于零C.该反应ΔH=-571.6 kJ·mol-1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3.已知在298 K时,2 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285.8 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下列的( )A.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B.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C.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D.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14.已知:H2(g)+F2(g) ===2HF(g) △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5.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 .反应物的总能量E 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 2一定相等D .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 2(l )+O 2(g )=== 2H 2O (l ) △H 1= -Q 1 kJ • mol -1(2)2H 2(g )+O 2(g )=== 2H 2O (l ) △H 1= -Q 2 kJ • mol -1(3)2H 2(l )+O 2(g )=== 2H 2O (g ) △H 1= -Q 3 kJ • mol -1则Q 1、Q 2、Q 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2 > Q 1 >Q 3C. Q 3> Q 2> Q 1D. Q 1=Q 2=Q 37. 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 .H 2O(g)===H 2O(l) ΔH =-44.0 kJ·mol -1B .2HI(g)===H 2(g)+I 2(g) ΔH =+14.9 kJ·mol -1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 能量的化学反应D .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8. 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 -1Na 2O 2(s)+CO 2(g)===Na 2CO 3(s)+12O 2(g) ΔH =-266 kJ·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 .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532 kJ·mol -1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9. 白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白磷(P 4)分子结构为。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热点题型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前微练习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热点题型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前微练习

热点题型化学反应与能量1.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3.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4.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O2(g)SO2(g)+H2O(g) ΔH12H2S(g)+SO2(g)S2(g)+2H2O(g) ΔH2H2S(g)+O2(g)S(g)+H2O(g) ΔH32S(g)S2(g) ΔH4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ΔH4=(ΔH1+ΔH2+3ΔH3)B.ΔH4=(3ΔH3-ΔH1-ΔH2)C.ΔH4=(ΔH1+ΔH2-3ΔH3)D.ΔH4=(ΔH1-ΔH2-3ΔH3)5.利用H2和O2制备H2O2的原理如下: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已知: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2>0B.ΔH1>0C.反应①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H2(g)+O2(g)H2O2(l) ΔH<06.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若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代表钠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K a=。

2020届高考化学三轮专题高分冲刺提升训练: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专题训练、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三轮专题高分冲刺提升训练: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专题训练、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训练】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X2与气体Y2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中a曲线所示,且该反应在平衡时三种物质共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2+3Y22XY3ΔH=-92 kJ·mol-1B.b曲线代表温度升高时的能量变化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同温、同体积的条件下,通入1 mol X2和3 mol Y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答案 D解析热化学方程式应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错误;由题图可知b曲线代表的活化能降低,应该是加入了催化剂,升高温度不能改变活化能,B错误;加入催化剂,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错误;由题干知X2和Y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该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正确。

2.依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B.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 kJ·mol-1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 =+571.6 kJ·mol-1D.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答案 C解析 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放出483.6 kJ的热量,故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A错误;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882kJ·mol-1=285.8 kJ·mol-1,B错误;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483.6+88) kJ·mol-1=+571.6 kJ·mol-1,C正确;H2O(g)生成H2O(l)为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错误。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短周期元素X、Y、Z、W、R、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R与W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的氢化物与T的氢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

(3)X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所含电子数为18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4)实验室制取T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a、b为多孔石墨电极(电极不参与反应),插入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两端分别通入X单质和Z单质,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①电池工作时,电子的移动方向为由_____到_____(填“a”或“b”)。

②该电池反应产物环保无污染,则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 H2O2 MnO2+4H++2Cl-ΔMn2++Cl2↑+2H2O ab 2H2+O2=2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得,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Na元素,R 为S元素,T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 R为S元素,W为Na元素,R与W形成化合物为Na2S,电子式为;(2) Y为N元素,T为Cl元素,Y的氢化物与T的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Cl,反应的生成物为NH4Cl,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3) X为H元素,Z为O元素,X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H2O、H2O2,所含电子数为18的分子的化学式为H2O;(4) T为Cl元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ΔMn2++Cl2↑+2H2O;(5) W为N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两端分别通入H2和O2,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构成氢氧燃料电池。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五氧化二钒常用作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生产。

一种以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为原料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部分含钒物质的溶解情况:(VO2)2SO4易溶于水,VOSO4可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c(M 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l)“研磨”的目的是___,“酸溶”时V2O5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2)加入NaCIO溶液,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___(填标号),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滤渣b为___(写化学式)。

(4)实验显示,沉钒率的高低与温度有关,如图是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则沉钒时的加热方法为___。

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答案】增大固体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V2O5+H2SO4=(VO2)2SO4+H2O 2VO2++ClO-+H2O=2VO2++Cl-+2H+ D 4.7≤pH<7.8 Fe(OH)3、Al(OH) 水浴加热(热水浴) 温度高于80℃,NH4+水解程度增大成为主要因素,由于NH4+浓度减小,沉钒率下降【解析】【分析】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经过研磨粉碎,加入硫酸进行酸浸,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被硫酸溶解形成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浸出液,由于SiO2不与硫酸反应,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渣a为SiO2,滤液a为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滤液,向滤液a中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溶液,将滤液中的VO2+、Fe2+氧化为VO2+、Fe3+,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滤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过滤后得到的滤渣b为Fe(OH)3、Al(OH)3、滤液b为主要含有VO2+的滤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使VO2+转化为NH4VO3沉淀,对生成的NH4VO3沉淀高温煅烧,获得V2O5,据此分析解答。

江苏省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型精准练题型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应用含解析

江苏省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型精准练题型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应用含解析

江苏省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型精准练题型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应用含解析题型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应用(建议用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9·泰州中学、宜兴中学高三调研)已知:①2H2S(g)+SO2(g)===3S(s)+2H2O(l) ΔH1=-154 kJ·mol-1;②S(s)+O2(g)===SO2(g) ΔH2=-297 kJ·mol-1;③2H2S(g)+O2(g)===2S(s)+2H2O(l) ΔH3;④2H2S(g)+3O2(g)===2SO2(g)+2H2O(l) Δ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3=+143 kJ·mol-1B.ΔH3>ΔH4C.S(g)+O2(g)===SO2(g) ΔH,则ΔH>ΔH2D.常温下还原性:H2S<S<SO22.(2019·溧阳高三调研)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①C(s)+O2(g)===CO2(g) ΔH=a kJ·mol-1②K2S(s)===S(s)+2K(s) ΔH=b 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 ΔH=c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0,a<0B.b<0,c<0C.x=3a-b-cD.1 mol C(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焓变小于a kJ·mol-13.(2019·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B .过程Ⅰ中每消耗116 g Fe 3O 4转移2 mol 电子C .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 +H 2O=====△Fe 3O 4+H 2↑D .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 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4.(2019·泰州中学高三二模)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 3)。

人教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 + 3Y(g)2Z(g),若X 、Y 、Z 起始浓度分别为c 1 mol/L 、c 2 mol/L 、c 3 mol/L (c 1、c 2、c 3均大于0),当反应达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0.08mol/L ,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c 1:c 2 = 1:3B .当4v (X)正= v (Y)逆时,该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C .c 1可能为0.1D .X 、Y 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B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反应过程中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物的平衡量之比必然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详解】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反应达平衡时X 、Y 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X 、Y 的平衡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其起始量之比一定也等于1:3, A 和D 正确;因为有起始投料与平衡量相同的可能,所以C 正确;当4v (X)正= v (Y)逆时,因为3v (X)正= v (Y)正,所以v (Y)逆> v (Y)正,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B 不正确,选B 。

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反应容器中Y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D .2v 逆(X)=v 正(Y)【答案】D 【详解】A 、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A 错误;B 、反应容器中Y 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平衡状态,B 错误;C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 错误;D 、不满足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关系,D 正确; 正确答案:D 。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D【答案】D4.【2016年高考天津卷】(14分)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

回答下列问题:(2)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

已知:H2(g)+A(l)=B(l) ΔH1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 O2(g)= H2O2(l)的ΔH____0(填“>”、“<”或“=”)。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2)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两反应的ΔS<0,根据ΔG=ΔH-TΔS,因为均为两反应自发反应,因此ΔH 均小于0,将①+②得:H2(g)+ O2(g)= H2O2(l)的ΔH=ΔH1+ΔH1<0,故答案为:<;【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以氢气利用为线索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电解原理及其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

在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时,要注意掌握一般的书写方法:①电极反应是一种离子反应,遵循书写离子反应的所有规则;②将两极反应的电子得失数配平后,相加得到总反应,总反应减去一极反应即得到另一极反应;③负极失电子所得氧化产物和正极得电子所得还原产物,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4价的C在酸性溶液中以CO2形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以CO32-形式存在);④溶液中不存在O2-:在酸性溶液中它与H+结合成H2O、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它与水结合成OH-。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是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分析。

分析时,要注意从题目中寻找线索并结合反应的特征分析。

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其中氮的化合价为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轮冲刺---热点题型、化学反应与能量微练

1.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2.参照反应Br+H 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
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D.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3.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4.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 2S(g)+O2(g)SO2(g)+H2O(g)ΔH1
2H 2S(g)+SO2(g)S2(g)+2H2O(g)ΔH2
H 2S(g)+O2(g)S(g)+H2O(g)ΔH3
2S(g)S 2(g)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ΔH4=(ΔH1+ΔH2+3ΔH3)
B.ΔH4=(3ΔH3-ΔH1-ΔH2)
C.ΔH4=(ΔH1+ΔH2-3ΔH3)
D.ΔH4=(ΔH1-ΔH2-3ΔH3)
5.利用H2和O2制备H2O2的原理如下:
①H 2(g)+A(l)B(l)ΔH1
②O 2(g)+B(l)A(l)+H2O2(l)ΔH2
已知: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2>0
B.ΔH1>0
C.反应①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H 2(g)+O2(g)H2O2(l)ΔH<0
6.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若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代表钠
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
K a=。

若加水稀释,则平衡CH3COOH CH3COO-+H+向右移动,α增大,K a不变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 mol-1
D.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2NH3(g)ΔH=-38.6 kJ·mol-1
答案精解精析
1.C反应2H2+O22H2O是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无法判断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高低。

2.C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无法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C正确;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能提高HBr的产率,故B错误;题述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故D 错误。

3.A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故A正确;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B错误;图1所示的装置没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错误;图2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4.C由①H 2S(g)+O2(g)SO2(g)+H2O(g)ΔH1
②2H 2S(g)+SO2(g)S2(g)+2H2O(g)ΔH2
③H 2S(g)+O2(g)S(g)+H2O(g)ΔH3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3)×得到2S(g)S 2(g)ΔH4=
(ΔH1+ΔH2-3ΔH3)。

5.D反应②能自发进行,其ΔS<0,则ΔH2<0,A项错误;反应①能自发进行,其ΔS<0,则ΔH1<0,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
能,B、C项错误;H 2(g)+O2(g)H2O2(l)的ΔH=ΔH1+ΔH2<0,D项正确。

6.C A项,CO和O生成CO2是放热反应;B项,观察反应过程的示意图知,该过程中,CO中的化学键没有断裂形成C和O;C项,CO和O生成的CO2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D项,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

7.C由图1可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热241.8 kJ,不是氢气的燃烧热,故A错误;2A(g)+2B(g)3C(g)+D(s),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金属性:钾>钠,故钾与水反应的速率大于钠与水反应的速率,钾的摩尔质量大于钠,故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钠放出的氢气多,与图3相符,故C正确;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HA溶液pH变化较大,故酸性HA>HB,则在同浓度的钠盐水溶液中,水解程度:NaA<NaB,所以同浓度NaA、NaB溶液的pH:NaA<NaB,故D错误。

8.D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1,即1 mol冰变成0 ℃的液态水所需吸收的热量为6.0 kJ,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1 mol冰中含有
2 mol氢键,需吸收40.0 kJ的热量,×100%=15%,故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故A正确;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CH 3COOH CH3COO-+H+,醋酸电离出的CH3COO-和H+的浓度均为cα,溶液中未电离的CH3COOH浓度
为c(1-α),故K a=,若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电离,平衡
CH 3COOH CH3COO-+H+向右移动,α增大,温度不变,K a不变,故B正确;燃烧热是指25 ℃,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 mol-1,故C正确;
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所以生成2 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38.6 kJ,ΔH<-38.6 kJ· mol-1,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