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教育技术新课程NEW CURRICULUM宜春八中开展的“三学六步”课堂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手段,由教师创设情境,并进行目标导引,使得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发现并分析有关信息资源而实现学习目标。

在“三学六步”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这一基本理念,并且结合学校开展的“三学六步”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条件,没有了兴趣,学生根本不想去学,更谈不上主动去学。

在上课开始时应该创设好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趣,学生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课堂上来,学习就有了一个动力,对问题的解决也起到良好的作用,激发了学习新知的欲望。

例如,我在上《Excel中公式的应用》这一课中,我以一张成绩表为例,先把表格发给学生,然后邀请学生跟我比赛,看谁最快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并让几位学生做评委。

比赛开始后,我到处转,看他们的计算,等他们快算好时,我用几秒钟时间就计算好了,获得了第一。

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那么快。

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应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而且在教学中要适时巧妙地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去尝试学习。

例如,我在上《Excel中函数的应用》一课中,我展示出预备好的学生成绩表让学生先看,然后让学生利用公式的方法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待学生计算好后,提出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实现同样目的的问题。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 中图分 类号 】G 4 2 4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2 O 9 5 — 3 0 8 9( 2 0 1 4)0 1 0 1 2 4 . 0 1 操作 性 很 强 的 学科 。 所 以我 觉得 应 该 让 学 生 在理 解 理 论 知 识 的 基 础上 , 保 证有 充足 的 时 间去 实践 所 学 的理 论 知识 , 并探 索 课本 没 有 的知 识 , 扩 大知 识 面 , 更 好地 培养 学 生 应用 计 算 机 的能 力 。 同时 , 在 学 生 操作 时 , 教 师 应多 巡 视 指导 , 做 到 所学 知识 能够 随学 、 随练、 随 巩 固, 从 而促 进 了学 生 的学 习效 率 。
三 、导 学归 纳
目前 , 我 国 中小 学 的信息 技术 教 学 , 以教 师为 中心 , 主 宰教 学 全 程 的状 况 , 教 师 的主 导作 用 仅 仅 限于 停 留在 表 面形 式上 , 而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又得 不 到 充分 发挥 , 这就 影 响 了教 学质 量 的提 高 , 同 时学 生 的想 象 力 、 创 造 力 被 严 重 抑制 。 在 教 学 活动 中 , 学 生 才是 真 正 的 主体 , 教师 起 到 的只 是 引导 和 帮助 学 生学 习的作 用 。 如 何 既要 发 挥 教师 的主 导作 用 , 又 要 发挥 学 生 的主 体作 用 , 如 何 激 发学 生学 习的 主动 性 、 创 造性 , 让他 们 自主地 去学 习呢 ? 为此 , 我 校积 极 开展 了教 学改 革一 一 《 导 学 互动 高 效课 堂 的研究 》 , 下 面就 结 合信 息 技术 课 具 体 谈谈 我 的做 法 。
四 、 反馈 课导 入 , 出示导 纲 。 中学 生 的 年龄 、 心 理 决定 了 他们 对 各 种 新 生事 物 都 充 满 了好 奇 , 有极 强 的 求知 欲 。 作为计算机教师, 应 该 高 度重 视 并 充 分 利用 学 生 的这 种 积极 的心 理 因素 。 根 据 不 同的 教 学 内容 , 设 计 出 能够 引发 学 生好 奇 心 和 产 生 兴趣 的 “ 导语” 导 入 新课, 从 而缩 短学 生 同教 材 的 距离 , 使 他 们 乐学 。 例如 : 在 上 课前 我 让 几 分钟 时 间给 学 生 玩一 些 小 的 益 智 游 戏 , 指 导 他 们进 行 鼠标 操 作练习、 了解 计算 机界 面 性 能 , 让 他 们 自然 而然 地 人 情 入 境 , 给 他 们创 设 在 “ 学 中玩 , 玩 中学 ” 的轻松 氛 围。 然 后教 师 根据 学 校 和学 生 实际 , 采 用 不 同 的 教学 手 段 , 适 时 出示 导 纲 。 2 . 学 生 自学 。 学 生在 导 纲 的指 导 下对 教 材进 行 预 习 , 同 时把 预 习中 遇到 的 问题 作 好记 录 。 在 学 习动 机 、 欲 望都 达 到 十分 良好 的状 态下 , 使他们“ 自主 ” 地 探 求知 识 、 掌握 方 法 , 不 失 时 机地 培 养 他 们 自主 学 习 的能 力 。 让 学 生 有 目 的的 学 习 和 实 践 , 可 以提 高 学 习效 率, 锻 炼 学 生 的学 习和 探 索 能 力 。 我 经 常 精 心设 计 一 些 作 品 , 在 一 堂 课 的开 始 , 让学 生 自己试 着 实 现 , 然 后 根据 他 们 的实 习 结 果 , 针 对性 地 进 行补 充讲 解 。 比如 , 学 习W ORD中图文 混 排时 , 我先 给 他 们展 示 了一 幅 图文 并茂 , 版 式 精美 的“ 父 亲 节贺 卡 ” , 其 中包 括 了 图 片的典型格式应用 、 图片 作 为 背 景 及 各 种 文 字 环 绕 方 式 。 如 我 所 愿, 学 生 的 思 维 非 常 活跃 , 他们 进 行 了各 种 尝试 , 对 于 我 补充 的 内 容, 他 们 也 掌 握 的 既快 又 牢 固 。 二 、 合 作互 动 1 . 小 组讨 论 。 具 体做 法 是 : 第一, 课前 由学 生 自行组 成小 组 ( 3 6 人) ; 第二 , 给小 组一 些 简 单预 习提 纲 的任 务 。 采用“ 以 问导 学 ” 的方 法 , 即把 预 习 提纲 问题 化 , 问题 系 列 化 。 这 样 能 使 学 生更 加 明 确 学 习 的 目标 , 把 握学 习 的重 点 , 有 的放 矢地 学 习 。 同时 系列 化 问 题 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 习, 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 便于他们由浅 人 深地 学 习 , 使 他 们增 强 了学 习 的 自信 心 , 并有 助 于 他们 掌 握所 学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本文从教改的角度,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平台,为教学过程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

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往往都是由教师的语言表达为主,或者是直接导入,然而这对于活泼好动的中职学生,很难引起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当然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如能有效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实践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快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平台过去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练,而新课改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调整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相互促进。

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信任并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平台。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己越来越多的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通常运用网络课件、积件、教学网站等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辅助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比较多。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过程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搭建桥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下,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可侵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以媒体平台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现了师生以媒体为媒介的有效互动。

在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网络课件还是教学网站等教学软件的应用,从教学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到,媒体下的师生互动,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渗透在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认识和做法:一、锐意进取,强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在浏览一些教育网站和刊物时,发现大家推用最广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任务完成——效果评介——归纳汇总。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有着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虽然农村学生基础薄弱,上学之前几乎没接触过电脑,对于电脑很是迷茫,但同时也充满着好奇,信息课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把基础性的操作学好了。

二、激发兴趣,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

在操作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

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三、因材施教,落实“兵教兵”教学法初中的信息课要掌握的是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多媒体演示报告、网页制作以及网络应用,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要想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可以进行分层教学。

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可以在学习内容深度和学习任务要求上进行分层,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性”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性”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性”教学摘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它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具体表现是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学行为和过程依据具体情境及其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和创造的教学,是基础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成性”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更注重生成,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互动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它主要是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进行的,强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材、因人施教,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让学生能够从个性方面发展。

本文就尝试从理解生成性教学的含义,以及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对生成性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的内涵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总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按照预想中的计划来进行教学,要根据具体的变化来应对教学中的这些问题,让教学活动不断得到更新。

目前,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于这一观点没有一个定性的说法。

但是从国内外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理论来看,能够从一些具体方面来对生成性教学做出相应的理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预期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突发的事件环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之间能够和谐合作,让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发挥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其实,生成性教学的具体目标就是让教学内容弹性化,使得教学过程动态化,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性教学正是从能力培养上着眼,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初中的数学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变化。

信息技术产业强力的推动了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合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使其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要找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并以此基础深入钻研,逐渐地推送信息技术和传统数学教学的深层次的结合。

本文主要围绕:“运行信息技术手段,把传统的教学情境生动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单一的评价多元化,作业批示迅速化”等多个方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深度融合1、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能够深入学习的前提条件,如果具有浓厚的兴趣则可以确保其可以主动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这样的学习行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课程,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而这同时也就导致很多学生都会产生抵触这一学科的心理。

我们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要求老师能够在讲课的过程中利用好信息技术来讲述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打消其认为数学课堂死板的固有印象,防止其陷入抵触数学学习的死循环中。

所以,需要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信息技术的成分,让一些抽象死板的概念更加地生动形象,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喜欢上这些知识点,喜欢上数学这一学科,提高学习的热情。

简单的举例来说,在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时,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多元化地展示给学生,发挥动画以及动态特效的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知识点。

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点、线、面组成不同的几何体,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此类通过信息技术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枯燥死板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

通过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让其产生渴望学习的想法,并引导其在观看动画和特效的过程中多加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使学 生 对此 有更 深 刻 脑 同时显 示你 已 花了 多少钱 ,还 剩 多少 钱 ?同 学们 紧跟 着 思考 剩 下 的钱 是否 还 能买 所需要 的物 品?如 果钱 不 够买 , 电
脑 里会 发 出 : “ 请 认 真想 想 ,你够 钱 购买 吗? ”教 师 利用监 控 网络 系统 ,监 视 大家 购物 的情 况 ,如发 现 问题 可 以利用 人机 对 讲 给个 别 同学 进行 提示 、帮 助 。最 后 ,教 师把 同学 购 物 的情 况 通 过监 控 系统 把 它显示 到每位 同学 的屏 幕 上 ,共 同评 价 ,看 看 购 买是 否合 理 ,是 否超 出预算 ,谁 最节 约 ,适 时进行 思 想品 德
教 育 。在 这样 的教 学活 动 中 ,把所 学 的知 识与 生 活实 际通过 多 媒 体技 术 紧密地 联 系在 一起 ,缩 短 了教 材 内容 和生 活 经验之 间
一 一 一
习 、课 件 演示 使 他们 轻松 地 获取 了知 识。 实践 证 明 ,学生学 习 个知 识 ,一 般 都要 经历 “ 感知一 理解 一 积累 一运用 ”这样 的 个过 程 。信 息 技术 在小 学 数学教 学 中可 以把 抽 象的 概念 和 不
易 操作 的 实验 活 动过程 进行 处理 ,生动 、形象 地展现 在学生 面 前 。利 用 动态 展示 其思 考过 程 ,使 抽象 化 为具 体 ,化 难 为易 , 通 过信 息 技术 的使 用 突 出了本 节课 的重 点 ,突 破 了难 点 ,达 到 了最 佳效 果。 三 、动 态演 示 。提 高教 学效率 根据 新 一轮 数学 课 堂教 学改 革 的精 神 ,其 中关键 一 点是 密
我在 教 学一 年级 的 “ 用 数学 ”时 ,设 计 了 “ 妈妈 吃鸡 蛋 ” 的动 画作为 例题 。 ( 一 年 级 上9 8 页做 一 做 ),老师 边讲 故 事边

浅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浅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3、多元性原则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性,更加需要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课堂表现、参与合作等活动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强调,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教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过程[2]。
4、个性化的即时评价
从评价群体来看,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甚至是不知名的网友,大家可以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互相交流、相互探讨,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因此,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更多学生的参与,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5、评价的标准
每到期末,教师便可对学生的博客进行评价,评选出点击率最高的“十佳博客”,以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博客能够更好地阅读、批判性地思考和积极主动的写作。
1、有效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个性差异都很大、能力水平也不一样的学生群体,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这一章内容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并且已经能够熟练掌握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和制作的方法了,而又有些同学则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教学方式既为学生接受又使他们觉得有兴趣,能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摘要: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素养;任务探究;多元化评价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被教育部列入必修课范畴。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肩负着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任。

中学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和文化背景,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软件操作的基础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育也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的教育。

由于新旧软件的更替速度惊人,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软件的使用方法。

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培养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相关能力的学生。

只有具备这种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应用传输能力的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

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理的教学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只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累积新知识。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任务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也可以使教师明确学生通过完成该任务能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把目标细小化、模块化。

(2)“任务”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照顾绝大部分学生,又要考虑到个别起点高与起点低的学生。

信息技术课堂改革

信息技术课堂改革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改革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至今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如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地去学习呢?下面就具体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学科中的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多媒体创设形成一种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陆续进入机房的过程中,我通过教师机循环播放清新悦耳的乐曲,使同学们进入机房就有一种平和舒缓、愉悦的心情。

在上课前我让几分钟时间给学生玩一些小的益智游戏,指导他们进行鼠标操作练习、了解计算机界面性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给他们创设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轻松氛围。

信息技术教学是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美妙的音乐、妙趣益智的游戏,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应用word2000软件进行制作小报。

我事先和相关班主任联系,对于小报制作好的学生给予出一期班级小报,作为展示自己的设计小报的机会。

在同一主题下,制作小报几乎采用自主设计的方法,特别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尤其对胆量小的学生,平时在班级中不太展示自己,怕被人笑话,你让他出班级板报,有些学生是有困难的,但在电脑上制作小报,学生就没有心理压力,思维灵活的学生将更加得心应手,制出更好更美的小报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word2000作为一种乐趣。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这个主题的论文应该如何写呢?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

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融合实施探索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融合实施探索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融合实施探索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课题旨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的融合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的融合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目前,信息技术在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可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三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模拟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的融合,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一是优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使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二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三是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参与度更高;二是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三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的融合实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融合的实施,我们建议:一是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二是加强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三是加强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有效的指导。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教学篇誗教育技术21世纪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社会日新月异,为了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一轮课改将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之于教师耳熟能详的三维目标,有哪些传承和超越呢?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转型才能落实核心素养呢?一、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三维目标,是确定的培养目标,也就是人才规格的三个维度,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图1,三维目标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了抓手,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少任一维度目标的教学都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因此,三维目标不能淡化,更不可被替代。

然而,三维目标存在不足之处: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缺乏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的清晰描述和科学界定。

人的发展技能)(过程、方法)(目标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图1核心素养是育人的总目标,弥补了三维目标的不足,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

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

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具体化,从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如图2)可以看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关注的焦点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离不开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

图2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细化到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1.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网络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供学生在线学习、在线交流。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的分析、故事概述、道德思考等资源,通过让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完成在线测试、互动汇报等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

2.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支持下,把多种媒体语言融合起来运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教育方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的表现、较强的说服力和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将道德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3.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也可以用于道德教育中,例如:微信、 QQ 等社交软件可以用来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博客和论坛可以用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前沿道德观念和价值逻辑的发展趋势。

1.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一种以法庭辩论为主要形式的真实模拟活动,它是大力推行法治教育并普及法律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生可以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被告人等角色,模拟不同的案件,通过辩论来锻炼学生的审判能力和法律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为模拟法庭提供更为真实的背景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和新闻资料等方式来了解案件相关信息,全面理解案件的情况逐步提高其辩论水平。

多媒体教学在法治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律体系及其构建、各类法律案例、法律场景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实现法律的可视化教学以及单元测试。

3.信息查询与分析在法治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信息查询和分析方式来了解案件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如何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师 新课程 实施 已经有几年 了, 在这几年的时 间里 , 我一直从事 3、 生 课 堂 关 系 的 融 洽 是 高 效 课 堂 的 依 据 信息技术课程 的教学 。 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来 看, 发现 了很多 的 无数 的理论在探索新型 的教师观 与学生 观,而对于师生关 问题。其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低 , 学生不受控制等等 , 成为 系的定位也 自 然成为讨论 的热点 。 那么 , 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才有利 于建设 和谐 的课堂? 赞可夫说 :如果教师没有威信 , “ 师生 目前 的 现 状 之间没有 正确 的相互关 系,就缺少 了有效地进行 教学和教育工 通过调查 问卷和跟同学交流了解 , 高中所 有的课程里面 , 学 作 的必要 条件 。 威信是教师的形象 , ” 是一种无声 的管理权威 。 俗 生最喜欢上 的可能就是信息技术课 。很多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 话说 “ 亲其师 , 信其道” 教师 的威信在学生心 目中树立了教师的 。 当成了 自由的体育课 , 上课没有 目的 , 没有压力 , 为信 息课就 地位 , 认 有威信 的教 师在学生心 目中是积极 的 : 他所讲授 的课 , 对 是上 网玩玩 , 聊聊天。 如果给学生说在教室上 , 学生是一片怨声 , 学生往往 会认真学 习 ; 对他的教诲 , 学生往往 言昕计从 ; 对他 的 这样导致我们的信息课很难顺 利的开展 。 表扬和批评 , 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刻的情绪 体验。 通过这个现象可以看出 , 生本身没有深入 课堂 , 学 没有根据 对 于教师 , 我们一定 要知道 : 生是伙伴而不 是下属 , 学 是反 老师的课 堂教学安排来学 习 , 而是各 自为政 , 跟老师没关 系 , 在 应器而不是容器 ,是我们的快乐而不是我们 的负担 。而对 于学 机房和老师打游击战 , 师讲老师 的、 老 他继续玩他的。 生, 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因可亲而可爱进而达 到可敬 。 如果学生怕 因此,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充分调动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 你 , 你应该反思 自己。 如果学生恨你 , 你应该修 正 自己, 如果学生 样化的学习方式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高效而富有个 眭的学习 , 鄙视你 , 那你最好令谋生路 。 努力提高学生的信 息 素养 已 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在建设民主和谐平 等的师生关 系的时候 ,也要 避免走 向另 二 、 立 高 效 信 息 技 术 课 堂 的有 效 措 施 建 个极端 : 为了所谓 的和谐 而放任学生 , 至是放纵 ; 甚 为了所谓 1把 握 新 课 程 的 教 学 理 念是 高 效课 堂 的根 本 、 的融洽而迎合学 生 , 至是讨好 。 甚 新教材注重激发 和引导学生的学 习兴趣 ,在选择 内容 时密 4 课 堂 教 学策 略 的 设 计 是 高 效课 堂 的 关键 、 切联系学 生生活 , 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大大加强 了探究式学 新教材力 图帮助学生构建一个 了解信息技术课初 步印象 的 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 习方式的运用 ,克服 了以往 以知识 为中 环境 , 过学 习任务 的完成来学习相关基础知识 , 通 及计 算机在信 心的倾 向, 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 加 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息技术 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 品的制作 来开 的渗透 与融合 , 从而为学生的个性 发展 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 这就 展教学 , 在完成任务过程 中不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 处理加工信 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 积极 投身到课堂改革的教学实 息 、 应用信息 的能力 。 但如果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够把握 好每 践中去 , 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 大胆创 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课 的重难点 , 就会认 为每课 的容 量非常大 、 跨度 大 , 知识点 多且 下的教学要求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 自己的课程设 零碎 ,不知道如何组织教学才能使知识 的生成过程滋 润地渗 透 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 ,这样就严重压 制了学生 自主学习 给 学 生 、 现 给 学 生 。 现 以 学 生 为本 的 教学 原 则 。 展 体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探索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探索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探索发布时间:2021-03-31T11:19:05.6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作者:孙俊剑[导读] 在新课程的全面改革中,初中时期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学生的个性和习惯逐渐形成的重要时孙俊剑湖北省枣阳市北城中心学校摘要:在新课程的全面改革中,初中时期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学生的个性和习惯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阶段,关于生活和价值观。

因此,在改革进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们必须坚持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进行兴趣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发展多种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他们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班级问题与对策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是现代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但是,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当前问题,然后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室的现状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工作总结,发现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至于目前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从学校校长到课堂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从思想上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发展,最终导致培训时间的硬件和布局存在许多缺陷。

其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培训材料的内容滞后。

信息技术的主题发展非常迅速,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这一发展速度。

这就要求教师用适当的新内容来补充学生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教学改进的需求。

但是,许多教师做得还不够。

学生对所学和思想无聊没有亲切感。

这一切都提醒教师改变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小任务大作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置

小任务大作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置
意义。
信息技术老师都善于情景的创设 ,在课前先把故事背景展 现给同学们 ,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 , 故事背景是学校要实 现用人脸识别系统代替传统的校牌 , 需要 建立 学生档案 , 收集学 生的电子 照片 , 所以课 堂任务 即完成 自己照片的获取与剪辑 , 并 保存上传 。 不 管是从整堂课 的教学 目标达成度看 , 还是课堂效果 看, 这都可 以说是一堂优 秀的信息技术课。可是 我在思 考 , 这样 的教学是否 限制 了教学更深层 次的生成 。学生处理好 的照片在 这个 任务完成后 , 还有用 吗?如果能让这个故 事延 续下来 , 能让 我们 的小任务成为种需要 , 那效果会不会好点 ? 以下是本人在信 息技术教学上任务系统化教学模式 的小探索 : 例一 : 在设计 浙教版《 信息技术七下》 第三课编辑音 频素材 的任务时 , 将这个任务定 为处 理上节课 的录音文件 ( 注: 上节课 的内容是分角色 给一个 动画片段配音 ) 。几个小任务 的设 计如
三、 小任务服务大作品。 提 升作 品 品质
成 就感 。 二、 按需设计小任务 , 实现任务大意义

在很 多时候 , 老师们 习惯性地根据本 章本 节的教学 内容 , 教 学 目标来设计一个小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小任务 来 掌握知识点 , 落实教学 目标 , 而淡化 了学生完成小任务 的实际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 一门实践性极强 、富有 创造性 的学科 , “ 任务驱动法” 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在一堂课 的 时间里 , 学生只能完成一 些小任务 , 不可能完成大型 的作 品 , 如 果每堂课 的任务设计都是独立的 , 一来学生没有很 强的成就感 , 二来学生很可能会为 了完成任务而完成 ,而且会不清楚为什么 要这样做 , 什么情况下要用 到这些软件 , 最终导致这种教学仅 限 于课堂 , 无法“ 学 以致用” 。如果能将这些小任务连成一个系统 , 每个 小任 务都为一个大作品服务 ,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体 系的 构建及梳理 , 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 目的。 下面通过例子 谈谈 本人 在这方面 的一点尝试。 “ 任务驱动教学法“ 深受信息技术老师青睐 所 谓“ 任 务驱动教学法 ” 就是在学 习的信息 技术 过程 中 , 学 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 在强烈 的问题动机 的驱动下 , 通过对学 习资源的积极 主动应用 , 进行 自 主探索和互动协作 的学习 ,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 引导学生 产生一种学 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法迎合 了信息技术 “ 操作性 强” 的特点 , 被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 的教学上 。 “ 以任务 为主线 , 教 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 ” 的任务驱动法 , 体现 了“ 以学生为主 , 以教师为辅” 的教学理念。 实践表明 , “ 任务 驱动法 ” 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启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提 高课 堂的教学效果 , 使学生在尝试 中学习新知识 , 在实践 中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黄瑞霞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4-01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程的状况,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如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呢?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导学互动高效课堂的研究》,下面就结合信息技术课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出示导纲。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例如:在上课前我让几分钟时间给学生玩一些小的益智游戏,指导他们进行鼠标操作练习、了解计算机界面性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给他们创设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轻松氛围。

然后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适时出示导纲。

2.学生自学。

学生在导纲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预习,同时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作好记录。

在学习动机、欲望都达到十分良好的状态下,使他们“自主”地探求知识、掌握方法,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

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

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二、合作互动
1. 小组讨论。

具体做法是:第一,课前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3—6人);第二,给小组一些简单预习提纲的任务。

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即把预习提纲问题化,问题系列化。

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学习。

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有助于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了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作为小组发言人,收集讨论情况。

2. 师生互动。

我在教学当中采用的是“课堂小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达到创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

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传奇世纪”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

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教师精讲点拨。

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教师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知识线索,提炼出教学内容的精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如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难懂的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和HTML语言的编写方法,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学生有OFFICE2000的基础,可以略去不讲或少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操作,在授课时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难题。

2、学生归纳。

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之后,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归纳出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

四、反馈训练
课堂反馈就是精选典型操作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课堂演示,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和操作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堂演示来实现师生互动。

讲课时要及时让学生演示所学操作内容和知识点,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进行,然后由个别小组学生到班上演示。

当然,上述几个教学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

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M]原载于《电化教育研究》.
[2]《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时兆慧.
[3]王立超《信息技术之教学浅谈》亿库教育网.
[4]http:///xzy/jxly/17715.htm 《初中信息技术》.
[5]《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温州四中,胡宏算.
[6]《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乔志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