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3日本的两次改革

合集下载

【复习指导】2020年中考政治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复习指导】2020年中考政治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科教兴国”的含义: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③要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

科学技术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

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二、中考考点梳理1、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点睛】本题属于难度较大的理解型选择题,容易错选B和C选项,所以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理解,才可选出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的要求是( )
①要求获得选举权 ②参与国家管理
③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④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宪章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运动提出了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等要求。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是错误的。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类型二、国际工人运动
【例2】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诞生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20世纪初,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尊敬的读者:

初三历史总复习专题一日本专题

初三历史总复习专题一日本专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一日本发展史一、日本的兴起1、奴隶制国家的形成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原来叫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日本大化改新(1)时间:七世纪,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2)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①性质:这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发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耻辱与振兴1、耻辱: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即黑船事件),日本国门被打开,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2、振兴: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影响:明治维新是明治政府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使日本富强起来,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地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亚洲的一个“例外”;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不少封建残余,强大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威胁。

三、疯狂与罪恶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如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参与瓜分中国狂潮、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等,给邻国和世界带来痛苦和灾难。

四、伤痛与崛起1、伤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本土遭到原子弹袭击,被迫投降。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史专题复习——日本史知识点梳理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史专题复习——日本史知识点梳理

世界史专题复习——日本史一、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大化改新七世纪中期仿效中国隋唐制度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仿效欧美(一)背景:幕府统治危机: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受到了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统治的结束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

组织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摧毁幕府统治(封建政权)。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

2、经济上,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

推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4、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①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四)影响1、积极: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①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二、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日本经济的发展---亚洲经济强国(一)原因:1、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从中国勒索2.3亿两白银;②取得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

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三、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一)原因: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

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更需要国外市场;3、日本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因而更多地采用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大陆政策”及其表现1、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吞并朝鲜:1910年3、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一)日本的发展历程1.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3,646年,日本曾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4.幕府统治时期:12世纪末至1868年。

5.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6.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7.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等领土。

8.19世纪末⒛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9.一战期间,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

lO.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11.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矛盾。

12.1931年,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3.1936年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4.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

15.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

16.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7.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9.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21、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发展、影响及启示发展:(原因)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重视培养人才,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日本古代史1. 早期时期日本早期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古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墳时代。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渔猎为主,人们开始与中国玉米小麦来往。

弥生时代,日本开始了农业的发展,人们制造土器,并且形成了村落制度。

古墳时代则是贵族统治时期,日本开始有政治中心和农业社会的形成。

2. 武士时代武士时代是指自794年日本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到自16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的军事政治决策权的时期。

日本的平安时代主要以皇承光帝、后桓武天皇等为代表。

在此时期对灌输的中国的太极(qian2)道家思想产生影响,社会最高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它被认为是封建制度诞生的标志。

3. 武士时代的兴起平安中期,特别是鞍马之战后,延续了150年间的战乱,到清和2年(963年)勅令往武士田中法博(全)之后方定好。

然而,战乱并未永远停止,权力相争仍未平静,所以世家武士便出现,他们以武术作为谋生的手段,并应征求教争夺判决争斗的义务。

经济多元区的发展似乎是使渐渐衰落的平安时代,到了鎌倉时代可说是今后从文学、历史学、课文、历史通史等方面来看是这个时代(如平冢山)成为绚烂的封建社会。

二、日本中世纪史1. 鎌倉幕府1185年由源义经打败平家后在鎌倉建立了日本的第一个世袭继承幕府--鎌倉幕府,首任(公),即源清经,被尊为鎌倉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这时期为日本的中世纪时期。

2. 鹿苏幕府1333年在建康面夏间,建国整街之下。

建国维画亮家的白雪晴这里让负赌姬权于相对说,选为天皇的第一任尼尔扎格斯则被封为帝王。

时时刻刻中国武士喜和北平慎爱屋及野望较为难于定(1335年引种地高国的非值在百万人民策还)家族的青空期开始了3年志愿而行的时代内柳发。

造成战国时代。

3. 分裂的战国时代在室町时代的末年,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动荡和变革。

战国时代,日本天皇隐退,权力逐渐被军事职能,私人和军队掌控。

大名领主和他们的家臣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乱世”或“乱世”时代。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解读考点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1)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分理朝政。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3)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4)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同时,将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相权分给六部。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从而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

后来,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同时,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臣民,明成祖时,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6)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2)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县制。

此外,两汉政府还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地方行政区。

(3)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

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4)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国别史·日本 (附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国别史·日本 (附思维导图)

中考专题复习国别史·日本一、古代史日本(一)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二)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1、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每隔6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三)幕府统治1、日本庄园经济: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幕府统治:(1)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二、近现代史上的日本(一)明治维新(1868年):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外部原因:1853年美国入侵(即黑船事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3、领导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

领导人:明治天皇。

【2019-2020】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6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

【2019-2020】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6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

【2019-2020】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6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⑴时间:1919年6月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影响:《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1.时间:1921--1922年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⑴时间:1922年⑵内容:宣称尊重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使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3.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知识拓展】《凡尔赛和约》《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2020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2020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题 知
(续表)

时期 制度或政策

具体内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

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
能 要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 专制主义中

古代
西汉汉武帝推行“推恩”和建立刺史制度,削弱诸侯王势力;

央集权制度



|要点一|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题 知
3.中国现代重大改革
识 网
事件
具体内容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能 要
土地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改革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

要 点
古代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 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

分封制 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项 提
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要点三| 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或政策创新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
意义

而持久的影响,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

专题05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05期)-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5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05期)-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

2015年中考历史备考之黄金考点聚焦(第5期)考点五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文艺复兴(发现了人):1.发源地: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时间:14-16世纪3. 背景:(1)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工场;(这是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产生;(3)欧洲天主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

4.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它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 方式: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方式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6.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7.经过:(1)14世纪:主要在意大利。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品《神曲》,他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②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2)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3)天文学等领域的硕果: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意大利的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无限论”;等等。

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提出的“地球中心说”。

8.意义:文艺复兴是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世界):1.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2)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经营东西方贸易非常困难。

2. 时间:15-17世纪,持续200多年。

3.过程:(1)1487-1488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向东航行,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夹角,进入印度洋,迷失方向,只能往回航行,结果发现好望角。

中考历史重点--中日关系

中考历史重点--中日关系

日本的发展与中日关系
一、日本的发展
(一)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
(1)大化改新,向中国隋唐学习,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二战后(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70年代初,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崛起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日本历史上三次面临困境
二、中日关系
三、近期热点
(一)钓鱼岛
我们的原则: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日本控制钓鱼岛(二)福岛核泄漏
1、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2、核能的和平利用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
3、日本第一次面临核危机是指: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袭击
(三)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提供帮助
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网络上也有些不理智的观点,甚至是叫好声。

你认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
“历史的原因”:指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正确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同舟共济;面对自然灾难,我们应该抛开政治分歧,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

(四)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妥善处理中日两国的矛盾、纠纷、分歧、争端。

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0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答案

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0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答案

(一)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3)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3)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朝政府向侵略者屈服,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3.《南京条约》的签订(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5)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间646 1868内容无见教材相同⑴改革派都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进行改革.②改革的结果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文明开化”不同封建制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启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盛。

只有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富国思想,不断地推行改革,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日本民族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不同点背景日本幕府统治腐朽;外族入侵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参加者中下级武士、农民、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等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少数官员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了实权,得到人民拥护,推翻了幕府统治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的人民群众。

结果成功。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强大起来失败。

中国仍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相同点背景改革前,两国都处在封建的统治之下,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领导者日本由中下级武士领导,中国由资产阶级戊戌领导,都具有资产阶级倾向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对社会起了推动作用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的幕府统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见教材见教材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相同点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改革后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初中历史之日本的崛起知识点

初中历史之日本的崛起知识点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有哪些相同点?
•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 方式: 自上而下
• 作用: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障碍:农奴制,日本障碍: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背诵知识点
日本的崛起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 两次改革:
日本的崛起
• 学习中国隋唐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 学习欧美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近现代日本的崛起
• 主要是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的崛起: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资本主 义强国行列;

欧盟 对




日本 对
(尼克松立 外 交说,1美9法国93遇意年到了我们做梦也6没0经年有济代日大想末国第到二过的独立外交那种挑战)
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 ② 利用美国援助: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 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关键词:美援) ③日本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根本原因)(关键词:政策) ④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关键词:科技)
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 济联系;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 展战略;
战后初期 美国霸主善地于位学习的他人动长摇处,克服自己之短
总复习
以美元为中心的 71页

中考政治(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9 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中考政治(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9 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改革开放的基础知识: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改革的相关知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的:为了更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有哪些_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有哪些_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有哪些_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讲解日本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的历史。

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改革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历次重大改革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一: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1]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

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

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

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日本重大改革历史事件二:大化革新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第05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3日本的两次改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大化改新:
1.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而当时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

2.时间:7世纪中期
3.人物:孝德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5.性质:封建化的改革
6.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
1. 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人物: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改革的启示: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民族,我们应该实行对外开放,及时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

【知识拓展】大化改新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明治维新
【图解】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大化改新
【例1】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的隋唐制度,实施改革。

这次改革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维新变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

这是古代日本仿效的隋唐制度,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

7世纪初,日本奴隶社会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从学成回国的改革派进行了这场改革。

通过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日本人的善于学习,勇于革新的精神。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题型,难度较小,首先需准确记忆相关内容。

【举一反三】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类型二、明治维新
【例2】十九世纪中后期,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独立战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所以此题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点睛】本题属于难度较小的识记型选择题,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题干材料的““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

”应和大力发展工商业有关。

ACD和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日本向西方学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A.大化改新
B.甲午中日战争
C.明治维新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2.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C.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俄国没有改革前没有出现民族危机,因此D不是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据此分析ABC不符
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3.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大化改新
B.武装倒幕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4.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

这主要得益于()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措施。

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

措施有①废藩置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殖产兴业④提倡文明开化。

根据题文“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

”这一材料主要得益于日本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5.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

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
日本的历史转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