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2021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3篇)
2021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__内容。
2、理解__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__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__,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1、作者介绍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3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自”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4、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思考、交流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思考、交流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思考、交流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思考、交流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感受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做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而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却往往抵不过一个美国初中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或展示人物图片)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3、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并标注有疑问的语句或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谈作者的见解以及自己的看法。
二、深入阅读1、精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解疑。
(分小组讨论解疑时,学生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查询答案)2、汇总、概括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在全班讨论。
突出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要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填写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步骤](一)导入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PPT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1、作者介绍2、重点词语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及其变化,以此来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通过格物,观察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育单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此次单元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和思辨,引领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他们对物质世界本质与规律认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学生作业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优秀教案。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著述,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发展历史和作者对其的解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格物致知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否在现代人的工作与学习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授课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精确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
首先,以将活生生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产生静电时的物理原理、反应树木生长规律的环境条件以及掉头发的原理等。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并围绕学生们的描述发起相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提问,以此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还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地通过观察与科学推理的方式来挖掘发现背后的规律,最终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三、学生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阅读一张杂志或新闻文章,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探索它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2. 能够理解“物”的概念,了解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4. 能够理解哲学思维方式,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1. 在探究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过程中增强对现实的敏感性;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第一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学习哲学的入门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等。
三、教学方法3.1 概念定义法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探究“物”的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的影响,接着将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进行概念定义,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故事比喻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比喻的方式,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3.3 问题解答法在学习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知识与认识、本体和现象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认识和本体的认识。
3.4 推理辩证法在学习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辩证法,以批判的思维态度反思自身认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
四、教学手段4.1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图表、影像、录音等资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直观的图像世界,增强教学效果。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4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篇1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
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
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
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
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
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格物致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今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应有的格物致知精神。
而该精神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诠释: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世界与自我的不同之处,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奥妙,最终让他们逐渐成长为思考、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2、探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和应用价值;3、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热爱学习、勇于探究和创新。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分钟)(1)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认为格物致知是什么?(2)老师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和涵义,引导学生了解该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2、知识介绍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格物致知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完成格物致知的笔记,形成框架式的思维导图。
3、应用拓展环节(30分钟)(1)老师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格物致知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价值和意义。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应用价值的小论文,并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
4、教材拓展环节(20分钟)(1)老师引领学生开展课堂调研,总结和梳理现代教育的格物致知教学模式和运用案例。
(2)学生集思广益,完成教学模式和案例的统计表格,以便后续复习和应用。
5、课堂检测环节(20分钟)(1)老师通过赛马赛的形式、抢答、表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2)根据学生的表现,老师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同时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四、教学形式和要求1、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小组合作、课堂调研、赛马赛、抢答、表演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初中语文-最新范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初中语文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教学关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由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作者资料)教师补充:(ppt.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获奖答词时,丁肇中教授不顾美国官员的劝阻,选用中文来演讲,在当时引起轰动。
这也成为迄今为止诺贝尔颁奖式上唯一的中文演讲辞。
在演讲中丁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期望至深,令人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例
近些天以来,我一直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而苦恼,因为学生觉得议论文枯燥,不好懂,上课气氛也远不如学记叙文活跃。
而且,本文还是一篇演讲稿,自然不能忽略了对演讲的背景(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的解读,这无疑又使教学难度加了一层。
我心里很清楚,议论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开动脑筋,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展开讨论则是更为有效的选择。
但如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且学有成效,我一时陷入了迷茫,苦无良策。
揣着尽力一试的心态我步入了教室。
【课堂情境描述】
师:同学们,高分低能现象一直被视为中国教育的“心病”,这不,老师在闲暇之余翻阅报纸的时候,一张旧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再次让我陷入了沉思:一名女高中生以骄人的分数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
老师和同学们对她高超的计算能力赞叹不已。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连续三周的时间,她竟然没有能够完整地做好过一个实验,于是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产生了质疑,谁都想不到她的实验能力是如此之差。
到底究其原因为何?我们看看能不能从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下面,同学们把《导学案》翻到“学习链接”,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关于丁肇中先生的简历?(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生读:……(略)
师:本文是丁肇中先生在中国科学院所作报告的一部分。
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放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同时别忘了老师的问题,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读文结束,请举手示意。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个别进行读书指导并参与问题探究)
数分钟后,学生次第举手,示意读书结束。
师:现在,同学们把课文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呢?
班上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教师请小组代表回答。
三组3号:我觉得她的实验能力较差,主要是缺少实践能力,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没有格物致知精神。
六组4号:我认为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家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很少进行动手实践,这应该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说明他们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见长,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没有?(仍有十余位学生举手)
一组2号:我国的传统教育,导致学校及学生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实践的培养,这就是导致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
师:你将前面两位同学的意见进行了重组,表意很明确,你的回答老师很满意,请坐。
事实上,用我们文中的话所说就是缺少格物致知精神。
既然格物致知精神这么重要,那它究竟为何物?(同桌交流,1分钟后提问)
九组4号: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探察事物中而得到知识的一种探究精神。
师: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是否具备这种探究精神?同时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学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生(查阅教材,回答):主动的。
师:丁肇中先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格物致知精神,对此观点你有何看法?作者又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自主速读课文,合作筛选信息,小组讨论)
十组3号:我觉得不但是古代,现在的中学生也一样缺少实践精神,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等共同决定的。
室:你的见解太棒了,其他同学还有其他观点没有?
二组3号:文章中写道: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这就足以说明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了。
(话音刚落,早有几位起立争抢)
十一组1号:我觉得,为了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作者讲了三个方面来证明:一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二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
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三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师:你的回答条理分明,我为你感到骄傲!(众生鼓掌)
五组1号:我还想补充一点,在文中作者还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来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就是通过举例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太令老师感到惊奇了,真是可喜可贺。
丁肇中先生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既然如此,那么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
(采取竞答方式)
等不及提问,生争先恐后: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吃惊的样子):你们的回答太好了!老师再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人怎样才能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呢?(小组合作)
一生急不可待,抢先回答道: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深情地):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已经看到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你们就是具备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骄子!老
师要说的是,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如果是积极的、主动的,你们的前途将不可限量!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争做有努力探索精神的人,争做有勇于实践精神的人,争做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人。
(学生显示恍然大悟状,精神更加亢奋)师(趁热打铁):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或具体事例给大家谈谈。
(提示:为了表述流畅,可以在练习本上写出初稿)
(学生低头思索,纷纷开始书写,教师巡视)
九组4号(该生平日沉默寡言):我在割麦子的劳动实践中,才真正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内涵,足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
(众生跃跃欲试)一生直接走上讲台:我舅舅是木匠,有一次到舅舅家,我发现一个现象:舅舅总要用一根木条将做好的家具的腿和面连接起来。
当我问询原因的时候,舅舅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家具更加结实耐用;二是美观。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的重要。
(学生发出赞许的笑声)
(此时,学生纷纷涌向讲台)
师(看了一下手表,流露出遗憾的表情,向学生挥挥手,示意入座):同学们,参与劳动是实践,询问长辈能获知,实际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下课后,课代表把同学们的片段练笔收起来,我要好好审阅一番,看看同学们在实践中都有哪些心得。
我坚信:只要同学们
具备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我们家乡的面貌定会改天换地,我们的民族定会如巨龙腾空,我们的中国梦不再会是梦想。
同学们,有信心没有?(学生齐声高呼:我们有信心)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反思】
走出课堂,兴奋之余,我陷入了深思:顺势而为,顺水推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取学生答语中的亮色,可以绽放学生,成就自己。
只要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个课堂的精彩便会应运而生。
一、“我在割麦子的劳动实践中,才真正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内涵,足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
”这正是学生深入文本的体现,此时不得不慨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魅力,不得不叹服学生思维的活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随时关注这一特点,让这种魅力尽情释放。
二、当学生回答“这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家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很少进行动手实践,这应该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时,回答虽然看似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教师稍做引导就能水到渠成。
可谁又曾想到,正是他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具体的课堂
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大胆发言。
三、“以学得促习得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于是就形成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便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积淀,使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在顺理成章中学生的认知得以升华。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学生需要思考时,对于学生来说,唯一的表现形式便是沉默。
教师则要经得起课堂上的沉默,“因为,只有活跃的气氛而没有凝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
这时,教师投以石,便会浪花朵朵,甚至激起层层巨浪来。
这时,设计一个引领性的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