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恰县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情况汇报8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恰县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情况汇报
一、乌恰县基本情况
乌恰县位于祖国最西部边陲,东接阿图什市、南邻喀什市、西南与疏附县、阿克陶县毗邻,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85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9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境内有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的纽带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典型高原牧业县、边防大县、战略要塞。
乌恰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一年四季狂风肆虐,几乎隔三差五出现扬沙或蔽日天气,历史上的乌恰县城三移其地,先后在乌鲁克恰提、黑孜苇建设县城,1985年8月23日7.4级强烈地震将老县城夷为平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关怀下,乌恰县城由原来的黑孜苇迁至博鲁什,新县城属戈壁荒滩盐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地无土、有场无草,为改变这一现状,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战严寒、斗戈壁,绿荒山、建公园、植树种草,经过20多年的建设,如今的乌恰县城,已非昔日可比,经济与社会建设比翼齐飞,百姓富裕与环境保护建设共同推进。
截至目前,乌恰县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9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1%;绿地面积183.5万平方米,绿地率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9平方
米;公园绿地面积1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6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31.6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96%;新建居住小区11个,其中花园式居住小区6个;绿化合格单位35个,花园式单位24个。
初步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县城。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县整体联动,大力营造创园工作的浓厚氛围。
乌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始终把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和谐”乌恰的目标,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型、休闲型、现代化的园林县城。
为做好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各项工作,2011年1月,乌恰县成立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住建、财政、林业、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乌恰县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实施方案》、《乌恰县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各乡镇、部门和单位职责任务,与重点部门、单位签订创园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具体、分解、下放,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多年来,乌恰县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自治区《实施〈城市绿化条例〉若干规定》,先后出台《城市绿化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制度》、《“绿色图章”管
理制度》、《绿色图章审批办事程序》等,为绿化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注重园林绿化管养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管养人员,园林绿化管养人员由28人增加到156人,绿化养护管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在财政薄弱的情况下,县委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建绿、护绿、爱绿工程,县财政在年度资金安排中保证足够的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和养护,住建局在城建资金安排中,重点保证园林绿化项目。
2011年我县安排养护资金140万元,2012年达到200万元,养护资金年增长率达到60%,保障了园林日常维护经费。
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注重科研投入,积极引导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戈壁荒山绿化探索、高海拔地区室外花卉驯化栽培等园林科研成果在乌恰园林建设中得到推广运用。
近年来,适合乌恰县气候特点的白腊、银杏杨、法桐等先后在乌恰推广种植。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按照园林管护相关法律法规,我县城建监察大队严肃查处各类非法侵占绿地、乱砍滥伐、踩踏草坪、破坏园林绿化设施事件。
三年来,共查处非法侵占绿地事件2起,破坏绿化设施案件1起,挽回绿地120余平方米,有效保护了绿化成果。
三、科学编制规划、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县委政府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乌恰县城总体规划》,统筹全盘、兼顾长远、超前考虑,编制完成了《乌恰县绿地生态系统专项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各项指标分解落实,予以规划控制,对各类绿地的面积、数量、控制线予以确定。
同时结合乌恰自然风貌,采取戈壁植绿、开墙透绿、见缝插绿、挖潜透绿、植树补绿等多种方式,倡导全民参与绿化建设。
在规划执行中,严格按照规划制订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不乱开口子,带头抵制一切违反规划的行为,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审查制度。
所有绿地建设项目面向社会统一招投标,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纪检、监察、审计共同参与。
从严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住建部门成立了规划管理办公室、规划督查室,坚持定期巡查,并设立举报电话,对违反规划进行建设或侵占、破坏绿地的行为坚决进行查处,确保了规划的有效执行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县域景观保护,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乌恰新形象。
加大县域内历史风貌保护,制订了《乌恰县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案》,将老城遗址、加力登避暑山庄、吾合沙鲁古驿站等纳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范围,投资3800万元建成了乌恰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用于展示乌恰城市发展史及未来
城市建设规划。
在城市规划拆迁中,专门留出60户1989年建设的老平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数达到2.9万人次,已成为进行爱国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
同时为弘扬柯尔克孜传统文化,乌恰县建成了柯尔克孜手工艺品一条街,目前已有32家商户落户,成为领略柯尔克孜文化、购买柯尔克孜手工艺品的集散地。
随着伊尔克什坦园区建设,口岸区、特区、县城区规划无缝对接,乌恰县相继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对县城托云路、迎宾路、幸福路、波斯坦铁列克路等道路进行了改造,新修建了常州大道、天合路等主干道13.7公里,目前规划区内道路格局合理、尺度宜人,适应了乌恰城市发展需要,方便了群众出行。
在新城建设中,乌恰县注重新城建设与老城保护的关系,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县政府办公楼、影剧院等代表性建筑进行了留存保护,新建的柯尔克孜民俗村等充分融合柯尔克孜民族文化元素,民族风情浓郁。
为展现新城新貌,大力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选取基础设施完备、示范效应明显的托云路、团结路、幸福路、波斯坦铁列克路等主干道创建综合整治“示范街”。
从道路设施、园林绿化、广告设置、交通秩序等方面入手,实施全方位整治。
将沿街的商业店铺牌匾统一规范为蓝底红字、柯汉两种文字。
强化城市各主要出入口的容貌整治,彻底清除各类残墙断壁、铁屋棚厦,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第一印象。
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开展了农副产品进市场,商户经营进店
铺,车辆停放进场,废物垃圾进垃圾箱(场)的“四进”活动,新建汽车维修、建材煤炭交易等六大市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严格治理乱占道、乱经营、乱张贴、乱搭建、乱停车、乱建设、乱倒垃圾的“七乱”行为,成立卫生督查大队,不定期对所有公共区域进行检查。
安排城管人员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巡查,对发现的“七乱”行为及时治理。
在城区设置停车位117个,按标准在街道及居住小区配备垃圾箱(桶)1260个,新增道路清扫车1辆、压缩式垃圾车4辆,城区新建公厕23座,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加大街区和公共场所保洁力度,将每周五定为“卫生大清除日”,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对公共区域进行大扫除,有效地改善了县城环境,做到了建成区环境整洁有序、商业店铺文明经营、交通秩序良好。
阿富汗胡杨是目前世界上三大胡杨之一。
在中国,乌恰县境内的阿富汗胡杨林,是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胡杨林。
为了做好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工作,乌恰县制订了《古树名木保护制度》,完成了县域内阿富汗胡杨的普查、建档、挂牌工作,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明确规定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同时设立了林管站,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日常管护,真正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加强绿化成果保护,在绿化带内设置醒目标识牌、在行人较多的十字路口设置护栏,提示行人不要随意踩踏草坪。
加大绿化执法管理力度,坚决制止随意砍伐和大规模移植绿化树木的行为,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及
随意更换行道树种,制定了《乌恰县现有绿化成果保护制度》,明确规定凡有连续成片栽植10株以上、干径20cm以上大树的地块和路段必须采取避让措施,未经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认可不得随意更换行道树种。
三年来,我县未发生大规模大树移植和随意更换行道树种现象。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绿化建设,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和整体形象。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乌恰县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宜居宜业宜工宜商和绿色包裹中的乌恰县城为目标,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实施“规划建绿、拆房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植树补绿”工程,对县城街路、公园、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进行专门规划和建设,实现了绿化美化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善的要求。
并建立了“专业队伍+属地管理+督导检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划分责任片区,加强对园林绿化的跟踪管理,确保绿化一片,成活一片。
一是突出亮点,提升品位。
结合城区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先后投资近2.5亿元,建设了融文化、娱乐、健身、集会为一体的民族公园;赛马、叨羊、体育运动相融合的玛纳斯公
园;集休闲、锻炼、观光、水体交融和应急避难为一体的南山生态园、环城生态公园、双拥公园,并附以人性化设计,安装可供人休憩的石凳、石桌、凉亭,穿插一些雕塑、小品等,同时投资760万元,新建摩天轮和儿童游乐园各1座,不断打造景观效果,提升县城品位。
二是建路扩绿,增加景观。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我县坚持道路与绿化建设同步的原则,做到了路修到那里,树就栽到那里,有路便有树。
主次干道各设置宽4米的绿化带,推广以植树、种草为主,花卉点缀、立体式绿化的节约型园林、经济型园林,形成全新的绿化体系。
注重加强主干道及县城出入口绿化效果搭配,进一步加大绿化投入,打造了以天合大道为主的5公里绿色长廊和迎宾路、团结路、健康路等各具特色的道路,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绿地达标率82%。
三是改造增绿、塑造形象。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推进居住小区、公园、街头绿地建设步伐。
改造和新植居住小区11个,绿化面积达18.2万平方米,并在部分小区优化配置法桐等,增设石椅、健身器材等,方便了居民休闲娱乐。
着力打造花园式居住小区建设,已建成花园式居住小区6个,同时鼓励居民在家庭阳台、室内外养花,做到了每个办公室至少两盆花,不断扩大绿化空间和范围。
结合老城改造、居民搬迁、规划建设游园绿地,使居民出行不足500米就可步入一个游园,满足居民休闲、晨练、娱乐需求。
结合拆除违法建筑、清理残垣断壁,对腾出来的土地优先实施
绿化建设,三年来,通过拆除违法建筑、清理残垣断壁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
四是科学造绿,节约资源。
加强植物引种、育种工作,在黑孜苇乡划出510亩作为苗圃基地,建成区面积的14.13%,仅2013年培育和生产出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具有特性、抗性优良的苗木16万株、花卉5万余盆分别种植在县城各路段、小区等处,确保绿化苗木自给率85%。
将节约理念贯穿到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选择适宜本地种植、耐旱白腊、长枝榆、垂柳等树种,采用喷灌等灌溉方式,推广节水型园林;开展立体绿化大行动,推广节地型园林。
实施沿街单位拆墙透绿、增绿补绿工程和城区“绿化合格单位”、“花园式单位”评选活动,使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化和县城美化融为一体,实现了绿化资源共享。
五是全员植绿,提高绿量。
抓住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组织党政机关干部、驻县部队官兵等社会各界人员参加义务植树,全县形成了全民动手增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全县各族人民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将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进行整体绿化、硬化和亮化。
每周安排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到南山生态园集体劳动一天,三年不间断,将荒山换新土,建成了南山生态园。
设立“阿克、玛依喀克、南山等义务植树基地,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成活率达85%以上。
进一步规范公园管理,在规划和建设中,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和节约型绿地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避免了大广场、大草坪、水景喷泉、灯具造景设计,建成后的五大公园全天候向群众免费开放。
为确保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我们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公园在职人员的分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做到了绿化管护到位,卫生清扫到位,设施维护到位,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日常管理环境。
加强环境卫生的监督,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每周五对全县包括公园在内的区域进行环境卫生联合大检查,大评比、大通报。
成立公园巡逻队进行巡逻,保障游客及公园的财产安全。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园林县城建设中,乌恰县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理念,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形态,集约利用资源,完善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五大生态公园的精细建设和“库孜洪河”综合整治工程,在水体沿岸植树种草,杜绝了自然河流裁弯取直、筑坝截流、违法取砂,无违规开山采石、推山取平现象发生,未发生破坏地形地貌、水体山体、生物物种资源等情况。
安排城市保洁人员150余人,清扫保洁面积达30万平方米,购进道路清扫车1辆,压缩式垃圾车4辆、钢制果皮箱81个、垃圾箱481个、垃圾桶779个,拖拉机2辆、洒水车2辆、装载机2辆、挖掘机2辆。
新建规模较大垃圾填埋场1座、日处理垃圾40
吨以上,保证了日产日清。
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40.1%,城区新建水冲式公厕23座。
实施天然气利用工程,县城铺设天然气管线56公里,燃气用户已达6756户;投资3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5340平方米加气站1座,日输气能力3万立方米。
启动供热锅炉煤改气工程,安装天然气供暖锅炉25台160吨位,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2%以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稳定在二级以上。
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大美乌恰。
为提升县城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乌恰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了亮化、美化、道路拓展、供水改造等项目,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实施道路拓展工程。
新建常州大道、帕米尔路、工业大道等城区道路7条13.7公里,小区道路6.3公里,硬化面积44.6万平方米,建设城区主次干道16条,道路标线清晰,道路硬化率达到95%,人均面积达22平方米,道路两侧均铺设路沿石及乌恰县自产的花岗岩大理石人行道22.38公里,修补城区道路6条2.1公里,目前,城区道路内部成网、外围成环、四面辐射、快进快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形成。
二是实施供水改扩建工程。
新建占地面积5.25万平方米的自来水厂1座,日生产规模2万立方米,建输水管线12.8
公里,配水管线17.2公里,使县城供水管网总长度增加到60余公里。
投资600余万元,新建1万立方米蓄水池1座,购置净水设备,建立了州、县、水厂三级联检的水质检测模式,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目前,县城用水人口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四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99%。
三是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
为改善县城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县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城区亮化工程,主次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路灯3647盏,天合路、迎宾路、托云路安装LED景观灯360套,各沿街单位在门前和建筑物上进行灯光装饰,同时不断加强公共照明的维护,新购高空作业车1辆,及时对损坏的路灯进行维修,确保城区亮灯率达98%以上。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城区新建公交站台24处,组建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公司,开通城市公交线路,投入城市出租车56辆,极大地方便了县城居民和城郊乡村群众的出行,出门打车已成乌恰居民新时尚。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在县城建设了体育运动场、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新建中亚商业街、乌恰镇社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数字影院、科技馆、档案馆等项目;引进中亚国际、天源市政、嘉鑫商务、水岸丽都商务、金鑫购物等企业投资2.1亿元建设星级酒店、购物、娱乐等服务场所配套设施的跟进,提高了乌恰城市品位,改
善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投资环境,使文化底蕴深厚的边城乌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戈壁荒山建公园、林间新绿一重重。
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的乌恰现代化园林城市的新格局已逐渐形成。
勤劳质朴的乌恰人将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众志成城,以百倍的信心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明天。
以上汇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