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5.12.21•【字号】苏教职〔2015〕39号•【施行日期】2015.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5〕39号各市教育局、财政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财政局: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

“十二五”以来,各级财政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建成了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显著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实训基地管理运作不够科学先进,教学、生产、科研等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实训基地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不失时机地建设一批体现江苏特色、跻身国内一流、接轨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实训基地,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新期盼,是对江苏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贡献。

为贯彻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的有关要求,现就推进各地加强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遵循“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择优遴选、整体提升”工作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支撑、学校为主体,全省重点支持建设300个左右高质量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对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实现“互联网+”,集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等于一体的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爱因斯坦 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 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 , 果只强调个 人奋斗 、 。 ” 如 忽视 与他人 协作 , 终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 和能 力水平 , 加上巧 妙地 创设教 学、 思维 情 究难成大器。在软件开发领域 , 团队精神显得格外 重要 , 许多软件都是
二、 合理运用 多媒体技术 。 采用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写等 ; 上机考试主要 考核学生熟练运 用所学知识 开拓创 新的能力 。其 合理运 用多媒体技术 , 以在 很大程 度上提 高课堂教学 质量。本 中 , 可 笔试成绩占 4% , 0 上机成绩占 6% , O 强调上机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 t e 已经遍 及全世界各个角落 , 课 , Ie t nm 教师应该给学生规定任务 , 生有 目的的进 行练习。下课后应该 让学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和交换信 息的最 有效的 途径。网站 不但在 I- 写出实验报 告, n 并且交相应的实验作业 。否则 , 上机课 的效果将 会不尽
门课程对理论的要求不高 , 重点在于 实践 , 在教学 过程中如果只采用传
以上只是笔者在《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教学过程中进行 的一些有 统的教学手段 是行不通的 , 必须合理 的运用多 媒体 教学 , 让学生很直观 益 的实践与探索 , 实际教学中应该 注意的问题 还有很多 。但 总的教学 的看到如何进行网页制作 、 图像 声音的处理 、 动画的 制作等 , 则就只 原则应该是 , 否 在理论与 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传授和学习基本知识 , 在动 手 能是纸上谈 兵。在教学过程中运 用多媒体课件 是运用现代化教 育技 术 实践 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 拓创新不断 提高自身能 力 , 为以后 的 的集中体现 , 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 直观 、 息量大的特点 , 信 有利于激发 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 教学过程 中怎样改变传 统的教 学理念 , 一 进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中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法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进行浅谈。

一、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最终的出路就是就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具备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和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更多的具备实际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课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优化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计算机专业可以增加一些与市场需求更加贴合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相对过时或者市场需求不大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可以围绕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教学,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在求职的路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为了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学习资源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就业资源。

一、平台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平台,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规划和管理。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教师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以便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及时更新平台的学习资源和方案。

此外,平台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负责平台的开发和维护,确保平台的持续稳定运行。

二、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对于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1.课程资源平台应该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如面试技巧、职场沟通、职业规划等。

这些课程的质量和深度需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2.在线学习平台应该支持学生在线学习,包括视频课程、直播课程和虚拟课堂等,同时这些课程应该具有问答和作业提交等互动功能,便于学生参与和理解。

3.学习案例平台应该提供各行业的成功就业案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4.名企资源平台应该提供与名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参观、实习或者就业。

名企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行业的最新趋势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做出职业规划和决策。

三、学习社区学习社区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更好地互动、交流和分享。

社区应该提供如下功能:1.互动交流平台应该有互动交流功能,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讨论、交流问题和看法,同时还应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流。

2.学习分享平台应该支持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让其他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3.就业信息平台应该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并支持学生和就业公司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四、智能推荐和评估智能推荐和评估是平台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需求,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课程和活动。

同时,智能评估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给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和就业的技能。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是指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并顺利就业。

以下是一些建设就业课程的关键要点:
1. 就业导向:将就业导向融入课程设计中,确保课程设置与目标行业需求相符。

通过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趋势和技能需求,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

2. 职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机会提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实习、项目实训、企业合作等,使他们能够接触真实工作环境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4. 就业指导与辅导: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与辅导机构或岗位,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
技巧等方面的支持和培训。

开展就业讲座、招聘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

5. 培养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力、社交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跨文化交流等。

这些素质对于学生在职场中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6. 持续改进与反馈:定期进行就业课程的评估和改进,收集学生和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确保与就业市场的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的就业课程建设措施,学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并取得成功。

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其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和实效性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1.就业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800万名大学毕业生投入就业市场,而就业岗位的数量并不足以满足这一庞大的求职群体。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不仅要面对同行的竞争,还要应对市场需求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由于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因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技能,增强竞争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包括就业市场的行业分布、就业岗位的需求情况以及薪资水平等;其次是就业技能的培养,包括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再次是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最后是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实际操作的环节。

在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指导课程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院“ 十一五” 计划长远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

以教育部提出的“ 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作为宗旨,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全面加强专业建设。

以培养畜牧兽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系统加强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

2、建设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实践教学,以产学研为途径,通过1~5年的努力,在校学生达到560人,专业教师达到36人,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专业。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观念,努力探索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贯穿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主线,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

(3)以服务为宗旨,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做到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

(4)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

(5)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建设举措

课程建设举措

课程建设举措课程建设举措实施方案: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

具体建设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

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就业,导致了人才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措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我国也亟需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

本文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分析改革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构建起更加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以往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

一些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必须对现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内容结束】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当前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模式创新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及相关 行业厅(局)共同配合,在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认真落实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 《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1号),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院 校的主体专业,推行学生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试点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 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 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 业,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半年,及时为学生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对于 毕业时未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对其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 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2004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当地劳动保障、人事 部门及相关行业厅(局)共同配合,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力争80%以上有职业资格 证书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都能取得"双证书"。2006年,这一比例要达到90%以上。
加强改革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 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 业、企业和社会中(含离退休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 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 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注意及时跟 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要特别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 认真制定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规划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设施 和仪器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 的需要。要在中心城市或高等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创建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该 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担负该地区相应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2004年,各地 应重点落实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启动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 设工作,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精选文档】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精选文档】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②工学交替的实施;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⑥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1、以就业为导向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以应用为目标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

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3、以实践为主线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以能力为中心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

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实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实践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
04
课程实施与评估
课程实施策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确保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支撑,又有 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践
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项目式学习
设计真实或模拟的项目,让学生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实际工 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如 设备、技术、人员等,为学生提 供更接近实际工作的学习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目 录
• 引言 •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 行业需求与课程设计 • 课程实施与评估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 剧,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 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教育系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
掘自身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课程评估方法
过程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 度和成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
结果评估
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最终成果进 行评估,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 程目标的达成度。
反馈评估
通过学生反馈、教师观察、企业反馈 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估,以改 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原则
市场需求原则
学生中心原则
课程设计应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确 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符合行业要求。
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 趣、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
实践应用原则
持续更新原则
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应用,通过项目、案 例、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略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设计

略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设计
略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 课程设计
3 5 0 浙江省温州市 瓯海 区职业 展职 业 教 育 的决定 》明确 提
出 , “ 持 以服 务 为 宗 旨、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职 业 教 育 办 坚
据 需 要 有针 对性 地调 整和 设 置专 业 。 以就业 为 导 向 ,
加实践制度 ,并作 为对教 师考核 的一个指 标。 中职 学校
师资队伍不仅 要有较 高的 师德水准 和 系统 的专 业理论知 识 ,而且还 必须有丰 富的实践经验 和熟练 的系统操作技
能 ;要 求 教 师 的 配 备 按 专 业 设 置 和 课 程 结 构 进 行 ,加 大
加 剧 ,专业 建 设 的核 心地 位 已越 来越 得 到显 现 。而 就 业导 向要 求学校 更 加 关注 劳动 力 市场 的需 求信 息 ,通
操作 型人才上。据 此 ,作 为中等职业教育 ,我们 有必要 对专业 课程设计 、实践教 学进 行一 系列 的改革 ,从 而使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 的欢迎。

用也 日渐增 多,对操作型 一线员工 的需求也将增 大。 因
此 ,学 校 应 与 企 业 建 立 良好 的 合 作 关 系 ,并 应 充 分 重 视
业 的接 轨 。
我们 必须打破 旧思 想、 旧框 架的束缚 ,打 破传统 的学科 系统课程模 式 ,构 建以项 目课程 为主体 的模块 化专业 课 程体 系,把诸如文秘 、财会等传 统专业打 造成技能 型的 特色专业。
以就业 为 导 向 ,以服 务 为 宗 旨 ,是职 业 教育 定位
要 培养 操 作 型人 才 ,必须 有 操作 型 教 师队 伍作 支 撑 。学校在 安排常规 教学工作任 务之外 ,应坚持教 师参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教职字〔2008〕13号各市教育局、省属中等专业学校:为进一步巩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办学行为,深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现就规范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市级统筹,规范管理体制1、加大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力度。

各市要认真总结《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的通知》(鲁政办[2003]97号)下发五年来的执行情况,对措施不到位的,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

要进一步加大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力度,转变管理方式,加强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各市要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职业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力求做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城镇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2、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结构。

对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对规模小、专业结构和地理位置相近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适当的撤并。

要切实解决好由于部门分头管理、学校布点分散、专业设置重复等原因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办学不成规模、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学校规范办学,有序竞争,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各市要统筹建设一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骨干示范专业和设施先进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到2010年,每县要至少建设一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带动本地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3.逐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

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顺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

暂时保留“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今后不再使用“职业高中”、“高级职业学校”、“成人中专”、“职工中专”、“农民中专”等,一校多名的一般只保留一个。

今后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名称统一规范为“xx市(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工作室环境下《网站建设》课程改革的研究

工作室环境下《网站建设》课程改革的研究

1工作 室模式
业层次不高,岗位晋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限。
特 别 是 网站 建 设 相 关 的 岗位 如 : 网页 设 计 师 、 数 据 库 工程 师 、 软件 设 计 师 、 测试 工 程 师 、 运 维 工程 师等 岗位 的 需求 量很 大 , 但 又 有大 量 的毕业 生 找不到 适 合 的岗位 。
F l e b . 2 01 3
工作室环境下 《 网站建设》 课 程改革 的研 究
马 红, 单继周
海 口 5 7 1 1 2 7 ) ( 海南 经 贸职业 技术 学 院 , 海南
摘要 : 本文结合 《 网站建设》 课 程 改革 、 岗位 能力分析 , 从课程 目 标 制定 、 课程体 系构建 、 考试考核 方式等多方面进行 了论
开 设 了这 门课程 , 并且 把 它 作为 计算 机 相 关专 业 的 主干 课 程 。然 而 , 现在 网站 方 向毕 业 生 的就业 情 况
却 是毕 业 生找 不 到企 业 , 而 企业 又 找不 到 合适 的人
3工作室环境下的课程改革方案 工作室环境下的《 网站建设》 课程教学模式, 就 是要 改变 以往教学 中以知识 点为核心或 以技术教
・ l 1 3 ・

红, 单继周
工作室环境 下 《 网站建设》 课程改革的研究
习, 使 课堂 工作 任 务实 际化 , 从而, 确 定课程 改 革 的
具 体 内容包 括从 以下几 个方 面 。
: I : 独立完 成 网站页 面设 计 。
对应 于这 个 岗位 要求 , 在课 程 目标 中增加 相关
高校工作室最早出现在欧美 的美术类院校 , 当 时, 在 高等 学 校 教 学 中 , 学 生在 学 习理 论 知 识 的 同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现对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让子女“上好学”,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更高期盼。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2.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3.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及意义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及意义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及意义作者:高婷王孟博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2年第11期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青年的发展,常常鼓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中流砥柱,更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国家围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了相关的会议,也针对这一问题相继印发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文件,给予了高度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也在近些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根据国家教育部、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毕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将净增长167万人。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今年高校的就业形势较往年会更加严峻。

只有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提供条件。

因此,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结合是确保学生朝职业化道路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研究内容(一)思政教育视角下界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概念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概念,必须对其内涵及核心要素、教育价值进行科学界定。

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创业能力不仅仅只是求职能力。

因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仅应该包含求职能力,还应该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教育、職业责任感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责任编辑陈春阳的引领。

以此为基础可以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培养提供新思路。

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融合,需要在提供基本的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围绕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这个核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最后,需要清楚区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概念和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教育概念的异同。

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真实情况和就业创业环境所需的价值理念进行调查研究和现实分析,以事实和数据为指导,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得到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应用性的就业创业教育要素,对学生展开更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毕业生就业一把手督查自评报告

毕业生就业一把手督查自评报告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自评报告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工作,真正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为党委书记、院长的日常工作,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优质服务,大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克服了毕业生大幅度增加所带来巨大压力,使近几年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都达90%以上,就业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毕业生满意和用人单位双满意。

经过历年来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校就业一把手工程日趋完善,运作高效,有利保证了我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已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管理科学、制度健全、机构完善、队伍专业、经费充裕的良好局面,自评分为96分。

现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就业一把手工程建设进行汇报:一、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㈠建立了院主要领导主抓就业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院级领导任副组长的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对全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主持下每年都需组织两次以上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以全面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如2011年我校先后召开了应对房地产低迷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各系实行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党政齐抓共管,成立由系书记、系主任任领导的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学校每年均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了院、系、系学工办三级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管理体系,形成“领导主抓,职能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格局。

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其职责为:制订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召开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组织、实施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订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对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予以奖励。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标准本标准制定的依据: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一、课程建设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建设一批能体现职业岗位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课程建设工作标准用以指导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规划与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特色与创新等。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以及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定位、作用结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清晰地描述出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

具体工作有:确定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在专业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本课程所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包括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采用在描述时应表达“会用⋯⋯知识做⋯⋯事情”的具体要求。

通常的动词有: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程序类:录摘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理会类:理会、阅置等;寻找等;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范黎林,朱振伸(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摘要:《网站规划与建设》是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但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考核方式单一,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

本文通过对IT人才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学习兴趣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方法。

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改革;学习小组;项目实训;任务驱动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对策研究”(142400410103),河南省交通厅科技攻关项目“基于Petri网的加权物流运输网络的路径最优化研究”(2013-2-08)作者简介:范黎林(1970-),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朱振伸(199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智能交通。

《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及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

该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站的规划与建设,使学生能够从标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掌握成熟的网站设计工具和流行的网站开发语言,以完成网站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胜任Web 软件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职位的人才。

从目前IT行业的就业需求来看,学生掌握了网站开发和管理的技能,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然而,目前的就业问题在于:一方面企业对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高质量就业者稀少。

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在IT人才培养上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需要对人才培养计划及时调整。

具体到《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研究,结合职场对网站建设和管理人才技能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

本文针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市场IT人才需求分析1.人才需求分析。

表1是来自中华英才网2010年对发布职位数量最多的热门行业的数量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IT行业是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并且呈上升趋势。

表2是2014年前程无忧网对2014年全国招聘职位数量热门行业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8月全国招聘职位数量最多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该行业不仅职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同比涨幅也在全国十大热门行业中遥遥领先。

对比表1、表2可知,从2010年到2014年,IT行业人才需求成猛烈增长,IT行业仍旧为目前最为热门的行业,据统计,目前IT行业的薪酬在其他行业中遥遥领先,为高薪行业。

表3是前程无忧网对热招行业职能进行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具体到职能,2014年8月,全国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中的热招职能中有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销售代表、软件工程师、销售经理。

三个表中的信息都与《网站规划与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工作岗位分析。

从用人单位及人才网站如百度招聘和腾讯招聘了解到,与网站建设有关的工作岗位有: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页美工、网站维护、网站管理、网站推广等。

下图是百度和腾讯对网站建设岗位的描述信息。

职业能力分析。

分析网站建设方向的岗位工作过程,得出其职业能力即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架设与维护[3],具体即能设计、规划网站;能制作、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有一定美工能力;能熟练制作含动态、静态网页的网站;能熟练架设、发布、管理和维护网站;能利用多种方式推广企业网站、具备沟通能力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IT行业就业岗位多,但对社会需求量大,对就业者要求也较高。

二、网站规划与建设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理论与上机实践课交叉进行,理论课上教师使用实例[1]在投影上进行操作演示,上机课程学生按照操作步骤逐步操作进行练习。

学生经过上机课后,可以熟练地做书上的练习,但是书上的练习题都是已经给定了创作素材和页面布局,学生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逐步操作就能够完成。

甚至有的练习题连页面的边框以及布局都已经完成,学生只需要做其中的一部分,用以练习授课内容。

这样练习的结果是学生能够进行页面的某一部分操作,只是限于模仿,在实际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去应对,不知道如何采用合适的步骤去制作和完成一个网站,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的网站存在随意更改的现象。

在制作网页时不是根据先前写好项目书进行工作,从网站结构到页面布局,没有统一规划,不能够按标准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开发。

其次,网站的页面元素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页面颜色也要协调,功能性的组件也要使用得当。

经常见到学生的作业是为页面不单调而强硬使用组件,明显是胡乱拼凑完成,使得组件在页面中显得很突兀,页面不和谐[3]。

最后,页面的动态效果要和网站的功能相得益彰,学生为了使页面动起来,在网络上下载许多Flash,都堆砌在页面上,整个页面看起来混乱不堪[7]。

2.考核方式单一。

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脱离了大学教育能力第一的本质。

很多学校在《网站规划与建设》这门课上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

这样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实验课程考核,也是采用上交实验报告及一份网站设计,而目前网上有太多的网站源码提供免费下载,多数学生采用了直接从网上下载后简单修改即上交为作业,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了负作用。

因此在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仍然不会制作一个网站,设计出来的网页仅仅只是模仿别人已有的成果,缺乏个人思考和创新。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与社会脱节,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3.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近些年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而高校教育资源缺没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长,特别是教师急缺,一位教师需要带多门课程,几百名学生。

教师教学任务重,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等,高校教师在教育上力不从心,不能够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导。

期末考试批改任务重、教学压力等多种原因对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难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分析,制作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只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

三、改革方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的弊端及不足,为了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顺利就业,能够培养学生网站规划与建设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要求的能力,本课程试图进行改革探索。

1.改革理念。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自愿报名参加,采取考核淘汰制,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继续留到小组,不能够跟上的进行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通过考核允许再次进入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定期给学生分配实践项目,由学生按小组分工完成实践项目,由教师对项目的完成进行综合评价。

2.实施过程。

(1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2],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小组分配,并选出组长,如:网页设计小组、网页美工小组等,首次成立小组只需报名,不必进行考核。

(2)统一进行指导学习,由教师进行指导学习,对学生进行网站规划与建设相关知识的培养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统一培养,由学生进行自学[4],培养学生的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3)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能够跟上学习步伐的学生对其进行警示,给其一段时间的督促学习,如若还不能跟上学习节奏,将进行淘汰。

为了避免学生中途而废,允许学生延长考评时间和次数,如果该学生经过私下的努力,经过考核可以再次进入学习小组。

3.项目实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教师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提出实践项目,项目的难度选取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将项目进行分工,按照小组的不同类别进行任务的分配。

同时由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开发工作,并负责组与组之间的通信联络工作,同时还要负责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由组内讨论提交项目计划,实践项目进度安排确定后即进行项目开发,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网站的开发。

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

为了将子项目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每个小组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6],实现有效地整合。

通过小组之间相互的讨论学习,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个人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完成各个小组的实践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将网站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并完成实际系统中的部署,做完这一步就完成了网站建设的整个开发流程,其中每一步对网站设计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训练。

4.轮换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能够解决某一部分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小组依照网站分工进行轮换,如最做网页设计的学习小组改变为网页美工,以此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作岗位和提高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于不同的实践项目选出学生作为领导进行项目规划任务的分配,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接触项目管理,增加项目管理经验,以适应企业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5.校企结合。

学生经过了项目实训后,能够接受实际企业项目,由学院或教师从企业接受实际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实际项目中,进行与企业的交流沟通[5],进行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系统部署等网站规划与建设的全部项目,让学生提前进入状态,接触社会实际需要,能够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网站规划与建设》的课程考核不再是以往的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而是采用是否完成实际项目设计任务为依据的方法。

期末时,教师根据学生在本学期的任务安排及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考察、分析及综合评价,完成小组内的任务,按照规定格式完善各类文档,然后即可作为期末作业上交,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给其成绩。

这样既打破了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该课程的教育目的。

四、结束语通过对《网站规划与建设》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