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第四单元物以载文文字的记录和传承需要有载体,比如甲骨和青铜器。

但除此之外,先秦时期的文字载体还有简牍、缣帛、陶器、玉器、石器等。

在这一单元之中,我们将通过多样性的文字载体,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简牍,指的是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板,简牍在纸张发明之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文化的主要工具。

战国中晚期湖北荆门包山楚简湖北省博物馆藏您现在看到的竹简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竹简。

时隔千年,这些竹简的文字清晰可辨,这些丰富的墨书真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字隶变时期的真实而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字发展史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文字异形,这使得学者辨认春秋战国的古文工作也非常艰辛。

春秋战国的竹简上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著作、器物清单、档案等等。

现在您看到的是陶文。

陶文是指刻划、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

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

此类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很密切。

我们现在看到是降亭陶釜,属于战国时期三晋文物。

陶釜是古代的一种锅,降亭指的是地名。

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小双桥朱书陶文降亭陶釜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商晚期陶文西周陶文与陶器上的文字相类似的还有玺印文字,字数也较少。

玺和印是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

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传用。

这一时期的玺印的质地常见的以铜为主、其次是玉。

另外也有银、玛瑙等,甚至石器、陶器。

玺印按照印文内容可以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和图像印。

我们来看一下先秦玺印。

燕国印的形制与文字颇具特色,多数为长条形印面,有细长的柄,自名为“鍴”(duān),楚国印玺多阳文,不论方印、圆印,印面有边框,少数有界格。

在先秦时期玉石器也是一种文字载体,其中盟书最具代表性。

盟书也叫载书,多为玉石薄片制成。

是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了政治目的举行盟誓活动时,记录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

《书指》明·汤临初

《书指》明·汤临初

《书指》明·汤临初卷上书契之来,原于画卦,形势生于篆籀。

字则自少而入多,法则自难而趋简。

淳薄渐更,世代非一,溯观作者,可得而言。

至于心手相师,笔墨无间,穷生成之用,极神化之模,无古无今,苍颉所不能易,佐吏所不能废。

自昔名书,未经向人拈出,苟非窥测有限,实由缄秘自私。

虽造化之巧,未易尽泄其藏,意千古以还,必有独行不谬者。

予学书垂三十年,目穷手诣,颇详其指,聊述一二,以示来叶,且冀同志者览焉,因共质辨尔。

今人初学临池,皆称右军。

至问右军佳处,不过曰龙跳虎卧、登峰造极已耳,不知掩前绝后,正当何在。

能于右军妙境识其肯綮,便许于书家具只眼。

大凡天地间至微至妙,莫如化工,故曰神,曰化,皆由合下自然,不烦凑泊,物物有之,书固宜然。

今观执笔者手,运手者心,赋形者笔,虚拳实指,让左侧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此心手相资之说。

特作字之法,非字之本旨。

字有自然之形,笔有自然之势,顺笔之势则字形成,尽笔之势则字法妙,不假安排,目前皆具此化工也。

锺、张以来,惟右军以超悟得之,故行、草、楷则种种入神,世人但见其可喜可愕耳。

今之真书,古所谓隶;今所谓隶,古所谓八分。

分则小篆之捷,隶又八分之捷。

古篆变而为秦篆,秦篆变而为八分及隶,隶变而为急就,以便简牍,即行书之险捷者也。

行流而入于草,颠、素又草之狂纵者也。

姜尧章谓作行草亦须略考篆隶,此不足知书。

夫行草不能离真以为体,真不能舍篆隶以成势,习尚不同,精理无二。

譬之树木,篆,其根也;八分与真,其干也;行草,其花叶也。

譬之江河,篆,其源也;八分与真,其滥觞也;行草,其委输也。

根之不存,华叶安附?源之不浚,委输何从?故学书而不穷篆隶,则必不知用之方;用笔而不师古人,则必不臻神理之致。

古人论书专言用笔,既知执笔,而又能用之,功过半矣。

孙虔礼云:真书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书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情性。

点画使转,皆笔也;成此点画使转,皆用笔也。

小而偏傍,大而全体,有顺利以导,而天机流荡,生意蔚然;有反衄以成,而气力委婉,精神横溢。

隶书的起源发展历史

隶书的起源发展历史

隶书的起源发展历史从俗隶说起。

艺术创作以雅为尚,以俗为病,自古皆然。

宋朝黄庭坚认为“士大夫处事,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姜夔主张“淘汰俗姿,则妙处自见”。

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一、从俗隶说起艺术创作以雅为尚,以俗为病,自古皆然。

宋朝黄庭坚认为“士大夫处事,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姜夔主张“淘汰俗姿,则妙处自见”。

清人王概说:“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

滞则不生,市则必俗,俗犹不可浸染。

”近代黄宾虹慨叹:“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

”何为俗?词典曰“庸俗、肤浅”,又曰“趣味低下,格调不高”。

考之当今书坛,俗在何处。

表现形式若何。

愚以为:俗之一,无继承,少根本。

字无所依,笔无所出,信笔为体,鼓努作势。

俗之二,趋炎附势,以官论书。

官越大,字越好。

位高权重者,办展,剪彩,出书,拍卖,无所不用其极;溜须拍马者,尝粪舐痔,趋之若鹜。

此种恶俗,代不绝祠,于今尤甚。

君不见厕所茅房,也有书协主席题字。

俗之三,克隆模仿,盲目跟风。

上有所尚,下必从之。

千人一面,万书同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俗之四,近亲繁殖,拉帮结伙。

师傅赞徒弟,学生捧老师。

有人爆料:不入圈子,不能得奖。

俗之五,假大空充斥,丑恶俗横行。

复制别人的获奖作品,竟能再次获奖;参展作品越来越大,艺术风格,艺术品味,越来越空洞,越来越低下。

追本溯源的无人问津,逐流跟风的大行其道。

劣币充斥,良币何以安身。

瓦釜雷鸣,黄钟焉能不毁。

俗之种.种,未能尽述;略举数端,已窥全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坛俗病,“已入腠理”,“不治将恐深”。

一方面,历史、艺术要求沉下心来,学习,思索,创造;而另一方面,名和利又愚弄人们粗俗,浮躁,急功近利。

于是,混出了名堂的一部分名家大腕高来高去,忙于应酬,忙于钱票;而另一部分准字号的家们腕们,则忙于观风向,看脸色,托关系,搞圈子。

一时间,投机当道,浮滑成风,视学问为畏途,以创新为笨伯,剿袭模仿,相沿成习,如此这般,其人焉能不鄙,其书安得不俗。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中国文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

据考古发现,甲骨文是最早期的成体系的古汉语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由于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所以每当人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需要占卜,所以才会在甲骨上面刻上了文字,并且因为古人相当重视占卜,所以甲骨文就这样慢慢的传承了下来,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进步,最终慢慢的演化成为了后来的汉字。

2.金文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金文运用了约八百年,从商代末期到秦灭六国。

金文课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其最长之文,仅有四十余字)、西周金文(金文逐渐兴盛,多记载天子之事)、东周金文(多记录王公大成之事,全盛时期)、秦汉金文(金文渐渐衰败)。

3.篆书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容易书写。

4.隶书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5.楷书我国的楷书,虽然在东汉时期已经有萌芽,但是真正文人化的楷书的出现还是在魏晋时期,楷书从民间萌芽走向书法正统,作为一种时尚被当时的文人士大所学习。

这也是我们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汉字。

6.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不论年代,凡是写的潦草的字都算是草书。

草书起始于汉朝,是为了是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草书的特点是跌宕落笔,运转龙蛇,一气呵成。

大篆的临摹与创作

大篆的临摹与创作

大篆的临摹与创作摘要: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大篆是指秦统一六国之后全国统一的文字--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也成钟鼎文)、籀文、石鼓文,也有人将甲骨文也划在大篆的范围内;狭义的大篆则指的是籀文一种,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

大篆,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

篆书作为最早的书体,它的笔法比其他书体简单,结字富有装饰性。

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临创经验,简单分析大篆的临摹与创作。

关键词:大篆;临摹;创作1 大篆的临摹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开始。

书法的入门之路便是临摹,临摹也是走向书法高峰的唯一最有效的途径。

通常篆书的临摹会比其他书体更难一些,主要是因为篆书的年代距我们年代相距太过久远,我们去理解年代那么久远的文字势必会有隔阂,判断势必会有误差,况且古代跟篆书相关的研究理论又非常少,当代又缺少实用且系统的篆书技法方面的资料,再加上篆书的临摹与创作对文字学有很高的需求,因此当代篆书创作的发展一直比其他书体弱。

1.1 用笔唐代孙过庭《书谱》曾说:“篆尚婉而通”,这可以说是篆书用笔最经典的法则。

“婉”和“通”虽然仅仅两个字,却能很准确的描述了篆书的用笔法则和篆书线条质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

次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中奥妙。

本人主要以《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作为临摹的范本,在临摹的过程中,也颇有感触。

大篆的临摹,与行书、草书相比,笔法要相对简单很多,最主要的笔法便是中锋用笔。

行笔以取涩势来表现出笔画的高古浑厚。

就起笔来说,要有变化,不能每个起笔全都一个样,要时轻时重,运笔方面,要有圆有方,笔法要丰富,不能只是中锋运笔一种,要参杂其他用笔,这样作品就不会单调了;收笔时,有回锋也有露锋,这样就使得笔划尾端有圆尾,也有尖尾。

1.2 结字以《毛公鼎》为例,相比于小篆,大篆的结字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笔画少的字,他的笔画放纵而且字形较大。

隶书的发展史

隶书的发展史

隶书的发展史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下面将分别从起源及早期发展、秦隶与汉隶、魏晋南北朝隶书、隋唐隶书、宋元明隶书、清及近现代隶书、隶书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以及隶书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详细介绍隶书的发展史。

1.起源及早期发展隶书起源于秦代,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产物。

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隶书吸取了篆书圆转婉通的笔势,将笔画平直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到秦朝的篆书,再到汉朝的隶书,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经历了不断的变革。

2.秦隶与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具有篆书的遗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将各地不同的文字统一为小篆,这在《泰山石刻》、《峄山刻石》等秦代刻石上有所体现。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高峰期。

汉隶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放弃了篆书的笔法,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波磔、撇捺和横折等笔画。

东汉时期的《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等,都是汉隶的代表作品。

3.魏晋南北朝隶书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楷书、行书和草书等新兴书法形式逐渐流行,但隶书依然在北方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这个时期的隶书作品以《中岳嵩高灵庙碑》为代表,其碑刻古拙、淳厚,继承了汉隶的笔法,但也表现出一定的楷书特征。

4.隋唐隶书隋唐时期,国家一统,文化繁荣,隶书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唐代隶书以《郭家庙碑》、《颜家庙碑》和《韩仁铭》为代表,这些碑刻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表现出雄健、端庄、大气磅礴的风格。

此外,隋唐时期的摩崖和纸本书也有大量存世,其中不乏珍品。

5.宋元明隶书宋元明时期,隶书在传承中有所变革。

宋代书法家米芾、蔡襄等人在创作中融入了楷书的笔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隶。

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的隶书则以婉约秀美见长,明代文徵明的隶书则更注重个性化和艺术性。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关于隶书的理论著作,如元朝陈绎曾的《翰林要诀》等。

6.清及近现代隶书清代是隶书艺术的又一高峰期。

书法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清代隶书风格。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所谓汉字的形体,即指字体,也就是汉字的书写体态。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安阳小屯)。

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

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殷商社会,科学文化极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相信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

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疾病安危,男女生育等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得知吉凶,再决定行止。

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

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

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内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

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来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发现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

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

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1.引言1.1 概述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书法艺术。

它源于中国,起初用于刻写印章,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书写体系。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独特的书写风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书法中的瑰宝。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篆隶运笔的基本原理是以篆书和隶书为基础,运用特定的笔法和构图规则来书写文字。

篆书是古代印章上所用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线条雄浑而遒劲。

而隶书则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细长而稳定。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不仅要求具备熟练的笔法技巧,还需要对文字的结构和构图有着深入的理解。

在运笔过程中,书法家需要根据文字的意义和表达的要求,灵活运用笔法和布局,以展现文字的美感和表达的力量。

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殷商时期。

当时,篆字作为印章上的字体,被广泛使用。

随着时代的推移,篆字的书写方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篆字的形态雄浑有力,充满了古朴的韵味,被人们所喜爱和推崇。

在篆籀之法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书法家对于字体的演变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通过勤奋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使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逐渐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总而言之,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是一门需要熟练掌握笔法和构图规则,同时具备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艺术形式。

它在中国书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相信篆隶运笔的篆籀之法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艺术惊喜和美好的书写体验。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通过这些内容引导读者进入全文的主题和目标。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篆隶运笔的基本原理和篆籀之法的起源与发展。

在篆隶运笔的基本原理部分,将详细介绍篆隶运笔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规则,并解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隶书 简介

隶书 简介

隶书简介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起源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隶书发展隶书秦隶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汉隶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

《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

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五种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嬗变规律

五种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嬗变规律

五种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嬗变规律一、古老的汉字书法在探讨五种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嬗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对古老的汉字书法进行了解和思考。

古代我国的书法起源非常久远,最早的书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代。

古人通过刻写文字的方式记录历史事件和个人感悟,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书体。

在古代,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内心境界的表达。

二、隶书的形成和演变隶书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隶书最早出现在秦朝,它是一种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的书体。

隶书的特点是字形规整,笔画稳健,整体感觉非常端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隶书逐渐演变出不同的流派和变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多种隶书字体。

三、楷书的优美和规范隶书的演变为后来的楷书书体打下了基础。

楷书是一种非常规范和优美的书体,它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楷书的字形非常规整,线条流畅,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在楷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行书和草书这两种更加隶属于个人风格的书体,体现了书法艺术的个性化和时代感。

四、篆书的神秘和古朴古代的篆书书体具有非常神秘和古朴的气息,它是我国书法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篆书的字形非常规整,线条粗犷,给人以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感觉。

篆书也是我国印章的书写基础,它在印章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篆书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又形成了魏碑、钟鼎、秦篆等多种变体和延伸。

五、现代书法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现代书法在传承和发展古代书法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貌。

现代书法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书写手法和工具,它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

在现代书法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隶、楷、行、草、篆等书体,更可以发现一些全新的书写风格和技法。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五种书体演变过程的全面评估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嬗变规律。

从古代的隶书到现代的现代书法,每一种书体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林曦的小世界|我们写字,为什么要从篆隶开始学起呢

林曦的小世界|我们写字,为什么要从篆隶开始学起呢

林曦的小世界|我们写字,为什么要从篆隶开始学起呢我们的好朋友,暄桐教室两年一度的新全阶零基础线上直播书法课,马上又要开启新的旅程啦。

暄桐的书法课程,无论是线上课还是线下课,一直都是从执笔蘸墨、写下书法的第一笔开始,沿着中国书法史,依次学习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完整的一趟旅程。

作为与暄桐共享一片天地的小伙伴,也时常从各方收到大家的疑惑:我们熟悉的书体,都是好看的楷书、行书,为什么要从古远的篆书和隶书开始呢?暄桐这样说:是雁尾,也是千里阵云篆书在古代也叫“铁线篆”。

小篆形成之前,我们的文字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有人们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刻在鼓形石上的石鼓文,还有春秋战国的各种书体。

到了后来秦始皇统一文字,便有了小篆,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

唐代的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里说,“篆尚婉而通” ,篆书的线条通畅厚实,曲线婉转优美,练习篆书是对基础的点画质量最好的训练。

从篆书的圆笔到方笔,隶书就开始了。

古人的观察很有意思,他们形容隶书里代表性的一笔叫“雁尾”,因为它的笔法很像大雁腹部到尾部的形状。

“一横如千里阵云”,在书法里,这一笔很美,有时候是卧着的捺,有时候是竖弯勾,有时候又是长的横。

就像“雁尾”,它和汉代建筑里向远处延伸的屋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往上升起的斗拱,把屋檐的尾部拉长便有了一个优美的弧度,它是汉代美学里古拙的外貌。

因此隶书表现的也是那个时代的审美,浑圆,可爱,也遒劲。

筑基和免俗在当下,亲笔书写已经不是一件日常的事情,和日日执笔书写的古人相比,我们的书写量和因此积累的基础非常有限,所以对我们而言,从篆隶开始学起,是一个更加有效的训练方式:篆隶的学习使我们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篆书能让手上长出稳定的线条表现力,而隶书让我们学习用方笔去塑造线条的形状,这样能在日后用笔的空间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篆隶也是练武术时候的马步和站桩,是长期需要回头练习的基本功。

因为书法的发展是一个难度递增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有方法地去提升,才能既有趣味,又有足够的成就感。

学书法从“篆隶入手”,不亦悲乎!

学书法从“篆隶入手”,不亦悲乎!

学书法从“篆隶入手”,不亦悲乎!来源:劳动午报作者:路工学习书法一定要走正路也是机缘凑巧,前几天一位朋友拿着他的书法作品到我家,让我给他“指点”。

这位老兄这两年已经带着作品来过我家多次,每次我都给他指出他在练习书法上的毛病,大致就是临帖比较马虎,只临个大模样,甚至在临的过程中还按自己的意思对字帖上的字进行改造,然后就急着表现自己的“个性”,那种想“创新”的念头拦都拦不住。

每次他对我的话都是连连点头,对对对是是是,然后每次毛病依旧。

不给他说吧,他表现得很虚心;给他说吧,他又总是不改。

来我这里“请教”书法的有三种人:一种对我的话是明听暗不听;一种是半听半不听;当然,还有一种是全听。

第一种往往没有什么进步,而且大多会误入歧途;第二种是略有进步,比较慢;第三种进步较快,如果他有一定天分,并且勤奋的话,应当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不成问题。

第一种和第二种人大部分是成年人,很多人对书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是错的,但要改变他们的看法很难;第三种人多是少年儿童,他们没有成见,我怎么说他就怎么做,所以进步比较快,有几个很顺利地考上了中学的书法特长班,而且书法在班里名列前茅。

有的水平还超过了一些练了好多年的成年人。

那么什么是正路?就是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临古代书法大家的经典碑帖,越像越好。

先精准的临一家,练几年,待真正掌握了该帖地用笔技法和结体规律以后,就可以换帖再临。

依此类推,每帖至少两年。

有人会说,这样一直临下去怎么表现我的“个性”?这不成了“书奴”了吗?这种看法是个很大的误区。

且不说真正的“书奴”在书法史上你基本上找不到,就是成了“书奴”,也比你按自己那种违背传统和艺术规律的“创新”强得多。

中国著名画家霍春阳说:“老是主张出新,害了很多人。

”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人的“个性”是老天赋予的,他必然会在处处表现出来,当然也包括书法。

只要你临的帖多了,真正把古人的东西学到手了,你的个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到那时你个性的表现就会真正“想拦都拦不住”,就会“自成一体。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从篆书到隶书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从篆书到隶书

展望未来,探讨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汉字的传播和使用将更加便捷和广泛。未来汉字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现代科技的融 合,如智能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汉字的使用效率。
创新方向
在保持汉字基本结构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以探索汉字与现代设计、艺术等领域的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艺术 性的汉字字体和表现形式。
篆隶元素在平面设计等领域应用
标志设计
篆隶元素在标志设计中常被用来表现古朴、典雅 的风格,如一些老字号品牌标志。
书籍装帧
在书籍装帧中,篆隶元素可用来题写书名、装饰 封面等,增加书籍的文化内涵和美感。
广告设计
篆隶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可用来吸引眼球、传达信 息,同时彰显产品的文化底蕴。
2023
PART 06
REPORTING
现代汉字中篆隶元素识别与解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篆隶字形结构
01
现代汉字中仍保留着许多篆隶字形结构,如“人”、“山”等
字,其形态与篆隶书法中的形态相似。
笔画特征
02
篆隶书法中的笔画粗细变化大,起笔收笔处常有装饰性笔触,
这些特征在现代汉字中也有体现。
异体字与通假字
03
现代汉字中存在许多异体字和通假字,这些字往往源于篆隶书
波磔笔法
隶书中最具代表性的笔法 ,即横画具有波澜起伏之 势,收尾处向上挑起,犹 如燕尾。
方圆兼备
隶书的笔画既有篆书的圆 转,也有自身的方折,方 圆相间,刚柔并济。
著名隶书作品欣赏与解析
《曹全碑》
东汉时期隶书的代表作之 一,风格秀丽典雅,笔画 圆润流畅,是隶书成熟期 的典范。
《张迁碑》
风格古朴厚重,字形方正 ,笔力雄强,展现了隶书 的另一种风貌。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发展史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发展史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发展史(一)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 大篆(1)甲骨文。

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

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

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

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

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

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 小篆李斯刻石。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

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

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

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

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

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

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变篆字形与书写

隶变篆字形与书写

隶变篆字形与书写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经典字体,自东汉时期开始流行于汉字书法的创作。

而篆书,可以追溯至中国早期文字的书写形式,是汉字书法的发源地之一。

隶书和篆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即隶变篆字形。

本文将深入探讨隶变篆字形在书写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一、隶变篆字形的定义与形态隶变篆字形,指的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援引了篆书的一些字形特征,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篆书特色的书写形态。

这种形态的特点是结构端正,笔画简练,线条硬朗,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二、隶变篆字形的起源与发展隶变篆字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

当时,书法家赵孟頫充分吸收了篆书的字形特点,与隶书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形态,即隶变篆字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隶变篆字形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了汉字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隶变篆字形在书法中的应用隶变篆字形在书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隶变篆字形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法。

它的字形结构端庄大气,线条流畅有力,能够充分展现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其次,隶变篆字形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适合用于书写正式文书和文化艺术品。

此外,隶变篆字形也广泛应用于碑刻、拓片等方面,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隶变篆字形的书写技巧与方法隶变篆字形的书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注意字形的平衡与对称,力求线条流畅、结构稳定。

其次,要注重笔画的粗细变化,通过用笔的轻重来表达字形的特征。

最后,要注重整体的布局与空间感,使作品呈现出高度的美感和艺术性。

五、隶变篆字形的艺术魅力与价值隶变篆字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它融合了隶书和篆书的特点,既有隶书的规范和美感,又有篆书的刚劲和古朴。

这种特殊的字形形态使得隶变篆字形在书法界备受推崇,并成为了众多书法家追求和模仿的对象。

此外,隶变篆字形能够传递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和意蕴,丰富了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认知与理解。

六、隶变篆字形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隶变篆字形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篆书的欣赏与临摹PPT课件

篆书的欣赏与临摹PPT课件

2021/3/9
授课:XXX
16
峄山碑的版本
•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 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峄山碑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 原石为北魏太武帝推毁,今已不存 。
2021/3/9
授课:XXX
4
秦创小篆说 小篆为战国文字说
书体由来
2021/3/9
授课:XXX
5
代表书家
• 秦代:李斯 • 唐代:李阳冰 • 宋代:徐铉、释梦英 • 元代:赵孟頫、吾丘衍 • 明代:吴叡、李东阳、赵宧光 • 清代:钱玷、王澍、邓石如、吴让之、
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大澂、 吴昌硕 • 现当代:王福庵
• 李阳冰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759 年)在缙云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李阳冰 城隍庙碑的。李 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宋朱长文《续书断》将李 阳冰书法与颜其卿、张旭同列为神品,评价极高,被誉为李斯 之后小篆第一人。《李阳冰城隍庙碑》附陈远鸣《从处州遗迹 管窥李阳冰的书法成就及影响》一文:“今观《李阳冰城隍庙碑》 书法,作篆应规入矩,笔笔中锋。虽细如玉箸,却重似千斤, 如锥画沙,骨力特胜,按玉箸式线条标准来看,李阳冰直源李 斯书法,的确无疑。此作碑刻,取形方正稳固,用笔瘦劲圆转, 结字匀称均衡,虽和李斯小篆一脉相承,但点画趣味不同,观 其用笔力求出入之迹,体姿变平整开阔为圆通,显得婀娜多姿, 也是对秦篆的一大变革。可谓字字精妙完美,耐人玩味。章法 紧凑茂密,规整而大气,煌煌然与盛世唐碑气象相吻合。”
吴昌硕
2021/3/9
授课:XXX

隶书论文

隶书论文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

”(按∶下面重点符号是我加上去的)吴先生经过仔细排比研究,得出那样的科学论据来,作为学术上篆、隶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视的。

不过我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想要问,那就是∶一,篆书也不能够个个是象形字,一开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许多字存在,因此,仅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够。

我的意思是说隶的破坏古文(“象形字”是一种字体的笼统名称,事实并非个个“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举),不仅仅是破坏象形而已。

二,今天看到的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简帛书中发现其中字的结构有变篆体,也有未变。

用笔有圆有带长方的,那种字当时又称之为何名?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初(秦云梦简到汉马王堆帛书,吴文有详述可参阅)还存在,始皇帝以前,字还未有“体”的区别,可是到汉初,肯定那种字已经归入隶体,二者合起来考虑,那么对吴先生的区别篆体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实上结构之变,光讲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够全面。

我估计区别问题,在当时——在字体初变时一般人肯定还不太严格的,那种“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随着新名称而名之——也称为隶,其中稍为保留些旧结构也是可以的。

因此我认为如果设身处地来推测当时的命名,和今天用学术研究来区别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离的,是无足为怪的。

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笔法结构全变)。

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以类推。

《摹印述》清·陈澧

《摹印述》清·陈澧

《摹印述》清·陈澧颛民近欲学刻印,余谓此秦书八体之一,谓之摹印,古人小学之一端也。

古摹印,既有师法,故文字精雅。

为物虽小,而可与鼎彝碑版同珍,后人为之不能及也。

不讲小学,不能作篆书、隶书故也。

因举古今人论印之论,撮其大略,并溯源于篆书之法,以告颛民。

丁未正月,兰甫书。

篆书之体有三:一曰古文(仓颉始作之,周太史籀所作曰籀文,较古文笔画稍繁,亦可谓之古文),《说文》重文所载,及世传古钟鼎彝器铭字是也;二曰篆文(秦丞相李斯作),亦谓之小篆(籀文谓之大篆,故秦篆谓之小篆),《说文》正体字是也;三曰缪篆,世所传古铜字是也。

汉《延光残碑》、《张迁碑》、《韩仁碑》额,即缪篆体,汉、晋铜器及瓦当文、砖文,亦多作此体。

摹印以缪篆为字主,而缪篆仍当以小篆谓根本。

小篆之有《说文》,犹楷书之有《康熙字典》。

《说文》所无之字,作小篆不可用,犹字典所无之字,作楷书不可用也。

《说文》虽无,而小篆碑版有之,则亦可用(如秦碑有“诏”字,汉《少室石阙》有“佐”字,汉碑额有“铭”字,皆《说文》所无),犹字典虽无,而楷书碑版有之,亦可用也。

小篆碑版之字,不尽合《说文》,作篆者可仿之(如大徐本《说文》卷末所载,篆文笔迹相承,小异诸字是也),犹楷书碑版之字,不尽合字典,作楷者可仿之也。

唯碑版字间有太怪、太谬者,不宜仿耳(怪者如《碧落碑》,谬者如李阳冰《城隍庙记》,以“目”字为“日”字之类)。

缪篆之体,方正缜密,其字较小篆有省、有变,而苦无专书,唯玉古印谱求之,然字不能备也。

(世俗所行《六书通》,不可依据,《汉印分韵》较胜。

)昔人言,当仿汉隶字体,而仍用篆书笔画,此语盖得之矣!凡作印,先检《说文》,识其字从某,从某,然后酌其章法。

如尽依《说文》,觉其窒碍,宜有省变,则仿汉隶之体为之可也。

省变非但指全字而言,偏旁皆可仿之,故欲知汉隶省变,当先识《说文》正体。

隶书较之篆书有省变太甚者,如“水”旁作三点是也。

缪篆偏旁亦可作三点,然必须字字相称,否则仍当作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这两天同学们在写篆隶,我先谈谈篆隶书用笔的演变过程。

篆书只有画,没有点,有短画、长画、横画、竖画,用笔方法只有一种,方向可以改变。

隶书除了画以外,多了一个蚕头雁尾,就是波挑,还有一个反方向的掠笔,此外,还有一些点的感觉,有的“点”已有一些呼应感。

篆书的笔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简单的笔法,即最单纯的笔法。

在艺术院校里,篆书的训练只用十天就能达到相当的水平,但这不等于十天以后就不要训练了,剩下来的只是老练问题。

先解决了会还是不会,接下来是高与低、雅与俗、好与坏的问题。

如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篆书很高雅,徐三庚也是篆书大家,对日本书坛影响很大,但他的字有点俗。

篆隶由于笔法比较简单,造型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需花费大工夫,认真加以研究。

篆隶的笔法虽然简单,但还有一个质量的问题。

这个质量是笔在纸上的感觉,我通常把它叫做既毛又润,既涩又畅,学生戏称为“毛润之”、“涩畅之”,其实“毛润之”就是对立统一。

写篆书时有这种感觉,中锋用笔也就迎刃而解了。

隶书的笔法相对于篆书,主要是多了波挑和掠笔,横竖在运笔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反方向的掠与正方向的波都是取横势的,掠笔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动作,实际上是反方向的波挑,这些笔画都可以用毛而润、涩而畅的中锋来表达。

关于隶书的波挑,是以单字为结束的表现。

为什么雁不双飞?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有些汉简写得很随意的,也有飞三四下子的,当然它还是有一笔发得最重。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篆书和隶书,除了碑版以外,尤其是书法作品,应该说是以清代和当代为最佳,这要归结于清代人长期不懈的对篆隶的研究。

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篆书和隶书都打上了清代书法家的烙印,正因为这样一个烙印,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间,我们能不能跳出清代人的认识,去认识古代篆书和隶书的遗迹,比如说吴昌硕写出《石鼓文》以后,就有另外一类,常熟的萧蜕庵、苏州的沙曼翁,他们对《石鼓文》的理解,就跟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理解不一样,但是我们退远一百步看相差并不多。

比如吴昌硕的篆书扛肩膀,萧蜕庵没有,但用笔的形式差不多。

我们看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的篆书也不同。

我看其中的不同,是结字不同,雅俗不同,用笔一样。

那么,这样一种认识是不是有偏激度?人家书法家忙了半天,风格都给你抹煞掉了?不是的,我要在这里讲一个特别的观点给大家,就是真正研究技法的人,不应该把技法对他的教学对象讲得玄而又玄,应该把非常复杂的东西进行解剖、归纳,找出最简一单、最基本的规律。

我说篆书的笔法是很简单的,有些搞篆书搞了一辈子的人可能会反对说,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如果请他讲,可能最终会和我达成共识,就是中锋用笔。

篆书的笔法是原始状态的,大家不要怀疑,它后来可以发展到非常丰富的阶段。

我将篆、隶、楷的横画画了一张图,然后我们把这些横画的两个端点统统切掉,于是我们立刻发现中问部分没有区别。

我老是打一个比方,南京人喜欢吃咸水鸭,外地人到南京来.摊子!几有小仔鹅卖给你吃,头、脚切掉,中间的脯子一看和咸水鸭有什么区别?差不多!只有会吃的人放在口里细品才知道。

生发各种不同的书体都在端点上,越往后越丰富,越往前越原始。

甲骨文的墨迹,两头尖.和彩陶上画的差不多,商代后期的用笔已经有一种固定的程式了,通常讲的倒a 法、悬针法等等,这就是笔法出现了。

我们今天看楚简上的用笔,大体是这种笔法,使用得十分熟练,有时写快了还出现中侧并用的现象。

直到清朝人写出涩感来,字也变大了许多,但是用笔上没有根本的变化。

隶书的笔法,元代的吾丘衍早就描述过,叫“斩钉截铁”,“折刀头”法。

汉代隶书发展到魏、西晋的时候,出现了这个“折刀头现象”,大家可以看当时的作品,横画的起笔处,像被挖去了一块。

清朝以前的书法家喜欢标榜学某一名家的隶书,我曾经读过沈寐雯的《海日楼杂记》,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锤a,隶书的风格,也就是说到清末,还有书家在附会。

清初时郑谷口始学汉碑中的无名之碑,但包括郑谷口在内,他也会在作品后面的题款中,攀附名家,但郑谷口嘴上讲的和手上做的已经是两回事了。

从我们现在的判断,清代改变隶书的这种用笔形式,就是改变不用魏晋法,而用汉代的方法,像朱彝尊临的《曹全碑》比较接近碑版。

到了金农临《西岳华山庙碑》变化非常大,这个人是很有创造性的,他并不是死临一直在变一直都在讲自己临《西岳华山庙碑》,实际上临到后来完全不是《华山庙碑),这与赵孟颊、文微明对隶书的观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后者对前者的变化.不等于前者的创造就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我们看元朝,今天我们讲邓石如的篆书哪里来的,他是学汉碑额的.我们把今天能见到的汉朝的碑额一起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0字,(张迁)碑额、(西狭颂》碑额,而且风格还不一样。

后面还有,店墓志的碑盖,用的也是汉朝的方法,用笔很清楚。

吴让之篆书收尾处的那一个小尖子哪来的,从邓石如来的。

我们看到元代的周伯琦、泰不华,他们当时的篆书已经用这种手法了。

我看过陈道复写的篆书.很精彩,不要因为清朝有过一个篆隶书的高峰.就把前面这些篆书的过程抹煞掉。

再拿印章中的例子来举,清代晚期印章的成就也很高,比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而把其他人的成就忽略掉了。

赵孟VA提出汉印以后.好像把唐宋忽略了.唐宋当中是不是有很多营养可以吸收了.其实在篆刻界已经相当普遍,早在五t…年代,上海的钱瘦铁先生拿唐官印的形式来刻印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人给我们的观念,有很多是很有价值的.但也有很多是不正确的,千万不要给框死,不要绝对化。

初学篆书,我是看中《吴昌硕书石鼓文》这个“新经典”。

建议大家一起摸一摸,但摸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大家可以去弄同一件东西,去体验一下清代篆书的特征,也未必不好。

隶书也是如此,当代人也有很多隶书,比如我的朋友华人德的隶书,我觉得不比清朝人差。

北方也有几家写得不错。

篆书方面,吴昌硕篆书的收笔也是很有程式的,他形成规律以后.就好像一个语言符号,不停出现,风格就出现了。

除了这种又像大篆又像小篆的《石鼓》以外.他也有汉篆作品,如《三公山碑》。

齐白石的汉篆也非常有味道,他画和平鸽.写上“和平”两个字.那个味道足得不得了。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小篆之前,金文有两个特征,大量运用环状用笔,我不用“圆”字,因为有的不是正圆,再加上斜向的用笔,每个字造成一种开放式,古玺用的文字就是金文,所以章法什么形式都有,因为就字而言,它形成不了方块。

小篆以后出现4印篆、汉篆,是方整形的,方整的结果突出了横竖直线。

行书和草书是先于楷书呢,还是后于楷书?我基本的回答是,楷书的定型肯定后于所有书体,但它成长过程很长,定型的形态往往被大家作为一种基本形态来看的,而忽略它的成长过程。

譬如隶书,定型阶段是西汉中期.但它萌芽的时间很早,而在它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小篆的成熟,又出现了隶书的草化,当我们看到汉武帝时期隶书成熟的同时,注意到章草已经有雏形了,所以讲成熟的时候中间发生了变化。

楷书也是一样,楷书有可能是东汉的时候萌芽的,但同时行书也出现了,章草更加成熟,今草也在出现,所以楷书的成熟要到东晋王羲之时代。

一旦楷书成熟,它的基本面貌就跟行书发生区别,它的点画与其它书体完全拉开了距离,我们现在看智永《千字文》,它虽然是南朝的,但我分类为晋楷系统。

昨天看到一本《历代小楷》,他把智永《千字文》放在里面,我倒觉得里面有一个潜意识,编选者显然认为它与王羲之是一路的。

我现在说这个楷书最初大小有两种,我突然有一种灵感,不知对不对,比如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淳化阁帖》中保留下的王羲之同时的东西,有真有假,这些东西都是纸张的,东晋有简,小楷类似《乐毅论》、《黄庭经》,就比较偏近简上的字,当时的抄经体字都不大,因此,由于楷书和行书的分开,造成了对点画要求的不同,楷书在点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行书是在点画之外要有运动感。

现在有人将写经这一块装进去,实际上我觉得写经的作品,你要看到好的,点画很清晰,看到差的.点画很模糊。

好的我认为靠近文人,因为敦煌出土了写经,就有人认为写经是书法,实际上要大打一个问号,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连书法的边都靠不上,他就是抄书,跟古代书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一个要注意大小,一个要注意大小的变化是哪里来的?有的是简的角度发展出来的,有的是纸面上出现的效果。

我一直认为,要找王羲之的楷书,现在还能看到,就在王羲之的那些行书作品中找那些楷书,这个系统楷书的点画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到了唐朝,这个独立的法则就完备到了极点.我坚持认为楷书成熟于东晋,而不是唐朝,唐朝就是加工、美化。

如果按照手写的系统,根本不存在方笔、圆笔之说。

所以大凡手写系统进人石刻阶段,包括刻帖,无法界定出一个方和圆的问题来。

到了汉代石刻大量出现以后,凡是比较原始的刻石有个共同特征,就是把这个字给挖出来,如果你们看秦汉刻石,从刻工程式来讲,注意!我经常会谈这个问题.比方我们看一方图章,这是寿山钮、福州工,书法界很少有人去判断古代刻工程式中有哪些系统,当然有人已经做了,我上次介绍大家看一篇文一r,施安昌关于洛阳石刻的剖析。

方笔系统有没有刻工程式的规则,如果有刻工程式的规则,那么就不要叫方笔了,因为这与刀刻关系密切。

我坚持这个看法,不是每一种分类都是有价值的。

等一下我可以写一点《张迁碑》,我不用你们有些人的那种方法,看能不能写出《张迁碑》的味道来,我看华人德先生写《张迁碑》也不像什么方笔嘛,也有《张迁碑》的味道嘛。

那《始平公造像》是什么?这个刻工模式是非常清楚的一个系统,就是《龙门二卜品》,它都要把头铲成方的.你们中间哪位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北朝碑版中的一些问题,突破一下清人的框架,用新的视角去看。

他们没有好好整理。

康有为算是第一次整理,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清人最初推崇出来的一些北朝碑版都是典雅的,一块粗犷的都没有,可以研究。

何义门讲《崔敬邕》有味道,何绍基推崇《张黑女》.赵之谦推崇什么,为什么魏碑后来会朝穷乡儿女造像去转化?任何文化现象发生裂变,这两个变化之间一定有过渡期,我们今天看沈寐雯搞碑帖结合,王邃常搞碑帖结合,康有为到后来也有点草书揉到里面,到后来看黄宾虹的字,再看林散之、沙孟海,你去慢慢找这种轨迹,就会合拢,你从沈寐雯到林散之会觉得是突变,实际上中间都有过渡。

关于方笔和圆笔呢?我认为,如果这种分的方法不是很合理,干脆不用。

用什么替代呢,康有为讲方笔、圆笔,实际上在谈方的势、圆的势,以“势”态来看,就好谈了。

譬如《秦诏版》是方势的篆书,譬如说《袁安碑》、《袁敞碑》是什么?它是汉朝小篆当中圆势一路的代表,就好谈了。

还有《三公山碑》,方势,《天发神A碑》,方势。

楷书当中也好办,颜兽公势偏方。

不是所有都可以用方和圆来谈的,譬如说我以前考证董其昌作品时,董其昌讲徐浩的字,虽方实圆,虽劲实婉,所以他认为徐浩还在唐代初年褚遂良的系统中,到了颜真卿就变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