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对于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干预【 . J 现代 医药卫 生, 0 , . ] 2 83 0 0
【 杨卫兵, 3 ] 李宁. 安定配合心理支持 治疗肿瘤患者焦虑的临床观察 [. 国肿 瘤临床 与 康复 , 0 , . J中 】 2 42 0 0
1 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与随访 1 5
李顺 雏 王开珍 陈 瑶 ’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护理
2 1 年 l 月 01 2
获得 这种 疾病就 会 承受 巨大 的心 理压 力 , 长期 的 心血 管疾 病 的 在 治疗中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早 日康复 , 严重 的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 情 绪 和心理 状况 , 致患 者 出现 消极 的治 疗态 度 或: 治疗 失去 导 对 信心。这些都非常的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 给治疗带来了非 常大的麻烦。所以在医院治疗的同时 , 对老年患者进行适 当的心 理 护理 是非 常必 要 的 。 3 . 2血管疾病的心理 问题及护理办法 。 3 .失望 悲 观型 患者 的 心理 护 理 :这类 患 者 一 般: 化 水 平不 是 .I 2 很高 , 能对 一些 老年 疾病 有清 楚 的认 识 , 很 少说 话 , 不 往往 性格 内 向, 略有 白闭 心理 , 的 心理 承受 能力 一 般较 低 , 重 的还 会 他们 最严 不 配合 治疗 , 种 类 型就 要 医 护人 员 做 出有针 对 性 的措 施 , 过 这 通 和患 者 的聊天 来排 除患 者 心 中的 紧张感 和 焦虑 情绪 , 能够对 医学 治疗 有信 心 , 积极 的配合 医护人 员进 行 医 护程 序 。 3. ,2忧郁 型患 者 : 患 者 由于 长期 服 用治 疗 药 物 , 能会 给 家 2 这类 可 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 这就使患者心理极度 的忧郁, 出现严重 的 心 理压 力 , 种 患 者还 会 进 场 出现 情 绪 低 迷 、 观 、 望 等 现 这 悲 绝 象。 针对 这种 情况 要 配合 患者 的家 属 , 者 进行 合理 的 引导 , 对患 排 除他 们的 心理 障碍 。 3 .怀 疑 心理 的护 理 办法 :这 种严 重 的 心 理往 往 在 患者 的长期 .3 2 治疗 中形 成 的 , 经 过 漫 长 的治 疗依 然没 有 痊 愈 , 导 致 患 患者 这就

老年心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王金英(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065000)【中图分类号】G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19-0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及时正确的医治.但如果我们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往往由于家属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质量。

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患者及家属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心理护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实施既有利于患者康复又减少就。

根据患者家属的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很重要。

老年心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表现:1悲痛,忧伤心理心血管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

当患者家属看到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时,心情极度悲伤,有的甚至痛苦流涕,这种情况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我们应与患者家属最好沟通,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介绍心血管病的常识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情绪对该病的影响,指导家属增强其自控力,使他们在接受现实的同时协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2忧虑、烦恼心理对于某些家境贫困又希望尽最大努力医治的家属来说,在悲伤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忧虑和烦恼。

这时我们要以高度的同情心除了在言语、行为上多加关心外,瞩其不要在病人面前谈钱、物等敏感的话题,以免影响患者情绪[2]。

对严重抑郁情绪者应给予心理辅导。

3激动、急躁心理如老年急性心梗,突发的变故对家人的打击很大,其家属急切希望挽救患者的生命,恳请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最好的抢救。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措施时家属会产生一定的激动、急躁心理,我们应在抢救过程中随时向家属讲明所实施的抢救方案,抢救过程,用药及各种抢救仪器的应用效果。

使家属充分体验抢救工作的迅速、及时、细致有序及有效,以取得家属的信任。

4社会冲突老年患者心理希望家人的陪伴,而目前快节奏的生活规律和强烈的生活竞争都不允许青壮年长时间放弃工作全天陪护,家属在病人家属,自身角色之间产生冲突,我们以热情的态度温馨有好的医护环境来满足患者的归属感,同时与家属有效沟通,使他们了解患者的孤独感、不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使家属尽量多抽出时间来陪伴患者。

护理工作中的心血管疾病护理技能

护理工作中的心血管疾病护理技能

护理工作中的心血管疾病护理技能心血管疾病在护理工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来保障患者的健康。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心血管疾病护理技能。

1、心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

2、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3、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血糖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比如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5、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疾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6、促进患者的康复训练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7、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包括给药、护理操作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

8、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心血管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

9、做好家庭护理工作在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正确的护理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10、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护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 结合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 管患者 的 效果研 究
予 】 、 晓娜
【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人性化护理; 心 血 管疾 病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0 . 0 6 4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5 【 文献 标 志 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0 — 1 1 8 8 — 0 3
1 2 . 6 4 %, 肝 脂 肪沉 积 患病 率 达 l 9 . 1 3 %。 夜, 体育 活动 较 小, 精力 体力 大量透 支 , 影
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 J 】 _
中华 肝 脏 病 杂 志, 2 0 0 5 , 1 3 ( 2 ) : 8 3 — 8 8 . 周风 春 , 邓传福, 张 晓玲 . 4 7 l 5 例 健 康 体 检 脂 肪 肝 检 出 率 统计 分 析 [ J 】 . 中华 保 健
选取 2 0 1 2年 2 月至
以满 足 其 生理 和 心 理 的 双重 需求 2 0 1 3年 2月 就 诊 于浙 江 省绍 兴市 第 六 推广 , 常 规 的 护理 方 法 已经 不 再 能满 足 关 怀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上 影 响 人 民医 院 的心 血 管系 统 疾病 患 者 9 4例 , 患者的需要, 人性 化 护 理 和 心 理护 理 干 也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胆 囊 息 肉样病 变 是胆 囊 壁 向胆囊 腔 保 护 知 识 和 能 力 要 比 普 通 的人 群 高 的 内突 出或 隆 起 的局 限 性 息 肉样病 变 的 总 多 ; 但主 观方 面 不 够重 视 , 职 工对 健 康体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一、心理特点
1. 忧虑焦虑:病情严重,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增加了焦虑
和不安情绪。

2. 抑郁心理:由于疾病的困扰,患者可能会陷入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和
希望。

3. 自卑心理: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感到自卑,由于功能障碍或依赖性增强,使得患者无法独立生活和照顾自己。

二、护理对策
1.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倾听患者的胸怀和感受,耐心和细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2. 情感交流:通过与患者亲切的交流和鼓励,为患者注入正能量,增强信心和勇气,同时可以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

3. 功能训练: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心肺功能常常会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适当
开展功能性训练,增强患者的体力素质,提高自信心。

4. 心理支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支持,帮助患者稳定
情绪,积极面对康复治疗。

5. 环境创造:严重的病情会让患者遭遇很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
积极、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切忌制造噪音或干扰患者情绪。

通过以上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为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专业
的照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老年心血管疾病80例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80例心理护理
患者配合 , 消除焦虑心理 。
4 小 结
理后的心理变化 , 统计并 比较 四种情绪 障碍 ( 忧郁型 、 悲观 型、
疑虑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焦虑 性) 占比例 。 所
2 结 果
老年人存在各种 危险 因素 , 发生 心血 管 意外 的可 能性较 大, 应根据其危 险 因素和致 病 因素给予 相应 的健康 及疾 病知 识宣教 , 嘱老年 心血管 疾病 患者低 盐 、 低脂 饮食 , 限制胆 固醇 的摄 入 , 鼓励其戒烟 , 避免长期大量饮 酒 , 进行适度 的 、 有规律 的活动锻炼 , 慢走 、 如 打太 极 拳等 J 。教 会 患 者 自我 监测 脉 搏, 嘱按时服药 , 需长期 服用 小剂 量肠溶 阿 司匹林 者 , 注意 应
观察 有无 出血倾 向, 并定 期 检查 出 、 凝血 时 间。结 果显 示 , 通
经过针对性 的心 理护理 , 组 患者情 绪 障碍得 到很 大 程 本 度 的缓解 : 忧郁 型心 理护 理前 1 ( 8 8 ) 心 理护 理后减 5例 1 . % ,
少 至 7例 ( .% ) 悲观 型心理 护理 前 8例 ( 0 0 ) 心理护 88 ; 1. %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6— 26 2 l )2—00 0 10 7 5 (0 1 2 19— 2
信心 。
中图分类号 : 4 35 R 7 .
心血管疾病 在老年 人疾 病发病 率 中居第 一位 , 占老年 住 院人数的 2 % 以上 … 。由于心 血管疾 病症 状不典 型 , 0 病程 较
理后减少 至 3例 ( . % ) 疑虑型心理护理前 1 ( 6 3 , 38 ; 3例 1 . %)
心理护 理后 减 少 至 6例 ( . % ) 焦 虑 型 心理 护 理 前 1 75 ; 9例

心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

心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

6、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 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 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种美好的心态,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 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 乐和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其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7、正确对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信心是 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有了信心才 能激发出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任何 时候,求生观念不可淡漠,老年人进入晚年 并不意味着等待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 活的始端,因此,护士应指导老年人正确对 待、认识死亡,冲出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 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1、恐惧、焦虑心理:老年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心理问题,住院第一周尤为明显。由于病人对自己 的病情不清楚,过分担心而产生焦虑和恐惧;住院 后老年人多年形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饮食,睡眠 等难以适应,也会加重其焦虑恐惧心理。病人常表 现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睡眠及食欲不佳等。
抑郁心理:抑郁也是心血管老年病人常见的
行为退化、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长期卧床,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如慢性心衰3-4期。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变得被动,这时就产生了 依赖心理,导致心理退缩,自己能做的也不 愿意做,事事依从家人、护士,这样可使老 年人得原有功能退化,不利于身心健康。
敏感猜疑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部分知
识型老年病人中。病人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 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甚至 怀疑医护人员刻意隐瞒病情,因而极为关注 医护人员的讲话内容及所做的事情。特别是 当病人出现与某种不治之症相似症状时疑心 更重,易受暗示,情绪波动大。
4、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语言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护士在帮助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威胁人体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血管疾病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常会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两个方面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在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心理特点1. 恐惧和焦虑: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常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在卧床期间会面临着疾病加重、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等情况,患者和家属常常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2. 孤独和无助: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患者无法和外界正常接触,失去了社交活动的机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加重了心理负担。

3. 沮丧和抑郁: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患者身心疲惫,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沮丧和抑郁的情况。

4. 自卑和自怜:患者在床上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帮助,容易出现自卑和自怜的情绪。

二、护理对策1. 积极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治疗情况和康复进展,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

2. 创造良好的环境:护士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保持室内的通风、阳光充足,定期为患者进行床上病患者的特殊护理,保持个人卫生。

3. 增强社交活动:护士要经常开展一些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床边活动,如集体唱歌、手工、讲故事等,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娱乐的机会。

4. 增加心理支持:护士要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积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慰藉和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 增强自理能力: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护士要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自理训练,激励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因为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

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护理工作中,只有护士和家属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心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治疗常涉及介入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但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效应,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尤为重要。

不良情绪和心理效应通常包括焦虑、抑郁、心理压力、缩小社交范围以及社会和经济压力等方面。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心血管介入治疗通常涉及到使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等技术,这些过程可能会带来明显的身体不适和疼痛,同时患者也面临着术后恢复、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复杂的任务和挑战。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反应,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健康。

心理护理对于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尤为重要。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前,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家庭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症状和发病史等信息,以便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心理援助。

同时,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宣传,帮助他们了解治疗方式、风险和预防措施等信息,减轻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患者。

他们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不适,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促进患者复原和恢复。

在术后阶段,心理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做出适当的生活方式和营养改变,监督服药进行,遵循医生的指示,以减少疾病复发和进展的风险。

总之,心血管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护理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

在治疗前、中和后,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宣传、支持和治疗,以便他们能够应对不良情绪和心理效应,尽快恢复健康。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
会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沮丧等情况。

因此,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来源。

一方面,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复
杂的操作,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患者可能会对治疗的过程感到不安和恐惧。

另一
方面,心血管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心理护理措施:
第一,提前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
治疗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等信息,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情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恐
惧和焦虑。

第二,注重自我情绪调节。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语言,以
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语言沟通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第三,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给予患
者一些安慰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爱和关心,从而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

第四,关注术后心理问题。

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抑郁、恐惧、自我怀疑等,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平
复情绪,重建信心和自信。

总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需要医护人员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包括物理、生理和心理
护理等,既要治疗疾病,又要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生命质量。

通过对不良情绪的缓解和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过程,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心血管病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疾病,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畸形、炎症、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肌病变或肺循环疾病等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命。

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进行浅析。

一、不良情绪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首先是焦虑,患者因为担心手术过程的疼痛和风险,担心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情况,也担心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焦虑情绪。

其次是恐惧,很多患者对手术过程可能会感到害怕,尤其是那些首次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他们可能对手术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心存恐惧。

再次是抑郁,一些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时会感到失落和沮丧,他们担心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二、心理护理针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

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想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心理干预,采用各种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疗法等,让患者在手术前能够保持平静和放松的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增强康复意志,从而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

医护人员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亲切、耐心和细心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心血管介入治疗心理护理【35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心理护理【35页】
对中年患者心理护理,在护理沟通中,护士应多启发中年患 者谈自己对疾病认识和感受,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认 真对待,使他们认识到治疗疾病是当务之急,身体健康是家 庭和事业根本。还要利用中年人世界观已经成熟,情绪较稳 定,对现实具有评价和判断能力,对挫折承受力比较强特点, 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尽快地把病治 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松懈心理
(二)心理支持 针对松懈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从专业知识方面简明扼要地
讲解术后康复重要性。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同时,护士仍需 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和改变患者一些不正确认识,向患 者强调术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制动体位重要性。医务人员 应及时反馈诊疗结果,向患者多传达有利信息,及时有效心 理支持是保证患者早日康复重要环节。
(二)儿童患者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急、变化快,又不善于表达,做介入诊疗术中 要求护士要有高度责任感,机智灵敏,善于从细微变化中观 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发 生。护士对患儿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消除患儿恐惧感, 保护儿童自尊心,要成为患儿贴心人,博得他们喜爱。只有 护士依据儿童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才能引导患儿适应新 环境并顺利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介入治疗。
一· 紧张、恐惧心理
(二)心理支持 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进入导管室,协助患者消除环境对其
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可采用让患者放松地平卧于检查床上、 慢慢深呼吸等工作,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并主动询问患者 有无不适,适时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 采取支持性、启发性心理护理,尽力解除患者心理压力。
二· 羞怯心理
介入导管室
心理护理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
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78例心理护理分析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78例心理护理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2 0 期
正 确使 用 腹 压 ,适 时 会 阴侧 切 ,胎 头 、胎 肩 娩 出要 慢 ,并 于胎 肩 娩 出后 立 即肌 注或 静 脉滴 注催产 素 ; 第 三 产 程 正确 处 理 胎 盘 娩 出 和测 量 出血 量 。产 后 2小 时 内 ,产妇 仍 需 留 在 产 房接 受监 护 ,密切 观察 产妇 的子宫 收缩 、阴道 出血及 。 会 阴伤 口情况 ,监 测生 命体 征 ,并督 促产 妇及 时排空 膀胱 , 早 期 哺乳 ,可刺激 子宫 收缩 ,减 少 阴道 出血 量 ] 。
与 抑 郁自 量 表( S D S ) 对 两 组 患 者 分 别 进 行问 卷 调 查 的 方
- 2. 2


皇 愁 妻 亳 属 警 耋 感 景 者

= 墼 兰
。 一 … . 、 、 。 。 。
肯 定 存 在 状 的 为l 1 。 ~ 2 1 J J 一 o  ̄ 时 U 患 者 术 ‘ 苦 出 现 抑
7 . 2 . 3 胎 盘 因素导致 的大 出血 要 及 时将 胎盘 取 出 ,并 做好 必要 的手术 准备 。首先核 对胎盘 胎膜完 整性 ,胎盘 已剥 离 尚未 娩 出者 ,可 协助 产 妇 排 空膀 胱 ,然 后牵 拉 脐 带 ,按 压宫 底协助 胎盘娩 出 ; 胎盘 部分剥 离者 ,可 以徒 手伸人 宫腔 , 协 助胎 盘剥 离完 全后 ,取 出胎 盘 ; 胎盘 、胎 膜部分 残 留者 , 徒 手不 能取 出时 ,可 用大 刮匙 刮取 残 留组织 ; 胎 盘植入 者 , 应 及时 做好 子宫 切 除的 准备 ; 若子 宫狭 窄环 所致 胎盘嵌 顿 , 要 配合麻 醉待环 松解后 用手 取出胎盘 。 7 . 2 . 4 凝 血功 能障 碍者所 致 出血 应针对 不 同病 因、合 并 疾病种类 进行 治疗 和护理 ,达到迅 速止 血的 目的。 7 . 2 . 5 失 血性 休克 的处 理 及早 开放静 脉 ,在 止血 同时 补充 血 容量 。 注意 为 患者 提供 安 静 的环 境 ,保 持平 卧 、吸 氧 、保 暖 ; 严 密 观 察并 详 细 记 录患 者 的意 识 状 态 、生命 体 征及 出入 量 ; 观察 子宫 收缩 情况 ,记录恶露 的量 、色 、气味 ; 按 医嘱 给予抗生 素 防治感染 。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心血管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也对患者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在介入治疗中,患者也会面临很多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首先,患者可能会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担心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或不良反应。

其次,手术前和后的疼痛和不适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失眠和焦虑等症状。

此外,治疗后的随访、用药和饮食管理等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对于这些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护理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在治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效果,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其次,对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医护人员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例如输液、药物等,缓解患者的痛苦感,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描绘美好景象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对于治疗后的随访、用药和饮食管理等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让患者了解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和需要遵守的规定,提醒患者及时进行复诊和咨询,以及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总之,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但也需要医护人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护理,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让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多发性的、危害较大的疾病,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成为了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

一、心理护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面临着病痛的困扰和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的方法包括情感疏导、认知重建、行为疗法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患者教育、心理咨询等途径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二、营养护理营养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础。

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因此,营养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同样非常重要。

营养护理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和饮水、运动锻炼、控制体重等。

三、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降低血脂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四、康复护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终极目标是控制并降低疾病风险,达到疾病稳定或恢复健康的状态。

康复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十分重要。

康复护理的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心理治疗、社交支持等。

五、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心血管疾病康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家庭护理的重点在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和护理技能培训,以及家属的支持和合作。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用药管理等问题。

六、护理用品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用品,如心电监护仪、血压计、血氧测量器、糖尿病监测仪等。

这些护理用品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更加实时和精准的监测,并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在护理新进展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康复和护理也越来越完善。

但是,仍然需要医护人员加强科研和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较大。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照顾,同时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下面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1. 恐惧焦虑情绪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这是由于患者对于疾病恐惧,对治疗结果不确定,对未来生活质量担忧所致。

2. 情绪波动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有时情绪低落,有时情绪激动,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3. 自我价值感低患者在患病后常常会感到自己的自我价值降低,觉得自己成为了家人的负担,这会降低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对于心脏疾病老年患者来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恐惧和焦虑。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协助患者克服这些情绪。

(1)耐心倾听: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恐惧,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

(2)疏导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疏导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发泄负面情绪,让他们感到宽慰。

可以引导患者通过诉说的方式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3)引导乐观情绪:护理人员可以运用一些鼓舞人心的言语和事例,引导患者树立乐观信心,对生活和疾病充满希望。

2. 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情绪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身体的不稳定,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情绪。

(1)指导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调整情绪。

(2)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跟患者交谈、关怀和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让患者不再感到孤独。

(3)创设愉快的生活环境: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创设愉快的生活环境,例如多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举办一些文艺演出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情绪得到调节和放松。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后常常会对自己的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和低估,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价值感。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常见的治疗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展。

然而,这种治疗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因此,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患者的不良情绪1. 焦虑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需要进行手术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很容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

患者常常会担心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的可能性,甚至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2. 抑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待在医院中,脱离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孤独、无助和无聊,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患者还可能会因为病情的不断变化和恶化而心情低落。

3. 恐惧患者在接受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时,会面临着术前和术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恐惧情绪。

患者可能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等。

二、心理护理1. 提供信息为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2. 关注患者的情绪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患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提供温馨的服务和关爱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情绪。

3. 加强社交支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护理人员可以加强患者的社交支持,鼓励亲友陪伴,组织患者进行休闲活动和参与康复训练等,让患者感受到温馨的关怀和支持。

4.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应该积极面对治疗,树立正确的信念,增强信心和勇气,从而更好地应对治疗。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情绪。

总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这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而且还容易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长时间卧床和疾病的不确定性会让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他们担心自己的病情会恶化,或者治疗效果不佳,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2. 孤独和无助卧床期间,患者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他们感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甚至需要依靠护理人员才能完成简单的事情。

这种无法自立会让患者产生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3. 抑郁和失落疾病会让人产生抑郁和失落的情绪,长期卧床更容易加重这种情绪。

患者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甚至会觉得自己无法治愈。

护理对策1. 积极沟通和引导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对疾病和治疗的担忧和疑虑,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2. 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让患者觉得不再孤独和无助。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看书、听音乐、玩游戏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还可以引导患者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给予情感关怀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可以鼓励患者与家人交流,提供一些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也可以在护理过程中细心温暖地照顾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

4. 优化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该优化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尽可能舒适和安静的环境。

可以进行一些小改变,如调整床位、更换床垫、更换窗帘等,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舒适和安全。

总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在长期卧床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积极沟通、心理支持、情感关怀和优化治疗环境等护理措施,让患者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病人心理护理
摘要:对待老年心血管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因其较中青年患者心理负担更大,更易发生剧烈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更加耐心、细心,并时刻关注起心理变化。

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心血管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消极情绪,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在心血管内科,少数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大多数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难以治愈并且长期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于病程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影响,是不利于疾病治疗及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目前临床护理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特点,积极给予心理护理,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保障患者的病情稳定[1]。

本研究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以凭借综合护理效果,对临床实际提供基础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10例,按照住院号最急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布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之后开展因人而异、具体细化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注重沟通时的态度、语言、行为和表情等细节方面,充分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进最大努力去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为
患者的休养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

然后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讲、教育、知道,加深对疾病病因、症状、治疗方式、预后保健等方面的了解。

根据患者的理解水平因人而异的进行讲解,使其尽量清楚,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负面心理负担。

还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鼓励患者戒烟酒,教育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进食习惯,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

告知患者发生便秘时要及时通知一声采取药物通便,以免用力排便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尤其是户外运动,让患者学会自我检测并且和体征,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紧急抢救措施培训,掌握急救要点。

同时为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额,护理人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合理布置病区,安排患者,做到安静、整洁、舒适,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养和治疗环境。

1.3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精神状态、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精神状态欠佳,心态有所改变,配合一般,治疗效果一般,症状有所减少,为有效;患者精神状态较差,不配合治疗,为无效[2]。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
(P<0.05)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值表示,组间比较X2采用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心血管疾病因其有患者年龄大,得病病程长、全程住院治疗等特点,致使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变化,加之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症状重,又多疼痛类症状,患者常常产生恐惧、逃避甚至绝望的心理[3]。

而这些心理变化都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所以在临床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需要进行手术的心内科患者,当他们有悲观消极的情绪时,更要时刻关注其心理变化。

针对心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已日趋成熟,在充分了解患者产生消极心理变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心血管疾病的各方面知识,增加他们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并从家属开始纠正消极对治疗的态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患者得到家属的积极支持更能激发他们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为病情的好转和康复奠定了基础。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病区环境,并通过音乐、聊天等多种方法纾解患者及其家属紧张的心理状态。

并在手术前后及疾病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呵护,讲解手术流程及病情变化原因,让患者清楚治疗过程,对自身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4]。

而对待老年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因其较中青年患者心理负担更大,更易发生剧烈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更加耐心、细心,并时刻关注起心理变化。

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消除
患者消极情绪,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其布日哈斯.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干预[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3):379-381.
[2]韩瑾.基于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心内科应用[J].大家健康,2014,8(2):325.
[3]陈宜,张光君.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882-883.
[4]宋文,宋丽.心内科介入患者心理护理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14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