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理学题库第三章思维
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题库

试题库第三章社会中的自我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1分/题,共8分)1、自我的主动性是指(C )A 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同的B “我”思、“我”觉、“我”打算都是隐私的,而不是暴露在外的C 自我会对个体的主客世界能动地起作用D 自我是始终如一的2、对自我决定理解错误的是(B )A 指人们对自己选择和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心理倾向B 指个体希望由外部奖励或压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C 自我决定具有激励作用D 课堂中教师支持学生的自我决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能感3、对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描述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14~18岁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心理自我(个体所知觉到的内部心理特性)B 7~11岁,儿童开始关注社会自我(运用社会比较,强调其人际特征)C 2~6岁,儿童自我描述主要是物质自我(物理特性,所有物)D 12~18岁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心理自我(个体所知觉到的内部心理特性)4、心理学把个体对于自己的内在心理品质、主观体验的认知和感受,称为(B )A 物质自我B 精神自我C 理想自我D 社会自我5、“人心隔肚皮”,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D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A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C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8、心理学把我对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即我对于自己的更具体的想法和思考,称为(A )A 客体自我B 主体自我C 现实自我D 理想自我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2分/题,共16分)1、詹姆斯将经验自我分为哪三类?(ABC )A 物质自我B 社会自我C 精神自我D 主体自我E 客体自我2、从时间维度可将自我分为哪三类?(BCE )A 可能自我B 过去自我C 现在自我D 理想自我E 将来自我3、下列关于自我一致性说法,正确的是(ACD )A 自我一致性的动机促使人们寻求和信奉与他们自己所认为的与自我相一致的信息B 自我一致性的涵义是指自我是始终不变的C自我一致性的动机促使人们回避与自我不一致的信息D他人对个体的看法与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不相一致,那一定会个体感到焦虑和不安E 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感到舒适和安全4、个人的内外控倾向主要受哪三个因素的影响?(BCD )A 营养B 父母C 学校教育D 成败归因E 遗传5、个人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哪三个因素的影响?(ABE )A 个人自己的直接经验B 替代性经验,即效仿他人所取得的成功C 自我决定D 成败归因E 鼓励性的谈话6、自我效能感具有哪些功能?(ABCD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D影响活动时的情绪E 决定人们的成功7、个体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主要受哪四个因素的影响?(ACDE )A 认知发展状况B 遗传素质C 教养方式的不同D 学校教育的影响E 社会文化的影响8、马西亚将美国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划分为哪四类水平?(ABCE )A 认同感混乱B 提前结束C 延缓偿付D 认同感丧失E 认同感获得三、填空(共5题,1分/空,共10分)1、自我的四个特性:、一致性、与。
《心理学》试题库

《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答案】D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D.心理特点【答案】A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A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D3、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答案】B第二章注意、感知和记忆第一节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们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C2、小明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A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4、人们通常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5、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范围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6、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7、()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A 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稳定性【答案】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一回事。
心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中的“自我”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自我意识B. 个体的自我评价C. 个体的自我感觉D. 个体的自我行为2.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与道德判断有关?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现实我3. 以下哪个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艾利克森D. 费斯汀格4. 情绪智力理论中,以下哪个不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自我意识B. 自我调节C. 社交技巧D. 记忆力5.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发展B. 群体行为C. 个人认知过程D. 神经心理学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观察法D. 实验法7.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针对哪种心理问题?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人格障碍8.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技术?A. 催眠疗法B. 药物治疗C. 外科手术D. 物理治疗9. 心理防御机制中,以下哪个是积极的防御机制?A. 投射B. 压抑C. 升华D. 否认10. 以下哪个是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A. 焦虑B. 抑郁C. 适应性行为D. 情绪稳定答案:1. A2. C3. D4. D5. B6. D7. A8. A9. C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被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疗法认为,个体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往往是由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造成的。
通过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情绪智力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模拟试题第一章绪论1、以下哪一项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 D)A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B心理学是一门社会性科学C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D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科学2、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A )。
A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B自变量、实验变量、控制变量C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D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冯特 B华生 C考夫卡 D弗洛伊德4、精神分析理论是( B)提出的.A.斯金纳B.弗洛伊德C.马赛尼D.罗杰斯5、罗杰斯是(C )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认知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6、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B )A.机能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章感知觉1、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2、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3、“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 C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 D组织性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A)特性。
A适应 B敏锐 C钝化 D分辨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6.人在知觉事物时,即使当部分刺激物在客观上存在缺陷或者不完整时,人也能依据知识经验全面地知觉它,在主观上弥补刺激物客观上的缺陷,这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7.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A)。
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1. 什么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3. 什么是经典条件反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4. 请解释什么是心理投射。
5. 什么是情绪智力?请列举几个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请解释什么是依恋理论。
7.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认知风格。
8. 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请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说明。
9. 请解释什么是抑郁症。
10. 什么是心理治疗?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1.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
2.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关注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3. 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基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形成的自发式条件反射。
例如,帕夫洛夫的狗在多次将吃食与铃声同时出现后,听到铃声时会分泌唾液,即条件反射的形成。
4. 心理投射是指个体通过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解释和理解他人行为的心理过程。
5.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
它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组成部分。
6. 依恋理论是关于人类个体在早期亲密关系中建立的情感依恋模式的理论。
它认为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其后续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发展。
7.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上的偏好和倾向。
它可以分为整体性认知风格和细节性认知风格等不同维度。
8. 社会认知理论是研究个体对社会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心理过程。
例如,个体在认知他人行为时会考虑其动机和意图等因素。
9.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诊断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持续的、严重的抑郁情绪和对日常生活感兴趣减退的状态。
10. 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等。
以上是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1)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C)A.老鼠打洞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蜘蛛织网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A)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D)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C)提出来的。
A.苛勒B.杜威C.桑代克D.班杜拉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123.负强化是指(C)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124.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 课后习题解析

第三章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B.动机C.思维D.需要( )2、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C.动机与目标D.动机与行为效果( )3、按照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的结构,当一个人希望成功的动机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低的时候,他最终的(合成)成就动机是怎样的?A 高B 低C 中间程度D 难以确定( )4、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有他人可以依靠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婚姻困扰等各种问题,这种依靠他人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称之为。
A、控制感B、自我效能感C、习得性无助感D、社会支持感( )5、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的活动中,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___________。
A.正比 B.反比 C.正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6、研究已证实,___________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A. 情绪B. 动机C. 需要D. 思维( )7、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________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 )8、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的任务。
A.10%B.20%C.50%D.100%( )9、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
A. 原发性动机B. 继发性动机C. 社会性动机D. 外源性动机( )10、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
A. 生理性动机B. 继发性动机C. 社会性动机D. 外源性动机( )11、成就动机是一种___________。
A.社会动机B.生理动机C.社会赞许动机D.交往动机( )12、交往动机是一种___________。
A.社会性动机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D.原发性动机( )13、中国谚语中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__________。
心理学基础:思维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思维的过程主要体现在()。
A.对事物的分析过程中B.对事物的综合过程中C.解决问题的活动中D.对事物的比较过程中正确答案:C2.思维的主要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A.知觉、记忆、比较、分析和综合B.记忆、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C.感觉、知觉、记忆、分析和综合D.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正确答案:D3.发明创造所凭借的最主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正确答案:A4.分析思维是指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结论的思维方式,也称为()。
A.逻辑思维B.动作思维C.常规性思维D.形象思维正确答案:A5.有益于提高思维积极性的动机强度是()。
A.较强的B.低的C.适中的D.强的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
A.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B.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D.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正确答案:B、C、D2.通过思维概括的结果包括()。
A.规律B.定义C.定理D.概念正确答案:A、B、C、D3.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将思维分为()。
A.动作思维B.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D.常规性思维正确答案:A、B、C4.下列属于直觉思维的是()。
A.顿悟B.取证C.预感D.灵感正确答案:A、C、D5.问题解决包含()的含义。
A.操作系列性B.目标指向性C.操作认知性D.问题情境正确答案:A、B、C。
心理学思维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思维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结构D. 经济活动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3. 弗洛伊德是哪种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4.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观察学习B. 经典条件作用C. 操作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5. 以下哪个概念与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有关?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感C. 社会认同D. 社会支持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收集数据,分析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概念。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它认为当一个人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信念或行为,使之一致。
三、论述题1.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力,并且应该被鼓励去实现自己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考试时总是感到非常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小明的紧张可能源于考试焦虑,这可能与他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关注、对失败的恐惧或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有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小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以减轻紧张情绪;2) 调整对考试的看法,将其视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非评价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3)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充分准备;4) 寻求老师、家长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获得支持和指导。
心理学练习题(第三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三章)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画家善于形象记忆,数学家善于逻辑记忆。
3、表象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概括性。
4、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6、回忆哟眼良种不同水平再现和再认。
再现比再认水平要高。
7、初入学儿童既不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又不会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
8、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是有效的途径。
9、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形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
小学儿童识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有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10、以前感知过事物在脑海中留下的形象叫记忆表象,根据文字描叙在脑海中出现事物的想象叫想象表象。
二、选择题1、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A)记忆。
A 瞬时B 短时C 长时D 运动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C)会发生变化。
A 量B 质C 量和质D 不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A)性遗忘。
A 暂时B 永久C 一般D 特殊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A)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A 积极B 消极C 熟悉D 情绪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D)想象的形象.A 有意B 无意C 再造D 创造6、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D)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A、经验 B 、知识C、客体D、表象7、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B)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8、小学生“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A)的发展大案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9、记忆过程包括(D)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0、所为“潜移默化”是通过(A)A、无意识记而接受B、有意识记而接受的C、无意回忆而接受的D、有意回忆而接受的11、“触景生情”是(B)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12、幻想是(C)的一种特殊形式。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一)A型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是( )A.笛卡儿(Descartes R.) B.恩格尔(Engle G.L.) C.哈维(HarVey) D.冯特(Wundt W.)E.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2.关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A.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B.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C.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得D.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控制条件 E.以上均不正确3.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谱顺位的变化 B.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C.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D.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E.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4. 以下哪一组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 )A.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B.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C.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 D.传染病、意外伤害、寄生虫病E.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5.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有关的行为危险因子指( )A.吸烟、酗酒 B.滥用药物 C.过量饮食和肥胖 D.运动不足E.以上都是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 )A.1789年 B.1869年 C.1879年 D.1897年 E.1797年7.通过言语引导,主要根据当事者的言语反应内容来“观察”其行为内容和特征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E.会谈法8.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A.欲望 B.本性 C.情绪 D.行为 E.冲突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绪和行为 C.心理活动和观念 D.智力和观念 E.智力和情绪10.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内科、外科和儿科学C.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 D.西医和中医 E.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科学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冯特 C.比奈 D.沃尔夫 E.斯金纳12.有目的的操纵自变量并严格控制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选用客观指标,并用计算工具处理数据已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心理测验法 E.心理评定量表法1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 )A.华生 B.坎农 C.塞里 D.冯特 E.西蒙14.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的医学模式是()A. 机械医学模式 B.神灵医学模式 C.经验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整体医学模式15.关于医学模式的观点错误的是()A. 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B.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D.新的医学模式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病因一元论的观点E.医学心理学促进和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化A. 洛采B.弗洛伊德C.比奈D.塞里 E.坎农17.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 脑与行为的关系B. 心身关系C. 心理障碍D. 医患关系E. 以上都是18.在控制条件下以人为的改变某些变量(自变量)来观测其它变量的变化的方法是()A. 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会谈法 E.测验法19.潜意识理论属于()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D.心理生理学理论 E.认知学说(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警 B.生物医学模武 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形而上学医学模式21.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B.德国的恩格斯 C.美国的罗杰斯D.美国的恩格尔 E.美国的卡特尔22.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按顺序可以分为()A.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B.自然哲学时代-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C.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D.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E.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自然哲学时代23.下列有关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A.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潜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C. 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D. 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前意识中E.前意识位于意识之前24.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A.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模式 B.临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C. 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对策D. 一段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E. 临床医学工作的出发点25.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是()A. 沃尔夫B.坎农C.桑代克 D.西蒙 E.马斯洛)A. 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心理生理学理论E. 认知学说27.主要研究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学科是()A. 临床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神经心理学 E.护理心理学28.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于()A. 莱比锡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哈佛大学 E.斯坦福大学29)A. 塞里B.沃尔夫C.坎农D.华生 E. 巴甫洛夫)A.弗洛伊德B.冯特C. 马斯洛D. 沃尔夫E. 斯金纳31A.1796年 B.1879年 C.1905年D.1977年 E.19103.1905年 D.1977年 E.1908年33A.冯特 B.罗杰斯 C.斯金纳 D.马斯洛 E. 塞里34.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A.行为 B.自我 C.本能 D.情绪 E.潜意识35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德国的詹姆士 D.美国的华生 E.美国的卡特尔36.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A.比奈 B.弗洛伊德 C.卡特尔 D.皮亚杰 E.冯特37.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B.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C.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D.研究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E.上述都正确38.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认为,对人类的疾病、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个体先天的生理素质水平B.生理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C.个体所处的社会压力状况 D.个体自幼的家庭教育背景E.个体的家庭经济状况(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二个及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完整版)心理学考试题库

心理学题库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它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简称为“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4、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5、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中的词汇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6、观察法:通过对人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8、心理测验法:是指:用经过标准化程序编制的心理量表测量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
9、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1、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而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5、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对信息进行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输出的过程。
16、再现:又称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把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17、再认:当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到熟悉,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称为再现。
1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9、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20、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象思维形式,通过想象把概念和形象、具体和抽象、现在和未来、科学和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心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是什么?A. 认知、情感、行为B. 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神经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2.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与原始冲动和欲望相关?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失调理论中的概念?A. 不一致性B. 一致性C. 认知D. 行为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能够进行逻辑运算?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科学。
7.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危机是_________。
8.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心理治疗方法。
9. 情绪智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_________、_________。
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学习新的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1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描述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中的“投射”是如何工作的。
14. 阐述认知失调理论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分析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7. 假设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位因工作压力大而出现焦虑症状的客户,请你根据心理学理论,提出一套咨询方案。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D5. D二、填空题6. 心理过程行为7. 身份认同危机8. 认知行为9. 社交技能情绪管理10. 观察模仿三、简答题11.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关联两个刺激,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能够引发反应。
心理学练习题第3章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第3章及答案1.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请举例说明。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讨论它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4.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它如何解释观察学习?5. 描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并解释它们对儿童教育的意义。
答案1.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它指的是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可能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吸烟的习惯,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
2.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它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他们面对挑战,而在职业发展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更有可能接受新的工作挑战并取得成功。
3.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它对个人成功至关重要,因为高情绪智力的人更擅长社交互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4. 社会学习理论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实现的。
例如,一个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如何处理冲突,学习了解决冲突的技巧。
5. 认知发展理论由让·皮亚杰提出,包括几个重要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前运算阶段(2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这些阶段对儿童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记住,心理学不仅仅是记忆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招教心理学思维试题及答案

招教心理学思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社会现象C. 生物现象D. 物理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分为哪三个层次?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B. 显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显意识、前意识、潜意识D. 显意识、潜意识、意识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A. 人们倾向于减少认知之间的不一致性B. 认知失调会导致心理不适C. 人们会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认知失调D. 认知失调理论只适用于个体决策答案:D二、填空题4.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______。
答案:精神分析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最高需求是______。
答案:自我实现三、简答题6. 简述什么是情绪智力,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教育中,情绪智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应对压力和挑战。
7.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概念,并解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接纳和支持,不以学生的行为或成就为条件。
在教育中,这种关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四、论述题8. 论述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学习理论,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
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
此外,教育心理学中的评估和诊断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结束语: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心理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是:A. 行为、认知、情感B. 行为、情感、社会C. 认知、情感、社会D. 行为、认知、社会答案:C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道德判断?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C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问题解决C. 表达抑制D. 社会支持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人类的基本情绪?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嫉妒答案:D6.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性与羞耻感C. 勤奋与自卑D. 身份认同与角色混淆答案:D7. 以下哪个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访谈法D. 自我报告法答案:B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答案:A9. 以下哪个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莱昂·费斯汀格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情绪智力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A. 情绪识别B. 情绪表达C. 情绪调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当一个人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感。
心理学试题库

1 、心理学2 、注意3 、思维4 、情绪情感5 、气质二、选择(每题2 分,共20 分)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B 社会实践C 遗传因素D 个性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B间接性C 深刻性D 独立性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独特性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B 性格C 能力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B 饱和度C 明度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第二信号系统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理智感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B 胆汁质C黏液质D 抑郁质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整体性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2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2005 年7 月试卷类型:B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 、心理学2 、个性3 、记忆4 、情绪情感5 、性格二、选择(每题2 分,共20 分):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B 适应C联觉D 对比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B 饱和度C明度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A 焦虑B 激情C 紧张D 心境4 、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B 有意回忆C 再认D 追忆5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思维、2、间接思维、3、概括性、4、想象、5、直接思维、6、灵
感、7、定势、8、分析、9、综合、10、比较、11、抽象、12、创造想象、13、幻想、14、理想、15、创造思维、16、再造想象
二、填空
1.思维是()对客观现实()反映。
2.思维的心智操作主要包括(),(),()和()。
3.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4.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5.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思维可以把分为()和()。
6.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和()。
7.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
8.根据目的性划分,想象可以分为()和()。
9.根据想象是否依靠现成的描述划分,可以分为()和()。
10.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可分成(),(),()
和()。
11.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和()。
12.创造思维的基本阶段(),(),()和()。
1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和()。
14.语言是思维的(),没有脱离()的思维,也没有脱离()的语言。
15.梦是()想象。
16.思维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17.每一种概念都有其()和()。
()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
性,()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三、判断与改正
1.思维的概括反映是指反映一切事物的各种属性。
()
2.默不作声,低头沉思说明思维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
()
3.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没有什么联系。
()
4.知识经验都是有用的,故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
5.思维从解决问题开始,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思维。
()
6.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
7.想象表象是超越现实表象,因此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8.幻想是空想,因而只有消极意义。
()
四、判断题
1.灵感是创造的源泉。
()
2.幻想不是理想,因为幻想是一种消极的想象。
()
3.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智慧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
4.灵感是天生的。
()
5.做梦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
()
6.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
的间接性。
()
7.人类之所以能进行越来越抽象的思维,是因为人类掌握了大量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的结果。
()
8.在思维中,概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它是关于事物不同点的综合。
()
9.思维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思维。
()
10.幻想对人的工作和活动有一种强大推动力。
()
11.常规思维人人皆有,创造思维只有少数人才有。
()
12.凡是疑问句皆是问题。
()
五、选择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A.个别属性 B.全面 C.间接和概括 D.整体属性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 B.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C.分析与综合
3.分析的作用是()A.比较异同 B.深入事物内部研究细节
综合作用是()C.从总体上把握对象 D.知识系统化
4.在头脑中把各种对象的本质特性提取出来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 B.综合 C.概括 D.分类 E.抽象
5.同抽象相反的心智操作(思维活动)是()
A.概括 B.分析 C.综合 D.具体化
6.解决概念掌握过程中内涵混淆,外延扩大或缩小的有效方式是运用
()
A.日常概念 B.直观教学 C.变式 D.给概念下定义
7.鲁班发明锯借助丝茅草的启事,说明解决问题受()
A.定势 B.原型启发 C.动机清晰的影响
8.欣赏“日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时的想象是()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9.概念形成过程中变式的作用是()
A.改变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
B.改变非本质特征,也改变本质特征
C.剔除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10.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是思维的()
A.独立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流畅性
11.在思维中,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思维是()
A.习惯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动作思维
E.创造思维
12.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
A.最强
B.中等强度
C.弱
D.没有动机
13.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
A.变式
B.定势
C.适应
D.态度
1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A+B+C
15.语言是思维的()
A.内容
B.结果
C.工具
16.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A.幻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17.吴承思构思的“猪八戒”形象是()
A.表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8.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A.梦
B.幻想
C.空想
19.学生用学过的原理,规律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20.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把壶盖掀起来,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这种现象属()
A.顿悟
B.原型启发
C.观察能力
21.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
A.创造想象
B.理想
C.幻想
D.空想
22.人与人之间的想象存在着个别差异,除了表象类型的差异,清晰程度上的差异,还有在()上也存在差异。
A.视觉表象
B.思维过程
C.性格
D.创造性水平
23.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概括称为(),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想概括
B.感性概括
C.抽象概括
D.语词概括
六、多项选择题
1.幻想与创造想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幻想是与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而创造想象不一定是。
B.创造想象有独立创造性和新疑性而幻想不具有。
C.创造想象与目前创造行动有直接联系而幻想没有。
2.思维的品质包括:()
A、深刻性和广阔性、
B、独立性与批判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逻辑性
E、果断性与坚韧性
七、实例分析
1.观察学生言行,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2.儿童做算术作业时往往要数指头,且自言自语。
3.用举例说明定律,用一般原理来解答习题。
4.学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归纳成有理数。
5.见到硬币,只想到做货币用,很少想到可以导电。
6.科幻小说中的“星际车站”“太空足球场”。
八、简答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种类?
2.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影响问题解决的思维因素主要有哪些?
4.概念掌握的条件是什么?
九、问答题
1.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怎样培养创造思维?
3.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
4.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5.中小学思维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6.让学生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7.怎样排除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