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
2007——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文本汇总.doc
2007——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文本汇总一、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
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
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
宪宗褒美。
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
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
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二、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
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
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3)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
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
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
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忝其父祖耳忝:羞辱,有愧于。
B自饭期人之浅也期:看待。
C畏其敏畏:担忧。
D饮酒不衰衰: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后变风发乎情B.定国且不我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臣死且不避C.又以病止酒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梅以曲为美置杯焉则胶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③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 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类汇编(含详解)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C )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2)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2)宁夏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
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
宪宗褒美。
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
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B.始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D.与若一月还之期:约定时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⑤免半赋,徐取其偿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07届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
此诗借吟咏王昭君凄凉的身世,抒发 了寄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 之感,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类型二 怀古伤今诗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抓手法,明感情: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1.借景抒情,寓情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于景。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2.对比手法,描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 之意”,体会诗中的“羁旅乡情”。
抓意象:征铎、鸡声、茅店、 残月,人迹、板桥、秋霜、槲 叶、山路枳花、驿墙等。
抓关键词:“悲、思”等表达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
知人论世:作者虽自负 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 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 不到提拔。
抓关键句:“嘉树欲相 依”为全诗主旨,蕴含 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题材一 咏史怀古诗
以历中史国事传件统、文历学史中人最物大、的历抒史情陈主迹题等,为不题是材爱。,
借不咏是叹死史,实而、是描怀写古古之迹情来、抒兴发亡诗之人叹的。兴衰之感,
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余秋雨
据内容分两类: 一、怀古伤今,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二、怀人伤己,借古人抒发自己的失 落感伤。(对比失落或同病相怜)
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
油然而生。
2007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题汇编
2007 年高考全国18 套语文试卷名句名篇和文学知识题汇编全国卷Ⅰ13.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1)木直中绳,輮认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长叹气以掩滋兮,哀民生之多艰也。
(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何如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何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全国卷Ⅱ13、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1)北冥有鱼 , 其名曰鲲。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鹏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庄子 . 逍遥游》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周敦颐《爱莲说》 )北京卷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 3 题)(6 分)①( 邹忌 ) 曰 " 吾妻之美我者 , 私我也 ; 妾之美我者 , 畏我也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寥寂 , 我言秋天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往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到现在商女 , 不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 , 黄花地 , 西风紧 ,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 老是离人泪。
( 王实甫《长亭送别》 )天津卷17. 补写以下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
(5分)(1)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007高考语文复习
2007高考语文复习之语言基础运用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范例简析例1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解析】答案B。
A项中的“蜚”应为“斐”。
“蜚”有二义,一指蝗虫一类的昆虫,二相当于“飞”,都不能用来修饰文章。
而“斐”的意思正是“有文采的样子”。
C项中“烦燥”的“燥”应为“躁”。
“燥”指缺少水分。
“躁”指性急、不冷静。
D项中的“负”应为“副”。
本词的意思是指人空有其名,实际能力与名声不相符合。
“负”没有符合的意思,“副”才有。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切磋洽谈会悬梁刺骨覆水难收B.气概水笼头风雨如晦落荒而逃C.招募度假村有恃无恐试目以待D.怅惘挖墙脚功亏一篑矫枉过正【解析】答案D。
A“骨”应为“股”,大腿;B“笼”应为“龙”,固定写法;C“试”应为“拭”,“擦”的意思。
例3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解析】答案D。
A项应为“磕碰”。
B项应为“缉拿”。
C项应为“大有裨益”。
D项应为“摩挲”、“见风使舵”。
例4 (2006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解析】答案A。
“演译”应为“演绎”。
强化训练一、基础训练(一)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幅射()2.世外桃园()3.蕴籍()4.糟塌()5.痉孪()6.揠旗息鼓()7.脉博()8.白内瘴()9.珊珊来迟()10.裨官野史()11.金壁辉煌()12.衣衫烂褛()13.异曲同功()14.涵概()15.拢络人心()16.察颜观色()17.箭拔弩张()18.船仓()19.赋与()20.日没途穷()21.缘份()22.记忆尤新()23.按步就班()24.永保青春()25.度过难关()26.无耻滥言()27.发聋震聩()28.方锐圆凿()29.安祥()30.报消发票()31.娇生贯养()32.山青水秀()33.气慨()34.姆指()35.闻过饰非()36.各行其事()37.融汇贯通()38.影牒()39.挺而走险()40.积腋成裘()41.功亏一匮()42.装祯()43.暴殓天物()44.黄梁美梦()45.祟敬()46.强驽之末()47.毛骨耸然()48.无计于事()49.味同嚼腊()50.开门楫盗()(二)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1)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1)全国一卷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
”竞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
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2007年高考文言文韦丹
200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
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
宪宗褒美。
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
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4、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B.始城州,周十三里:构筑城墙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D.与若期一月还之:约定时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⑤免半赋,徐取其偿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第一讲文言词汇【知识梳理】一、积累文言词汇《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每学年的积累总量不少于100个。
”因此,高中阶段应积累不少于300个文言实词。
如何积累文言实词?方法是两步: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步是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如:“卒”这个词——[卒](zú)(1)名词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②(cù)同“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在读各篇课文时注意积累它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有意识地加以记忆。
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借助工具书。
二、文言词汇知识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
由“拉开弓”引申为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又由“拉”引申为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梅尧臣《宣州环波亭》)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
”(《宋史·太祖纪》)⑤“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史记·田单列传》)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北史·周武帝纪》)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默写综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荟萃1.(2007.全国Ⅰ、陕西13,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行路难,行路难。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2007.全国Ⅱ13,5分)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北冥有鱼, 。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予谓菊,;牡丹,;莲,。
(周敦颐《爱莲说》)3.(2007.北京13,7分)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时时犹唱,。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长亭送别》)4.(2007.辽宁13,2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2)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5.(2007.上海13,5分)默写。
(任选5空)(1)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2)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4),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5)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6),来者犹可追。
2007年最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186页)
最新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2007年语文高考冲刺复习的几点建议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曾良策编辑整理一、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1、字音:近10年高考字音题汇编注:06年全国卷一二、安徽、山东、上海无语音题。
1.(06湖北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2.(06全国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A.癖.好辟.谣僻.静劈.头盖脸取譬.设喻B.作祟.茁.壮拙.劣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悱.恻翡.翠菲.薄流言蜚.语斐.然可观D.泥淖.掉.换悼.念婥.约多姿绰.绰有余3.(06全国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悲怆.寒伧.创.伤沧.海桑田踉踉跄.跄4.(06全国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良莠.不齐(yǒu)表情呆.板(düi)强.词夺理(qiáng)尔虞.我诈(yú)B.咬文嚼.字(juã)一暴.十寒(pù)惝.恍迷离(tǎng)穿凿.附会(záo)C.心广体胖.(pán)莞.尔一笑(wǎn)血肉模.糊(mï)所向披靡.(mǐ)D.淆.乱乾坤(xiáo)贫瘠.不堪(jí)自怨自艾.(yì)暴殄.天物(zhþn)5.(06江西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证券.蜷.伏甲醛.怙恶不悛.B.酗.酒畏葸.旭.日嘘.寒问暖C.纰.漏毗.邻譬.如匹.夫之勇D.不啻.鞭笞.踟.躇持.之以恒6.(06湖南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详解课件
D
“解析】与D项相关的语句是“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 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 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翻译的意思是:“宋均心情宽厚、平和,不喜欢 卖弄法律条文。常常认为,苛刻使用法律条文的人,自身可能是廉洁守法的人, 但可能会狡诈、刻薄,灾难强加给百姓,而百姓的灾难、流亡都是因为这些引 起的。在宋均当尚书时,常常想向上陈述,但因为当时皇帝特别的严厉,所以 没有敢陈述。”而选项把这类人分成了两类,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全国1)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 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 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 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 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全国1)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 忧恤之本也。 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 译文: 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 均虽死,不易志。 译文: 大多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 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
2、关注代词
例
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 “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 “广”。 称代前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文的“饮食”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广。 称代前文的李
句首语气词 盖、夫、唯(惟)、其
盖、夫: 表示 提示语气 可不译
语气助词
1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表示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期望
其:表示 推测语气 “也许、或许”
句中语气词
其、也、兮
汝其勿悲
其:表示推测语气, 有时也可表示希望、劝告等
4、连词
可是,然而
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练习
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于是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却 4)视之,乃庞德也 就是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 可是 备经年裹物之用。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掩口胡卢而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蟹六跪而二螯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若欲死而父。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转折 修饰 假设 并列 承接 你的 同“耳” 何况 递进
何
1、疑问代词
3、助词
1)与“上”、“下”、“前”、“后”、 “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难道”,“岂”
2007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宝典.
2007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宝典复习概述一、考纲解读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整体复习设想1.熟读课文,夯实基础(1)、积累实词。
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可分类复习,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等给实词归类,以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
(2)、突破虚词。
复习虚词,可根据今年必考的18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课文中去找相应的例子。
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
2.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网络实词,应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类活用等方面梳理;虚词,应将重要虚词的各种不同用法及典型例句加以梳理;句式,应将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方面对典型例句加以梳理。
3.选择合适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第一部分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化整为零突破《大纲》规定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按照学号前40位同学每人负责3个——通过工具书查出常见用法、意义并配上课文中的例子。
3附录:特殊用法的实词特殊用法的实词包括数量词的用法,表示官职升迁、讳饰、敬谦、代指、礼仪习俗等用法的词语。
(一)、数量词的用法1、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十六岁)/三五明月之夜(农历每月十五)2、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年矣(“有”通“又”,整数加零头)3、量词/名词表数量: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
)4、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5、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6、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2007高考语文复习
2007高考语文复习之语言基础运用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范例简析例1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解析】答案B。
A项中的“蜚”应为“斐”。
“蜚”有二义,一指蝗虫一类的昆虫,二相当于“飞”,都不能用来修饰文章。
而“斐”的意思正是“有文采的样子”。
C项中“烦燥”的“燥”应为“躁”。
“燥”指缺少水分。
“躁”指性急、不冷静。
D项中的“负”应为“副”。
本词的意思是指人空有其名,实际能力与名声不相符合。
“负”没有符合的意思,“副”才有。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切磋洽谈会悬梁刺骨覆水难收B.气概水笼头风雨如晦落荒而逃C.招募度假村有恃无恐试目以待D.怅惘挖墙脚功亏一篑矫枉过正【解析】答案D。
A“骨”应为“股”,大腿;B“笼”应为“龙”,固定写法;C“试”应为“拭”,“擦”的意思。
例3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解析】答案D。
A项应为“磕碰”。
B项应为“缉拿”。
C项应为“大有裨益”。
D项应为“摩挲”、“见风使舵”。
例4 (2006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解析】答案A。
“演译”应为“演绎”。
强化训练一、基础训练(一)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幅射()2.世外桃园()3.蕴籍()4.糟塌()5.痉孪()6.揠旗息鼓()7.脉博()8.白内瘴()9.珊珊来迟()10.裨官野史()11.金壁辉煌()12.衣衫烂褛()13.异曲同功()14.涵概()15.拢络人心()16.察颜观色()17.箭拔弩张()18.船仓()19.赋与()20.日没途穷()21.缘份()22.记忆尤新()23.按步就班()24.永保青春()25.度过难关()26.无耻滥言()27.发聋震聩()28.方锐圆凿()29.安祥()30.报消发票()31.娇生贯养()32.山青水秀()33.气慨()34.姆指()35.闻过饰非()36.各行其事()37.融汇贯通()38.影牒()39.挺而走险()40.积腋成裘()41.功亏一匮()42.装祯()43.暴殓天物()44.黄梁美梦()45.祟敬()46.强驽之末()47.毛骨耸然()48.无计于事()49.味同嚼腊()50.开门楫盗()(二)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第一讲文言词汇【知识梳理】一、积累文言词汇《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每学年的积累总量不少于100个。
”因此,高中阶段应积累不少于300个文言实词。
如何积累文言实词?方法是两步: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步是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如:“卒”这个词——[卒](zú)(1)名词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②(cù)同“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在读各篇课文时注意积累它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有意识地加以记忆。
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借助工具书。
二、文言词汇知识(一)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
由“拉开弓”引申为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又由“拉”引申为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梅尧臣《宣州环波亭》)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
”(《宋史·太祖纪》)⑤“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史记·田单列传》)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北史·周武帝纪》)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欧阳修传》)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中学教学中所讲的古字通假,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三种情况。
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
当一个字按照它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哪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推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
【例题精析】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
()(2001年上海卷)2.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2001年上海卷)3.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
()(2002年春季上海卷)4.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延.默庵诊之。
()(2003年上海卷)5.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
()(2003年春季上海卷)6.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 )(2004年春季上海卷)7.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2004年春季上海卷)8.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 )(2005年春季上海卷)答案:1.第二次 2.成全,完成 3.确定,肯定 4.邀请 5.相遇 6.古代长度单位 7.猜疑 8.隐藏解析:1.卒,古义有步兵、军队或地方的基层组织、差役、死、尽、终、完毕、终于等,今只保留“步兵”一义,词义缩小。
2.再,古义为两次或第二次,今义为“又”,词义转移。
3.必,有肯定、一定、果真等义。
4.延,有延长、伸长、蔓延、引进、邀请等义。
5.值,有相逢、遇到、价值等义。
6.寻,有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顺着、不久、寻找、探究等义。
7.嫌,有嫌疑、猜疑、嫌怨、怨恨、嫌弃等义。
8.遁,有逃走、回避、隐藏等义。
二、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
(2003年上海卷)1.余与一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
()2.登不必有径,荒棒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
()答案:1.不见 2.横渡。
解析:绝,有断绝、极、独一无二的、难以达到的、横渡等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2001年春季上海卷)2.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
()(2003年春季上海卷)3.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 )(2004年春季上海卷)答案:1.同“途”,道路。
2.同“无”。
3.同“值”。
解析:1.涂:按其一般义项讲为“涂抹、涂饰”则不通,联系下文“或望庐而还”,可以推知“涂”同“途”。
且此句中“反”同“返”。
2.“亡何”,即“无何”,不久。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2001年上海卷)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04年春考上海卷)答案:1.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2.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
解析:1.支:同“肢”。
2.共:同“拱”。
第二讲词类活用【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例题精析】一、选择活用类型相同或者不同的一个选项。
1.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范增数目.项王B. 云青青兮欲雨.C.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1999年上海卷)2.与“(李实)遂奏(王)播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正.本清.源B.狼.奔豕.突C.规.行矩.步D.草.行露.宿(2000年春季上海卷)3.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B. 袖.手旁观C. 穷.形尽相D. 夏雨雨.人(1998年上海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中的“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斗.折蛇行B.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C. 其一犬.坐于前D. 予分.当引决(1996年上海卷)答案:1.D 2.A 3. C 4.B解析:1.题干和 D 项是使动用法,A、B、C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2.题干和 B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A 项为使动用法。
3. 题干和C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4.题干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另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1999年上海卷)2.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
()(2000年春季上海卷)3.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 )(2004年春季上海卷)4.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 ( ) (2004年上海卷)5.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
……” ( ) (2004年上海卷)答案:1.称威,威服,威慑 2.按旧例 3.赐给爵位 4.命名 5.使……正,整理好解析: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作动词。
4.名词作动词。
5.使动用法。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
(2000年上海卷)译文:2.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
)(2000年上海卷)译文:3.(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2002年上海卷)译文:4.“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具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2003年上海卷)答案:1.都把瓦片、石子藏在袖子里拦路等候他。
2.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3.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4.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解析:1.袖,把……藏在袖子,名词作动词。
2.下,向下,向地位低下的人,方位名词作状语。
3.奇,以……为奇,对……感到惊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4.猿、蛇,像猿一样、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
四、阅读下文,回答题目。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 狸狌:野猫。
1.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则群.聚而笑之B. 吾得兄.事之C. 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D.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1998年上海卷)2.与“鼠群.行有堕瓮者”一句中“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呈卷即面.署第一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 秋毫不敢有所近.D.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答案:1. D 2. A解析:1. 题干和A、B、C三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
日,每天;群,成群地;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背,用背部。
D项是名词作动词,前,走上前去(前面有副词“直”,径直)。
2. 题干和A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B、D两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动词,C项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作动词。
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
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
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