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1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短文两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短文两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共40张PPT)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翻译课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①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 发:兴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亩:田
为 ;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指在国内。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
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指 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
相当。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恒:常常。
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 (引证)、比喻论证(喻证)、 对比论证等 。
议论文三要素
漂亮的脸蛋
范冰冰是位美女
论 点
论 证
窈窕的身材 高雅的气质
论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主要讲 了哪两方面问题? • 一、造就人才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品读
带着问题读课文
中心论点
导思1.文章提出了怎样 的论点?是如何提出
论证思路
导思2:文章采用了怎 的思路来论证论点?
的?
论证方法
文章采用了哪些
关键词: 为人治国 仁义磨难
孟子思想
导思4.两篇文章体现
出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导思3.
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课文品读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征验、表现
后喻。 了解、明白
指在国内
辅佐君王的贤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守法度 的大臣
指在 国外
势力、地位 相当的国家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 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 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 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 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 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遵循
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屈服,使动用法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 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 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 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 路。 3.正确认识课文所反映的道理,积极进行反 思。
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
兴起,指被任用
选拔、任用
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狱官
集市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
• 请班长评价一下这节课。 • 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标注 到课堂表现表上。 • 小组长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加 好分数,上报到课代表。
艺术特色:
1、驳论。先树靶子---景春的观点, 然后批驳他的错误论点和论据, 再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2、文章前半部分运用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3、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宏,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这样
因为、 由于
表并列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 安乐而死亡。
读准字音
n quǎn 1、舜( shù )发于畎( )亩之中 yuè 2、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gé 3、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 rè n 4、动心忍( )性 zēng 5、曾( )益其所不能 fú 6、行拂( )乱其所为 bì 7、入则无法家拂( )士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 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 级展示) •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 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 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 级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 概括其精髓? 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迷惑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 的仁、礼、 义)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 立身处世态度)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 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 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故/ 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 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 (2)

课文朗读
课文学习
一、文句疏通:
第一步:先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及自己的理解试着 用现代文翻译课文;
第二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翻译中遇到的疑难之处。
课文学习
二、注意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区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 古:指妻子和儿女。
今:指男子的配偶。
课文学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 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 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 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 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 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 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 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 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 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 美、民风淳朴、宁 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
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
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 理想?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 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 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 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 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 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 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 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PPT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PPT课件
23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4)
既出 已经
寻向所志 从前
得其船 找到
欣然规往 计划
便扶向路 沿着 从前的
处处志之 标记
寻病终 不久
及郡下 到……去 问津 问路, 探访
诣太守 到……去
24Biblioteka 25第四、五段译文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 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 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 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 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9
朗读课文
jùn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 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
翻译课文
要求: 信 达 雅
11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1)
缘溪行 落英 缤纷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 翻译: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9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3) 桃花源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22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 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 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 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 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 里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 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 (8)后遂无问津者
•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28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
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看见打鱼人,(他们)竟然非常惊异,问从什么 地方来,打鱼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他们)就 邀请(打鱼 人)到他们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 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 晋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
详尽 都
通邀,邀请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
竟然
感叹,惋惜 不要说,更不必说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 桑 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 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 池塘和桑林、竹园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 相 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 女衣 着,悉如 外 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里 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完 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 自得其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 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 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 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 他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 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不愿与统治者同 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 世的因素。
读准下列注音:
huò
kuàng yǎn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qiānmò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
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 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 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 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
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 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 访的人了。
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 捕鱼为业 悉如外人
豁然开朗 作为,当作怡然自乐
桑竹之属 咸来问讯 类
芳草鲜美 遂与外人
全,都 渔人甚异 鲜艳,美丽皆出酒食
对…感到便舍船 诧异 延至其
全,都 离开
家 此中人于语是

处处告志诉 之
不足为都外人 不值得 欣然规往

邀请
已经
做标记
计划
豁然开朗:形容有狭隘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朗。也形容由迷惑糊涂一下 子变得通晓明白。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清 幽、生活安逸的地方。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作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循着
shù忽逢桃ຫໍສະໝຸດ 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嫩美丽 落花 繁多的样子
意动用法(以……为异) 感到惊奇、奇怪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很其,林非常。 又,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1.《孟子》二章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1.《孟子》二章  (共33张PPT)

8、入则、出则 ( 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
疏通文意 被起用
筑墙的劳作之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
狱官
海滨(隐居的地方)
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所以……” 指示代词,这。 使……痛苦。 使……劳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 亡的因素和个人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 推出论点源自逆境出英才。三、词类活用。
1、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 饿( 使......饥饿 ) 其体肤 3、 空乏( 使.... 穷困缺乏 )
4、 所以动(使......惊动 )心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其筋骨
7、 人恒过( 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
21《孟子》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3.理解“大丈夫”的含义;懂得困境中造就人才、国无忧 患意识易遭灭亡的道理。(难点)
课文导入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母三迁
• 孟母断机杼
于生 安于 乐忧
患 而 死
板书设计
舜、傅说、胶鬲、管夷 吾、孙叔敖、百里奚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空乏身 行拂乱为
发、举 降大任
个别论据


人 困、衡
作(正面)
征、发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教学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教学优秀PPT课件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 处世态度)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 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 大志向和抱负,并能将此大道推行到广 大人民中去;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征: 表现
喻: 了解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
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表
现在声音上,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
入:在国内 拂:同“弼”,辅佐 出:在国外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 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 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 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
你情愿 我操大 心永丈 间 远夫
流的 淌高 在尚
你音愿 我韵大 耳永丈 畔 远夫
萦的 绕铿 在锵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 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 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故/ 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 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字词总结 1.词类活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 的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战争的纵横家 (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 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 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 然算不上大丈夫。
四、拓展延伸:
1.了解大丈夫孟子其人: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在诸侯
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孟子始终宣扬“仁义礼”,
①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王又次之。
合纵
连横
缘 木
孟 子 成



揠 苗
孟 子 成




专 心 致
子 成 语

关于孟子
你知道有关孟子的故事吗?请列举一二。
孟子故事
孟 母 三 迁








关于孟子
你知道有关孟子的故事吗?请列举一二。
“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 孟子三岁丧 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 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 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1、富贵不淫
文中成语
: 指在金钱、地位面前不迷惑,能保持
正直、贞洁的本色。 2、贫贱不移
虽贫穷、低贱,但不改变道德操守或 :
坚定的志向等。
权势、武力不能使之屈服。后指人有 3、威武不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优质课件

出处 背景
内容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 有删改。
法布尔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 家用,还得给人做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 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 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写出了《昆虫的 故事》(即《昆虫记》)。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咏怀诗,诗人借蝉栖高 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诗歌先是描写 蝉的境遇,借以表现自己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 然后直抒胸臆,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 尾圆合,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 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 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课后作业 1. 课外阅读写蝉的相关文章,比如本文作者的
作者在对蝉的介绍中兼用了文学笔法,使文章语言总体呈现 既准确严谨又生动形象的特点,请结合句子进行赏析。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 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限定词,说明了蝉 的幼虫蜕皮后吊在树上 的时间和位置,用词准 确,表达严谨。
拟人,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蝉的幼虫的可爱, 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和 感染力。
20 蝉

学习目标
1
2
3
了解作者 与作品有关的 文学常识,了 解蝉的特点, 把握蝉的习性。
(重点)
学习本文 的写法,体会 文艺性说明文 科学性与文学 性兼顾的特点。
(难点)
理解作者 对昆虫的感情, 感受文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 激发探索科学 的兴趣。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 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 马”。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 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对昆虫进行 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 与习性,著成《昆虫的故事》(又名 《昆虫记》)一书。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21《孟子》二章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21《孟子》二章PPT课件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 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 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
道( )
淫( 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使(……动摇 ),
威武不能使屈…( …屈服
)。此是之谓(
)大
2.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B.以顺为正者 C.必敬必戒 戒:告诫 D.与民由之
C(谨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 B ) A.子未学礼乎/子曰:学而时习之 B.一怒而诸侯惧/屠惧 C.往之女家/即公大兄无奕女 D.独行其道/国人道
3.结合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一章,具体分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而不接受弘范用宰相一职的劝 降,则表现了文天祥“富贵不能淫”的 精神。
【参考译文】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 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 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 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 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 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 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 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 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B(A.你/孔子;B.害怕;C.同 “汝”,你/女儿;D.道路/讲述)
1.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 “__一_怒__而__诸__侯__惧_____,安__居_而__天__下__熄____。”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文中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得__志_____,与_民__由__之_______; _不__得__志___________,独_行__其_道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8/18 版权所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 / 语云:“不足 / 为外人 / 道也!” 2018/8/18 版权所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18/8/18
版权所有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 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 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 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 世界。
版权所有-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 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 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 净的自然。 版权所有-
2018/8/18
版权所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 桑 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 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 池塘和桑林、竹园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 相 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 女衣 着,悉如 外 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里 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完 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 版权所有自得其乐。
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便要还家yāo 诣太守yì
黄发垂髫 tiáo
刘子骥 jì
2018/8/18
版权所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2018/8/18 版权所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根据提示抢答出一位古代诗人的名字
我 来
他是东晋田园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 园诗人; 他“性本爱丘山”,归隐田园,被称 为“千古隐逸之宗”;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 亮节,传唱千古;


他好《饮酒》,喜《归园田 居》,文风清新自然,深得后 人的推崇 „„ 版权所有-
2018/8/18 版权所有-
[幻灯片 22板书]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
沿
动词,做标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
详尽 都
通邀,邀请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感叹,惋惜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
竟然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 酒 食。停数日,辞去。
渔人一件一件地给他们讲述自 己所知道的事,(他们听了)都感叹惋 惜不已。其余的人各自都又请打鱼人 到他们家中做客,拿出好酒好菜招待。 打鱼人住了几天后,就告别(他们)回 去。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的人对他说: “这里的一切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2018/8/18 版权所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舍弃、放弃 刚刚,仅 又,再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整齐的样子
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交错连通

田间小路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指老人小孩
并怡然自乐。
2018/8/18 版权所有-
借代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 若有 光 。便舍船,从口入 。 初极狭,才通 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渔人在这里 看到一座山,山有个小洞口,仿佛有光亮透出来。 渔人便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洞内)。开始很狭 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几十步,突然 变得开阔敞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 晋 。
(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 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问(打鱼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2018/8/18 版权所有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值得
2018/8/18 版权所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看见打鱼人,(他们)竟然非常惊异,问从什么 地方来,打鱼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他们)就 邀请(打鱼 人)到他们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 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