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概要
解析关于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
解析关于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1. 介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或不可靠。
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对企业决策、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治理来解决这一问题。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2.1. 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人员可能通过虚构收入、隐瞒负债或其他方式来伪造财务报表。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不良表现,或者是为了获得不当利益。
2.2. 错误估计错误估计是指企业对资产价值、负债水平或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错误估计。
这种错误可能是由于不正确的假设、不恰当的会计政策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错误估计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呈现出不真实的财务状况。
2.3.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利益相关者可能无法获得准确和及时的会计信息,或者无法理解财务报表上的复杂内容。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对会计信息的误解和不信任。
3. 会计信息治理的重要性会计信息治理是保护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机制。
它涉及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合理。
有效的会计信息治理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3.1. 提高决策质量准确和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管理层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从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和决策。
3.2. 保护投资者权益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
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治理,企业可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提高股价和市值,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
3.3. 公平竞争环境通过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治理有助于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相同的财务报告要求,这使得企业之间的比较更加准确和公正。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目录中文内容提要------------------------------------------------------------------------------2 关键词---------------------------------------------------------------------------------------2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3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3三、会计信息的成因---------------------------------------------------------------------4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6 参考文献------------------------------------------------------------------------------------8中文内容提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我国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同时误导财经信息,使决策部门失去准确的依据,造成宏观决策失误,容易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
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危害;对策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由于管理层或者员工故意操纵会计数据或者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也会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至关重要。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 管理层操纵管理层可能会为了争取投资者和股东的信任,故意操纵企业的会计信息,如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进行收入和成本的调整,或者选择性地披露信息以掩盖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市场造成混乱和误导,还会给企业自身带来隐患。
2. 员工欺诈员工可能出于个人或团体利益的考虑,通过篡改账目、财务造假等手段,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员工欺诈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财务人员会通过虚构交易、虚报收入、虚增费用等手段来进行欺诈。
3. 管理不善企业的管理层可能由于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对内部控制不完善,审计工作不到位,或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都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4. 外部压力外部压力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恶劣的市场环境或者应对投资者的诉求,企业可能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等手段来隐瞒真实的经营状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有效的审计机制、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等,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透明。
2. 提高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增强风险意识,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
3.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及时对外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4.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的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内部监督机构应当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对策会计工作的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是广大债权人、投资者等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的核心是真实性,其真实性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会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降低社会诚信程度。
一、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1、虚增利润、掩盖亏损。
一些企业存在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现象,其中在国有企业浮夸现象更为突出。
2、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
有的企业设置账外账,隐瞒利润,逃避银行监督,逃避税务检查,以达到逃避企业所得税等税款的目的。
3、财务数据随意编造,粉饰业绩,统计数字失真现象严重。
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监管职能弱化。
对上市公司而言,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监督职能发挥不够理想,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共同造假,无形中助长了整个行业的造假之风,对一般企业会计造假形成错误引导。
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面前,税务部门对有些方面的棘手问题如隐匿收入,如果没有举报或者不能查到账外账,只能依靠盘库倒推,或走马观花般看看了事,很难有实质性突破,可操作性很差。
2、会计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对《会计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不够理想,普遍存在走形式的问题。
负主要监管职能的部门权责不对称,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在会计领域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企业出现问题后,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追究远远不够;负面典型很少,曝光力度小,法律的震慑作用未能发挥出来。
3、“业绩”及“利益驱动”。
作为企业经营者,业绩与利益是首要经营目标,为可观的利润冒一些或许不会被发现的风险被认为是值得的。
除以上原因外,会计人员自身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业务素质不高:一方面在一些会计基础薄弱的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太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也有部分单位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得不到传授和应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自然很难提高;知识素质不高:在“会计热”的影响下,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会计专业,扩招会计专业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学校的教育产品——会计人员知识素质不高,还有部分单位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这使得部分滥竽充数者混迹于会计队伍之中。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经济学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经济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投资者决策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利益,还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
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我们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我们将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以便更好地识别和防范。
接着,我们将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监管环境以及市场机制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层可能出于个人利益而操纵会计信息,以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监督机制的缺失或弱化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局限性:会计准则并非完美无缺,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有时会被用来进行利润操纵。
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现有会计准则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经济业务和交易模式,从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达到融资、避税、提高股价等目的,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隐瞒债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失真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
审计质量问题:审计是对会计信息的重要外部监督手段。
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审计师独立性不强、审计程序不严格、审计技术落后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审计师未能发现或报告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监管环境与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和法律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如果监管不力或法律不健全,不能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形成有效威慑,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就会增加。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
摘要
在当今商业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人为因素:包括管理层的不当行为、财务人员的不诚实等。
•制度性因素:如会计政策不当、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等。
•市场因素:市场竞争压力导致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会计信息操纵。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影响决策: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导致管理层做出错误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损害信用:失真的会计信息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用,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
•导致法律责任: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等风险。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加强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建立审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公正透明。
- 建立诚信文化:倡导企业诚信文化,鼓励员工诚实守信。
四、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带来了严
重的影响。
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要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保障市场的稳
定和健康发展。
以上是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的论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
帮助。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管理层操纵、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失灵等方面。
在治理对策探讨部分,提出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加强监管等对策。
通过对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指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更好地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文旨在为企业管理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促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俢进企业经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治理对策、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利益诉求的提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日益突出。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管理不当、投资者误判风险,还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和金融风险。
如何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企业管理层可能为了达到自身的激励目标或者为了掩盖企业亏损等负面信息而选择突出利润或者扭曲财务数据。
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诱因,促使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做出不实报道或者虚增业绩。
审计监管的不到位或者企业内控机制的瑕疵也可能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和市场稳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治理对策,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机制和规律,为相关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帮助企业和监管机构更好地识别和预防会计舞弊行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市场信誉度。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概要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概要当前,信息失真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大大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已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采取相应对策,大力整顿会计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1.人为调节利润,少计、漏计收入或虚列、多计收入。
收入不实,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普遍存在。
从2002年全国财政专员办检查的192户统计情况看,少计漏计收入的户数有72户,占检查总户数的38%;虚列多计收入的有29户,占总户数的15%。
从检查情况看,虚列收入是经济效益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经常采用的违纪手段。
少计收入一般是经营情况比较好的企业经常采用的违纪手段。
2.成本费用管理混乱。
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管理一直是违纪的重灾区,企业大都存在成本核算不实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应提未提、应摊未摊、费用科目串换、多列、少列、挤占等方面。
企业成本核算极不规范,手段五花八门。
3.会计报表合并不规范。
少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报表合并不规范是大型企业集团存在的共性问题,往往造成有关统计数据不准,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毕业论文4.粉饰业绩,逃避责任,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2002年各地专员办检查共发现有36户企业存在潜亏问题,占检查户数的19%,涉及金额21.24亿元。
5.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
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6.内控不严,对外投资管理混乱。
从检查结果看,不少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混乱,收益确认随意性大,应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仍按“成本法”,会计人员对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明,有投资无收益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暗渠。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及其治理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及其治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既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社会资料,又是广大的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单位内部管理当局及社会公众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防范和化解风险、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其最根本的要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妨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需要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进而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其产生包括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动因是其主观基础,外部环境是其客观条件,这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内部动因(1)会计信息生产者。
会计信息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和其他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这里的“经济利益”既包括“小集团利益”即个别企业利益,又包括个人利益即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
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领导者,他们有能力、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往往授意或强令会计人员修正、粉饰会计数据、造假帐、编制虚假付报表,凡此种种,利用失真会计信息获取上级部门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薪金、升职、或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最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是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受到外部利益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制造失真会计信息当中,放弃了其职业道德,由此获得薪金、奖励、升职或其他非法利益。
与会计相关的利益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但正是这些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构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
(2)会计人员工作能力、执业水平有限,业务素质不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造成的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完整或者不公正,给用户带来错误的决策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的风险,也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混乱和不公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 管理层道德失范企业管理层可能由于个人利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人为篡改,从而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将成本记为费用、虚构收入以及操纵资产负债表等手段。
2.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监管不到位也容易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制度不健全、权限不分明以及内部审计不到位等。
3. 外部压力来自于市场、股东、投资人、政府监管等外部压力也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或者政府的政策导向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4. 技术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不完善也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软件的bug或者信息系统的不稳定等。
5. 被动式从业人员企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可能因为面对上级的压力或者组织文化的束缚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篡改,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1. 强化道德管理企业应该在经营管理中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全员诚信意识,重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健全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审计。
3. 完善外部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对企业进行定期抽样检查,并严惩那些违反会计法规的企业。
4. 提升技术水平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信息系统的漏洞风险。
5. 建立诚信文化企业应该建立诚信文化,鼓励员工实事求是,重视合规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6. 增强公众监督企业应该增强对外公众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社会监督来约束企业的会计信息行为。
7.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规范内部决策程序,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报告一系列过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利于决策,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而真实性则构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而近些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较为严重,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下面笔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原因和治理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原始凭证失真。
主要表现有:无中生有编制假发票和收据;单据上记录的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出票人或制单人粗心大意,写错了原始凭证等等。
2.会计核算失真。
具体表现如下:(1)因原始凭证失真而导致整个会计核算失真。
再好的会计也不能从失实的原始凭证中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原始凭证失真必然导致会计核算失真。
(2)人为的失真。
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直接授意或指使下,或在某些利益的诱导下,有意识的编造、篡改,做假帐,造假报表。
(3)技术性失真。
由于会计人员本身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不熟悉法规,因而,在财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反馈的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差错。
3.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核算的失真,必然导致会计报表的失真。
有的企业实际上是亏损的,但损益表上确实盈利的。
相反,有的企业实际上是盈利的,损益表上却是微亏或者持平。
4.财务评价失真。
指财务定量评价失准和定性评价失实,不能准确的评价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趋势等。
财务定量评价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而定量评价又是定性评价的前提。
因此,当会计报表失真时,财务评价必然会失真。
5.审计监督失真。
审计失真是指审计工作所出具的书面证明不具客观性、公允性,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审计的监督作用。
单位自查自审流于形式,社会审计讲人情,都会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报告及离任审计报告、工商注册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存在失真的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作者:刘妍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04期提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改善经营管理,对国家实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都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普遍,它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措施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所谓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企业状况的信息,它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数据。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
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不一致,包括特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相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其危害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一)原始凭证失真。
有些单位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制作原始凭证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得以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二)财务账目失真。
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内,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虚假。
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编报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失真主要的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费用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费用,甚至通过人为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资产不符主要表现在: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0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提要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进行归纳,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不规范、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企业管理问题,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改进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2003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
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13%;利润不实比例10%以上的企业82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53.95%;利润严重不实,虚盈实亏企业有5户,其报表反映盈利3,551万元,实际亏损1.5亿元;虚亏实盈企业有6户,其报表反映亏损1.4亿元,实际盈利4亿元;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
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
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表面上看责任在会计人员,然而从实质上看,却是由于一些经营者对非分物质利益的追逐,以及我国的体制因素、道德观念和法制手段对这种利益追逐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而产生的。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不规范。
建立健全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权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过改组和改制后,普遍已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形式上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结构,但在运作过程中却表现出了大量的不规范行为。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了企业运作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信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中,企业会计信息往往存在着失真的情况,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展开讨论。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管理层的欺诈行为。
在一些企业中,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企业利益,在财务报表、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中进行篡改,虚增利润,以达到欺骗内外部投资者的目的。
2.会计人员的失误或者违规操作。
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技术能力不足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也有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企业或者个人的利益,故意违反会计准则进行虚报或者误报。
3.企业内部控制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环节。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很容易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4.外部审计不力。
在一些情况下,外部审计师没有充分履行审核职责,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不力,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以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市场竞争和投资者的信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误导投资者。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让一些投资者在虚假信息的误导下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2.危及企业的生存。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序,企业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经营状况,导致企业经营的失控,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
3.市场混乱。
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了市场信息的混乱,让市场失去了有效和真实的信息,造成市场交易的混乱。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对企业自身和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同时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方面面 , 也迫使更多 的人去思考会计信 息 会计人员素质层 次不齐而且偏低 , 究其原 会计制度之 间、 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界 定
、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些年来 会计、 审计 法办事 , 有 的利用职务之 便, 侵吞公款 中 界议论较多的话题之 一。 应首先对 会计信 饱私囊 ;还有 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 、 息失真进行界定。
( 一) 加强会计队伍 建设 , 全 面提 高会
经营活动所 包含 的内容 。 其会 计信 息的载 不高, 致使提供的会 计信 息未 能如实或准 计人 员素质 。一是要重视诚信制度建设 , 体主要有: 会计凭证 、 账簿 、 财务报表及其 确 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 内容 ; 加 强职业道德教育 。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责 附注 说明等会计信 息。 三 是有些会 计人员缺 乏敬业精神 ,不 关 任 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能遵纪守法 , 失原则 ; 二是要提 高会计 的专业知识和技
浅 谈会 计信 息 失真 及其治理
口文 / 林海涛
( 石家庄市恒鼎工贸有限公 司 河北 ・ 石家庄 )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的原因是 理论和会计 实务 的桥梁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会计信 息的真 的重大问题 。 会计法规和会计 实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然而, 在现 实 多方面 的, 概括地说既有 主观因素也有客 准则作为一项业务规范标准 , 往往滞后于
更新知识。 计 处 理 方面 看 , 失 真 可 分 为 会 计 制 度 引起 部 门出于 自身利益的考虑, 授 意并指使 企 累 经验 、
的失真和会计操作 引起 的失真 。
业编造虚假 的会计信息, 以达到控制、 占
( 二) 建 立合 理的利益 激励与 约束机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作者:陈怡欣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2期1.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可靠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主体的真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情况,给决策者相关决策造成误导。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内部失真与监控失真。
内部失真是指企业的员工以及股东组成的企业法人对会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时候造成的失真。
而监督失真是指实施会计审计监督的部门由于疏忽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技术失真与非技术失真。
技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局限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非技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为实现某种利益而故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事实失真与会计处理失真。
会计事实失真是指会计凭证、账簿等等的不真实而造成会计报表信息的失真。
会计处理失真是指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失真,通常反映在会计账簿与报表上。
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企业内部控制职能缺失。
很多企业本身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缺乏对各种经济监督的统一标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了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的作用。
很多的企业的领导不够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他们单纯的以为其只是国家实施微观经济的监督,迫于国家的管理条例而设立,并不能够发挥内部审计的实际监督作用。
一些内部审计人员也在这种管理者地领导下明哲保身,对于企业中的财务活动不管不问,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不加以监督和提醒。
相关法律法规的矛盾及局限性。
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及《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一些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
但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之间却存在一些不协调和不一致。
例如,会计核算制度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损益,而税法一般情况下对未来发生的资产损失不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前予以扣除,这就产生了矛盾而必须协调问题。
另外对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值得关注的。
精品文档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整治方式整理版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造成了巨大危害。
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剖析其深刻成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会计信息失真从不同角度考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把会计信息失真划分为无意失真和有意失真两种类型,有利于分析病灶,对症下药。
11无意失实会计信息无意失实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为会计错误。
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会计核算进程中的重记、漏记、串账、笔误、借贷方向错位等错误,从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错误与会计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工作强度、责任心有关,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会计信息无意失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
12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
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
故意失真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2.1凭空捏造型有关经济业务并未发生,相关收入、盈利、资产、负债、权益等并不存在,而是通过摄取假证据,编造假资料、假合同、假印章,编制假会计凭证,记假账,编假报表,凭空捏造收入、盈利、资产、负债、权益等经济业务的造假行为,其表现形式是造假一条龙。
12.2故意歪曲型故意歪曲、掩盖、隐瞒会计信息的真实面貌,随意增减甚至删除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使其原有经济业务记录面目全非。
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提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出发,总结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种表现形式,以此分析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发突出。
会计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投资者和贷款者进行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能评估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可以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合理判断;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报送的报表监督及检查企业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会计资料可以了解税收情况;会计信息还能够加强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将生产经营的情况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企业管理部门,从而使管理者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失真的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会计实务中常见的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有真账假算和假账真算两类。
真账假算指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真实的,但会计处理是错误的;假账真算指企业该项经济业务并没又发生,会计处理时按照真实发生的业务进行处理。
会计信息失真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原始凭证作假。
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的依据和原始资料,它能够证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还能够明确经济责任,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利用原始凭证造假主要的手段有伪造原始凭证进行报账;变更凭证上的金额和日期等事项;填写凭证不符合相关的规定;用过期的作废凭证进行报账;会计人员自己的失误填写了错误的凭证。
(二)会计核算作假。
会计核算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前提,会计核算的错误必然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其治理XXXX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其治理大纲前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企业内部管理等相关方经济决策的依据。
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指导;它不仅是会计信息客观性特征的总要求,而且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管理工作造成的危害之大,给经济发展设下的障碍之多,给企业管理工作者增加排除障碍的任务之重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治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1.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会计信息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及时向使用者提供的有用的真实的经济数据。
是投资者据以进行投资分析决策,主管单位据以考评企业经营者业绩,债权人据以对企业资信状况、偿债能力进行估价,政府据以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是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
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的综合性资料,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及投资者、债权人进行投资预测、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在真实性这一点上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企业的经济真实是企业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及其状况。
不管会计上如何反映经济事项,这个经济真实总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投资决策等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经济真实的可靠反映上。
方案-会计诚信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会计诚信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摘要普遍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给使用者提供了虚假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政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的正常运行,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信息信息失真长期以来,我们所依赖的政府行政会计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制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入手。
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为四项质量要求的核心。
但是,会计的现实恰恰把它对的诚信承诺抛到九霄云外。
从中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这些中国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到美国的全球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的破产案,无不反映了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
1 经济转型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诱因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方向总是为改善资源配置而设置,制度变迁不仅会强制性地改变产权界定或利益格局,有时甚至会导致少数服从多数的公共选择规则,从而在本质上具有利益冲突的内涵。
利益冲突将会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而会计正是操纵利益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就为会计诚信丧失提供空间上的可能。
我国的制度安排从推进到实施是一种渐进式的协调过程,因而具有过程性的特征,这就为会计诚信丧失提供时间上的可能。
实际上,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有上述特征,毕竟他们是制度变迁的一个有机成分。
中国正处在这个由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转变政府职能和转换经营机制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经历着从关系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向的阵痛之中。
于是,部分利益相关主体利用这个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混水摸鱼”,以丧失会计诚信为代价获取局部私利,从而间接或直接导致会计信用在社会公众中的度逐渐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概要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大大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已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采取相应对策,大力整顿会计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人为调节利润,少计、漏计收入或虚列、多计收入。
收入不实,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普遍存在。
从2002年全国财政专员办检查的192户企业统计情况看,少计漏计收入的户数有72户,占检查总户数的38%;虚列多计收入的有29户,占总户数的15%。
从检查情况看,虚列收入是经济效益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经常采用的违纪手段。
少计收入一般是经营情况比较好的企业经常采用的违纪手段。
2.成本费用管理混乱。
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管理一直是违纪的重灾区,企业大都存在成本核算不实的问
题,突出表现在应提未提、应摊未摊、费用科目串换、多列、少列、挤占等方面。
企业成本核算极不规范,手段五花八门。
3.会计报表合并不规范。
少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报表合并不规范是大型企业集团存在的共性问题,往往造成有关统计数据不准,影响国家的宏观分析、决策,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4.粉饰业绩,逃避责任,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2002年各地专员办检查共发现有36户企业存在潜亏问题,占检查户数的19%,涉及金额21.24亿元。
5.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
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6.内控不严,对外投资管理混乱。
从检查结果看,不少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混乱,收益确认随意性大,应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仍按“成
本法”计算,会计人员对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明,有投资无收益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暗渠。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1.修订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在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其他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部分法规已不适应财政检查工作的需要。
一是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未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致使其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二是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不力。
有的违法违纪所得与违法违纪成本不成比例,加之监督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使会计违纪被发现的概率较小,这样会计造假得到的实惠,比正常生产经营来得快,一些企业领导者竞相仿效,使违纪问题有蔓延之势。
2.统一会计政策。
近十年来,为适应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会计制度政策性变更比较频繁,行业、企业、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制度不一,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应尽快推行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提高会计数据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