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双师计划”项目

合集下载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精选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精选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精选一、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了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工作方案。

二、背景教育发展共同体是指在教育领域内,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之间建立起的共同合作与发展的机制。

它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体系的互联互通、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目标教育发展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如下:1. 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加强教育合作,共同开发、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2. 推动教育体系创新。

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3. 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4. 加强教育科研合作。

促进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教育科研的创新与应用。

四、策略与措施为了实现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1. 加强政策沟通。

各成员国将建立政策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教育政策,加强政策对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2. 深化教育合作。

各成员国将积极开展教育合作项目,包括先进教育方法的交流、师资培训的互派与合作、学生交流与合作等,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3. 推动学历互认。

成员国将加强学历互认的合作,建立共同的学历认证机制,促进学生的学分与学位的互认,实现学历的国际化。

4. 构建教育科研网络。

各成员国将共享教育科研成果,建立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的网络平台,推动教育科研的创新与应用。

五、组织与机制教育发展共同体将建立以下组织与机制:1. 高层对话机制。

各成员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将定期召开高层对话会议,共同研究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2. 工作组协作机制。

各成员国的教育工作组将建立密切的协作机制,负责教育合作项目的筹备与实施,推动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工作进展。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7.03•【文号】教师函〔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7.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教师函〔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家开放大学,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基地,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工作安排,我部开展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遴选工作。

现就课题立项结果公布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加强课题项目管理。

课题项目分为专业领域课题和公共领域课题,按照《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附件1)进行管理。

公共领域课题委托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秘书处统一管理。

专业领域课题由各协作共同体重点课题承担单位牵头,统一做好项目统筹管理和经费统筹分配,积极协调共同体内单位协同研究实效,创新协同研究体制机制,保障共同体内项目承担单位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项目。

二、公布课题立项结果。

经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基地和有关院校单位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和面向社会网上公示,确定首批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立项结果,现将结果予以公布(附件2)。

项目承担单位特别是牵头单位要抓紧启动研究工作,建立共同体协作联系机制,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开展交流、培训、研讨,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秘书长王军时代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层出不穷。

当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迎接每天的变化与挑战。

从手机阅读到pad普及,从翻转课堂到太空授课,教育正插上科技的翅膀引领着我们深入更多未知的荒原。

“1+1慕课教学”(即双师教学)正是这样一个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属于远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型项目。

在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倡导下,双师教学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目前,它利用网络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区的十余所试点学校,是在人大附中教师远程主讲课程结束后,由当地教师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教学实践。

自2013年9月10日开始,五个省区的13所乡村学校开始了与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试验。

其中一部分学校是通过网络直播同步上课,学生们根据人大附中教师发送的教学提纲,提前预习,上课时与人大附中的学生一样听课;另一部分学校由于网络和教学进度等原因,第二天用前一天的录像上课。

听完人大附中教师远程讲课,当地教师再根据本班情况与学生的反应,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练习。

学生成绩在人大附中教师的辛勤付出和试点学校师生们的努力磨合下,短短半个学期的时间,双师教学项目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参加双师教学的试点班级与非试点班级的成绩比较中,大部分试点班的平均成绩都远远高于整个年级。

广西的两所学校试点班的成绩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将近一倍。

北京延庆县永宁中学、河北省赞皇市德裕学校的试点班的成绩也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十几分。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县三中试点班级的成绩,在全年级14个班中排在第三位,也是比较高的水平。

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的成绩差异不大,试点班成绩基本处于年级的中等水平。

此外,河北省滦平县长山峪中学没有期中考试,但是在10月份的月考中也充分证明了双师教学项目的有效性,试点班级的成绩比年级平均分高出了7分。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作者:于洪海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04期【摘要】集团化办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理念、管理、师资、设备的共享、共建,随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还需要探究更多的具体实施策略与突破方法。

本文论述教育集团实施“双师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借助双师教学的案例分析,探究“双主”合作型、“主辅”协作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4-026-03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校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所以,探索“双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就要依据国家课程的新标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新方法、新策略,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问题的提出1.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国家将教育信息化写入教育法,要求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要求推进教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更是具体指出要加快推进“三个课堂”的建设,促进“双师课堂”教学应用实践,以新技术激发教育新活力,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方针和信息社会的巨大变化,要求学校要进一步把握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新教学观念,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促进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合发展。

2.集团化办学发展需求(1)基于教育集团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伴随着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如何真正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很多地区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此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但是,在教育集团内,往往存在校区的规模不同、城乡区域不同等客观现象,不同校区的学科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师资差异,在規模较小的校区存在教师跨学科任教的现象。

“双名计划”: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

“双名计划”: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

2024 . 3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卷首/开篇JUANSHOU KAIPIAN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董小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其中,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教育、靠人才,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促进人才结构升级和开拓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加速器。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简称“双名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双名计划”作为国家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方向,更是助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行动。

“双名计划”着力培养教育家精神,打造引领时代的“大先生”。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涵盖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个方面的核心要义,是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风向标,更是打造引领时代发展的“大先生”精神的航标灯。

深挖“大先生”精神内涵,弘扬教育者精神风范。

培养“大先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寄托着全社会对教师职业担当的共同要求和殷切期许。

所谓“大”者,乃视野之广、格局之大、担当之重、情怀之深、智慧之明,堪当学生的领路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基人。

所谓“先生”,意味着新时代教师不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先得道之人”。

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培养名师名校长风范。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校长的成长、成名、成才。

在计划实施中培养真正具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发展潜力的教师和校长,是解答“为何当教师、为谁当教师、怎样当教师”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也是“双名计划”的重中之重。

践行教师培养新理念,构建教师队伍新格局

践行教师培养新理念,构建教师队伍新格局

践行教师培养新理念,构建教师队伍新格局发布时间:2022-09-27T07:10:55.99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5期作者:邓跃茂[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有好老师才会有好教育。

有名师才有名校,名师是名校的中坚,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师资。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最具潜力和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十年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师资,成就一流教育,在“双名工程”总体方案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和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热爱学生,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邓跃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北京10000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有好老师才会有好教育。

有名师才有名校,名师是名校的中坚,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师资。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最具潜力和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十年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师资,成就一流教育,在“双名工程”总体方案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和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热爱学生,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一、德才兼备,开拓创新,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为了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定期从985、211名校招聘高素质、高学历的毕业生,通过人事初筛、教研组考核、主管校长把关、校长和书记亲自面试等多层选拔程序,对毕业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教育情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

开创跨区域教育合作新局面

开创跨区域教育合作新局面

开创跨区域教育合作新局面作者:陈昌艳吴丰来源:《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4年第04期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摆脱贫困,不仅要提高物质水平,更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恩施州与杭州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的部署要求,通过构建州、县、校“三统筹”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区域振兴面对面”“学校协同点对点”“学生成长线对线”“教师发展云对云”的“四对接”平台实践,积极融创“名誉村长”事业、携手奔小康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助推杭州市与恩施州两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杭恩革命老区对口合作,不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聚焦扶贫扶智目标,立体形成“三统筹”全要素格局协作机制建设是后期协作工作发展、深化、融创的基础工程,是协作成效体现的重要保障。

以“三统筹”机制建设,形成州、县、校三级结对帮扶框架,恩施州教育局與杭州市教育局统筹谋划州市层面协作,组织实施各类州级项目;各县市教育局与杭州市对口帮扶区教育局在承接州市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区县间的细化合作;结对学校围绕帮扶协议,重点在优质资源共享、教师交流学习等方面灵活自主地开展活动,高位推进两地教育紧密协作。

一是交流内容全方位。

协作以来,杭恩两地累计签订140个教育协作协议,恩施州与杭州市、恩施州8个县市与杭州市8个区、130余所学校和教育直属部门之间结对,实现了学前教育、中小学校和职业教育等主体全覆盖,为两地教育持续开展协作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

结对主体按照协议,在优质资源共享、教师交流学习、学生活动等方面灵活自主地开展活动。

比如,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500余人次,两地区域及学校开展各类学生活动50余次,参与学生近10万名;恩施州赴杭挂职或跟岗学习教师达365名,杭州市赴恩施州支教送教人员达207人……实现了教师研修、结对助学、学生研学、人才跟岗等协作内容的全方位交流。

“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实施“双师教学”模式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建设:1.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确保教学环境达到要求。

提供适合“双师教学”的智能教室,配备电子白板、投影仪、网络设备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完善的网络平台,支持远程教学和线上互动。

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料和作业布置等功能,方便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作业提交。

3.增设教师办公室和教研室,提供教师合作和互动的场所,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双师教学”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互动技巧等。

2.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的“双师教学”教师进行授课,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学习,相互借鉴经验。

三、课程设计:1.按照“双师教学”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课程与教材的匹配度和学生需求的契合度。

2.引入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设置课程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实施:1.教师可以通过设备提供的功能,进行实时的在线互动,包括课件展示、问题解答、讨论等。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交流和互动。

2.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室的录播功能,录制课堂内容,方便学生回看和复习,也有助于教师进行备课和评估。

3.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提交和批改,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效果评估:1.设立“双师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学习成绩、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

2.建立学生评教和教师评教机制,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3.培育学校和教师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推广优秀的“双师教学”案例和成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作者:彭开云彭渤来源:《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3年第12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近年来,在湖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根据武汉市教育局整体部署,武汉市在教师培训体系统筹、教师培训规范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协同运行、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确立五级培训体系统筹机制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建立职责明确的国家、省、市、区、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统筹机制,即国家级培训抓示范、省级培训抓引领、市级培训抓骨干、区级培训抓全员、校级培训抓校本。

近几年,教师培训的重点集中在师德师风建设、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等方面。

强化教师培训规范化管理机制一是职责管理明晰化。

按照市、区、校三级管理模式强化培训管理。

市教育局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制定规划,制发管理考核方案,负责继续教育组织协调工作;市教师发展与学生服务中心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学时登记的审核指导工作和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区教育局负责区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本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管理、考核和学时登记工作;学校负责校本研修组织管理、考核工作,校长是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二是制度管理体系化。

完善训前招投标制、立项制、训中跟班管理制、训后评估验收制。

目前已形成《培训工作流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培训立项调研制度》《培训跟班管理办法》《培训项目验收评估办法》等多项培训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涵盖培训立项、训前调研、项目招投标、方案审定、训中管理、绩效评价、训后跟踪等培训全过程的规范化、体系化的培训管理制度体系,所有培训重要环节必须经过行政例会审议通过,形成中心专题会议纪要30多份。

双师双地 共育实施方案

双师双地 共育实施方案

双师双地共育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

咱们现在教育啊,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一种模式啦。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育体验,咱们搞个“双师双地共育”的新鲜事儿。

啥是“双师双地”呢?简单说就是两个不同地方的老师,共同教育一群可爱的学生。

二、目标。

1. 让学生接触不同地域的文化、教育理念,拓宽视野。

就像让山里的孩子能感受到海边城市的开放和活力,让城里的娃也了解乡村的质朴和独特之处。

2. 提高教学质量。

两个老师,那就是两份智慧,互相补充,让知识传授得更全面、更有趣。

3. 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就像不同口味的糖果,能让学生的小脑袋瓜转得更快,思考问题更灵活。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教师团队组建。

1. 选拔各地优秀教师。

在不同的地区(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等)寻找那些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激情、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

比如说,在海边城市找个擅长用海洋生物讲生物课的老师,在乡村找个能把农作物生长周期和数学结合起来的老师。

建立教师库,把这些优秀教师的资料(教学特长、擅长科目、教学风格等)都存起来,方便配对。

2. 双师配对。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特长进行配对。

就像给学生找学习上的“最佳拍档”。

比如要给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组队,就找一个大城市里擅长讲解现代科技的老师,再配上一个小县城里擅长用手工制作来展示简单科技原理的老师。

(二)课程设置。

1. 融合课程。

由双师共同设计课程内容。

例如历史课,一个老师讲当地的历史文化,另一个老师讲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对比。

像讲唐朝文化,西安的老师可以讲长安城的繁华,洛阳的老师就可以补充洛阳在唐朝时期的独特地位和文化贡献。

把不同地区的特色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比如语文作文课,让乡村的老师分享乡村的美丽景色、独特习俗,城市的老师讲述城市的现代建筑、多元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作文里既有田园风光,又有都市繁华。

2. 互动课程。

安排线上互动环节。

两个老师通过视频连线,同时给学生上课。

推动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计划三篇

推动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计划三篇

推动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计划三篇《篇一》推动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计划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我计划推动区域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

这一计划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

1.调研和分析现有教育资源分布情况,找出资源短缺和过剩的地区,为制定共享计划数据支持。

2.建立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教学资源库、在线培训系统等,方便教师获取和交流资源。

3.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

4.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共享,激励教师积极贡献自己的优秀教育资源。

5.监测和评估共享计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

6.在第一年,重点进行教育资源分布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各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和现状。

7.在第二年,搭建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并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

8.在第三年,加强资源共享的推广和应用,鼓励更多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并监测和评估共享计划的实施效果。

工作的设想:通过实施这一计划,我期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满足各地区教师的需求。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参与资源共享和培训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4.加强区域间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5.开展教育资源调研和分析,了解各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和现状,为制定共享计划数据支持。

6.搭建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教学资源库、在线培训系统等,方便教师获取和交流资源。

7.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

8.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贡献自己的优秀教育资源。

9.定期监测和评估共享计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

10.重视调研和分析工作,确保共享计划的实施能够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

双师模式实施方案

双师模式实施方案

双师模式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双师模式是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外籍教师,通过双师共同授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师模式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双师模式的实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促进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丰富学校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实施步骤。

1. 教学资源准备。

首先,学校需要与外籍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双师共同授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其次,学校需要为外籍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用具、教学场所等。

2. 教学模式确定。

双师模式的实施需要明确双师之间的合作模式,包括教学分工、课堂互动方式等。

同时,要充分发挥双师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设计。

针对双师模式,学校需要重新设计课程,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 教学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双师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实施保障。

1. 师资保障。

学校需要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外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设施保障。

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确保双师模式的顺利实施。

3. 教学管理保障。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对双师模式的管理和指导,确保教学质量。

五、实施效果。

1. 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2. 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3. 学校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教学品牌得到提升。

六、总结。

双师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以及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双师模式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双师模式的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双师双能教师培训计划

双师双能教师培训计划

双师双能教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双师双能教学概念和核心价值观,提高双师双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2.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增强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训内容1. 双师双能教学概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双师双能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机器人老师共同搭建教学平台,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2. 双师双能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培训教师在实施双师双能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堂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

通过异常图书的选择,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方面,培训教师需要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4. 教师团队合作双师双能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相互协作,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加强与机器人老师的沟通,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5.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管理能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学习活动,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训方案1. 针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包括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

2. 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 建立教师与机器人老师的联系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完善双师双能教学模式。

4. 针对教师的个人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双师课程方案

双师课程方案

双师课程方案摘要双师课程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本地教师和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研究体验和语言环境。

本文将介绍双师课程的定义、目标、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

1. 引言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双师课程作为一种融合国内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语知识,提高世界观和国际交流能力。

2. 定义双师课程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外籍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师课程强调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环境下进行真实的交流和互动。

3. 目标双师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深入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熟悉外语环境,并增强自信心,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 实施步骤实施双师课程需要以下步骤:4.1 教师培训为了保证双师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对本地教师进行外语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对外籍教师的角色定位、双师教学的理念和特点等。

4.2 课程设计在双师课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安排。

课程内容应该结合语言研究和跨文化交际,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3 实施与监督双师课程的实施需要定期评估和监督。

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应该被及时收集并进行改进,以保证课程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5. 预期效果通过双师课程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互动,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跨文化环境下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 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能够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论双师课程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四大工程”是指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四项重要工程,包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高校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项目以及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

该项目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学科教学和教育理论方面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该项目还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实习、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是针对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的培训和提升计划。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实践能力。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实践水平,使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

高校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项目是培养高校教师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师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教育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

高校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项目通过课程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和教育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包括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研讨班、专题讲座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还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提高。

“四大工程”是教育部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所提出的重要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素质,为优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的教育要求“双师型”教师才能够胜任,“四大工程”的实施对培养“双师型”教师非常重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支持和投入,使这些工程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于优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关于优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关于优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我们所提出的优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实施方案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搭建教育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机会。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课程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共建共享,整合各方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受益。

2. 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学校、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搭建合作平台:创建一个教育合作平台,为各方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推动信息交流与共享。

三、方案内容1. 教育资源共建:各学校、地区通过共同努力,共建一些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如课程教材、教学设备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学校、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题等。

3. 教师交流与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 学生交流与互访:学校之间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增进互相了解,拓宽视野,提高研究动力。

5. 合作研究项目:开展跨学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共同推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四、方案实施步骤1. 确定合作伙伴:在相关学校或地区选择合作伙伴,确保共建共享的资源互补性。

2. 制定共建共享计划:明确共建共享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

3. 建立在线平台:搭建一个方便教师和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在线平台。

4. 推动实施:组织师资培训、学生交流活动等,推动共建共享方案的实施。

5. 跟踪评估:定期跟踪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及评估指标1. 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研究成绩稳步提升。

2. 资源共享程度:教育资源的共享量和共享范围不断扩大。

3. 师资培养效果: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 学生交流成果:学生之间的研究互助和合作意识增强。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优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实施方案,我们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双师型教师计划

双师型教师计划

双师型教师计划
双师型教师计划是一种教育改革实践,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该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将中国教师与英语国家的外教合作授课,共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师型教师计划的实施方式一般是由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行合作教学,以提供更为综合、国际化的课程教学。

通过这种合作,中方教师可以借鉴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外籍教师则可以了解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

双师型教师计划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方教师可以通过与外籍教师的合作互动,了解国际教育的前沿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

而外籍教师则可以通过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和经验,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然而,双师型教师计划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语言沟通和文化差异可能成为教学中的障碍,需要教师们加强协调和合作。

其次,计划的实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建设更好的教育设施,这对学校和教育部门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总的来说,双师型教师计划在推动教育国际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其长期效益,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提
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同时,教师们也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师教育方案

双师教育方案

双师教育方案概述双师教育是指由专业的外籍教师与本地教师共同授课,提供全英文教学的一种教育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双师教育方案的目标、优势和实施步骤等信息。

目标双师教育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通过全英文教学,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为其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优势双师教育方案相比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 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由于外籍教师的参与,学生能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和文化惯,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2. 互动与合作研究:双师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增加学生与英语的接触时间,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交际能力。

3. 提高教师素质:本地教师与外籍教师合作授课,可以借鉴外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优势,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4. 拓宽国际视野: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增加对国际事务的认知和理解。

实施步骤双师教育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参与双师教育的学校和班级。

2. 招聘合适的外籍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和教学经验。

3. 进行培训,使本地教师和外籍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规划和配合意识。

4. 开展全英文教学,外籍教师与本地教师合作授课,通过互动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5. 定期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计划。

6. 提供专业支持和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7. 经验总结和分享,为其他学校推广双师教育提供经验参考。

结论双师教育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经验。

通过全英文教学和与外籍教师的互动,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

我们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引入双师教育方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百校双师计划”项目
一、双师计划教学项目背景
航天员王亚平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同时给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学生太空授课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正席卷全球,每天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在线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二、双师教学项目是什么
双师教学项目是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共同发起、主办的远程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三、双师教学是什么
基于远程授课的网络平台
由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担当主课堂教学
由乡村学校作为第二课堂
以每日远程直播(或录播)的形式
为贫困地区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四、双师教学项目怎么做
人大附中优秀班级作为第一课堂
网络传输
第二课堂里的当地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
五、双师教学项目怎么做
第一课堂教师—人大附中的数学老师:
负责每日授课
向试点学校提前发送课件,以便试点学校提前了解授课内容第二课堂教师—当地的老师:
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
复讲复练
组织讨论
解答疑惑
课后辅导
双师教学项目组:
协助录制课程
帮助制作教学课件
将课件发送给试点学校
收集试点学校反馈
组织远程研讨会
阶段性总结
六、2013—2014年度成果:2013—2014学年双师教学项目试点学校分布
学业成绩的提升
经过一年的试点,大部分试点班级成绩有明显提高,在统计的12个试点班级中,有11个班级的平均分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最突出的班级高出年级平均分40多分。

七、双师教学项目怎么做:
三种授课模式:
1、同步直播上课:
同时上课
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一致
课后补充授课、小组讨论或个别辅导
2、用录播后上课:
教学进度比人大附中慢
教师提前观看教学视频内容
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
课上可随时暂停播放,教师补充讲解
3、参考视频后直接上课:
教师提前观看视频
学习人大附中教师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选用人大附中的课程元素由当地教师直接授课
八、双师教学项目执行方案: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选择试点班级与主讲教师,开展双师教学课程,了解双师教学课程;选择试点班级与主讲教师,监测教学成果与学生反馈;成立双师教学督导小组,为主讲教师提供教学支持。

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将双师教学项目与学校的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相结合,将双师教学项目与学校的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相结合,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拟定教师培训方案,使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第三阶段:将双师教学项目作为教研课题,组织教学研讨,将双师教学项目作为教研课题,组织教学研讨,撰写科研论文,形成成果报告。

九、新仓学校“双师计划”项目组
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抓住国家“基础教育百校双师计划”项目试验的机遇,结合我校实际,特成立双师计划项目组:组长:高瑞兵
副组长:杨正元
成员:汪成、聂士久、方修建、吴永义、何照喜、李构品、金家录、李传宏、秦勇、蒋光秀、牛文玉、朱玉楼、朱素玲
第一批试验教师:高瑞兵、方修建、何照喜
第一批试验班级:(1)、七(1)班、七(2)班,
对比班级七(3)班;
(2)、八(2)班、八(3)班,
对比班级八(1)班
新仓学校校委会
2014年11月5日
十、双师教学操作平台:
网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