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 (10+2+2)章末综合能力滚动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第2讲机械波练习(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第2讲机械波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第2讲机械波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第2讲机械波练习的全部内容。
配餐作业机械波A组·基础巩固题1.以下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C.声波是横波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解析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但是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才会产生干涉现象,A项错误;发生衍射的条件是波的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差不多,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B项正确;声波是纵波,C项错误;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不随波向前移动,D项错误。
答案 B2.(多选)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 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
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传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解析根据题意,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的原因是水波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波浪能传播到A、B两处.由于只有当障碍物或缝隙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D项正确,B、C项错误.答案AD3.(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2.灌气问题 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 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 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 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12/8/2021
某容积为 20 L 的氧气瓶装有 30 atm 的氧气,现 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 5 L 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 压强为 5 atm,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 1 atm,问能 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章末综合提升
12/8/2021
求解气体状态变化问题的方法突破 一、计算气体压强的常用方法 1.参考液面法 (1)主要依据是液体静力学知识 ①静止(或匀速)液面下深 h 处的压强为 p=ρgh. 注意 h 是液体的竖直深度,不一定等于液柱的长度. ②若静止(或匀速)液面与外界大气接触,则液面下深 h 处 的压强为 p=p0+ρgh,p0 为外界大气压强.
12/8/2021
③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静止液体(或气体)上的压强能够 大小不变地由液体(或气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④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不间 断)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12/8/2021
(2)计算压强的步骤 ①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其自重不计)为研究对象; 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消去横 截面积,得到薄片两侧的压强平衡方程; ③解方程,求得气体压强.
12/8/2021
2.汽缸类问题的几种常见类型 (1)气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需要综合应用气体定律和物 体的平衡条件解题. (2)气体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需要综合应用气体定律和 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12/8/2021
(3)封闭气体的容器(如汽缸、活塞、玻璃管等)与气体发生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满足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可根据 相应的守恒定律解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十四章第二讲机械波含解析
第十四章波与相对论第二讲机械波课时跟踪练A组基础巩固1.(2018·恩施模拟)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解析:由题图容易看出甲是小孔衍射,图乙是波的干涉,选项D 正确.答案:D2.(2018·长沙模拟)下列物理现象:①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③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④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分别属于波的()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解析: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属于声波的衍射;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属于声波的干涉;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属于多普勒效应.正确选项是A.答案:A3.(2018·济南模拟)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图如图所示,小河水面平静.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C.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D.无需拍打,A也会振动起来解析: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必须使水面形成的波波长足够长,衍射现象明显,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选项B正确.答案:B4.(2015·福建卷)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 .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 、b 相距为s ,a 、b 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 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解析:由图A 知,波长λ=2s ,周期T =2s v ,由图知质点a 向上振动,经3T 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 1=34T =3s 2v,B 图对应波长λ=s ,周期T =s v ,由图知质点a 向下振动,经T 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 2=14T =s 4v,C 图对应波长λ=s ,周期T =s v ,由图知质点a 向上振动,经3T 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 3=34T =3s 4v ,D 图对应波长λ=2s 3,周期T =2s 3v ,由图知质点a 向下振动,经T 4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 4=14T =s 6v,所以D 正确. 答案:D5.(2015·北京卷)周期为 2.0 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 m/s解析:根据机械波的速度公式v=λT,由图可知波长为20 m,再结合周期为2 s,可以得出波速为10 m/s.应用“同侧法”等方法判断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因此答案为B.答案:B6.(多选)(2018·衡水模拟)为了研究乐音的物理规律,某同学用计算机录制下优美的笛音do和sol,然后在电脑上用软件播放,分别得到如图中a和b的两个振动图线,由此可以判断()A.do和sol的频率之比约为2∶3B.do和sol的周期之比约为2∶3C.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速之比约为3∶2D.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之比约为3∶2解析:由题图可知,相同长度的do的4个波长对应sol的6个波长,故do 和sol 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之比约为3∶2,选项D 正确;由于二者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等,由v =λf 可知,do 和sol 的频率之比约为2∶3,do 和sol 的周期之比约为3∶2,选项A 正确,选项B 、C 错误.答案:AD7.(多选)(2018·唐山模拟)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 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时刻质点O 正处在平衡位置B .P 、N 两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C .点M 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一定是波长的整数倍D .从该时刻起,经过14周期,质点M 到达平衡位置 解析:由题图可知,O 、M 为振动加强的点,此时点O 处于波谷,点M 处于波峰,点M 是峰、峰相遇,只有当两波源振动相位相同时,点M 到两波源的距离差才是波长的整数倍,若两波源振动相位相反,则点M 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A 、C 均错误;P 、N 两点为减弱点,又因为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因此P 、N 两点的振幅为零,即两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B 正确;从该时刻经14周期,两列波分别引起的振动都使点M位于平衡位置,故点M位于平衡位置,D正确.答案:BD8.(2015·全国卷Ⅱ)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 =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1)P、Q之间的距离;(2)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解析:(1)由题意,O、P两点的距离与波长满足OP=54λ,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v=λT.在t=5 s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 t,由题意有v t=PQ+λ4,综上解得PQ=133 cm.(2)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时间为t1=t+5 4T.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T 4,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 ,由题意可知t 1=25×14T , 故t 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 =25A =125 cm.答案:(1)133 cm (2)125 cmB 组 能力提升9.(2018·烟台模拟)如图甲所示,S 点为振源,P 点距S 的距离为r ,t =0时刻S 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 点从t 1时刻开始振动的振动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振源S 的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B .t 2时刻P 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该简谐波的波长为r (t 2-t 1)t 1D .若波源停止振动,则P 点也马上停止振动解析:据题意,当机械波在t 1时刻刚传到P 点时,P 点的起振方向向上,说明这列波的起振方向向上,则t =0时,振源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A 选项错误;据图可知,t 2时刻质点P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即此时质点P 具有正向的最大速度,B 选项错误;这列波从波源S 传到距离r 的P 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 1,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 =r t 1,那么由图可得这列波的波长为λ=v T =r (t 2-t 1)t 1,则C 选项正确;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则P 点需要经过t 1时间才会停止振动,所以D 选项错误.答案:C10.(多选)(2015·海南卷)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 的x 坐标为3 m .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速为4 m/sB .波的频率为1.25 HzC .x 坐标为15 m 的质点在t =0.2 s 时恰好位于波谷D .x 坐标为22 m 的质点在t =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E .当质点P 位于波峰时,x 坐标为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解析: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 ,则12T =0.4 s ,解得T =0.8 s ,从图象中可知λ=4 m ,所以根据公式v =λT =40.8 m/s =5 m/s ,故选项A 错误;根据公式f =1T可得波的频率为1.25 Hz ,选项B 正确;x 坐标为15 m 的质点和x 坐标为3 m 的质点相隔12 m ,为波长的整数倍,即两质点为同相点,而x 坐标为3 m的质点经过t=0.2 s,即四分之一周期振动到平衡位置,所以x坐标为15 m的质点在t=0.2 s时振动到平衡位置,选项C错误;x的坐标为22 m的质点和x的坐标为2 m的质点为同相点,x的坐标为2 m 的质点经过t=0.2 s,即四分之一周期恰好位于波峰,故x的坐标为22 m的质点在t=0.2 s时恰好位于波峰,选项D正确;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经过了半个周期,而x坐标为17 m的质点和x坐标为1 m 的质点为同相点,经过半个周期x坐标为1 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选项E正确.答案:BDE11.(2018·南京模拟)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它沿y轴做频率为50 Hz,振幅为2 cm 的简谐振动,形成的波可沿x 轴正、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0 cm/s,开始振动时,S恰好通过O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1)当S完成第一次全振动时,画出此时的波形图.(2)如图,波传到坐标为x1=2.7 cm的M点时,还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传到N点?波传到N点时,M点在什么位置?解析:(1)波形图象如图.(2)当波到达M 点时,波也已经传到x =-2.7 cm 的位置.还要再经过t =Δx v =0.01 s 才能传到N 点.当波传播到N 点时,M 点已经振动了半个周期,故M 点正在平衡位置且正在向y 轴负向运动.答案:(1)见解析 (2)0.01 s M 点正在平衡位置12.(2016·全国卷Ⅱ)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t =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t =13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1)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2)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解析:(1)设振动周期为T ,由于质点A 在0到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 可知T =4 s ,①由于质点O 与A 的距离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 轴正向传播,O 在t =13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 在t =1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s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 =7.5 cm/s.②11 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λ=30 cm.③(2)设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 =A cos ⎝ ⎛⎭⎪⎪⎫2πt T +φ0,④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4=A cos φ00=A cos (π6+φ0)⑤解得φ0=π3,A =8 cm ,⑥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 =0.08cos ⎝ ⎛⎭⎪⎪⎫πt 2+π3(国际单位制)或y =0.08sin ⎝ ⎛⎭⎪⎪⎫πt 2+5π6(国际单位制).答案:(1)4 s 7.5 cm/s 30 cm(2)y =0.08cos ⎝ ⎛⎭⎪⎫πt 2+π3(国际单位制)或y =0.08sin ⎝ ⎛πt 2+⎭⎪⎫5π6(国际单位制)。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四章 第1讲
振动 项目 受力情况
简谐运动 受回复力
基础考点 自主悟透
受迫振动 受驱动力作用
共振 受驱动力作用
振动周期或 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即 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
频率
固有周期T0或固有频率f0 定,即T=T驱或f=f驱
T驱=T0或f驱=f0
振动物体获得的能 振动变式1 (多选)(2019·江苏卷·13B(1))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在偏角增大的过程中,
摆球的
√A.位移增大 √C.回复力增大
B.速度增大 D.机械能增大
解析 摆球做简谐运动,在平衡位置处位移为零,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 的位移增大,速度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 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受到的回复力增大,选项C正确; 单摆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所以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机械能保持不 变,选项D错误.
√C.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
√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图4
研透命题点
02
命题点一 简谐运动的规律
基础考点 自主悟透
受力特征 回复力F=-kx,F(或a)的大小与x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靠近平衡位置时,a、F、x都减小,v增大;远离平衡位置时, 运动特征
a、F、x都增大,v减小 振幅越大,能量越大.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能量特征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质点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特征 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 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 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动 对称性特征 能、势能相等,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A.f固=60 Hz
√C.50 Hz<f固≤60 Hz
B.60 Hz<f固<70 Hz D.以上三个都不对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检测14光学电磁波含解析新人教版
章末检测14 光学电磁波(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1~6题有一个选项正确,7~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将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偏振片放在一盏灯的前面,此时没有光通过.假如将其中的一个偏振片渐渐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现象是()A.透过偏振片的光先增加,然后又减弱到零B.透过偏振片的光先增加,然后减弱到非零的最小值C.透过偏振片的光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加D.透过偏振片的光先增加,再减弱,然后又增加解析:起先时没有光通过,说明两偏振片的透光方向垂直,其中一个偏振片旋转180°的过程中,透过偏振片的光先增加然后又减弱到零,故A正确.答案:A2.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心有一盏灯S(可视为点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它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了亮点S1;小鸟在水面上方翱翔,它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了亮点S2.设水中无杂质,四周无光源,水面安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鱼看到S1,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S1的位置与小鱼的位置无关B.小鱼看到S1,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S1的位置与小鱼的位置有关C.小鸟看到S2,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S2的位置与小鸟的位置有关D.小鸟看到S2,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S2的位置与小鸟的位置无关答案:A3.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试验,用绿光照耀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视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A.增大S1与S2的间距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答案:C4.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光线1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 ;光线2的入射点为A ,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 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 ,OA =R2,OP =3R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据此可知( )A.光线2在圆弧面的入射角为45°B.玻璃材料的折射率为 3C.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c2D.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3R 2c答案:B5.一束单色光经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 ) A.速度变小,波长变短 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大,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答案:A6.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 BC D解析: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假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发生全反射;假如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在界面处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但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选项A 正确,C 错误;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时,在界面处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且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选项B 、D 错误.答案: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殊光明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C.一简谐横波以速度v 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传播到坐标原点,此质点正从平衡位置以速度v 0向下振动,已知质点的振幅为A ,振动角速度为ω,则x 轴上横坐标为34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A sin ω⎝⎛⎭⎪⎫t -3λ4v ⎝ ⎛⎭⎪⎫t ≥3λ4vD.在光的双缝干涉试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视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解析: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殊亮是光发生了全反射的原因,选项A 正确;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解调,选项B 错误;波由坐标原点传播到x =34λ处所需时间为3λ4v ,故x =34λ处的质点的起振时刻为3λ4v ,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则x =34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A sin ω⎝⎛⎭⎪⎫t -3λ4v ⎝ ⎛⎭⎪⎫t ≥3λ4v ,选项C 正确;在光的双缝干涉试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选项D 错误;由光速不变原理知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视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选项E 正确.答案:ACE8.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图A 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则由图像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B.由图B 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 0C.图C 中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干涉D.图D 中泊松亮斑是小孔衍射形成的图样E.图E 中若简谐波的波速为200 m/s ,从图示时刻起先质点a 经0.01 s 通过的路程为0.4 m解析: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试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象的横坐标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选项A 错误;由图B 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 跟固有频率f 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距固有频率f 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选项B 正确;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干涉,选项C 正确;泊松亮斑是光绕过圆形挡板后衍射形成的图样,选项D 错误;由图E 可知,该波的波长是4 m ,则周期T =λv =4200s =0.02 s ,从图示时刻起先,质点a 经0.01 s ,即半个周期,a 恰好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通过的路程为0.4 m ,选项E 正确.答案:BCE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B.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光的干涉引起的C.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改变的电场四周肯定可以产生电磁波D.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E.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多普勒效应F.离开地球的高速火箭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寿命变长了解析:超声波的频率大,波长较小,所以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选项A 正确;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选项B 错误;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周期性改变的电场四周才可以产生电磁波,选项C 错误;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这样才能使得光在光导纤维的内芯发生全反射,选项D 正确;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波的干涉现象,选项E 错误;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中的“时钟变慢”原理,离开地球的高速火箭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寿命变长了,选项F 正确.答案:ADF10.(2024·吉林通化调研)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解析:由相对论学问Δt =Δτ1-⎝ ⎛⎭⎪⎫v c 2知,Δt >Δτ.则地面上的人视察飞船上的时间进程比地面上慢,即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同理可知,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A 、C 正确,B 、D 错误.答案:AC11.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是光在空气尖劈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干涉条纹中的暗条纹是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视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 答案:AC12.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逝B.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C.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D.若a 、b 光分别照耀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解析:如图所示,设b 光折射角为α,在右界面的入射角为β,依据几何关系有:α+β=∠A ,依据折射定律n =sin isin α,增大入射角i ,折射角α增大,β减小,而β增大才可能使b 光发生全反射,故A 错误;由光路图可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n a <n b ),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λa >λb ),故B 错误;光是一种横波,横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与光的频率无关,故C 错误;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最大初动能E k =hν-W 0,再依据动能定理:-eU c =0-E k ,即遏止电压U c =he ν-W 0e,由于逸出功W 0相同,所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又n a <n b ,则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νa <νb ),a 光的遏止电压小于b 光的遏止电压,故D 正确.答案:AB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学校开展探讨性学习,某探讨小组的同学依据所学的光学学问,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 、EF ,在半径OA 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 1、P 2,并保持P 1、P 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 相平,EF 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视察P 1、P 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正好拦住P 1、P 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 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依据P 3所插的位置,就可干脆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1)若∠AOF =30°,OP 3与OC 的夹角为30°,则P 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 . (2)图中P 3、P 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AO 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 ,K 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 .解析:依据折射定律n =sin θ1sin θ2,题中θ1=60°,θ2=∠AOF =30°,所以n =sin 60°sin 30°= 3.(2)题图中P 4对应的入射角大于P 3所对应的入射角,所以P 4对应的折射率大. (3)因为A 、O 、K 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所以K 处对应的折射率应为1. 答案:(1) 3 (2)P 4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3)114.(8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试验中,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试验装置进行调整并视察了试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正确的是 .A.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需平行放置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C.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D.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2)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 nm.(3)假如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丙所示.则在这种状况下来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时,测量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解析:(1)为了得到相干光源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需平行放置,A 正确;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B 错误;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ldλ与单缝宽度无关,C 错误,D 正确.(2)手轮的读数为0.5 mm +20.0×0.01 mm =0.700 mm.(3)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不平行时,实际值Δx 实=Δx 测cos θ,θ为条纹与分划板间的夹角,故Δx 实<Δx 测.答案:(1)AD (2)0.700 (3)大于15.(8分)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为某透亮介质的横截面,O 为BC 边的中位,位于O 点处的点光源在透亮介质内向各个方向放射光线,其中从AC 边上的D 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BC ,从E 点射出的光线垂直BC 向上.已知BC 边长为2L .求:(1)该光在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θ; (2)DE 的长度为x .(可能用到sin 15°=2-32或tan 15°=2-3) 解析:(1)由几何关系可知,题图中∠ODE =60°,故光线OD 在AC 面上的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依据光的折射定律有n =sin 45°sin 30°=2,由sin θ=1n知θ=45°.(2)由l OD sin 45°=Lsin 120°,解得l OD =63L ,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OE 在AC 面上的折射角为45°,依据光的折射定律有,OE 光线在AC 面上的入射角为30°,故题图中∠OEC =60°,则△ODE 为等边三角形,得x =l OD =63L . 答案:(1)45° (2)63L 16.(10分)如图所示,有一玻璃圆柱体,横截面半径为R =10 cm ,长为L =100 cm.一点光源在玻璃圆柱体中心轴线上的A 点,与玻璃圆柱体左端面距离d =4 cm ,点光源向各个方向放射单色光,其中射向玻璃圆柱体、从左端面中心半径为r =8 cm 圆面内射入的光线恰好不会从柱体侧面射出.光速为c =3×108m/s.求:(1)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2)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解析:(1)由题意可知,光线AB 从圆柱体左端面射入,在柱体侧面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sin i =r r 2+d2=25,n =sin i sin θ,sin C =1n, sin θ=cos C =1-sin 2C , 联立解得n =355.(2)折射光BD 在玻璃圆柱体内传播路程最长,因而传播时间最长,由几何学问得s =Lsin C=nL ,v =c n,t =s v =n 2Lc=6×10-9 s. 答案:(1)355 (2)6×10-9s17.(8分)一条长直光导纤维的长度l =15 km ,内芯的折射率n =1.6,在内芯与包层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60°,一细光束从左端面中点射入内芯,则:(1)为使射入的光在内芯与包层的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光在左端面的入射角θ为多少?(2)若从左端射入的光能够不损失地传送到右端,则光在光导纤维内传输的时间最长和最短各为多少?(真空中光速c =3.0×108m/s ;取sin 37°=0.60,cos 37°=0.80;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光从左端面射入时的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α, 则α=90°-C =30°, 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sin α,则sin θ=n sin α=1.6sin 30°=0.8,解得θ=53°.(2)光在内芯的传播速度v =c n,当光射向左端面的入射角为0°时,光传播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min =l v =nlc=8.0×10-5 s ,当光射到芯层与包层分界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时,光传播的时间最长,此时间传播的路程s =lsin C,则最长时间t max =lv sin C =nlc sin C =t minsin C≈9.2×10-5s.答案:(1)53° (2)9.2×10-5s 8.0×10-5s18.(10分)如图所示是某种透亮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D ,光在透亮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4×108m/s ,一束光线在纸面内垂直AB 面射入棱镜,发觉光线刚好不能从AD 面射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 ,sin 53°=0.8,cos 53°=0.6,求:(1)透亮物质的折射率和直角三棱镜∠A 的大小;(2)光线从BD 面首次射出时的折射角α.(结果可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 解析:(1)由折射率与光速间的关系n =c v,解出透亮物质的折射率n =1.25,由题意可知,光线从AB 面垂直射入,恰好在AD 面发生全反射,光线从BD 面射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该透亮物质的临界角为C ,由几何关系可知 sin C =1n,解得∠C =∠A =53°.(2)由几何关系知β=37°, 由折射定律知n =sin αsin β,解得sin α=34.答案:(1)1.25 53° (2)sin α=34。
新高考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十四章近代物理
第十四章 近代物理做真题 明方向1.[2024·全国甲卷]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 + 147 N ―→Y + 178 O 、Y +73 Li ―→2X ,X 和Y 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 和A 分别表示X 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A .Z =1,A =1B .Z =1,A =2C .Z =2,A =3D .Z =2,A =4 2.[2024·湖南卷]2024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 )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B .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1 H +31 H ―→42 He + 0-1 e C .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 D .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3.[2024·全国乙卷]2024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其中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装置在该事务观测中作出重要贡献.由观测结果推断,该伽马射线暴在1分钟内释放的能量量级为1048J .假设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物质质量的削减,则每秒钟平均削减的质量量级为(光速为3×108m /s )( )A .1019 kgB .1024 kgC .1029 kgD .1034 kg4.[2024·新课标卷]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放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eV ,跃迁放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元电荷e =1.60×10-19C )( )A .103 HzB .106 HzC .109 HzD .1012 Hz5.[2024·全国甲卷]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 0和2t 0,在t =0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 ,在t =2t 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N3 ,则在t =4t 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A .N 12B .N 9C .N 8D .N 66.[2024·山东卷]碘125衰变时产生γ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若将肯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 )A .116B .18C .14D .127.[2024·广东卷]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 较大的氢原子.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E n =E 1n 2 ,其中E 1=-13.6 eV .如图是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要使n =20的氢原子汲取一个光子后,恰好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被汲取的光子是( )A .红外线波段的光子B .可见光波段的光子C .紫外线波段的光子D .X 射线波段的光子第十四章 近代物理做真题 明方向1.D 设Y 电荷数和质量数分别为m 和n ,依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第一个核反应方程的核电荷数和质量数满意,A +14=n +17,Z +7=m +8,其次个核反应方程的核电荷数和质量数满意,n +7=2A ,m +3=2Z ,联立解得,Z =2,A =4,故选D .2.A 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A 正确;依据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1 H +31 H ―→42 He +10 n ,B 错误;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氘核和氚核,C 错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有质量亏损,D 错误. 故选A .3.C 依据质能方程E =mc 2可知,每秒钟平均削减的质量为Δm =E 060c 2 =104860×(3×108)2 kg =10305.4kg 则每秒钟平均削减的质量量级为1029kg . 故选C .4.C 铯原子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对应的能量为ε=10-5 eV =10-5×1.6×10-19 J =1.6×10-24J由光子能量的表达式ε=hν可得,跃迁放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ν=εh=1.6×10-246.63×10-34 Hz ≈2.4×109Hz跃迁放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109Hz .故选C .5.C 设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原来总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N 1+N 2,因为N 余=⎝ ⎛⎭⎪⎫12 tT ·N 原,所以t =2t 0时刻,N 3 =N 1⎝ ⎛⎭⎪⎫12 2 +N 2⎝ ⎛⎭⎪⎫12 1 ,联立解得N 1=23 N ,N 2=13 N ,故t =4t 0时刻,N 1⎝ ⎛⎭⎪⎫12 4+N 2⎝ ⎛⎭⎪⎫12 2=N 8 ,C 项正确. 6.B 设碘125刚植入时的质量为m 0,则经过n =18060 =3个半衰期以后剩余的质量为m =⎝ ⎛⎭⎪⎫12 nm 0,解得m m 0 =18 ,B 项正确. 7.A n =20的氢原子能量为E 20=E 1202 =-0.034 eV ,该氢原子的电离能为0.034 eV .汲取一个光子,恰好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由题图所示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可知,被汲取的光子是红外线波段的光子,A 项正确.。
近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2021年整理)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章热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制成悬浊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若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如图所示的折线。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折线为小炭粒运动的轨迹B.可以看出小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记录的是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状况D。
可以看出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答案 B 图中的折线由炭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接而成,无法反映炭粒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即该折线不是炭粒的运动轨迹,但能反映出炭粒的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选项A和C错误而选项B 正确。
炭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答案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A项未知热传递情况而B项未知做功情况,故无法判断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A和B选项均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越大,故C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近年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近代物理初步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近代物理初步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近代物理初步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近代物理初步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章近代物理初步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60分。
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2018·河南六校联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错误!( C )A.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B.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个数增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C.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但它的光谱不是连续谱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高速电子流[解析]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需要吸收能量,原子能量增大,故A错误;紫外线照射金属锌板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由于没有改变照射光的频率,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错误;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但它的光谱不是连续谱,C正确;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D 错误。
2.(2018·天津检测)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导学号 21993545 ( C)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氢原子的能量也减小D.氢原子在n=2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解析]γ射线的产生机理是原子核受激发才产生的,故A错误;根据跃迁规律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小于a光子的能量,不可能为紫外线,故B错误;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ke2,r2)=m错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子的电势能减小,由于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故C正确;欲使在n=2能级的氢原子发生电离,吸收的光子能量一定不能小于3.4eV,故D错误。
(新课标)近年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波与相对论第三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达标诊断高效训练(2021年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波与相对论第三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波与相对论第三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波与相对论第三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光的折射全反射(建议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1。
(2018·贵州六校联考)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1点在O点的右侧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C.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D.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红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E.若蓝光沿AO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解析:选BCD。
据折射定律,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知O1点应在O点的左侧,故A错;光从光疏介质(空气)进入光密介质(水)中时,速度变小,故B对;紫光的折射率大于蓝光,所以折射角要小于蓝光的,则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故C对;若是红光,折射率小于蓝光,折射角大于蓝光的,则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故D对;若蓝光沿AO方向射入,据折射定律,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B点正上方的D点,故E错.2.(2015·高考北京卷)“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A.P3只挡住P1的像B.P4只挡住P2的像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解析:选C.实验中,在插P3时,应同时挡住P1、P2的像;在插P4时,应同时挡住P3和P1、P2的像.选项C正确.二、非选择题3.(2015·高考江苏卷)人造树脂是常用的眼镜镜片材料.如图所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P点.已知光线的入射角为30°,OA=5 cm,AB=20 cm,BP=12 cm,求该人造树脂材料的折射率n。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电磁振荡 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2021年整理)
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的全部内容。
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章末检测提升第十四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答案:D解析:雷达是根据超声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故A项错误;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故B项错误;用紫外线照射时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这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故C项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故D项正确.2.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错误!()A.出现的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答案:D解析:酷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地表附近空气的密度小,空气的折射率下小上大,远处车、人反射的太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3.在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黑球,距球心为L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 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已知筒的内半径为r,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黑球的半径R最小为错误!( )A.R=错误! B.R=rC.R=L D.R=错误!答案:A解析:要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作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得tanθ=错误!=错误!,解得: R=错误!.4.(多选)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一单色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错误!,入射角为45°,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且垂直于图面的轴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错误! ( )A.光束1顺时针转过15°B.光束1顺时针转过30°C.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小于15°D.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大于15°答案:BC解析:当圆柱转过15°时,入射角变为60°,则反射角也变为60°,故光束1顺时针转过30°;折射角的改变量小于入射角的改变量,故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小于15°。
江苏省近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修3-5)练习手册
第十四章(选修3-5)第1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
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
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2.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 )A. v 0 B 。
v 0 C. v 0 D 。
v 0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4 kg ,速率分别为v A =5 m/s 、v B =2 m/s 的A 、B 两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则 ( ) A. 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18 kg ·m/s,方向水平向右 B. 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18 kg ·m/s ,方向水平向左 C 。
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2 kg ·m/s ,方向水平向右 D. 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2 kg ·m/s,方向水平向左4. (2015·福建卷)如图,两滑块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 的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2v 0,方向向右,滑块B 的质量为2m ,速度大小为v 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 ( )A. A 和B 都向左运动B. A 和B 都向右运动C 。
A 静止,B 向右运动 D. 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5。
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 1=1kg 和m 2=4kg 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v 1=4m/s 和v 2=6m/s ,发生碰撞后,系统可能损失的机械能为 ( )A 。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电磁波相对论第2讲机械波作业新人教版2021081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电磁波相对论第2讲机械波作业新人教版20210813165[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1.设x 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 、A 、B 、C 、D 、E 、F 、G 八个点,OA =AB =BC =CD =DE =EF =FG =1 m ,质点O 在垂直于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沿x 轴方向传播形成横波. t =0时刻,O 点开始向上运动,经t =0.2 s ,O 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这时A 点刚好开始运动.那么在t =2.5 s 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点位于x 轴下方 B .A 点与E 点的位移相同C .D 点的速度最大 D .C 点正向上运动E .这列波的波速为5 m/s解析:由题可知,T 4=0.2 s ,周期T =0.8 s ,14λ=1 m ,波长λ=4 m ,由v =λT得波速v=5 m/s ,则可判定E 项正确;当t =2.5 s 时,波源O 已振动了318个周期,现在O 位于x轴上方向上振动,B 点与O 点之间相距半个波长,可判定B 点位于x 轴下方,A 项正确;2.5 s 时E 点差不多振动了一段时刻,A 点与E 点间距1个波长,两点振动情形完全一样,则B 项正确;O 点与D 点间距1个波长,两点的振动情形完全一样,现在,O 点差不多离开平稳位置向上振动,D 点也一样,则D 点的速度不是最大,C 项错误;波传播到C 点的时刻为t =3×0.2 s=0.6 s ,在t =2.5 s 时刻质点C 已振动的时刻t ′=2.5 s -0.6 s =1.9 s =238T ,质点C 的起振方向向上,则在2.5 s 时刻C 点应向下振动,则D 项错误. 答案:ABE2.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 ) A .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B .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 C .增大障碍物的长度 D .减小障碍物的长度E .波源远离障碍物运动解析: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缘故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只要增大波长或减小障碍物的长度即可满足题目要求,由λ=v f知,v 不变,减小f ,λ增大,故A 、C 错,B 、D 对;波源远离障碍物将产生多普勒效应,等效于增大波长,故E 对. 答案:BDE3.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现在刻质点P 的速度为v ,通过1.0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再通过0.2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则下列判定中正确的是( )A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5 m/sB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5 m/sC .若某时刻质点M 到达波谷处,则质点P 一定到达波峰处D .质点M 与质点Q 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E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0 s 时刻,质点P 在y 轴上的坐标为20 cm解析:由题意可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其周期T =1.2 s ,依照v =λT得v =5 m/s ,A 正确,B 错误;当两质点平稳位置间的距离相差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步调相反,C 正确,D 错误;波的周期为T =1.2 s ,依照对称性可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0 s 时刻,质点P 到达波峰处,其y 坐标为20 cm ,E 正确. 答案:ACE4.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沿y 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10sin(5πt )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期为4.0 s B .振幅为20 cm C .传播方向沿x 轴正向 D .传播速度为10 m/sE .经1 s 波向前传播10 m ,而质点不随波移动解析:由题意知ω=5π rad/s,周期T =2πω=0.4 s ,由波的图像得振幅A =10 cm ,波长λ=4 m ,故波速v =λT=10 m/s ,P 点在t =0时振动方向为正y 方向,波向正x 方向传播,由Δx =vt 1知,1 s 后波向前传播10 m ,各质点仍在平稳位置邻近振动而不随波移动.答案:CDE5.(2020·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波的波长为8 m ,周期为2 s ,t =1 s 时刻波形如图a 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b 是波上某一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b 能够表示d 质点的振动B .图b 能够表示b 质点的振动C .a 、b 两质点在t =1.5 s 时速度大小相同D .该波传播速度为v =4 m/sE .t =0时b 质点速度沿y 轴正向解析:a 、b 、d 三质点中在t =1 s 时位于平稳位置的是b 和d 质点,其中d 质点向上振动、b 质点向下振动,则图b 能够表示d 质点的振动,A 项正确,B 项错误.t =1.5 s 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则知现在a 质点速度大于b 质点速度,C 项错误.波速v =λT=4 m/s ,D 项正确.t =0时波形如图乙所示,现在b 质点速度沿y 轴正方向,E 项正确.答案:ADE6.(2020·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左传播的横波的图像,图中实线表示t 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又经Δt =0.2 s 时刻的波形,已知波长为2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2 sB .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29 sC .波的速度的最小值为9 m/sD .这列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E .这列波遇到直径r =1 m 的障碍物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解析:0.2 m =110λ,因波向左传播,则由图像可知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n +910)λ(n =0,1,2,…),因此0.2 s =(n +910)T (n =0,1,2,…),n =0时,周期最大,为T m =29 s ,波速最小,为v min =λT m=9 m/s ,因此A 错误,B 、C 正确.横波能够发生偏振现象,D 错误.因为障碍物的直径r =1 m<λ=2 m ,则这列波遇到此障碍物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E 正确. 答案:BCE7.图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 1=0.3 s 时,质点P 首次位于波谷,质点Q 的坐标是(1.5,0),质点M 的坐标是(13,0)(图中未画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速度为0.3 m/sB .从t =0开始,质点Q 一定比P 先到达波峰C .每经0.2 s ,质点Q 的路程一定是10 cmD .在t 2=1.6 s 时刻,质点M 第二次位于波峰E .P 、Q 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同解析:由题图知波长为λ=4 cm ,v =34λt 1=0.1 m/s ,故选项A 错误;因为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质点Q 在质点P 的左侧,由题图可知质点Q 一定比P 先到达波峰,故选项B 正确;波的周期T =λv=0.4 s ,每经0.2 s 即半个周期,质点Q 运动的路程s =2A =2×5 cm=10 cm ,故选项C 正确;波峰第一次到达质点M 的时刻t 3=Δx v =0.13-0.010.1 s =1.2 s ,再通过一个周期即t 2=1.6 s 时,质点M 第二次位于波峰,故选项D 正确;P 、Q 两质点相距Δx ′=0.5 cm<λ,不是同相位点,故选项E 错误. 答案:BCD8.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 是波蜂与波峰的相遇点,设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现在刻位于O 处的质点正处于平稳位置 B .P 、N 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平稳位置 C .随着时刻的推移,M 处的质点将向O 处移动D .从现在刻起,通过四分之一周期,M 处的质点到达平稳位置,现在位移为零E .O 、M 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解析:现在刻位于O 处的质点正处于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不在平稳位置,选项A 错误;P 、N 两处的质点处于波峰和波谷的相遇点,两列波在这两处的位移始终相反,合位移为零,选项B 正确;质点并不随波迁移,选项C 错误;从现在刻起,通过四分之一周期,两列波在M 点的振动均达到平稳位置,合位移为零,选项D 正确;O 、M 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区的点,其振幅为2A ,选项E 正确. 答案:BDE9.如图所示,有一列减幅传播的简谐横波,x =0与x =75 m 处的A 、B 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则这列波的( )A .A 点处波长是10 cm ,B 点处波长是5 cm B .周期一定差不多上2×10-2sC .t =0.012 5 s 时刻,两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相反D .传播速度一定是600 m/sE .A 质点的振幅是B 质点的振幅的2倍解析:由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两质点的周期均为2×10-2s ,因此B 项正确;再由振动图像知t =0时,质点A 在平稳位置且向上振动,B 处在波峰,则有75 m =34λ+nλ(n =0,1,2,3,…),解得λ=3004n +3 m(n =0,1,2,3,…),因此A 项错;在t =0.012 5 s =58T时,质点A 向下振动,B 向上振动,因此C 项正确;波的传播速度v =λT =15 0004n +3m/s(n =0,1,2,3,…),有多种可能,D 项错;由图可知质点A 的振幅为10 cm ,质点B 的振幅为5 cm ,因此E 项正确. 答案:BCE 二、非选择题10.一列沿-x 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9,0),已知t =0.7 s 时,P 点第二次显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2)从t =0时刻起,通过多长时刻Q 点第一次显现波峰? (3)当Q 点第一次显现波峰时,P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 ,P 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 m ,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7 m 因此v =s t=10 m/s(2)Q 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11 m 故Q 点第一次显现波峰的时刻为t 1=s 1v=1.1 s (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λv=0.4 sQ 点第一次显现波峰时质点P 振动了t 2=0.9 s则t 2=2T +14T =9T4质点每振动T4通过的路程为10 cm 当Q 点第一次显现波峰时,P 点通过的路程s ′=0.9 m. 答案:见解析11.(2020·湖北武汉调研)有两列简谐横波a 、b 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 波的周期T a = 1 s .求:(1)两列波的传播速度;(2)从t =0时刻开始,最短通过多长时刻x =1.0 m 的质点偏离平稳位置的位移为0.16 m? 解析:(1)由图可知a 、b 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 =2.5 m ,λb =4.0 m. 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为v =λaT a=2.5 m/s. (2)a 波的波峰传播到x =1.0 m 的质点经历的时刻t a =Δx a v =1+mλav,b 波的波峰传播到x =1.0 m 的质点经历的时刻t b =Δx b v =1.5+nλbv,又t a =t b =t ,联立解得5m -8n =1(式中m 、n 均为正整数),分析知,当m =5、n =3时,x =1.0 m 的质点偏离平稳位置的位移为0.16 m 时通过时刻最短,将m =5代入t =1+mλav,解得t =5.4 s.答案:(1)均为2.5 m/s (2)5.4 s12.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 传播,A 、B 之间的距离为1 m ,A 、B 两点的振动情形如图乙所示.则这列波波速为多少?解析:该波的周期为T =4 s. 假如该波向右传播x AB =nλ+34λ(n =0,1,2,3,…)解得波长λ=44n +3 m(n =0,1,2,3,…)波速v =λT =14n +3m/s(n =0,1,2,3,…).假如该波向左传播x AB =nλ+14λ(n =0,1,2,3,…)解得波长λ=44n +1 m(n =0,1,2,3,…)波速v =λT =14n +1m/s(n =0,1,2,3,…).答案:见解析。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2相互作用含解析新人教版
章末滚动验收(二)(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状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状况就是一个实例。
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D[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故A错误;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复原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错误;在最低点,运动员虽然处于瞬时静止状态,但接着运动员要加速上升,故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错误,D正确。
]2.《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依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项错误,B项正确;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不变,故C项错误;若水平移动铁夹,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受力始终平衡,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项错误。
]3.(2024·天津高考)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立了单面索(全部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需对称分布C[增加钢索数量,其整体重力变大,故索塔受到向下的压力变大,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1 s后,平衡位置处于x=0.6 m的质点
位移始终为0
图4
D.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2019·浙江杭州市高三期末)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现
将过球心的截面圆周分成12等份,如图5所示.一束复色光沿图示截面从“10点
钟”位置以60°入射角射入玻璃球后,分成两束光分别从“1点钟”“2点钟”
位置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1点钟”出射的光束波长较长
B.改变入射角,两束光在玻璃球中均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C.从“2点钟”出射的光束在玻璃球中传播的时间t=3cR
D.通过同一单缝时,从“2点钟”出射的光束比从“1点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019·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
变宽
√B.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气泡时在气泡表面发生
了全反射 C.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的质点振动位移始终最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波长的定义可知,在振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 间的距离叫做波长,故A正确.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是因为声波的波长比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 象,故B错误.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简谐运动表达式x=Asin(ωt+φ)中,A表示振动的振幅,(ωt+φ)表示相位,故 D正确.
“1点钟”出射的光束比从“2点钟”出射的光束衍射更明显,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非选择题 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面 的 屏 幕 上 , 红 光 的 干 涉 条 纹 间 距 Δx1 与 绿 光 的 干 涉 条 纹 间 距 Δx2 相 比 , Δx1_>___Δx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双缝与 屏幕的距离为1.00 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则 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0_._3_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简谐运动的周期由振动系统内部因素决定,与振幅无关,故A正确;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因为不同色光折射率的不同,则会发散成彩 色光带,故B正确;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电磁波也能通过光缆传输,故C正确;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根据条纹间距公式 Δx=Ld λ ,若只增大双缝间的距离, 则条纹间距变小,故D错误.
解析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Δx=dl λ,红光波长较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 距较大,即 Δx1>Δx2.相邻条纹间距 Δx=10.55mm=2.1 mm=2.1×10-3 m,根据 Δx=dl λ 可得 d=Δlλx=0.3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出射的光束衍射更明显
图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折射定律知,从“1点钟”出射的光束折射率
较小,波长较长,故A正确.
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到玻璃球内表面时的入
射角都等于光束进入玻璃球时的折射角,可知两束光在玻
璃球中均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19·山东滨州市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振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B.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是由波的干涉产生的
√C.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D.简谐运动表达式x=Asin(ωt+φ)中,A表示振动的振幅,(ωt+φ)表示相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图6
解析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 i=45°,设折射角为 r, 则 tan r=34,故折射率 n=ssiinn ri≈1.2,故 v=nc=2.5×108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由于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因波长变长, 根据条纹间距公式Δx=Ld λ,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A正确; 光束从水中射向气泡,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出现全反射现象,则 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故B正确; 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振动总是加强,但质点的位移不是始终最大,故C错误; 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波长很小,不易发生明显衍射,故D正确.
√D.C 处质点再经过43T 将到达波峰的位置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不随波传 播,A处质点不可能传播到C点,故A错误; 波向右传播,根据“同侧法”判断质点的 振动方向,可知B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 故B正确; B处质点向上振动,靠近平衡位置平均速度大,回到平衡位置所用时间小于八 分之一周期,故C错误; 由波的传播方向可判断C处质点正向下运动,经过四分之三周期将到达波峰的 位置,D正确.
3.(2019·山西晋城市二模)将一个分子P固定在O点,另一 个分子Q从图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与间距关系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Q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
√B.分子Q在C点时分子势能最小
图1
√C.分子Q由A点释放后运动到C点左侧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19·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会发散成彩色光带 √C.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传输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增大双缝间的距离,则干涉 条纹间距也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19·陕西榆林市第三次测试)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2 m/s的速度传播,
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处质点再经过34周期将传播到 C 点
√B.B 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
C.B 处质点再经过81T 回到平衡位置
上的入射角减小,入射角可能小于临界角,则NO面可能有光线射出,故C正确;
由于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则a光的频率比b光的低,a光的波长
比b光的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束的条纹间距大,故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0·浙江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联考)如图4所示,两列简谐横波 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 m和x=1.2 m处,两
解析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振幅反映了振动的强弱,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 越大,故A错误; 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B正确; 激光的能量大,医学上常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故C正确;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液、气三种状态下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分子Q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一直受引力作用,速 度一直增加,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在C点的分子势 能最小,选项A错误,B正确; 分子Q由A点释放后运动到C点左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然后到C点左侧后分子力为斥力,逐渐变大,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选项C正确; 题图只能表示固、液两种状态下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气体分子距 离一般大于10r0,选项D错误.
解析 由光路图看出,b光束在NO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而a光束在MO面上没有发生全反射,而入射角相同,
说明b光的临界角小于a光的临界角,由 sin C=n1 分析得
知,玻璃对a光束的折射率小于b光束的折射率,由v=
c n
得知,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故A正确,
B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保持b光入射点位置不变,将光束b顺时针旋转,在NO面
12.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 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6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 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A、B两个光点, 读出OA间的距离为20.00 cm,AB间的距离为6.00 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 上表面距离d1=10.00 cm,玻璃砖厚度d2=4.00 cm.该玻璃的折射率n=_1_._2_, 光在该玻璃中传播速度v=_2_._5_×_1_0_8_ 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若光束从玻璃棱镜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更容易发生全反射
B.在玻璃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若保持b光入射点位置不变,将光束b顺时针旋转,则NO面可能有光线射出 √D.用a、b光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