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沿 为全面推进农业发展作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沿为全面推进农业发展作贡献

本文从学校实际出发,阐述了近几年吉林农业大学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加大人才工程建设等问题。

[标签]人才地方经济建设农业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几年来,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为强大思想武器,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为推进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加大人才工程建设力度,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小国经济要与世界接轨,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竞争的焦点,说到底是人才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最有效的财富即创造财富的财富。基于此,我校始终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断加大人才工程建设力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队伍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能够主动适应地方经济需要、有利于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需要。

(一)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优化课程结构,反映学科前沿,突出地方特色,重视实践应用”的原则,着重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共建设了15门省级优秀课程,19门校级优秀课程,修订了450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全校主要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全部达到了校级优良标准,形成了一大批精品课和品牌课。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999年以来,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先后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两个适应、一个突出”,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需求多样化趋势相适应,与弹性学分制的运行方式相适应,突出素质教育。从1999级学生开始,实施弹性学分制和主辅修制。三是探索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坚持德育首位,确立了“文理渗透”、“课上课下结合”、“课程教育与氛围教育结合”的思路;构建了“一主两翼”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即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为主线、以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的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和图书馆等业余文化阵地为两翼,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全学程。四是优化实践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校内专用型、校企联合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型等三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稳定的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系统,完善了“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2000年以来,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我校始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制度和政策,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通过实施“百人学历工程”,改善学术队伍学历结构;围绕学科建设,特别是围绕学科骨干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加大骨干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科教兴农第一线,对参加科教兴农的教师实行“三励”政策,即政治上鼓励,经济上奖励,职称上激励,使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努力为“三农”服务,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

(三)确立研究型教学工作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确立研究型的办学思路,形成了“教育改革要深入,教育研究要先行”的观念,坚持以研究为先导、以研究促建设、以研究促改革,不断把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学工作中。几年来,我校共主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部委级课题12项,省级课题百余项,有6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励。2001年我校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同年,学校在全国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建设,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二、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村发展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认真贯彻“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本着“依靠科教,振兴农村经济,提升农民利益”的原则,加大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和科教兴农工作,为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面向“三农”,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推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为了促进农村的科学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理论优势,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以文艺汇演、社会调查、宣传讲座等形式,深入全省各地农业生产第一线,以服务农民、满足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为目标,本着技术内容新、实用性强的原则,每年按农业生产的不同季节,就农民比较关心的春耕播种、抗旱育苗、病虫害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等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指导。同时,还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和关于“三农”问题及有关农村费改税等方面的政策、方针。几年来,在四平、白城、松原等全省40多个县、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有30000余人次的青年学生和教师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指导工作,共建立了双辽市建设乡、辽源市工农乡、榆树市弓棚子镇等33个校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农村捐赠图书10000余册。这些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农民的科学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科技和文化基础。我校连续14年被中宣部、

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发挥科技优势,为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师资优势,在全省建立科技推广网络,选派大批科教人员下乡,为地方培训大批的科技人员,推广实用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知识。几年来,我们共举办村主任、农村技术人员培训班8期,为基层培训技术骨干2000多人,为农村发放各种科技图书和资料30000多份,举办各种培训班260多个,直接培训农民和当地农业技术人员21000多人次,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有价值信息6000多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在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主战场,构建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校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了应用开发研究的力度。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畜禽高效养殖、土壤改良培肥、菌物研究与开发、生物防治、生物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人畜囊虫病防治、设施农业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农业生产急需的科技创新成果,培植了新的经济生长点,为全面参与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

我校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及时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其中,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在农安、德惠、九台、榆树等16个市(县)累计推广面积达1400万亩,减少粮食损失6.3亿斤。“吉农大3号”、“吉农大7号”水稻新品种,荣获吉林省水稻优质米评比二连冠,成为我省水稻主推品种之一,两个品种年推广面积达160万亩。土壤根茬培肥技术、鹿的疾病防治技术、猪囊虫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等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同时,为给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围绕畜牧业发展,积极构建玉米秸型肉牛饲粮优化技术体系、鹅业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围绕长白山资源开发构建食用菌产业化技术体系、林蛙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还开发出人参、西洋参、林蛙、林蛙油、香菇酒、沙棘酒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已被企业转化并投产,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3.以学校为辐射源,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我校将科教兴农作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科教兴农竞赛、县校合作、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为载体,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我校在全省中、东、西部和城郊建立了11个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形成了东部山区立体农业开发、东部山区经济作物产业化、东部半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长春市城郊绿色食品产业化、中部农区农业机械化、西部风沙盐碱地生态建设等多个技术模式。2001年,在省农发办、省科技厅表彰的11个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