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省学习数据库大纲
2010年黑龙江省学习数据库基础
void intersection(lklist *ha,lklist *hb,lklist *&hc)
{
lklist *p,*q,*t;
for(p=ha,hc=0;p!=0;p=p->next)
void Translation(float *matrix,int n)
//本算法对n×n的矩阵matrix,通过行变换,使其各行元素的平均值按递增排列。
{int i,j,k,l;
float sum,min; //sum暂存各行元素之和
float *p, *pi, *pk;
for(i=0; i<n; i++)
{edge[0]=edge[i]; j=i-1;
while (edge[j].w<edge[0].w) edge[j+1]=edge[j--];
edge[j+1]=edge[0]; }//for
k=1; eg=e;
while (eg>=n) //破圈,直到边数e=n-1.
if(argc<3) exit 0;
strcpy(pred,argv[1]); strcpy(inod,argv[2]);
root=restore(pred,inod,strlen(pred));
postorder(root);
}
TNODE *restore(char *ppos,char *ipos,int n)
void Platform (int b[ ], int N)
2010版030551009网络数据库开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0551009 周/学分:2/4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2、后续课程: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加深对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当已经学习了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这门课程,掌握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通过集中性的编程训练,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如何将所学的数据库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如何将客观信息与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对应起来,设计出一个简单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根据课程设计综合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完成一组综合题,要求具有良好的界面、清晰的算法描述,对语句的注释说明。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开题,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与验收。
1.开题: 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对所确定的题目从问题需求,程序结构,难点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详细的分工。
在确定解决方案框架过程中,考虑怎样使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并确定每个模块的简单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3.系统编码实现: 小组成员根据初步的系统设计方案,编程实现系统功能。
4.系统测试: 在各程序模块编码完成并集成后,就可以开始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
5.书写设计报告:完成文档整理,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设计报告。
6、系统评价与验收:通过答辩的形式对程序的功能进行评价与验收。
四、指导方式教师给出具体设计题目,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给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或学生自选题目。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大纲.doc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号:0130565一、开设院(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二、教学对象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三、教学目的数据是管理的基本资源,信息产生于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及合理利用。
数据库技术是当今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在信息管理领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数据库技术为数据及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数据库相关知识和技能极具实用价值。
凡与各种数据和信息资源管理及应用相关的各类专业均需学习和掌握数据库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目前的专业学习需要,并为将来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打下基础。
因为,没有丰富的数据管理知识,不掌握有力的数据管理工具,将无法面对蕴藏着丰富信息资源的大量业务数据,无法归纳出崭新的管理理念,无法实现现代的管理模式。
与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要求不同的是,管理人员应作为数据库系统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来学习数据库知识,以便了解如何从现实业务中提取和组织数据,如何进行数据管理,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如何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使数据和信息在管理和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掌握由现实业务系统到数据库系统的转换和实现方法,以便在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积极参与、严格控制, 以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品质和性能。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其他计算机和管理类的课程。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准确掌握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知识;掌握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关系;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路线和方法;掌握和运用建立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了解数据分析、规范化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和运用由数据模型到数据库的转换方法;重点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数据操作;重点掌握SQL查询的基本操作; 掌握ACCESS 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的基本设计方法;掌握ACCESS数据库安全与维护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如何从高级语言程序中访问数据库。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六、考核形式考核形式:上机考试试卷结构:1.填空题1 (共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2.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3.填空题2 (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4.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5.'设计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七、教材刘畅.数据库应用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 八、主要参考书目1.[美]David M. Kroenke.数据库处理一基础、设计与实现(第七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解圣庆,Access 2003数据库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3.Ryan K . stephens , Ronald R. Plew著,何玉洁,武欣,邓一凡等译.数据库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丁宝康,董健全.数据库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施伯乐,丁宝康.数据库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萨思帽,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施伯乐,朱扬勇.数据库与智能数据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罗晓沛,张迎新,蔡越江.数据库技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陈恭和,王汉新,刘瑞林.数据库基础与Access应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九、讲授提纲第1章数据库概述(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中,将从基本知识出发,介绍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性;介绍数据处理(或信息加工)的基本内容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过程;介绍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二)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三)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五)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开课单位:(七)教学时间安排:第 3学期(八)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九)后续课程:网络程序开发、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十)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二、课程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范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应用操作;掌握数据库原理、方法及步骤,具有数据库设计以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
达成支撑专业学习成果相应的指标点。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数据库相关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课程目标2. 掌握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3. 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能够利用分解算法将关系模式进行合理的分解;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系统维护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课程目标4. 能够在MySQL平台环境和开发工具下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5. 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第1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1.章节学时:1学时2.教学内容:(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库基础 教学大纲
数据库基础教学大纲数据库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据库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等;2. 掌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与管理;3. 能够进行数据库设计,包括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代数等;4. 能够进行SQL语言的基本操作与查询;5. 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与调优。
三、教学内容1. 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与架构1.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类与特点2. 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2.1 层次模型与网状模型2.2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2.3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2.4 关系模型的范式理论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3.1 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3.2 实体-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3.3 关系模式的定义与设计3.4 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与方法4. 数据库查询与操作4.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与语法4.2 SQL语言的数据查询与操作4.3 SQL语言的数据聚合与分组4.4 SQL语言的嵌套查询与连接操作5. 数据库管理与优化5.1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与索引技术5.2 数据库的事务与并发控制5.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5.4 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与调优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数据库基础知识;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数据库的应用与操作;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作者:王珊、萨师煊,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 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六版),作者:西尔伯沙茨、亚当斯、奥斯特,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作者:张荣华、王珊,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SQL基础教程》(第二版),作者:川合秀实,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纲(面向专业认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说明:此大纲是面向专业认证的课程大纲,但仅供参考。
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分解的二级指标点适当修改此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课程编号:3.课程体系/类别:学科基础课4.课程性质:必修5.学分:46.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7.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数据库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设计,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最终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解决数据库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从事数据库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本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以来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为后续的多门专业课,如《软件工程》等核心课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尤其是规范化理论,并能够结合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库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支撑毕业要求1.2)2、掌握SQL语言、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技术等数据库基础知识,能够结合工程原理和方法,针对数据库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支撑毕业要求1.3)3、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采用恰当的表达工具,确定和表达复杂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包括硬软件或数据库产品的设计目标;(支撑毕业要求3.1)4、能根据设计目标,选取恰当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技术,采用恰当的设计流程,并能确定数据库系统、模块(子系统)或流程的研发方案,体现开发和设计的创新意识。
《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60603课程名称:数据库英文名称:Databas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等专业大二、大三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本课程系统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基础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
Database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an important bas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 system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not only the theory, but also basic skills of database system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of designing database. The contents include: he basic concept of database systems and basic theory, data model, relational database, SQL standardized theory, database security and safety, concurrency control technology, recovery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designing databa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010年黑龙江省学习数据库大纲
1、我们可用“破圈法”求解带权连通无向图的一棵最小代价生成树。
所谓“破圈法”就是“任取一圈,去掉圈上权最大的边”,反复执行这一步骤,直到没有圈为止。
请给出用“破圈法”求解给定的带权连通无向图的一棵最小代价生成树的详细算法,并用程序实现你所给出的算法。
注:圈就是回路。
2、假设K1,…,Kn是n个关键词,试解答:试用二叉查找树的插入算法建立一棵二叉查找树,即当关键词的插入次序为K1,K2,…,Kn时,用算法建立一棵以LLINK / RLINK 链接表示的二叉查找树。
3、冒泡排序算法是把大的元素向上移(气泡的上浮),也可以把小的元素向下移(气泡的下沉)请给出上浮和下沉过程交替的冒泡排序算法。
48.有n个记录存储在带头结点的双向链表中,现用双向起泡排序法对其按上升序进行排序,请写出这种排序的算法。
(注:双向起泡排序即相邻两趟排序向相反方向起泡)4、(1)p->rchild (2)p->lchild (3)p->lchild (4)ADDQ(Q,p->lchild)(5)ADDQ(Q,p->rchild)25. (1)t->rchild!=null (2)t->rchild!=null (3)N0++ (4)count(t->lchild) (5)count(t->rchild)26. .(1)top++ (2) stack[top]=p->rchild (3)top++ (4)stack[top]=p->lchild27. (1)*ppos // 根结点(2)rpos=ipos (3)rpos–ipos (4)ipos (5)ppos+1。
数据库access2010对口高考大纲
科目2:【数据库应用基础】1.数据库概述(1) 掌握数据库的概念(2) 掌握实体间的一对一、一对多与多对多关系(3)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类型,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特点2.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 了解Access软件的发展及特点(2) 掌握Access的启动、关闭方法(3) 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4) 掌握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方法(5) 了解数据库类型的转换3. Access表的操作(1) 了解表、字段、记录的概念(2) 理解Access的常用数据类型(3) 掌握表的创建方法(4) 掌握表结构的修改及维护方法(5) 掌握字段基本属性设置方法(6) 了解表的浏览及格式设置(7) 掌握数据排序、筛选方法(8) 掌握数据的查找与替换方法4. Access数据查询(1) 了解查询的基本概念及功能(2) 理解查询的类型(3) 掌握创建与修改查询的方法5.SQL初步(1) 掌握SELECT命令基本格式(2) 了解CREATE、INSERT、UPDATE、DELETE命令格式(3) 了解SQL查询的创建方法(4) 了解SQL基本语句的使用6. Access报表的创建与设计(1) 了解报表的特点(2) 掌握创建报表的方法(3) 了解报表的设计与编辑(4) 了解报表打印的基本方法7. Access窗体的创建与设计(1) 了解窗体的功能和类型(2) 了解窗体各控件的功能及使用(3) 掌握创建窗体的方法(4) 掌握常用控件的属性设置8. Access宏的创建与运行(1) 了解简单宏和条件宏的创建方法(2) 了解宏的运行9. Access数据库的管理及安全设置(1) 掌握数据库的压缩和修复方法(2) 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3) 掌握设置数据库密码的方法10.程序设计基础(1) 理解算法的概念、程序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2) 掌握VBA语法基础中的变量、常量的声明方法及作用范围(3) 了解VBA中的各种常用运算符(4) 掌握VBA中提供的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日期/时间函数及转换函数(5) 了解VBA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及关键字(6) 了解Msgbox函数的常量与对应值和返回值(7) 掌握VBA结构语句中常用的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应用方法(8) 了解数组及数组的定义。
2010版030541002网络数据库开发大纲
《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541002课程英文名称: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Web Databas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6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具有技术基础课与技术实践课双重特性,既要认真掌握数据库理论知识和设计编程方法,又要熟练掌握Web程序设计和实践编程能力、调试能力以及编程技巧,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强的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数据库原理课程之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采用某种开发工具语言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进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设计,熟练使用SQL语言,掌握基本的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方法,并能够用一种开发工具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最终达到能够编写简单实用的Web应用程序的目标。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将动态网页制作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独立编制一个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一种开发工具设计Web数据库应用的各种工作页面3.会使用一种开发工具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主要讲解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SQL语言的应用,学习开发数据库的编程技术。
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即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某种开发工具,采用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为:数据库原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要写出设计步骤、程序清单。
2010年黑龙江省重要数据高级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 next;
8、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V1,V2,V3,V4,V5,V6,V7},E={<V1,V2>,<V1,V3>,<V1,V4>,<V2,V5>,<V3,V5>,<V3,V6>,<V4,V6>,<V5,V7>,<V6,V7>}
写出G的拓扑排序的结果。
G拓扑排序的结果是:V1、V2、V4、V3、V5、V6、V7
else if (2)___ NR++; else (3)__ ;
if(t->lchild!=NULL)(4)____; if (t->rchild!=NULL) (5)____;
}
26.树的先序非递归算法。
void example(b)
btree *b;
{ btree *stack[20], *p;
if(i==start) printf(“\n”); else Print(i,start);break;}//if
void dfs(int v)
{visited[v]=1;
for(j=1;j<=n;j++ )
if (g[v][j]!=0) //存在边(v,j)
InOrder(bt->r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pre->rch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null; //设置链表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2345678课程总学时:64,其中:授课48学时、实验16课程学分:3.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2春开课单位:信电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任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二、教学理念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等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课程。
课程建设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毕业产出为导向、可持续改进的数据库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强化OBE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转变思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维护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思政教育将运用其学科思维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
其主要方式是:(1)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技术层面要针对专业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践主题,通过基本概念讲解、重要理论推演和工程案例认知与配套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数据库工程项目的研发流程,体验从需求分析到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让知识与实践得以交融和强化,达到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素养层面要通过多个环节的小组分工,以问题导向来讨论合作和实践锻炼,让学生体验职业角色责任和具体实施过程的岗位要求,把友善、沟通、合作、责任、诚信、创新等关键词与基于过程的个人心得分享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切实认清上述职业素养内涵是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实践课程的融合。
数据库复习大纲
数据库复习大纲1、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的物理组织,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下:(1)数据结构化…(2)较高的数据共享性(3)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3、简述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当模式改变时(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因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逻辑数据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保证模式保持小变,因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
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物理数据独立性。
4、信息有哪三种世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现实世界就是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处于现实世界中。
信息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又称概念世界。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大纲11
《数据库应用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编码:学分:4学分(软件)/3学分(计科网络)总学时:64学时(软件)/48学时(计科网络)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方向)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后续课程:MIS系统、动态网站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目的与任务: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要学习任何软件开发,包括手机应用软件开发,都不能不学习数据库知识及应用。
该课程是学习应用软件开发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对典型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2008的操作及建模工具,掌握对数据库操纵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学会建立和管理数据库,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向——嵌入式移动数据库,以指导今后的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过程,理解数据库设计的整体流程,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数据模型与及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掌握对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操作和必要的安全管理,了解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当前应用发展。
三、课堂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带*的课程是软件专业专门上的,其它是两个专业公有的课程)第1章案例描述1.1项目背景1.2需求分析1.3主要角色【重点】●从需求分析出构建数据库的关键信息及联系●分析出计费系统对数据库数据的管理需求【难点】◆分析出计费数据库的关键信息及联系第2章数据库基础2.1数据库系统概述2.2数据模型2.3数据库设计概述【重点】●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数据的概念模型●数据库设计方法及步骤【难点】◆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实体、属性及联系◆计费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即E-R图第3章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3.1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3.2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3.3关系规范化【重点】●关系术语●关系模式●完整性约束●E-R模型转换●三个范式【难点】◆完整性约束◆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关系规范化与优化第4章SQL Server 2008概述4.1 SQL Server 2008 简介4.2 SQL Server 2008 安装4.3 SQL Server 2008的启动与关闭4.4 SQL Server 2008主要管理工具4.5 系统数据库和示例数据库【重点】●SQL Server 2008安装●SQL Server 2008的SSMS管理工具●SQL Server 2008的系统数据库【难点】◆SQL Server 2008安装第5章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和表5.1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概述5.2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基本管理5.3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高级管理5.4 SQL Server 2008数据表5.5 数据表的创建5.6 数据表的管理5.7 表数据管理【重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查看、修改及删除●数据库的收缩、分离、附加及快照●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类型●数据库表结构的创建●修改数据库表结构,删除数据表●向数据库表添加数据●管理数据库中表的数据【难点】◆使用T-SQL语句实现上述各操作◆对建立外键约束列的操作第6章SELECT数据查询6.1查询语句6.2简单查询6.3连接查询6.4子查询6.5联合查询【重点】●SELECT语句的语法和子句●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联合查询【难点】◆SELECT子句的使用◆在SELECT中使用聚合函数◆子查询的嵌套◆联合查询第7章视图7.1视图概述7.2创建视图7.3视图的管理7.4视图的使用【重点】●什么是视图●建立视图●管理视图●使用视图【难点】◆视图与表的区别与联系◆用T-SQL语句建立或管理视图第8章索引8.1索引概述8.2创建及管理索引【重点】●什么是索引及其作用●建立索引的原则●创建及管理索引【难点】◆建立索引的原则◆用T-SQL建立和管理索引*第9章T-SQL编程与应用9.1 T-SQL概述9.2 T-SQL编程基础9.3流程控制语句9.4批处理9.5 事务【重点】●T-SQL编程的基本要素:标识符、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流程控制语句:顺序、分支、循环等●批处理●事务【难点】◆函数及表达式◆分支结构编程◆循环结构编程◆事务处理*第10章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自定义函数10.1存储过程(选讲)10.2触发器(选讲)10.3用户自定义函数【重点】●用户自定义函数【难点】◆用户自定义函数第11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1.1数据库备份11.2数据库恢复11.3数据的导入和导出【重点】●使用SSMS进行数据库备份●使用SSMS进行数据库恢复●使用SSMS进行表数据的导入和导出【难点】◆使用SSMS完成数据备份的步骤◆使用SSMS完成数据恢复的步骤◆使用SSMS完成数据表中的数据的导出与导入步骤第12章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12.1数据库的安全机制12.2角色管理12.3权限管理12.4服务器登录名12.5数据库用户【重点】●数据库的安全机制●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服务器登录名●数据库用户【难点】◆服务器角色与数据库角色◆权限类型◆使用SSMS对角色及其权限的管理操作四、课时安排建议(打*号的是软件专业单独上的章节,其它是软件和网络共同的课五、选用的教材和课件教材:张冬玲主编《数据库实用技术—SQL SERVER 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课件:教材配套课件修改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本课考核由平时(考勤+作业+上机)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分数比例依次为: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七、主要教学参考书:。
黑龙江省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设计
黑龙江省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设计施松目前,黑龙江省大多数地市和部门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
如工商、统计、审计、公安、地税等部门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企业信息、个人信息、行业信息等宝贵的信息资源。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部门的数据相对封闭,存在大量的重复信息资源以及同类的信息资源内容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如同样的企业信息,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局各自拥有各自的企业信息库,同时没有统一标准的企业信息代码,导致数据查询和核对的时候有一定困难。
而其他部门或公众如果想了解可公开的部分企业信息时,相对无法确定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导致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上出现偏差。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各部委的不同指令所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各行业规定的基础上,逻辑构建出省级的规范标准,建立综合数据库平台,通过安全保障措施来实现数据信息的综合管理。
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黑龙江省综合数据库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
一、框架设计系统按照角色进行划分,分别为:政府各职能机构,相关领导,社会各企业,社会公众。
通过综合数据库平台为以上的四种角色提供相应的信息,信息的通道利用服务流程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即不同的角色所访问的信息深入程度是不同的,在安全体系保障前提下为各角色提供信息;同时,政府各职能机构也是信息来源的提供者,通过每个机构与综合数据库的接口,利用数据封装的形式将信息传递到综合数据库平台上。
综合数据库平台通过业务数据采集与管理,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物理或逻辑形式的存储。
信息的存储方式将通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按不同的业务模板进行管理。
对综合数据库平台的展示也将通过门户或其他形式展现出来。
按照以上的模式,形成统一的综合数据库平台,为全省各界服务。
按照此种设计框架,承接在框架模式下的业务系统可以任意地增减,对服务者角色的变化可以进行随时调整,系统的分布也可以任意地调整,对系统的扩展性和分布性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二、设计细节系统总体结构可考虑基于B/S方式的“客户/WWW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服务器”的四层结构,系统总体在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教学大纲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Access》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数据库基础及应用(Access) ;英文名称:Basic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Access ) 课程编码:学分:6 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上机学时:48学时适用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 Access )课程是为本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的必修课之一。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理论的基础知识及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理解SQL 语言中的Select 语句及应用;掌握Access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Access 中VBA 编程技术;了解数据库安全技术;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能有效使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处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主要内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
2.重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础。
3.难点: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础。
4.教学要求: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概念,掌握并、差、交、广义笛卡儿积和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掌握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的含义,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中三个阶段的特点,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并行数据库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第二章Access 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主要内容:Access 2010 介绍;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表操作。
2.重点:Access 数据类型、表结构的概念;创建数据表;表操作。
3.难点:表操作。
4.教学要求:通过对Access 数据库的操作理解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k1; /*从k1开始报数*/
count=1;
while (count!=m) /*连续数m个结点*/
{ pre=p;
p=p->next;
{s=(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
s->data=A[i]; pre->next=s; s->next=p;//将结点s链入链表中
}
}//for
return(h);
}算法结束
10、请设计一个算法,要求该算法把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成一个单链表,表头指针为head。 二叉树按二叉链表方式存储,链接时用叶子结点的右指针域来存放单链表指针。分析你的算法的时、空复杂度。
4、两棵空二叉树或仅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相似;对非空二叉树,可判左右子树是否相似,采用递归算法。
int Similar(BiTree p,q) //判断二叉树p和q是否相似
{if(p==null && q==null) return (1);
else if(!p && q || p && !q) return (0);
14、给定n个村庄之间的交通图,若村庄i和j之间有道路,则将顶点i和j用边连接,边上的Wij表示这条道路的长度,现在要从这n个村庄中选择一个村庄建一所医院,问这所医院应建在哪个村庄,才能使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路程最短?试设计一个解答上述问题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解答如图所示的实例。(20分)
15、 将顶点放在两个集合V1和V2。对每个顶点,检查其和邻接点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如是,则为非二部图。为此,用整数1和2表示两个集合。再用一队列结构存放图中访问的顶点。
{ p=(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p->data=i;
p->next=head;
head=p;
}
r->next=head; /*生成循环链表*/
jose(head,s,m); /*调用函数*nt=1;
pre=NULL;
k1=head; /*k1为报数的起点*/
while (count!=s) /*找初始报数起点*/
{pre=k1;
k1=k1->next;
count++;
}
#include<stdlib.h>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listnode;
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
void jose(linklist head,int s,int m)
for(i=0;i<n;i++)
{pre=h;
p=h->next;
while(p!=h && p->data<A[i])
{pre=p; p=p->next;} //查找A[i]的插入位置
if(p==h || p->data!=A[i]) //重复数据不再输入
//将满二叉树的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l1,h1,l2,h2是序列初始和最后结点的下标。
{if(h1>=l1)
{post[h2]=pre[l1]; //根结点
half=(h1-l1)/2; //左或右子树的结点数
PreToPost(pre,post,l1+1,l1+half,l2,l2+half-1) //将左子树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
LinkedList head,pre=null; //全局变量
LinkedList InOrder(BiTree bt)
//中序遍历二叉树bt,将叶子结点从左到右链成一个单链表,表头指针为head
{if(bt){InOrder(bt->l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if (n<1) printf("n<0");
else
{/*建表*/
head=(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建第一个结点*/
head->data=n;
r=head;
for (i=n-1;i>0;i--) /*建立剩余n-1个结点*/
7、设一棵二叉树的结点结构为 (LLINK,INFO,RLINK),ROOT为指向该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p和q分别为指向该二叉树中任意两个结点的指针,试编写一算法ANCESTOR(ROOT,p,q,r),该算法找到p和q的最近共同祖先结点r。
8、设有一个数组中存放了一个无序的关键序列K1、K2、…、Kn。现要求将Kn放在将元素排序后的正确位置上,试编写实现该功能的算法,要求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不超过n。
1、若第n件物品能放入背包,则问题变为能否再从n-1件物品中选出若干件放入背包(这时背包可放入物品的重量变为s-w[n])。若第n件物品不能放入背包,则考虑从n-1件物品选若干件放入背包(这时背包可放入物品仍为s)。若最终s=0,则有一解;否则,若s<0或虽然s>0但物品数n<1,则无解。
(1)s-w[n],n-1 //Knap(s-w[n],n-1)=true
13、二部图(bipartite graph) G=(V,E)是一个能将其结点集V分为两不相交子集V 1和V2=V-V1的无向图,使得:V1中的任何两个结点在图G中均不相邻,V2中的任何结点在图G中也均不相邻。
(1).请各举一个结点个数为5的二部图和非二部图的例子。
(2).请用C或PASCAL编写一个函数BIPARTITE判断一个连通无向图G是否是二部图,并分析程序的时间复杂度。设G用二维数组A来表示,大小为n*n(n为结点个数)。请在程序中加必要的注释。若有必要可直接利用堆栈或队列操作。【
}
}
6、对一般二叉树,仅根据一个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不能确定另一个遍历序列。但对于满二叉树,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均含有数量相等的结点,根据此性质,可将任一遍历序列转为另一遍历序列(即任一遍历序列均可确定一棵二叉树)。
void PreToPost(ElemType pre[] ,post[],int l1,h1,l2,h2)
LinkedList creat(ElemType A[],int n)
//由含n个数据的数组A生成循环链表,要求链表有序并且无值重复结点
{LinkedList h;
h=(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申请结点
h->next=h; //形成空循环链表
InOrder(bt->r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pre->rchild=null; //设置链表尾
}
return(head); } //InOrder
时间复杂度为O(n),辅助变量使用head和pre,栈空间复杂度O(n)
if(bt->lchild==null && bt->rchild==null) //叶子结点
if(pre==null) {head=bt; pre=bt;} //处理第一个叶子结点
else{pre->rchild=bt; pre=bt; } //将叶子结点链入链表
11、设指针变量p指向双向链表中结点A,指针变量q指向被插入结点B,要求给出在结点A的后面插入结点B的操作序列(设双向链表中结点的两个指针域分别为llink和rlink)。
12、设一棵树T中边的集合为{(A,B),(A,C),(A,D),(B,E),(C,F),(C,G)},要求用孩子兄弟表示法(二叉链表)表示出该树的存储结构并将该树转化成对应的二叉树。
3、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V1,V2,V3,V4,V5,V6,V7},E={<V1,V2>,<V1,V3>,<V1,V4>,<V2,V5>,<V3,V5>,<V3,V6>,<V4,V6>,<V5,V7>,<V6,V7>}
写出G的拓扑排序的结果。
G拓扑排序的结果是:V1、V2、V4、V3、V5、V6、V7
PreToPost(pre,post,l1+half+1,h1,l2+half,h2-1) //将右子树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
} }//PreToPost
32. .叶子结点只有在遍历中才能知道,这里使用中序递归遍历。设置前驱结点指针pre,初始为空。第一个叶子结点由指针head指向,遍历到叶子结点时,就将它前驱的rchild指针指向它,最后叶子结点的rchild为空。
51. 借助于快速排序的算法思想,在一组无序的记录中查找给定关键字值等于key的记录。设此组记录存放于数组r[l..h]中。若查找成功,则输出该记录在r数组中的位置及其值,否则显示“not find”信息。请编写出算法并简要说明算法思想。
9、本题要求建立有序的循环链表。从头到尾扫描数组A,取出A[i](0<=i<n),然后到链表中去查找值为A[i]的结点,若查找失败,则插入。
int f=0,r,visited[]; //f和r分别是队列的头尾指针,visited[]是访问数组
free(k1);
}
main()
{linklist hea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