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VFP)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总学分:3 总上课时数:48 上机时数:24)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数据库原理》是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之后,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和提高软件开发能力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是经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导课,它是一门结合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论应用学科。
数据库原理基于一定的数学知识,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还基于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网络等;数据库应用则基于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宿主语言的综合使用,以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集应用与原理于一体,两部分内容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应用。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开发研制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时所必需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并能结合本专业有效地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的程序设计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论;2.掌握Visual FoxPro的基础知识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实现一般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
4.学会用数据库设计理论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研制、开发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授课时数为48学时,上机实验时数为24学时。
第1部分:数据库基础知识(4学时):掌握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理解数据库(Database)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掌握数据模型相关概念和知识;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1.2 课程学时:36学时(理论课)1.3 课程对象:大学一年级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1.4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数据库基本概念2.1.1 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库2.1.2 数据库管理系统2.2 关系型数据库2.2.1 关系数据库模型2.2.2 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2.2.3 数据完整性与数据约束2.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2.3.1 关系模式设计2.3.2 范式理论2.3.3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2.4 SQL与关系数据库操作2.4.1 SQL语言基本结构2.4.2 数据定义与数据操作语句2.4.3 查询语句与连接操作2.5 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恢复2.5.1 数据库安全性与访问控制2.5.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2.6 数据库应用与发展2.6.1 数据库应用领域2.6.2 大数据与云计算对数据库的影响3. 教学方法3.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有逻辑性地讲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3.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示例,演示数据库设计、SQL 语句编写、数据操作等具体操作步骤。
3.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数据库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践操作:安排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等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 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以及实践任务完成情况。
4.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4.3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项目,并提交相关报告。
5. 参考教材5.1 《数据库系统概论》- 王珊、萨师煊5.2 《数据库系统概念》-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6. 参考资源6.1 开放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PostgreSQL等)的安装与使用指南6.2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案例分析6.3 SQL语言参考手册本教学大纲为一年级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掌握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重点、难点
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重点、难点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学分:3总学时:48(其中实验9学时)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通讯等相关专业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本大纲以一学期51课时讲授。
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开发。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上机实践为辅,配合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应用为例,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安排学时安排:16周X3学时二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3周X3学时=39学时,上机实验3周X3学时=9学时。
课堂讲授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上机实验练习理论的实现和一个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课堂教学: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二章关系数据库(6学时)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6学时)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和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3学时)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6学时)第七章数据库设计(6学时)第八章数据库编程和第九章关系查询与优化(3学时)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3学时)第十一章并发控制(3学时)上机实验:实验1(3课时):E-R模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掌握数据库系统和DBMS的组成,练习SQLServer的配置和使用,E-R模式设计,设计并实现一个具体的数据库。
实验2(3课时):数据库的范式设计和数据库的数据操纵的设计与实现。
利用E-R模式设计,进行关系模式设计和模式规范化过程的练习,设计并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更新以及视图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3(3课时):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和整体设计。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设计。
实验4(3课时):简单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理论够用便可,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库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应把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目标1:数据库设计1.1 数据系统的概述1.2 数据模型1.3 关系型数据设计课程目标2: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2.1 SQL Server 2012基本知识2.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2.4 数据库查询2.5 T-SQL编程2.6 视图和索引2.7 存储过程和2.8 事务与并发控制2.9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10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2345678课程总学时:64,其中:授课48学时、实验16课程学分:3.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2春开课单位:信电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任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二、教学理念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等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课程。
课程建设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毕业产出为导向、可持续改进的数据库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强化OBE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转变思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维护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思政教育将运用其学科思维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
其主要方式是:(1)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技术层面要针对专业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践主题,通过基本概念讲解、重要理论推演和工程案例认知与配套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数据库工程项目的研发流程,体验从需求分析到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让知识与实践得以交融和强化,达到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素养层面要通过多个环节的小组分工,以问题导向来讨论合作和实践锻炼,让学生体验职业角色责任和具体实施过程的岗位要求,把友善、沟通、合作、责任、诚信、创新等关键词与基于过程的个人心得分享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切实认清上述职业素养内涵是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实践课程的融合。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身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其他发展方向(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机器、并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CAD、CAE、计算机图形学、办公自动化以及软件开发环境等研究方向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理方法技术。
2、学会数据库使用、设计、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教学内容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结构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数据模型的组成、三级模式结构等。
教学重点: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模型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基本教学内容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2 关系操作2.3 关系的完整性2.4 关系代数(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模型的相关知识、关系代数运算。
教学重点: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代数教学难点: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基本教学内容3.1 SQL概述3.2 学生-课程数据库3.3 数据定义3.4 数据查询3.5 数据更新3.6 视图(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
教学重点: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教学难点:嵌套查询、视图的运用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一)基本教学内容4.1 计算机安全性概述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4.3 视图机制4.4 审计4.5 数据加密4.6 统计数据库安全性(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及相关的安全标准,掌握数据库系统中DAC授权机制,要会使用相应的SQL语句对用户进行授权和权力回收,了解其它安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学时/学分:58学时/3.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48学时,实验上机1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院(系、部、室):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成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数据库原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要求学生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掌握关系代数的基本理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库管理的技术,并能初步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工作,了解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绪论6学时
1.引言
(1)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2)理解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系统管理员(DBA)的概念。
2.数据模型
(1)知道数据的三个范畴;
(2)了解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3)掌握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
(4)了解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5)了解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6)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7)理解各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数据库系统结构
(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2)理解数据库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3)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1)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2)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
(3)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难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重点: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二)关系运算 7学时
1.关系数据模型
(1)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定义;
(2)理解关键码与表的关系。
2.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理解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关系代数
(1)掌握关系代数(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选择、投影、连接、除)的运算;
(2)熟练掌握关系代数的应用。
4.查询优化
(1)了解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等价变换规则;
(2)了解优化的一般策略和优化算法。
难点: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关系运算。
重点:关系的定义、性质,关系代数的应用。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9学时
1.SQL概述
了解SQL的特点,SQL语言的基本概念。
2.数据定义
掌握定义、删除与修改基本表,建立与删除索引。
3.查询
熟练掌握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4.数据更新
掌握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5.视图
掌握定义视图、查询视图、更新视图。
6.数据控制
了解授权与收权的操作。
7.嵌入式SQL
了解嵌入式SQL 与主语言的通讯,了解游标概念,知道动态SQL。
难点: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重点: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四)关系规范化设计 8学时
1.数据依赖
(1)了解关系中的数据依赖;
(2)了解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
2.函数依赖
(1)理解和掌握函数依赖的定义(函数依赖、完全依赖、局部依赖、平凡依赖、非平凡依赖);
(2)掌握FD的逻辑蕴涵与推理规则;
(3)了解FD与关键码的联系;
(4)掌握属性闭包的概念与计算;
(5)掌握FD集的最小依赖集及计算。
3.关系模式的分解
(1)理解模式分解的问题;
(2)掌握无损分解与有损分解的概念、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
(3)掌握保持函数依赖的概念及测试方法。
4.关系模式的范式
(1)理解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BC范式(BCNF)概念;
(2)掌握分解成2NF、3NF的算法步骤。
难点:函数依赖的定义,关系模式分解特性及测试方法,各个级别范式的定义。
重点:FD的逻辑蕴涵与推理规则,属性闭包的概念与计算,无损分解保持依赖的分解的测试方法,关系模式2NF、3NF规范化方法。
(五)数据库设计12学时
1.理解数据库设计的目标与特点;
2.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3.需求分析
(1)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
(2)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
(3)掌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4.概念结构设计
(1)掌握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掌握数据抽象的方法;
(3)掌握局部概念结构设计、全局概念结构设计的思想方法。
5.逻辑结构的设计
(1)了解逻辑设计的步骤;
(2)熟练掌握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及其优化;
(3)了解用户子模式设计。
6.数据库物理设计
(1)掌握物理结构的确定;
(2)理解物理结构的评价。
7.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
(1)理解定义结构的方法;
(2)了解数据装载、编制与调试程序的过程;
(3)了解数据库试运行、转储和恢复。
难点:局部概念结构设计、全局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向关系模式转换。
重点: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概念和设计,局部概念结构设计、全局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六)数据库管理 4学时
1.并发控制
(1)掌握事务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
(3)掌握并发操作的调度机制;
(4)掌握锁、死锁、活锁;
(5)理解并发操作的可串行化。
2.恢复
(1)掌握恢复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2)理解恢复的实现技术;
(3)了解数据库复制与数据库镜象。
3.完整型
了解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
4.安全性
了解用户标识和鉴定、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和数据加密。
难点:并发操作的调度机制。
重点:事务的概念和性质,并发操作的调度机制,恢复概念及实现技术。
(七)数据库新技术2学时1.了解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几个典型关系数据库产品。
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介绍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数据库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等。
重点:数据库技术发展三个阶段,数据库新技术(Web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的新发展。
三、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丁宝康编,数据库实用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
2.推荐参考书:
(1)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昭原,数据库技术新进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崔巍,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大纲制订者:应宏
大纲审定者:刘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