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药材生产应注意哪些

合集下载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1. 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监管,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有效性。

2. 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增加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投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解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如土壤环境改善、病虫害防治等。

3. 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导农民进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能力,确保中药材的稳定供应。

4. 加强中药材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中药材的加工技术水平,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

研究开发中药材的加工新工艺,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和药用价值。

5. 创新中药材研发模式:加大对中药材研发的投入,建立中药材研发平台,推动中药材的创新研发。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材的研发进程。

6. 加强中药材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中药材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研发经验,提高中药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7. 建立中药材行业协会:成立中药材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提高中药材行业的整体形象和
信誉度。

8. 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中药材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保护中药材产业的良性发展。

9. 加大中药材宣传力度:加强对中药材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中药材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信心。

10. 建立完善的中药材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和完善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支持,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制备时注意事项包括

中药制备时注意事项包括

中药制备时注意事项包括
1.选择合适的药材:在制备中药时,要选择干燥完整、无虫蛀、无霉变的药材。

同时,还要注意药材的产地和储存条件,以确保品质良好。

2.控制煮制时间:不同的药材需要不同的煮制时间,过长或过短的煎煮时间都可能影响药效。

因此,在制备中药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精确控制煮制时间。

3.适当控制火候:中药制备时,需要适当控制火候,以保证有效成分的提取,同时避免药材的过熟或烧焦。

4.遵循配方比例:中药在制备时需要按照配方比例进行药材的组合,以保证药效和药材之间的协同作用。

5.准确计量:制备中药时要准确地按照配方的药材重量进行计量,以确保药材的使用量符合要求。

6.注意卫生条件:制备中药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避免细菌、霉菌等污染物的混入,影响中药的质量。

7.遵循制剂方法:根据中药的制剂方法,如研磨、煎煮、浸泡等步骤,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进行制备。

8.注意药材处理:在制备中药时,有些药材需要进行特定的处理,如破碎、蒸馏、浸泡等,以便使药材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9.合理保存:制备好的中药应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暴晒、潮湿等环境,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10.注重品质判断:在制备中药时,要注重对药材和制剂品质进行判断,避免使用劣质或受污染的药材,以保证制备的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中药材是指用于制备中药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原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制成成药或成品进行医疗或保健的一类商品。

中药材的栽培生产一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中药材栽培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受气候、土壤、水分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材的质量波动较大,难以保证每一批中药材的质量稳定。

2. 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中药材栽培生产中的严重问题,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影响了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

3. 产地认证不足:中药材的产地认证是衡量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的产地认证标准和组织,中药材产地认证不足,使得中药材的市场信誉有所打折扣。

4. 技术水平不高:在中药材的栽培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 品种单一:目前中药材的品种过于单一,很多珍贵的中药材品种在自然环境中绝迹,使得中药材资源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二、发展对策1.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中药材栽培生产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在中药材栽培生产过程中引入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2.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中药材栽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中药材的影响,提高中药材的生态品质。

3. 健全产地认证机制:建立健全的中药材产地认证体系,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加强对中药材产地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中药材的市场信誉。

4. 推广新品种:加强对珍稀中药材品种的保护和研发,推广新品种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增加中药材的多样性和种类丰富度。

5. 建立优质品牌: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建立优质品牌,推动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认知度,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

6. 政策扶持:加大对中药材栽培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农户、企业参与中药材生产,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为了保障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制定的一套管理标准和规范。

下文将从生产环境、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产环境管理1. 中药材生产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排水条件,做好防潮、防尘措施,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2. 生产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灭鼠、灭虫工作,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品。

3. 中药材的存储和仓库管理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定期检查药材的储存条件、保存期限和资料记录。

二、原材料选用1. 选择优质、无虫害、无霉变、无杂质等病虫有机原料。

2. 选用无农药残留的优质原料,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记录。

3. 严禁使用过期、霉变、虫蛀等有问题的原料。

4. 原材料应按照药材品种、规格、产地等进行分类、编号和记录,确保其可追溯性。

三、生产工艺1. 遵循中药材的传统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步骤,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 生产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

3. 严格控制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卫生,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消毒。

四、质量控制1. 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和安全。

2. 对中药材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等方面的检测,保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一批次的中药材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保存。

4.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发现、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改善。

五、质量管理与溯源追溯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工作。

2. 中药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建立质量档案和检测记录,确保质量可追溯。

3. 对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等信息进行档案记录,确保追溯其溯源信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追溯。

综上所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旨在从生产环境、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对中药材生产进行规范和管理,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导语: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们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药疗效的认可,中药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一系列挑战,例如资源保护、科技创新、质量管理等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几点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 国家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药材种植和采集,同时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可以通过补贴措施,激励农民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并加强对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

2.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

通过培育优良的中药材种植品种和推广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二、建立完善的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1. 强化质量监督:建立中药材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监督和抽检工作。

定期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抽检、化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整治。

2. 加强标准制定:制定更为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材的规范化程度。

制定标准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生长环境、采集工艺和质量特性等因素,并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合格的中药材产品。

三、注重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1. 加强供应链管理:构建健全的中药材供应链,确保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可控。

建立可追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中药材的全程监管。

2. 品牌推广与保护:加强中药材品牌推广,提高中药材市场竞争力。

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中药品牌,强化品牌识别和推广,树立中药材的良好形象。

结语: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只有加强资源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注重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才能推动中药材产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

中药行业工作中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随着人们对传统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中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而中药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一直是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工作中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中药生产流程中药的生产流程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

一般而言,中药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原料采集、加工制备、贮存调理、制剂加工和包装等。

首先,原料采集是中药生产的关键环节。

原始药材应从正规的药材市场或山区采购,并注意选择新鲜度、外观、气味等特征良好的药材作为原料。

其次,加工制备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步骤。

药材在加工制备前需要进行破碎、筛选、洗涤等预处理工序,确保去除杂质和无效部分。

然后,药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炮制、汤制、蒸制等加工过程,以便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贮存调理环节,是中药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贮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以防止药材霉变、虫蛀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对于有毒药材,还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误食和误用。

制剂加工是将中药制作成不同的剂型,以便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过程。

制剂加工涉及到药材的提取、浸膏、配伍、炮制等工序,需要根据药方和药性的不同来灵活调整。

最后,中药的包装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包装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确保无异味、无污染。

同时,严格控制包装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防止药物的氧化和变质。

二、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行业工作中的核心环节。

具体而言,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标准的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和质量监控的实施等。

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

质量标准应根据中药的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限度等方面进行制定,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典和行业标准等进行参考。

质量标准的确定需要经过科学实验和药理学研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方法应包括原料药材的质量鉴定、制剂的质量评价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解析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解析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解析中药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中药材的栽培生产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 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由于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方式多为家庭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成本较高,产量不稳定。

3. 品种单一: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中药材种植的品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选择,导致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4. 生产环保问题:部分中药材生产存在大量农药、化肥使用过度,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5. 市场营销不畅:中药材产地的市场营销渠道较为单一,农民的收入来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加大科技投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科技研究投入,推动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现代化与产业化。

2. 推行示范基地:鼓励成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借助示范基地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3. 多样化品种选育:加强对中药材品种的选育工作,推广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中药材品种,提高市场供应的多样性。

4. 环保生产:推动中药材的绿色生产,鼓励有机种植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 拓宽市场渠道: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药材产地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组成合作社或公司,拓宽中药材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6. 统一管理包装标准:针对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加工标准和包装规范等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中药材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7. 支持政策优惠:出台相关政策,对中药材种植提供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中药材的种植。

三、结语中药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对中药材的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材种植生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中药材生产操作规程

中药材生产操作规程

中药材生产操作规程1. 引言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药物疗效。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制定中药材生产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中药材的生产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物料流通和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耕种、采集、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3. 基本要求1.中药材生产过程需要遵循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获得相关的生产许可证。

2.中药材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传统中药材规范和标准,确保药性的稳定性和药效的一致性。

3.中药材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避免任何可能的污染。

4.中药材的生产操作过程需要记录和跟踪,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4. 栽培和耕种1.中药材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并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

2.中药材的播种和育苗需要严格控制种子的质量和种植环境的卫生状况。

3.中药材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选择无农药残留的防治方法。

5. 采集和收获1.中药材的采集需要在植物生长期和最佳采收时间进行。

2.采集中药材的操作需要使用干净的工具,避免任何污染。

3.采集过程中需要将中药材分装入干燥的容器中,并标注名称、采集日期和产地等信息。

6. 加工和制备1.中药材的加工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用途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艺。

2.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设备和工具,并保持加工场所的干净和卫生。

3.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4.加工后的中药材需要重新分装,并标注名称、批号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7. 储存和保管1.中药材的储存需要选择适当的容器和环境条件,以保持其质量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2.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虫害和霉变的发生。

3.储存过程中需要避免与其他材料的接触,以免发生污染。

8. 运输和包装1.中药材的运输过程需要选择干净、无异味的包装材料,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是指以记录、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系统性农事活动;它的宗旨是通过建立业主责任,实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提升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及防范风险,实现高质量的中药材生产,为农民提供高质量、安全、健康的中药材产品。

一、药材生产前期准备(一)准备药材苗种。

苗种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一定要选用质量良好的苗种,为保证质量,苗种应经过病毒、真菌等病害检验,按照药材生产质量标准,选用具有较高质量的苗种。

(二)设立药材生产管理区1、根据有关法规,严格起草管理范围,合理调整药材生产管理范围。

2、根据药材产品证书和药材等级区分材料来源,划分不同的生产区,根据药材的生物学性能及特性,设立分层分类的有机药材管理区。

3、根据地域特点,开展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活动,根据药材适宜生长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划定收获区,开展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育活动;4、建立药材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依据《药物质量控制规范(2019)》和有关监控标准,实施严格的药材质量控制管理,使用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质量检查检验技术和有关设备,确保药材产品和土壤质量的科学有效控制。

二、药材生长管理(一)施肥管理1、采用高效有机肥料,严格控制使用量和比例;2、有利于药材聚集营养物质的施肥模式;3、适度施用有机质肥料,促进植物内部的微生物多样性,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壮大根系。

(二)病害防治1、以微生物抗病性为主,采取自然杀菌、杀虫的抗病抗虫管理;2、坚持农药安全使用,低剂量多次施用,尽量使用速效性农药;3、加强无害植物性防治剂使用,不施用高毒农药;4、药材病虫防治,应采用有效高精密的诊断记录系统,安装实时监测系统,达到及早发现、及时解决。

三、药材收获及贮存1、收获时间:要合理决定收获时间,要按植物的特性决定收获的适当期,在药效最佳时期进行收获和利用;2、收获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收获技术,以减少对药材叶片、根部等部位的损伤,减少药材质量损失;3、存储贮藏:及早取样、速冻保存,采用最佳的低温冷藏和烘焙保存技术,以免药效减退。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摘要】中药材栽培生产是中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但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陈旧、管理不规范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药材栽培技术创新、加强管理监管、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科技含量,并与市场需求对接是关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这不仅有利于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提升,还能引领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加强中药材栽培生产不仅符合药材产业规律,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必须加强对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中药材、栽培生产、问题、发展对策、技术创新、管理与监管、生产布局、科技含量、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1. 引言1.1 中药材栽培生产的重要性中药材是我国传统药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材栽培生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需求,更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于种植环境受到污染、气候异常、病虫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中药材栽培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如产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资源过度开发等。

中药材栽培生产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药材资源、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中药材栽培生产的管理与监管,推动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科技含量,与市场需求对接,才能实现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中药产业的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做出贡献。

1.2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一、生产技术滞后。

目前中药材种植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试错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和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二、管理监管不到位。

中药材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管理和监管现象,种植环境和药材品质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导致市场信誉受损,消费者信任度降低。

三、生产布局不合理。

部分地区种植同一中药材过多,导致产量过剩和价格波动较大,而有些中药材产地则存在种植面积不足的情况,市场供应链不畅通。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药材资源,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的材料主要取自天然药材,但由于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导致中药材栽培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分析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地域限制:中药材的生长季节、气候和土壤要求特别严格,很多中药材只有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这导致了中药材的生产地域受到限制,使得生产数量有限,供应不足。

2. 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使得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导致中药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3. 品质不稳定: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用效果,但由于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等因素影响,中药材的品质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4. 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水源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中药材受到了环境的污染,使得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5. 种植技术不足: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但由于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掌握不足,导致中药材的生产效率低下。

二、发展对策1. 地理信息技术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理信息,为种植中药材提供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从而扩大中药材的生产地域。

2. 资源整合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共享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种植技术资源,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从而提高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增加中药材的生产数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3. 建立规范的生产标准:建立中药材的生产标准,规范中药材的生产过程,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4. 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减少空气、水源等环境的污染,通过环保技术和政策支持,保护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中医药的重视,中药材产业正逐渐兴起。

然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中药材市场的乱象在中药材市场中,乱象丛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生产环节不规范和采摘、加工等工艺不当,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掺杂非中药材成分或者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方式,制造假冒伪劣中药材。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给消费者购买中药材带来了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

首先,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机制,对市场上的中药材进行全面监管。

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中药材的打击力度,并提升行业的信用度,确保市场秩序良好运行。

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质量的认知,增强其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

二、中药材资源的匮乏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基础,其资源供应情况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原因,中药材资源正面临着匮乏和减少的局面。

同时,一些珍贵药材的大规模采挖也使得这些资源濒临枯竭的边缘。

为解决中药材资源匮乏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对于野生植物资源,应该建立健全其采挖和种植的许可制度,控制采挖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中药材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同时,鼓励发展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三、中药材产业链条薄弱中药材产业链包含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研发等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中药材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

例如,中药材种植环节面临技术不成熟、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中药材加工环节存在工艺不规范、加工技术水平低下等挑战;中药材流通环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多等问题。

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有哪些注意事项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是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同时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

一、中药材种植的注意事项1、选地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中药材种植成功的基础。

要考虑土壤的质地、酸碱度、肥力、排水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同时,要避免选择前茬种植过同种或同类中药材的地块,以防病虫害的积累。

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品种。

要选择经过审定或认证的优良品种,确保其品质纯正、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稳定。

3、种植时间不同的中药材品种有不同的种植时间。

有的适合春季播种,有的适合秋季播种,还有的可以在夏季或冬季种植。

要准确掌握种植品种的最佳种植时间,以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4、种苗质量优质的种苗是中药材种植成功的关键。

种苗要具备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等特点。

在购买种苗时,要选择正规的种苗供应商,并注意查看种苗的检疫证明。

5、田间管理(1)施肥中药材的施肥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尽量使用有机肥,少用化肥,避免化肥残留对中药材品质造成影响。

(2)浇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需求和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

既要防止干旱缺水,又要避免积水过多导致烂根。

(3)中耕除草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减少杂草与中药材争夺养分和水分,同时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

(4)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确保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6、采收时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其品质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要根据品种和药用部位的不同,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采收。

过早或过晚采收都可能导致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影响其质量和疗效。

中药行业的工作风险与预防措施

中药行业的工作风险与预防措施

中药行业的工作风险与预防措施中药行业是国内传统医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护人民健康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药行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包括药材与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风险以及中药临床应用中的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这些工作风险。

一、药材与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中药行业的首要环节是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和存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药材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加工工艺不规范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中药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土地、水源和气候条件,确保药材的生长环境无污染。

2. 严格管理采摘过程:确保采摘人员具备专业技能,采摘时间与方法科学合理,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3. 规范加工工艺:加强对加工工艺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加工过程中各项操作规范执行。

4. 加强储存管理:严格控制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避免药材受潮、受热造成质量下降。

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风险中药制剂是中药行业的重要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控制风险,如原材料不符合标准、生产工艺不规范等。

为了保障中药制剂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措施:1. 选择优质原材料:确保药材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要求。

2.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按照国家药典和制剂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控制生产环节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

3.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完善相应的质量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确保制剂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4. 加强生产记录管理:做好生产过程的记录和存档工作,便于问题追溯和质量管理。

三、中药临床应用中的风险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但其合理应用和安全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减少中药临床应用中的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用药:中药的应用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配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提高中药材产量的措施

提高中药材产量的措施

提高中药材产量的措施一、提高品质1、坚持高标准培育: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在栽培技术上要坚持高标准,例如坚持采用有机农耕,采取控水控肥的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加强土壤施肥,根据品种特性施肥,合理施药,实行植物护理,控制病虫害,保证育种材料的培育环境高质量和无污染。

2、改进栽培方式: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和栽培区域,采取精准栽培方式,采用良种和良套植物,采取小棚栽培和通棚栽培等技术,高标准地种植有机农业施肥的中药材,保证品质高,耕种和保护完善,种植密度科学合理。

3、开展品种选育:加强对中药材的遗传育种研究,找出具有特色和坚持生态原则的,药用价值可靠、产量高、品质高的优良品种,注重改良,努力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收获量和品质。

二、提高技术水平1、加强科技力量的建设:积极倡导技术创新,积极加强技术研究,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技术系统,加强技术力量的建设,以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水平。

2、大力加强农艺技术培训:加强对农艺技术的培训,开展系统专业的农艺技术培训,加强农艺技术培训队伍建设,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技术水平。

3、加强技术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实行技术改良的技术宣传活动,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传播技术和科学管理技术的同时,争取政府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实现技术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三、提升管理水平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从种植、管理、运营、收购等环节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收获的高质量和高产量的中药材,确保种植管理环节的高效性和全面性。

2、加强农村机构建设:建立常态化的机构,充分发挥组织的活动,加强农村机构的建设,为中药材的种植和管理提供支撑。

3、加大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合理调度资源,加大对中药材的投入,加强农药、农具、化肥、排水等投入,为中药材产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生产与销售风险防控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生产与销售风险防控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生产与销售风险防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行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然而,中药材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也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因此,中药行业应该重视中药材生产与销售风险的防控工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中药材生产风险和销售风险两个方面探讨中药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药材生产风险的防控中药材的生产环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药材种植环境的污染、药材生长周期的不确定性等。

为了防控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规范种植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来进行中药材的种植,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确保药材的品质。

2. 加强药材种植过程监管:建立中药材生产的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对药材生产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药材符合质量要求。

3. 定期检测和检验:定期对中药材进行检测和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药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中药材销售风险的防控中药材的销售环节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中药材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等。

为了防控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并与合法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中药材销售企业的监管,定期对其销售的中药材进行质量抽检,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

3. 提高消费者的知识和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认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消费。

三、中药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中药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中药材是用于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如果质量或安全存在问题,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中药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中药行业应该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

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

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
中药材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植技术:包括选种、培育、繁殖和栽培等技术,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2. 施肥和灌溉技术: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提供中药材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合理布局和使用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等,防治中药材生产中的病虫害并保证产品安全。

4. 收获和加工技术:通过合理的收获和加工技术,保留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确保产品的质量。

5. 贮藏和运输技术:中药材一般需要长期贮藏,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贮藏和运输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6. 质量控制技术:中药材作为药材,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活性成分含量和微生物质量等,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中药材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需要包括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贮藏运输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中药材加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中药材加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中药材加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中药材加工行业的生产安全,保障生产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以下安全操作规程:一、工作前的准备1. 生产人员在工作前需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各种中药材的加工特点和潜在危险性。

2.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工作台面整洁干净,消防器材齐全。

3. 制定并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必要防护用具。

二、设备操作规程1. 在操作设备前,应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无异常情况。

2. 操作设备时需遵守操作规定,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操作安全。

3. 操作设备时,需注意保持专注,严禁酗酒后操作设备,以免发生意外。

三、中药材加工操作规程1. 操作前需认真核对中药材名称和用量,避免错误加工导致药材混淆。

2. 加工中药材过程中,应控制好加工温度和时间,避免燃爆等意外事件。

3. 加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切勿强行操作。

四、中药材储存及清洁规程1. 中药材在储存前需分类存放,防止混杂交叉感染。

2. 中药材储存箱需定期清洁消毒,杜绝细菌滋生。

3. 中药材加工后的残渣应及时清理,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五、应急处理规程1. 在发生中药材加工意外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生产人员安全。

2. 在意外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并整改相关操作规程,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六、注意事项1. 中药材加工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生产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2. 考虑到中药材的特殊性,生产人员需谨慎操作,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中药材加工安全无大碍。

以上即为中药材加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全体生产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生产安全。

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何提高产量

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何提高产量

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何提高产量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方式往往存在着产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因此,推广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中药材品种对土壤、气候、海拔等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种植中药材之前,必须要对种植地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

例如,一些根茎类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而一些花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菊花等,则适合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此外,中药材对气候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都会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中药材生长的地区进行种植。

二、科学选种和育种优良的种子和种苗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在选择种子和种苗时,要选择来源正规、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品种。

同时,要注意种子和种苗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进行科学的育种工作。

通过杂交、诱变、基因编辑等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培育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品种,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更好的品种资源。

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通风透气性,从而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的中药材品种对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根茎类中药材的种植密度相对较小,而行距和株距相对较大,以利于根茎的生长和发育;而叶类中药材的种植密度相对较大,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

中药材种植和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中药材种植和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河南农业2017年第11期(上)一、种植方面(一)把握好市场,认准种植时机1.种植品种应避难就易。

许多药农致富心切,往往把价格高的药材作为选择项目,其实这些药材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不适应的地方是很难生长的,且种植技术要求较严,一般人种植成功的概率很小。

如果你种植药材只是初次尝试,就应该选择那些适宜本地种植、生命力强且较容易种植和管理的品种,这类药材虽然价格低,但容易成功,可产生好的效益。

2.种植面积应量力而定。

种植面积的大小,必须考虑到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你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自身有种药的经验或有专业人员作指导,那么种植面积可大些。

如果你资金有限,就应从小面积开始,产品就近到药材收购部或专业市场出售。

有了种植经验以后再扩大种植规模。

3.不跟价格跑,绕着市场转。

多数药农都有这样的心态:“种涨不种跌”,就是什么药材涨价就种什么,而跌价的药材不愿种。

然而,药材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涨价时大家都去种植,到收获时往往高价变成低价,造成上年盈下年亏的现象。

而跌价药材没人种,其价必然上升。

如果你能把握药材市场价格变化的趋势,了解药材价格的起伏周期,种植那些少有人种植、价格暂时偏低的药材,到时就会获得预想不到的效益。

(二)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1.施肥问题。

农家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效果比单一使用好。

过多使用化肥往往使土壤成分单一,而植物生长不仅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很多微量元素,而农家肥中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另外,过多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植物的吸收受到抑制,对植物生长不利。

根系不能充分延伸和扩展,达不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农家肥的长效性能也是化肥不可比拟的,而且作用缓和,不会对作物造成任何伤害。

2.深耕问题。

广大药农在春耕备播整地时,习惯使用旋耕机,翻耕深度在10~17 cm,而中药材根及根茎类,根系深度往往超过旋耕机翻耕深度,造成药材根及根茎生长受限而减产,达不到优质高产目的。

建议使用拖拉机深翻,因深度在25cm以上,基本满足根系生长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药材生产应注意哪些近年,由于粮、棉、油价格偏低,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已开始大幅度调整,不少地区尤其是低山丘陵地区,利用闲置的荒坡、山地或与农、林、果等间套作,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利用大田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由于粮、棉、油价格偏低,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已开始大幅度调整,不少地区尤其是低山丘陵地区,利用闲置的荒坡、山地或与农、林、果等间套作,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利用大田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据我们从我国主要中药材市场如亳州、禹州、安国等中药材主产区了解的情况看,不少种植者因信息不灵通或受虚假广告之诱惑而盲目引种或栽培方法不当,甚至有的是受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之害等原因,常遭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使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得以顺利进行,现就发展中药材生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以供有志于发展中药材的生产者参考。

一、慎重选择药材品种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诸如地貌、气候、土壤等情况,选择适于本地种植的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药材生产。

如西洋参、人参只适宜在北方以及南方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在南方亚热带的低海拔地区则不宜种植。

而罗汉果、砂仁则相反,只适宜在南方种植。

但板蓝根、桔梗、半枝莲、丹参、半夏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栽培。

在具体种植时还应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粮药、果药、林药、长短药、草木本药间作套种等,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

如天南星、半夏喜在一定的阴湿环境,其畦边可间作玉米、辣椒、芝麻等;杜仲、银杏的行间可种植葫芦巴、黄芩等。

丹参出苗期较长,可在畦边套作早玉米等高秆作物,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玉米秆适当的遮阴又有利于丹参苗的出土。

在山坡、丘陵地则可用杜仲、山茱萸等造林,既使荒山变绿,又使农民致富。

江浦老山林场在杜仲林下种植绞股蓝就是一个草、木本药间作很成功的例子。

而在公路、街道两旁,种植银杏、杜仲以及牡丹、金银花等,既可起到绿化观赏作用,还能收获药材。

如我国沿海有大面积的滩涂,可选择一些有一定耐盐能力的中药材如菊花、蔓荆子、丹参、薄荷等种植。

在引种地点的选择方面,考虑到气候条件的相似性和中药材生长的适应性,以就近引种为宜。

二、根据市场信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选择什么品种种植,归根结底是由市场决定的。

要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首先要注意鉴别真假广告,现在广告宣传很多,但虚假的不少,最好要找内行鉴别,多方比较。

其次,有可能可亲自到就近的中药材市场了解行情,以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

如离中药材市场较远,可以找可信的中药材科研单位及收购部门,还有老药农等了解信息,对一些以供种赢利为目的所谓××科研单位和信息部门或无证药贩所提供的信息,应认真鉴别其准确性与真实性。

发展中药材生产要随时注意市场变化,生产多了,不可能人为消费掉,必然导致产品积压、降价,丰产不丰收;生产少了,又满足不了医药的需要,因为中药材多是配伍使用,缺某一味药都是不行的。

为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同时注重”人有我无、人无我有、人多我少、人少我多,人常我奇”的原则,有计划地发展中药材生产。

二、慎购中药材种子、种苗在购买中药材种子种苗时,首先要买良种,如菊花、地黄、栝楼、银杏、金银花、红花、丹参、白芷等中药材都有不同的栽培品种类型。

应选购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即使是同一药材品种的种子,质量常常也有较大的差异。

如桔梗种子,一年生者俗称”娃娃籽”,不管是出苗率还是出苗后的植株生长势均不如二年生植株产的种子;又如丹参苗,种根大了势必会增加农本,种根小了又会影响其出苗率和田间植株生长势。

其次,由于目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没有专营,经营单位大多为个体私营,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一定要找可靠的、信誉好的售种单位购买,最好是从有专门繁种基地的国家科研部门购种。

此外,由于中药材种子、种苗多种多样,一般人较难轻易鉴别,故购种者应掌握鉴别种子真假好坏的一些基本常识。

如不懂自然就容易被骗。

购种前可查阅一下有关的资料或向供种单位以外的有经验药农或专家请教,以便及时获得有关鉴别知识。

三、谨防虚假广告近几年,报刊杂志上出现了大量以发展中药材生产为名,实为出售高价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广告,遗憾的是其中有不少是虚假广告,这些广告利用农民想发家致富的心理,以签订产品包销合同和惊人的亩经济收入为诱饵,引诱农民购买其高价种子种苗以达到挣钱目的。

我们每年都接到了不少农民来信和来访者,诉说其上当受骗的痛苦。

现将虚假广告惯用的几种欺骗手段分析如下,以供大家对照、鉴别。

一、故意夸大药材生产的适宜地区常见之词如:”不择土壤、气候”、”南北皆宜”、”易种易管”等词语。

众所周知,不同的药材对自然条件,除少数品种外,均有各自的适宜生长地区,这也是道地药材的成因。

如罗汉果、三七(又名田七),均为适宜于南方温湿气候生长的药材,如引种到长江流域或以北,显然是难以成功的;而西洋参却喜欢冷凉气候,仅适合在北方种植,如引种到南方种植,其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每种中药材都要有一定的栽培技术要求,有的如泊夫兰(即西红花)和天麻等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于一般人来说绝非是”易种易管”的。

更有甚者把要求有特殊生长条件的冬虫夏草也作为推广发展的易种易管中药材,可事实上由于冬虫夏草为蝙蝠蛾幼虫和冬虫夏草菌的有机结合及其生长条件的复杂性,所以至今人们还无法解决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问题。

因此所谓的供种广告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了。

二、故意”缩短”中药材的生长周期,以迎合人们致富心切的心理如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以去除果核的果实入药,一般6-8年才始花始果,1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而广告常言”第二年就可结果”,甚至”当年收益”,如此速成栽培,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再如丹皮和芍药一般需3-4年才能收获,如想受益,尚需一定的耐心。

近来多见的天麻种植广告竟说种植100天即可收获,可事实上,能加工成商品的天麻生长期必须达到两年以上。

三、虚估产量或产值,以极高的亩产值哄骗购种者如种植山茱萸、太子参等当年就可得到亩产值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收益,如天麻1平方米产值纯利可达3000元以上,泊夫兰从种到收60天,亩收入纯利达3万元以上。

试想,如此高的产值为什么供种单位自己不去承包土地发展呢?实际上适宜区加上成熟的栽培技术每亩每年能收到1500-3000元的收益已相当不错了。

如菊花、半夏、丹参、桔梗等中药材正常年份亩产值大致稳定在1000-3000元的范围内。

被传为”人间仙草”的灵芝事实上中医用量很少,市价也仅有25元/kg左右。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各种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也是经常变动的。

四、以包回收产品为诱饵,诱使种植者上当受骗,甚至谎称签订包回收公证合同这一点最具诱惑力,因为大多数种植者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还不太适应,缺乏市场意识。

因此常有的后顾之忧便是种出的中药材销到何处?虚假广告就针对种植者的这一心理,常打出包回收产品的幌子。

可实际上供种单位一旦种款到手后,所寄回的所谓产品回收合同绝大多数是未经公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合同。

有些登广告的销种单位根本不是法人单位,有的伪造公章或者玩弄其它骗术,使受骗者找不到被告。

购种者把钱寄给登广告的售种单位,不见种苗寄回。

去信询问,或石沉大海,或退信告知原单位已撤销或搬迁等。

广告销种的单位绝大多数不可能在全国各地设立回收点或根本就无回收能力,收获的药材即使回收也只能通过邮寄或托运。

如一些种植者来信诉说,好不容易种出的药材,按合同运到回收单位,却因规格不符合要求而遭拒收或被判为质次不合格而折价,而究竟有何要求,合同上只字未提。

运输费加折价费,实际所得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如购种时邮购的是伪劣种子和种苗或根本就不适合引种地区自然条件生长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必然也就无产品可收,又何忧其回收之烦呢?此种情况尤以小面积发展的种植者上当受骗者为多,明知上当受骗了,你有时间、财力及精力去为几十或几百元的损失到外地打官司吗?值得大家思考的是,如供种者就是真的以市场价包回收,这种保证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五、出售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种苗,以谋取不义之财这才是一些不法分子的真正目的。

如我们收到的几十份送检的所谓西洋参、泊夫兰、青天葵、咖啡豆等药材种子,经鉴定全是假种。

此外尚有用茴香籽作柴胡籽;用菠菜籽当作天南星籽;用水仙、百合、石蒜的球茎充作西红花的球茎等。

有的则是用没有发芽能力或发芽率低的陈种,或者有意将新旧种子混在一起。

如送检的20多份桔梗种子虽然都是真的,但发芽率仅一份合格达78%外,其余的均不合格,且大部分无发芽率。

桔梗、板蓝根、白术等种子寿命较短,一般情况下,隔年种子基本上就失去发芽能力,新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也仅在80-90%,而一些广告声称保证发芽率在95%以上,这显然是骗人之词。

有些供种单位,出售的种子虽是真的,质量也好,可售价却高得惊人。

如每公斤2-3元可以买到的草红花种子售价高达20-30元;板蓝根种子每公斤80-100元,桔梗种子每公斤100-200元,菊花苗每株0.50元等。

有的干脆玩模糊游戏,常常以”份”为单位售种,每份种子几十至上百元,可每份种子究竟有多少,真正能种多少地?却常以”足种三分地”等说明其播种量。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中药材种子费用每亩在50-100元,种苗费用每亩在150-200元是较为正常的。

六、以”免费供种、联合种植”等为名,实为变相收费。

这是近来比较多见的虚假广告。

有些人看了令人心动的免费供种广告,带着致富的希望,与广告主联系,不久就会收到非法小报或其他资料,上面吹得天花乱坠。

先称”我站是×××地唯一一家从事中药材种植研究的科技机构”,甚至编造子虚乌有的”中国农业部农村科技致富咨讯部”假招牌,自称”我站受农业部委托,帮助广大贫困户尽快脱贫”等等,还有盖着”×××推广站”鲜红印章的”免费供种联合种植合作申报表”、”会员申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