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课件

合集下载

倍的初步认识

倍的初步认识

《倍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例1。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

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

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然而,它是建立乘法模型的情景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分类、观察、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逐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一、案例过程与分析(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每题逐步出现)看图表述(用“几个几”):3个2:为什么是3个2?因为每份有2个,有3份,就是3个22个3:为什么是2个3?因为每份有3个,有2份,就是2个3出现6个苹果,有的同学说6个1,有的同学说1个6师:如果是1个6的话应该怎样圈,如果是6个1的话应该怎样圈?师:为什么同样是6个苹果,得到的答案却不一样呢?师:同样是6个苹果,每一份的个数不一样,分得的份数就不一样。

小结:看来每份有几个,与分得的份数有关系。

我们就带着这个知识学习今天的新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苹果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李波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第50页。

教学目标: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吗?快来看,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跑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它们正在吃萝卜。

仔细观察这些萝卜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数量相比较,除了可以用多与少来表示还有倍数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倍的认识)点拨: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

谈话:如果我们把胡萝卜的2根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学生: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全班齐读板书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胡萝卜2根,白萝卜10根。

学:白萝卜有10根,现在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练:学生:练习纸的第三题,并指名回答。

二、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课件出示:圈一圈,做一做。

学生:做练习纸上的第四题并指名回答。

研:粉花的朵数相同,为什么粉花是黄花的6倍而却是蓝花的4倍呢?先认真地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2、拍手游戏:游戏规则:同学们拍手的次数是老师的2倍。

研:老师拍手的次数不同,你们拍手的次数也不同,为什么你们拍手的次数都是老师的2倍呢?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三、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倍的理解。

请同学们用红色和绿色的圆片摆出一种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教案设计: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难点:发现倍数之间的关系,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如3个苹果,6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图形的苹果多?多几个?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图形比另一个图形多几个苹果呢?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小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小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就是3×2=6个苹果。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小明有4个糖果,他想知道5个糖果是多少倍数,请帮助他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倍数的概念(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如3个苹果,6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图形的苹果是另一个图形的倍数?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图形是另一个图形的倍数呢?五、倍数计算(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小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小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就是3×2=6个苹果。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2页一8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节日礼物水晶球。

瞧,都放在各小队的桌上呢!谁能帮助老师数一数,各小队桌上分别有多少个水晶球?要求:(1)数法可以不同,但正好要数完(2)看哪种数法又对又快。

2.分小组操作、讨论。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1)可2个一数,正好数4次,4个2,用乘法2×4=8。

(2)可3个一数,正好数3次,3个3,用乘法3×3=9。

(3)可4个一数,正好数2次,2个4相加,用4+4或4×2=8。

[评:由送《六一》节日礼物引入,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渗透了“倍”的含义。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例题。

(1)讲述:"六一"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金湖公园"游园,乐意吗?(屏幕出示公园的叔叔正在栽一大盆花。

)谁能帮老师有顺序地数一数共有多少朵?学生自由回答,数法不一。

(2)提问:能不能把这3种颜色的花先排一排,再统计每种花的朵数,好让我们一下子看清楚?指名上黑板排列蓝花和黄花,其余同学在下面操作学具排列。

(3)引导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如黄花有6朵,启发:"黄花有6朵"还可以怎么说?引导说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倍的认识1

倍的认识1








反思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总课时数
3
分课时
1
授课日期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谁来说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有谁也想说说?
指名说。
师:为什么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呢?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交流。
2.强化倍的含义(出示图片)
师:红红和明明来了,他们都说自己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请你想一想、圈一圈。
个性修改补充
个性修改补充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相差关系
师: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花坛里的花儿也开放了,真漂亮啊。(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数。(操作)
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
师:红花暂时不看,放在一边。(操作)
观察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什么?(谁来比比看?)
我们一起来圈一圈,圈之前想一想,蓝花2朵一圈,黄花几朵一圈呢?
学生操作,指名交流。
师:黄花几朵一圈的,为什么?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1)【教材分析】“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

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

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

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拍手游戏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请你们拍2个3下。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因数:如果一个整数A能被另一个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如:12÷2=6,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倍数是1,最大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4的倍数有1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如:7的因数有7。

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如:134是2的倍数,因为134的个位上是4中的一个数字。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如:785是5的倍数,因为785的个位上是0或5中的一个数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492是3的倍数,因为4+9+2=15是3的倍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如:7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如:8是合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因数的积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试除法;求商法;求辗转相除法;短除法;综合除法。

倍数和因数是数学中两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们在整数除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复习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以便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倍数的定义: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则称A是B的倍数。

例如,10是5的倍数,因为10除以5没有余数。

因数的定义: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则称A是B的因数。

例如,2和5都是10的因数,因为10除以2和10除以5都没有余数。

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能够同时整除它们的最大的正整数。

例如,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所有公因数的最小倍数。

例如,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找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使用辗转相除法找最大公因数,使用两数乘积除以最大公因数找最小公倍数。

倍的认识--两版教材对比解读

倍的认识--两版教材对比解读

倍的认识--两版教材对比解读《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中,对于倍的认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于倍的认识的解读。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倍的认识被分别列入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

其中,一年级中主要介绍了数的概念和数的大小比较;二年级中进一步讲解了数的进位和退位;三年级中开始引入了倍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介绍了倍数的含义;四年级中深入探讨了倍数和约数的关系;五年级中进一步介绍了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六年级中则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倍数和约数的应用。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倍的认识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三年级中,学生将通过做题的方式加深对倍数的理解,如“12是6的倍数,因为12÷6=2”;在四年级中,学生将通过找出一组数的公约数来判断它们是否互质,如“6和9的公约数是3,所以它们不是互质数”。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倍的认识也被分别列入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

与人教版不同的是,在北师大版中,倍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包括了倍数、约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多个方面。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倍的认识的教学方法也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探究和发现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倍数和约数的规律和性质。

例如,在三年级中,学生将通过一组数的倍数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6、12、18的倍数是6、12、18、24、30、3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在五年级中,学生将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式找出一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12=2×2×3,15=3×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倍的认识 (1)

倍的认识 (1)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感念,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磁性贴、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在圈圈画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课件出示:小猫和花朵)同学们,这是小猫得到的花片,你能说说蓝花和红花的朵数关系吗?【预设:蓝花比红花多3朵;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叫“倍”(板书“倍”)。

小结:是的,红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一年级时学的多与少的关系以外,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出示:3朵红花,6朵蓝花。

师::如果我们把这3朵红花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课件演示)那么,蓝花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先不忙说,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1)学生动手圈一圈,教师巡视。

(2)交流:蓝花有这样的几份呢?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蓝花有这样的几份呢?(3)小结:像这样,(边说边板书:红花有3朵是一份,蓝花有2个3朵,也就是有红花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

)师:老师建议我们把掌声送给第一个说“倍”的小朋友。

那你们现在谁能说说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指名说——齐声说)二.在比较、辨析中突出倍的意义。

师:我们接着看(出示:小狗和小猪的花片)。

2024年《倍的认识》数学教案

2024年《倍的认识》数学教案

2024年《倍的认识》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倍的认识”。

内容包括: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倍数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倍的概念的理解,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2.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2个苹果,4个橙子,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橙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

”2. 例题讲解讲解倍的概念,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以苹果和橙子为例,2个苹果,4个橙子,橙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表示为2×2=4。

3. 随堂练习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倍的概念和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板书《倍的认识》2. 内容:倍的概念乘法表示倍数关系实际问题中的倍数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5个铅笔,小华的铅笔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华有多少个铅笔?(2)教室里有3排桌子,每排有4个座位,一共可以坐多少人?2. 答案:(1)小华有10个铅笔。

(2)一共可以坐12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倍数关系,并进行记录,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表示倍数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通用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通用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倍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关系,学会通过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关系,能通过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小明买水果的情景: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华买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问小华买了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讲解小明和小华买苹果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得出2倍就是乘以2。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小刚有5个铅笔,小丽有的铅笔是小刚的3倍,问小丽有多少个铅笔?5. 应用拓展出示应用题:一个篮球的价格是80元,如果买4个篮球,需要多少钱?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将这个数乘以几。

2. 倍数关系:2倍、3倍、4倍等。

3. 计算方法:通过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红的铅笔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10个铅笔,小明有多少个铅笔?答案:小明有5个铅笔。

2. 作业题目: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15元,如果买6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答案:需要9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个别辅导?2. 拓展延伸:研究倍数关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时间、长度、面积等。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运用。

2. 例题讲解中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倍的认识微课程设计

倍的认识微课程设计

倍的认识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了解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倍数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探索倍数过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对数学的热爱。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一年级上册的微课程,以“倍的认识”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 倍的概念: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入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倍数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倍数的计算,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用。

3. 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倍数的性质:介绍倍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倍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倍的概念及简单计算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入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练习: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汇总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汇总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汇总教案一:一年级《认识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倍”的概念,知道“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将“倍”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概念,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问:你们听说过“倍”这个词吗?你们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2.新课讲解(1)通过实例引入“倍”的概念,如2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2倍,3个橘子是1个橘子的3倍。

(2)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倍”的例子。

3.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求5的2倍是多少,8的3倍是多少等。

(2)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小明比小红高2倍,小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等。

(2)引导学生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糖果,小明有多少个糖果才能是小华的2倍?(2)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案二:二年级《倍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倍”的概念,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倍”的概念。

(2)提问:你们知道“倍”的概念后,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2.新课讲解(1)通过实例讲解“倍”的应用,如:小明比小红高2倍,求小明的身高。

(2)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倍”的应用。

3.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小华有5个糖果,小明有多少个糖果才能是小华的3倍?(2)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倍的认识》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倍的认识》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用“份”帮助学生构建“倍”——《倍的认识》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

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

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

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合并与多少的比较,未曾学习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对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问题的真正理解需要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而“倍”的学习正好是建立乘法结构的伊始。

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

重、难点创新教法:教师灵活处理了教材,在教学中引入“份”,帮助学生借助“份”的思想更直观分拣出“几个几”——把较小量看作1份,较大量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此外教师还通过几何直观,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并建立了语言模板“把XX看作1份,XXX有几个这样的1份,XXX就是XX的几倍”,更加有效帮助学生清楚构建倍的模型。

在处理“通过2倍,建立倍的模型”环节时,充分引导学生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被看作1份的具体数量不同1”但“下面一排都有2个这样的1份”,抓住“倍”的本质,帮助学生舍弃各种不相干的因素”,在变中抓不变——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2倍,进一步揭示“倍”的本质。

教学片断:活动一:以“2倍”为本,建立“倍”的直观模型1、(出示水果图片)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2、苹果和梨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3、谁能上来摆一摆,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梨的个数里有2个3?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把3个苹果看做1份梨有2个这样的1份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5、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橘子和香蕉,芒果和草莓的倍数关系(2倍)。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前言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重点是关于“倍”的初步认识。

倍是初中和高中数学中常出现的重要概念,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初步了解并掌握其含义。

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地解释“倍”的概念2.能够熟练使用“倍”进行数学运算3.能够解决简单的“倍”问题教学内容1. 什么是倍?倍的含义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比如说,2是1的2倍,3是1的3倍,4是2的2倍,8是4的2倍。

2. 倍的表示方法倍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一种是用文字表示。

例如,如果2是1的2倍,可以表示为:2 = 1 x 2也可以用文字表示为:2 是 1 的 2 倍3. 倍的运算倍的运算包括加倍和减倍。

加倍是将一个数加上它本身的值,减倍是将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的值。

例如,如果2是1的2倍,那么1加上2的值就是3,即:1 加 1 倍 = 1 加2 = 3同理可得,减倍的运算为:1 减 1 倍 = 1 减2 = -14. 应用举例以下是一些应用举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的概念和运算。

•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他的3倍,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解答:小红有15个苹果,因为5 x 3 = 15。

•如果小明有1元钱,小红有他的2倍,那么小红有几元钱?–解答:小红有2元钱,因为1 x 2 = 2。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练习、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如下教学策略:1. 讲授解释“倍”的概念和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练习让学生通过上述应用举例实践,运用“倍”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

3. 评价针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评价,查看学生对于“倍”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倍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

总结本教案旨在帮助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和运算。

在理解“倍”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应用举例,熟练掌握计算加倍和减倍。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多思考,以提高对“倍”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倍的初步认识一、教材概述苏教版数学是指由苏州市教育局主管的苏州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一套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主要涵盖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数数的最大数、加法、减法、图形、比较大小、重量、容量和倍数八个章节。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常常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中,倍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重量”的章节中。

在“重量”的章节中,教材通过现实生活中购买物品的情景,向学生介绍了物品的重量问题。

在物品重量问题的基础上,引出了倍数的概念,即相同物品重量的“n 倍”,其中n是一个自然数(n=2,3,4……)。

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50g,两个苹果的重量就是100g,即一个苹果的重量是另一个苹果重量的2倍。

2. 倍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了解倍数的概念。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容量、长短、重量等问题。

•学会多种表达倍的方式,如“n倍”、“n个”等。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3. 倍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通过实物展示,如苹果、石头、水杯等,向学生介绍倍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如称重、计数等,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如口算、绘画等,应用倍的概念,提高其对倍的认知。

4. 倍的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践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倍数的概念:####(1)实物展示教师可以准备各种物品,如玩具、书籍、水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物品重量、容量和长度等量程的概念。

之后,再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比较,理解倍的概念。

####(2)以倍数为基础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活动,如将小球放入杯子中,比较杯子的容量,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同时,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口算、绘画等,让学生应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对倍数的认知水平。

三、总结倍数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年级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倍数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对于学习后续的数学知识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一年级倍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倍数的概念。

一、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式倍数是指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数的情况下,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6是3的倍数,可以表示为3 × 2 = 6。

在表示倍数时,我们可以用“数 ×倍数 = 原数”这种形式来表示。

二、认识倍数1. 初步认识倍数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先从小的数字开始认识倍数,比如认识2、3、4、5的倍数。

通过一些简单的示例,帮助孩子理解倍数的概念。

例如,2的倍数是2、4、6、8、10、12等等;3的倍数是3、6、9、12等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练习,逐渐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2. 比较大小孩子们可以通过比较倍数的大小来判断哪个数是谁的倍数。

例如,给出两个数字6和9,孩子需要判断谁是谁的倍数。

可以通过列出倍数的方式来比较,如果某个数能够同时整除6和9,则说明这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三、倍数的运算性质1. 倍数的整除性质如果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而b又是另一个数c的倍数,那么a也是c的倍数。

例如,如果6是3的倍数,而3又是9的倍数,那么6也是9的倍数。

2. 倍数的加减性质如果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那么a加上或减去b的倍数后,结果仍然是b的倍数。

例如,如果10是5的倍数,那么10加上或减去5的倍数后,结果仍然是5的倍数。

四、倍数的应用1. 倍数在乘法中的应用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常常需要用到倍数的概念。

倍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计算8 × 4时,我们可以先找到8的倍数4,即32。

2. 倍数在约数中的应用在寻找一个数的约数时,倍数也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一个数a能够整除一个数b,那么a就是b的约数,b就是a的倍数。

通过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一个数的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2
2 2
2 2 5 5
5 10 ÷ 2 5
5
5 10 ÷ 2 5
5
3 12 ÷ 4 3
3
9 3
9 3
9 ÷ 3
3
; https:/// 自动发卡平台
hwh20jyc
的私盐贩子,南方机关船,在外地也有被其他私盐贩子使用的报告。老太太怀疑这次讹谢家的,也是私盐贩子。她很担心被这群无赖盯上后如何 脱身。第三件,宫中明诗传出口信,年前或者就能有机关,能叫个妹妹进宫“探望她”,探望后能不能留、留多久,再行说,反正先进去总是好 的,能让皇上碰巧见上一面就更好了。老太太看现有的几个女孩子,福珞自然是出挑的,宝音病好之后,却也表现不俗,竟不知选哪个的好。苏 小横只把第三件事儿,转述给了苏明裳听。裳儿埋头在剥一袋糖炒栗子,听了便眨眼笑道:“选哪个不是一样么?姐妹们别为这个抢破头才 好!”“不一样。”苏小横正告她。裳儿顿时也了悟了:“能有进宫面圣的机会,就有邀圣誊的机会。”苏小横犹嫌她说得不够透切。裳儿继续 剖释:“若只得一两次圣宠,白把身子赔在宫里,那是她自己倒霉。但若能助力,我、诗姐姐、同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多好。退几 步说,纵使她不得圣宠,若知情达礼、能出谋划策,要紧时候说不定就救我们的命。她的人选,也要仔细。”苏小横点头:“所以我当然也要听 听你的意思,毕竟她不止是带你进宫的引子,还有希望成为你的同伴,影响到你的行动。你们之间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信任才好。”裳儿思索道: “我跟奶奶重点提出的这两位,都不熟,只听闻笙妹妹体弱多病,人缘儿也不好,这样的人怎能进宫?倒是福家姊姊,灯会上照过面,憨顽娇美, 不失大家女儿涵养,我要是奶奶,不用想,就选她。”谢老太太到今日,完全不提明蕙,裳儿也不提,根本当她是透明的。资质不足,就是不足, 多使小手腕也没用。否则明秀一开始根本不会引福珞进来。宝音也不敌福珞么?苏小横等着裳儿的后文。裳儿果然吐舌笑道:“可惜福家姊姊, 风格跟我是一路的,美却不及我,鬼脑筋也不及我。我要个处处与我相似、却不及我的影子在旁边做什么呢?若只要她引我,那还说得过,她一 陪衬,皇上更见我的各种好处。而笙妹妹,病好后能有多久,怎样表现不俗?我很好奇呢!”“听说她在众姐妹计议神秘失银时,第一次提出, 重银搭底后,需要的拉力不一样。”苏小横道。不久前,苏小横也有把二老爷是如何“送”出的银子,讲给裳儿听,要她评议,以考较她的反应。 裳儿当时就道:“爹爹太傻了!爷爷说了送出去,他当中查来查去的做什么?万一贼子的智慧还不如他,直接被吓跑了,他银子送不出去,如何 跟爷爷交代?”又恨道:“真要查,需想想贼子能从船里就把银子偷了,运出去的手段能不花心思?查个船舱车子,能查出什么来?白费扰嚷! 要我说,水里走比陆里走快,我是贼子,就把银子吊在船底下,你就算是谢二老爷,不经官不动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