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优化设计建议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工程师:单位(章):
联系电话:Leabharlann 期:监理单位审查意见:总监理工程师:单位(章)日期:
现场设计配合组意见:
负责人:配合组(章)日期:
现场指挥部预审意见:
负责人:日期:
贵广公司筹备组意见:
记录:组织会审部门(章)日期:
备注:
优化设计建议书
贵广铁路8标段2010年第号
优化设计原由及主要内容:
一、罗家洞双线特大桥原设计情况
备注:
优化设计建议书
贵广铁路8标段2010年第号
优化设计原由及主要内容:
一、水口洲双线大桥原地质状况
水口洲双线特大桥0#~9#桥墩台桩基依照最新咨询图,桩基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膨胀土。溶洞处理方式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处理。由原设计总布置和桩基展示图看出该桥4号墩-3#桩基不存在溶洞现象,原设计中无溶洞处理数量。
11号墩-5#桩基设计桩长16.5米,钻孔深度20.674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7月10日10:01开始浇筑,前8车灌注顺利,待第9车混凝土倒入桩孔中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桩孔四周塌陷,直至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63m3。
(3) 14号墩-4#桩基施工
罗家洞双线特大桥0#~20#桥墩台桩基依照最新咨询图,桩基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软土、红粘土,5号桥墩1#~5#桩基,12号墩1#~6#桩基,20号墩4#~8#桩基采用钢套筒下底(套筒厚度10mm),7#墩桩底溶洞采用压浆处理,其余墩位处溶洞均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处理。
二、罗家洞双线特大桥施工情况
三、富江双线特大桥建议处理措施
(1)对已报废的6号墩-3#、11号墩-6#和14号墩-3#桩基采用片石回填,重新冲孔,用吸铁石吸附砸碎的钢筋,钢套筒跟进处理。
(2)对原设计中已有钢套筒跟进的桩基,严格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6#墩-3#新增钢套筒跟进数量为2664kg。(钢套筒直径1.3m,每平方米容重78.5kg)
三、罗家洞双线特大桥建议处理措施
(1)对已报废的0号台-7#、11号墩-5#、14号墩-4#、15号墩-2#、15号墩-4#桩基采用回填片石,重新冲孔,用吸铁石吸附砸碎的钢筋,钢套筒跟进处理。
(2)根据现场的地质状况,建议对罗家洞双线特大桥0号台-1#,-4#,-5#,-7#,-9#桩基和11#,14#,15#,16#桥墩1~6#号桩基设置钢套筒跟进处理措施。
(4) 15号墩-2#桩基施工
15号墩-2#桩基设计桩长17.5米,钻孔深度21.701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7月10日7:45开始浇筑,前9车灌注顺利,待第10车混凝土倒入桩孔中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桩孔四周塌陷,直至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80m3。
二、水口洲双线大桥施工情况
4号墩-3#桩基施工,设计桩长39m,实钻孔深42.519m,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处理。7月4日晚22:09开始浇筑混凝土,前7车灌注顺利,第8车混凝土浇筑时开始出现泥浆面下滑现象,至第11车混凝土倒入孔内后,混凝土突然下落,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浇筑混凝土95m3。
二、富江双线特大桥施工情况
(1)6号墩-3#桩基施工
6号墩-3#桩设计桩长8米,钻孔深度12.687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6月14日23:17开始浇筑,第2车混凝土浇筑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18m3。
(2)11号墩-6#桩基施工
(3)新增钢套筒跟进数量详见附表
总工程师:单位(章):
联系电话:日期:
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单位(章)日期:
现场设计配合组意见:
负责人:配合组(章)日期:
现场指挥部预审意见:
负责人:日期:
贵广公司筹备组意见:
记录:组织会审部门(章)日期:
备注:
优化设计建议书
贵广铁路8标段2010年第号
优化设计原由及主要内容:
(1) 0号台-7#桩基施工
0号台-7#桩设计桩长17.5米,钻孔深度21.576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6月22日00:12开始浇筑,前4车灌注顺利,第4车混凝土倒入桩孔中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直至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39m3。
(2) 11号墩-5#桩基施工
总监理工程师:单位(章)日期:
现场设计配合组意见:
负责人:配合组(章)日期:
现场指挥部预审意见:
负责人:日期:
贵广公司筹备组意见:
记录:组织会审部门(章)日期:
备注:
优化设计建议书
贵广铁路8标段2010年第号
优化设计原由及主要内容:
一、富江双线特大桥原设计情况
富江双线特大桥0#~30#桥墩台桩基依照最新咨询图,桩基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软土、红粘土。较大空洞或填充物较差大溶洞者采用钢套筒下底(套筒厚度10mm),较小溶洞或填充物较好的溶洞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或压浆处理)处理。设计钢护筒数量见设计图纸。图中6#墩未设钢套筒数量,11号墩-6#桩基在桩基展示图中未显示有溶洞,14号墩-3#桩基在桩基展示图中显示有小溶洞。
14号墩-4#桩基设计桩长24米,钻孔深度28.6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7月8日22:56开始浇筑,浇筑混凝土至12m时(倒入混凝土3车)突然出现泥浆面下沉,泥浆流失现象,下沉3m后稳定,我项目继续浇筑该桩,导管此时埋深7m左右,此后我项目又倒入14车,但混凝土面始终不见升高,直至下部混凝土凝固卡住导管,导致桩基报废。该桩共浇筑混凝土141m3。
(5) 15号墩-4#桩基施工
15号墩-4#桩基设计桩长15.5米,钻孔深度19.451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7月21日11:55开始浇筑,前5车灌注顺利,待第6车混凝土倒入桩孔中时开始出现泥浆面出现缓慢下滑现象,此时测量混凝土灌注高度为12m,当第8车混凝土倒入桩孔时,泥浆面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下滑4.5m,桩孔四周出现塌陷,我项目继续浇筑该桩,但混凝土倒入速度始终慢于泥浆面下降速度,到第12车混凝土倒入桩孔内时,混凝土面已经降至导管面以下,管内出现泥浆,导致桩基报废。该桩共浇筑混凝土99m3。
11号墩-6#桩设计桩长16米,钻孔深度19.97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6月14日19:17开始浇筑,前2车灌注顺利,第3车混凝土浇筑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27m3。
(3)14号墩-3#桩基施工
14号墩-3#桩设计桩长15米,钻孔深度17.708米,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按设计要求填充黄泥夹片石。6月14日15:17开始浇筑,前6车灌注顺利,混凝土浇筑深度14m时,第7车混凝土倒入桩孔中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突然下滑现象,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57m3。
一、白沙河双线特大桥原地质状况
白沙河双线特大桥0#~20#桥墩桩基依照最新咨询图,桩基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软土、红粘土。较大空洞或填充物较差大溶洞者采用钢套筒下底(套筒厚度10mm),较小溶洞或填充物较好的溶洞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或压浆处理)处理。设计钢护筒数量见设计图纸。
二、白沙河双线特大桥施工情况
对已报废的2号墩-6#和12号墩-6#桩基采用片石回填,重新冲孔,用吸铁石吸附砸碎的钢筋,钢套筒跟进处理。
总工程师:单位(章):
联系电话:日期:
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单位(章)日期:
现场设计配合组意见:
负责人:配合组(章)日期:
现场指挥部预审意见:
负责人:日期:
贵广公司筹备组意见:
记录:组织会审部门(章)日期:
(2)12号墩-6#桩基施工
12号墩-6#桩设计桩长18m,实钻孔深22.8m,该桩基钢护筒已下到底。5月28日20:16开始浇筑,前4车灌注顺利,第5车混凝土浇筑时开始出现泥浆面缓慢下滑现象,至第7车混凝土倒入孔内后,混凝土突然下落,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导致桩基报废。共灌注混凝土63m3。
三、白沙河双线特大桥处理措施
三、水口洲双线大桥处理措施
(1)根据现场的地质状况,建议对水口洲双线大桥4号墩-3#桩基采用片石回填,重新冲孔,用吸铁石吸附砸碎的钢筋,钢套筒跟进处理。
(2)4#墩-3#桩基新增钢套筒跟进数量为12986kg。(钢套筒直径1.3m,每平方米容重78.5kg)
总工程师:单位(章):
联系电话:日期:
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1)2号墩-6#桩基施工
2号墩-6#桩设计桩长46m,实钻孔深50.4m,该桩基钢护筒已下到底。7月17日14:25开始灌注砼并一切正常,当在16:01分砼灌注至距桩顶面约7米时(已灌注混凝土14车)出现泥浆面急速下滑现象,泥浆池冒出少许泥浆,沿桩四周出现塌陷,并在3#台处泥浆外冒,冒出高度约1.5米,导致该桩无法浇筑,桩基报废。。现场共灌注混凝土126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