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3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学习专用
小学语文_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本次教学执教的是《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江南水乡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
三首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内容浅显易懂。
表现出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词。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古诗词的大意。
3.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齐读课题。
2.明确任务这一课前两首是古诗,第三首是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敢接受挑战吗?1.检查生字。
(出示本课生字)师:这五个字都是前两首古诗中的生字,谁来读?开火车读齐读2.学习“耘”字1)这几个字既要求会认,还要求会写。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耘”字。
谁能说说记住这个字应注意什么?偏旁“耒”字:出示耒的解释、图片,帮助记忆。
(利用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2)记住如何写“耘”了吗?光会写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字写规范、漂亮。
(出示田格中的“耘”字)师范写,生书空。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思考和反思以及总结和评估的过程。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篇1】40分钟学习下来,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节课觉得对古诗教学有这样设想: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同学,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保守做法。
课堂上,从同学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
而后,布置自学时间,使同学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
在充沛自学的基础上,让同学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一起讨论,互相补充。
对于同学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布置了质疑环节,启发同学一起研讨。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同学自由发表意见的研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同学,使同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学好懂。
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
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同学的`自主学习自学时间充沛。
布置足够的时间让同学自学,同学能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同学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同学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同学置身于大自然中。
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同学入情入境,充沛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时提高读的要求,让同学边读边考虑,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同学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通用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通用3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三首》篇1《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在辞官归乡之后写的一组组诗,共六十首。
课本中的古诗即是选自其中的一首。
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因此我这节课的设计思想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古诗,并配以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带着理解记忆。
首先说一些这节课的优点:1、第一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诗画配对、这个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也比较有兴趣。
只有来自学生中间的东西,学生才更感兴趣。
兴趣是学好的的前提。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范成大的资料也是比较成功的。
这个环节与说课的时候有所不同。
说课的时候我的思想是让学生看文字,但是改成视频之后,效果比较好。
学生非常喜欢看,而且在得到了视觉享受之后也记住了相关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实实在在认真看了。
而且看过之后的东西记忆会比较深刻。
3、通过观看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本来这个环节在理解完了诗意之后,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天过去了,却没有行人经过,那些人都是干嘛了?因为之前观看了很美丽的乡村画面,学生还没有从那个思维中走出来。
所有答的问题都是我不曾想过的,比如学生说那些人都在家里避暑,或是说躲在家里不出来怕踩坏了菜花等等,都是很有想象力的。
通过这个环节我不能不承认预设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百密毕竟有一疏。
要想尽量小的避免预设不全的问题我认识提前试讲比较重要。
因为这节课我在另外两个班里试讲之后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很少有人说对。
所有即使这次学生的回答再发散,奇怪我也是有应对的心理的。
4、让学生动手参与古诗的学生当中。
我做了精美的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
这个环节学生比较喜欢,因为避免了以往枯燥的背诵环节。
学生在这个环节也有了团结协作与竞争意识。
5、让学生不同形式的展示古诗。
比如歌唱,打节拍等等。
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
他们很自信,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展示。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熟的地方:1、不过第一个环节我在说明要求的时候只说“请同学们连线”但是没有连完之后再背一背。
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2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前两首诗。
2、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5、学习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今天同学们真精神,再次见到大家,我特别高兴,你们呢?谢谢孩子们。
离上课还有两分钟,我们去看看江南的春天,好吗?好,一起感受这浓浓的春意。
那里风景美吗?好。
就把美景留在心间,开始今天的课堂,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一·字正腔圆读古诗师:上节课我们在第六单元整体识写课和单元导读课中,已经把23课古诗词三首读得字正腔圆了,还大致了解了它们的意思。
我们来读一读。
师:第一首。
读得平长仄短,字正腔圆。
第一首到第三首。
(如不好,忘记了吗,读古诗要平长仄短,音断气相连。
)一、生二、我们男生女生合作着接读。
三、最后一首一起读。
师小结:在大家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缓缓流出。
学习古诗词你经常会用哪些办法?(生答:1借助注释2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查阅资料(了解的更全面)4想象画面(善学习,为你的方法点赞。
)看来,同学们都是学古诗词的高手呀。
师:我们的自主学习单也提醒大家,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3课古诗词三首,走进优美的山水田园。
二、想象画面悟诗情《渔歌子》师:首先我们来看张志和的词,词牌名叫《渔歌子》,请你来读前两句。
1、想象画面师:这两句描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后两句打灰)你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什么?生说什么就夸什么。
师:真是一个有灵性的孩子,读过之后就看到了那一个个景物并且还想到了他们的颜色,我们再深入的想像,读着读着画面中哪些景物动了起来?(板贴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师引读:那白鹭怎样飞?师引读:一阵微风拂过桃花的花瓣怎么样?还有鳜鱼又是怎样的呢?师:请你把这两句连成一幅画,并且让画面中的景物动起来,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小组内交流。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案(五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我针对教授古诗词的三节课进行的反思案。
教学反思一:课程目标和设计1.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设计:(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诗词的经典句子,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核心内容:首先,介绍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然后,分析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形式,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最后,通过具体的诗词例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美。
(3)巩固与拓展:通过学生欣赏名家古诗词的赏析和自己的创作,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概念引入法: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诗词的概念和背景。
(2)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3)赏析法:通过学生欣赏经典古诗词的诗句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创作法: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呈现: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词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诗词。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3)个人创作: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首自己的古诗词,通过个别辅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外出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古诗词展览或诗词比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反思三:教学效果和改进1.效果:通过这三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特点、风格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2.改进:(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更具体、更有代表性。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精选30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精选30篇)《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篇1上完《古诗词三首》我首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一节课下来自己的过渡语言单一,无法全面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的意境,一节课执教两首古诗容量大,总感觉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
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
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
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设计教学时我充分考虑了这点,但在实际教学时却忽视对意境的描述和渲染,因而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在《乡村四月》教学中我扣住文眼“才、又”,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
如果此时我能有意识地对乡村劳动场面进行一番描述,相信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能很快感染气氛,入情入境。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
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
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我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的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生怕在课堂上讲的不够,却忽视了对学生拓展的训练,“广积粮”的教学意识将我们引入另一片崭新的天地。
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如何在小学阶段达到一定的目标,靠的不是老师一首一首地讲,而应该是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意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阅读,主动积累。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篇2刚接到《古诗词三首》的精品课任务时,心里多少有些惶恐。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_四年级下册语文23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_四年级下册语文23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1一、借助注释,引导方法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于是,在课堂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
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前一节古诗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充分,都已经批注了诗意,他们毫不费解地照本宣读,根本没有真正字字句句疏通晓义。
于是学生在自学时已经了解到的诗意,上了课后,还是处于同一种水平,也就没有真正习得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与同仁的讨论后,决定对这个环节再进行精心打磨:第一步,一句一句理解。
如果学生预习充分的,就由意到词回扣,如果学生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就解词理句来点拨。
第二步,在学生基本会说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仅仅把意思带进去说,还缺少什么呢想想还可以补进什么!让学生再次练习,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神态等说得更加具体,说得流畅。
然后再来交流评价。
这样一来,层次清晰了,教学就显得更丰满,更扎实了,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解词一理句一连意”这么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也为之后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之“梅子金黄杏子肥”作好了铺垫。
二、体味诗境,拨动琴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2《乡村四月》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三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乡村四月》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宋代诗人翁卷从景和人两方面来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本课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正确读写“蚕桑”等词语。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抓住字词,想象画面,体会古诗意境。
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1第一首:《山行》成功之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感悟美景,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接着设计了问题:自由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交流总结时,导入对描写秋景古诗的了解,进而导入课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
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
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引导学生互相评议,教师鼓励性总结,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第二首:《赠刘景文》成功之处: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对这首诗的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擎雨盖”“傲霜枝”这样的词语。
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对照词语手册上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
接下来我重点对“擎雨盖”“傲霜枝”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讲解,并找来一些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做“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
通过观察图片,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
不足之处: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三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课程名称:古诗词教学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一、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选择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及学习需求来确定。
在此次教学中,我选择了《白日依山尽》、《游子吟》和《静夜思》这三首经典古诗词,其中《白日依山尽》较为简单,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和理解;《游子吟》展现了离别之情,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静夜思》则以其简约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宁静和冥思的感觉。
通过这三首诗,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又能培养他们对古人情感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2.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诗词,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在《白日依山尽》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形象描写,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来理解“白日依山尽”的意境;在《游子吟》的教学中,我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引导他们思考离别之情,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静夜思》的教学中,我提醒学生注意诗中的冥思和宁静的意象,并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进行诗意的体验。
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选择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解、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朗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思考,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完成相关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音韵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多种方法的选择,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教学手段运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合理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在《白日依山尽》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形象描写的理解;在《游子吟》的教学中,我通过故事、视频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离别之情;在《静夜思》的教学中,我通过黑板、草稿纸等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诗意的体验和创作。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1 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
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
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
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
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
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
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
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
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
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
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最后熟读成背。
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
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沅、澧四水汇入,北纳长江洪水,并于城陵矶注入长江,对长江洪水
的意思,然后教师在班上检查。留意“谙”读ān,不要读成 yīn;“亭” 起着调整作用。
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横要短。
君山 又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丽。唐代诗人
魏
第5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
其一
碧的美妙景象。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
魏
第4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忆江南》,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四、相关链接
5.在理解诗意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依据诗句的意思,联
刘禹锡〔772—842〕 ??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
独坐敬亭山
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殊的清幽安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
1.课文简说。
“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孤独。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示意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
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
23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23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在进行古诗三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对古诗三首教学的反思。
首先,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古诗的字词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生僻字和古汉语的表达方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逐字逐句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并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此外,我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辅助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其次,古诗教学不仅仅是对字词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会播放一些与古诗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情感。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去体会古诗的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了解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的全面认识。
此外,古诗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古诗,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同时,我也会组织一些古诗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视觉材料来辅助教学;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播放一些古诗的朗诵录音,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和感悟;对于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可以让他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最后,古诗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对古诗进行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案(二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我针对教授古诗词的三节课进行的反思案。
教学反思一:课程目标和设计1.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设计:(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诗词的经典句子,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核心内容:首先,介绍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然后,分析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形式,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最后,通过具体的诗词例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美。
(3)巩固与拓展:通过学生欣赏名家古诗词的赏析和自己的创作,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概念引入法: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诗词的概念和背景。
(2)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3)赏析法:通过学生欣赏经典古诗词的诗句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创作法: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呈现: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词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诗词。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3)个人创作: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首自己的古诗词,通过个别辅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外出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古诗词展览或诗词比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反思三:教学效果和改进1.效果:通过这三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特点、风格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2.改进:(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更具体、更有代表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23,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3,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摘要:这精课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田杂兴》和首词《渔歌子》,著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容概括这介绍了关3,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助</摘要主要容是关3 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_课堂实录_案例_教学实录_教学反思_课_教感欢迎并提出宝贵见3 古诗词三首、教材课简说这精课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田杂兴》和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节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草木茂盛平展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地片欣欣向荣景象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农民们田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紧张、繁忙给人种年计春启示整首诗就像幅色彩明亮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赞美《四田杂兴》作者是宋代诗人成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人样子耕种田地情景展现了农夏忙热烈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形象尤其是两句写得趣横生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茂盛成阴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常见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农村儿童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然具有浓浓生活气息《渔歌子》作者是唐代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因他笔下是片画诗情看初春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白色鹭鸶山前低徊粉红色桃花瓣落春水碧波上淡黄色鳜鱼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草绿蓑衣停舟春波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作者又它染上层斜风细雨整天地浸了片朦朦烟雨显得宁静而美全诗动静结合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生活情趣词句析()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两句诗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片葱茏而稻田里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烟雨蒙蒙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特有景色勾勒了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句诗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事又要插秧了才又平实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情心赞美情也体现无遗(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这两句诗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男女各忙着己事情各有己拿手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敬重情()童孙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思是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事也模仿人样子靠近桑树下面学着种瓜学天真、可爱儿童形象跃然纸上(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明是春季正是鳜鱼上市节地是西塞山前全句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溪水鳜鱼肥美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幅秀丽宜人水乡风光(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全句思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垂钓人儿不想回悠闲得情溢言二、教学目标认识7生会写8生正确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体会诗词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古诗词兴趣和对古诗词热爱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习惯三、教学建议词这种体裁教材课已出现教师应事先了下学生课外是否会背诵些词对词有哪些了对古诗学生通几年学习已掌握了定方法课前如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作者翁卷、成、张志和三位诗人生平、诗歌特色诗创作成就以便助学生准确地理诗歌容进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师准备挂图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风光容浅显生不多应当指导学生先学引导学生想象头脑把化画面感悟体会诗境教师可重拨《乡村四月》《四田杂兴》《渔歌子》可对词知识再稍作介绍放手让学生学教学步可让学生古诗词对照诗词释想想诗词每句话概思再想想哪些词语思还不理然组学习向学和老师请教教师对学生提问予以拨再要学生把诗词思连起说说使学生对诗词思有初步了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展开想象这环节可以让学生通组合作形式选择己喜欢方式学习比如有组可以诵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头脑形成画面把想象到景象用画笔描绘下画组交流下重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什么这样画组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景象描绘了出无论学生用什么样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理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指导三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有条件可配上优美、舒缓乐曲渲染气氛达到朗加深体会朗获得审美感受朗然成诵3诗语言丰富蕴如《乡村四月》才又二《四田杂兴》也、学二使用都简洁传神《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写颜色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颜色词语表情达作用课可以动员学生从课外寻描写田风光诗词练习朗诵、背诵面展示台做准备5关识写蚕、桑、蓑、塞声母是平舌音昼、箬声母要准翘舌音识记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方法助记忆教师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要及表扬识巧、写学四、相关链接翁卷续古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诗多讲技巧诗风清苦成(693)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致能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存诗 900余首诗忧国恤民多有佳作官至参知政事、政殿学士曾奉命出使金邦坚强不屈不辱使命几乎被杀使金途所作绝句卷表达了渴望国统强烈爱国主义思想诗人晚年回到苏州石湖开始起隐居生活根据己农村生活写成《四田杂兴》60首是生田诗代表作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年四季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疾苦容极丰富这里选是《夏日》首其词亦风格多样颇具情致著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3张志和(730?80?)唐代诗人子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十六岁举明献策肃宗令待招翰林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词牌词调子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词调是写词所依据乐谱有词牌原就是词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回忆但是人所写《渔歌子》、《忆江南》其容就和渔父、忆江南无关了有词牌对句子多少、句式长短等都有严格规定但与声情、词容无关所表示仅是词句式、平仄和用韵起初只是以某词牌代表作品模式按照它句式平仄和韵律创作词就有人把各种词牌句式、平仄、韵律标出编成词谱供他人照着填写所以创作词就叫填词词牌既和容无关有作就词牌外另明词题如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词牌下作序如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5拓展故人庄山居秋暝孟浩然王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空山新雨天气晚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照清泉石上流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待到重阳日还就菊花随春芳歇王孙可留容概括这介绍了关3,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助。
人教版《古诗词三首》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古诗词三首》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1一、案例背景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第八册23课的第一课时。
教学时,主要是引导同学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同学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中关注个体差别,珍视同学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对同学的价值取向,创意阅读进行正确引导与评价,重视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导向。
本课执教老师是一名年轻老师。
执教班级是四年级三班,共36名同学。
该班是学校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班,同学们思维敏捷,能说会道,大胆发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独立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同学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同学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其中学习重点是:读懂诗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是: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二、教学过程描述老师在同学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领小朋友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1、师:从小学一年到现在俺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俺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
下面俺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师: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和句的意思?生:俺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师: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俺不理解蚕桑。
师:谁理解了?生:蚕子、桑叶、蚕桑树…..师:刚才俺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中读一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3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
分析_课堂实录_案例_教学实录_教学反思_课文_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23 古诗词三首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
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
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
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
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2.词句解析。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
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才”“又”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点明时间是在春季,正是鳜鱼上市的时节,地点是在西塞山前。
全句为: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
”全句意思为: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课已经出现,教师应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会背诵一些词,对“词”有哪些了解。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课前,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作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以便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挂图。
2.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应当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教师可重点点拨《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可对词的知识再稍作介绍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第一步,可让学生自读古诗词,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
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再要求学生把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使学生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有的小组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画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
本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出来。
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的指导。
第三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条件的可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渲染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在朗读中自然成诵。
3.注意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
如《乡村四月》中的
“才”“又”二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学”二字使用都简洁传神。
《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中写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
蓑衣”,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课后,可以动员学生从课外书中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练习朗诵、背诵,为后面的“展示台”做准备。
5.关于识字写字,“蚕”、“桑”、“蓑”、“塞”的声母是平舌音,“昼”、“箬”的声母要读准翘舌音。
识记字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
教师重在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要及时表扬识字巧、写字好的同学。
四、相关链接
1.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
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范成大(1126—1193)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
存诗1 900余首。
诗中忧国恤民,多有佳作。
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
曾奉命出使金邦,坚强不屈,不辱使命,几乎被杀。
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诗人在晚年回到苏州石湖开始过起隐居的生活,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
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
组12首。
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
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其词亦风格多样,颇具情致。
著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
3.张志和(730?—810?)唐代诗人。
字子同,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
十六岁时,举明经。
献策于肃宗,令待招翰林,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
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
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4.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
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
但是后人所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其内容就和渔父、忆江南无关了。
有的词牌对于句子的多少、句式的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但与声情、词的内容无关,所表示的仅是词的句式、平仄和用韵。
起初,只是以某一词牌的代表作品为模式,按照它的句式,平仄和韵律来创作词。
后来,就有人把各种词牌的句式、平仄、韵律标出来,编成词谱,供他人照着填写,所以创作词就叫填词。
词牌既和内容无关,有的作家就在词牌之外另注明词题,如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
也有的在词牌下作一小序,如辛弃疾《摸鱼儿(淳熙
己亥)》。
5.拓展阅读:
过故人庄山居秋暝
孟浩然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3,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