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海拔等;(2)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3)使学生掌握青海湖的文化内涵,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青海湖的美丽风光;(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青海湖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青海湖的基本概况;(2)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3)青海湖的文化内涵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青海湖的形成原因;(2)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青海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材料;(3)设计讨论及实践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2)准备发言稿;(3)搜集其他湖泊的资料,以便进行比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海湖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知道青海湖吗?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2)组织学生讨论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及文化内涵;(3)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异同;(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3)总结青海湖的独特之处。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青海湖的基本概况、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内涵。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青海湖具有独特的特点。

希望大家珍惜自然资源,为保护青海湖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湿地退化、水质污染等;2.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青海湖保护所采取的措施;3. 探讨个人如何为保护青海湖等自然资源做出贡献。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班级姓名一、比一比,组词语。

扑()倾()幅()滩()朴()顷()副()摊()笼()幻()绝()繁()垄()幼()觉()烦()二、填空。

()的高原()的雨丝()的空气()的高原()的画卷()的山峦()的湖水()的菜花()的涟漪()的湖水()的眸子()的晴空()的草滩()的公路()的地方()的草滩()的西湖()的东湖()的南湖()的感慨()的魅力()的刻刀()的天鹅()的鱼儿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水与石头》片段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填入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A.,,。

,……B.,。

,,……C.,;,。

D.,,;,。

2.写出文中表明溪水决不绕道的坚定态度的3个词语。

3.石头阻挡溪水,最后的结果是()。

(答案不超过13个字)4.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A.比喻B.夸张C.拟人5.在文中画出和下面一句话互相照应的句子。

溪水唱着歌,由远而近。

6.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用“‖”表示。

7.这则寓言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1)说明了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说明了自满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3)说明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参考答案一、扑面、朴实;倾向、顷刻;条幅、副手;河滩、摊位;笼罩、垄断;幻灯、幼小;绝妙、觉悟;繁衍、烦恼。

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根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1.1.2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1.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周围景观。

2.1.2 分析课文中描绘的青海湖的美丽画面。

2.1.3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周围景观。

3.1.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1.3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说出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周围景观。

4.1.2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1.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1.2 描绘出课文中的美丽画面。

5.1.3 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2 教学重点5.2.1 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周围景观。

5.2.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2.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后续章节待补充。

教案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师准备6.1.1 课件或投影片6.1.2 青海湖的图片或照片6.1.3 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6.1.4 字典或词典6.2 学生准备6.2.1 课本6.2.2 笔记本6.2.3 阅读积累本6.2.4 彩色笔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展示青海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7.1.2 简要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周围景观。

7.1.3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激发阅读欲望。

7.2 自主学习7.2.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生态环境等。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青海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青海湖的基本概况。

(2)课文中的生字词。

(3)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丽的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海湖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板书重点词语。

(3)学生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总结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4. 拓展学习:(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2)学生分享查阅到的资料,大家共同欣赏青海湖的美丽。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之心。

(2)学生发表自己对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青海湖的短文。

2. 实践作业:(1)调查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2)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海湖的基本概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湖区的生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青海湖的美景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2.青海湖湖区的生态特点三、教学重点:1.掌握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了解青海湖湖区的生态特点。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到青海湖的美景。

2.学生能够了解到青海湖湖区的生态特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青海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学习(30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青海湖的纪录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教师介绍青海湖湖区的生态特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湖区的生态环境。

3.实地考察(30分钟)(1)教师提前安排好实地考察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青海湖湖区,亲眼目睹青海湖的美景和生态特点。

(2)教师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所看到的景色进行描述。

(3)教师整理学生的观察结果,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青海湖的了解。

4.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湖区的生态特点进行总结。

(2)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以《青海湖的美景》为题,写一篇短篇小说,表达自己对青海湖美丽景色的感受和认识。

七、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周围环境干燥,海拔高,寒冷且多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青海湖1.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面积、水深等。

掌握青海湖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1.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青海湖的面积、水深和湖形特点。

青海湖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基本信息。

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湖形特点。

学生通过资料了解青海湖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第二章:青海湖的鸟类2.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掌握青海湖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特点。

2.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青海湖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特点。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青海湖的鸟类栖息地和迁徙特点。

学生进行鸟类观察实践活动。

第三章:青海湖的文化3.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地区的民族和文化特点。

掌握青海湖地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3.2 教学内容:青海湖地区的民族和文化特点。

青海湖地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地区的民族和文化特点。

学生通过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青海湖地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学生进行文化体验活动。

第四章:青海湖的保护4.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掌握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学生通过资料了解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学生参与保护青海湖的实践活动。

第五章:青海湖的旅游5.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掌握青海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

5.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青海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青海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

学生进行旅游规划实践活动。

第六章:青海湖的生态系统6.1 学习目标:了解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通用5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通用5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通用5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篇1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目的: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现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

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

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二、简介青海湖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

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

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1、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五、重点品读、感悟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探究活动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教案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教案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

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

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二、简介青海湖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

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

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1、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湖泊面积。

分享青海湖的美丽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青海湖的基本情况。

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图片,发表自己的感受。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索更多关于青海湖的信息,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第二章:青海湖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包括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讲解青海湖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鸟类、鱼类和哺乳动物。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图片,可以包括湖泊、植物和动物等元素。

第三章:青海湖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在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观念。

3.2 教学内容介绍青海湖在藏传佛教、藏族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

讲解青海湖周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青海湖相关文化信息。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索更多关于青海湖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第四章:青海湖的旅游资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教学内容介绍青海湖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如青海湖自行车赛、鸟岛观鸟等。

讲解青海湖的旅游价值和吸引游客的原因。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

学生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了解青海湖的旅游情况。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份青海湖旅游攻略,包括景点介绍、旅游活动和交通方式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青海湖的理解和认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讲述青海湖的名称由来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青海湖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

2. 教师简要介绍青海湖的面积,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教师讲解青海湖名称由来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青海湖的独特之处。

第二章:青海湖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如湖面、湿地、草原等。

2. 讲述青海湖鸟类资源和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青海湖的自然景观,让学生感受其美丽。

2. 教师讲解青海湖的湿地、草原等自然景观,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3. 教师介绍青海湖的鸟类资源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第三章:青海湖的人文景观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青海湖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人文景观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青海湖周边的重要城市和历史文化遗址。

2. 讲述青海湖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青海湖周边的城市和历史文化遗址,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教师讲解青海湖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性。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海湖的人文景观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青海湖的传说与故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青海湖的传说与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述青海湖的传说与故事,如“湖神传说”、“鸟岛传说”等。

2. 分析青海湖传说与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青海湖的传说与故事,让学生感受其神秘和有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青海湖传说与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如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青海湖传说与故事。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青海湖有更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向往之情。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优秀4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优秀4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优秀4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篇一《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

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文章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上、离开。

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

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一)质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

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扑朔迷离pūshuò-mílí:扑朔:犹言扑腾,乱动的意思。

迷离:眼睛眯起。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原指分辨不出雌雄。

后用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倘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眸子móuzi: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粗犷:cūguǎng∶粗野,豪放;豪壮沉湎:chénmiǎn,沉溺,耽于。

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

震慑zhènshè:慑:使害怕。

震动得使害怕:震慑敌方。

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湛蓝zhànlán: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

涟漪lián yī:小波纹。

伫立zhùlì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鄱阳湖pó yáng hú: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北部。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公开课教学设计青海湖是西部地区著名的湖泊,被誉为“梦幻般的湖”。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如何感知青海湖的美,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探讨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并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汇报交流。

四、三读课文,理清脉络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不同的内容。

文中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青海湖,其中有很多妙语佳句。

题目中的“梦幻”二字可以理解为青海湖美不可言,令人惊叹不已。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摘抄文中的妙词佳句,读一读描写青海湖的其他文章。

同时,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本篇文章描述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之处。

首先,描绘了湛蓝湖水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形容了青海湖的蓝色。

其次,通过心中幻想的画面,展示了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这片美丽的环境。

在品读赏析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进行朗读,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例如,在湛蓝湖水图中,作者用“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等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青海湖的蓝色之美。

在联系生活中,学生可以思考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如雾霾、冰山融化等,以及病毒的危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提到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老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想出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的好办法,以此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范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范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青海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青海湖的基本认知。

教学内容:1. 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1. 展示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分享关于青海湖的传说和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提问学生对青海湖的了解和期待,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青海湖的地理特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学生能够描述青海湖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

2. 青海湖的湖泊特征和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1. 展示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青海湖的湖泊特征和生态环境。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青海湖地理特征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青海湖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青海湖的自然景观特点。

2. 学生能够表达对青海湖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

教学内容:1. 青海湖的自然景观特点。

2. 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形成原因。

教学活动:1. 展示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青海湖的自然景观。

3. 学生进行景观写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学生能够表达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2. 青海湖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展示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3. 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观察,提出保护措施和建议。

第五章:青海湖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青海湖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小学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地理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青海湖的地理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一、教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青海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二、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教师准备生字词的测试题目。

第四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青海湖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青海湖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与同桌交流。

三、合作学习: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

五、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生字词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师设计课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五章:课后作业一、作业内容: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个小故事或造句。

二、作业要求:1.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要求书写工整。

2. 学生家长签名确认,监督作业完成情况。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青海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信息及其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的美景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青海湖的特点和价值。

1.4 教学活动:展示青海湖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青海湖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第二章:青海湖的自然景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自然景观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自然景观:湖光山色、鸟岛、沙岛等。

青海湖的气候变化: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等。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丽。

视频播放:播放青海湖的自然景观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2.4 教学活动:展示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播放青海湖的自然景观视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青海湖的生态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状况。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水生动物、鸟类等。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污染、过度开发等。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

案例分析:分析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案例。

3.4 教学活动:展示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分析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第四章:青海湖的文化背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文化背景:藏传佛教、蒙古族文化等。

青海湖的历史价值:古代丝绸之路、酸奶制作传统等。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的文化背景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

故事分享:分享青海湖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您浏览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正文如下: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与要求:1、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

2、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难点: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教具:青海湖的图片教程:一、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向往的地方,导入课文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和憧憬过的地方,你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呢?那个地方为什么令你神往?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

3,师:女作家冯君莉的梦想是去青海湖。

青海湖是怎样一个地方呢?展示图片青海湖,是……(见参考资料)冯君莉的梦想实现了,她去了青海湖,感受了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景,并且用她的笔,同样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二、解题1.师:本文题目的关键词是"梦幻",行文紧紧围绕它展开,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3、小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青海湖是作者梦想过的地方,所以用"梦幻"来命题,表达了作者的愿望;第二,青海湖确实有着梦幻般的美,用"梦幻"来形容,名副其实;第三,作者用丰富的修饰性语言为读者制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与所描写的`对象和作者的意匣不饵塑会-1.要学生朗读课文,理出作者的观光顺序。

2.抽学生回答。

3.师:顺着这个观光顺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发言。

5,总结。

(见板书设计1)四、字词训练1.准确认读以下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见板书设计2-1),并用它们组成一段话,看看谁组得既通顺,又符合情理。

2.仿照下面的词再组一些类似的词,并体会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见板书设计:2-2)板书设计:1.课文分析相关语句观赏顺序情感线索(1)"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瞬间,我惊住了……"(2)"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看乌云……(3)"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望晴空……''(4)"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远观鸟岛……8)"我们……继续赶路了"离开青海湖……2.字词训练绿茵茵水灵灵甜丝丝沧桑娓娓动听得天独厚潸然第二课时一、朗诵课文,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1.师:这篇课文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明确的观察顺序,如到达青海湖,观草滩、赏湖水、看乌云、望晴空、远观山峦、遥望鸟岛,离开青海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三、教学方法1.自学内容:主要是品读思考每段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主要特点是什么?全文要点是什么?体验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学习:初读学习生字新词,互读互评,讨论研究。

3.展示成果:主要是思考作者每段描写了什么内容?主要特点是什么样?是用什么写法表现的?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青海湖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它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

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和沙岛,可供游客登岛游览。

青海湖是一个七色湖,由于湖水深浅不同,不同季节,甚至同一天内,湖水的颜色也七彩纷呈,神秘莫测,所以人称“梦之湖”。

特产:青海湖的湟鱼是有名的特产,一年才长一两肉,肉质鲜嫩美味,不过现在已经为数不多了。

(一)析题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从题目你能猜测出本文讲的是什么?3、同学们猜测的都很好。

那么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以及还有许多不懂的问题,请到书中去找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三)细读课文,自读自悟1、再认真读课文,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读一读。

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2、画好后,说理由,如果说不通,小组间互相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 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以及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物资源。

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美育渗透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使学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神奇,培养爱美情趣。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

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疑点:
1.青海湖水为何如此湛蓝,又为何晶莹明澈?
2.为什么青海湖的美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决办法:
1.多读、多想、多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

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
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

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又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诵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与同桌展开热烈的交流。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或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鼓励向读得好的学生学习。


四、重点品读,领悟语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