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
教案参考-幼儿园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前一段时间,在我与儿子交流游戏时,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听和学说无锡街头的叫卖,如:充煤气了。
恰巧那段时间在我与班内幼儿共同游戏时,也发现他们非常喜欢叫卖东西,特别是用无锡话能更轻松、大胆的叫卖起来。
由此,我想幼儿园学习用普通话固然是很重要,但其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孩子们在游戏时的感受,游戏其实也是他们情绪情感的一种释放,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一情绪体验。
我们是否想过其实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并不矛盾,小方言蕴涵大文化。
曾经在无锡日报上看到对无锡方言颇有研究的原无锡教育学院陈祺生教授引用过一位语言学家的话,“方言是小范围之中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大范围之中的方言”,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不会说无锡话,甚至听不懂无锡话,这一现象在新生代的“小无锡”人群中较突出。
不少无锡父母反映,即使爷爷奶奶在与孙辈交流时,往往也要搬出生硬的“锡普”才行。
孩子现在是能听懂不能说,等他们的下一代就没人教无锡话了,两三代之后无锡话就可能会失传。
”其次,我设计该活动的另一个意图是想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了解个别简单的、将要消失的无锡民间传统老手艺,如:爆糙米、磨剪刀。
这些传统手艺的人在以前都是靠叫卖来招揽生意的,他们的叫卖声较有趣。
因此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让现在的孩子对无锡的民间风俗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在游戏中有机会更大胆的表现自己,给他们更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发挥好我们这一代的传承作用。
为此我利用了无锡话叫卖这个切入点,在活动中通过图片、声音、游戏、示范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玩一玩的形式中感受无锡方言叫卖的有趣。
另外,考虑到现在我们的小朋友有部分是新市民,因此我设计的开头第一环节与最后的环节都是为了增加他们对无锡的兴趣与爱无锡的情感,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在今后游戏中不忘自己的第一故乡,把自己第一故乡的语言也能与同伴共同学习,促进他们也能继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中班社会活动:卖水果
中班社会活动:卖水果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果的种类和特点,增强对水果的认知。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3、体验买卖活动的过程,理解货币的使用和价值。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西瓜等,并将其分类摆放。
2、准备一些模拟货币,如塑料硬币和纸币。
3、制作价格标签,标明每种水果的价格。
4、布置一个水果摊位,准备购物篮和秤。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布置好的水果摊位前,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卖水果!大家看,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小朋友们纷纷观察水果,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水果名称。
二、认识水果老师引导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并介绍每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老师:“这是红红的苹果,吃起来脆脆甜甜的,富含维生素哦。
这是弯弯的香蕉,像月牙一样,能帮助我们消化。
还有大大的西瓜,夏天吃最解渴啦!”小朋友们认真听着老师的介绍,不时摸摸水果,感受它们的不同。
三、了解价格老师指着价格标签,向小朋友们介绍每种水果的价格。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这些水果的价格。
苹果一个一元钱,香蕉一根两元钱,橙子一个三元钱……”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认识货币的面值,并理解价格的含义。
四、角色扮演1、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卖家,一组扮演买家。
2、卖家负责摆放水果、称重、收钱等工作。
3、买家则拿着模拟货币来购买水果,要说出自己想买的水果和数量。
小朋友们开始兴奋地进行角色扮演。
买家:“我要买两个苹果。
”卖家:“好的,两个苹果一共两元钱。
”买家递出两元钱,卖家把苹果放进买家的购物篮。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鼓励小朋友们大胆交流,引导他们使用礼貌用语。
五、分享与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坐下来,一起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卖水果活动好玩吗?你们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水果吗?”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发言。
中班主题教案:卖水果
中班主题教案:卖水果活动目标:1、了解叫卖声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引导幼儿对温州的风俗民情产生兴趣。
2、感受温州街头叫卖声的浓郁地方腔,鼓励幼儿大胆学习用温州话模仿叫卖声。
3、通过模仿叫卖游戏,初步学习自我推销的简单技能。
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瓯柑、葡萄、枇杷、香蕉、杨梅、苹果、梨子),装入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筐内。
2、街头叫卖的录像。
3、纸币若干,分给听课的教师。
活动过程: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叫卖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放录像)提问:这是些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在干什么?师:他们到底在卖些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叫卖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
(放录像)二、初步掌握叫卖的特点1、他们都在卖些什么?2、对,他们一边卖,还一边怎么样呀?3、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学一学。
(现个别,后集体)4、咦,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卖东西的人都在用什么话叫卖?(温州话)『叫卖就是一边把卖东西买给别人,一边大声的叫着自己卖的东西』5、真奇怪,为什么他们都用温州话叫卖呢?师:温州话是我们温州的方言,温州人都能听懂温州话,用温州话来叫卖,大家都能听得懂,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
三、尝试用温州话练习叫卖1、你们会说温州话吗?(请个别幼儿说)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试一试,用温州话来与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师巡回辅导)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说)2、除了刚才在录像中播放的叫卖声以外,平时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叫卖声?四、学习叫卖的基本特点以(出示瓯柑)这是什么?温州话怎么说?瓯柑是我们温州的特产,谁愿意用温州话来叫卖一下?(请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叫卖声的特点)提示语:谁能叫得更响一点,把腔调拉开长一点更好,谁来试一试?(或者教师示范,幼儿比较。
)教师小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东西,除了可以吧声音叫得响一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声音拉长,加上“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比如“买瓯柑唉——”。
有趣的吆喝教案优秀3篇
有趣的吆喝教案优秀3篇有趣的吆喝教案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广告可以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那么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
那么吆喝到底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二、介绍作者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
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欧洲战地记者。
本文选自散文集。
本书获中国首届散文奖。
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四、走进吆喝,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声,对吆喝声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介绍?。
作者儿童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吆喝的主要内容、时间;吆喝的声调变化;吆喝的音韵节奏。
2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1.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叫卖文化2.了解广场文化的特点,学会感受广场文化3.培养幼儿谦虚、友爱、合作、自信、表达能力等情感和语言的发展2. 教学内容与重点(1)教学内容:1.叫卖文化介绍2.准备妥当,较好的练习,表达饱满的广场吆喝3.学习广场文化和广场吆喝的相关知识(2)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叫卖文化,及其特点2.感受广场文化的魅力3.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语言发展3.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听、看、说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对广场文化有感情上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幼儿表达和语言的发展。
4. 教学设计(1)活动准备:准备好背景音乐、广场小店模型、商品模型、白绸子等。
(2)教学活动:1.幼儿学习什么是叫卖文化,观看相关视频。
2.教师向幼儿介绍广场吆喝,并演示示范广场吆喝的技巧。
3.发放白绸子,让幼儿练习模仿广场吆喝,其中包括吆喝的基本动作和表情练习。
4.设置“广场小店”,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广场吆喝,向“市场顾客”推广售卖。
5.幼儿自由创作广场吆喝表演,学会欣赏伙伴的表演。
(3)活动总结: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及时总结活动内容和取得的进展。
5.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幼儿课堂语言表达和广场吆喝的表演情景,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广场文化习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最终评估教学效果。
6. 教学延伸本节课可以通过幼儿外部丰富活动,例如出游或到公园广场观察,让幼儿深入了解广场文化,并对广场吆喝作进一步的展现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场吆喝,形成美好习惯。
7. 教学参考文献1.《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北京,2001年。
2.《广场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关注社会中不同事物的能力。
2.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有关各种有趣的吆喝文字素材和图片。
2.黑板、彩笔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双方互相问候,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通过回顾之前讨论过的吆喝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展示(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文字素材和图片,包括招贴画、标语、吆喝筐等。
2.逐个呈现各种吆喝内容,使幼儿对吆喝有初步的认识。
三、合作观察(1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立观察点,观察各种吆喝的形式和内容。
2.鼓励幼儿互相合作,观察并记录下他们发现的吆喝内容。
四、汇报与分享(15分钟)1.请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观察到的吆喝内容。
2.鼓励幼儿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和感受。
五、创作吆喝(20分钟)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创意,设计自己的有趣吆喝内容。
2.提供素材和提示,如文字、图片等,帮助幼儿进行创作。
六、演讲与评价(20分钟)1.请每个幼儿依次上台分享自己设计的吆喝内容。
2.其他幼儿鼓掌评价,欣赏他人的创意。
七、总结与延伸(10分钟)1.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幼儿对吆喝的认识和体会。
2.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吆喝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幼儿在观察吆喝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创作和演讲环节,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尽管教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确实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吆喝的概念以及吆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够模仿店家吆喝商品,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
1.通过音乐,引导幼儿放松身体,准备好课堂活动;
2.通过简单的词语交替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导入
1.带领幼儿探讨为什么商家会对顾客吆喝;
2.营造商场环境,模拟买东西需要被吆喝提醒的场景。
实践环节
1.通过示范,教授幼儿如何吆喝商品;
2.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协作完成模拟吆喝商品的任务。
结束活动
1.让幼儿将所学到的吆喝词语进行串讲;
2.小组评选吆喝表现最佳的队员,进行表彰。
教学评估
观察记录法
观察幼儿吆喝时的表现,如语言表达清晰性、动作协调性、合作意识等,并进行记录。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了解幼儿对于吆喝的认知、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学习到了吆喝的概念和作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节具有实践意义的优秀课程。
【幼教】-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
【幼教】-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有趣的吆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学习不同的吆喝声,培养幼儿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模仿和创造性的吆喝,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模仿和创造性的吆喝,培养幼儿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吆喝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吆喝。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录音机、录音带、小奖品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主题活动(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吆喝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幼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吆喝声。
b. 教师播放不同的吆喝录音,如小贩、商贩、工地等场景的吆喝声,让幼儿认真听,并尝试模仿。
c.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吆喝录音进行模仿,看哪一组模仿得最像。
d.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吆喝,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实践活动(5分钟):a. 教师设置一个模拟市场,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贩、顾客等,运用所学吆喝进行交易。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吆喝发音,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吆喝。
c.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评价幼儿的表现。
b. 为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小奖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吆喝。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不同的吆喝声。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市场,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吆喝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有趣的吆喝教案
有趣的吆喝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有趣的越叫越响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步骤:
1. 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名有趣的小吆喝师,你要在全校广播中宣布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2. 手势示范:做出各种有趣的手势动作,如划圈、扇风、扔球、跳舞等,引起学生注意。
3. 传递声音:先从教室最后一排的同学开始,让他们传递第一个吆喝词,例如:“好消息”,然后随着手势示范,让学生们尽量大声传递。
4. 声音游戏:将整个教室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位代表,叫喊一个有趣的口号,其他组员要迅速跟上,同样大声喊出来。
最后评选最响亮的小组。
5. 吆喝创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有趣的吆喝词,并用手势示范,然后每位学生依次站起来大声喊出自己的吆喝词,鼓励其他同学们一起跟随。
6. 吆喝比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现场即兴吆喝。
同学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创意、声音和表演等方面来竞争,最后评选出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小组吆喝师。
7. 吆喝展示:选出几位学生的吆喝词和表演,邀请他们在学校会议或其他相关活动上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度、表现和创造力,以及各个环节中学生的
互动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手势示范的准确性、声音传递流畅度、吆喝创作的创意度、吆喝比赛的表现等。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
2. 准备一些物品,如玩具、文具、食品等,作为销售物品。
3. 准备一些纸币和硬币,作为交易货币。
4. 选择一个适合进行销售活动的场地。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如如何定价、如何促销、如何处理顾客的异议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销售。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价、如何促销,并给出建议。
4. 学生开始销售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反馈。
5. 销售活动结束后,学生总结经验,分享心得。
四、活动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处理顾客的异议,解决问题。
4. 学生能够创新销售方式,表现出创业精神。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在其他场合进行销售活动,如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等。
2. 学生可以尝试销售不同类型的物品,如食品、文具、玩具等。
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销售技巧,如降价促销、赠品促销等。
4. 学生可以尝试开展义卖活动,为慈善机构筹款。
六、活动准备:1. 提前调查学生兴趣,准备符合学生兴趣的商品种类。
2. 准备商品标价签,标注商品价格。
3. 准备收款箱或收款袋,方便学生收款。
4. 准备销售记录表,记录每组销售情况。
5. 准备奖品或评价表,用于活动结束时的奖励和评价。
七、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销售技巧,并强调本次销售活动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销售活动,每组选定一种商品进行销售。
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销售过程,适时给予建议和帮助。
4. 销售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休息,进行商品交换,体验购物乐趣。
中班社会卖东西活动教案
中班社会卖东西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交易的基本概念,并能够通过模拟卖东西活动体验交易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和社交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类玩具、水果、小食品等模拟交易物品,货币模拟物品(如纸币、硬币等)、相应的商店和货币图标,布置交易场景。
2.幼儿准备:现金钱币模拟物品、购物袋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现场布置交易场景,介绍“卖东西”活动的目的,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他们曾经做过的购物经历,讨论他们的购物体验,并说明交易的基本概念。
3.示范:教师利用故事、图片、实物等方式,向幼儿展示购物的基本流程和交易方式。
4.分组活动:(1)组织幼儿分组,每组包括一名“卖家”和一名“买家”。
(2)教师将各类模拟交易物品摆放在商店中或教室角落中,幼儿自由选择购买。
(3)幼儿可以使用钱币模拟物品购买商品,其中“卖家”负责出售商品,“买家”使用现金购买商品。
(4)幼儿进行交易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物品的价格、选择适合的货币支付、找零等。
5.整理总结:(1)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中总结交易的基本流程、交易物品的种类以及货币的使用方法。
(2)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交易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购物经历总结购物技巧,并分享给其他幼儿。
四、教学延伸:1.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庭、超市等场景中的交易过程,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真实货币进行交易。
2.引导幼儿制作货币图标和购物清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继续模拟交易活动。
3.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商店、超市等,让他们实地感受和观察现实中的交易过程和货币使用情况。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交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观察幼儿在交易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货币,能否通过观察物品价格和选择货币进行合理支付。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知道如何向顾客介绍商品,以及如何进行交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体验劳动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商品(如手工艺品、书籍、文具等)、价格标签、购物袋、现金等。
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模拟商店的环境,设置商品展示区、交易区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活动目标和规则。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包括商品介绍、价格标签、交易等。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模拟卖东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卖东西。
5.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卖东西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社区延伸: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义卖活动,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自主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4.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1. 活动一:商品介绍训练目标:学习如何向顾客介绍商品的特点和用途。
方法:角色扮演,模拟商品介绍情景。
材料:各类商品样品。
2. 活动二:价格标签制作目标:学习如何制作价格标签,理解价格与价值的联系。
方法:动手制作价格标签,学习基本的数学计算。
材料:标签纸、笔、计算器。
3. 活动三:模拟交易目标:实践买卖过程,学会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方法:设置模拟商店,幼儿扮演顾客和卖家进行交易。
材料:现金、购物袋、商品。
4. 活动四:顾客服务技巧目标:学习顾客服务的基本技巧,如礼貌用语、耐心解答。
幼儿园社会活动《小商贩》模拟教学案例设计
幼儿园社会活动《小商贩》模拟教学案例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社会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针对幼儿园社会活动《小商贩》的模拟教学案例设计,本文将分析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帮助您全面理解和实施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商贩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开发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自理和自助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小商贩和顾客,模拟和出售的情境。
2. 制作道具:幼儿制作商贩所需的道具,如摊位、商品等。
3.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商贩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四、模拟教学案例设计1. 准备阶段a. 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包括摊位、玩具货物、纸币等。
b. 为幼儿讲解小商贩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让他们对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2. 实施阶段a.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组扮演商贩和顾客,进行和出售的角色扮演活动。
b. 制作道具:在活动中,让幼儿参与制作商贩所需的摊位和商品道具,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c.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模拟商贩的工作流程,如接待顾客、展示商品、交易等。
3. 总结回顾a. 组织幼儿讨论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他们总结和回顾活动的经验。
b.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社会活动《小商贩》模拟教学案例设计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商贩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还能在制作道具和游戏互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这一活动涵盖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为全面,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实施幼儿园社会活动《小商贩》模拟教学案例设计,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支持。
希望这样的社会活动能够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学会如何介绍商品和推销。
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商品(如手工艺品、书籍、文具等)、摊位、价格标签、货币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摆放商品和走动。
三、活动过程:1. 讲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和规则,引导幼儿了解如何介绍商品、定价、推销等。
2.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商品进行售卖。
3. 幼儿根据商品特点,设计价格标签,并在摊位上摆放好商品。
4. 教师扮演顾客,逐个访问幼儿的摊位,询问商品价格和特点。
5. 幼儿利用已学到的沟通技巧,向“顾客”介绍商品,引导“顾客”购买。
6. 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体验当顾客和卖家的乐趣。
7. 活动结束,组织幼儿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经验。
四、活动反思:1. 引导幼儿思考在卖东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和感受。
3. 针对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准备。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卖东西活动,共同体验社会实践的乐趣。
2. 课堂延伸:组织幼儿开展卖东西的主题活动,如制作广告、设计商品包装等。
3. 定期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3. 注意培养幼儿的诚信意识,杜绝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4.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活动评价:1. 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评价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金钱观。
3.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让她们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活动建议:1.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他们在其他活动中发挥带动作用,提升整体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
一、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卖东西中班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卖东西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
2. 学生准备卖东西的物品,如手工艺品、书籍、文具等。
3. 教师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表现。
五、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卖东西物品。
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卖东西活动,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心得,总结卖东西的技巧和经验。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改进措施和期待。
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卖东西活动,组长负责组织。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心得,总结卖东西的技巧和经验。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填写评价表。
2.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卖东西经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2.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卖东西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六、活动准备:1. 创建一个安全、有序的活动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卖东西活动。
2. 准备货币道具(可以使用虚拟货币),以便学生能够模拟真实的交易过程。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每组的销售情况和学生个人的表现。
4. 准备奖品或奖励机制,以激励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5. 准备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菜场游戏:我是小小售货员 -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菜场游戏:我是小小售货员-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今天菜场的售货员是扬扬和小雨,两人分别戴好帽子,小雨开始
整理菜场里的物品,一个一个摆放整齐;扬扬开始吆喝起来:"买
一送一了,快来买呀;买一送一了,快来买呀…………"扬扬的大
声吆喝吸引了昊昊,昊昊把存折往柜台上一放说:"我要买香肠,
你送什么?"扬扬:"还送你一根香肠。
"扬扬拿起两根香肠递给昊昊,手到半空中又缩了回来,"你钱呢?你没钱,不能卖。
"说完
把香肠放回去,这时,昊昊不紧不慢地打开存折,存折了藏着2
元钱,昊昊慢慢吞吞地说:"这不是钱吗?"扬扬收了钱,把香肠
给了昊昊,他继续吆喝着:"买一送一了,快来买呀;买一送一了,快来买呀…………"慧慧拿着钱来到菜场,慧慧买了很多东西:带鱼、萝卜、蘑菇…………高承扬又送她一份,每种东西都是两个,算价钱了,扬扬刚开始把两样东西加在一起算,到后来自己都算
不清楚了,就说:"就算10块钱吧。
"慧慧付了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是小小售货员
菜场游戏幼儿经常玩,游戏经验也比较丰富。
游戏一开始,幼儿
把游戏材料进行摆放,并通过吆喝、叫卖来吸引顾客,也收到了
一定的效果。
幼儿在游戏中积累了买卖的经验,知道买东西要付钱,当昊昊没钱的时候,就想终止买卖活动,但是由于幼儿的知
识结构的原因,对于连加或者10以外的加法,幼儿有一定的困难,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想到收取最大金额的钱币。
小菜场里有很多
是成品的游戏材料,两个售货员,一个售货员显得无所事事,离
开自己的岗位。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卖水果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卖水果活动目标:1、了解叫卖声对西方人生活的作用,诱发引导幼儿对温州的风俗民情产生兴趣。
2、感受温州地摊叫卖声的浓郁小摊地方腔,鼓励幼儿大胆学习用绝妙温州话模仿叫卖声。
3、通过天马行空叫卖游戏,技巧可行性研究学习自我推销的简单技能。
2、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瓯柑、葡萄、枇杷、香蕉、杨梅、苹果、梨子),基本一致装入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筐内。
2、街头叫卖的录像。
3、纸币若干,分给听课的教师。
活动过程: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叫卖师:今天老师会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放录像)提问:这是些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能在干什么?师:他们到底在卖些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吆喝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
(放录像)二、初步掌握叫卖的特点 1、他们都在卖些什么? 2、对,他们一边卖,还一边怎么样呀? 3、老师请一个中学生上来学一学。
(现个别,后集体) 4、咦,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卖东西的人都在用什么话叫卖?(温州话)『叫卖就是一边把卖东西买给别人,一边大喊的随便叫着自己卖的东西』 5、真奇怪,为什么他们都吆喝用温州话叫卖呢?师:温州话是我们温州的方言,温州人都能听懂温州话,用温州话来叫卖,大家都能听得懂,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
三、尝试用温州话练习叫卖 ; 1、你们会说温州话吗?(请个别幼儿说)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试一试,用温州话来与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师巡回辅导)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说) ; 2、除了刚才在录像中播放的叫卖声以外,平时你在生活中除了吆喝声听到过哪些叫卖声?四、读书叫卖的基本特点以(出示瓯柑)这是什么?温州话怎么说?瓯柑是我们湖州的特产,谁愿意用温州话来叫卖一下?(请个别幼儿,吆喝声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叫卖声的特点)提示语:谁能叫得更响点儿,把腔调拉开长一点更好,谁来试一试?(或者教师示范,幼儿比较。
) ; 教师小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东西,除了可以吧人声叫得响一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声响拉长,加上"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比如"买瓯柑唉--"。
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
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设计意图:前一段时间,在我与儿子交流游戏时,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听和学说无锡街头的叫卖,如:充煤气了。
恰巧那段时间在我与班内幼儿共同游戏时,也发现他们非常喜欢叫卖东西,特别是用无锡话能更轻松、大胆的叫卖起来。
由此,我想幼儿园学习用普通话固然是很重要,但其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孩子们在游戏时的感受,游戏其实也是他们情绪情感的一种释放,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一情绪体验。
我们是否想过其实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并不矛盾,小方言蕴涵大文化。
曾经在无锡日报上看到对无锡方言颇有研究的原无锡教育学院陈祺生教授引用过一位语言学家的话,“方言是小范围之中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大范围之中的方言”,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不会说无锡话,甚至听不懂无锡话,这一现象在新生代的“小无锡”人群中较突出。
不少无锡父母反映,即使爷爷奶奶在与孙辈交流时,往往也要搬出生硬的“锡普”才行。
孩子现在是能听懂不能说,等他们的下一代就没人教无锡话了,两三代之后无锡话就可能会失传。
”其次,我设计该活动的另一个意图是想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了解个别简单的、将要消失的无锡民间传统老手艺,如:爆糙米、磨剪刀。
这些传统手艺的人在以前都是靠叫卖来招揽生意的,他们的叫卖声较有趣。
因此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让现在的孩子对无锡的民间风俗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在游戏中有机会更大胆的表现自己,给他们更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发挥好我们这一代的传承作用。
为此我利用了无锡话叫卖这个切入点,在活动中通过图片、声音、游戏、示范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玩一玩的形式中感受无锡方言叫卖的有趣。
另外,考虑到现在我们的小朋友有部分是新市民,因此我设计的开头第一环节与最后的环节都是为了增加他们对无锡的兴趣与爱无锡的情感,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在今后游戏中不忘自己的第一故乡,把自己第一故乡的语言也能与同伴共同学习,促进他们也能继续爱着自己的家乡。
有趣的叫卖游戏教案
有趣的叫卖游戏教案教案标题:有趣的叫卖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 展示板或白板2. 图片或物品作为游戏道具3. 笔和纸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叫卖游戏的概念,解释游戏的规则和目的。
2. 展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鼓励他们使用已学过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1:团队合作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个小组一些图片或物品,让他们商量并编写一个叫卖广告。
3. 学生可以使用已学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他们的商品特点和优势。
4.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进行叫卖表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提供反馈。
活动2:个人表达练习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图片或物品,并编写一个个人叫卖广告。
2.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商品的特点和优势,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提供反馈。
总结: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广告表演。
2. 引导学生讨论叫卖游戏对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口语表达的机会。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叫卖广告道具,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叫卖市场活动,邀请其他班级参与。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表达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叫卖广告中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注: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课堂设计
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设计意图:
前一段时间,在我与儿子交流游戏时,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听和学说无锡街头的叫卖,如:充煤气了。
恰巧那段时间在我与班内幼儿共同游戏时,也发现他们非常喜欢叫卖东西,特别是用无锡话能更轻松、大胆的叫卖起来。
由此,我想幼儿园学习用普通话固然是很重要,但其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孩子们在游戏时的感受,游戏其实也是他们情绪情感的一种释放,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一情绪体验。
我们是否想过其实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并不矛盾,小方言蕴涵大文化。
曾经在无锡日报上看到对无锡方言颇有研究的原无锡教育学院陈祺生教授引用过一位语言学家的话,“方言是小范围之中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大范围之中的方言”,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不会说无锡话,甚至听不懂无锡话,这一现象在新生代的“小无锡”人群中较突出。
不少无锡父母反映,即使爷爷奶奶在与孙辈交流时,往往也要搬出生硬的“锡普”才行。
孩子现在是能听懂不能说,等他们的下一代就没人教无锡话了,两三代之后无锡话就可能会失传。
”
其次,我设计该活动的另一个意图是想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了解个别简单的、将要消失的无锡民间传统老手艺,如:爆糙米、磨剪刀。
这些传统手艺的人在以前都是靠叫卖来招揽生意的,他们的叫卖声较有趣。
因此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让现在的孩子对无锡的民间风俗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在游戏中有机会更大
胆的表现自己,给他们更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发挥好我们这一代的传承作用。
为此我利用了无锡话叫卖这个切入点,在活动中通过图片、声音、游戏、示范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玩一玩的形式中感受无锡方言叫卖的有趣。
另外,考虑到现在我们的小朋友有部分是新市民,因此我设计的开头第一环节与最后的环节都是为了增加他们对无锡的兴趣与爱无锡的情感,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在今后游戏中不忘自己的第一故乡,把自己第一故乡的语言也能与同伴共同学习,促进他们也能继续爱着自己的家乡。
总之我今天所有一切旨在让所有的孩子在活动中感受轻松与快乐,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释放自己。
而且还通过个别图片交流、自由交流等让他们与同伴能更快乐的沟通。
在最后环节设置的一个卖无锡特产的游戏,不仅是对他们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还提升了他们对社会教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结束时运用《太湖美》这个背景音乐,再次的激发了大家作为无锡人的自豪。
中班社会:有趣的叫卖
活动目标:
1、感受无锡叫卖声浓郁的地方腔,知道叫卖声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2、能大胆用无锡话表现叫卖。
3、对无锡民间风俗产生兴趣,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