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基于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纟笔素质拓展2019年10月
DOI:10.16681/ki.wcqe.201919026
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基于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风报告数据的分析
禹亚君,刘璐,陈昌霞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文章以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学风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学生中存在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足、时间规划不合理、学业和职业规划不明晰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探索出一套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即构建普惠、助困、助优三大体系,发挥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升动力。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学业规划;内升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19-0052-03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则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在2018年6月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应该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对中小学生要进行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如,这给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指明了出路,即学风建设不是教师或学生个人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系统工程。

本文基于2018年4月及11月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

的学风调研数据,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针对调研反映情况而釆取的学风建设的相关措施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2018年学校“学风建设年”和学院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切实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我院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前期文献收集和整理情况,设计了学风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共分为两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及日常学习情况调查(10题);学生对学院学风情况的感受和反馈(10题),均为选择题。

2018年4月及11月,笔者分两次对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动物科学、农学、园艺七个本科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计回收问卷1194份。

通过对1194份问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集中反映出目前学生存在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足、时间规划不合理、学业和职业规划不明晰等问题,直接制约了学生个体的学业进步和学院学风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专业认同度不高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七个本科专业中包含一个理学专业(生物技术)、三个农学专业(农学、动物科学、园艺)和三个工学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源70.00%来自农村,入学时成绩相对较低,特别是农学类专业学生第一志愿率低,更导致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专业认同度低,学习动力不足。

对于“你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如何”一题,认为专业“充满光明,很有信心”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8.63%;认为"没考虑,走一步算一步”的学生占比20.77%;认为专业“前途堪忧”的有110人,即9.21%的学生对本专业缺乏信心;还有136人,即11.39%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说不清”。

对于专业认同度,因年级不同存在差异。

大一学生对就读专业的发展前景最有信心,但也仅占67.00%;大二年级是对专业认同度的最低点,仅为46.90%;大三至大四年级,专业认同度分别为52.91%和55.42%o这说明,学生进校之初对专业充满期待,但由于大二年级出现转专业“跟风热”等情况,专业认同感也随之降低。

随着大三专业课增多和大四专业实习实践及毕业设计,让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专业认同度也增强。

(二)学习动机不足
受高中教师“高中好好学,大学好好玩”的观念和电子游戏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监督,专业不知从何学,学习态度逐渐散漫。

对于“上课时,你的学习状态如何”一题,49.3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坚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约45.39%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能集中注意力;
4.52%的学生表示“经常心不在焉”;0.75%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不听讲。

对于''进入图书馆或自习室的学习频率”一题,一周去图书馆或自习室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56.19%;去1~2次的为29.40%;基本不去的学生占比14.41%,即调查学生中有172人基本不外出学习。

对于''每学期用多少时间准备期末考试”一题,34.17%的学生认为“整个学期都在准备”;超过半数学生表示自己
作者简介:禹亚君(1988—),女,汉族,新疆奎屯人,硕士。

研究方向:学风建设。

注: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龙山学术人才科研计划支持(编号:18LSXY11)o
52
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有13.48%,即161人仅靠在考前几天“突击”。

(三)时间规划不合理
部分学生反映自己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课后无所事事,经常'追剧”“追星”“打游戏”。

另一部分学生正相反,进入大学后,面对各种社团跃跃欲试,但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加入多个校级和院级的社团或学生会部门,又由于缺乏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难以协调部门之间及学习与部门工作的时间,注意力多分散在社团和部门的工作中,进而影响正常学习。

(四)学业、职业规划不明晰
对于学业规划,超过半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年度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初步的考研意愿,但仍不确定。

其余学生则表示自己有学习和课外拓展及实践计划,对自己未来就业、考研或考公务员有打算耳
关于职业规划,针对'我很明确我的职业目标”一题,仅有5.30%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32.90%的学生较为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高达42.50%的学生说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还有1.83%的学生完全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

近45.00%的学生并不明确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更不了解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进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除以上类别问题外,问卷还反馈出学生存在缺乏学习动力、为考试而学,创新性不强,轻实践能力,缺乏学习氛围和受网络影响严重等影响学院学风的问题叫
二、高校学风建设的改进措施
针对两次学风情况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及调研走访和文献收集整理情况,并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我院成立了学院学风建设和改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下设教风督察组、学风督察组和学风改进督导组,组织、落实学院学风建设和改进工作相关事宜,启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坷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构建普惠、助困、助优三大体系,提升学院学风水平。

(一)普惠体系
普惠体系即让每位学生都能受益的体系,包括“述学主题班会”“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大赛”和“诚信承诺我先行”等覆盖全院四个年级、七个专业的各类学风建设主题活动,能够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能力提升叫
2018年3月,针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业和职业规划不明确等问题,我院探索开展了第一届“述学主题班会”。

旨在通过提供个人展示和学生间轻松交流、真诚交谈的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认识和交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引领学生对自身学术和职业生涯进行切实有效的规划。

班会由班长牵头,邀请班主任、辅导员、高年级学生代表、党支部代表等参加,通过每位学生“述学”,即陈述个人学年学业规划和达成情况,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教师“讲学”答疑解惑,最后全班同学'评学”互相点评的方式开展叫
第一届“述学主题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纷纷表示,在大学里很少有机会能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述学主题班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的机会,班主任及辅导员教师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进行专项评价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这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认识,逐步明确学业和职业规划,并提高学习兴趣叫
在学风情况调研中,认为“述学主题班会”对自己''大有帮助”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70%,认为“有帮助”的占64.99%。

对于''希望通过'述学'主题班会获得何种帮助”一题,30.65%的学生希望在“专业学习指导”上获得帮助;
28.7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职业规划”上给予指导;
19.77%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指导社会实践和实习;其余19.18%的学生希望能与教师交流谈心等。

这也为后期开展“述学主题班会”指出了方向。

主题活动"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大赛”,是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业和职业规划,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度了解自己,同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开展。

大一、大二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大三、大四学生则开展职业规划大赛,旨在引导学生顺利通过“大一学业探索期”“大二目标定向期”''大三能力提升期”“大四目标实现期”四个时期。

2018年9月我院先后组织45场学业规划初赛,30余场职业规划初赛、2场决赛,参与人数3000余人。

通过学院、专业、科室三级联动,决赛现场采用网络直播互动,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00人,互动评论2000余条,学生表示通过比赛对个人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获得了崭新的认识,收获颇丰。

(二)助困体系
助困体系是针对“学困生”的体系,一方面,我院成立学习帮扶小组,通过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成绩优秀学生与学业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学习帮扶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攻克学习弱点,消除不及格学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业预警谈话和父母联络,掌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及时告知学生父母,形成“学院、专业、科室、家校”四级联动机制,落实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实践证明,其帮扶促进作用较好叫
2018年我院连续开展两届学习帮扶小组活动,在大二至大四各班级建立的“一对一”学习帮扶小组,各小组消除不及格学分效果均显著,最高达30学分,累计消除不及格学分500余分。

学院对学习进步的班级和进步生进行表彰,肯定其努力和所获成绩。

(三)助优体系
助优体系指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朋辈学习,精细化服务的方式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教师在校期间,应根据每个月的重点工作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确定活动主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从“要我优秀”向"我要优秀”的转变内升动力肌
(下转第56页)
53
的接触机会,特别是与中国学生的接触从而扩大老挝留学生的交际圈。

在与他人交往的而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与习惯。

二是减少老挝留学生的"被区别对待”的心理,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留学环境,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让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课,与非老挝留学生共同上课。

其次,除了课内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老挝留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竞赛、中文演讲比赛,特别是中老语言交流项目,让老挝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同参与,在活动中相互促进。

在调查问卷的简答题里有留学生表示,虽然他们也想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但有时候由于信息传达不到位、不及时,在他们得知活动通知的时候已经过了参加活动的时间。

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老挝留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学校应该把活动信息传达到位。

最后,建立留学生学生会管理制度,通过留学生学生会加强与其他学院的联系。

(四)
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
留学生在外学习,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同学就是教师,因此学校在教师的培训方面需加大精力。

虽然教师需自己解读教材,摸索上课思路,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但学校也需给予教师相关的培训,使其更好地完成教学。

一方面,对汉语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其中包括教学设计的培训,教学操作能力的培训,课堂管理能力的培训等。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第一途径就是语言交流。

因此,汉语教师可以学习简单的老挝语以便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此外,汉语教师还可以学习了解老挝的文化,帮助老挝留学生解答文化差异上的疑惑。

四、结语
经研究发现,老挝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老挝留学生来华时间较长,但其汉语水平仍很低;②部分老挝留学生的社会交际情况较差,他们很少与非本国学生进行交往;③老挝留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广泛参与学术与校内外活动;④在社会文化上,老挝留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当地交际文化。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笔者在分析方面可能不够透彻,所给建议还不够全面,有些问题还有待考究。

参考文献:
[1]李锣,吴珊珊.老挝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方式和影响因素[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4):158-160.
[2]彭媛媛,张晶晶.在乐山的老挝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对策略探析[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12):104-107.
[3]赵少钦.在昆高校越南留学生跨文化状况适应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4]ADRIAN F.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M].London:Methuen&Co.Ltd.,1986.
通讯作者:潘康燕(1983—),女,壮族,广西隆安人,硕士。

(Email:39657122@)。

(上接第53页)
例如,我院在四月党建读书月开展读书文化周主题晚会、师生读书分享会和支部读书沙龙等活动,搭建师生交流和朋辈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理工农专业背景学生的人文素养;五月启动大三学生就业与考研动员,举办“推免生和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建立“师兄师姐考研资料库”等,形成传帮带的良好风气;十月开展英语四六级经验分享和新生英语四级模考,针对学院理工农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我院连续四年开展的四、六级高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的活动,帮助英语学习困难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分享会后,举行大一新生英语四级模拟考试,帮助新生找到考试状态,及时查漏补缺,使其通过四级英语考试,连续四年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全院四级通过率逐年上升,2018年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比上年度提升17.85%;十月至十一月结合学校综合测评和优秀学生评选,推选出在学业、科技、实践、创业和文体等各方面的优秀学生,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学生中树立学习典范和榜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向榜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㈣。

三、结语
学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一人之事。

要促进高校学风建设长效、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先找准学风的症结和学生痛点所在,搭建一套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升动力,促进学生
从“学有所得”到''学有所成”,从而促进学风整体水平的提
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南通大学.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6-21)[2019-07-20]./2018/ 091l/c276a33954/page.htm.
[2]王进欣,王今殊.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因素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傲育科学版),2014,5⑵:15-19.
[3]夏侯建兵,刘俊英.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5,4(2):66-69.
[4]王秀彦,张超.高校学风制度体系设计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5,1(1):54-57.
[5]刘男,刘昕雨,李伟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视角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6(Sl):179-180.
⑹孙侠•新时期我国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8):7-&10&
[7]张兰.当前高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前沿,2014(13):163-164.
[8]李旳泽.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0-11.
[9]糜海燕.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多维度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236-237.
[10]齐巧玲,董永峰,张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24):172-173,175.
其他作者简介:刘璐(1989—),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

陈昌霞(1975—),女,汉族,四川西昌人,博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