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不是人人都适合
冬病夏治原理 哪些病能冬病夏治
神星镇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中医知识讲座冬病夏治原理哪些病能冬病夏治主讲人;郭栋梁冬病夏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些冬季高发疾病在夏季会有所缓解,而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调理冬季的相关疾病,那么,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原理: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正确合理的冬病夏治“应该是选择夏令”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
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
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膏药,该法还应该包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等。
二、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1、风湿类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
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
中医上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是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
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以治疗,效果蛮好。
2、胃肠道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呢?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容易腹泻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
而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
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
脾胃虚寒类胃病,用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
3、冻疮该病多在寒冷季节发作。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原因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原因三伏天是指夏季最炎热的三个时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这一时期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与高温和湿热有关的疾病,尤其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寒性疾病在夏季容易恶化和一些疾病在夏季有着逆境疗效等。
首先,三伏天是炎热的季节,夏季的高温和高湿度容易导致人体内外湿热的聚积。
湿气重、温气盛与人体阳气相悖,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的减退,使得人们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
同时,湿热郁结也容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痰湿郁滞,引起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的损伤。
其次,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活跃。
这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夏季对机体的影响更大,甚至可以起到逆境疗效。
逆境疗法是通过给予人体一定的逆境刺激,来调整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风寒病、湿病、皮肤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阳光和高温可以促进体表毛孔的扩张,排出毒素和湿邪,改善微循环,有助于疾病康复。
此外,夏季气温高,人们出汗多,体内湿热容易通过人体的汗液排出,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排汗可以减轻体内湿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通过透过汗液排泄,可以帮助脏腑器官排除湿气、毒素以及病邪,达到一定的养生效果。
最后,冬季是寒冷干燥的季节,人体容易积聚寒邪,尤其体质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而到了夏季,阳光充足,气温升高,人体也容易缓解寒邪的困扰,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总结来说,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原因主要包括夏季湿热的影响、高温对慢性病康复的逆境疗法作用、夏季排汗有助于排除湿气和毒素、夏季阳光和高温的调理作用,以及积聚寒邪的解毒效果等。
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夏季成为一种适宜治疗一些寒性疾病或慢性病的季节。
然而,冬病夏治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仍需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人体质来决定是否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健康教育专栏第四期(2019)
健康教育专栏夏季健康小知识冬病夏治并非每人都合适入夏后,随着气温升高,很多市民想在这个夏天来个“冬病夏治”,把自己多年的老毛病治一下。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那么,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哪些病,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一、什么是“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但并非包治百病。
二、可以治疗哪些病“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三、注意事项专家建议:孕妇、皮肤过敏、对敷贴药物比较敏感、敷贴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阴虚火旺、皮肤过嫩的 3 岁以下儿童以及特殊体质如对胶布过敏者、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等是不能进行敷贴治疗的。
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夏季饮食夏天到了,胃口不好又容易吃坏肚子,但这个时候偏偏又是人体力消耗大、需要加强营养的时候。
那么,夏天应该怎么吃得既清爽又健康呢?这里也同时提醒你夏天常见的饮食误区和陷阱,让你避免肥胖,轻松享有窈窕身材。
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营养学家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补充维生素B1、B2 各2毫克,维生素C50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作者:诸剑芳来源:《健康人生》2019年第08期夏季是温补人之阳气的好时节,因而有了“冬病夏治”,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接受,很多人会来咨询我们:“我适不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适合什哪些疾病?”“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些话题。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顾名思义便是冬天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
在冬天因为人体阳气虚弱、或感受寒冷之邪而发作、加重的一些疾病,通常在夏天阳气最旺盛时处于缓解阶段,而在这一时期抓住阳气生长之时,通过中医的调养可减少该病在来年冬季的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延续,指在夏季最热、阳气最为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如穴位贴服、铺灸等治疗方法,温补人体的阳气,鼓舞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祛除寒邪,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病次数。
冬病夏治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在夏天气温高,人体在夏天阳气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而午时11点到下午1点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间,所以一般我们要求在伏天的中午时刻治疗。
“春夏养阳”,是指春天、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疾病呢?冬病夏治适合阳虚体质的患者,这些人通常有如下特征:怕凉喜暖,喜静少动,易疲劳乏力,大便偏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等。
冬季天地间阴长阳衰,寒气外扰机体,这类患者容易受咳嗽咳痰、咳声清长、痰白质稀、畏寒怕冷、腹泻便溏、四肢关节冷疼等症状困扰。
其中心脾肾三脏容易出现阳虚症状:1.心阳虚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遇寒加重,形寒肢冷,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2.脾阳虚证:食少乏力,进食后感困倦,大便溏薄,肠鸣,腹中冷痛,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进食生冷食物而症状加剧,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
3.肾阳虚证:腰背酸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无力。
什么是冬病夏治 几类人冬病夏治反毁身
什么是冬病夏治几类人冬病夏治反毁身什么是冬病夏治呢,是不是所以人都适合冬病夏治的呢?夏季泡脚对我们有没有帮助呢?夏季养生有哪些原则呢?带着这些疑问和我一起来阅读本文吧。
什么是冬病夏治导致我们生病的因素是非常的多的,同时因为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冬季,比如哮喘、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关节痛等疾病,我们这时候就会把这些疾病称之为冬病。
夏季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寒邪内伏不发,此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人体正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冬季不易发病或加重,我们称之为夏治。
对于虚寒性疾病,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时令,调节机体效果最好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因为虚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冬天的事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的,不过在夏天的时候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的。
如果我们在如果夏季我们能够在这些疾病相对缓解的时候,给予一些的治疗和预防的话,是非常的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发病的病症,这就是中医上面讲的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
其中最常用的治疗的方法有针刺、刮痧、艾灸、埋线、穴位、贴敷、拔罐、药物内服等。
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驱逐寒邪;外用穴位贴敷、针灸等方法温通经络、散寒祛邪,都可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
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于涛表示。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古时候,冬病夏治是从夏至开始治疗,现在主要是利用夏季中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如12时-13时的太阳),此时正值自然界阴阳交替,更容易调节机体。
针灸效果胜于天灸冬病夏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作用好比针灸),因其疗效较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冬病夏治正当时(1)
冬病夏治正当时1.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
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一年四季中,人体在夏季时的阳气最为旺盛,而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常能使“冬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便是“夏治”。
“夏治”实际上是针对“冬病”的一种预防措施。
适合进行“夏治”的“冬病”主要包括三类,即: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的脊椎关节性疾病。
“冬病”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寒证”、“虚证”。
也就是说,在上述三类疾病中,只要是在天气寒冷或温差变化大时,就容易发作或加重的,多属于可以进行“冬病夏治”的范畴。
除此之外,如胃炎等疾病,虽然也是慢性肠胃病,但由于并非只在寒冷季节发作,就不适合冬病夏治。
2.冬病夏治都有哪些方法?说到冬病夏治,人们马上想到贴膏药,其实,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贴膏药那么单一,穴位艾条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脐疗、刮痧、药膳等也都是“夏治”增强疗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这一方法对治疗肠胃病、肩周炎、颈、腰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病效果更好。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的一种疗法。
具有疏通经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适宜哮喘、风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病。
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性能两者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很广,如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哮喘等。
艾条灸、隔姜灸等:可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
冬病夏治疗法的适应症
冬病夏治疗法的适应症冬病夏治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认为在冬季就能治疗夏季的病症。
这种疗法源自于中医的节气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功能,而冬季是阳气最强盛的时候,因此可以利用冬季这个高峰期来治疗夏季的病症。
冬病夏治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夏季过敏性鼻炎:夏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很多人都会受到花粉、螨虫等过敏原的刺激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而冬病夏治疗法认为通过在冬季针灸、艾灸等方式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自身抗过敏能力,从而减少夏季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2. 夏季肠胃不适:夏季气温升高,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胃口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而冬季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进行适当的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改善肠胃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食欲,从而减少夏季肠胃不适的发生。
3. 夏季失眠:夏季的高温和潮湿容易导致人们睡眠不好,出现失眠的问题。
而冬季阳气充足,人体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较好,因此可以在冬季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从而预防和治疗夏季的失眠问题。
4. 夏季呼吸道感染:夏季高温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而冬病夏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提高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夏季呼吸道感染。
5. 夏季皮肤疾病:夏季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湿疹、疱疹等疾病,而冬季正是皮肤养护的好时机。
冬病夏治疗法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刺激皮肤相关的穴位,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夏季皮肤疾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冬病夏治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尤其是那些急性病、重病和需要紧急治疗的疾病。
在选择冬病夏治疗法之前,应首先咨询医生的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以确定疗法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总之,冬病夏治疗法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中医疗法,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夏季的一些常见病症,如过敏性鼻炎、肠胃不适、失眠、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等。
三伏天时冬病夏治 驱寒散邪赶走面瘫
三伏天时冬病夏治驱寒散邪赶走面瘫冬病夏治“三伏贴”一直以来都受到市民们的青睐,今年还是闰中伏,需要四贴,或者把二伏当做头伏贴。
7月13日—22日为头伏,7月23日—8月1日为中伏,2日—11日为闰中伏,12日—21日为末伏。
可能很多人对于“冬病夏治”和“三伏贴”这些说法还不太了解,中国面神经学开创者、北京伊济源面神经学研究院孙连桂院长为各位读者讲解。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主要是由于体质虚寒或者受寒邪入侵而发病,如哮喘病、支气管炎等。
面瘫也是冬季易患的疾病,邪风入体、病毒性感冒等都可引起面瘫,如果已经患了面瘫,冬天还易使病情加剧。
“夏治”是指冬天易患的慢性疾病,在夏天会有所缓解,可以通过调理减轻疾病的症状、发作次数和程度,也可预防某些疾病在冬季发病或者复发。
夏为阳盛阴衰之季,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之时,人体的阳气旺盛,借助天时和人体本身,使冬病有所缓解,赶走体内的虚寒,增强抗寒能力。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阳气充足,通过调整使人体阴阳平衡,根据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原理,达到“天人合一”,驱寒散邪,治疗“寒”病。
以因寒邪患的面瘫为例,面部受风受凉会引起血管神经机能紊乱,导致小动脉痉挛,如果引起面神经水肿,会使血管被压迫,面神经传导受到阻碍。
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是传统中医学的一种贴敷法,将中药制成的膏药直接贴敷在人体穴位上,由于其简单、方便、无痛并且价格符合人民大众的心理而受到欢迎,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可减轻和预防冬病。
虽然三伏贴对人体有好处,但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病都适合这种方法,如面瘫等面部神经疾病,只靠三伏贴是不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的,冬病夏治没错,但需要去专业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进入三伏天,酷暑炎热,有人抱怨,有人烦躁,有人躲避。
而“孙郎中”却认为,这实在没有必要,平常心对待,我们应该感恩天地,送来炎热,让身体出汗,让阳气升浮,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灿烂炫丽。
越是炎热,我们越享受,因为炎热的天气也是天地赠送给我们的人生礼物。
况且,炎热能让阳气通畅,可让我们借天地火热之力以冬病夏治。
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估计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伏天”的可怕!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女人月子坐不好,会影响一辈子的身体是一样的。
伏天过不好!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太大!绝非危言耸听!首先,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伏天反而应该要一心防寒驱寒。
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阳气为生命的根本!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团阳气,阳气旺则生命健康,阳气弱则会生病。
扶阳,应该贯穿于生命的整个过程。
若能在三伏天趁天气炎热时施治,最可借天地之力来扶阳抑阴,可取得事半功倍之功。
那么,有哪些人适合于在三伏天来改善体质呢?一般来说,冬病夏治适合于以下人群:●阳虚体质者。
这些病人往往容易反复感冒,稍有点风吹草动即会感冒。
临床所见,以经常用抗生素的小儿为多见。
另外,还有一些慢性咳嗽、哮喘、肺气肿的患者,他们普遍的特征是:畏寒或恶寒。
寒则伤阳!阳虚的人当然不喜欢寒冷!●容易过敏的体质者。
包括一些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他们的特点是:稍受寒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哪些疾病适宜冬病夏治
哪些疾病适宜冬病夏治*导读:又到一年最热的时节,正是冬病夏治时。
简单地说,冬病夏又到一年最热的时节,正是冬病夏治时。
简单地说,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疗。
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常问是不是很多病都可以冬病夏治?河南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焦乃军副主任医师谈到,其实这很好解释: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夏治指夏季一般是这些疾病的缓解期,可以趁此时机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所以冬病夏治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针对那些冬天好发的病,在夏天通过药物敷贴等中医治疗手段,调节人的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气管炎、哮喘、肩周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冻疮、风湿病、部分肾脏疾病等等。
焦乃军副主任医师简要地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原理。
■气管炎:气管炎是因为它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均衡,导致体内阴盛阳衰而发病的。
气管炎是个很典型的冬病夏治之症。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正为阳盛阴衰之季,这时利用夏季是冬病潜伏之机,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消灭在蛰伏状态。
当然有的患者已经发展到不分季节,随时犯病,那是因为体内阴阳严重失调,免疫功能低到极点。
更要利用夏阳之机进行治疗,不然到了冬天就更加严重。
其次,冬病夏治可以缩短疗程,减少花费。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病不算大,但犯起来很难受,冬病夏治的效果很好。
这是因为鼻居面部正中,为阳中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性最甚的季节,人体经络开放,血流畅通,此时在该处相关穴位进行敷贴治疗,可起秤砣虽小拨千斤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的原则,夏季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属于一种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治疗方法。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导语:有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意思就是说,这种疾病在夏季的时候治疗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结果,而这样的疾病就是呼吸科的疾病,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
有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意思就是说,这种疾病在夏季的时候治疗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结果,而这样的疾病就是呼吸科的疾病,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老年人,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出现弄巧成拙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会让我们的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和影响。
事实上,冬病夏治就是因为因为冬季寒冷而产生的一种疾病,这样的疾病在冬季的时候病情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像这样的疾病,患者可以选择食用调制和补养的方法来治疗,这样才能让我们达到治愈的效果。
那么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冬病夏治疗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选择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在夏令三伏天进行调治。
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的病症,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中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皮肤属肺所主,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
也就是说,吃冰冷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
同样的道理,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
再加上现代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人最易受邪。
从肺辨治,根据病情,每个人敷贴选取的穴位各有不同。
比如,小儿哮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冬病夏治好时机
冬病夏治好时机
据专家介绍,“三伏贴”、拔火罐都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
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好时机”。
不过,医生也特别提醒,孕妇、老人以及体弱者选择贴“三伏贴”和拔火罐时要慎重。
老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
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
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专家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
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
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
为巩固疗效,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在贴“三伏贴”前,先让毛孔放大些。
许多慢性疾病,如哮喘、小儿感冒、支气管炎等,都可以用“三伏贴”、拔火罐等治疗。
慎进补重调养
暑邪耗气伤津,于是有人认为“三伏”天更应进补。
中医专家认为,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三伏”天应慎进补、重调养。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
在这种环境中,。
疾病防治冬病夏治,做好三项选择
疾病防治冬病夏治,做好三项选择作者:孙建华来源:《祝您健康》 2012年第7期冬病夏治,是指对于冬季容易发作或复发的一些疾病,利用夏天缓解的季节,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进行人体机能的调整,从而预防、减少其发作,以致根治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在进行冬病夏治时,要选好治疗的时间,选好治疗的方法,选好治疗的疾病。
选好时间冬病夏治,选择治疗的时间很关键。
笼统地讲,在夏季整个三伏天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也有人提出,在每年三伏中,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来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这种提法虽然没有经过科学的认证,但肯定是有道理。
因为这三天的中午时分,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抓住这时进行冬病夏治,疗效应该会更好。
临床实践表明,在三伏天时段内进行冬病夏治,都可以获得疗效。
选好方法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包括外治和内服,以及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等。
内服疗法根据中医辨证,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
夏季大自然中阳气比较旺盛,人体的阳气形于体表,这个季节服用中药给予适当的调理,很容易激发人体的阳气,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使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的寒症大大减少或缓解。
外治疗法常用有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耳压等。
中医认为人体有12 条正经,八条奇经八脉,这些经脉上面分布着许多穴位。
外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机能,达到阴阳平衡,从而祛除疾病。
穴位敷贴、注射、埋线穴位敷贴即选择几味或十几味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温性中药。
打成粉末状态,加一定的调和剂,做成一个个小饼,按压到相应的穴位上面,用胶布进行固定。
穴位注射,就是在穴位上注射一些中药或西药。
药物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的运行,从而达到全身调理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等。
在三伏天进行,一般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周期。
针灸推拿、拔火罐可在局部穴位敷贴的同时,进行针刺、艾灸、拔火罐,常用于治疗冬季两下肢发凉的老寒腿、膝关节冷痛。
何谓“冬病夏治”
何谓“冬病夏治”作者:来源:《老友》2014年第07期冬天吃膏方,夏天去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这种养生保健方式,似乎已逐渐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当中。
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不能认为任何疾病都适宜“冬病夏治”,也不要擅自进行穴位贴敷,否则就易进入误区。
这里就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些解答。
什么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是指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等在秋冬季节容易发病或病情容易加重的病。
这种“冬病”在冬季治疗,一般很难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在夏季用药适时调治,往往可事半功倍。
因此,中医学上把这种调治方法称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有哪些适应证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不能盲目放大。
“冬病夏治”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不适合贴敷,譬如单纯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就不适合“冬病夏治”。
它们一年四季都伴随着患者,需要遵医嘱坚持常年服药治疗,不在“冬病”范畴。
因此,患者在没搞清楚病情的情况下,不要跟风做“冬病夏治”的贴敷。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冬病夏治”主要有穴位贴敷、灸法、拔罐疗法、针法、中药内服等5种方法。
至于贴敷用药,对于慢支、咳嗽、哮喘类疾病,常配祛风散寒、润肺止咳的中药,如麻黄、白芥子、百部、细辛等,以姜汁调贴在相应的穴位;对关节炎,主要配红花、川芎、肉桂、杜仲、艾叶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的中药。
灸疗是利用艾叶温经散寒的作用,同样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譬如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可以灸迎香、印堂、足三里3个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和鼻黏膜充血等。
“冬病夏治”一个夏天就能见效吗“冬病夏治”治疗的是冬季易发的疾病,这类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
“冬病夏治”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体免疫力。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甚至要连续治疗几个夏季才能显现疗效。
仅仅依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所以“冬病夏治”贵在坚持每年夏天都进行治疗。
浅谈中医冬病夏治
浅谈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冬季时病情加重的疾病,在夏季气温较高、症状缓解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帮助减少复发次数、减轻其发病时的症状表现的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证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中医;冬病夏治;减轻中医学认为不仅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与自然界也存在着整体统一的有机联系。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变化或多或少会影响着人体,使人体在生理、心理、病理等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内科疾病的1/4,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点,且容易反复发作,一旦发病则终身带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财力及心理负担。
预防和减少呼吸疾病的发病率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
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则可选用冬病夏治法,即在三伏天通过选用适当的药物,经过穴位敷贴达到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次数,甚至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一、何为“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季节性的疾病,尤其是寒冷季节发病较剧,遇天气暖和,气温升高则病情缓解的疾病,在其缓解期,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预防冬季气候变冷时疾病复发,或帮助减轻其发病时的症状表现,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证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此种方法,那么哪些疾病适宜采用夏治法呢?临床发现,一些寒冷季节发作频繁的疾病,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通常在气候转暖时病情常有缓解趋势,到了夏天则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中医认为这类病症适宜夏治。
二、冬病夏治的具体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的具体治疗方法实际上包括两大方面:其一,选择在气温较高之时(通常为三伏天),以辛温香燥之药物,敷贴于相应的穴位,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法的依据主要是由于三伏天为阳气旺盛之时,选用同样温性的药物,取同气相求之机理,以期祛除致病之邪气,收复正气,从而预防治疗疾病。
另一種方法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对于一些处于缓解期的基本,通过口服药物达到减少疾病复发次数的目的。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作者:阮志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08期哪些人群不合适“冬病夏治”实热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皮肤感染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疾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传染病或有严重的脏腑功能疾病的患者。
此外孕妇、年老体弱、婴儿等人群不适宜“冬病夏治”。
不适合“冬病夏治”的原因有哪些1.实热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口干舌燥、喜凉恶热、偏食寒凉食物、小便色黄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冬病夏治大多是以温补阳气的方法,这些人就不适合了。
2.贴敷疗法疗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有些中药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部分人可能会因为药物的温热性渗入机体皮肤,而产生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甚至出现水泡的情况。
因此皮肤感染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不宜使用。
3.冬病夏治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人体正气,为秋冬储备阳气,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目的是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不是直接作用于疾病,而是調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是起“治未病”“防病”作用。
因此疾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传染病或有严重的脏腑功能疾病的患者不适宜。
4.高龄老人体质虚弱,婴儿、孕妇为特殊人群,需谨慎。
不适合“冬病夏治”的人群如何做好夏季保健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一是在盛夏防暑热之邪;二是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体内的阳气。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夏季养生要注重心脾两脏,注意火热、暑邪、湿邪、阳气四个方面,体现在衣食住行几个方面。
1.在饮食滋补方面,夏季由于阳气盛,腠理疏松,汗液排泄多,因此失水多,故应多喝水。
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如鸭肉、鲫鱼、虾、瘦肉、薏米、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等。
体质与冬病夏治
体质与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敷贴、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适合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体虚易患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病,特别是对寒冷天气经常感冒、咳喘的患者,哮喘的儿童效果较好,但敷贴也不是人人适合,皮肤过敏、皮肤破溃等情况即不宜用敷贴治疗。
热性病不宜“冬病夏治”。
是否可施行冬病夏治法,还得依据体质进行判断。
哪些体质适用“冬病夏治”
以下参照九种常用的中医体质,予以分?说明。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首先,中医学考虑到每个个体的体质偏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议不同体质的人具体咨询中医医生,经辨证后方可根据个体的特殊性予以施治。
“冬病夏治”虽然副作用小,但孕妇、有危重疾病之人、对药物过敏者、皮肤过敏者、皮
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都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发烧、咳喘发作等)的患者也不宜敷贴;敷贴期间饮食、环境不宜过冷。
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不宜剧烈运动,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及顶风吹电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以免寒气入侵,影响“冬病夏治”的效果。
中医冬病夏治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在夏季进行治疗,是有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根据的。
例如,治疗关节炎。
在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而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殊效。
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更加不足,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
若在夏季利用“季气炙”来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以消除病根,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关节炎、哮喘病、鼻炎等病的治疗,都可以在夏季进行。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人在冬季发病。
这也是运气学说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故又称“三伏天天炙”。
养生, 主要靠自己,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学习使用, 它会有着很好的疗效的。
慢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外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内因多由于患者卫阳不足,腠理空虚,正虚邪实,痹阻经络所致。
本病在冬季阳气消退趋于尽头之时往往发作或加重。
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治疗,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湿,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关节炎在冬季的发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病,都可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进行。
如何在夏季治疗关节炎我们可以采取“穴位敷贴疗法”,即在身体体表敷贴药物,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取每年初你可能想不到,炎热的夏季,却是治疗冬季疾病的绝佳时机,如治疗俗称“寒腿”的关节炎。
别错过冬病夏治的机会
龙源期刊网
别错过冬病夏治的机会
作者:高阳
来源:《健康之友》2018年第08期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病夏治是不是人人都适合?
三伏天临近,冬病夏治越来越火了,尤其是在中医院,简直就成了主打品牌。
但是“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都适合,也并非一贴就能搞定,穴位敷贴每人通常每季需贴敷5~10次、且需连续贴3年以上才能明显改善病情。
而对于“冬病”的预防,并非只依赖“夏治”,日常的防感冒和少抽烟才是切断疾病的有效途径。
“冬病夏治”是不是人人都适合?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容易发生的慢性疾病,通过夏天(暑天)的一些特殊治疗,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贴敷”、“艾灸”、“火龙灸”、“督灸”、“毫针”、“拔罐”、“理疗”、“药物”等多种方法,其中“穴位贴敷”(三伏贴)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通用,仅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
所以在选择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
如果是疾病发作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还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以及两岁以下的儿童,更是不宜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的,希望大家引起注意。
选自《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