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最新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1.1《沁园春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

1.《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词,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

2、强化诗词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感受诗词意境。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沁园春·雪》(九年级上),导入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

1.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引导学生谈一谈作者情况,并指导学生将两首词比较,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明确: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

他本身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唐“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情有独钟,他的诗作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他强调以丰富的形象表达丰富的感情,寄寓所表达的事理,其诗词气势磅礴,雄浑瑰丽,富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品位和审美魅力。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两首词同属“双调” ,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

一般呈现出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2.词,这种文学样式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又名“长短句”、“诗余”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等,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来自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课,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常识和术语。

2学情分析初中对于诗词只需要背诵,不需要鉴赏,所以学生没有诗歌鉴赏的储备。

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在课前熟背全词,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背经典的诗词。

2、掌握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评价。

(二)过程和方法:1、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2、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感动于作者乐观积极的精神。

4重点难点1、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2、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节课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体悟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2、在诗歌鉴赏的意象和意境分析上让学生合作探究。

6新设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熟背全词,并明确如下背诵要求1、学生个人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超过25秒。

2、学习小组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紧凑,不超过30秒。

3、课上给学生展示背诵的机会7新设计贴近生活,深入浅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意象与意境的概念,我把“婚礼”比作一首诗,那么喜糖、盛宴、欢快的音乐、幸福的新郎和新娘等就是意象。

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喜庆、幸福的氛围就是意境。

8新设计针对本词的上阕写景的特点,设计了写景诗的常见诗歌鉴赏题型。

题干如下: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手法?选取了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等诗。

9教学过程 9.1第一学时9.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学案《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1沁园春315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1沁园春3159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毛泽东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须Ⅰ第一单元第一课。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起“主导”作用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生成”和“建构”,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2、设计理念:以感知作品形象美和境界美为经,以反复吟诵作品为纬;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体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以“立人”为本的教育新境界。

3、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Ⅰ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这篇作品是第一课,所以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启发学生要知道怎样去鉴赏诗歌就尤为重要。

此外,这篇作品是自读课文,所以重在启发和引导,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特别是对“情感”的感受应是重点。

第三,这篇作品的体裁虽然是词,但内容是新的,所以应当挖掘作品对人生启迪的意义。

4、学情分析:学生对这篇作品较为熟悉,字音和词义应无大碍,且已经基本理解作品,所以拓展延伸很有必要;此外,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沁园春雪》等毛泽东诗词,且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所以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感知诗歌内容的层面。

注重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应是贯穿课堂的一根红线。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需要,制作了13张幻灯片(包括图片展示、资料补充、拓展练习等),并在播放中插入朗诵名家方明的课文示范朗诵mp3等。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高中语文《第1课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第1课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沁园春·某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净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沉郁壮阔〕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比较并评价。

3、学生自读课文〔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分别有何直观感受?〔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

〔诗眼〕〔3〕找出最能表达本文主旨的一句词,并体会它的作用。

〔4〕提出一个自读时碰到的难题。

4、分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明确: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看〕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忆〕三、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1、赏析前三句〔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通畅的说一说?“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介绍背景,重温历史〔3〕比较鉴赏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附:《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江雪》是柳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

高中语文 11(沁园春)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 11(沁园春)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沁园春某某》教学设计一、指导诵读。

朗读就体现着对词的理解程度。

这首词,感情基调是深沉而豪迈,读的时候节奏要舒缓从容,表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

比如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不能读快了,而应是从容镇定。

青年独立于江边,思绪渺然,感情的潮水随江水而北上。

因此,要体现出一种深沉。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也该读得响亮一些,以表现出无边无际的江面,‘百舸争流’更应该读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千帆竞发,这是何等的壮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唯有如此从容而气势豪迈的朗读,才能表现出眼前那种生机勃勃的无边秋色!在这里,已站在空中俯瞰地球的眼光向世界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们读到这里,也应该把自己当作,向世界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回忆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可以稍微读快一些,以体现出一种青春蓬勃的生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应该读得这样激越而奔放。

因此,读这几句我觉得节奏可以稍微快一些,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应该斩钉截铁而英勇无畏,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尽量读的雄健一些:‘粪、土、当、年――万――户――侯!’最后一句更要读得激昂而豪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沁园春.某某》是少年学生时代意气奋发、忧国忧民、豪情万丈的思想体现。

这些穿苍穹、树雄心;扬豪情、展雄风的诗句每每的读来,都能让人热血沸腾、豪气冲天。

二、读出自己,读出疑问。

(一)我们从的诗词中感悟到什么呢?或者是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换句话说,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总体感受呢?(二)如果拍一部反映青年的故事的电影,以本词中哪个词或句子命名最好,为什么?热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1、词中哪些句子展现了青年及当年的同学的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沁园春》这篇文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2. 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立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鲁迅小说的主要思想和文学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解读《沁园春》中的深层意义。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电子版《沁园春》文本2. 纸笔、书籍、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沁园春》一文的背景,并提出学习的问题:“我们在这个多事之秋,是否也能够有‘沁园春’的温暖和希望呢?”二、呈现文本(5分钟)将《沁园春》的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纸笔阅读并标注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文本解读(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分析其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分析《沁园春》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以了解鲁迅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文学风格。

四、情感体会(10分钟)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文中的“沁园春”是否只是一个景点名称?它代表着什么?2. 作者为什么要以林则徐为正面形象?他的形象和寓意是什么?3. 文中的“语默语默”一词何意?它代表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态度是什么?五、延伸拓展(10分钟)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由发挥,扩展对《沁园春》的思考:1. 《沁园春》是用土地上农民们日常的劳动犒劳自己,表达了劳动的意义。

你有没有类似的体会?2. 《沁园春》中有许多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你总结了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六、总结归纳(5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总结《沁园春》的主要思想和文学特征。

七、课后拓展请学生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对《沁园春》的理解和感受。

高中语文 1《沁园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1《沁园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沁园春·某某》一、内容与解析1、内容:《沁园春·某某》写于1925年再游某某,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

2、解析: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的革命心路历程。

本文反映了作者游经某某,看到壮阔秋景抒发了革命志士主宰祖国命运的豪情。

二、目标与解析1、目标:(1)品味诗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2)感受抒情主人公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解析:(1)理解本词景与情的关系,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品读词中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

(2)结合背景的分析,领悟诗人激越的情感,感受诗人胸中的豪情。

(3)体会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培养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沁园春·某某》中众多意象的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渲染等表现手法,学生在鉴赏是容易遇到赏析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点拨,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鉴赏全诗。

四、教学条件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流程(一)基本步骤(二)教学情境二、问题与例题导入: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

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唐X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沁园春雪》导入这首词气魄雄伟,内蕴深厚。

上阕用大手笔写北方雪景,下阕纵横议论,评古今帝王。

上下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空阔的时空境界,构建了一个颇具匠心的完美形象,也表现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

引入诗歌,板书课题。

二、朗读1.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2.学生自由朗颂三、介绍背景(略)并明确目标《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末,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

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介绍介绍词相关知识明确目标: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四、学习全词1.学习上片导入: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

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

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请调整语序,并把大意顺畅地说出来。

明确:深秋时节,我独立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之水日夜不息地向北滔滔奔流。

分析品味开头三句。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词?引导:主要领会“独”的意蕴(1)联系背景,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2)联系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政治改革,被贬永州,身处逆境而写,表露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独钓寒江”与作者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其他伟人的的胸襟境界又不可同年而语。

)明确:不行。

“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面对湘江,在秋风中伫立,颇有心绪起伏,神思翻腾的意蕴,状写了一个奋发青年的坚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寒秋”一语既点季节,又渲染苍凉严肃的气氛,奠定了全诗沉雄的基调。

高中语文 (沁园春)教案 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 (沁园春)教案 必修1 教案

某某省某某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某某》,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

二、背景介绍1911—1925年,在某某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某某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某某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某某、某某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同志直接领导了某某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某某成立。

这年深秋,去某某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某某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词”的常识1、关于词的常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某某》。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 教学目标1.了解毛泽东的生平、理论和文学成就。

2.掌握《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情感、语言和艺术特点。

3.会欣赏、鉴赏、评价和喜爱《沁园春•长沙》这首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 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诗,写于1925年秋,在离开湖南后的上海所作。

这首诗是毛泽东做了湖南临时省政府主席之后,以湖南为背景,以描写湖南古代英雄、名胜古迹为载体,表达自己的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感的一首诗。

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前置知识导入1.让学生就湖南的历史、文化、特产和名胜古迹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2.给学生一些“三湘四水”的名句,如“岳阳楼,群山四绝,钟灵毓秀……”,让学生感受湖南的奇山异水,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给学生一些《长江之歌》、《黄河之歌》等诗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课课文导读1.听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音、旋律和语气,了解诗歌的情感、语言和特点。

2.带领学生了解《沁园春长沙》的结构、内容、风格和体裁。

3.戏曲和音乐的韵律统计和对比,让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音乐和节奏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课文本分析1.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研究诗歌的言外之意。

2.运用修辞手法解读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分析诗歌的意蕴,理解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和革命理想。

第四课鉴赏评价1.引导学生分析《沁园春长沙》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2.让学生欣赏《沁园春长沙》的其他版本,了解到不同版本的艺术表现和氛围气氛。

3.让学生自由发言和评论《沁园春长沙》,交流感受和体验,展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第五课复习总结1.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认识,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2.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自由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想。

3.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

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教学目标:1. 了解《沁园春》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2. 掌握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启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4. 通过学习《沁园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并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沁园春》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2. 分析诗歌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2. 理解诗歌与时代背景的关系;3.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情感抒发和个人思考。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沁园春》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2. 对话式教学: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其他相关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沁园春》;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沁园春》的背景,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诗歌鉴赏(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味《沁园春》的诗意,探讨诗中的意象、象征等艺术手法,并分析作者借助这些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Step 3 时代背景与思考(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沁园春》对时代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与思考。

Step 4 拓展阅读(20分钟)教师介绍与《沁园春》相关的其他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并与学生一同分析这些作品的异同和共同主题。

Step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沁园春长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通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前: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准备教学素材,设计教学环节。

2.课中:(1)导语:通过引入有关《沁园春》的文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2)朗读: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品读: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赏析:教师对诗歌进行赏析,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深入理解诗歌。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3.课后:学生背诵诗歌,进行朗诵练习;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要求学生以《沁园春》为主题,进行短文写作或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课堂讨论等。

2.教学手段:PPT演示、音频播放、板书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2.作业:学生课后背诵诗歌,进行朗诵录音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要求学生以《沁园春》为主题,进行短文写作或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欣赏1.1《沁园春 长沙》优质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欣赏1.1《沁园春 长沙》优质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做夹注。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

3.把生字写两遍,然后集体听写。

4.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上下片有什么联系?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关键】上下片是怎样过渡和联系的。

【教学时间】45分钟。

【实施目标】1.给10分钟时间,对照注释自由阅读全诗,做夹注。

2.找两名同学(男女生代表各一名)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教师计分,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5分钟左右)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两遍,然后抽查作业,主要看准确性和字体。

4.用5分钟时间集体听写,交听写作业。

5.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预设: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写人)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程序:让学生先找出所写意象,看修饰语或具体描写,说出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景物——生机勃勃;人物——意气风发。

)上下片是怎样联系的?(预设:引导学生把上片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画出来,然后给写景的句子划分层次,找出描写的具象,分析特点。

认识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方法,指出“看”有总领下面具体描写的作用。

小结:作者从概括到具体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图。

)那么,面对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预设:让学生对照注释解读后三句── 一个“怅”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由沉思到激昂慷慨的心绪。

)作者想到了什么?(预设:寥廓江天,苍茫大地谁来主宰?即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可见毛主席当年博大的胸怀。

)当时,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背景资料)(预设:当时,正是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但中国大地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作为有抱负的革命青年,他怎么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呢?他也在斗争之列,那时候,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干得挺出名,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1 沁园春 长沙》6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1  沁园春 长沙》6

























作业布置
1,将本篇词上片改写为4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课后作业)
2,背诵全词。(利用早读早自习检查)
通过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上片你认为精彩的词句描绘出来的景色或画面
难点
品读上片后三句,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主要教学过程
教法
学法
1,导入新课(教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导入)
2,目标展示,
3,课前自主导学;
一、初读诗词-----读准字音。(用时6分钟)
学生活动一
根据教师给各小组布置的任务,结合学习目标在6分钟内完成学案上的1、2,题
4、重难点突破:
二、再读诗词-----体会意境(用时15分钟)学生活动二
根据讨论的结果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积极发言,积极提问。在15分钟左右完成学案上重难点突破的3道题。教师作相应的指导与点拨。(此部分也是本节课重点所在)
三,三读诗词------体悟感情(用时5分钟)
学生在5分钟左右完成学案上重难点突破的1道题。教师作相应的指导与点拨。(此部分也是本节课难点所在)
5、教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进行启发诱导,加深印象。
学生活动三
各小组讨论并完成拓展延伸上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评。
6、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四
课堂小结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2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所抒发的情感及其节奏。

3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你了解的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诗句,并让学生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老而弥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沉郁壮阔)(营造适于本词鉴赏的情景氛围,以便于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也便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鉴赏本词的兴趣和热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2、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本词上下阕各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各写了什么内容?• 分别圈出统领上下阕词句内容的两个字;划出最能表现本词主旨的一句词,体会这句词在全词中的作用。

• 提出一个自己自学时最难解决的问题。

3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 、课堂讨论,教师归纳板书: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忆)(引导学生用诵读法自学,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与诗词对话,通过对话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通过圈划法揣摩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诗词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1 、赏析前三句。

1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1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1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动机;2.能够理解《沁园春·长沙》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意蕴和情感;2.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沁园春·长沙》,了解该课文的背景和作者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都知道毛泽东吧?他是我们党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那么,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让学生回答,将他们提供的答案整理归纳,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2.自主阅读(15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沁园春·长沙》,并注重体味课文中的情感和意蕴。

3.整体理解(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词语和句子。

4.分段理解(20分钟)教师按照课文结构将课文分段,逐段解读,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5.表达和思考(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自由地发表看法和思考。

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在本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们对毛泽东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什么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四、课后作业1.精读课文《沁园春·长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课文读后感;2.准备汇报本次阅读的收获和感悟,展示汇报形式不限。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结合讲解、讨论、表达和总结等教学形式进行,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参与,互动性强,课堂效果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思想不够成熟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最新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沁园春·长沙》共2课时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

2. 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2、点拔串联法
重点、难点
1.理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课内美读成诵。

二、朗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课堂教学环节
一、导入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老而弥坚)。

二、了解文体和背景知识。

1.这是一首词。

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诗余”(如《草堂诗余》),“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乐府”(如《东坡乐府》),“乐章”(如柳永《乐章集》),“歌曲”(如《白石道人歌曲》)等。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用来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叫“词牌”。

如“沁园春”就是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依字数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例如《采桑子·重阳》共44个字,属于小令;《沁园春·长沙》共114字,属于长调。

词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