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企业内控--业务外包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业务外包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业务外包(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外包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业务外包,主要是指企业(以下又称发包方)为实现战略经营目标,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将业务职能的部分或全部交由外部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承包方)提供的一种管理行为。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下列涉及业务外包的风险:(一)业务外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业务外包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业务外包策略不科学、承包方选择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资产遭受损失。
(四)业务外包流程未恰当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外包战略失败或经营效率低下。
(五)业务外包信息保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
(六)业务外包会计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
第四条企业在建立与实施业务外包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一)职责分工应当合理明确,授权审核制度和外包业务归口管理制度应当规范。
(二)外包策略应当科学合理,承包方的选择依据应当充分,外包合同协议应当规范。
(三)外包业务流程应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使用应有授权,外部存货管理应当规范,外包业务会计处理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章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业务外包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业务外包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业务外包的不相容岗位(或职责)至少包括:(一)业务外包的申请与审批。
(二)业务外包的审批与执行。
(三)外包合同协议的订立与审核。
(四)业务外包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业务外包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授权范围、授权内容、授权期间和被授权人条件等。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 业务外包
加强业务外包管理防范业务外包风险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服务等。
一、业务外包流程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风险主要是:企业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以突出管控重点,同时明确规定业务外包的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第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第三,根据企业年度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评估以及复核,包括承包方的选择方案、外包业务的成本效益及风险、外包合同期限、外包方式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第四,认真听取外部专业人员对业务外包的意见,并根据其合理化建议完善实施方案。
(二)审核批准审核批准,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审批制度不健全,导致对业务外包的审批不规范;审批不严格或者越权审批,导致业务外包决策出现重大疏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未能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合理审核以及做出恰当判断,导致业务外包不经济。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读
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 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会计系统控制:
第三章第十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
强对外包业务的核算与监督,做好业务外包费用结算工作。
19
内
信息与沟通:
控
对外信息提供:
五
第二章第九条:企业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采用适当方式,择优选择外包业务的承包方。 外部沟通:
要 素
第二章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
解
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 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全过
读
程的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法规遵循: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执行主体:
企业、企业业务部门。
16
内
第三章第十六条:业务外包合同执行完成后需要验收的,企业应 当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完成的业务外包合同进行验收,出具验 收证明。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21
业 务 外 包 流 程 分 析
22
控制点 控制者 控制目标 潜在风险 控制政策
确定外 包服务 的价格 和成本
政 策 解 读
24
控制点
签订外 包合同
控制者 控制目标
潜在风险
控制政策
业务部 明确外包业务 业务外包监控不 1. 门主管、 的内容和范围, 严、服务质量低 总会计 双方权利和义 劣,可能导致企 师和会 务,服务和质 业难以发挥业务 计部门、 量标准,保密 外包的优势。 董事会 事项,费用结 业务外包存在商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加强业务外包管理防范业务外包风险——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服务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及国际产业分工呈细化趋势,我国业务外包市场必将有较大发展。
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对于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业务外包流程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业务外包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般业务外包,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业务外包时,可以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业务外包基本流程图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风险主要是:企业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以突出管控重点,同时明确规定业务外包的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第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4.15•【文号】财会[2010]11号•【施行日期】2010.04.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2010]11号2010年4月15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业务外包管理,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
本指引不涉及工程项目外包。
第三条企业应当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通常划分为重大外包业务和一般外包业务。
重大外包业务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外包业务。
外包业务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服务等。
第四条企业的业务外包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二)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三)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全过程的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企业应当权衡利弊,避免核心业务外包。
第二章承包方选择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拟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
3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3号——业务外包》38
加强业务外包管理防范业务外包风险——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服务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及国际产业分工呈细化趋势,我国业务外包市场必将有较大发展。
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对于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业务外包流程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业务外包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般业务外包,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业务外包时,可以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业务外包基本流程图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该环节的风险主要是:企业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以突出管控重点,同时明确规定业务外包的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之业务外包
第1条技术服务名称、内容、方式和要求
1.1甲方需要就技术项目(全称)委托乙方提供技术服务。
1.2甲方委托乙方提供的技术服务包括等方面,具体参见本合同附件《技术服务外包具体内容》。
账号:账号:
单位盖章:单位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3
制度名称
外包业务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使本企业外包业务流程顺畅合理,规范参与业务外包人员的行为,确保业务外包期间企业资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实现业务外包的战略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2.受权人的行为失当造成重大经营风险或法律责任。
3.经营环境、内部机构和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4.业务外包计划发生重大变化。
5.其他情况。
第4章附则
第9条业务外包项目所涉及的授权审批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第10条违反规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授权审批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7.3经甲方验收,乙方最终提供的服务与合同约定有差异的,在期限内由乙方进行调整。
第8条合同中止及违约责任
8.1甲、乙一方单方面中止或暂停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因没有提前通知而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承担责任并按照以下标准支付违约金:
。
8.2因乙方原因导致本合同未完整履行,甲方有权向乙方索赔,标准如下:
2013会计继续教育13至16讲
第十三讲业务外包1、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相关的外包业务,主要有哪些。
(A、B、C、D)A、研发B、可行性研究C、委托加工D、客户服务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内容,在外包中,要权衡利弊,避免核心业务外包。
(正确)A、正确B、错误3、企业选择外包承包方的标准有哪些。
(A、B、C)A、外包承包方信誉B、外包承包方以往的业绩C、外包承包方财务是否稳定D、外包承包方与本企业主管的关系40:18 4、企业在与承包方签定合同时,需要考虑一些特殊事情,如承包方方面的风险,外包业务的质量标准等,并且在质量控制的时候要以监督、检查为主。
(错误)A、正确B、错误52:25 5、合同执行完后的验收,要注意哪几点。
(A、B、C、D)A、明确外包验收工作的重要性B、优化外包工作流程C、管好用好外包产品验收依据D、管好外包产品检验人员第十四讲财务报告1、由于委托关系中的背逆矛盾,企业对外部提供的财务报告,就会出现哪些风险。
(A、B、C、D)A、编制财务报告违反相关法规的,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B、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会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C、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可能干扰市场秩序D、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可能导致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2、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错误)A、正确B、错误3、以下关于资产负债表编制有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D)A、企业选择各项资产计价方法应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B、企业不得提前、推迟或不确认负债C、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D、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构成4、以下哪些属于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A、B、C、D)A、资产分布、负债水平B、所有者权益结构C、净资产的增减变化D、各项收入、费用的构成及增减变动情况第十五讲全面预算1、预算业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点有哪些(A.B.C)A、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职务B、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职务C、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职务D、预算考核与预算编制职务2、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使用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我们称之为滚动预算。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讲义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内外财务丑闻的频频爆发更加凸显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我国已经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先后出台了许多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等。
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同时设立了由86名专家组成的内部控制咨询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的科研课题,为构建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了组织、技术和理论支持。
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l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咨询专家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
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其他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也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鉴定指引。
第一节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企业之中,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
2.内部控制由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从企业负责人到各个业务分部、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至企业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对实施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3.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4.内部控制能够给企业管理层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管理层的逾越和串通舞弊等原因,难以确保每一个企业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