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作品中同化与异化的联系及区别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中被广泛讨论,它们描述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同化作用指的是个体在适应社会化过程中,主动采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融入社会群体并符合社会期望。
换句话说,个体通过接受并内化社会规范来与社会保持一致。
同化作用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家庭、学校、职场和其他社会群体中。
在这些环境中,个体学习和模仿社会角色的行为和价值观。
通过同化作用,个体能够获得融入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在行为上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
相比之下,异化作用描述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冲突。
异化作用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感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与自我形态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换句话说,个体在适应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自我认同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
异化作用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当个体认为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与自身的需求和观念不符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满和不安。
个体可能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或寻找具有相似价值观的社会群体来缓解这种矛盾。
总的来说,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描述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同化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致和融合,
而异化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作用对于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异化 名词解释
异化名词解释
1、异化名词解释:异化即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也指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
2、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3、异化的来源:“异化”一词来源于法语“alienation”,其本意是“转让”或者“出卖”。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独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即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总是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从《文本大卫·科波非尔》两译本浅谈同化和异化
标语 言的过程 。 源文本穿 上 了新 的外衣却 保 留了源文本 的灵魂 。 译 文一 :我 这 一 进去 ,我 这 一说 明来 意 ,说 明要 做 什么 , 把她从 梦 中惊 醒( | 5 。 F6 ) 3 译 文二 : 我走 进 去 的声音 , 以及 我说 出我 要做 什么 的声音 把 译 文二 遵循 异化 的 翻译处 理过 程 , 字 面意义 上 翻译该 句 , 从
认为把 西方 语言 句法移 植到 中文 的翻译方 法不符 合 中国读 者的需 界是 中义的“ ” 就是 “ 回”白王 宪明:04. 达认为 翻译 是在 化 , 也 轮 ( 2 0)奈
译处 理 降低 了外 国文 化 的传播 作 用 ,浪费 了大 量 的人 力和物 力 许多 的异化 翻译 的作 品必须再 次通过 同化处理 方法重新 翻译 。 译 文一 :一个 青年 ,一旦 能够 独 立 自主 ,一个 能够 独 立 自
1 9 》中 ,明 确 提 出 了 同化 和 异 化 的概 念 ,但 早 在 1 3年 , 95 8 8
S hi m c e在一 次演 讲 中就 陈述 了该理 念 。 c e r ah r e 当时 Sh i n ee指 本 时 , ce r h r em 一方 面隐藏 源文本 一些不 自然 的痕迹 , 但却最 大 限度地保 留
在处理过 程 中也 要保留源 文本语 言的奇异性 。 我们 可 以从《 大伟 。 科 波菲尔 》 两译本 的文 体和 句法 两方 面的 比较 中 , 体会 同化 和异化 的
翻译手法 。
用, 靠逻 辑把 整 个段 落 串起 来 。 英语 中名 词 , 别是 那些 无实 际 在 特
意 义的名 词充 当动词 的主 语 , 合 成 了严 格 的主 动宾 结构 。 组 三、 在文 体方 面 同化和 异化 的处理 17 9 9年 ,钱 中书在 《 纾 的 翻译 》中指 出文学 翻译 最 高境 林 文体方 面找到源语言 和 目的语 言最接近 的对应体[ 奈达& 塔布, 7/ 19 9
文学中的异化概念
文学中的异化概念
异化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谢列梅罗夫提出。
异化指的是将平凡熟悉的事物通过文学手法表现为新颖、鲜明、不寻常的形象或内容,以产生突破传统、引发读者新思考的效果。
异化在文学中的运用可以有多种方式。
首先,语言上的异化包括音乐化异化和图像化异化。
音乐化异化是指作者通过奇特的音韵、节奏和韵律,使语言具有音乐般的美感,例如诗歌中常出现的韵律、押韵等。
图像化异化则是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描写方式,使读者感受到生动的图像,例如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形象。
其次,逻辑上的异化是指通过打破习惯性的逻辑关系,使得作品在结构和情节上显得不同寻常。
例如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使时间顺序错乱,或是将主次颠倒,让读者感到困惑、惊讶。
通过这种异化手法,作品能够打破传统的叙事规则,使读者思维不受限制,感受到更多的创意和观念冲击。
再次,情感上的异化体现在通过特殊的情感表达手法,使人物的感受和情绪显得与众不同。
例如将平凡事件赋予戏剧性的张力,或是将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细微的描写展现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感。
最后,思想上的异化则是通过探讨新颖、前卫的思想观点,打破传统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通过对社会、人性、存在等问题的
异化思考和表述,使读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得到颠覆,开拓了解世界的新途径。
总之,异化在文学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突破传统、不寻常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作品具有新鲜、突出的效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异化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异化现象内容摘要: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纵观世界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人异化成动物这样的故事情节。
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促织》,抑或是古罗马文学作品《变形记》。
以及后来英国作家麦克尤恩受启发后所写的《梦想家彼得》等等。
文学作品中的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社会,异化的文学作品依然层出不穷,有的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思考。
异化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异化传奇故事荒诞的情节社会压力时代发展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异化这个主题,几乎成了种执迷。
《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源于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变作蟋蟀,其目的是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表现百姓命运的可悲和痛苦。
再观卡夫卡的《变形记》,格尔高斯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一夜之间突兀的变成一只大甲虫,最后被“心爱的”家人摒弃,在黑屋子里自生自灭。
以及《梦想家彼得》中的小男孩,因内心滋生出对各种事物及各类人的不满,而异化成各种形态去感受使他烦扰的事物是如何生存的。
在古典诗歌中,也不乏有异化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把自己说成是“春蚕”和“蜡炬”,表达自己对女友的思恋之情。
现在我就将文学作品中的异化现象分析如下。
一、文学中异化现象的形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无论是群体或个体都会碰到不可战胜的自然力或社会力的压迫,于是人们会通过幻想把自己异化为一种能战胜自然力的物,或异化为能摆脱人世间的苦难的物。
这种幻想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为人们所喜爱。
文学作品中有了异化现象,读起来诡谲怪异,产生奇特的艺术魅力。
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人类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经常要与自然界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当时出现的异化文学作品往往与自然有关,并且通常是以神话形式出现的。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类型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类型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果。
它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化作用是指人们把其他人的想法或行为吸收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明显地展现出一种仿效效应。
历史上,同化作用以许多形式出现,如宗教统一、文化传播、移民文化等。
它可以使不同群体的文化渗透,让不同社会群体相互理解,最终形成一个多元的社会文化。
同化的效果是一种渐进的,它把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渐渐融合在一起,使各社会群体的人在精神上变得更加接近。
相对于同化作用的是异化作用,这是一种孤立的社会学观点,它强调群体间的差异和隔离。
例如,在殖民地社会中,具体表现在政府设置殖民地管理制度,落实体制分类政策,限制居民之间的交互,更加注重形式政策,来实现群体间的文化隔离。
不仅在殖民时期,全球化进程中也可以看到异化作用的体现,异化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分离。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至关重要,它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们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彼此的理解和和谐的关系搭建了桥梁。
同时,无论是同化作用,还是异化作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同化作用中缺乏有利于多元文化表达的空间,以及异化作用中由于群体间文化隔离而出现民族歧视等问题。
对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在文化交流中力求合理的平衡,得出更多的共识,同时尊重多元文化的尊严,诚实地分享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人类发展的和谐统一。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一、本文概述“异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探讨。
这个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工具。
本文旨在对“异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理清其历史脉络,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包括其哲学基础、社会学应用、文学表现以及心理学解释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异化”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异化”概念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二、异化的定义与内涵异化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概念,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
其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从其本真状态或原始状态中脱离出来,转变为与其原始状态相对立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本质、特性或价值,变得陌生和不可控。
在哲学领域,异化通常被用来描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扭曲。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异化被理解为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
这种异化导致了人的不自由和不平等。
在社会学领域,异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丧失了个体性和独特性,成为社会规范的奴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判断力,变得盲目服从和缺乏批判精神。
心理学上,异化则可能表现为个体的自我疏离感,即个体无法认同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感到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分离。
这种异化可能导致个体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文学作品中,异化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疏离和冲突。
通过描绘人物的异化经历,作家可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概念。
什么是异化和归化
1归化、异化区别于意译、直译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
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
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2归化、异化的概念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
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
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3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
浅析归化异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浅析归化异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归化异化是一种常被文学作家和作品创作者所采用的技巧,它指的是将文学作品中已有的文化元素,如某种语言、宗教、习俗等,以另一种不同文化来改写,以达到一种新颖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的归化异化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归化异化有助于表达更加丰富的文化思想,让读者在读到文章时可以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在李煜的《定风波》中,李煜采用从泰国风俗中汲取的“香草草”来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讽刺,令这首诗更加丰富而感人。
二、归化异化可以让作品具有更加独特的主题,也可以在作品中植入一些新奇的想法,帮助作者更好地塑造作品中角色的特质。
例如,张籍的《滕王阁序》中,他使用古泉语的诗句为吴王阁的概括,这种吸取古人文化的归化异化技巧让作品更加鲜明独特。
三、归化异化也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理解作品的难度,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家传达的思想。
例如,叶圣陶曾在《故都赋》中向古典诗歌中加入一些清末新歌中的情节进行归化异化,这种新鲜而吸引人的形式深受读者喜爱。
总之,归化异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无法被取代的,无论是丰富的文化内容,还是更加独特的观点,归化异化均能让文学作品更加完美。
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举例
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举例在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
通过对人的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描写,作家们展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迷失和异化感。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不同的举例,来生动、全面地阐述人的异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并探讨其所带来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看到人的异化。
故事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利·索尔姆斯突然一天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昆虫,这一事件使他完全无法适应现实的生活,从而导致了他与家人的疏离和孤立。
这种怪异的物质转变代表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经历的身份认同的混乱和自我认知的困境。
作品通过这一异化形象,揭示了当代社会中人的失落和被边缘化的现象,引导人们思考和关注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寻找和定位。
其次,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也展现了人的异化。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女性被迫成为生育工具,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作品以女性主人公奥芙雷得的视角,揭示了社会中妇女权利被剥夺、被异化的现象。
这个形象有力地引发了人们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地位的反思,警示人们不断保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摆脱被异化的命运。
此外,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飢餓藝術家》也是人的异化的典型例子。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苦苦追求艺术梦想的画家。
然而,他在艰难的求才之路上遭遇了种种挫折和困境,最终陷入了饥饿和病痛之中。
整个故事通过描写画家的痛苦和绝望,表达了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立和辛酸。
这种异化形象提示人们,尽管追求理想良好,但也需要理性思考和实际考虑,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追求中而导致的异化和痛苦。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是一个经常被探讨的主题。
这种异化可以是身份和自我认同上的困惑,也可以是权利和地位上的被剥夺,还可以是追求理想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这些描写引发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困境和自我探寻的思考。
作家们通过对人的异化的展现,呼吁人们关注个体的尊严和平等,思考自己在现实中的定位和意义。
同化和排斥的概念
同化和排斥的概念同化和排斥是社会学和文化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社会和文化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两个概念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化是指一个社会或文化中的不同群体逐渐融入到主导的文化体系中,接受和采纳主导群体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
简言之,同化是指一个较小的群体在与大多数群体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和独特性,趋向于与主导群体保持一致。
同化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同化的过程通常是渐进的。
当较小群体与主导群体接触并进行交流时,通过语言、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交流,较小群体逐渐接受并采纳主导群体的文化特点。
逐渐,较小群体的成员开始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与主导群体趋同,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
同化的过程中,较小群体往往需要放弃一些原有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以适应主导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
同化可能是由于群体的自愿,则更多是因为内外因素的压力而发生的。
例如,一些移民群体会在新的社会中努力融入主导群体,并放弃一部分原有的文化特色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同样,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征服其他民族或殖民他国,可能通过政策或强制手段,迫使被征服群体接受统治群体的文化。
相比之下,排斥则是指一个群体或文化在与其他群体或文化接触时,对于不同的群体或文化持有一种保留、对立甚至敌意的态度。
排斥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被排斥群体受到排斥群体的歧视、冷漠和压迫;另一方面,被排斥群体在某种程度上与主导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延续和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自己的认同。
排斥往往源于对己异于他人的恐惧、不理解和偏见。
当一个群体或文化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威胁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排斥的行为,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文化。
排斥群体常常把自己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看作是上乘的,而将其他群体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视作是低劣的。
这种排斥的行为可能表现为歧视、辱骂、暴力甚至种族灭绝等形式。
尽管同化和排斥在群体和文化交流中是两种常见的现象,但事实上,同化和排斥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文学创作中的异化与反异化
文学创作中的异化与反异化一、引言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语言和形式来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异化与反异化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异化是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通过文学手法进行转化和变形,使之与现实脱离,具有独立的艺术性;反异化则是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重新与现实联系起来,使之具有现实的指向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文学创作中的异化与反异化的意义和方法。
二、异化的意义和方法1. 异化的意义异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能够突破现实的限制,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异化,文学作品可以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想象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异化还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现实,拓宽思维的边界。
2. 异化的方法异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象征、隐喻、夸张、拟人等。
通过这些手法,作者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进行转化和变形,使之具有独立的艺术性。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象征手法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情感抽象化,使之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隐喻手法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之产生新的联想和理解;通过夸张手法放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之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非人物以人的思维和情感,使之更加生动和具体。
三、反异化的意义和方法1. 反异化的意义反异化是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重新与现实联系起来,使之具有现实的指向和意义。
通过反异化,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引起读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反异化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从中获取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2. 反异化的方法反异化的方法主要包括还原、解构、批判等。
通过这些方法,作者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使之具有现实的指向和意义。
例如,通过还原手法将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还原为具体的事物和情感,使之与现实产生关联;通过解构手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语言,揭示其背后的现实意义;通过批判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反思,引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化和排斥的辩证关系
《同化和排斥的辩证关系》嘿,咱今天来聊聊同化和排斥这对有点奇妙的家伙。
咱先说说同化哈。
同化呢,就像是两个小伙伴,本来不太一样,但是在一起玩着玩着,就变得越来越像了。
比如说,咱新到一个班级,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和大家有点不一样,但是慢慢地,咱就会跟着大家的节奏走,说话的方式、做事的风格都有点像班里的其他人了。
这就是同化,它能让我们融入一个群体,找到归属感。
再看看排斥。
排斥呢,正好和同化相反。
它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谁也看不上谁。
比如说,有的人不喜欢某种音乐,听到就觉得烦,这就是一种排斥。
排斥让我们和某些东西保持距离,有自己的个性。
那同化和排斥到底有啥辩证关系呢?嘿嘿,这可有意思了。
一方面,同化和排斥是相互对立的。
同化让我们变得和别人一样,排斥让我们和别人不一样。
就像两个拔河的队伍,一个往这边拉,一个往那边拉。
咱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有时候我们想融入一个群体,就得同化自己;但有时候又不想失去自己的个性,就会排斥一些东西。
另一方面呢,同化和排斥又相互依存。
没有同化,就没有排斥;没有排斥,也没有同化。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没有同化,大家都不一样,那就没有什么可排斥的了。
反过来,如果没有排斥,大家都一样,也就没有同化的必要了。
就像咱穿衣服,有时候想和大家穿得差不多,这就是同化;但有时候又想穿得特别一点,这就是排斥。
这两种心理都有,咱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嘛。
同化和排斥还能相互转化呢。
有时候,我们一开始排斥的东西,后来可能会慢慢接受,变成同化。
比如说,咱一开始可能不喜欢吃某种蔬菜,但是吃着吃着,发现还挺好吃的,就接受了。
这就是排斥变成了同化。
反过来,有时候我们一开始同化的东西,后来可能会觉得腻了,开始排斥。
比如说,咱一直听一种音乐,听多了就觉得烦了,就不想听了。
这就是同化变成了排斥。
总之啊,同化和排斥的辩证关系可复杂了,但是也很有趣。
我们在生活中要好好把握这两者的关系,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又要能融入群体,这样才能过得开心又有意义。
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概念
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概念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是文化翻译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当跨越不同文化时,语言或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或听众有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分步骤探讨这两种类型的含义和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性。
第一步,理解同化类型与异化类型的含义。
同化类型是指将原始语言或文本转化为在翻译文化中最为常见或者最为接受的表达方式,使得翻译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被现有的文化理解和接受。
与之相对应的是异化类型,它则是保留原始语言或文本的形态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不借助任何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直接将原文翻译为翻译文本。
这两种类型的翻译方式,其实就对应了文化翻译的两种基本思想,即文化接纳和文化批判。
第二步,探究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在文化翻译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化类型在大部分情况下虽然能够干净的完成语言转换的任务,但它也会遮盖原始语言中的文化背景知识,难以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因此同化类型往往会被认为是较为保守和激进文化批判者所不推崇的翻译方式。
相反,异化类型试图将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文本直接传递给读者或听众,使其了解原始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有助于跨越文化差异间的交流。
第三步,分析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如何进行区分,当翻译文本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同化或异化的影响时,区分这两种类型并不容易。
在实践中,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原始语言和文本的文化背景,以及目标翻译文化的特质与背景知识,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例如,将日本文化背景下的动画作品翻译成英语,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让读者了解日本文化的某些相关知识,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以采用更为传统的中性翻译方式。
最后,总结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的重要性。
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批判理念,它们的作用与意义在文化翻译中无法忽视。
在跨越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还需要金融文化背景、传统和习俗。
考虑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并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表达文化信息,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
试论阅读教学“同化--衍化--异化”三阶段
试论阅读教学“同化--衍化--异化”三阶段试论阅读教学“同化——衍化——异化”三阶段王培明阅读能力问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理论、实践的方方面面,所以是各次语文讨论中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也引起了从专家专著、行政领导到普通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的普遍重视。
笔者作为一个有20多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自然也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
我们觉得,教师教、学生学一篇文章,必须扎扎实实地经过“同化、衍化、异化”这样三个思维过程,才有可能比较完整地完成一个阅读过程,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加深理解、提高素质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第一阶段:“同化”过程面对一篇课文,或者一篇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讲透它、学生要读透它,首先必须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时候,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揣摩、探索问题,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主人公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
这种思维过程,就叫“同化”过程。
同化——《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近或相同。
我们借用这个词语,用来说明教师教、学生学一篇文章的思维规律,意思是教师、学生跟文章作者、文中主人公是不同的人物,甚至有可能在年龄、地位、所处年代等方面差距很大,的确是“不相同的事物”,因此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例如现在就有不少中学生对鲁迅的小说、杂文很不理解;对鲁迅深邃的思想、巧妙的文笔难以接受。
但是,经过教师合理、科学地点拨,经过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创造性地理解,学懂学通进而欣赏作者的积极思想和优美文笔,接受、赞成甚至欣赏作者的观点,这是完全可能的。
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完成了“同化”过程,那就和作者或主人公“逐渐变得相近或相同”了。
“同化”的几个前提条件是:1、要搞清文章的时代背景;2、要搞清作者的立场态度;(以上两点合起来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3、要搞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特别是有的文章是明线、暗线双线结构,更要注意(如鲁迅《药》)。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概念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概念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俩家伙,它们就像是咱身体里的两个小魔法师,天天在那儿变戏法呢!同化作用呀,就好比是咱盖房子,把各种材料一点点地积累起来,让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
咱吃进去的那些食物,经过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就变成了咱身体的一部分,就像盖房子用的砖头、瓦片啥的,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房子就越来越结实啦。
你说神奇不神奇?咱要是没有同化作用这个小魔法师帮忙,那咱不就一直瘦瘦小小的,风一吹就倒啦?再说说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就像是拆房子,把身体里那些用不着的或者是老了坏了的东西给清理掉。
你想想看,要是咱的身体里一直堆着那些没用的东西,那不就成了垃圾场啦?异化作用这个小魔法师可厉害啦,它能把那些废旧的东西变成能量,让咱有力气去干别的事儿。
就好像咱把旧房子拆了,还能卖点废料换点钱呢!你说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不是很重要啊?那它们俩之间又是啥关系呢?嘿嘿,它们俩就像是一对好兄弟,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同化作用让咱的身体不断壮大,而异化作用让咱的身体保持干净整洁。
要是同化作用太厉害,异化作用跟不上,那咱不就胖成球啦?要是异化作用太厉害,同化作用赶不上,那咱不就瘦成竹竿啦?咱的生活中也到处都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影子呢。
就说学习吧,咱学习新知识就像是同化作用,把知识一点点地吸收到脑子里,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而咱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出来,解决问题,这就像是异化作用,把知识变成了实际的能力。
要是光学习不运用,那不就成了书呆子啦?要是光运用不学习,那很快就没东西可用啦!再想想运动,咱运动的时候会消耗能量,这就是异化作用在起作用。
可运动完了之后,咱吃点东西补充营养,身体又变强壮了,这就是同化作用的功劳呀。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俩小魔法师可真是无处不在啊!咱可得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好好为咱服务。
咱要吃得健康,让同化作用有足够的材料;咱也要多运动,让异化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说,咱要是没有了这俩小魔法师,咱的生活该变成啥样啊?那肯定是乱七八糟,没法过啦!所以啊,咱得好好珍惜它们,让它们帮咱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彩!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就是咱生活的好帮手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浅析文学作品中同化与异化的联系及区别
AbstractSince the 1970s, strategic option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have gone through widespread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in the world translation field. In the recent years' practice, the adjustments of 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ting the text in translation pre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hybridization, which has caught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Both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have their advantages. The translator should appropriately apply the respective merits of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so as to promote the target rea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oreign culture.This thesis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entences involving cultural elements in three great works which translated in hybridization strateg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 ensu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verwhelming tendency of hybridiz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study, of some degree, benefits to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brings abou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hybridiz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lso, this study will exert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ybridization;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翻译中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渐成为翻译界广泛争论和探讨的问题。
同化·归化·异化
同化·归化·异化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更加五光十色且光怪陆离,世界的文化一体化潮流,使得西方文化对于本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种强烈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嬗变上,而且也表现在西方电影的翻译上。
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的电影不仅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载体,而且已经成为视觉时代越来越不可或缺之物。
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对等性,这就为电影翻译提出了如何将西方文化“信达雅”地转换为本土文化的难题。
影视翻译已然成为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影视翻译除一般而言的文学语言翻译而外,还有其更为复杂的文化、社会、惯用法、通俗性、方言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参照世界翻译理论中的“同化、归化、异化”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探析。
一、西方文化强烈影响的电影翻译同化(一)语言层面的同化电影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采用加注等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而电影的翻译则要求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甚至是在瞬时传递出电影中语义的最恰当的表达,因此,有的时候就必须针对语言、文化、风俗、惯用法、典故等加以同化。
语言层面的同化依本土语言、语序、语义、语境等进行,语言层面的同化更注重于文本同化,语言层面同化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透过语言同化工作最大化地模糊文化间的巨大差异性,为观众带来对西方文化更多的理解。
因此,语言层面的同化可以使得观众在欣赏影片时能够产生语言文字的似曾相识感,将源语言尽可能地翻译得与本土语言更相近,尽可能地消除源语言中的异文化特征,使得观众可以无障碍地理解影片中语言表达的文字意象与影像表达的意义所在,显然,本土文化的语言层面的同化越是鲜明,西方文化对于观众的影响就越小。
[1](二)惯用法的同化惯用法是作为译者突破语言交际障碍所必须的基本功,此外,包括好莱坞大片中也不乏表现恶势力一方的俚语、低俗语等惯用法。
此时,在翻译时就必须对其进行同化译法,也可以称之为雅化译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Since the 1970s, strategic option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have gone through widespread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in the world translation field. In the recent years' practice, the adjustments of 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ting the text in translation pre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hybridization, which has caught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Both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have their advantages. The translator should appropriately apply the respective merits of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so as to promote the target rea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oreign culture.This thesis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entences involving cultural elements in three great works which translated in hybridization strateg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 ensu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verwhelming tendency of hybridiz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study, of some degree, benefits to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brings abou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hybridiz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lso, this study will exert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ybridization;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翻译中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渐成为翻译界广泛争论和探讨的问题。
在翻译的反复实践中,归化和异化相互融合,没有界限,杂合化现象渐渐普遍出现,引起了各大翻译学者的关注。
归化和异化各有千秋,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合理协调合作,发挥各自优点,促进目标读者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本论文通过分析研究《浮生六记》,《飘》以及《名利场》等文学译本中具有突出杂合化翻译特色的句子,肯定了归异结合的翻译方式,及归化、异化、杂合化三者相辅相成的原则。
同时从例和分析中也发现了杂合化趋势的必然性。
本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归化和异化,有助于英汉民族语言文化交流,对英汉语翻译和英汉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翻译策略;杂合化;归化;异化ContentsAbstract in English (i)Abstract in Chinese (ii)1. Introduction........................................................................................... - 1 -2.Analysis of Vanity Fair............................................................................. - 4 -2.1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 - 4 -2.2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Vanity Fair ........ - 5 -2.2.1Analysis from Material Culture ................................................ - 5 -2.2.2 Analysis from Cultural Implication ......................................... - 6 -2.2.3 Analysis from Religious Culture.............................................. - 7 -2.2.4 Analysis from Social Culture................................................... - 8 -2.2.5 Analysis from Ecological Culture ............................................ - 9 -3.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 11 -3.1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 - 11 -3.2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Gone with the Wind......................................................................................................... - 12 -3.2.1Analysis from Purpose of Translation..................................... - 12 -3.2.2Analysis from Text Type....................................................... - 13 -3.2.3Analysis from Reception of Reader ....................................... - 15 -3.2.4Analysis from Translation Intention....................................... - 16 -4. Analysis of Six Chapters of Floating Life ................................................. - 18 -4.1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 - 18 -4.2Some Examples of the Use of Hybridization ................................... - 19 -5. Conclusion .......................................................................................... - 20 - Acknowledgements ................................................................................. - 21 - Works Cited ............................................................................................ - 21 -1. IntroductionSeeing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f translation, Nida had ever said:As yet there is no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technical senseof ‘a coherent set of general propositions used asprinciples to explain a class of phenomena,’ but there arequite a few ‘theories’in the broad sense of ‘a set ofprinciples which ar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translating or in establishing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atranslated text.’ In general, however, these principles arestated in terms of how to produce an acceptable transla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14) In recent years, the core of the attempts 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on two prominent strategic options that whether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is much more suitab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especiall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Seeing through the practice in decades of years, we may safely find that the sole application of either of them, sometimes can not transfer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origin text. Whereas, the combined part of the two ways used in translation miraculously interpret the resource language much better. And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 we call this kind of strategy hybridization - a brand new method discovered by Bhabha in the late1980s, twentieth century.Domestication, to be specific, takes the source language as the guidanc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retains the foreign and strange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 text; foreig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akes the goal language as the guidance, and makes every effort to provide the target reader with an easy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the West, domestication has always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17th century. Nida is an initiator of domestication, who takes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seriously, and propose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merican Italian scholar Venuti believes that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is not to eliminate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but to manifest and retain them. In China, professor Sun zhili showed his prospective in his work Chinas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Domestication to Foreignization “In the21st century, China literary translation changes from domestication to foreigniz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will b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Sun 43)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when translation develops up to a certain scale, disputes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ppear. Contradiction and non-reconcilability between the two strategies is stressed, but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s paid slight attention to. Hybridization, the common place of the two strategies, first appeared as a translation method in Venuti’s famous work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It skillfully avoids application extremes and joints the advantages together to reach a bettertranslated result.Putting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ng area is a brand new branch of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area. No one can deny that it is a new angle which is more advanced than the old viewpoints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It i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relevant to the conversion both on language and in-depth social cultur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in fact not mutually exclusive but mutually supplementa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hybridization can be sure to help us go through much deeper in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Meanwhile, it will cast light upon some mistakes on 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is study is, to some degree, beneficial to the complete comprehens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gives ou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literary works I cited in the body part. Also, this study will exert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approach of how to combine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and hybridization together. This thesis will truly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In the paper, it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have taken the translations of three famous works as examples. In chapter on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ackeray’s novel Vanity Fair translated by Yang Bi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translation goal, text type, target readers orother factors, which may restrict or affect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I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ree versions of the translation work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in chapter 2. The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by Lin Yutang’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quoted to 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I also mak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whole paper.2.Analysis of Vanity FairIn translation practice, we can discover that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in fact not mutually exclusive but mutually supplement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 translator shall not overall copy the source language or culture in a translated text, but shall make reasonable adjustments so as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target reader. Whatever translation strategy a translator adopts, the translated text which serves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and satisfies the target reader is a successful one.One of the reasons why Yang Bi’s translated edition Vanity Fair enjoys the popularity is that she skillfully utilize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correctly grasps the fusion level of the two translating strategies though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her translated book is concentrated on domestication.2.1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 satirizing Britain society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is the masterpiece of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a British critic realism novelist, first published in 1847–1848. The title of this book comes from John Bunyan's allegorical story The Pilgrim’s Progress, which was firstly published in 1678 and still widely read at Thackeray's time. Vanity Fair refers to a stop along the pilgrim’s progress: a never-ending fair held in a town called Vanity, which is meant to represent man’s sinful attachment to worldly things. In the eyes of people, Vanity Fair is regarded as a literary treasure, and also it has inspired several film adaptations. There is no hero in this novel for the story is not surrounded one hero and the figures in the book have no heroic characteristics but plain persons. And the subtitle ‘A Novel Without a Hero’ is 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book. (Yang bi, Vanity Fair)2.2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Vanity FairYang's translated version of Vanity Fair is an excellent work.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translation, indeed, she paid some attention to foreignization to retain the strangeness and exotic features in the source text. However, her use of domestication is more prominent, especially on suchaspects, first, using some local words, "godfather" to "干爹", "godson" to "干儿子"; second, she destructed the sentences in the original one and eliminated some ideas for brevity and fluency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lack of meaning to some extent. (艳萍. 从文化角度论必《名利场》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的融合). But this translated work attains great acceptability among the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in that it is properly adjusted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ng methods, and through the work, we can get knowledge of how hybridization is used for translating.Nida holds an idea that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social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language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religious environments, some unique cultural elements are definitely created in countries.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Vanity Fair will focus on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books in the five aspects.2.2.1Analysis from Material CultureWithout any doubts, material culture is related with food, clothes, instruments, housing and some other daily needs, etc. Differences of the material crated and used among countries are inevitable because of different societysituation, culture, climate, religion. For these reasons, unique words representing the objects are coined.Example 1 “……Roman-nosed head (on the top of which figured a large and solemn turban)”“她的鼻子是罗马式的,头上还包着一大块缠头布,看上去着实令人敬畏……”“Roman-nosed”is an adjective word referring to a kind of nose that is salient straight near the top part, which is typical in Romans. So it is translated into “罗马式的”. “chuantoubu”(缠头布) is kind of scarf only popularly used b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ousewife to around her head.Example 2 “‘No more has a certain person for holy water,’ his lordship replied with a bow and a grin and a great jarring laugh afterwards.”“勋爵嬉皮扯脸的对她一鞠躬,回答道:“犹之乎魔鬼不喜欢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