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汗证之辨治

合集下载

《伤寒论》“治汗”八法探析治汗”

《伤寒论》“治汗”八法探析治汗”

【摘要】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出汗表现。

本文在探析《伤寒论》各种汗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同时,总结出调和营卫、清热生津、清心除烦、泻热通便、疏利肝胆、利湿退黄、温阳祛寒、回阳救逆八种治汗的方法。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汗证治法《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形成,能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

若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阴阳偏胜,气血失调或营卫不和,腠理疏泄,则可引起汗液外泄。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汗出表现,如大汗出、自汗出、手足浆浆汗出、手足檝然汗出、额上微汗出、头汗出齐颈而还、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

汗出表现虽多,探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是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蒸、阳虚汗漏、阳气暴脱等。

笔者根据各种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把《伤寒论》的治汗方法总结如下。

调和营卫《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外邪犯表,卫阳受伤,肌表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失去平衡协调。

“汗之根本由于营气,汗之启闭由于卫气。

”(《景岳全书》)汗多终是营卫不和所致。

荣虚则不能内守而泄越,卫虚则不能外护而固密。

症见汗出遍身,淅淅恶风,时有低热,烦劳则张,神疲肢倦,食欲不振。

舌淡红,脉缓。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应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邪去正安,营卫调和,则汗自止。

清热生津里热迫津是阳明病经证或腑证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

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以致汗出。

如《伤寒论》第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第219条:“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汗证”的辩证

《伤寒论》“汗证”的辩证

《伤寒论》“汗证”的辩证《伤寒论》作为祖国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部最为切合临床实践,并且能最为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其精密而逻辑的辨证思维与方式,是本书特点之一,本文兹以“汗证”的辨证情况分析、归纳列述于下。

论中关于汗证辨证的论述约有90多个条文,所述不同类型的汗证有50多种。

笔者将其大致归纳为:汗出证、无汗证、多汗证、少汗证与汗解证五个类别。

1、汗出证汗出证主要是指人体因病邪的作用,而导致非正常出汗的汗证,其中,也包括用药物调理后的人为的汗出证。

1.1自汗出自汗出是指内乱不和,津难安守,迫不得已而自出,如国乱家祸,人不得已而外逃,其因多为邪热内盛,或气虚卫弱,不能固护而致。

《伤寒论》中著有“自汗出”三个字的计有九个条文。

第6条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

”是对温病而又误用辛温发汗法,以致邪热充斥表里,迫津外泄,而自汗出的辨证。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

”是对阴阳两虚者外感后,表虚不能摄津,而自汗出的辨证。

第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是对卫气不和,不能卫外固表,而自汗出的辨证。

第109条:“自汗出,小便利。

”是对肝乘肺者针刺后邪随汗去,而自汗出的辨证。

第120条:“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

”是对表病误吐,脾胃被伤,腠理不密,而自汗出的辨证。

第183条:“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

”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

”第219条:“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

”等条,都是对热盛阳明,迫津外泄,而自汗出的辨证。

1.2汗自出汗自出与自汗出似同而有异,汗自出是指腠理本就开疏,表气原无遮挡,以致汗液乘机而外出,犹如水无约束而四溢。

汗自出的条文计有二条。

第12条:“太阳中风,……汗自出。

”是对外邪犯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而汗自出的辨证。

第182条:“身热,汗自出。

”是对里热太盛,腠理开泄,而汗自出的辨证。

1.3病常自汗出见于第53条,本条常自汗出是对平素营卫失调,阴平阳秘失司,以致常自汗出的辨证。

伤寒论关于出汗的条文

伤寒论关于出汗的条文

伤寒论关于出汗的条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其中有关于出汗的条文是在《伤寒论》的第七条,原文是,“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好,名曰发汗解表。

发汗不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发汗已解,其人小便利者,此为欲解。

宜桂枝五味甘草汤。

小便不利者,四逆汤主之。

大便硬者,可攻下之。

宜大承气汤。

大便自利者,此为欲解。

宜桂枝加附子汤。

”。

这段条文主要是讲述了太阳病中发热出汗的情况。

张仲景认为发热出汗是好事,称为“发汗解表”,意思是通过出汗来解除表面的病邪。

如果发汗后病情得不到缓解,可以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治疗。

当患者出现小便利的情况时,说明病情正在好转,可以使用桂枝五味甘草汤来巩固疗效。

而如果小便不利,则需要使用四逆汤来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大便干燥,可以使用大承气汤来通便。

如果大便正常,也是好转的表现。

这段条文总结了发汗的好处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情况。

从这段条文可以看出,古代医家重视出汗对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且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的治疗方案,体现了《伤寒论》对疾病的
辨证论治的特点。

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医家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和治疗经验的总结。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

其中讲述了伤寒病的诊断和治
疗方法。

在治疗方法中,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汗法是通过引导患者出汗来排出体
内的有害物质,加速病程的康复。

以下是《伤寒论》中关于汗法的内容。

第一则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解,解已,微恶寒,其脉沉者,寒发也。

可治以桂枝汤;脉浮者,热发也,可治以麻黄汤。

脉洪大者,阳气盛也,可治以承气汤。

第二则
太阳病,下之利,已愈,却复发热者,为表未解也。

可治以桂枝汤。

身如被覆,反恶
寒者,欲作汗出,不可得而作呕者,为表实里虚也,可治以桂枝加葱薏桔仁汤。

第三则
太阳病,下之后,复发热,脉浮数者,可治以桂枝二麻黄一汤。

脉浮而紧张者,可治
以桂枝二越婢一汤。

脉浮而滑者,可治以热利结胸汤。

脉沉紧者,可治以桂枝二蜀漆一汤。

脉沉而紧者,可治以桂枝一生薑汤。

脉沉而数者,可治以桂枝加生姜大枣汤。

第五则
太阳病,外白,呕而腹满,或渴或利,按之外不痛,脉浮滑者,不可发汗。

脉浮而濇
者可发汗。

第六则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发汗,续得之,其脉浮者,为病未去也。

脉得时,当发汗,不
得时,不可发汗。

得时,发汗,来榖便解。

第七则
太阳病,一二日发热,微恶寒,心下痞,或呕吐,咽燥者,为肺胃阳明动。

可治以银
翘散。

服期当发热止恶寒者,急下其热。

宜桂枝汤。

《伤寒论》对汗证的指导意义的开题报告

《伤寒论》对汗证的指导意义的开题报告

《伤寒论》对汗证的指导意义的开题报告概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名著之一,其对于汗证的指导意义异常重要。

《伤寒论》中对汗证的诊治常常是与体虚热盛、邪气初入、病程急骤有关,尤其是对于表寒中邪所引起的汗证,更是重视其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伤寒论》对于汗证的观点出发,探讨其对于临床指导的意义。

一、《伤寒论》论治汗证的观点1. 汗证发展的过程:《伤寒论》中认为,表邪初入感冒之初,最好用汗剂发汗以外。

这可以使体内的邪气排出体外,恢复正常机能。

但在初期过度发汗,会使体内的阳气耗散,病情恶化。

在此之后,病情转变为体虚热盛,治疗需要恢复阳气,方可通过汗剂发汗。

若病情仍然不稳定,不宜再继续发汗,而应采用滋阴清热之法。

2. 汗证与体质的关系:《伤寒论》认为,汗证发生前,患者通常都有虚损。

这种虚损主要来自于体虚。

在发汗时,阳气消耗过多,人体就会缺香,使身体越来越虚弱。

因此,治疗汗证要注意补阳恢复体质。

3. 汗证的诊断:在诊断汗证时,《伤寒论》强调观察患者的汗液。

如果汗液清凉而不沾衣,那么则不应用汗剂出汗。

如果汗液黄色湿腻,则需要继续发汗以排出病邪。

此外,《伤寒论》还强调,如果患者发汗后出现烦渴、口干、心烦等症状,这可能是“振寒”过程,治疗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伤寒论》对临床指导的意义1. 指导汗证治疗的方向:《伤寒论》强调了汗证发展的过程、汗证与体质的关系以及汗液的诊断等方面,为临床汗证的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对于汗证初期的发病,最好采用其他治疗方式以排除病邪,防止阳气耗散。

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治疗汗证应该注重补阳,恢复体质。

2. 建立临床治疗的准确诊断:基于《伤寒论》中汗液的观察与诊断,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出汗证的类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振寒”症状,说明病情还没有稳定下来,治疗需要及时调整。

通过观察汗液情况,可以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伤寒论》对于汗证与体质的关系的强调,为临床治疗建立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汗证之辨治

《伤寒论》汗证之辨治

《伤寒论》汗证之辨治【摘要】《伤寒论》对汗证作了全面、详尽而精辟的辨证论治,其治法主要有调和营卫、扶阳解表、辛寒清热,益气生津、通腑泻热、清宣郁热、泻热逐水开结、清热利湿退黄、和解枢机,温化水饮、回阳救逆法等。

临证细辨邪正盛衰,紧紧把握病机,方能灵活运用经方,而获佳效。

【关键词】《伤寒论》汗证辨证论治汗是由阳气蒸化阴津而成,《素问・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但病理性汗出如自汗、盗汗、头汗等,则不仅损阴津,而且伤阳气。

汗出异常为临床常见证,既可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亦可作为兼症而伴发于其他多种病证中,如糖尿病汗出、妇女更年期汗出等。

对于汗证,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全面、详尽而精辟的辨证论治。

笔者在此做一总结,希同行斧正。

1 调和营卫法桂枝汤在伤寒论中不但用来治疗中风表虚症,更用于治疗杂病营卫不和自汗证。

《伤寒论》中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宜桂枝汤”。

仲景详细论述了营卫不和杂病自汗的病机。

盖卫行脉外,司固外开阖之权,营行脉中濡养五脏六腑,营卫运行,密切配合,即称营卫调和。

若卫气病变,失其固密护卫之职,致营不内守,流泄于外,而发自汗之证。

其营卫不和,实以卫气失固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故曰“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并指出凡因营卫不和而致的常自汗出者,皆可用桂枝汤进行治疗。

《伤寒论》将桂枝汤引入杂病治疗中,极大地丰富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宜桂枝汤主之”。

本条承接53条而来,亦属杂病自汗证的范畴。

病人发热自汗出,时发时止,而脏腑无病,此发热自汗出应求之于营卫。

杂病营卫不和所致之发热自汗,多为时作时休,且多不伴见头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状。

上条曰“营气和”,此条称“卫气不和”,两条各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探讨营卫不和的病机,所不同的是前条主证为常自汗出,本条为时发热自汗出,主症虽不同而病机一致,故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治之。

《伤寒论》对自汗的辨治

《伤寒论》对自汗的辨治

《伤寒论》对自汗的辨治展开全文汗是由于人体阳气蒸发津液而成,《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自汗在《内经》中又称为“多汗”、“魄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

《景岳全书·汗证》曰:“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

”在《伤寒论》中有“自汗出”、“汗自出”的描述,本文将全身自汗出和局部自汗出分开,以六经辨证为纲,将其分别讨论。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1 全身汗出《伤寒论》中全身汗出主要见于太阳、阳明和少阳病篇。

1.1 太阳中风表虚证本证为寒风之邪侵犯太阳之经,加之营卫不足所致。

与其相关条文共8条。

如原文第12条曰:“太阳中风……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阳得风而自强,阴无邪而反弱,以弱从强,其气必馁,故自汗出。

肌表感受外邪,毛窍仍欲闭拒而啬啬恶寒;欲闭而不能自充、藩篱空疏而淅淅恶风;卫阳浮于表与寒邪相争则热势复高。

治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法,方选桂枝汤。

1.2 阳明里热实证阳明居中主土,邪入阳明,易从燥热之化,阳明里热炽盛,热迫津液外泄,屡见自汗出等症。

如原文第182条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论》中阳明里热实证分为胃热和肠热两种。

1.2.1 胃热本证为足阳明胃里热炽盛或外邪郁而化热循经入足阳明胃腑所致。

与其相关的条文共2条。

如原文第219条曰:“三阳合病,……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宜用白虎汤类辛寒清热。

1.2.2 肠热本证为燥热亢盛或热结肠腑所致,与其相关的条文共3条。

如原文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汗出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治疗之法,若为燥热亢盛,肠中无燥屎阻结者,则宜清泄阳明;若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互搏结而成燥实者,则宜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去其积滞,方选承气汤类。

《伤寒论》论汗

《伤寒论》论汗

《伤寒论》论汗伤寒论》论述“汗”的条文有一百余处。

笔者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分析了汗出的分类及机理,并指出从汗证可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讨论了汗法的应用、汗出禁忌、误汗变证等问题。

从而揭示了汗与人体阳气和阴液的关系。

汗是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

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汗证对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汗法是治疗疾病的第一大法,汗法有适应证、禁忌证及误汗变证数端。

《伤寒论》论汗的条文达一百余处,从中可揭示汗与人体阳气和阴液(津、血、精)的关系。

1病理性汗出分类及其机理病理性汗出,因其特点、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病机亦不相同。

1.1 从汗出特点分(1)无汗:即病中全身不见汗出。

其病机有二,一为风寒之邪束表,腠理闭塞,津不得泄而无汗,太阳伤寒证无汗即是。

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说:“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二是素体正虚液亏,无汗可出,如201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2)自汗:指病中体表不自觉地出汗。

营卫不和、里热炽盛皆可自汗出。

营卫不和所致自汗出,如太阳中风证,风邪外袭,而风性疏泄,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不和而自汗出。

论中明确指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12条)。

虽未感受外邪,但机体“卫气不共荣气谐和”(53、54条),亦可常自汗出;里热炽盛,蒸腾津液外出而致自汗出,如阳明病里热炽盛,迫津外泄之自汗出(48、187、188条)是也,故208条云:“阳明病本自汗出。

” (3)盗汗:寐则汗出,寤则汗止为盗汗。

太阳中风,营卫不合,本应自汗出,若见“微盗汗出”(138条),说明邪已及里。

阳明热炽,阴为所迫,寐则卫气不致,阴不内守而盗汗(206条)。

三阳合病,证见少阳亦盗汗(268条),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主疏泄,目合则阳入于阴,卫阳减弱,里热加盛,热迫津泄,故盗汗。

从《伤寒论》辨析“汗出”证

从《伤寒论》辨析“汗出”证

从《伤寒论》辨析“汗出”证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谷松院长学识渊博,从事《伤寒论》的科学教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对《伤寒论》的研究独到且深刻,遵循仲景学术思想,归纳总结出了适合现代病症的应对之法。

谷松院长从《伤寒论》辨析“汗出”证的临证思维,并例举刘渡舟老先生、李乐园教授治疗汗出医案二则。

5分钟读完,有效提升临床技能《杂病源流犀烛》:“诸汗,心虚病也。

汗者,心之液,故其为病,虽有别因,其原总属於心。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

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病理之汗1自汗营卫不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

”水饮内停“其人蛰蛰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热迫津泄“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卫阳虚弱“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湿热郁证“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癖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水热互结“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2盗汗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口合则汗,其机理如魏荔彤谓:“及口合则汗出,是阳胜争于阴中之汗出也。

”即三阳热邪聚于里,阴不内守,热迫液泄则盗汗出。

其治疗诚如程应旎:“盗汗为半表里也,当是有汗则主白虎,无汗则主小柴胡汤也。

”本证治疗可选用白虎汤清里热,里热去,则盗汗止。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作者是东汉末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伤寒论》是一部研究发热病的经典著作,对于探讨伤寒(古代对于发热病的统称)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伤寒论》中,汗法是治疗伤寒的重要疗法之一。

根据《伤寒论》的记载,通过适当的汗法可以帮助病人排除体内的湿邪、热邪,从而缓解病情。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张仲景提出了不同的汗法。

《伤寒论》明确强调了疟疾的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法和调和营卫法。

清热解毒法主要采用了温法、凉法和药物治疗,温法主要是通过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疟疾。

温法通过增强病人汗液的排出来清除体内的湿邪、热邪。

张仲景提到了不同的温法,如棉被包汗法、用草药调汗法、用盐醋发汗法等。

棉被包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给病人服药,然后用被子将病人包裹住,使其出大汗,达到排出湿邪、热邪的目的。

而用草药调汗法则是在服用药物的使用具有发汗作用的草药,来促使病人汗出体外。

用盐醋发汗法则是在服用药物前先用盐醋擦拭病人的脸、手、足等部位,再敷上盐醋麻布,然后用被子包裹,使病人出汗。

凉法是一种在《伤寒论》中提到的治疗疟疾的方法,通过降低病人体温来治疗疟疾。

据《伤寒论》记载,凉法包括冰水浴、冰块敷贴等方法。

当病人发热严重时,可以使用冰水浴来降低体温,但需要注意将病人的头部埋在水中,以免受寒风刺激。

冰块敷贴则是将冰块贴于病人的头部、手、足等部位,通过冷敷来降低体温。

药物治疗是治疗疟疾的重要手段,根据《伤寒论》的记载,张仲景提出了一系列的药方用于治疗疟疾。

石膏汤是一种常用的方剂,它主要由石膏、知母、阿胶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发汗的作用。

除了石膏汤外,还有桂枝汤、麻黄汤等方剂也可以用于治疗疟疾。

《伤寒论》中的汗法不仅适用于疟疾的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伤寒发热病。

通过合理的发汗治疗,可以促进病人排除体内的湿邪、热邪,改善体内环境,缓解病情,恢复健康。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经典之一。

其中的汗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疾病。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汗法角度,详细介绍其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等内容,以期增进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了解和认识。

《伤寒论》中的汗法是基于中医理论中的“巳阳不足”而进行的治疗手段。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相互作用,维持身体健康平衡。

当人体阳气不足时,就会出现寒邪侵袭,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的症状。

此时需要通过汗法来调动人体的阳气,排出寒邪,达到治疗的目的。

汗法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风寒感冒、外感寒邪等病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决定是否采用汗法治疗。

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恶寒发热、汗出不透、身痛头痛等症状时,适合采用汗法治疗。

汗法也有一定的禁忌症。

在中医理论中,提到了在某些情况下不适宜采用汗法治疗。

比如在脾胃虚弱、津液不足、阳明病不可大汗、脉浮数、不可发汗等情况下,使用汗法治疗会导致身体阳气耗散,加重病情,因此需要慎用汗法。

汗法的具体治疗手段包括推拿、灸法、艾灸等。

推拿是通过按摩的方式来刺激体表穴位,促进体表循环,加速汗液排出。

灸法是通过燃烧艾条来刺激经络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祛邪的目的。

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草来温热穴位,驱邪散寒,促进病气排出。

在使用这些治疗手段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身体阳气过弱。

在进行汗法治疗时,需要注意保暖避风,并注意准备一些温水等,以便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的发生。

《伤寒论》中的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调动人体的阳气,排出寒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症,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禁忌症,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汗法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治疗方法,为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参考。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而《伤寒论》对汗法也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接下来本文将对《伤寒论》中的汗法进行介绍。

首先,汗法适应症首先在《伤寒论》中明确了。

其中,《伤寒论》指出:“内热除外寒,诸寒皆发汗法”。

简言之,汗法适用于内热、外寒或身体发寒的情况。

《伤寒论》还规定了汗法的时间。

其中,《伤寒论》指出:“治病必先攻其病所由收其外者,此先应汗法也。

”此语中所说的“收其外者”,是指缓解身体表浅部位的症状。

因此,汗法的时间应放在初期症状出现之际,以便及时调节病情。

在汗法的实施中,首先要明确汗法的目的。

《伤寒论》指出:“必证其气度汗之”,也就是说,应根据个人体质结合不同的病情调节汗出量。

《伤寒论》中也强调了汗法的操作技巧。

其中,《伤寒论》提出:“大汗出后,以水濡有汗之处,不可令其得风,浴盆中亦不可有风口,又宜令汗立得自出,勿使客迎。

”所以,在汗法中一定要注意顾及患者感受和体温,适时裹好被子或加衣调节温度,这样能够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最后,《伤寒论》中还提出了汗法的注意事项。

其中,《伤寒论》指出:“ 凡服汤吐下,勿令近水,近水必吐,今汗出亦然。

”也就是说,服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水份,否则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此外,《伤寒论》还指出:“常令欲罢不能者,方为止汗。

” 意思就是,汗过多过久会损伤人体的生命力,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停止汗法。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口干等症状时,也应该停止汗法,及时保养身体以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伤寒论》中的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精细操作,因人而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

汗法是《伤寒论》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用于驱除病邪,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加速疾病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从病理机制的角度,确定了汗法的适应症。

根据“邪气入阳,阳气营于表”、“表不解则病在里”等观点,认为外感之热,邪热之盛,应从表面透发汗解。

在寒热错杂、卫气与营气相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解表发汗的方式。

《伤寒论》总结了不同病状下不同的汗法,包括包扎、草药汤药、温水煎汤、汤药服用和艾灸等方法。

包扎是一种常用的发汗方法,适用于体质较虚弱的患者,也适用于急性疾病的早期。

包扎时,将患者四肢用温毛巾巾包扎,在腋下、膝窝等部位用毛巾敷在患者身上,以帮助身体产生热气,促进发汗。

草药汤药也可用于发汗。

《伤寒论》中提到了一些常用的汤药,如麻黄汤、杏仁汤等。

这些药物通过刺激汗腺分泌,增加发汗,达到排出病邪的目的。

草药也具有一定的解表、散寒的作用,能够减轻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

温水煎汤是一种较温和的发汗方法,适用于虚不受邪、邪气未深入的患者,以及寒邪病状不严重的患者。

使用温水煎汤时,将药物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在中火下煎煮一段时间,然后注入杯中,患者饮用。

温水煎汤能够刺激胃肠道,引起一定程度的发汗,有助于驱除邪气。

汤药服用是通过口服药物来达到发汗的效果。

《伤寒论》中以桂枝加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为代表。

这些药物能够温通经络,散寒发汗,同时也具有解表、解毒等作用,对于邪热壅盛、寒邪内扰的病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艾灸是另一种常用的发汗方法,适用于阳气不足、表病不解和寒邪内攻等情况。

艾灸时,将艾草点燃后,放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用灸炷烧热周围的穴位,刺激穴位的经络,达到发汗的效果。

艾灸能够改善体内的阳气流通,增强机体的阳气功能,有助于对抗外来邪气。

《伤寒论》中的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适当的汗法治疗,可以驱除体内的病邪,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加速疾病的康复。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作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病状以及治疗方法。

汗法作为伤寒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病人进行适时的汗出处理,有助于排除体内的病邪,缓解病症,恢复健康。

下面将对《伤寒论》中的汗法进行详细介绍,总计1000字。

《伤寒论》中的汗法可以分为六种,分别是桂枝汤汗法、桂枝加附子汤汗法、麻黄汤汗法、麻黄附子细辛汤汗法、半夏泻心汤汗法以及甘草粉蜜汤汗法。

接下来将分别介绍这六种汗法的用法与治疗适应症。

桂枝汤汗法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最早提出的汗法之一,适用于阳明病初起、脉浮数,口渴而不恶寒。

用法是将桂枝15克煎汤服用,同时外加行汗法。

在行汗时,可以采取温室熏蒸或加热袋、加热灯来进行。

此汗法有助于散寒、发汗解表,疏解病邪。

桂枝加附子汤汗法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附子(即制附子)而形成的一种汗法,适用于阳明病已寒已经经过初期治疗而未能自愈的病人。

用法是将桂枝10克、制附子6克煎汤服用,同时外加行汗法。

此汗法能引起多汗,有助于散寒逐痛。

麻黄汤汗法适用于伤寒初起、表寒未解、恶风家人,脉浮紧痛。

用法是将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煎汤服用,同时外加行汗法。

此汗法能够扩张血管,促使汗液排出,有助于解表散寒。

半夏泻心汤汗法适用于汗出不止、亡阳病人。

用法是将半夏6克、生姜6克、大枣12克煎汤服用,同时外加行汗法。

此汗法能够促使体内湿邪排出,恢复阳气。

《伤寒论》中的汗法是根据不同的症状、病情而采取的治疗方法,通过引导病人出汗,有助于排除体内的病邪,缓解病症,恢复健康。

汗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度出汗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汗法时需要谨慎操作。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中,汗法是治疗伤寒的重要方法之一。

古人常说:“太阳病自汗者少泄,若大汗出则达病机,故曰不可不汗也。

”伤寒病难治易复,用汗法进行治疗,既可以加速病程,又可以增强病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情反复。

下面,本篇将为您详细介绍《伤寒论》中的汗法。

一、温法,分常温汗、温汤汗。

这类汗法常用于未到病程的初期,病程不深,有汗出不利的情况下进行治疗。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病除其气必泄其汗,余病虽有不泄汗者,必败为难治。

” 温汤汗法以汤药等温热物质刺激汗液分泌,使热量增加,加速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害热,既可治病,也可以保健。

温法可用于一些虚病的治疗,如肝阳不足、脾肾阳虚等。

如《伤寒论》中记载的“太阳病,下之后,干呕,心烦不得卧,但起行步,头重如有物压,手足逆冷,脉微而长者,为未欲解也。

蒸之令汗,本渴者,与白粉丸,以为内治,宜汤药温针。

”就是经典的温汤汗法。

二、风法,包括风汗与汗风。

风汗就是通过外界风的刺激诱发汗出,汗风则是先使病人出汗,然后再借助风的刺激加大汗液排泄。

此法多用于初病初发时,用以增强体质,加强对病毒的抵抗力,最常见病症即谓之“风疹”。

如《伤寒论》所载,“太阳病发热,无汗,烦,心热,不欲饮食,得之一二日,脉微而沉者,以汗解之最宜。

可施风雨之法。

”就是经典的风法汗法。

三、药法,即用药物来促进汗出。

这种汗法选择药物的重要性非常大,需准确地识别病因和病虚从而用药有据。

如《伤寒论》所载:风痹病,当用药物调治阳气,暢通经脉,扶助正气而癒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适当的用麻黄、桂枝等为药,可打开人体毛孔,诱发自愈机能,宜使自汗,可以驱逐寒湿、致使气分畅通。

如经常患感冒者,也可在药房购买一些风热感冒颗粒排毒素,可以起到及时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防止病情加重。

四、饮食法,适当的饮食组合对于提高汗液质量和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伤寒论》指出,饮食上处方可与药物组合一起治疗疾病,同时可有效缓解病痛。

《伤寒论》读书笔记之探析《伤寒论》中“头汗出”的病脉证治(一)

《伤寒论》读书笔记之探析《伤寒论》中“头汗出”的病脉证治(一)

《伤寒论》读书笔记之探析《伤寒论》中“头汗出”的病脉证治(一)出汗是生理现象,汗出异常皆为病态。

中医称为汗症,最常见的是自汗、盗汗,还有重症患者的战汗、绝汗。

此外某些特殊部位的出汗如“头汗”、“额汗”、“背汗”、“阴汗”也常常见到。

《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提到“五脏化液,心为汗”。

故后世有“汗为心液”的说法。

我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自汗、盗汗严重的患者,常合并心悸气短,确为至理。

汗出即可伤阴、耗津液,也能伤阳气。

临床上常认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但汗多伤阳常常易忽略,临证中也常常难以分清,故对阳虚、阴虚应四诊合参,若专据自汗与盗汗来确定汗症病机,未免施之草率。

历代在自汗、盗汗论述颇多,现仅据《伤寒论》对“头汗出”的论治探析一二。

头汗出,属于局部出汗,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中出现较多。

我们在《中医诊断学》中认为“但头汗出”多属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或进食阳旺所致。

《伤寒论》中主要涉及“头汗出”有7条,分别是111条、134条、147条、148条、216条、228条、236条。

条文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

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详解:此条本云太阳中风,但误治以火劫,比如艾灸、温针、火针,即大论中火逆之治,那么风本为阳邪,加以阳毒之火,气血得热妄行,失去运行法度,变证四起。

两阳熏灼肌肉筋骨此身发黄不是指黄疸,意思象火熏的发黄。

在针灸科时,我见到过有些患者长期艾灸却面黄肌瘦,患者很奇怪为何越灸越难受呢,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本身阴虚津液亏,内蕴热,再加以火劫,如同两阳相熏,道理是一样的。

阳热迫血则衄,阳热伤津则阴虚,水竭则小便艰难。

最终阴阳俱虚,气血内外虚少,身体消瘦枯萎而燥。

那么燥热往上攻,因为津液虚,身上不出汗,只是脑袋出汗,所以剂颈而还。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

《伤寒论》中的汗法《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圣经”之一。

其中详细记述了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和药方。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多种汗法来治疗伤寒病。

第一种汗法是“太阳发汗法”。

张仲景认为伤寒病初起时,表里未解,体内正邪未分,可以通过发汗来透散邪气,解表解里。

这种汗法适用于太阳病初起、表寒里热的患者。

具体方法是先服汗药,然后进入热室,多用姜汤或桂枝汤发汗,使患者大汗淋漓,体温升高,感觉疲乏。

此法适用于具有表寒里热证型的太阳病。

第二种汗法是“桂枝发汗法”。

桂枝发汗法主要用于正气虚弱,病情虽然已经表里分解,但体力较弱,容易虚汗不退的患者。

在选择药物时,可以选用具有温阳作用的桂枝、升麻等药物,配制成桂枝汤、大青龙汤等发汗剂,以温补正气,增加体力。

通过发汗,可以透发邪热,恢复阳气,提高免疫力。

第三种汗法是“麻黄发汗法”。

麻黄发汗法主要用于新发不久的感冒、咳嗽、鼻塞等症状明显的风寒感冒患者。

这种发汗法选用麻黄、桂枝、杏仁等药物,配制成麻黄汤发汗,可通过发汗来驱散寒邪,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

第四种汗法是“牛黄连汤发汗法”。

这种汗法适用于伤寒病的中暑和温病的热结证,可以用牛黄、黄连等药物配制成牛黄连汤来发汗。

此法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透邪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加快康复。

第五种汗法是“大青龙汤发汗法”。

这是一种温补发汗法,适用于正气虚弱、体力衰竭、内寒外热的患者。

可以选用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附子等,配制成大青龙汤发汗,以补阳气,增加体力。

《伤寒论》中的汗法是针对不同病情和证型的治疗方法,通过透发邪气、解表解里、温补正气等途径来调理人体,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

这些汗法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医治疗伤寒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也提醒我们在运用汗法时要注意患者的体力耐受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选用汗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伤寒六经辨证如何证治头汗出

伤寒六经辨证如何证治头汗出

伤寒六经辨证如何证治头汗出从六经分析,汗出多见于三阳,故而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病机上分析,汗出常见于表的阴阳、营卫不调,如阴虚、气虚、阳虚可以导致汗出,邪气侵袭体表的汗出,如太阳中风。

另外来自于里证的影响,如少阳、阳明,表现为内热迫津外泄、湿热熏蒸等。

但为何但头汗出?热一般出现在人体上部,因火性炎上,故曰上火。

所以人体的汗出最常见于头部,其他部位无汗而仅仅表现为头部汗出,需要考虑气机的问题,如湿热遏阻气机,热迫津液外泄,但气机不利汗出不畅,多表现为头部的汗出。

设想如果是单纯阳明内热,定然是汗出较大范围较广,故曰大热、大汗等。

反之有了痰饮水湿、食瘀等导致气机不利的情况下,汗出必然不畅。

《伤寒论》中提及头汗出的条文大致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茵陈蒿汤证、栀子豉汤证等。

逐条解释如下:《伤寒论》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

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上面两条都有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可以一并解释。

可以看出这里的但头汗出,余处无汗,是因为郁热所致,湿热阻遏气机不得外达,表现为汗出不畅、小便不利,故而发黄。

同时可以参看金匮曰: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中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故口燥烦也。

伤寒杂病论汗出异常辨证疏义

伤寒杂病论汗出异常辨证疏义

《伤寒杂病论》汗出异常辨证疏义
《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汗出异常的内容极为丰富。

包括多汗、无汗两大类病证。

可分为无汗风寒表实证、表寒里热证、脾虚水气证。

多汗:阳明热盛证、阳明腑实证、瘀热互结证、膀胱蓄水证、营卫不和证、阳虚阴盛证等。

标签:《伤寒杂病论》;汗出异常;辨证。

《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汗出异常的内容极为丰富,如自汗出、汗自出、病常自汗出、汗出澈澈然、澈然微汗出、浆浆汗出、大汗出、汗出多、无汗、但头汗出、从腰以下不得汗、额上生汗、额上微汗出、手足澈然汗出等。

虽然,散在于各篇之中,看似杂乱无章,但却有规律可循。

现将其概括为无汗(生理状态下的当汗不汗)和多汗(生理状态下的不当汗而汗)两大类疏理如下。

1无汗:
1.1基本含义:无汗是指机体因邪闭、表实、津血不足等因素,导致当汗出而不汗出的病理状态。

1.2辨证分型:
1.2.1风寒表实证:
原文:《伤寒论》第35条、第235条。

释义:本证风寒之邪外束,卫阳不舒,正邪交争,经气不利,气血不通,因经脉所过,病之所及,故,头痛”,“身疼腰痛”;阳郁而发热,失司玄府而‘无汗”,欠温则“恶寒”。

盖太阳病又或阳明病者,言病之来源,证为病之一端,因此阳明病现表实证者,亦用麻黄汤主之。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汤
原文:《伤寒论》第31条。

释义:足太阳经为一身之藩篱,“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挟脊……。

”[1]本证因外感寒邪,阻遏卫阳,凝滞气血,致经气不利,故,项背强几几”;“阳加于阴为之汗”,今卫阳被遏,失其“温分肉……司开阖”之能,故“无汗恶风”。

治法:发汗解肌,升津舒脉,祛风除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汗证之辨治
作者:李小会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刊名:
时珍国医国药
英文刊名: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年,卷(期):2009,20(5)
被引用次数:1次
1.王媞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身汗出38例 2004(05)
2.肖玉坤辨证分型治疗汗出症6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药导报 2006(12)
3.唐瑛;翟慕东;傅元谋对<伤寒论>手足汗出的证治体会[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 2006(01)
1.柴瑞震《伤寒论》"汗证"的辨证[期刊论文]-中医药通报2008,7(2)
2.黄志杰.匡颖文<伤寒论>论汗琐谈[期刊论文]-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1)
3.郭一民汗证辨治浅析[期刊论文]-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
4.雷银芬.陆蔚.李然.周福生汗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期刊论文]-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1)
5.太史功浩.Taishi Gonghao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9)
6.熊兴江.王朋倩《伤寒论》表里同病之临证体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
7.李德收.张维霞血府逐瘀汤治疗局部出汗证[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2003,34(2)
8.胡献国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汗证?[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5,46(7)
9.曾献生浅谈张景岳对汗证的论治[期刊论文]-新中医2002,34(9)
10.陈重阳黄汗病证治遐议[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
1.姜德友.张志刚.彭抖汗证源流考[期刊论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zgygy20090514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