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工程管理论文】
浅谈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转型,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浅谈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转型,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作者:刘德珍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33期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推动管理创新,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国有企业近年发展状态较好,应该说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改进和创新当前时期,国有企业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诸多新的挑战,对企业改革、管理和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的全面体系。
管理基础工作处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基层,各专业管理处于中间层,综合管理则处于最高层,这三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管理基础工作是“地基”,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是“楼层”,“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
管理基础工作是实现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基础工作也只有与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结合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国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要搞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抓起。
国有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规范、严格的精益化管理和质量改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减少排污,优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制度建设,明晰业务流程,提炼核心内容规章制度建设是一个以终为始,与时俱进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积极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作者:张于喆杨威王琮琮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0期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其中,制造业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标志杆和自主创新的推进器,关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
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日趋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境退化、债务过重等诸多约束和挑战,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传统制造业是否可持续,是否还能继续担当推动区域发展的重任,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发展新兴制造业以弥补传统制造业的滑坡。
因此,如何“化解增长压力、转化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成为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停滞或萎缩),特别是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比较高的行业)的产能过剩、高杠杆压力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正面临去库存、去过剩产能、清理不良债权的压力。
例如,2014年,辽宁省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负债率高达68.3%、63.1%;吉林省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负债率高达61.5%;黑龙江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负债率更是高达82.1%。
传统制造业发展无论是调整的“阵痛”还是长期趋势的逆转,当前的情况都表明,其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多是根本性的和结构性的,继续延续传统的产业发展路径已经越来越艰难,如果不经历改变而继续维持的话,将会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并在未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在推动经济结构从以传统产业为中心转向新兴产业为中心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有亮点和热点。
例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工业机器人和AGV自动导引车,拉开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序幕;同时,长航程自治水下机器人、北极科考机器人、南极极地科考机器人和6000米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等多项成果,不仅创造了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多项第一,而且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机器人技术不仅在各地被采用,而且在航天领域取得突出应用成果。
企业转型升级申论作文
企业转型升级申论作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形势的改变,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首先,企业转型升级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往往面临竞争压力和市场萎缩的风险。
如果企业不进行转型升级,它们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通过转型升级,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取得优势,仅仅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已经不够了。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转型升级还可以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然而,企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
企业需要投入资金用于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员工,开展市场推广等。
此外,转型升级还需要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
这些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和资源实力。
其次,转型升级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和坚定决心。
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和决策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和未来竞争格局。
此外,企业领导者还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去执行转型计划,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信心。
综上所述,企业转型升级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尽管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转型升级,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并取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振兴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振兴黄淑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53)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央的又一重大战略调整。
东北地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具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但是改革相对滞后,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
振兴东北,首先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调整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本文最后重点介绍了,在推进东北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国资委要抓的几项工作。
关键字:振兴东北;矛盾;国有资产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C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全局着眼而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极具发展潜力。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带,紧邻俄、日、韩三国,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在整个老工业基地中,东北地区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8个在东北三省。
经过多年建设,东北地区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建成了一批重要工业城市,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而且为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东北三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大胆探索,迎难而上,奋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攻坚战,积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开放步伐不断加大,经济建设加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做出了新的贡献。
国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感悟
国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感悟国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感悟导语:作为国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在新时代推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北国企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和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以国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为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评估,并分享个人对于这一主题的心得和感悟。
一、深度评估1. 新时代下国企改革创新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国企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全面振兴的重大任务。
国企在改革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推动企业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战略布局等措施,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国企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国企转型升级是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企业管理和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努力,国企能够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国企对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国企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撑角色。
通过国企的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为东北地区的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1. 注重发挥国企在新时代的主导作用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国企应注重发挥其在新时代的主导作用。
这不仅需要国企在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还需要国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引领东北地区的发展。
2. 关注国企改革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国企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改革创新的深度与广度。
这既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也包括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战略创新和市场创新,只有在深化改革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3. 加强国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协同国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国企应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和落实振兴规划和政策,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东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众多力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步,加强公司治理。
在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公司治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等。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公司治理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规范决策程序和程序,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和监督力度,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二步,提升管理能力。
国有企业需要注重提升管理能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员工培训和文化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新时代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成功。
第三步,加强创新驱动。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创新才是国有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因此,加强创新驱动对于国有企业较为重要。
企业需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从而拓展市场领域和产品种类。
第四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市场化改革已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此举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国有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市场化管理方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内部改革,强化市场化运营模式,扩大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以达到市场化的目标。
总之,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国有企业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创新驱动,推进市场化改革,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哪些良策
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哪些良策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
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等。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振其昔日的辉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一、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建立更多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东北地区,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例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对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和团队给予重奖;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
为了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比如,通过建立产业园区,集聚新兴产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将服务环节纳入企业的核心业务,实现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的模式转变。
三、推动智能化改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东北地区制造业应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传感器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申论作文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申论作文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方向的要求。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的机遇,并赋予企业改进和创造的能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优质的研发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其次,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常常局限于传统产业的特点,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因此,企业应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工具,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激发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另外,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盟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和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盟,鼓励企业共同开展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最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
政府应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商业欺诈和知识产权侵权活动。
同时,出台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和风险,激励企业积极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内部改革,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并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东北重工业的制造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东北重工业的制造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制造企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东北重工业陷入了困境。
然而,近年来,东北重工业开始迎来一次新的机遇——制造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首先,制造业的升级是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制造业正逐渐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也是东北重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传统的重工业在生产模式、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只有通过升级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其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会。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东北重工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还可以改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促进产业协同和供应链的优化。
然而,制造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
首先,制造业升级需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等都需要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
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具备新技术、新理念的人才,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改变。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引进一些新的技术设备,而是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
企业需要建立数字化架构,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提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
同时,企业还需要改变内部组织结构,培养数字化思维和能力,推动数字化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升级。
最后,制造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的创新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
政府还可以建立金融支持体系,提供贷款、税收优惠等金融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东北重工业的制造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够使东北重工业重新焕发生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希望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东北重工业能够实现转型升级,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北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案例
东北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案例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以重工业为主。
然而,随着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东北工业企业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下面将以家东北工业企业为例,探讨其转型发展的案例。
首先,该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针对传统钢铁产能的过剩问题,企业开始引进新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的产品和新的应用领域。
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既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又打破了传统产能过剩的困局。
其次,该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
企业意识到单一依靠钢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开始向其他相关产业延伸。
通过收购或合资的方式,企业进军钢铁产业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增强自身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同时,企业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需求点和发展机会。
通过多元化发展,企业降低了风险,增加了盈利能力。
再次,该企业注重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意识到,转型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和市场,关键还在于人才。
因此,企业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加强了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的建设,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质。
企业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该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企业意识到,转型发展必须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因此,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同时,企业加强了环保措施,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东北工业企业在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下,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实现了转型和发展。
这个案例表明,转型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和全面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快速演变的背景下,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挑战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在制造业领域取得过辉煌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技术设备老化、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因此,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对于东北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首先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通过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突破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如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
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智能制造项目,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面,东北地区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到东北,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加强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适应智能化制造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此外,企业也应重视员工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智能化生产的新要求。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还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充足的电力供应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是实现智能化制造的重要保障。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信息通信环境。
同时,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企业生产的电力需求得到满足。
优化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需要注重哪些关键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需要注重哪些关键点曾几何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的脊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哪些关键点呢?首先,创新驱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和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建立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之举。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重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因此,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对于钢铁、机械等传统行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再者,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重要支撑。
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东北地区在人才方面面临着外流和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各类人才。
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流入。
比如,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留住和使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让人才在东北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东北地区的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市场活力不足。
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里
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里东北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东北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那么,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关键之一在于创新驱动。
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东北地区需要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方面,要加强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部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是另一个关键。
过去,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
如今,要实现转型升级,就需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例如,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化。
体制机制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东北地区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同时,要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是推动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东北地区可以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加强产业对接和技术交流。
通过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北地区要加大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物流效率,保障能源供应。
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
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东北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那么,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人才是推动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
一方面,需要吸引和留住具有创新思维和前沿技术知识的研发人才,他们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产品设计,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另一方面,具备精湛技艺的技术工人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执行者,其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当前东北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外流现象,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活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技术创新是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例如,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优化产业结构是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为了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同时,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增强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是提升东北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里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里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那么,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观念的转变是首要之务。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思维模式和经营理念。
习惯于依赖资源和大型国有企业,市场意识相对薄弱。
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打破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创新、开放、竞争的市场观念。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需要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创新驱动是核心关键。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东北地区需要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投身于东北的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重中之重。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重工业比重过大,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
因此,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级化。
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同时,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质量。
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重要保障。
东北地区的体制机制相对滞后,行政效率不高,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打破各种隐性壁垒,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孙元昊;周晨慧
【期刊名称】《商场现代化》
【年(卷),期】2018(000)01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对东北经济现阶段发展现状从人才流失、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动力等问题从产业和企业层面剖析东北经济增长速度不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孙元昊;周晨慧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师徒关系合同化与劳动政治东北某国有制造企业的个案研究 [J], 王星
2.东北地区制造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比较的视角 [J], 臧红敏;王钦;李霞
3.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制造企业战略变革路径探索——以东北XX企业集团为例[J], 黄速建;刘晖;卢帅
4.东北地区国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股权优化——基于混合寡头模型的分析 [J], 周正;门博阳;汪波
5.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聚力促进有机稻米生产转型升级——“2015全国有机稻米标准化生产交流研讨峰会”成功举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东北地区作为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一种改革措施。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经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权不清、效率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视为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和创新力量,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国有企业是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和效益低下等。
因此,东北地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国有企业的优化升级和提高效益。
具体目标包括:1.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和权责清晰。
2.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绩效,增强竞争力。
3.拓宽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资本运作的灵活性。
4.引入市场化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
5.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共赢发展。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方案4.1 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
具体方案包括:•完善产权法律和政策,明确产权关系和权益保护。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推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培育中小股东。
•强化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透明度。
4.2 引入市场化机制引入市场化机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举措。
具体方案包括:•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经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元昊周晨慧摘要:本文分析了东北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对东北经济现阶段发展现状从人才流失、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动力等问题从产业和企业层面剖析东北经济增长速度不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东北国有企业;转型升级随着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降为中高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东北经济下滑过分突兀,从前期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分析,属于需求拉动不足,对应的便是产能过剩,对于需求不足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需求侧改革只能在短期缓解经济发展现状,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要想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应该从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创新等供给角度进行改革,促使东北经济转型升级,达到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目标。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看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来粗放式发展向依靠技术创新拉动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仅靠宏观需求政策不能解决潜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针对总需求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全面收缩也不能全面扩张,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在一定的水平内,但是会减少需求不能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会使需求加大,缓解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但是将无法遏制通胀加剧。
因此在现行经济双重压力下,需求侧速进对经济振兴有严重的局限性,因此在东北经济振兴治理能力方面应侧重从供给因素来对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分析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所分析的对象是生产者和劳动者,相对于需求侧所针对的消费者和购买者,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方式和传导机制不同,不能通过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显现引导,更需要一种制度,来使市场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协调性提升,如果协调不好,将导致国有企业决策制定时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性干预,主导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权力,将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公平竞争秩序打破导致出现市场失灵这一经济现象,市场失灵必然导致民间资本投资减少,市场缺少活力,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
在构建新制度体系下,东北国有制造企业在供给侧结构调整下进行转型升级,可从供给的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二、供给侧改革对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在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下,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下,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等环境下,东北制造业建厂时间久,沉淀成本巨大,归属有国有企业相对其他地区占比高,在全球化发展的现在,如果不转型掌握科技核心技术,企业发展就没有出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应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增强持续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扶持企业自主研发,鼓励创新,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全面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东北制造业加大創新投入指向高定位发展方向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从宏观层面来理性认识技术创新、人才流动、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既要从供给角度适应日益变化的新要求,也要从需求角度考虑当前市场环节出现的新变化,清醒认识东北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东北经济现状,利用东北现有的优势资源,将资源禀赋合理优化配置,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固有的物资、人力资源优势,激发企业经营斗志,在增强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不单单东北所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产能过剩,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大区,其问题更为突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带动下,应深刻总结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制造业发展模式,产品生产现状等一系列问题,从产业结构中观层面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微观层面全面深入研究实际情况,找到阻碍经济发展屏障,摒弃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研发、企业现代化管理方面下功夫,将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在各方领导的号召下推动产品生产、结构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改革与创新。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东北经济结构优化发展东三省经济均处于下行阶段,但不同省份其经济结构是不同的,如相对于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占比高达17%,农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可将农产品向深加工领域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就是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就经济发展全局来看,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相对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东北官场风气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现象,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下,应通过体制机制转变来解决自身经济转型发展的难题。
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园区,推动东北经济新一轮振兴,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产业园区,其产生的创新外部性带动周边城市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如作为鞍山的支柱产业,鞍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鞍山经济增长,鞍钢经济效益直接影响鞍山的经济增长水平。
三、东北国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原因1.吸引及留住人才能力有所下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不断加深,企业的竞争其核心便是人才的竞争,吸引而来的外资投资企业,进入中国首先便是高薪聘请核心管理及技术人才,从现有企业中争夺成熟人才。
随着市场开放度的增加,以及“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量进入,企业竞争加剧,都以优厚的条件挖掘人才,又由于国有企业在治理能力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国有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等人才重视及利用程度不够,而往往是这些人,更切实的接触到一线工作环境,对自身负责领域有独特的见解,从而限制了人才效能的发挥,造成骨干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在调研的几个企业中均有遇到过。
2.东北老工业基地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东北经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于自然禀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其自然禀赋优势也渐渐减弱,资源消耗高,利用率并没有随之提升,环境污染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同期崛起,据年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有1/3的城市属于重度污染,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污染。
东北属于老工业基地,一方面由于沉淀成本的巨大,落后产能使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难以提高,造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便是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产特征来看,其对非清洁能源有相对较大的依赖性,即使国家推动科技环保政策,但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消耗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是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3.科技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支撑不足东北地区高校及研究院所众多,由于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多大限于实验室进行先关的技术创新,与企业所需研究项目出现脱节现象,而部分可应用实践的实验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转化程度较低,这不仅仅只是东北现象;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信息产业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了制造业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信息化技术在推动整个生产体系信息化运作方面与发达制造强国如德国、美国、日本等还存在很大差距,相当多的企业尚没有掌握与信息化相关的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程度不高,对国外先进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从供给结构来看,应着重从创新层面进行改革,若不在创新驱动下提升效率,提升企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转型升级,强行刺激经济发展只能是刺激劣质抵消的过剩产能,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萧条,不能达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借鉴学者黄群慧的观点从二个层面来分析产生的根源,一是政府层面,一是企业层面。
政府层面从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来看,相对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占比过大,在工业内部来看重工业占比过高,国有工业企业总的投资额在增加,而经济效益在下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低,同时服务业占比低,据最新数据显示第三产业金融相关产业利润占比高达50%,这从一定程度上找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
另外是体制机制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占比过高,对经济活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东北三省政府所营造的营商环境不够,导致充满经济创新活力的民企发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层面来看,有些国企的官本位现象严重,靠等,等国家政策补贴等,导致进取、创新等企业家该有的精神匮乏,国有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削弱了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核心竞争力,使产品质量的提升速度低于民企提升速度,降低了国企的创新活力,导致企业整体缺乏活力。
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东北国有制造企業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举措应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着手,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指政府层面同样企业层面也亟待提升。
1.制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对策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成立战略专家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构建人才培育体系。
在引进人才方面,企业不应该倾向注重学历,学历只能在一定程度和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是应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分析,实现人才引进的综合性。
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积极性,建立人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可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整体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需要全面建设企业的薪酬福利机制,使其达到激励效应最大化。
2.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激励全厂创新加大创新投入支持力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高度自主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加强各种汽轮机设备改造,新技术、新设计结构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研究,使汽轮机设备的技术调整有重大突破,二是加强生产技术的创新改进包括制造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市场营销方面,以期在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开拓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同时,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加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公司智能化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下,加快转型升级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整体不强,在信息化时代,在人类需要日益多样化的现代,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带动企业的发展,而哈汽在创新方面存在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这对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形成了阻力。
哈汽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其固定资产雄厚,若考虑跨行业转型其沉淀成本太高,因此可以从企业内部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个方面考虑企业的升级问题,功能升级即放弃落后功能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产品升级可以从增加企业新产品或促进企业新产品的销售,在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产品单价,进而提高企业盈利。
参考文献:[1]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5-15.[2]刘伟.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管理世界,(7):1-9.[3]毛泽,朱军,卜鹏楼.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下辽宁转型升级研究(上)[J].辽宁经济,(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