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2020-2021学年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我国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2.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含义3. 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4. 跟随节气,探究自然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节气的规律,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球仪、节气卡片2. 学具:笔记本、水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短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引发兴趣。
2. 探究节气: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及其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气,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农民等方式,深入了解该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分享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2. 板书内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含义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跟随节气,探究自然规律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节气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跟随一个节气,记录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拍照或绘画,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其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然而,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节气的深入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获更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2.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_6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二十四节气;2.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教学重点:探究二十四节气知识。
教学难点:感受并分享二十四节气的美妙和欢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吗?那么你们又知道每个节气的名称是什么,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又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吧!2.欣赏《二十四节气歌》。
二、探究新知,交流分享1.理解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季节划分活动一:(1)说说不同节气里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动物的活动情况;(2)交流:不同节气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探究立春节气知识。
活动二:讨论为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3.探究芒种节气知识。
探究活动:江淮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梅雨季节”?4.探究白露节气知识。
5.探究冬至节气知识。
6.交流汇报:我知道的节气知识。
7.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背诵《二十四节气》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理解并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不同的节气特点,以及它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希望同学们能传承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好吗?(学生答:好)五、布置作业举办以“节气与农业”为主题的交流会。
板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立春芒种白露冬至教学反思:由于传承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所以我特地设计了这个课。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有关的节气知识;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探究、背一背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后作业也完成的很好,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自然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到来。
通过清明节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知道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资料。
-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1. 主题活动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活动形式: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活动内容:-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
-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
- 小组讨论清明节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2. 主题活动二:清明时节话农事- 活动形式:实地考察、调查报告-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
-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报告,分享农事活动的知识。
3. 主题活动三:清明节的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诗词朗诵、创作比赛- 活动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展示对清明节的感悟。
- 组织诗词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清明节的情感。
4. 主题活动四:清明扫墓活动- 活动形式:实地扫墓、缅怀先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或墓地,进行扫墓活动。
- 学生代表发言,缅怀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1. 活动反思:-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成果。
-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节。
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堂以“清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祖先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2. 清明节的历史意义3.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 清明节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环节1. 教师详细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结合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祭祖、扫墓、踏青等。
(三)实践活动环节1. 扫墓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烈士陵园或墓地,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学生分组进行扫墓活动,清理墓地,向烈士献花、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2. 踏青活动:- 带领学生到公园、郊外等地踏青,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植树、放风筝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清明节特色手工艺品,如青团、风筝等,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环节1. 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如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扫墓活动的态度等。
3.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节清明时节话风俗 全国通用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时节话风俗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引出研究课题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今天沈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PPT播放歌曲)《清明雨上》许嵩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儿红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把你最爱的歌儿来轻轻唱同学们,这首歌的歌词的内容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一个节气有关?提到清明节,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我们刚从清明假期归来。
沈老师有个小疑问,清明节你们的家人都喜欢做什么?(学生回答)那么你家乡过清明节又有哪些习俗呢?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走进清明,共同研究清明习俗吧。
板书课题:清明时节话风俗(PPT出示课题)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有同学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吗?(学生说)沈老师这里有一段小视频,让我们一起了解清明节的来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在小学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环节结合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而在教学中,结合节气的教学活动将会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
本篇文章将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的设计为基础,借助不同的节气,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全面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首先,假设我们选取了春节这个节气。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民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综合素质活动方面,我们可以开展春节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不同的春节文化元素,如年画、剪纸、舞龙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
通过学习和展示,学生将不仅了解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进行春节美食制作活动。
学生可以学习春节期间常见的美食制作方法,如包饺子、炸年糕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在实践中学习食物的原料、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让学生感受到春节食物的独特魅力。
在科学探究方面,我们可以组织春节天气变化观察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春节前后的天气变化,了解春节期间的气候特点。
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科学测量器材,记录和比较春节前后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能够学习气象知识,又能够培养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关于春节节日习俗的探究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家长、长辈,了解他们所在地区春节的独特习俗。
他们可以制作海报、写作、演讲等方式,将所了解到的春节习俗进行展示。
通过展示和分享,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春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调研和表达能力。
除了春节,我们还可以选取其他节气,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设计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在清明节这个节气,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陵园、祭拜先人,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思念和纪念方式。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清明节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清明节一、背景介绍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
此时的天气暖和,各种小草也开始生长。
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清明节主题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清明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开展各种根据清明节主题的活动,加强学生身心的锻炼。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洁净、尊重生命的优良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内容3.1. 知识点学习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包括清明节的由来、民间习俗等方面。
2.探讨如何敬祖祭神,传承爱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引导孩子了解生命教育、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孩子们形成美好的价值观念。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开场引入清明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
第二步:学习知识点老师通过读绘本、讲故事、看教育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第三步:活动体验1.清明扫墓:学生分组,根据要求设计一个墓地的模型,包括清明用品、墓碑等展示。
通过让每个小组轮流来评选,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清明上坟:学生在家中制作纸马、纸鸠等清明节扫墓常用的供品,从小开始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探寻清明:学生在校园或社区内,寻找清明节的足迹。
通过采访、拍照等方式,展示清明节的民俗文化。
第四步:总结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使孩子们更加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
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相应教具和材料1.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课本。
2.教具:绘本、图片、道具、清明扫墓用品等。
3.其他:清明节年俗知识、蜡烛、鲜花等。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 理解清明节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 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和故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与祭祀、感恩、生命等主题的关系。
- 清明节与诗词、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关系。
3. 清明节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踏青赏花、放风筝等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清明节主题的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以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或谚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
2. 知识讲解:-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日的意义。
- 结合历史典故和诗词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墓地,了解扫墓的流程和意义。
- 设计扫墓仪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祭祖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 踏青赏花活动:-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生命的活力。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拔河、接力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艺术创作活动:- 以清明节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 举办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4.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清明节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清明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学会制作简单的清明节日用品,如清明花环、清明粽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通过讲解和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活动。
2. 清明节日用品制作: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清明节日用品,如清明花环、清明粽等。
3. 清明节文化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讨论,探究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现代社会的传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学会制作简单的清明节日用品。
难点:清明节文化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清明节日用品制作材料等。
学具:调查表、笔记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清明节音乐或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堂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和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清明节日用品,如清明花环、清明粽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体验感。
4.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讨论,探究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现代社会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分享与展示:各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和探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板书设计:1. 清明节起源2. 清明节习俗3. 清明节文化意义4. 清明节日用品制作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短文,内容包括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等。
2. 设计一份清明节家庭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和方式等。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清明节为主题,通过讲解、实践和小组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清明感受传统清明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我设计了一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带领学生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含义。
2.认识传统清明节的常见风俗和习俗。
3.感受和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学会尊重传统。
二、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或PPT等多媒体教具。
2.清明节相关的文化素材和材料,如古诗词、画作等。
3.纸、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在课堂上播放清明节的相关视频,或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含义。
可以让学生借助图片和视频,想象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引导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
2.了解传统习俗(20分钟)通过展示传统清明节的习俗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清明节的常见习俗,如扫墓、祭祖、纸钱、插柳等。
可以结合图片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的起源和内涵。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扫墓、祭祖等,培养学生的尊重传统的意识。
3.感受传统文化(30分钟)给学生分发清明节的相关文化素材和材料,如古诗词、画作等。
让学生阅读古人写的关于清明的诗词,欣赏清明时节的画作,引导学生感受古人对清明节的情感表达。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或画作,进行朗诵和表演,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4.亲身体验(40分钟)带领学生外出参观附近的墓地或公园,让学生亲身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祭拜祖先等。
根据实地情况,可以让学生观察墓地的环境和墓碑的风格,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感受和思考。
5.总结和展示(20分钟)回到教室,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清明节的起源和含义,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感受和体验。
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或创作的诗词,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论。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亲身参观墓地或公园的体验,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思考和感受。
综合实践活动___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我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踏青寻踪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一、活动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我校决定开展以“清明时节,踏青寻踪”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3.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知识讲座活动伊始,我校邀请了资深历史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清明节知识讲座。
讲座中,老师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传说,使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清明祭扫活动在清明节当天,同学们身着校服,手拿鲜花,来到了附近的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同学们向烈士们敬献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踏青活动祭扫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附近的公园,开始了踏青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欣赏了春天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同学们还进行了团队游戏,如拔河、接力等,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4. 清明诗词朗诵比赛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校还组织了一场清明诗词朗诵比赛。
同学们纷纷上台,朗诵了自己喜欢的清明诗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5. 清明手工艺品制作在活动最后,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制作了各种手工艺品,如风筝、纸花等。
这些手工艺品既富有创意,又充满节日气息,展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艺。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收获:1. 增强了同学们对清明节的了解,激发了民族自豪感;2. 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3.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4. 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实践能力。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案2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祭奠先人、缅怀先辈的日子。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带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清明节综合实践教案精选,供大家参考。
一、班级祭扫活动清明节是祭扫先人的日子,我们可以组织班级祭扫活动。
我们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和地点,建议选择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墓地。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清理墓地、烧纸、上香、拜祭、撒纸花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祭奠先人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文化讲座在班级或学校内,我们可以邀请专家教授或老师为学生讲授清明节的历史渊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深远影响和文化价值。
同时,也可以邀请祭祀专家或老师为学生示范祭祀仪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祭祀仪式的流程和仪式感。
三、文化创意活动在班级或学校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创意活动,比如制作清明节纪念品、绘制传统文化图片、剪纸、写作清明节诗歌等等,让学生锻炼创意能力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和认识。
四、清明登高活动清明节时节,万物生长,山林青翠,正是登高赏花的好时候。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登高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和素质。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登高的过程中感受到先人留下的文化底蕴,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五、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清明节期间,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或社区的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弈棋、下围棋、学习书法、制作窟窿馍馍等等。
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六、文化文艺汇演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组织班级或学校的文化文艺汇演,包括诗歌朗诵、歌舞表演、戏曲演出等等多个方面,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气质。
综合实践课_清明
正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清明时。
在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校组织开展了以“清明时节话实践,传承文化共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活动。
一、活动背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清明节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特此开展了此次综合实践课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知识讲座为了让学生们对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校邀请了资深历史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讲座中,老师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清明祭扫活动清明节期间,学生们分组前往附近的烈士陵园、公墓等地,开展祭扫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向先烈们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同时,学生们还自发清理了陵园内的垃圾,为烈士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3. 手工制作活动为了让学生们亲手体验传统工艺,我校组织了手工制作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菊花、风筝等传统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清明诗词朗诵比赛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的文学兴趣,我校举办了清明诗词朗诵比赛。
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朗诵清明诗词,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5. 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校举办了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清明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成果通过此次综合实践课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部分成果展示:1. 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2020-2021学年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活动内容】24节气之清明【活动年级】六年级【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学生探究清明,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节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会通过查阅书籍、电脑等各种手段去搜集资料,而且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交流反馈能力。
【活动目标】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规则,了解清明的由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在搜集资料、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节气的意义,获得正能量的价值体验。
4.通过认识清明,让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和课堂交流,加深对24节气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
【难点】把繁杂的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活动预设】一、导入同学们听说过节气吗?请读一读这首二十四节气口诀,你能从中找出所有的节气吗?二十四节气口诀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学生找出节气。
再读一次,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奥秘?(一个月里有2个节气。
24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2.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活动准备: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的资料;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师: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北京的春节》一课中老舍先生是怎样描述北京过春节的情景?生:师:那么在我国的其他地方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播放课件:快乐春节回味)。
生:描绘看到的情景和知道的春节习俗。
师: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风情吧。
二、探究活动主题(一)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形成了许多各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漫长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计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知道的传统节日,教师适时小结。
)2.(出示课件):下面的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元宵节()植树节()国庆节()中秋节()圣诞节()重阳节()母亲节()清明节()(通过选择学生,学生明确了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2.跟着节气去探究》优质课教案_15
《清明节话清明》学生成果汇报教案设计总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清明节来历及家乡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汇报过程中,展示并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协作精神。
(汇报课重点)3.培养学生文明、客观评价汇报成果,学生勤思善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师:又是一年清明节,最近,清明节已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我班的同学们也对清明节做了一些研究。
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这个话题,去学习和观摩各组的研究成果,了解更多的清明知识。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次活动中,各小组及他们的研究任务。
我们通过议题分类汇总,确定了四个研究小主题: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传统饮食;策划践行清明节的活动。
并确定了四个研究小组:古韵组、习俗组、吃货组及柳青组。
这四个小组,从个人调查访问,到小组交流汇总;从分析调查结果,到认真及时做好记录;从小组整理资料到整合资料制成PPT。
历经近一个月的实践研究,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小组成果汇报。
现在,我宣布101班“清明节话清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成果汇报,现在开始!二、宣布学生成果汇报开始,各小组有序上台进行成果汇报,师生评价。
师:在成果展示之前,请看温馨提示:1.请各组有序上台展示小组成果;2.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观摩;3.观摩后做出中肯的评价。
请学生评价:谁来评一评古韵组的研究成果?古韵组:通过小组合作上网查找资料,精彩的实践演出,展示了他们组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介子推这个人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清明节的来历更加清楚,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组的研究任务,感谢古韵组的同学们。
接下来,有请习俗组。
习俗组:经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调查采访,非常成功的展示了清明节自古以来的习俗。
掌声送给他们!现在,我把舞台让给我们的吃货组,欢迎他们!吃货组:把寒食节被人忽略的“饮食文化”,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美食习俗,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舌尖上的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活动内容】24节气之清明【活动年级】六年级【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学生探究清明,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节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会通过查阅书籍、电脑等各种手段去搜集资料,而且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交流反馈能力。
【活动目标】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规则,了解清明的由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在搜集资料、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节气的意义,获得正能量的价值体验。
4.通过认识清明,让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和课堂交流,加深对24节气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
【难点】把繁杂的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活动预设】一、导入同学们听说过节气吗?请读一读这首二十四节气口诀,你能从中找出所有的节气吗?二十四节气口诀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学生找出节气。
再读一次,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奥秘?(一个月里有2个节气。
24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师: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认识节气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季节、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
你知道哪些节气对应四季变化,哪些节气对应气候变化,哪些节气对应物候变化吗?学生讨论,尝试说明。
老师介绍: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三、探究清明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简介清明清明是24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清明,了解清明。
2、搜集资料(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讨论探究方向,梳理并板书学生的思路。
(2)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3)代表发言。
学生可能会想知道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起源:《历书》有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②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近害而流亡他国。
流亡途中,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没有力气继续逃亡了,随行的人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知道肉是介子推自己从腿上割下的时候,非常愧疚,流下了眼泪。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重重赏赐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不屑于这么做,他悄悄地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得知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可是绵山的树林非常茂密,找一个人简直是大海捞针。
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始终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已经死了。
晋文公见后,哀恸大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了一份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便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坳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诏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③气候特征: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2℃以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
4月,江南雨日大多数在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天左右,雨量在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还要更多。
这时天气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5℃以上,而且雨量也继续增多。
④农业:清明时节,气温转暖,万物欣欣向荣。
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季节,人们开始抢晴播种早播。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耕种大忙。
这一时节,小麦生长进入最旺盛的时候。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
清明节气也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
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⑤花:桐花,麦花,柳花。
古代清明诗中,常常写到桐花。
如白居易《桐花》诗说“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说:“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这意思是说,看到紫桐花,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
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
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⑥民间习俗: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春游好时候。
同时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与放风筝同理,荡秋千则是用运动的方法让自己更好地吸收清明时节大自然所散发出来的能量⑦养生:清明时节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
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前后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
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切不可过早换上春装,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上,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可有效预防感冒。
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上春装。
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
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清明时节,属于春季多雨期,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
同时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⑧特色食物:青团、油炸撒子、子推蒸饼、艾粄[bǎn]、薄饼、乌稔(rěn)饭清明食谱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青团,清明时节,大多数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
青团是用艾叶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而成。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
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
这片土地曾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现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
“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
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
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
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
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
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仅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有吃薄饼的习俗。
老一辈的厦门人在食用卷薄饼的时候,会喜欢在薄饼皮里面放一些煎好的蛋丝,酥脆的海苔还有一些特制的酱料,薄饼里面包了各种蔬菜,有些地方则会选择芹菜和韭菜,因为谐音,让人们勤劳,生命长久。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
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后,把煮过的艾草沥干剁成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用艾草泥,糯米粉还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调和揉捏成团,然后再在中间包上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圆形等形状,放入蒸锅中蒸熟,这样艾粄就做好了。
在闽东和浙江西南地区,每年清明节期间,畲族村寨都要忙着做乌稔饭。
乌稔饭是将当地生长的乌稔树的叶子采摘下来,放在清水中煮。
用煮出的汁液来泡糯米大约9个小时后,捞出糯米,上锅蒸熟。
乌稔饭看似乌黑,但味道独特,绵软微甜。
⑨诗词歌赋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王禹偁(宋)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日对酒高翥(宋)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宋)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夜白居易(唐)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元)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