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2020-2021学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着节气去探究

----—清明

【活动内容】24节气之清明

【活动年级】六年级

【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学生探究清明,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节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会通过查阅书籍、电脑等各种手段去搜集资料,而且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交流反馈能力。

【活动目标】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规则,了解清明的由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在搜集资料、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节气的意义,获得正能量的价值体验。

4.通过认识清明,让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和课堂交流,加深对24节气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

【难点】把繁杂的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活动预设】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节气吗?请读一读这首二十四节气口诀,你能从中找出所有的节气吗?

二十四节气口诀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学生找出节气。

再读一次,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奥秘?

(一个月里有2个节气。24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师: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认识节气播放视频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季节、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你知道哪些节气对应四季变化,哪些节气对应气候变化,哪些节气对应物候变化吗?

学生讨论,尝试说明。

老师介绍: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三、探究清明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简介清明

清明是24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清明,了解清明。

2、搜集资料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讨论探究方向,梳理并板书学生的思路。

(2)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3)代表发言。

学生可能会想知道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起源:《历书》有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②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近害而流亡他国。流亡途中,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没有力气继续逃亡了,随行的人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知道肉是介子推自己从腿上割下的时候,非常愧疚,流下了眼泪。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重重赏赐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不屑于这么做,他悄悄地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得知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可是绵山的树林非常茂密,找一个人简直是大海捞针。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始终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已经死了。晋文公见后,哀恸大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了一份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便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坳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诏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③气候特征: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2℃以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4月,江南雨日大多数在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天左右,雨量在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还要更多。这时天气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5℃以上,而且雨量也继续增多。

④农业:清明时节,气温转暖,万物欣欣向荣。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季节,人们开始抢晴播种早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耕种大忙。这一时

节,小麦生长进入最旺盛的时候。“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

清明节气也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⑤花:桐花,麦花,柳花。古代清明诗中,常常写到桐花。如白居易《桐花》诗说“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说:“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这意思是说,看到紫桐花,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⑥民间习俗: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春游好时候。同时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与放风筝同理,荡秋千则是用运动的方法让自己更好地吸收清明时节大自然所散发出来的能量

⑦养生:清明时节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清明前后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

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切不可过早换上春装,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上,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可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