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发(jī)尺牍(dú) 衡庐(héng) 镇筸(gān)
B.仓厫(áo) 锱铢(zī)优渥(wó) 簪笏(zān)
C.决起(xuè) 央浼(měi)鞶鼓(pán) 殒首(yǔn)
D.睇眄(tì) 夭阏(è) 捧袂(mèi) 下乘(ché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以及字形的能力。
B项,厫—廒。
C项,殒—陨。
D项,tì—dì。
2.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去年六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势凶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今年1月,国际油价已跌至每桶
46.39美元,创下史上首次“十三连跌”。
B.新农村建设、新民居规划,应该全盘考虑大街小巷的“高度”平衡;而邻里之间,也要换位思考,切莫只图自己舒服,甚至以邻为壑。
C.在师兄的引荐下,我与张教授缘悭一面,教授为我专业发展上遇到的困惑指点迷津,让我受益匪浅。
D.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在这大好春光中,他却安之若素,捧着心爱的《红楼梦》,细细咀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A项,“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以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B项,“以邻为壑”比喻把灾难推给别人。
使用正确。
C项,“缘悭一面”缺少一面之缘。
D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B.近日,中央要求加大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人们称,此举有助于遏制日趋严重的腐败现象,有助于改善官民关系。
C.设立“卓越教学奖”旨在表彰那些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杰出的一线教师,使长期从事学科教学的辛勤的优秀教师的劳动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
D.该书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既秉持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有充满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偷换主语,可在“被”前加“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B项,成分残缺,应在“配偶子女”前加上“对”。
C项,语序不当,可以删掉“辛勤的”中的“的”,然后放在“劳动”前面。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涧有泉水在动,水色灰黑,_________________,冰上绣满花纹,冰下有水在流,气泡儿就浮在水里游走,像一颗灵动的卵石,走走停停,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A.一层厚厚的冰在水面宽阔处
B.水面宽阔处是一层厚厚的冰
C.水面宽阔处就有着一层厚厚的冰
D.一层厚厚的冰冻结在水面宽阔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意上的衔接,注意其中的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结构上注意主语是否一致。
根据“泉水在动,水色灰黑”等句可知,主语是“水”,由此可以排除AD。
由后文的“冰下有水在流”可知C项“就有着”更符合语境,故选C。
5.下列关于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彩虹
B.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婴:缠绕
C.逮奉圣朝逮:及、到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怒”应是“奋发”的意思。
6.下列各句中句式结构和例句的句式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之二虫又何知
B.秦人不暇自哀
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例句及ABD三项均是宾语前置句,C项为省略句。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B.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即20岁时,取字,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李白为李太白。
D.月相纪日法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纪日法之一,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
C项,“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即20岁时”说的过于笼统,应该是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及笄为成年。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
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看,绘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
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
法看到。
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
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也没有了。
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
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
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
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极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
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
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
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②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
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
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宝贵的材料。
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国内流传下来的只是一部分。
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
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
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
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
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③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一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
元朝才多有卷册小品,在桌上摆着,作为案头玩赏的东西。
这如同戏剧底本由舞台到案头一样。
原来剧本是舞台唱的,实用的,后来成为文人创作后摆在案头欣赏,并不是在舞台上演的,有许多只能在案头看,是舞台上唱不了的。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哪是墙壁上的画,哪是案头上的画,这样才能探索宋元以来的画派、画风。
④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
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
这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
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
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儿,底下是石头。
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
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
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文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8.对于“古代绘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考古发掘成果说明,我们所估计的绘画成熟的时代早了,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文化经过了严重的破坏。
B.古代画在墙上与帛上的画,因其载体的脆弱易毁,很多没能得以长时间保存,这也导致后人产生了一些误解。
C.唐宋人据其所看到的武梁祠画像来推测汉代的绘画情况,认为两者一样,这种看法与汉代绘画的实际不符。
D.唐宋人低估了汉代的画的水平。
汉朝墓壁里的壁画、马王堆的帛画,说明古代绘画已到相当高的水准。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北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得以留存,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这是我们的莫大幸运。
B.研究古代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赖于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尽管这些绢画只是一些零块。
C.真正的唐朝人画的留下来的已很少,现在流传下来的,即使画稿是某名家的,画上的墨迹也不是其本人的。
D.古代二手描摹下来的古画副本水平很高,其绘画水平已非常接近原画,藉此我们可以一睹原画风采。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人所画的室内装饰画,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
但真正精美的文人画,却是在元朝才出现且一直影响到后代的。
B.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元朝才多有作为案头玩赏之物的卷册小品,这就像戏剧底本由舞台到案头一样,原本在舞台上唱的剧本,后来有许多却只能在案头看。
C.文人案头画和墙壁上的画一样,有它的新趣味,其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从宋朝就已开始了,不能一笔抹杀。
D.苏轼画的竹子、树,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都不真正符合画家的要求,作画态度不很严肃,画也不精美。
【答案】
8.A
9.D
10.C
【解析】
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项,“我们所估计的绘画成熟的时代早了”表意错误,原文表述的是“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看,绘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
9.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项,“其绘画水平已非常接近原画,藉此我们可以一睹原画风采”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10.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文人案头画和墙壁上的画一样”错误,原文表述的是:“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
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
这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
三、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
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
至元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
十五年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垒,为之援应也。
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
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喜极而继以泣。
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
郡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
官吏恐激变,不敢诘,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
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
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
可属大任。
”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
故例,圭田①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
泽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
吾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
”
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
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
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
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
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
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注】①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翦:除掉
B.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籍:户籍
C.官吏恐激变,不敢诘诘:责问
D.可属大任属:委托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乌古孙泽“为官仁爱”的一组是
①读书举人略,不事章句②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③又衣食其流离之民④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⑤泽悉追毁所授⑥民输租计米五百石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
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自破。
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
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C.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
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青年人,他严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
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
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无华。
【答案】
11.B
12.B
13.A
【解析】
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项,“籍”应是动词,“登记”的意思。
12.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该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将不属于乌古孙泽“为官仁爱”的信息找出并排除,即可得到答案。
①句是写他读书;⑤句是写他惩治奸恶;⑥句是写百姓交租的情况。
排除这三句即可。
1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错误,原文“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一句的意思是“只要除掉这些外援,潮州城必被攻克”。
【备注】文言文翻译: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
乌古孙泽泽性情刚毅,读书只求理解其主旨,不拘泥于词句,才干过人。
元世祖准备攻取江南,选派乌古孙泽运送钱钞到淮南作为军饷,丞相阿术一见就认为他有奇才,补任他为淮东大都督府的属官。
元十四年,元帅唆都进军闽、越,见到乌古孙泽,与他交谈,很合得来,于是就辟任他为元帅府提控案牍。
十五年春正月,元军攻打潮州,宋军守
将马发防守非常坚固,乌古孙泽说:“潮州人守住城池,不被我们攻下的原因是,城外有许多防御工事作为他们的外援,只要除掉这些外援,潮州城必被攻克。
”于是分出一支兵马攻击其中一个大的堡垒,将它攻下后,其他工事的宋军都逃走了。
二十天后攻下潮州,马发战死。
唆都率军回到福建。
夏季五月,皇帝下诏在福建设立行中书省,以唆都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乌古孙泽为行省都事。
后随唆都入京朝见世祖,世祖令乌古孙泽掌管兴化军,赏赐金织衣,来嘉奖他善于出谋划策。
那之后兴化军改为兴化路,任命乌古孙泽为行中书省总管府事。
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迎接等候他,说:“这个人是让我们重生的父母啊。
”百姓喜极而泣。
此时,兴华郡刚刚经受战乱破坏,白骨暴露在野外,乌古孙泽首先下令把他们掩埋,又发给流离失所的贫民衣食,那些被遗弃在路旁的婴儿,他设立慈幼曹,登记收养他们。
郡中一些邪恶少年喜欢干不义之事,用钱求得在军队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
官吏怕激发事变,不敢责问。
乌古孙泽取消他们的军籍,追回授予官职,处死了其中那些特别恶劣的人,他们的贪暴行为才有所收敛。
乌古孙泽又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学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仪。
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兴化原来号称名士众多,名士们都仰慕乌古孙泽。
御史台上奏说:“乌古孙泽奉命任职识大体,像汲长孺一样;为主将谋划周到,如赵充国一样。
可委以重任。
”于是下诏提升乌古孙泽为海北海南廉访使。
按照旧例,作为地方长官的祭田,到秋季才收租,后来却按月征收。
乌古孙泽到任三月,民缴纳给他的租米合计五百石。
乌古孙泽说:“孔子教导说,侍奉君主的人,首先是要办好事,然后才领取俸禄。
我来此任职时间不久,俸禄却有四倍,内心不安。
”于是他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发给学生以便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他常说“:做官的若不俭朴就不能保持廉洁,不保持廉则不能修养品德。
”他一件布袍穿了数年,妻子儿女衣着简朴,人们都说他,但乌古孙泽全不在意。
至大元年,改任福建廉访使。
乌古孙泽对闽地曾有恩德,闽地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个五色灵芝生长在廉访司的“澄清堂”,官员百姓认为是乌古孙泽在此执政带来的。
因母亲已年过八十,乌古孙泽就请求回长沙奉养。
一年后母亲去世,乌古孙泽悲伤过度而死。
乌古孙泽做官从承直郎做到中大夫。
死后,谥号为“正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
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
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
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
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
”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
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
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
”王许之。
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
上以为渤海太守。
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郡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
狱讼止息。
数年,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
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14.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B.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C.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D.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即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古时的君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B.《诗》《书》即《诗经》和《尚书》,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被儒家奉为经典并用作教学的“六经”中的两种,其余四种为《礼》《乐》《易》《春秋》。
C.古人对死有不同的称呼,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因此文中对昭帝的死曰“崩”。
D.潢池即积水塘。
“弄兵潢池”指在积水塘里玩弄兵器,这是旧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形容起义者无能,也指发动兵变。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
在朝堂内外他敢于直言,以至昌邑王和国人都畏惧他。
B.龚遂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声名远播,汉宣帝一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
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才思敏捷,与皇帝对答如流,皇帝很高兴,赏赐黄金、加官晋爵。
C.昌邑王刘贺曾长期和养马驾车、宰杀牲畜的奴仆一起饮酒作乐,并且赏赐无度。
为此,龚遂哭着爬行去见昌邑王,并用胶西王无道而亡的事去规劝。
D.龚遂理政才能突出,在担任渤海太守时,罢免追捕盗贼的官吏,安抚百姓,以身作则,改变当地的奢侈之风,使百姓安居乐业。
17.文言文翻译。
(1)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2)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答案】
14.A
15.C
16.B
17.(1)(龚遂)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失,以至于皇帝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善于使人羞愧。
”甚至都城中的人都害怕他。
(2)我希望丞相和御史暂且不要用法规约束(限制)我,(让我)能够一切见机行事(自行决断)。
【解析】
1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这段话的意思是: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最终因淫乱而被废黜。
原昌邑群臣因犯“陷大王于恶行不道”之罪,都被处死,(因为这)被杀掉的有二百多人,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因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头发服徭役。
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本句中注意根据如“卒”“昌邑群臣”“唯”等即可作出判断。
15.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
C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错误,应该是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1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汉宣帝一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错误,原文“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内心轻焉”的意思是“宣帝自远处看见,认为龚遂与所听说的不符,心中对他有轻视之感”,而不是“非常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