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宝鸡市陇县八渡镇中心小学赵有成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分别指:1.第一个维度是专业理念和师德。
主要是指:(1)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的修养与行为。
2.第二个维度是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育知识,二是学科知识,三是学科教学知识,四是通识性的知识。
3.第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教师十四个领域主要包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行为与修养(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向度与维度重构
****************-核心案养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向度与维度重构杨思帆1,刘丹2(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摘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新时代重要任务。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如何更新、构建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需要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和实践改革任务三方面的价值向度。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重构必须重点考虑师德、素养、能力、体系等维度。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价值;维度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1-0038-05一、问题的提出进入新时代,全球各国共同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纷至沓来的严峻挑战。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之一。
师资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对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规划的颁布实施,我国教师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新时代重要任务。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早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而我国现有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滞效性、封闭性、单一性,难以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下的诸多挑战与崭新需求。
如何更新、构建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应然追寻: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标准制定主体往往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信念做出选择,政府主导型更注重宏观视角下的综合考量,站在更高的国家层面制定决策。
根据我国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需要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和实践改革任务三方面的价值向度。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水平。
十四个领域:第一,职业理解与理解;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展开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动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合社会的水平。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持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水平与创新水平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教师专业化三个维度 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包含三个:(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二)专业知识和(三)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十四个领域,他们分别是:(一)1. 职业理解与认识;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 个人修养与行为;(二)1. 教育知识;2. 学科知识;3.学科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三)1. 教学实施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 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5.反思与发展能力;6.沟通与合作能力。
共十四个领域。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延伸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次;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专业认同和信念。
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四个领域:——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待自身:个人修养与行为其中:1.职业理解和认识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以上几个要求中,最为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它们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
而对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信任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深化与落实。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 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饰仪表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主要内容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主要内容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主要内容有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主要内容有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主要内容有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主要内容有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维度从小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基于国际比较的启示
外化的行为 ,则对于标准的实际实施不利。其次,名称 中的重要方面 “ 师德 ”在领域 中强调也不够 。笔 者认
为 ,对职 业 的理 解 以及 对 自身 、学 生和 教 育教 学 的 态度
价值 观 热 爱教师 职业 、 奉 献精神 、 乐 于学 习、 尊 重学 生及 家长
所教 科 目的 专业 知识 、 人 文及 自然科 学的 通识 性知 识 、 澳大 专业 知识 教 育学理论 知识 利亚 专业 实 践能 力 教 学能力 、 管理 能 力 、 反 思 能力 、 评价 能 力 专业 关 系 与 学生相 互信 任 、 与其他 教 员和心 理 工作 者专 业协 作 、 协调 能力 与 家长和社 区合 作 专业 性 孩子 的成 长、 应对 学 习者 的 多样性
中固然可以体现教师的德性 ,但远远不够。教师的道德 是他们行为的基础 ,是传递给学生的重要 内容之一 ,其
包 含专 业理 解 、专 业伦 理 等 多方面 内容 ,领域 中所 列出 的不 够 全面 。
2 . 分类指向模糊。 “ 专业知识 ”维度对各种知识 的 分类指向似乎不 够清晰 。笔 者认为 ,通识性知识和学生 发展阶段知识应 同属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学科知识和 教育教学知识并列 。现存的分类方法指 向模糊 ,划分与
探究上表 ,在各国表面的差异性中寻找深层次的共
的 维度 上 ,都具 有 一定 的可 借 鉴性 ,对 我 国教 师专 业 标 准分 类 维度 的 优化 有一 定 的启 示 。
1 . 国 外教 师 专 业 标 准 分 类 彰 显 的理 念 对 我 国的 启
其次 , “ 专业能 力”维度主要是根据教育教学 的过 同点 ,会发现这些分类无论在彰显的理念上还是在形成
笔者将 对 几个 主 要 国家 的教 师专 业 标准 分 类维 度进 行 整 理 分析 ,以期 获 得对 我 国有 用 的经验 。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
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中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中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请列出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1.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4.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业1表单
市县名称
伊春市伊春区
网络班级
伊春市初中数学39班
任职学校
伊春区第七中学
姓名
王林峰
作业要求
两选一份作业提交:
1、请列出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2、请提交一个你所熟悉的优秀教师的师德案例
作业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三个维度的划分?三个维度各自的意涵是什么?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的人是有形的知识、能力与无形的态度和精神的结合。
教师要爱学生、知识渊博,但标准还需要明确和具象化,《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是第一步。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针对工作对象(学生)和工作内容(教育、教学)的稳定的信念和态度;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包括经验)和专业态度共同构成人从事专门职业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
人是理性的人,但并不是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进行一番利弊权衡,然后做出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习惯支配人的行为。
专业理念和师德,是教师专业习惯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经验是隐形的、未充分结构化的知识。
专业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条件。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非常普遍。
所谓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指的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教师,学生一开始学习物理,就是按照中考的要求评价。
很多老师对这点非常坚持,为什么?最后学生要去参加中考,如果现在教学,早一点按照中考的要求,学生就早点适应,今后我的中考成绩就高,我的质量就高。
很多的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后不久,就跟不上学习物理的步伐,原因在哪里?我个人看法,固然有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
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现在教学一步到位的观念在作怪,为什么?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学物理没有这么难,学生学物理是比较有趣的,但是现在教学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教学就是按照中考。
学生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是逐步加深的,不可能一下子对一个知识就掌握的这么好。
这样让学生早一点感受我们中考的味道,早一点为中考做好准备哪点不好?但是,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较多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物理了,因为太难了,他跟不上,很多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基于国际比较的启示
作者简介:徐妮(1989-),女,江苏盐城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年,我国发布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版,对各级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但是,综观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会发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下面,笔者将对国外几个主要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整理分析,与我国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并提出优化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建议。
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及不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基于四项基本理念提出,并从三个维度划分其具体领域。
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够取长补短。
同样,在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挖掘其合理性特征,并发现其不足,为维度的优化做好准备。
(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及特征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主要基于四项基本理念:学生(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及终身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专业标准被划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
每个维度的具体领域及对应特征如下表。
表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及特征可以看出,这一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具备“理解性”和“知行性”两个特征。
“理解性”,即突出教师对自身职业要有清楚的认识,这是教师合理理解、履行职责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知行性”,则是指态度与行为的并重,提出要在教师自己、学生和教育教学三个方面形成应然态度,并外化为合适的行为。
其次,“专业知识”维度具有“教学性”特征,其中又包括“教”性特征和“学”性特征。
“教”性特征是指重视与教师教授相关的通识性知识、学科知识等,“学”性特征是指重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发展阶段知识。
唯有两者结合,才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提升。
第三,“专业能力”维度体现“过程性”特征。
可以看到,这一维度的具体领域是按照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部分来进行划分的,再一一列出“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等部分所需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和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一:7班学员:蓝瑶(都安县澄江乡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一、地位:《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中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三个维度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1)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专业知识”分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幼儿园教师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幼儿园教师知识要求具备: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3)“专业能力”涵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三、《标准》的十四个领域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近些年发生过很多起小学生在校失去生命的例子,很让人痛心。
小学教师比其他学段的老师更要操心孩子的安全,这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有了起码的安全保障才可能有快乐的校园生活。
教师还要有职业道德,真心的关爱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的孩子。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个性、思想和尊严。
我现在所教学段是低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可爱,求知欲强,观察能力强,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弱,今后要对孩子们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举足轻重,我们要学习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如何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还要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自我素质。
今年假期我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中,我感受很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从而在教学中抓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专业能力。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为他们营造快乐、向上的氛围。
今后还要善于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多激励孩子。
同时,现代社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会学着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多沟通。
教师专业标准的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是:1、职业理解与认识;遵守教育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注重自身发展,为人师表,团结合作。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实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展开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展开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动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合社会的水平。
52.有效管理和展开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5.引导学生实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即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实行沟通交流。58.与Βιβλιοθήκη 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9.与家长实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动中学生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老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上传者:姚国峰制定老师专业标准是确立老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养老师队伍的依据。
《标准》提出“同学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学校老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进展中应该秉持的价值导向。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
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学问”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1、“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老师对待职业、对待同学、对待教导教学和对待自身进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熟悉”、“对同学的态度与行为”、“教导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老师,既体现了对“同学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敬重同学、体贴同学、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2、“专业学问”维度从学校分科教学的实际动身,依据学校生身心进展的逻辑、以及学校教导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老师学问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普通教导学问”、“学科学问”、“学科教学学问”、“通识性学问”,提出了有关学校老师专业学问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体现了对学校老师掌握“专业学问”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学问方面,学校老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学问体系、基本思想与办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楚、重点突出,让同学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学问方面,提出“把握针对详细学科内容举行教学的办法与策略”等,是要求学校老师能够把普通教导学问与学科学问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学问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问”、“具有相应的艺术观赏与表现学问”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同学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导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质方面向老师专业进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笔记:《教师专业标准》摘抄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摘抄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维度”包含三个: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的主要内容:1、职业理解和认识。
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其中,“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是核心,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
2、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1)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教书育人。
(2)尊重规律,因材施教。
(3)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个人修养和行为。
主要要求:“内外兼修”和“为人师表”。
(二)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1、教育知识。
主要包括:(1)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2)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
2、学科知识。
所谓学科知识,即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
3、学科教学知识。
主要包括:(1)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2)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通识性知识。
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三)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能力。
主要要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
2、教学实施能力。
主要要求: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
主要要求:(1)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和开展班级活动。
(2)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和学生指导等的能力。
(3)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作者:徐妮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观其内容,存在不足。
笔者通过对国外几个主要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进行分析,借鉴其服务、辩证、反思的理念以及在分类对应、指向和内容方面的启示,结合我国的不足,提出了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建议,并给出了这些分类维度之间关系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结构图。
【关键词】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国际比较;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05-042011年,我国发布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版,对各级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但是,综观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会发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下面,笔者将对国外几个主要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整理分析,与我国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并提出优化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建议。
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及不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基于四项基本理念提出,并从三个维度划分其具体领域。
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够取长补短。
同样,在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挖掘其合理性特征,并发现其不足,为维度的优化做好准备。
(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及特征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主要基于四项基本理念:学生(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及终身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专业标准被划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
每个维度的具体领域及对应特征如下表。
表一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及特征可以看出,这一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具备“理解性”和“知行性”两个特征。
“理解性”,即突出教师对自身职业要有清楚的认识,这是教师合理理解、履行职责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知行性”,则是指态度与行为的并重,提出要在教师自己、学生和教育教学三个方面形成应然态度,并外化为合适的行为。
其次,“专业知识”维度具有“教学性”特征,其中又包括“教”性特征和“学”性特征。
“教”性特征是指重视与教师教授相关的通识性知识、学科知识等,“学”性特征是指重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发展阶段知识。
唯有两者结合,才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提升。
第三,“专业能力”维度体现“过程性”特征。
可以看到,这一维度的具体领域是按照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部分来进行划分的,再一一列出“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等部分所需能力。
这样就囊括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并使它们成为一个连续体。
(二)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不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体现“理解性”、“知行性”、“教学性”及“过程性”的特征,兼顾教师和学生、认识和行为、阶段和过程,对教师专业职责的履行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必然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但由于我国在教师专业标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新近制定的文本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类对应不够。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名称与其具体领域不能够完全对应,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名称只体现了“态度”层面的内容,对领域中着重强调的“行为”没有对应表示。
如果只强调态度,却忽视其外化的行为,则对于标准的实际实施不利。
其次,名称中的重要方面“师德”在领域中强调也不够。
笔者认为,对职业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学生和教育教学的态度中固然可以体现教师的德性,但远远不够。
教师的道德是他们行为的基础,是传递给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包含专业理解、专业伦理等多方面内容,领域中所列出的不够全面。
2. 分类指向模糊。
“专业知识”维度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指向似乎不够清晰。
笔者认为,通识性知识和学生发展阶段知识应同属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并列。
现存的分类方法指向模糊,划分与合并的不当导致知识类别的混乱,会给教师掌握、传授知识的过程带来负面影响。
3. 分类内容不足。
首先,“专业知识”维度虽然对各类知识做了很详细的划分,但从另一角度看,教师即使知道了专业知识,也不一定就能够合理使用和传授知识。
这是因为教师对各类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也很重要,没有理解,就无法将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的内容,就无法正确应用知识。
现存分类维度中缺乏这一内容。
其次,“专业能力”维度主要是根据教育教学的过程来划分具体领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但只着眼于过程的各个部分,却忽视了教师对影响教育教学因素的认识和控制,比如教师对学习环境的控制、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等。
现存分类维度中也缺乏这些内容。
二、国外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及启示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为了保障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纷纷制定了本国的教师专业标准。
(参见朱欣欣,张丽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评析》)以下,笔者将对几个主要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获得对我国有用的经验。
(一)国外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笔者根据查阅文献所得内容,概括整理出国外五个主要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及其具体领域,见下表。
表二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及领域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无论是采用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可以概括为三个大方面,即理念方面、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四分法都将教师的社会关系单独列为一个维度,分别称为“专业关系协调能力”和“社会性”。
虽然笔者认为这个维度说到底应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但单独列出足见这两个国家对教师在关系处理方面能力的重视。
(二)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对我国的启示探究上表,在各国表面的差异性中寻找深层次的共同点,会发现这些分类无论在彰显的理念上还是在形成的维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有一定的启示。
1. 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分类彰显的理念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专业标准分类彰显服务的理念。
专业态度、品质亦或是价值观,无论何种说法,本质都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再与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关系协调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好服务者,服务自身、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我想,这是教师专业标准分类应遵循的一个基本理念。
其次,专业标准分类彰显辩证的理念。
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可以看到,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都尽可能罗列有关领域,体现全面的观点;标准分类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教员、心理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区的相互作用,体现联系的观点;标准分类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教师的发展过程以及教学的进步过程,体现发展的观点。
第三,专业标准分类彰显反思的理念。
各国不约而同提到并重视要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这与我国当前强调的教师要成为“反思型实践者”这一思想吻合。
这一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2. 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分类形成的维度对我国的启示。
这些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在内容上体现了以下特点:共同性,即对教师的普遍指导性;引导性,即反思、合作、研究等要求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效用性,即标准的实际可操作性和有用性。
而这些维度及对应领域对于弥补前文所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方面的不足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维度和领域的对应方面。
采取合适的拆分、合并方法,使得维度和具体领域形成对应。
如澳大利亚的分类维度中,价值观维度包括奉献精神、尊重他人等领域,知识维度包括划分成的专业、通识性、教育学理论等不同方面的知识领域,两种能力维度也包含对各类具体能力划分形成的领域。
可见,使维度和领域对应的方法是:改写维度名称或增减领域中的内容,以使领域能合理阐述维度的含义,维度能完整囊括领域的内容。
(2)维度中领域的指向方面。
要使得分类指向明确,就要弄清领域的形成依据,防止其内容的重叠交叉或缺乏遗漏。
如,英国“专业技能”维度中的各个领域,就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对教学环境的掌控两方面依据形成的,既包括计划、教学、评价等过程方面领域,又包括学习环境、团队协作等环境方面的领域,这样才可以有清晰的脉络,形成合适的具体领域。
(3)维度中领域的内容方面。
分类的内容要按照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设置,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如,日本“专业知识技能”维度中,包含教学、合作、反思等教师应具备的全方位的技能,其中的计划、教学、评价等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且提出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体现上述三个观点,又具体可行。
因此,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也要注意从可实施性入手,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体现全面的特点。
三、优化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建议借鉴国外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彰显的服务、辩证和反思的理念,其中内容体现的共同性、引导性和效用性特点,以及在分类对应、指向和内容方面给我国的启示,笔者对优化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提出一些建议,主要包括分类维度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一)内容建议笔者针对我国已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不足,结合上述国外分类维度的启示,认为我国的分类维度优化仍可采用“三分法”,但在维度名称和对应的具体领域方面都要有所调整。
1.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优化的内容。
笔者认为,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维度可以分为专业特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以及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其对应具体领域如下表:表三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分类维度的优化建议2. 对优化内容的解释。
首先,第一个维度中,将原先对教师自身、学生和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合并为一个领域,并改名为“心理与行为”,与原来的“职业理解”领域并列;在此基础上,增加个人专业发展和专业伦理两个领域,这样可以使这个维度当中的领域更加全面,包含教师道德和行为中多方面的相关内容。
由此,则原来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名称已不再适合,因而改名为“专业特质”,既包括应然态度,又包括态度外化而成的行为,全面而具体。
其次,第二个维度中,笔者将原有的知识进行了重新分类,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将原有四类知识归入;教师不但要了解知识,还要个性化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其对知识的理解也十分重要。
因此,笔者将维度名称改为“专业知识和理解”,领域也作对应修改,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个性理解和内化。
第三,第三个维度中,笔者将原有五点教学过程方面的领域合并为四点,并增加教师对教学环境调控的能力,包括:教育资源利用和学习环境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专业实践”中的“多学科课程整合”这一领域,是笔者结合我国实情对“多领域课程整合”作的调整,主要指同一属性(如文科、理科)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合作,发掘、发展这些学科的共同思维方式,并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